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水产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网络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为例,介绍水产网络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情况,讨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出参考性、建设性建议。   1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念   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各类图书情报单位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通过网络工具,利用计算机、通信、电子、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高度理想化地对各类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的活动,即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描述、整合与数字化处理,并最终通过网络载体共同向用户提供适当的资源(本地或异地资源)和服务(与用户身份和权限有关)[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图书馆建设和服务走向高级的必然趋势。共建共享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   2高校和科研单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现状   许多科研机构及大学图书馆都很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以及服务的方式方法。为了解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网等网站,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题进行了频次检索分析,检索时间跨度从数字资源收藏时间起至2010年10月,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占到总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19%;科研机构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比较少,而水产科研机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方面的研究更少。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情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作为部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近年来,水科院对信息资源建设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经费来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从而增强文献保障能力,为发挥水科院“领头雁”作用,建设一流院所提供基础保障。在“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强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下,水科院按照“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的共享原则,已建成一套以水产科研为重点的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该系统利用统一平台和规范接口,将检索资源、数字图书馆平台等数字化资源集成起来,完成了网络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以及异构跨库检索平台的开发。   3.1信息资源共享途径   3.1.1统一订购中外文大型数据库资源   为保障水科院科研人员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水科院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牵头协调本院系统按照“院属各单位统一订购、集体出资、共同使用”的方案,进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并形成了基础文献数据库服务体系。   3.1.2积极参加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将图书馆与其他信息处理部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对信息的处理与服务工作。具体包括:参加馆际互借服务、联合目录或资源目录共享,参考咨询服务协作,传递服务,扩大有用的电子资源等。水科院订购了中国科学院系统联合目录集成服务。此系统包括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和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库,可提供馆际互借服务。在此基础上,水科院对所购买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建立一站式信息检索平台,可提供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及文献互助平台服务。   3.2信息资源采集   3.2.1选择订购数据库的原则   面对众多服务商所提供的大量网络科技文献数据库产品,用户的选择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一问题,水科院对一线科研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134份有效问卷和903组有效数据的分析,根据回归模型参数,确定科研人员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全文获取、帮助功能、检索功能、文献覆盖量以及传输服务等,最后根据回归模型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水产科研人员对中国知网、维普资讯、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的评价较好[2]。根据上述调研结果,水科院订购了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资源。   3.2.2选购数据库资源情况   根据水科院相关科研人员数据库访问的量以及资金额度情况,水科院采取了以下2种方式采购数据:对于访问量较大数据资源采用了“包库计费”的方式;对于访问量不大的数据资源采用了“流量计费”方式。这样在增强文献保障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水科院根据选购数据库原则订购了较知名的7种中文数据库和8种外文数据库的全部或一部分,这些内容主要针对水科院水产、生物、信息、环境等专业,各数据库均有其资源优势及特色,具体说明如表2。   3.3特色馆藏建设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具有自身的显著特色,通常指一个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馆藏和图书馆长期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馆藏体系所具有的独特风格[3]。特色数据库能充分显示资源建设的特色,体现行业优势。水科院及部分院属所已建立了全文数据库,及题录数据库,还有一些针对特定主题而建的综合性数据库,充分发挥了水科院特色资源的作用,形成水科院在水产领域独特的文献资源优势。例如水产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此平台制定了一系列水产种质资源标准技术规范,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水产动植物种质资源活体、标本、细胞和基因等分类分级标准和描述规范,以及各类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整理的技术规程;依据相关标准对已收集、保存的水产种质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包括“护照”信息、基本特征数据信息(编目)、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遗传信息、标本数字信息、养殖技术数据信息等;利用水产种质资源信息的数字化表达结果,建立不同类型的水产种质资源数据库;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设水产种质资源网站及共享网络系统;制定共享方案,组建加盟式共享会员体系,建立我国水产种质资源共享平台。#p#分页标题#e#   4水科院信息资源整合情况   4.1建立一站式信息检索平台   先进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仅是几个单一的数据库的简单罗列,而是需要建设统一的网络平台,一站式信息检索将是未来信息检索服务的一种发展模式[4],是构建一个面向用户的,便利有效的数字信息服务体系,是人性化服务的重要体现。它使用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一次性地检索到多个数据库,并且可通过查询,一次性获得图书、期刊、论文等各种原文,大大节约了用户的检索时间。水科院学术搜索平台是基于读秀学术搜索平台而建成的,其整合了图书、期刊、报纸、论文、专利、标准等数据,共包含260多万种书目数据,2亿多条目次,170万种图书及6亿页图书文献资料全文,此平台还实现了文献传递(馆际互借)、互助平台等功能。   4.2建立数字图书馆平台   水科院数字图书馆平台是以院属各单位图书馆的资源为基础,对各所中、英文图书及院部图书馆所有中文期刊和内部资料以及国内非正式出版的渔业连续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加工,形成渔业专业的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4.6万多册,1983~2010年期刊文献39万多条。本站资源仅限图书馆内部使用,为学习、教学研究服务。   4.3建立本院知网数字图书馆平台   请中国知网专门为水科院设计个性化数字图书馆,通过定制推送最新情报,及时进行竞争情报分析,增强科研创新竞争力;通过全面汇集、多维整合,为项目跟踪、项目自评提供信息资源;通过个性化定制、智能推送,寻找应用实体,加速成果转化。院属各所可在机构馆的基础上建立二级馆;个人还可建立个人数字化图书馆,定制水科院机构馆订购的CNKI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5水科院提高信息资源使用率的辅助措施   5.1加强数据库宣传   为强化集成资源平台的使用功效,水科院在学术统一检索界面链接了相关数据库的使用说明,其包括每个数据库的资源优势、数据库特色、检索说明、个性化服务、注意事项等,并印刷成册,使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全面检索查询到想要的文献。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径让读者掌握所需的数据库,以便读者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5.2举办学术交流会   举办学术交流会使科研人员了解数据资源的使用方法,而且通过交流也帮助信息工作人员了解科研人员的研究动态,了解他们经常访问的信息源。   6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建议   虽然这两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数据库价格均较昂贵,尤其是外文数据库价格更是不菲,资金投入还不是特别充足。由于缺少专业人才,二次文献数据库加工开发得比较少,馆际沟通交流也不是很多。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加强水科院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出如下建议:   6.1以信息需求为导向,优化信息源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信息资源采集不但要购置国内外知名、权威的数据库,而且还要合理选择数据库,找出数据库的特色,从而把数据库重复收藏的内容降到最低,并增大信息资源量。据此我们一定要掌握一线科研人员研究动态,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并对数据库的年度使用情况作出分析,根据访问量的大小和下载量的大小对信息源做适当的调整,以保证经费的使用效果。   6.2加强技术创新,建立特色数据资源   要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本,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和建立具有水产专业的特色数据资源,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后期经费的投入或增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6.3注重数据挖掘,提高服务意识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激增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信息,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这些数据就会被更好地利用,从而避免发生“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现象。在以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注重对二次文献的开发,将其加工成有针对性的信息源,形成水科院特色馆藏,以使研究人员能获得研究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的科研成果。   6.4加强馆际沟通交流,提升服务水平   一方面,水科院要积极参加国家信息中心、农科院信息所等相关单位举办的各类业务交流活动,借鉴其工作思路,尤其是在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要主动了解、掌握院属单位实际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6.5加强人才培训,提供咨询服务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知识面既专业又宽泛,技术含量也比较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的高级技能培训和深层次继续教育,培养造就一批既熟练掌握图书情报专业,又能熟练操作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员的业务素养,转变观念,改善群体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