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文化发展新方向

院校文化发展新方向

作者:胡明宝 蒋艳柏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图书馆

高等学校在传承文化文明、创新文化知识、弘扬文化传统、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积极促进文化繁荣等方面,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挑战,要在挑战与竞争中生存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势必要在文化建设上进行一场漫长的“革命”和艰难的创新。可以预见,在这场深入持久的革命与创新过程中,将会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新走向、新趋势。

1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与质量

大学的文化品位,是通过大学人的精神风貌、文化制度、建筑风格、校园环境等所显现的品质与水平。因此,社会大众主要是通过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来识别大学所属的品位等级。大学文化不仅要有鲜明的个性与突出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必须有高品位、高质量。正如杨叔子教授所说:“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一个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一个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充满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人文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主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滋润着优秀人才的成长。”[1]因此,提升大学文化的品位与质量,真正使大学校园成为师生员工心驰神往、恋恋不舍的精神家园,这将是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升华精神境界。大学精神是大学人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蕴含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价值取向,又体现了大学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成为大学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动力。[2]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一旦扎根于大学人的内心深处,就成了大学人的灵魂归属和精神寄托。大学里各类学科专业自成体系,且又千差万别,即使是在相同的学科专业领域中,不同学者也可能在学术观点上见仁见智,甚至互相对立。由于有着大学精神的维系、协调,从而凝聚着各个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和彼此学术观点截然不同的专家学者。他们自觉地根据一定的规范从事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彼此和谐共处,团结共事,共同协力促进大学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当前和今后要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大学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凝聚大学精神,要升华其境界,使每一个大学人都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毅力斗志。这既是未来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新走向,也是未来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打造生态校园。大学校园里每一个响亮、生动和有意味的建筑名字、路牌名号等,都是蕴含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宝贵的精神品牌,对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将会更加注重发挥校园自然环境陶冶性情、怡情养性的功能,赋予大学校园里包括楼堂馆所、花草树木等在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更丰富、更深广的文化意蕴、更幽雅的景致,努力将学校建成绿色、优美、文明的校园。构建人文校园。大学校园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阵地,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需要适宜的人文环境、必备的人文知识。因此,未来大学将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环境建设。鉴于以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被弱化、边缘化的教训,众多的高校将致力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强化与振兴。以此为抓手,整合和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人文校园,广泛、深入持久地实施人文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品位、人文素质,激发其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势在必行。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作为大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充分考虑大学人的需要和发展,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催人奋发向上的人际环境,把大学建设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人的理想王国和美好的精神家园。

构建和谐校园。党中央提出大学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未来高校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努力的方向。所谓和谐校园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共生共荣、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高校内部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具体表现为学校办学质量与效益、规模与速度的协调发展,学校内部人与教学设施设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学校内部与外部即社会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及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的协调发展。从总体上说,学校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的。[3]和谐是大学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攻坚排难、提高办学效益的重型武器。毫无疑问,构建和谐校园将成为今后大学文化建设关注的目标和大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进一步彰显文化个性与特色

众所周知,大学文化是以高等学府为载体,通过大学人的传承和创造,为其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的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关于大学的文化,是一个类的概念,表明其产生于大学,与大学相互依存,虽然与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但只能生存并使用于大学这个活动区间的文化。二是指大学内的文化,是一个个体的概念,指某一大学个体的文化,是大学文化个性化的一面。[4]文化的个性是文化存在的依据,一种文化如果丧失了个性,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大学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和个性,从而形成大学的特色。个性和特色既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一所大学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立足大学办学实践,实现特色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5]世界各国的大学不计其数,其文化品格、个性特色各个有别。我国(2010年底)共有2358所高校,遗憾的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大都是千校一律,失之趣同,缺乏个性,特色不突出。

因此,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还须在彰显个性、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高校要彰显大学的文化个性,一是要坚持特色办学。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校在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前提下的多样化发展,即大学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模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层面上的特色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极为明显的区别,即使是同类型的高校,也应各不相同。二是各校要通过对本校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挖掘和培育其文化个性,从而提升本校的文化品位,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三是各校要发挥特色文化对科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影响力,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教育层次和不同类型人才培养上努力创造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四是大学要通过制度建设,使大学文化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通过文化创新促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进而彰显本校的个性与特色。总之,形成并彰显大学文化的个性与特色,要尊重学校的办学历史,延续固有的文化传统。许多高校历经数十年的风雨沧桑,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已逐步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具有自身特色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本校的办学传统。这些代代相传、延续不绝,得以维系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力量,就是大学精神,就是大学文化的个性与特色。#p#分页标题#e#

3进一步深化文化综合与创新

方克立先生在论及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时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主张。他认为,“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出发,批判地借鉴和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经过辩证的综合与扬弃,努力创造出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6]这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抉择,同样,也是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战略抉择和发展趋势。因为,未来的中国文化,既不可能全盘西化,也不可能重复传统,它将是中国的与世界的、传统的与现代的、科学的与人文的有机融合。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应当走综合创新之路。综合就是批判继承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成果,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并将其融合在大学文化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充分体现大学精神,独具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

潘懋元先生认为:“现代大学的职能,不仅在于传承文化,还要承担创新文化的职能。”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也是大学永葆青春、长盛不衰的不二法门。因为世界瞬息万变,教育日新月异,所以与此相适应,高校文化也要开拓新境界,也要不断创新。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更加重视打牢创新基础、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更加重视发展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能力和水平。”大学文化创新应当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创型新人才和知识创新。大学要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型人才正以前所未有的时代需求承载着推进国家自主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要立足于国内外对大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知识创新,是大学的神圣使命,也是大学引领世界潮流,抢占科技、知识制高点的必经之路。因此,未来我国高校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能否独领风骚,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将取决于其知识创新能力的强弱和成就的大小。

4进一步铸造大学精神与形象

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大学的品格。她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诚如外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所言:“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比如,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为校训,以探求真理和学问作为大学的理想追求和核心价值,使哈佛享誉世界。英国剑桥大学以“思想和表达的自由,避免歧视”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对思想、学术自由追求的教育理念,虽历经800多年沧桑依然英姿勃发。蔡元培先生奠定的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优秀传统,在北大的发展壮大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故而北大能阔步而行,卓而不群。百多年来,北大总是引领中国政治、思想、文化之新潮,为全世界所瞩目。清华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并凝练成为清华大学的传统精神,使清华昂首挺立,大师辈出,从而闻名于世。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从大学的发展历程、优良传统等方面凝炼其精神,铸造其魂魄,树立其形象。这将是未来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当前大学文化建设要重铸大学精神,这就需要高校广泛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域外文化的精华。我国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珍贵的教育资源,是造就优秀人才的精神财富。大学应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同时,大学文化建设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当开放。诸如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兼容、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仍然是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又如国内外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等等,都应当加以借鉴、吸收,为我所用。总之,中国的大学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宽阔的胸襟,大胆地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的成果,其目的就是为了培育、铸造中国大学的精神,并以此来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的品位,彰显大学文化的特色,更好地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科学定位。高校科学定位是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前提。例如清华、北大等校将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一流大学”,另有一批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将发展目标定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国内一流大学”等等。各个大学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同,办学历史与学校传统有别,故而学校发展定位也应各不相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真正对政府、社会和下一代负责的做法是每所学校都要科学定位,包括学科领域、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以及办学目标。”任何层次都能办出特色,办出一流。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要“异峰突起,出奇制胜”。[7]虽然,前些年众多的大学校长与学者对大学的定位、发展目标在理论上做过深入而有益的研讨,但从实践的状况看不尽人意。部分大学好高骛远,定位不当;某些学校攀比、从众,目标过高。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众多高校的定位不准确,发展目标不合理,普遍追求“高大全”,人云亦云,东施效颦,失之趋同。对于我国许多高校来说,在建设发展中,更需要突出特色,准确定位,跳出“高大全”的误区,精心谋划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未来。就此而言,每所大学如何科学合理定位,这仍将是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重塑形象。大学的形象是一所大学在社会公众及师生员工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大学形象是大学文化的外显形态,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形象。大学形象本质上是“大学人”的形象。学校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科研研究、社会服务等,都是塑造大学形象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高校生存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精心打造形象,千方百计树立良好形象,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重塑大学形象将是大学文化建设系统工程中的重头戏。#p#分页标题#e#

5进一步强化文化引领与社会服务

高校在传承人类文化文明、创新科学文化知识、引领文化建设发展、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方面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无可替代的作用。自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学走出神圣而自我封闭的“象牙塔”以来,密切关注人类社会的需要,为人类社会发展攻坚破难,为文化发展导航,便成了大学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和大学的神圣使命。正是因为有了大学这个人才智力高地对民生疾苦、社会发展的深切关注和卓有成效的服务,才使人类社会有了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的巨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兴旺。诚然,大学绝非社会的附庸,也不是政府的一个部门,但她却富于思维的超前性、智力的前赡性和理性的批判性。大学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相伴而来的种种弊端与邪恶,一方面,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深刻的批判性;另一方面,她在进行理性批判的同时,凭借其智力上的优势促进人类社会进行变革和重构,从而引导人类社会朝着进步、和谐、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现代大学独立不移、不可或缺的品格。

高校是一个多领域多学科学者云集的地方,拥有研究社会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多元视角,既有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群及其人才队伍,也有门类相对集中的自然科学技术的学科群及其人才队伍。高校强大而高素质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高校独特的优势,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机构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所以,她理所当然要担负起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当前和未来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深刻自觉地认识到,她既适应社会又超前社会的组织特性,要妥善处理好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与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关系,始终保持着自强坚持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与使命感。同时,高校要更加密切关注社会,积极主动地投身社会,以自身的理智力量涤除社会文化的病菌与毒瘤,引导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以自身的知识智慧和科学技术奉献于社会经济建设,为经济繁荣、人类幸福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人类文化文明发展的历程昭示我们,高校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思潮是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社会思潮和主流文化影响制约大学文化建设发展;而大学通过文化传播、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将其价值取向与意识形态通过媒体和大学人言行实践辐射社会,使社会正气得以弘扬,社会文明风尚得以提升,从而影响和变革着社会文化潮流。正如学者所言:“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亚文化,必然在社会主流文化中产生并不断地从中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彰显主流文化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并通过各种媒介和载体展示于社会,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文化示范’和‘文化航标’的主导作用。”[8]为此,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与社会发展相相适应、相协调,实现社会文化与大学自身文化的交融,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大学要在生成自己特定文化的同时,把握时代脉搏,对社会大文化保持一种超前的态势,不断孕育出新的思想观点、新的理论学说,成为一种具有导向性的文化,并影响和推动社会大文化的发展[9]。当前,高校在推进自身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弘扬时代主旋律,勇敢地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以其先进、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产品引领社会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将是未来高校文化发展的方向。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将会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新气象,也将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与质量,进一步彰显文化个性与特色,进一步强化文化综合与创新,进一步铸造大学精神与形象,进一步增强文化引领与服务诸方面,开拓新境界、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