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人才培育校企联合形式研讨

中药学人才培育校企联合形式研讨

作者:沈志滨 严优芍 郭丽冰 单位: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我国中药学本科教育始于1960年代,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中药教育体系已基本成形,并实现了中药学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近年来,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中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本科层面的教育教学强调面向人才需求的主体———企业[1]。而中药学科本身是一门应用性科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中药人才,这就产生了中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进行全过程跟踪,学生和教师也参与到企业的科研项目里。因此这种培养方式是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各种教学(实习)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实习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要求。本课题对我校中药学专业各个方向的学生尝试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探索中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为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校企联合培养的前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确保校企联合培养能有的放矢地展开,笔者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本校中药学本科三年级6个方向15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相关信息的随机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39份,回收率94%。具体调查内容及其结果如下:

1.中药学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及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1。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校中药学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交流、结合不够,专业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需求联系一般,学生到企业实习机会不多:6.2%的学生认为中药学专业现有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67.5%认为一般,14.8%认为无联系,11.1%的学生认为严重脱节,仅0.4%的学生觉得联系非常紧密;在校期间17.2%的学生偶尔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实习,67.3%的人没有机会,12.7%的学生要看学校安排,仅1.6%的学生经常到企业实习;在现有教学模式下,8.5%的学生了解社会、企业的需求,50.2%的学生了解一般,40.1%的学生不了解,仅0.8%非常了解。关于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的意愿度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校企联合培养能从不同方面对专业学习有帮助,对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普遍表示赞成:71.3%的学生非常希望在校期间能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26%的学生表示希望,1.9%的学生一般,仅0.1%的学生不希望;69.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本专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29.4%的认为有必要,1.0%觉得一般,仅0.4%觉得没必要;认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占23.3%,认为能扩大知识面的占23.1%,认为能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占73.9%,认为能提高就业能力的占41.4%。可见,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中药专业人才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2。对实施校企联合培养的时间,53.2%的学生觉得适合在大学三年级实行,22.6%的人认为可在整个大学阶段实行校企联合教学,14.5%的人认为是大学二年级,由于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多是进行基础课学习,对专业了解不深,而四年级已进入实习阶段,因此选择在该两个阶段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的比例仅为1.2%和8.5%。关于校企联合培养所采用的形式,14.8%的学生希望聘请企业专家进行相关讲座,47.8%的学生希望根据产业需求制定新的培养方案,40.7%的学生希望正常教学,只是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实习,17.2%的学生希望实施“订单式”培养,14.5%的学生希望建立企业奖学金机制。对联合企业的选择,选择药品生产企业的学生占23.8%,选择药品销售企业的占8.1%,选择医院药房的占12.6%,选择药监局等事业单位的有33.4%,38.8%的学生觉得上述企业都可以;关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10.3%的学生认为应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25.3%的赞成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45.2%的觉得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起抓,19.2%认为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上述调查结果为校企联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参考。

二、本科中药学应用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实践

在分析上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秉承本校面向基层,培养“上手快、善沟通、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特色,笔者积极吸收、大胆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教育思想和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本科中药学应用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1.寒暑期校外实践培养

在校企联合培养初期,利用寒、暑假非正常教学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形式。实行寒、暑假校外实践培养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企业。根据目前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中医院等三类实习基地中选取合作对象。经过筛选最终选取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广州市东升医院、大型的医药连锁企业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中山中智药业有限公司和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对象,并与之协商签订相关协议。在确定合作企业后,企业的类型及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学生中挑选学生,在寒、暑假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适时培养。根据协议,企业主要从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进行有规划的培养,学院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培养:①根据企业需求,校内教师采取讲座的方式,强化相关知识;②根据社会、企业、学生需求,开展《企业高层系列论坛》,为学生尽快融入企业、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寒、暑假期间到企业的实践学习,解决了目前学校实验条件有限、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问题,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实习结束,企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根据学生表现与当年人才需求情况,企业可招收考核合格的学生到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因此,此举也可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2.“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甲方针对乙方的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双方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利用合作双方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乙方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2]。在与企业的不断合作中,根据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日益深入,从而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实施此项培养模式,主要在第一种培养模式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合作基础且合作情况良好的企业,经过多次沟通,制定相关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需求,提出所需求专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含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的设置、外语水平以及岗位所要求的特殊技能要求),主要参与学生实习、实训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负责“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面试、笔试等选拔工作。而学院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调整培养方案,转变教育理念,在培养低年级学生重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开放教学,让企业参与到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实习中来。此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把企业的岗前培训提前到高年级学生的就业培训中来,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指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会为企业节省部分人才培训的成本,使招聘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从而实现学生、企业双赢。#p#分页标题#e#

3.“内培外引”共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要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造就一支既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又具有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应用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在联合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可以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实现知识共享和行动协同的团队工作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各种层次上的沟通与交流。针对目前学院年轻教师居多的情况,学院启动了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实践系列活动,组织学院“千百十”省级、校级培养对象和青年博士分四批深入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三才医药集团及广州市东升医院四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此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大家更多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拓宽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思路,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另一方面,学校不断扩大开放教学,积极吸引医药企业的行业专家、人力资源主管或者企业高层等走进课堂,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最新运用讲给大家听,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把空洞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应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药品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及时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的最新状态、最新的应用技巧,对于某些专业课程的部分章节或实践环节,将考虑让企业的技术人员深入课堂为学生讲课,这样既可以补充师资力量,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校企联合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

校企联合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其在中药学专业的实施属于一个新的尝试。要做好本专业的校企联合培养,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精心挑选拟联合的企业,处理好企业与学校的关系

中药学专业所面对的企业多是经济部门,而学校是教育部门,由两个部门特点所导致的双方在感情和利益上的相互排斥在所难免。如当学生被派往各联合企业,学校希望联合企业按照教学目标和商定的教学岗位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而企业则可能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学生当作人力资源的补充,填补其人手不足的岗位,使实践偏离教学目标。因此,在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前首先要慎重选择拟联合的企业。在选择时不仅要有企业愿意合作,而且还需要依据各项具体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去挑选企业,所选择的企业应该是那些经营管理规范,设施齐备,专业人员素质高,能够对上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并能够接纳较多的学生的大中型企业[3]。在学生进入企业之前,学校还要与联合单位签订较为详细的联合培养协议来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企业来说,要以诚信为基础。在与学校合作中以诚相见,搞好合作,避免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发生。而学校则要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随时与联合单位沟通,调整专业方向,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设置岗位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在合作中不断寻找利益的交汇点,互惠互利,使校企联合之路持久地走下去。

2.加强学校自身教学和科研活动,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所谓中药学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这就要求其不仅要有一般人才应具有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必须有较强的理论技能,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两者缺一不可。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虽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理论教学。要使学生和教师能真正深入企业,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其前提条件是学生和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因此,学校要在低年级阶段重点做好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为其进入实践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医药产业高速发展,中药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社会对中药学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在掌握最先进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拥有全面的实践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科研活动,充实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分析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适应在企业的实践学习,确保校企联合培养顺利开展。

3.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处理好学习环境的转换

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其作为学习者的身份虽然没有改变,但由于学习环境完全不同,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顺利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有些学生从企业实习回来常抱怨在企业接触的东西少,自己动手机会不多。其原因不单来自企业,也来自学生本身。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时就要求学生具备“真、诚、学、忠、信”基本素养[4],认真做事,诚实做人,虚心学习,让企业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对人才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学习过程中都不可避免要与他人接触,尤其是进入企业后,更是需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以便顺利适应进入企业后的实践学习,同时也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资源最优化配备极具现实意义的方式,要在中药学专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就必须多方调研,科学定位,坚持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相结合、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品质培养相结合,校企合作,多方共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培养多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中药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