互联网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远程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顺应了时代要求,“互联网+”与远程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简述远程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发展远程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助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效果、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教育;信息素养;混合教育模式;教育资源

从20世纪开始,我国远程教育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远程教育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技术,促进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促进了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互联网+教育”为现代远程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可能。但随着远程教育的模式更加广泛的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些不足逐渐显露,阻碍了远程教育的更好发展。本文在对远程教育存在不足和制约因素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完善现代远程教育。

一、互联网+时代远程教育的竞争优势

互联网+时代,远程教育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

(一)覆盖范围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远程教育多以计算机、手机等新媒体工具上课,多数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安排上课时间,能够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均可参加远程教育,让“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二)互联网新技术助推现代远程教育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络带宽的增加、覆盖范围的扩大为远程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用户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多样化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育资源多样化。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中小学和高校采用的远程教育方案主要有直播课、录播课、自主学习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远程教育的适应性和习惯,为“互联网+”时代构建线上—线下一体教学体系打下了基础。但是随着人数规模的增加,对网络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远程教育各个环节的痛点也开始逐渐暴露。

(一)教师面临的挑战

远程教育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模式,与线下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同。部分教师缺乏线上教学经验,简单将线下的教学模式搬到线上,通过腾讯微课堂、钉钉直播、CCtalk实时互动教育平台、微师等软件进行录课或直播授课,教学方式也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仍未适应远程教育的特点。而且线上教学又缺乏线下的教学环境,教师无法像线下教学一样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导致学生互动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每个学生上课内容相同,教师也无法及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难以提高教学效果。远程教育的备课方式与线下课堂也有不同,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能,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教师而言,信息素养在远程教育中尤为重要。例如,通过微信、微博关注学科教育最前沿的动态,并融入日常的教学中。通过熟练使用软件制作分享视频,制作功能多样的课件、在线批改作业、组织学生参加在线会议。如果教师对这些软件的使用的不熟练,他们就不能像线下课堂那样在黑板上随便板书,也不能掌控整个课堂节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付出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去提升信息素养以应对远程教育的需求。此外,教师录制剪辑一节课花费的时间可能是线下课堂的好几倍。但是对于远程教育的评价及课时奖励标准仍与面对面授课一样,这就降低了教师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的积极性是很难调动起来的。

(二)学生面临的挑战

学生在进行远程教育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这种教学方式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的降低容易导致学生自律性变差,教师无法准确掌握电脑另一端学生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在听课。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对低年级的学生或者接触计算机不多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多的计算机操作经验,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网络中断或需要复杂的计算机操作,学生往往无力应对,而需要在教师、父母或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才能继续上课。但这些问题由于受限于监护人的计算机水平,往往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真正进行学习的时间可能没有提取有效信息所花费的时间长,学生上网课的同时还可能会被网络上的一些无效信息分散注意力和记忆力。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网上学习氛围和环境,是提升远程教育效果应重点关注的一大问题。

(三)家庭和社会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远程教育对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或学校的电子设备提出了很高的需求。首先,如果一个家庭有不止一个孩子需要同时上网课,就需要准备不止一台的电子设备。这对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而言没有问题。但对偏远山区的学校或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很难做到每个孩子人手一台电子设备上网课。其次,随着疫情的常态化,人们对网上学习、娱乐、工作、购物的需求较以前增加,所以对宽带需求猛增,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宽带的速度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二是偏远山区用户的宽带信号不稳定,覆盖率不好。以上问题都会导致数字鸿沟的出现,出现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三是目前网课主要采用在线直播,录播的方式,每个学生上课的内容相同,大数据、学习行为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尚未应用到个性化学习之中。

(四)教育资源方面

优秀的教育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近年来,我国的MOOC发展良好,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北京大学和阿里巴巴合作的“华文慕课”、中国高水平大学慕课联盟“好大学在线”等课程,吸引了众多学习者。但是总体来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改进。首先,课程重复建设严重,精品课程较少。仅仅是误将远程教育当作疫情下的教学应急机制,不够真正重视,对远程教育课程仍然缺乏统一的规划,学校对同一课程视频资源不能互认,导致重复录制,浪费了大量教学资源。其次,缺乏统一的教学平台和学生服务系统。教学共享平台是远程教育开展的基础。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的平台主要有腾讯会议、钉钉或电视直播。学生上课需要在多个软件之间来回切换,极不便捷。这些软件本身存在功能不全、检索不方便以及在线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以学生为主要用户的群体用户体验感普遍较差,严重影响线上授课的效果。

三、“互联网+”时代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一)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互联网时代,可以从信息素养水平和对远程教学规律的把握两个方面入手,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加强教育技术的学习。学校应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多提供精品课程以供教师学习,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到软件为主要培训内容,从理论层面丰富教师能力。举办远程教学技能大赛,形成“比拼赶超”的学习氛围,从实践层面加深对于教育技术的掌握。其次,建立专门的远程教育网站,上传一些常用的工具软件以供下载。制作视频讲解软件使用方法,直观快捷。教师平时也需多关注微信、微博等平台最新信息资源,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最关心的热点话题结合,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积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最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终身教育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的地位,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加大对远程教育评价的倾斜力度,自上而下推动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模式,因此要研究并创设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线上教学特点,改变教学方案,确保线上教学同等效果。

(二)多方合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素养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远程教育的质量,信息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校园信息技术资源的建设。互联网背景下学校首先加强硬件设备的建设是基础,如增加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机房的数量比例,增加学生接触电子设备的机会;其次,学校还应该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渠道,确保其课时量和课程地位。建设科技社团,人工智能兴趣小组,在校园内营造科技浓厚的科技学习创新氛围。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势必会对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以促使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与学生保持一定频率的联系。教师应通过电话、社交软件、钉钉视频班会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这种沟通一方面能在学习上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还能有助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状况,方便因材施教,提升远程教育的学习成果。

(三)家庭和社会合力营造良好氛围

为确保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应协调企业运营商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提高网络带宽,多建设基站,提升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率,或由国家出面创建教育网络专线,为网络覆盖率不好的地区提供电子和纸质学习资源和工具,减少数字鸿沟[5]。建立技术支持网站,学生或家长可以通过访问网站、观看操作视频、进行在线互助、寻求后台的技术帮助以便解决问题。家庭和社会的网络环境是影响儿童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牵头对学校家庭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在学生能接触到的电子设备中安装绿色上网软件,提高有效信息提取的效率,过滤掉不良信息的影响,让学生能在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中专心学习。

(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远程教育是打破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终身学习很好的方式。互联网时代,应大力发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加快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首先,学校应加快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国家已经牵头建设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下一步还需继续推动高校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力度,尤其是对一流大学课程资源,国家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和学分认定制定细则。其次,学校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网络化。教师在教育内容网络化过程中,融入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和技术手段,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远程教育中来。学校也应该在课时、奖励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增加,让教师有时间有动力投入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最后,加强高校和企业联合,提升远程教育资源的社会价值。利用企业的生产优势和高校的技术学科优势,将高校的学科建设融入企业的生产链中,在提升远程教育的供给价值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四、结束语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互联网时代,远程教育将在促进教育公平、稳定教育秩序、促进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砥,周驰,陈敏.“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1):56-63.

[2]殷丙山.中国MOOCs证书授予及学分认定调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4):30-37.

[3]朱耿男.高校在线教育发展的机遇、问题及应对[J].教育与考试,2021(3):87-93.

[4]王美.新数字鸿沟: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97-103.

[5]黄先开.新知新觉:以信息技术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20-09-17(9).

作者:李梅 单位:安徽开放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