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文科计算机实践教育

改革文科计算机实践教育

 

计算机教学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均安排在多媒体教室,采用大屏幕投影进行课堂教学,形象直观,教学效果比传统的黑板大大提升了。但是学生的编程能力,即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提高。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为推动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组织专家进行立项研究。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报告》中明确指出学生计算机实践动手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其他能力),并且为高校学生计算机实践提出了具体而详尽的考核目标,是高校进行实验课程建设切实可行的指导原则。以此为依据,西安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着重就《VB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VB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简单、易学,目前仍是计算机入门的主要学习语言之一。选择VB作为学生的第二门计算机课程,既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作风。学校艺术学院的专业主要是设计类的。对于艺术学院学生来说,计算机是必备的工具,并且在应用方面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1.文科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使艺术学院的学生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困难不少。相对于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而言,艺术学院的学生的基础较差。他们大多是一般中学毕业,并且升学压力不大,因此普遍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学习能力稍差。升入大学后,一般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上,对非专业课的兴趣不大,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对实验课,更是忽视,稍有难度,便放弃不做。经深入了解分析,存在问题可细分为五点:程度差异较大,生源有来自理工类的,也有来自艺术类的,个体差异比较大;艺术类学生的思维模式不适应计算机(工科)课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好;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目标不明确;一部分学生自由散漫,学习风气不好。不过,艺术学院的学生也具有自身优点,大多性格开朗、乐于交流;其中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有明显的艺术气质。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因而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2.实验题目的选择: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做好实验,并达到提高计算机实践能力的目的,实验题目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要考虑覆盖面。不盲目追求内容的覆盖面的“大而全”,而是强调重点,选择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点来组织实验题目。其次考虑题目的典型性。使学生通过所选实验题目,准确理解和掌握必要的知识点。第三要考虑题目的综合性。能够综合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应难度适中,循序渐进。由于实验进度沿袭课堂授课的章节安排,实验内容整体上是从易到难,无需赘言。具体到每次实验课,也要遵循这个原则。设计上机实践为4个环节:知识验证;有错误的程序;有提示的问题解决;独立解决。每次实验课综合考虑四个原则选择3~4个题目,按次序进行。   3.实验指导:实验中,学生是主体。作为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指导。因为第一学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对这些学生已经有所了解,我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划分成A、B、C、D四类。A类学生思维较敏捷,基本能够理解课程教学内容,也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意愿;B类学生,学习认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往往比较刻板,稍加变化的题目就让他们止步不前;C类学生,接受能力尚可,但没有目标,得过且过;D类学生,极个别,对学习毫无兴趣,思想跑毛,滥竽充数。针对学生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在实验课上,对各类学生的指导目标和指导方法有所区别。   (1)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教学条件和环境所限,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实践环节是计算机课程的另一重要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个环节上,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期开始,就向全面介绍每个阶段的实验任务。在实验课的前一周,再次明确指出本阶段的实验任务、应掌握的知识,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等,并布置学生提前准备。   (2)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能力不同,学习方法和态度也不同,在实验指导时区别对待。对A类学生要求较高,在指导时以引导提示为主;B类学生多鼓励,多指点;C类学生多提要求,步步监督;D类学生严加管束。对后三类学生要求完成基本任务,重点放在学习知识上,鼓励为主,使其在现有基础上巩固知识、提高能力。A类学生要求完成加分题目,注重培养其独立性、主动性。   (3)循序渐进。知识的获取和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课堂讲授就是这样的过程,因此整个实验课程的内容按照课程的章节组织。在每个章节的实验安排上,一般安排三到四个题目:第一个程序是对课堂知识的验证和巩固;第二个、第三个程序是不完整或者部分错误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最后再补充一道加分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实验课进行的过程中,高度关注学生的实验进展,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的世界,使学生乐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4)注重交流。一方面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同,教师针对问题性质以及学生特点进行辅导。优秀学生侧重能力的提高,基础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有利于在班级中形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鼓励A类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帮助其他同学,特别是差生,能更进一步使A类学生的知识更牢固、概念更清晰。而学生与学生交流起来没有压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VB的兴趣。   4.实验成绩的评定:实验成绩的评定,是学生普遍关心的。成绩评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方可使学生信服,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期初公布评分标准,每次实验课严格执行。从“鼓励差生,奖励优等生”好意出发,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及不断完善,3个试点班的教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基本任务。每班平均有6个学生(约24%)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并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其中部分学生(约8%)还能够帮助其他同学解决一些问题。而最差的D类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也完成了基本任务。期末考试的主观题平均得分达到17.41,得分率达到49.75%,比往届有很大提高。我们还将继续不断探索前行。#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