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战略论文范例

生态战略论文

生态战略论文范文1

尽管我国经济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各级政府启动了跨越式的战略性新技术和新产业革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级政府选定了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做出了相应的战略规划。如深圳市政府宣布,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要形成6500亿元规模。武汉市计划力争在6年时间内,新能源、生物产业、激光、新材料、节能环保等15大新产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了产业振兴工作组。从2009年起,市政府各部门用于产业发展的基金,统筹60%投向新兴产业;投向新兴产业的社会资本投资额度超过500万元的,按2%实行贷款贴息和补贴。我国政府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迫切需要理论界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述评

鉴于我国目前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迫切需求,理论界对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障碍。

(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薄弱,关键或核心的技术或设备仍依赖从国外引进。

例如,我国在光伏电池核心技术、生物医药研发和制造的关键设备等关键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2)我国的基础配套政策存在缺陷,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鸿沟还没有完全消除,科技成果转化率还相当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3)我国目前在资金投入力度上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并且没有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

我国缺乏专业化的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的培育和商业化。针对以上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申俊喜认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与传统产业存在本质区别,核心在于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就在于构建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宋宗宏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的情况下,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建立“官产学用”的联合发展机制,构建有利于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王镝和黄成明也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认为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建立一支能够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队伍。邹辉霞和姜棱炜在进一步强调政府作用的条件下,认为战略新兴产业应朝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吕铁和余剑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应该通过金融创新来改造传统的融资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段世德和徐璇进一步指出,金融创新的方向应朝着科技金融的方向发展,实现科技与金融的高度融合。从已有研究来看,尽管学者们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指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扶持、加大投入、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但缺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同时已有政策性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鲜有学者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回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创新生态系统是在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而提出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战略性新兴技术的突破创新,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不同意一般产业,需要产业内企业的深度协作和创业型大学的深度参与,同时要为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利于创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创新要素通过深度的竞争和合作,共生共存、共同学习、共同进化,进而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整个系统的演化升级。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具有极强的政策启示,鼓励通过创新产业集群、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创新环境营造来推动产业的快速、和谐发展。

1.创新系统理论的本质。

创新系统理论是用来解释发达国家间创新绩效的差异。Freeman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一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机构网络,其活动或行为激发、引入、改变和扩散新技术,系统主体包括政府、企业、教育培训机构。Lundvall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生产、扩散和使用知识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要素,要素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部门、政府。柳卸林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教育培训机构、政府等组成的知识生产和流动体系。国家创新系统强调了系统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Cooke将国家创新系统的思想运用到区域层面,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框架。Malerba将国家创新系统的思想运用到产业层面,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框架,并且在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框架内强调了产业内的交互作用和非正式网络对于产业发展演化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创新系统理论主要强调系统元素及其互动,组成元素主要是公私部门的组织和制度。

2.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尽管创新系统理论将学习和创新置于分析的中心,强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制度的重要作用,但创新系统的分析方法是静态的,没有剖析出系统内部主体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具体交互过程。鉴于此,理论界在原有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内引入了生态系统的思想,发展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所有生物和环境的统称。此特定环境里的非生物因子(例如空气、水及土壤等)与其间的生物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在原有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深度交互和协同创新,强调系统环境(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环境)对于创新主体参与创新的鼓励和推动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创新系统,系统创新主体在生态系统内部集群而生、协同竞争、互惠共生,共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创新生态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创新主体系统和创新环境系统。创新主体系统主要包括参与创新的产业、创业型大学、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各类创新主体通过深度合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产业内部通过优化布局形成供应商、核心企业、顾客深度交互的一体化产业创新链。创新环境系统是创新主体系统的支撑系统,通过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环境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创新系统理论所指的创新政策环境,还包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微环境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也会产生细微但深刻的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研究的一次范式转变,由关注系统中要素的构成向关注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动态作用过程。

四、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1.加强产业集群规划,规范集群管理体系。

(1)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集群规划。

产业集群发展是推动产业内部和产业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能够有效促进高新技术的深入交叉与融合,利于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具体的集群发展过程中,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进行科学规划,构造有利于核心企业创新的产业链和科研链。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产业内企业在地理上相近,同时使得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和用户在就近区域内布局,打造供应商、核心企业和顾客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此外,在集群内部引进高端智力资源聚集区,筑巢引凤,引进一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匹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利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2)建立并完善创新集群的运营秩序。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支持。一方面,集群园区应从着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局出发,加快促进园区行政管理和服务创新。同时围绕园区建设方案的有关任务,不断完善创新配套政策,积极对接国家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构建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和管理,把自主知识产权获取作为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科技奖励的重要导向,建立相应的科技创新诚信档案,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和动力。

2.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1)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研发平台可以通过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促进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首先,针对实力强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模式,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上下游企业,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并提供财税优惠和补贴。其次,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主导产业,政府牵头组建共性研发平台,整合园区内科研机构,重点解决产业共性问题。最后,为平台提供服务支持以保障其有效运转,包括组织开展调研,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协助组建专家咨询机构;引进人才;协助解决研发资源缺乏等困难;提供信息支持和良好的基础设施。

(2)搭建产学研协调平台。

首先,高新区应牵线搭桥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搭建产学研网上对接平台,定期、不定期收集企业技术创新和专利产业化难题,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解决方案,实现产学研的远程对接。同时,定期举行产学研对接洽谈会,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园区指导,或者企业走出去与外地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其次,实施“区校一体化战略”,与毗邻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联盟,发挥区校双方各自优势,在科技创新、产业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叠加”。最后,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组建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从根本上扭转产学研合作的体制缺失问题。

3.建立有利于创新快速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

(1)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

应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逐步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担保融资、信用贷款、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融资。建立专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的投资银行,对一些风险高、投资大、有战略影响的新兴产业实施政策引导。尝试开办专门支持科技型创业企业的中小型银行,通过发展和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探索开展多种贷款形式,降低对企业的信贷风险。允许商业银行适度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由政府担保,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低息贷款或是由风险投资公司以债券或股权的形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2)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人才往往是当地以往忽略培养的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往往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产业的发展既需要专业技术知识精深的专才,也需要通晓经营管理、法律、人文等的通才,这对于我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这种二元性人才方面还很欠缺。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工程科技人才知识面狭窄,难以快速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迅猛需求。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紧密与创业型高校联合,在高校内实施教学体制改革,面向产业发展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产业发展所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多学科混合型人才。

(3)创造鼓励和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资金支持、产业共性平台建设等方面,还可以通过社会资源配置、社会文化建设等影响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法律等机制工具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住房价格控制、社会犯罪率控制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而这也是创新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4)完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生态战略论文范文2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献计量学;乡村发展;文献分析

2017年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以达到2020—2035年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而且需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这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率[1]。研究乡村振兴问题,可以向上追溯到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文献[2]。自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现了对乡村振兴的多方面的诠释,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日益丰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见仁见智,形成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为了了解我国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全貌,追踪相关领域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动向,帮助相关学者把握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如每年的发文数量、主要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主要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及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等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呈现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脉络、研究基础、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摸清该领域的活跃作者群、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分析出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影响力情况、最具影响力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以期为从事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也为探索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

1文献来源与选择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研究数据。具体检索方法是:选择主题字段,以“乡村振兴”作为检索词,选择来源期刊类型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来源期刊,以保证论文质量的可靠性。共检索到2827条检索结果。排除会议信息、相关报道和通知通告等非期刊论文后,共得2795条检索结果。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

2统计与分析

2.1论文年代分布。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2017年,所以相关文献起始于2017年(25篇),2018年、2019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分别达到1004篇和1757篇,另外9篇论文属于2020年优先出版。这一变化表明此战略目标一经提出,就掀起了研究热潮,吹响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号令。

2.2学科分布。2795篇论文按CNKI的分类体系进行大致归类,部分论文有学科交叉,但归类时一篇论文只归到其中一类。2795篇论文以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与自然科学略有交叉。经济管理类的论文数排第一(1612篇),占了57.67%,其中又以农业经济为主(占90.55%),其他涉及的有经济理论与体制机制、财政金融、创业、电商、旅游餐饮服务等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论文数排第二(552篇),占19.75%,涉及的有农村人才与教育、法律法制、农村社会学、乡村治理、乡村文化、乡风民俗、乡村历史发展、地理等。党政类的论文排第三(408篇),占了14.60%,主要涉及政党、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等。哲学与宗教类论文数排第四(101篇),占了3.61%。论文数排第五的为农村科技(95篇),占了3.40%。其余少量论文分布在基础科学(0.43%)、信息科技(0.29%)、医疗卫生(0.28%)等。

2.3研究主题分析。通过分析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发现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学术动向与学术热点。本文对一些相近的关键词进行了合并,如城乡融合、城乡关系、城镇化合并到城乡融合。除了与本研究主题高度重合的关键词“乡村振兴”外,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城乡融合与城镇化、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三农”问题、乡村文化、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建设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建设与改革、农村现代化、村民自治等。

2.4发文期刊分析。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期刊进行分析可为研究人员阅读和选择投稿提供参考。2795篇在469种期刊上,发文量超过30篇的期刊有《人民论坛》(178篇)、《农业经济》(136篇)、《农村经济》(58篇)、《农业经济问题》(42篇)、《中国金融》(32篇)、《地理研究》(30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篇)。篇均被引较高的期刊是《中国农村经济》(24.50次)、《改革》(20.41次)、《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46次)、《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0次)、《农业经济问题》(11.17次)。

2.5发文作者分析。发文6篇(含6篇)的作者信息如表1所示。这19位作者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高产作者群。其中发文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彦随,发文16篇,篇均被引高达25.69;其次是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的贺雪峰,发文10篇,篇均被引为21.70。其他较有影响力的高产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叶敬忠,发文6篇,篇均被引为19.83;南宁师范大学的屠爽爽,发文10篇,篇均被引是13.5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陈秧分,发文6篇,篇均被引为14.33。

2.6发文机构分析。21所机构中除3家研究所外其余均为高校,可见高校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产出的主要机构。论文产出量及影响力较高的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44篇,15.14次/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56篇,11.8次/篇)、北京师范大学(34篇,12.44次/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2篇,17.41次/篇)。表2列出了发文量超过30篇的前15所机构信息。

2.7高影响力论文分析。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被引次数最高的论文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彦随发表于《地理学报》2018年第4期上题名为《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一文,被引次数为320。该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3]被引次数排第二的论文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叶兴庆发表于《改革》2018年第1期上题名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一文,被引次数为230。该文指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在内容上相比,前者内容更加深化。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要求农业农村经济更加全面繁荣发展;②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要求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消费升级、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③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农村;④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该文提出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必须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两大原则。[4]被引次数排第三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张军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上的题名为《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一文,被引次数为186。该文全面阐述了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实践现状,探讨了乡村价值提升和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体系,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福祉建设和政治建设等内容。不仅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乡村振兴法”,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设置乡村振兴机构,采取主要领导负责制,还提出在制度层面上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5]从内容上看这三篇论文均涉及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内容内涵的理解、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城乡融合,以及乡村规划、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等问题。这些都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较具代表性、影响力的基础性论文,对后续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生态战略论文范文3

学术规范是期刊学术质量的有力保障,是保障学术质量和科研诚信的重要基础。为提升论文质量、规范论文格式、评判论文内容及其结论的可靠性,国际期刊界提出了一系列的学术规范,包括研究方法、内容结构、数据与图表处理、作者贡献、利益冲突、参考文献、辅助资料、版权与使用许可等的规范。还有很多措施也在迅速推广中,包括保证期刊质量控制政策与机制的细粒化、透明性,建立明确的责任宣示与追溯机制,建立论文支撑数据的存缴与检验制度,建立鼓励公开纠正学术不端行为和出版不端的机制。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合著论文现象也在逐年增加。Glnzel等对1992年的SCI的论文进行了研究,发现4534篇论文中有90%以上的论文都是合著作者。合著论文越来越多地受到作者及学者的认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交叉融合,以及网络资源的普及,科研人员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资源的开放共享变得更加普遍,这些都促进了合著论文的产生,而这一现象在科学社会学领域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如果一篇论文中凝结着不同学者的不同分析角度,并且最终得到认可,那么可以说这种知识包含了不同学者的贡献。由此看来,探讨作者贡献其实是对科研论文形成的一种分解过程。Einstein曾说,如果想从理论物理学家那里对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有所发现的话,建议“不是听他们说的话,而是关注他们的实际行动”。结合该思想,我们可以确定,在对作者之间的合作,作者对论文的贡献有所发现的话,不应该只看作者的署名和顺序,而应该关注他们的实际行动(实际参与论文的内容和程度)。作者贡献声明揭示了每一位作者在论文中的实际工作,对于评价个人的科研绩效具有直接现实的作用。剖析期刊设置作者贡献声明的原因,分析作者贡献声明的设置对期刊的影响,对科技期刊更好地开展学术规范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作者贡献声明的相关概念

2.1署名作者的内涵

关于署名作者,国内外都给出了相关的概念。GB/T7713.3―2014《科技报告编写规则》规定,署名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个人或单位,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国外则主要是遵循1985年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fMedicalJournalEdi-tors,ICMJE)的相关规定,ICMJE规定论文中的署名作者必须符合以下4个条件:1)对论文(该项研究)的概念、设计及数据搜集、分析和解释有实质性贡献;2)撰写论文或参与论文重要内容的修改;3)前的最终决定;4)同意负责所有工作,以确保相关问题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都能够得到适当的调查和解决。ICMJE认为:论文的署名作者必须满足以上4条标准,如果缺少一条,就不能被当做作者;但这些学者应该列入“致谢”中,每一位作者都应该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任,而且可以方便地识别团队中其他人的工作,应该对共同作者的完整性有信心。Lancet中也明确指出,作者必须符合ICMJE规定的4项标准。

2.2作者贡献声明的内涵

科研论文由论文内容和作者信息构成,论文内容一般包括题名、分类号、关键词、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等,而作者信息主要涉及作者贡献、作者简介、署名作者和作者机构,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可知,在揭示文章主题内容上,论文正文最详细,摘要次之,题名最为简单直接;而在揭示合作作者在论文中的作用时,作者贡献最为详尽,作者简介次之,而作者机构揭示内容则最少。虽然作者贡献只是论文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作者在论文中实际作用的最直接体现。基于此,本文将作者贡献声明定义为:署名作者在投稿或论文中声明每位署名作者具体都做了怎样的贡献(本研究所述论文均是指期刊论文)。良好的作者贡献声明有利于分清各作者承担的相应责任及其责任追究,促进各作者认真对待其承担的具体工作,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提高学术论文质量水平。

2.3作者贡献与作者贡献声明的关系

作者贡献与作者贡献声明是2种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是为了区分作者参与文章创作的过程,是对作者署名的补充和支持。从词性角度讲,作者贡献是名词,是科研人员将个人知识奉献出来,以促进科学进步和发展的一种行为。作者贡献声明是动词,重点在于声明这一过程,是将隐性合作内容显性化的一个过程。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作者贡献是一种定量的概念,主要是通过定量的数据来区分不同作者对论文的贡献,通常有贡献多少之分,作者贡献声明是定性的概念,描述的是每个人在合作论文过程中的具体参与内容,是阐释说明性内容。

3期刊设置作者贡献声明的原因分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期刊开始设置作者贡献声明栏目,国外如《Nature》《Lancet》等,国内如《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现名《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图书情报工作》《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规定所有合著论文均需注明“作者贡献说明”。作者贡献声明的设置,不论是对作者、读者,还是期刊和基金单位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角度讲,它关系到职称、基金、奖项等的获取;就国家来说,拥有一套公正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有利于中国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分析作者贡献声明的形成原因,可以为期刊是否设置该栏目或设置该栏目的政策提供支持,本文将期刊设置作者贡献声明的原因归纳为以下3点。

3.1署名危机

随着学科的发展融合,为获得职业晋升和科研资助,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在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上合作发表学术成果,但是有限的署名位置,无法满足不同学者同一位置的署名需求。这就引起了署名的优先权之争问题,也因此增加了许多署名权纠纷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贡献声明政策呼之欲出。

3.2学术不端

作者署名顺序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科研学者在论文中的贡献,但也会造成权责不清的现象,采用作者贡献声明,能更加全面地显示作者对文章的权利与义务,一旦出现学术不端等现象,可以通过作者贡献声明内容迅速追踪到责任者,保证作者在享有部分著作权的同时,承担与之相对应的义务。

3.3马太效应

科研人员科研成果一方面希望科学能够被更多人认识,得到传播和交流;另一方面也希望自身能够被公众认可,提高个人学术地位。朱克曼指出,诺贝尔获奖者的社会出身、师徒关系、跨进科学界的精英行列所形成的科学优势的积累都是有利于获奖的因素,相反没有进行这些优势积累的科学家可能做出了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大的贡献,反而屈居“第四十一位”。马太效应的这种现象,导致了部分不知名的科学家在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而作者贡献声明不但明确每位合作者的贡献,也便于后续知识贡献的回溯。

4作者贡献声明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层面分析

国外期刊纷纷开始尝试增设《作者贡献声明》栏目,保障期刊质量,规范学术环境,增加科研诚信。而作者贡献声明的设置有限于上述原因,在假设所有的学术期刊都了解了作者贡献声明的前提条件下,本文认为,设置作者贡献声明对期刊主要有以下5个层面的影响。

4.1政策层面

宏观政策是推动我国期刊业长期发展的动力。2010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动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和改制,支持新闻出版企业组织策划和出版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国家的大力支持,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动力,结合宏观政策,探讨作者贡献声明对期刊的影响力,主要包括期刊的合法性和制约性。

4.1.1期刊的合法性

合法性指期刊在国家层面上的权威为公众所认可的程度。一般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期刊查询平台进行查询,我国正规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部分组成,期刊同时具有主管方和主办方,而印有类似于“CN(HK)”或“CN×××(HK)/R”等非标准形式的均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通常情况下,如果一种期刊有着明确的办刊规范,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来执行,则说明该期刊比较注重合法性,注重长期发展。

4.1.2期刊的制约性

制约性指期刊有严格明确的投稿模式必须遵循。例如署名作者、作者指南、投稿指南等。同时,还包含如何撰写作者贡献声明,作者贡献声明的提交方式等。如果期刊设置了作者贡献声明部分,说明期刊的学术规范意识较强,对自身的制约性较强,对期刊中所刊登的每篇论文都有一定的保护意识,注重维护学者的学术行为。反之,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期刊对署名作者认识不足,相关方面的制度目前还不够健全。

4.2内容层面

学术期刊是知识创造、传播和利用的重要工具,随着学科研究内容的广泛化、研究对象的丰富化、研究视角的开放化,期刊内容能否准确反映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范式、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发生的新变化,可以通过多方面指标来判断,如影响因子、H指数、论文下载量、总被引频次等。结合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认为可以从期刊的学术地位、学术声誉2个角度来探讨作者贡献声明对期刊内容的影响。

4.2.1期刊的学术地位

学术地位指期刊在学术领域内被公众认可的程度,一般通过影响因子来判断期刊的学术地位,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被更多科研人员阅读的机会就越大,期刊的学术地位也就越高[22]。通过对NatureIndex68种期刊的调研发现,期刊的学术地位(影响因子)越高,越注重对期刊格式(作者贡献声明)的规范,如《Nature》从1999年开始实行作者贡献声明起,到2009年严格规定所有《Nature》系列的期刊都要在文后注明“作者贡献声明”。因此,通常情况下,在同一领域内,如果一本期刊有严格的投稿流程,要求在文后注明作者贡献声明,那么则说明该期刊对其在领域内的影响力比较重视,反之,则说明期刊的稿件中,文章的学术规范格式有待进一步加强。

4.2.2期刊的学术声誉

学术声誉是学术期刊的名片与标签,是学术期刊的重要形象。期刊的学术声誉是保证其在学科领域内长期发展的软实力,当一本期刊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时,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在学术领域长期立于有利地位,就如马太效应一样,期刊的学术声誉越高,投稿的作者就越多,投稿的质量也就越好。如果期刊设置了作者贡献声明部分,说明期刊能够及时跟随世界期刊的发展方向,不断规范和约束期刊的质量,以保证期刊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

4.3科研道德层面

学术期刊必须严格遵守科研道德规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期刊的学术价值。一方面需要遵守出版领域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符合自身期刊发展方向的规则,紧跟国际步伐的工作指南和科研道德规范标准,时刻保持科学、严谨、有序、规范的办刊原则。

4.3.1期刊的严谨性

严谨性指期刊的出版商、编辑等对待审稿件的格式及论文中署名作者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信念。如果期刊设置了作者贡献声明部分,说明期刊比较注重作者对于文章撰写的参与度,注重作者个人知识产权,因为要求作者填写作者贡献声明或是核对贡献声明的过程是一次全部作者对论文撰写过程的回顾,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每个人的贡献,从期刊出版的角度来说,可以减少“名誉作者”,保护真正的作者,避免因为期刊良好的声誉而抬高部分作者的影响力,帮助学术界寻找真正的科研贡献者。

4.3.2期刊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指期刊的编辑或审稿人对于投稿作者的一种科学民主的认真态度。如果期刊在投稿流程中设置了作者贡献声明的必填项,那么则说明期刊比较注重作者的知识产权,具有较为严格的学术规范流程,注重民主的学术作风。通过设置作者贡献声明,期刊也可以明确作者分工,减少由于学术不端可能产生的纠纷。反之,则说明期刊对论文出版、对作者声誉等缺乏一定的民主性,尤其当出现知识产权纠纷时,期刊的处理方式往往具有非常强的被动性。

4.4科研环境层面

科研环境是影响科技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不同因素的统称。良好的科研环境既能为科研人员创造舒适的环境,协助科研人员潜心创作,激发其创造力,又能够进一步推动科技领域的进步。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外部表现形式,不仅代表期刊的形象,同时也肩负着净化科研环境的重要责任。

4.4.1期刊的用户环境

用户是期刊的主要对象,正如期刊分成不同的领域一样,每个领域都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开设不同的期刊,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调整期刊的结构、方向,只有不断适用用户的需求,才能发挥期刊的最大价值。其中作者贡献声明最早就是由科研人员所提出的要求,期刊据此设置了该栏目。正是由于用户的这种需求,急切需要期刊及时规范论文的标准,保证其利益受到保护,期刊的用户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如果期刊设置了作者贡献声明部分,说明期刊时刻关注用户需求,积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发展,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时调整期刊的定位与方向。

4.4.2期刊的学术环境

学术环境是期刊赖以长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术期刊具有传播、认知和教育的重要功能,学科的发展主要通过学术期刊呈现。目前,学术造假、名誉作者、作者的现象层见叠出;部分期刊在处理由此所引发的作者之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现象时轻而易举,而部分期刊则寸步难行,这与部分期刊闭门塞车,没有与领域内的其他期刊或是国际上的编辑规范进行接轨,忽略论文学术规范等现象的发生对期刊学术环境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4.3期刊的出版环境

随着学术期刊开放性和数字化的环境,新的出版媒介、出版手段的涌现,期刊的出版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期刊群的形成、语义出版的出现、期刊出版内容从可发现走向可处理[24]、期刊出版内容的新读者变化等。开放环境所带来的这些变革,推动了学术观点、学术思想的快速传播与交流,期刊的格式越来越规范化,在此环境中,科研人员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自己所发表的(往往也是公共资金项目产生的)学术论文及时广泛地向社会传播,同时有效地提升自己和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如果期刊设置了作者贡献声明,则说明期刊能够很快地适应领域内办刊环境,及时调整出版方式。

4.5协调发展层面

科学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距今都已有100年历史,它们的发展经验及发展思路是其他期刊学习发展的典范。期刊生态学是研究自然及人类科技文化环境与期刊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情形。从该角度来讲,学术期刊是学术生态环境的调节器,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期刊的发展。

4.5.1期刊的扩散效力

期刊的扩散效力主要指期刊所刊登的论文、期刊的学术规范格式在本领域及整个学术界的影响程度,扩散效力通常是通过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进行判断。如果期刊设置了作者贡献声明,则说明期刊的规范化程度高,能够尊重每一位作者对其科研成果的贡献,保护论文作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科研工作者的认可,有助于加强期刊在相关科研领域的传播幅度,形成正向循环反馈。

4.5.2期刊的学术净化效力

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倾向于投递到那些规范刊出作者贡献声明的期刊,而不愿意进行这种规范化的期刊将逐渐被科研工作者所抛弃。那么越来越多的期刊将会同样制定作者贡献声明的规范,当该领域内的所有期刊都实施作者贡献声明以后,每一位作者的贡献都可以被准确地衡量,那么对于学术圈内会产生一种净化效力,帮助科研工作者准确认定每一位作者的贡献,大大降低搭便车、学术不端的现象。

4.5.3期刊的创新效力

期刊的创新效力主要指期刊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接受力,通过接受新事物的时间、形式、内容等进行判断。据对NatureIndex68种期刊的调研,期刊对作者贡献声明设置的时间各不相同,仅《Nature》就不同,1999—2009年10年期间,从最初1种期刊尝试设置到最后《Nature》系列所有期刊全部设置,说明《Nature》系列期刊认识到作者贡献声明的意义,对待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创新效力。

4.65个层面的关系解析

作者贡献声明的设置对学术期刊维护学术地位、营造良好的期刊生存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重要性上,5个层面没有差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仅选择了对学术期刊影响比较明显的5个层面进行剖析和阐述。无论是从外部(政策、科研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还是内部(学术和科研道德)层面,作者贡献声明的设置都是学术期刊生存、向国际化前进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期刊发展的开放性、多元性都具有深刻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这5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互为前提,共同推动了期刊的长期、有序、稳定、健康发展。作者贡献声明是期刊新的学术规范之一,无论是国际顶尖期刊《Nature》《Cell》,还是国内的部分期刊都设置了该项目,一定程度上说明该项目对学术期刊的影响,而其他期刊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借鉴这些期刊的办刊经验,紧紧跟随他们的步伐,通过设置作者贡献声明,学术期刊在上述5个层面上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不断调整现有发展策略,进一步明确自身宗旨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便于期刊发挥更大的价值。

生态战略论文范文4

在中国当代翻译研究及翻译学科发展中,学术期刊发挥了重要的协调组织和引领作用。“翻译学术出版促进了翻译学学科建设,翻译学学科建设反过来也引领了翻译学术研究与出版的方向”(许钧2018:416)。近年来,学术期刊与学科发展的紧密关系越来越被译界重视,2014年6月28-29日在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翻译学术期刊暨翻译国际研讨会”,作为在我国首次举行的翻译专业学术期刊交流的国际性会议,进一步推动了这方面的认识。就我国翻译研究而言,目前相关刊物较过去已有增加,其中,《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原《上海科技翻译》)《中国科技翻译》是三本传统翻译研究期刊,也是办刊历史都已经超过30年的专业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翻译学的学科发展。此外,《外语与翻译》《东方翻译》《民族翻译》《翻译界》《语言与翻译》《译界》《翻译论坛》等翻译学术期刊以及其余30余种外语类期刊都设有独具特色的译学专栏,共同为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启迪思想,构建翻译话语体系。本文以《上海翻译》为个案,从创刊、应用翻译学科的建立、当下译学研究战略导向三个维度,尝试探讨编者的主体性与期刊学术引领之间的互动作用。

2.《上海翻译》创刊与方梦之的科技翻译研究

译学期刊的诞生,体现了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而译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往往受时代精神、民族(或地域)传统和个人特色三大文化要素交互影响制约,而前两大要素往往又体现在后一要素之中”(Holmes2007:VII)。以下就从《上海翻译》创刊的时代背景、创刊特色和编者的译学研究者主体特色三方面,阐述期刊的学术价值与主编主体性的间接性关联。

2.1创刊背景

20世纪80年代,在“科技是生产力”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科技翻译和科技翻译研究“异军突起”,成为应用翻译研究的“领头羊”。学术期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学术交流、学术会议的呼应下应运而生。《科技英语学习》(现为《当代外语研究》)、《上海科技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依次创刊,为应用翻译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学术交流的场所。同时,各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翻译研讨会陆续展开,比较有代表性的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自1984年在成都召开以来,至今已经举办过17届。1986年5月,《上海科技翻译》创刊,首任主编由贺崇寅担任。林煌天在创刊号发文,希望刊物“能成为广大科技翻译人员探讨科技翻译问题,交流科技翻译经验,学习翻译技巧,宣传科技翻译事业,传播科技译事知识和科技信息的园地”。钱伟长在“发刊词”中指出,该刊创办于“改革创新、开拓前进之时,诞生于内外交流频繁、科技信息密集之地”,恰是天时地利人和。《上海科技翻译》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同时,也为我国翻译研究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创刊特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因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发展,科技英语热应运而生,所以此时的栏目设置以应用为主,如“技巧”“译例”“词语译述”“随笔”等。从1986年首刊到1988年底,《上海科技翻译》共出版16期,发表文章322篇(不计通讯、会讯、编者按等)。栏目共有13个,分别是翻译理论与技巧、文献与术语翻译、翻译史与翻译教学、口译、机器翻译、词语译述等。这一阶段,科技文体翻译研究成为研究重点,如金融专业英语及其翻译、产品说明书、科技新词、科技口译、丝绸出口商品广告、科技新闻、中医术语、标准文献翻译等。借用契合时代的研究话语阐释这些论题则涉猎文本类型、科技翻译史、翻译技术、科技写作及科研方法等视角,体现出编者的学术洞察力。

2.3编者的译学研究者主体性

创刊初期,筚路蓝缕,体现在物质保障、人员配备和筹集稿源等方面。编辑部设在4平方米的小房间,“这与《上海翻译》在作者和读群中的知名度以及在译界的学术地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方梦之2011:207)。其艰苦创刊的经历使人联想起ChineseLiterature1949年初创期,既无编辑部,也没有编委会,更没有专业编辑和翻译人员,主要由叶君健及其助手洪楚贤负责编辑工作,属于自选、自编、自组织翻译(雷超2018:194)。人手不够是1989年《上海科技翻译》由双月刊改为季刊的两个主要动因,且筹集稿源特别困难,编者也曾亲自上门约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方梦之学术研究从英语研究逐渐过渡到科技英语、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语言问题、文体要素等方面的研究。在1988年“中西部科技翻译研讨会”上,方梦之的《文体研究与科技翻译》荣获一等奖,代表了那一阶段国内的研究热点和水平。与此同时,方梦之在办刊中也践行自己的翻译研究理念,力倡以文体翻译研究作为应用翻译的主要对象,为全国应用科技翻译做出重要贡献。

3.应用翻译学科分支建立与编者主体性

刊物是团结作者、凝聚译学、组织争鸣的有利媒介。构建“作者-编者-读者”三位一体的学术共同体已成为《上海翻译》的办刊思路。

3.1稳定的作者队伍

对于一份学术期刊,作者、编者和读者同属于一个学术共同体。《上海翻译》以应用翻译学术圈作为交流互动阵地,凝聚应用翻译研究的作者、读者。通过设置专栏,分享译言,形成学术共同体。《上海翻译》一方面开设“争鸣商榷”、“学术争鸣”、“评论专议”等栏目;另一方面及时更新“生态翻译学研究专栏”“中国翻译家研究专栏”“翻译教材建设专栏”等专栏,以期聚焦翻译热点。比如,“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2003)专栏就起到了学术争鸣的作用。以文会友,参与学术共同体的培育和建构。在《译林回望》(2014)中,方梦之回顾了与学界、出版机构、辞典编撰的对话、合作;与叶笃庄、王佐良、罗新璋、郭建中、许渊冲、刘宓庆、刘重德等对话译学名家;与吴同、陈忠诚等编读往来叙友情。方梦之尊重学术,亦珍重友情,在《译林夕照》(2011)“亦师亦友”篇,记7位长者(章永源、钱绍昌、刘祖慰等)的帮助或提携。他为同行的专著撰写序言近20篇,先生作序也谈及友情,但更多是说书论稿,切磋学术。这些副文本为编者和作者提供了交换角色的空间,为发挥期刊的引领作用提供了保障。期刊注重扶持、培养青年作者,搭建老中青科研梯队。首先,《上海翻译》从创刊初期,就注重扶持青年作者,当中不乏成长出来的知名学者、教授,如许钧、陈小慰、曾利沙、穆雷、胡庚申、黄忠廉、王宏、任东升、韩子满、杨荣广等,这些知名学者依然与该刊保持友好互动的学术型关系,这是期刊与读者、作者共赢的局面。期刊既培养精品、又呵护成长型年轻学者。其次,该刊一直注重基础性、实践性的应用翻译研究,鼓励从事基础教学和翻译实践的译者,发表经验分享、实证研究等文章;也支持在语言服务、技术支持、网络翻译背景下,诸多新模态翻译范式的探讨,由此吸纳、团结了一批年轻的作者。坚持三界联合(即译界、期刊界和出版界)的良性互动是当下翻译学走出国门的有效尝试,方梦之长期兼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特聘高级编审,以及多家翻译研究丛书、教材的编委,也曾为引进图书撰写导读和书评。他的一些著述代表着我国外语教学和翻译研究的最新水平,也引导他一直紧跟学科前沿,保持着与权威学者的学术探讨和交流,对于把握期刊的学术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3.2专家型主编

一个称职的编者往往可以超越作者的视野,依据整个学术发展的趋势发现文章蕴含的价值,通过组稿,发挥编者再创造的作用。方梦之的编辑生涯处处渗透着学者型的引领作用。20世纪90年代,科技翻译从密集基础研究向“科技翻译理论研究”(李亚舒1997:36)过渡,翻译研究在社会科学、外交、贸易等各个领域迅猛发展,且呈现出多元理论的趋向。这一阶段方梦之从参与多学科、多视角研究到聚焦于应用翻译研究的全面分析和总结。有鉴于此,《上海翻译》在国内率先关注功能翻译理论,发表陈小蔚的《简评“译文功能理论”》和《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此后功能翻译理论在国内掀起了研究的热潮。2007年,贾文波的《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和何庆机的《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是该刊持续关注功能翻译理论的表现。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需要因文体而变化,所以方梦之(2003:49)认为“功能目的论对应用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很好的“适用性”(熊兵2012:1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译界开始围绕翻译学、学科建设展开讨论。《上海科技翻译》2005年及时更名为《上海翻译》,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翻译学科的发展。在译者“显身”的主体性研究方面,《上海翻译》又一次起到了引领的作用。高宁(1997)的《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兼论翻译标准的设立原则》1,领先于21世纪初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热议。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客观冷静地反思译学的中学、西学之综合功用,着手聚焦翻译本体和“文化转向”对它的干扰。刘英凯(1997)的《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标志着我国译界对国外译论洗耳恭听、一味吸收的时代已经过去,有分析地、有批判地审视外来译论的时期已经来临”(方梦之2015:IX)。曹明伦(2006)呼吁以翻译研究为主、文化研究为辅;钱纪芳(2010/3)提出和合翻译思想。此外,方梦之除了通过选稿、组稿的形式推动译学发展,还亲力亲为地参与中国译学体系的建构。2006年方梦之的“一体三环”论不仅展现出译学研究的发展走向,且表现出极具中国特色的哲学思辨性。2010年之后,学科发展期待新的理论突破,吕俊(2013)发表了“复杂性科学”的相关文章。范武邱(2012:38)指出,科技翻译已经不能单纯靠借鉴文学翻译的研究路径,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拓展出新的研究空间。应用翻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需要深化与创新。曾利沙(2013)从宏-中-微逻辑范畴进行翻译学理论体系的系统整合。翻译市场催生理论化的翻译研究,语言服务急需学科教育体制的保障,应用翻译学因势利导,学科版图逐步确立起来。1999年方梦之荣休之后,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学术活力,开启了“学术研究的第二个春天”,组织会议、编撰辞典、参与译学体系建构,而这些学术积淀最终都通过期刊体现。自2003年始,应用翻译研究已经从泛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向建构体系、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发展。这些与方梦之的译学活动和译学思想密不可分。因此对主编译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应用翻译当下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3.3编者与读者的互动

读者是期刊的一面镜子,只有文章的学术价值得到认可,编者的智慧和社会价值才能得到体现。编者通过研讨会等与读者、业界接触,敏锐地捕捉译学新成果;有目的地邀约国内外特定研究群体,通过期刊的话语,促进译者的平等对话。召集学术会议,融洽编-读关系。《上海翻译》坚持开门办刊,开辟多种与读者交流的沟通渠道,单独或联合有关单位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先后与英国文化交流协会、德国驻沪总领事馆、《中国翻译》编辑部等联合举办全国翻译竞赛5次,全国翻译教师暑期研习班6次(2002、2005、2014、2015,2012、2013两次与外教社联办)。自2003年起,与中国译协及各地高校共同主办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八届(见表1),其他全国性翻译研讨会多次。国内学者纷纷对会议的最新学术思想进行跟踪反馈,如贺爱军、傅敬民对第七届的透视,车明明、贾文波分别对第六届和前五届的综述,以及会议策划人方梦之对第四届和首届会议的总结。会议的代表性观点《上海翻译》都同步进行了刊登,便于译界切磋。此外,韩子满(2005)、杨荣广、黄忠廉(2016)等还结合国内期刊中的“应用翻译”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为应用翻译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积累和数据参照。应用翻译研讨会的定期开展,起到了“凝聚共识、壮大队伍、稳定方向、推陈出新、繁荣学术的重大作用,在国内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高潮”(贾文波2014:86),凸显了期刊引领学界研究热点的作用。正如巴金整个的编辑生涯始终坚持搞好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并把它当作是自己编辑工作的奋斗项目(蒋成德2014:9)。《上海翻译》编者在处理三者关系上,不仅坚持做好编辑的中介、桥梁作用,还致力于提升编辑自身的学术性、专业性,力求达到文化的有效传播和编—读关系的良性互动。

4.关注国际前沿,凸显应用翻译研究的战略导向

从2013年第4期开始,方梦之卸下主编的担子,转为名誉主编。在2014年的第1期,何刚强发表了主编寄语,表明期刊不但要保持“研究接地气、文章追技道”的传统办刊理念,而且在对译学研究的跨学科、创新性上争取继续保持学术引领作用。“学术是天下的公器,这公器要大家维护,包括作者、编辑和审稿人。而在维护共同体之时,永远不能忘记学问本身”(罗志田2018:6)。《上海翻译》作为具有历史使命、旨在传播应用翻译知识、促进科学文化繁荣的学术期刊,历来秉持自己的办刊原则———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学术性,是学者型主编方梦之一贯主张和宣扬的,学术是期刊的生命,体现在宗旨上就是“探讨译道,切磋技艺”。实用性,体现在“聚焦应用,引领实践;倡导争鸣,助推教研”,也体现在翻译教学的实践观、翻译策略、技巧等传统栏目的设置。可读性,编者注重培育良好的编—读关系,以不同形式与读者、作者互动,争取做到“修辞立诚,广纳雅言”,从而实现期刊传播文化之功能。《上海翻译》在理论思考、应用探讨、翻译教学等栏目作出的最新调整,体现了编者对译学研究话语体系的宏观推演,对时代特色主题视角的密切关注,对应用翻译研究战略导向的最新把握。

4.1国际译学视野

随着全球化和本地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翻译研究步入多元化、深入化和科学化,翻译学术期刊在理论创新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方面表现更大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诸如《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期刊都通过理论创新、译学前沿、新书评介、译论研究、特别报道等栏目,组稿关注国际译学前沿,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引领理论创新。为打破西方翻译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上海翻译》着手搭建东西方翻译理论真正平等对话的平台。分别在2011年和2017开设生态翻译学专栏,助推中国特色学派的国际影响力;由周领顺(2015)创建提出的“译者行为”批评走向了国际视野,拓展了翻译批评的研究空间。面对中国译学国际话语权不充分的现状,刘立胜(2017)基于国外七种权威译学期刊发文的统计分析,探讨新时期中国学者在国际译学的刊文特点,及其与国际同行译学研究的差异。方梦之于2016年至2017年,也参与国际译学的讨论,发文指出:“国外译学研究步伐放缓,系统新理阙略,引进的学术资源渐少。另一方面,国内译学界自主意识加强,已从国外翻译研究的追随者转变为同行者,正在创新自己的译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不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思想,借鉴国外的有效方法,仍然是我国的学术方针”(方梦之、袁立梅2017:1)。鉴于中国虽然是译学研究大国,但还不是翻译强国。呼吁国人创立自己的译学话语体系,并带头探究其方法论问题。随着国内应用翻译市场、翻译服务、本地化、翻译规范与标准及翻译伦理等方面的深入发展,《上海翻译》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应用翻译的社会实践。2017年第4期,刊发“国际高端海事语言服务与翻译人才培养———国内首个海事语言及应用博士学位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第5期,刊发“国际标准化文件的特点和翻译的‘标准化’”;2017年第1期,穆雷、沈慧之等基于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100强的调研分析,总结出面向国际语言服务业的翻译人才能力特征。此外,吴攸、李珂珂(2016),王斌华(2014),吕和发、邹彦群(2014)等论文,均体现了《上海翻译》对国际译学的关注和反思。《上海翻译》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为提升中国翻译话语的国际地位,一直在译学的中西互鉴中致力于生成推动国际译学发展的中国学派;其提供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体现出关照现实的问题意识。

4.2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为适应新时期国内外翻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保持期刊宗旨不变,特色更加鲜明,新时期的《上海翻译》适当调整栏目设置,突显以下八个主题:应用探讨,理论思考,翻译教学,典籍、文化、词语之窗,译家研究,翻译与技术,口译研究,政策、时政。《上海翻译》一直以“应用”翻译为研究重点,在顺应应用翻译研究的时代要求中,“应用探讨”作为一传统栏目,展现出更大的包容性,致力于找准理论与实践的切合点。在该栏目的116篇文章中,引用率最高(76次)的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紧随其后的是《“ThickTranslation”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46次),其他排名靠前的主题有“传播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认知-功能视角下定语从句翻译”、“文化外译”、“多模态”、“文化缺省”等。研究体现出“时代主题变迁对翻译研究范式的影响”(魏清光2018),以及文化“走出去”(白玲、马会娟2019)背景下的研究视角多元、文化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凸显的趋势。“理论思考”板块,凸显学术引领性、前沿性和原创性。在“理论思考”栏目下的70篇文章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5名的论题有“国际语言服务业”、“翻译传播学”、“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译者主体性”、“翻译研究的创新与规范”、“翻译策略”、“应用翻译伦理”。编辑部为推动译学持续发展,创设翻译研究战略论坛,迄今共举行了四届(2014、2015、2016和2018年),共商译学的宏观战略走向。同时结合具体历史语境开设专栏———生态翻译学、文章翻译学、变译理论、社会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和多重视角。我国目前流行的应用翻译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有:刘满芸(2016)的共生翻译研究、周领顺(2015)的译者行为批评战略、胡庚申(2017)的生态翻译学、黄忠廉(2018)的变译理论、陈东成(2018)的大易翻译学等。这些汇集古今中外学术思想而新创的研究路径,代表着翻译学术探索的新思维,通过《上海翻译》为主要探索阵地得以扩大影响,现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应用翻译研究方面的中坚力量。当代,在翻译学成为独立自主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翻译教学和翻译学位教育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期刊发文侧重人才培育、MTI、师资、教材等,重视教学上的技术运用和服务国家战略。此外,语言与翻译服务呈现产业化态势,人机互补翻译、本地化项目管理(崔启亮2015;王华树、刘明2015)、众包翻译、译后编辑、翻译技术(李彦、肖维青2018)等升级为翻译的后发潜力,《上海翻译》及时对此予以报道和关注。编辑部在2015年和2018年分别举行了翻译技术培训和新时代翻译技术与翻译研究融合创新研讨会。其中,在2018的研讨会上,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与会代表,围绕翻译技术的本体、伦理、知识体系和教学研究等主题深入探讨。方梦之指出,此次会议“具有开创性、甚至里程碑式的意义”。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和国家文化战略、翻译实践行为,可以拓展应用翻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期刊在一些传统栏目如“典籍译研”、“词语之窗”、“文化译研”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发文质量,体现出翻译研究“去西方中心主义”和“基于中国独特翻译现象”的变化路径。同时,增加了翻译政策、时政的探讨,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和积极参与国际话语建构的历史担当。在口译研究方面,期刊表现出一如既往的支持。在翻译家研究方面,期刊独辟蹊径,不仅仍然保持对应用翻译家的研究热度,而且开始探索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单宇、范武邱、蔡万爽2019)等内容,开拓了译家研究的视野,丰富了译学史料。

生态战略论文范文5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园林的主流趋势正逐步以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为核心进行发展,此次主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生态节约型视域下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性特点,总结相关经验以求更好发展。

关键词:

生态节约;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

如今跟随时代潮流和新观念的发展,生态节约型景观园林设计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主题思想,人们更愿意接受节约型城市园林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其他园林设计所不具有的优点:用地最少、用水最少、拨款最少、干扰环境最少。这几个方面使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绿化模式,而这样的设计正是如今城市和人民所需要的,是时展所趋。

1生态节约型视域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设计思路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科学的设计思路,巧妙运用思维从而打造优美的园林景观。

2生态节约型视域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2.1生态功能优先是根本

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设计思路就是运用巧妙的设计将生态进行合理配置,力求打造一个生态健全的自然的景观结构。在这项工程建设中,景观的搭建利用地被、草、灌木、乔木复合群落结构,以此来加强景观的叶面积指数。景观的建造要亲民自然,与民众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园林景观还应具有抗污染性来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降污降噪的功能是其优化城市环境的必备功能。不仅如此,植物景观也应发挥其对人体的正面影响力,根据具体环境来配置适当的植物来增进人体健康。

2.2物种多样性是基础

增强相应的品种意识,对选用的植被进行科学的筛选和驯化,使每一个园林都能够独具特色,成为城市独具个性的亮点。植被种类虽然很多,但不科学的筛选态度和方法以及追求的片面性造成了多数植被种群被冷落甚至消亡。合理安排植被结构,借鉴地带性植被的组成和相应的演替规律,使其更趋于自然和健康发展。

2.3因地制宜是保障

不管何种事物,最为需要的就是因地制宜。尤其是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植被的选用和培养必须因地制宜,不适当、不切实际的生态设计只会成为园林建造的负担和累赘。

2.4植物群落的稳定是核心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稳定是最为核心的内容。稳定的植物群落能够使得园林景观设计与当地实际环境相适应,不仅如此,其稳定性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绿地维护和建设费用。

3生态节约型视域的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3.1植物配置必须合理

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要求不同园林植物之间、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之间互为一体,和谐共生,因此,在植物配置上面必须合理,其配置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依据园林布局要求选择植物,如果盲目选择植物势必会造成浪费;遵循植物生态习性,选择最为合适的植物。植物种类众多,并且各具特色,选择最为合适的植物可以尽可能的发挥植物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合理搭配后种植在园林中的观花区域,可以带给游客美好的感受。

3.2植物配置必须和谐

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要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保持不同植物之间相互协调,尽量避免将形态差异过大的植物搭配在一起。比如丛植,其不但可以作为主景,亦可作为配景,还可以当作背景或隔离措施,但是不论怎样使用,都应遵守艺术构图规律,在表现植物群体美的同时,还要表现出植物的个体美。由于不同植物的姿态具有差异性,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应做到不同植物之间、植物与园林其它要素之间达到和谐协调。另外,植物配置还应带给游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尽可能满足游客欣赏和游憩需求。如群植,通过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不仅有“成林”之趣,还可为游客遮荫,一举两得。

3.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城市,其生态节约型视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是不同的,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要求植物配置必须从当地具体情况出发,充分融合地方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在这方面,由于乡土树种的本土气息浓厚,乡土树种最为适宜,如成都芙蓉、洛阳牡丹、开封菊花等,都非常著名,这也有利于彰显本地城市文化底蕴。

4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强调返璞归真,师法自然,力求做到生态学与美学的统一,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的游憩地。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力求美与自然的结合,并注重园林景观服务人民大众的实用性。在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景观的精心设计和植被科学配置都是其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作者:郑连群 杨鹏 单位:山东省临沂动植物园

第二篇:核电厂园林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

针对核电厂的特殊性,分析了核电厂对景观设计的要求,提出了核电厂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从入口、厂前区广场空间、生活服务空间、道路、树种选择等方面,阐述了核电厂景观设计的策略及重点,为今后核电厂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核电厂,景观设计,景观空间

0引言

在化石能源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环境代价的背景下,清洁能源是当下发展的方向。其中核能自1951年被人类首次利用发电后,已成为目前世界电力供给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近年国际核电市场风云变幻,一方面法国正大力发展核电,一方面德国宣布将于2022年彻底放弃核电,且福岛核事故更是引发了人们对核电的广泛争议。面对世界核电发展的严峻形势,中国将何去何从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电能的需求量随经济发展与日俱增。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电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一,其中火力发电占七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仅占30%左右(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约2%)[1]。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和排放大国的减排压力。虽然发展清洁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但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存在季节、气候等因素限制。相比而言,核能从耗材、占地、效率来讲,都是我国电力结构改革的必然选择[2]。目前,我国正逐步加大核电产业投入,2013年的《国家能源“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3]。截至2013年7月31日,我国大陆已有17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正在建设机组28台,已成为世界在建核电机组规模最大的国家。作为景观设计人员,探讨核电厂景观设计理论,是今后学习实践的新方向。

1核电厂特殊性对景观设计的要求

核电厂通常选址在背山面水的地带,以满足水源需求同时分隔厂区与城市空间。从目前世界建成运行的核电厂来看,厂区周围环境普遍具备优美的自然景观条件。大环境下,景观设计应作为生态自然环境与现代核工业厂区的媒介,在核电厂区中延续自然环境形态,维持人类工业企业发展与生态的平衡。因此,核电厂景观应以自然式风格为主。核电厂一旦发生事故,其破坏性远强于其他类型电厂,因此核电厂对安全有更高的要求。规范规定核电厂要害区(处于保护区内,存有设备、系统、装置或核材料的区域,若遭到破坏,就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不可接受的放射性后果)和保护区(始终受到警卫或电子装置严格监控的区域,其周界具有报警监视设备及完整可靠的实体屏障,出入口受到人防和技防措施的严格控制)禁止营造景观,景观设计红线范围控制在保护区实体屏障和控制区(任何采用临时措施或永久屏障设定的、具有明显界限的、出入受到控制的区域,它能隔离开在该区域内的核材料、设备和人员)内部[4]。设计过程中,应配合核电厂平面布局,控制好绿地率,依据核电厂滞尘、隔音、辐射监测等具体安全要求针对性的配置园林要素[5]。历史上几次重大核事故后,公众的恐惧和抵制心理给核电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景观设计需要在恰当区域具备一定的科普功能,并注重传达核电的安全和人性化,让公众科学、正确的认知核电。我国的“徐大堡核电项目”就用事实证明了景观在核电项目开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2核电厂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2.1指导思想

核电厂景观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安全这个关键因素。相比其他类型的电厂,核电厂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事故的后果也更为严重。核电厂景观设计应该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目标。面对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此宏观规划背景下,核电厂景观设计需要体现生态、绿色和低碳的设计思想。以秦山核电厂为例,厂区景观设计应体现海盐县域总体规划中,对海盐“山海湖,核电源,海湾城”的形象定位和突出“产业特色,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厂区景观”[6]的要求。核电厂景观设计应该展现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也是企业独特靓丽的符号,而厂区景观能承载企业人性化、亲情化等文化特点,也能赋予企业更多更深的内涵和个性特色。因此,在核电厂景观设计中展现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2.2设计原则

1)安全为先,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安全是核电工业的生命线、核能企业的生存线、核电员工的幸福线。景观设计应基于安全的前提下,考虑不同功能类别的景观空间设计。

2)因地制宜,营造绿色生态空间的原则。在当前倡导低碳经济的宏观背景下,核电厂景观营造应凸显生态理念和人性化理念。在景观结构、园林材料、树种选择中做到真正的因地制宜。

3)融合文化,挖掘场所精神的原则。景观文化源自企业,又反作用于企业,它通过建立人与环境的关系,给予景观空间生命力。再现历史场景、提取产业符号等都是展现场所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3核电厂景观设计策略和重点

凯文•林奇将城市结构中能反映城市个性并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五个要素总结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7]。而对于核电厂这样较小尺度的特殊场地而言,可归纳为:空间和标志。前者更偏向于情感上的体验,后者注重形态上的视觉冲击。两者都有局限性,只有通过景观轴线、空间序列的组织才能互相强化,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形式。因此景观设计应首先建立一个整体的景观构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空间的具体特征,研究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和策略。

3.1入口空间景观设计

入口分为主入口和次入口,后者主要承载物流运输功能,入口空间景观设计主要针对主入口。厂区入口空间通常为开敞式,以体现产业特色、提升企业形象为目标。设计首先应把握好构筑物、地形、植物的空间尺度关系,其次要考虑造型、颜色和细节材质的搭配。例如中油宝世顺钢管有限公司厂区入口空间的标志性雕塑,取自公司“现代、生态、环保”的主题立意,以企业制造材料———不锈钢为主要材料,将产业元素“火焰”的抽象形态作为雕塑基座展现企业特色,并寓意企业前景。整体入口空间配合了水景和地形,艺术感极强,令人印象深刻。借鉴宝钢成功案例,核电厂入口空间可将核电、原子、辐射等产业元素抽象化,结合空间、色彩构成的艺术方法处理,让核电以其特有的“符号”在入口空间中呈现,这是展现企业和核电产业独特印象的方法。

3.2厂前区广场空间景观设计

厂前广场区是核电厂景观构架中的重点,一般处于景观轴线的高潮部分,起到统领整体空间的作用。广场空间构成概念同样应基于设计指导思想,来源于企业本身。核电厂入口空间应当体现独特和精致,广场空间则应当更加的精彩和大气。湛江“奥里油”发电厂厂区的景观大道采用电流能级辐射的概念来源,将直线与折线结合,传达简洁、通畅的电流风格。办公楼前游园使用半圆到圆形渐变的形式,在充满动感的电流轴线中强化了亲切感,让整体景观缓和而自然。因此厂前广场空间首先需要有特定的主题,围绕主题层层展开,避免单一和空泛。在核电厂广场空间中,应仔细分析场所的特质,由既定主题展开后续次空间主题,整体相互联系。其次,在广场这样大尺度的环境下,构筑物、绿化、水体、铺装等景观元素应根据既定的观赏点、视距、视角等控制好面积和空间比例,以保证在不同的远近距离和观赏角度上,视野范围内都有主体景观,达到预期效果。最后,作为核电企业的主体景观空间,其景观力求一定的创新。一个成功的厂区景观设计,不仅应满足场地基本需求,还应重视新思路、新方法的运用。韩国首尔的WestSeoulLakePark,是一个极富创新思维的项目。该作品的亮点在于安装在场地中心人工湖中的声控喷泉,成功的将长期困扰人们的机场噪声转变为景观的一部分,成就景观的“新生”。由这个案例受到的启发是,辐射作为核电厂劣势的存在,是否也可以用另外的形式呈现,如果考虑设计景观灯类的辐射监测的装置,不同辐射强度呈现不同色彩和明暗的灯光,让辐射也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景观中,未尝不是一个创新的想法。

3.3生活服务空间景观设计

特定的历史故事、文化情感,需要特定的场所空间来表达,生活服务空间是传递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可通过营造建筑中庭、小广场等休憩场所景观,在人们步行游览、社会交往时建立起人与场所的对话机制,在景观体验中建立精神上沟通。青海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园中有一个下沉广场,通过对植物、雕塑布置点、角度的把控,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信箱故事”。这是一个极富张力和感染力的空间,不仅仅因为其中景观要素的巧妙组合和艺术美感,更多的是因为它表达了一个关于无私奉献、敬业爱国的真实故事,没有太多英雄主义的色彩,却多了一份可以触及的真实感,将场所精神和时代精神演绎到极致[8]。核电厂生活服务空间的设计,恰当的将历史片段、故事情节融入其中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更多的让人与场所互动,感知景观传达的文化情感,让厂区景观成为场所精神传达媒介。另外,生活服务空间的功能性小品应体现人性化设计,要求设计师充分结合大众行为心理学知识,让景观符合人性需求[9]。

3.4道路空间景观设计

对核电厂而言,便捷的交通有利于联系外界和内部生产运作。道路空间景观设计,首先应明确这个空间在整体布局中的定位,其次在安全和便捷的基础上推敲空间内部各要素的组合。人行道与车行道有尺度上的不同,应根据厂区道路宽度和具体需求设计。快车道景观空间重在视线的引导和节奏的变化;人行道、园路等则有景观微观上的要求,空间上应变化丰富,移步异景[10]。重要道路景观节点处,可使用观赏性强的植物点缀。景观细部设计应考虑材料、色彩、图案形式对场所气氛的烘托和指向作用,并且做到与其他景观要素联系和呼应。核电厂道路空间景观设计与一般厂区没有太大差别,但由于道路空间的植物使用量大,选用符合厂区要求又满足景观需求的主干树种是道路空间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3.5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上,出于核电厂对空气质量和防火要求,植物必须使用常绿树种,并且不得使用散布花絮和油脂含量高的树种[11]。我国沿海核电厂骨干树种建议选择生长缓慢、植物水分含量较高、抗风、病虫害少的乡土常绿乔木。为减轻日常养护压力,建议在核电厂重点区域采用冷季型草坪,其他区域采用白三叶、沙地柏和景天类地被植物。厂区若有栽植污染指示性植物的需求,可考虑苔藓做14C排放的指示植物[12]。但不同地域的核电厂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差别较大,真正符合空气质量、防火、养护管理等各项要求的植物种类其实并不多,需要根据厂区实际情况做具体判断。

4展望

我国正处于核电快速发展阶段,核电厂景观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课题在不断进步和突破。针对我国核能公众认知度问题,更多核电景观将走进人们生活,成为普及正确核电认知观和缓解公众抵触情绪的有效方法。辽宁省徐大堡核电项目烧锅杖子村核电科普文化广场的正式建成使用,让百姓休闲娱乐之余更直观的了解核电的真面目,最终该项目以97.5%的工作接受率正式上马[13];浙江海盐以“中国核电城”为目标,正规划建设:新能源科技公园、“核电从这里起步”主题公园等系列走进居民身边的核电景观。未来,更加先进的核电技术将被开发和升级,中国核电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14]。但无论是德国WunderlandKalkar那样的温馨的“后核电”景观,还是三一试爆场那样令人恐惧的反讽场景,核电景观必将呈现多元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形式。

5结语

核电厂自身存在特殊性,也存在一般工业企业的共性。核电厂景观设计虽然面临诸多要求和限制,但这也是设计的机遇所在。在今后核电厂景观设计的研究中,核电厂景观设计应从“空间和标志”入手,探讨如何展现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和场所精神的核电厂景观。作为设计人员,需要更深入解读核电厂特质,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学习优秀厂区景观设计经验,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检验并调整。

作者:宋恬恬 宋祺炜 刘?瑶 马锣莹 赖齐贤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熊伟.核电重启后我国核电建设前景分析[J].价值工程,2014(34):40-41.

[2]冯昊青,李建华.基于发展核电的生态经济价值及其伦理思考[J].生态经济,2007(2):151.

[3]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Z].2011.

[4]GB/T50294—2014,核电厂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规范[S].

[5]GB6249—86,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S].

[6]嘉兴市海盐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说明书[Z].

[7]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8]朱育帆,姚玉君.为了那片青杨(下)———青海原子城部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园景观设计解读[J].中国园林,2011(11):19-21.

[9]马海英.现代化工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与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杜丽.大型钢管制造企业厂区景观设计———以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徐文辉,王云,徐熠辉,等.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367-368.

[12]王钟堂,向元益,郭秋菊,等.秦山核电基地植被中14C水平分布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S1):683.

[13]唐玉佳,王丹.信息公开,公共参与,徐大堡核电项目一马当先[J].世界环境,2014(3):26-27.

[14]鱼小辉.略论二十一世纪全球核电事业的发展方向———从《寂静的春天》到日本核危机[J].安康学院学报,2011(5):34.

第三篇: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性探讨

摘要:

近几年,城市进程不断深入,人民生活居住环境不断恶化,生态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各行各业都逐渐在自身行业建设与发展中加入生态理念,园林景观也不例外。如何把生态性理念渗透进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并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成为了现阶段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前进与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笔者将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性;探讨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激化,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如何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之道上。园林景观作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其设计的生态性更是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主流发展方向。然而,现阶段大部分人们依旧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缺乏全面认识,并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部分人们单纯认为生态设计即增加植树量;部分人们认为生态设计即建造一个植物园林,其认为只要绿化面积增多,则生态水平就会得到提升。其实不然,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指的是以尊重自然规律与发展为前提,倡导维持场地原有面貌以及循环利用能源与物质,尽可能将当地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建设相互配合与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其对周围生态资源的损害与影响,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与统一,最终促进人和生态环境健康、和谐相处。只有全面、正确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才能为景观地建设提供正确指导方向。

一、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特征

1.符合社会需求

园林景观设计是侧重于满足社会人文与生态的需求,而非单纯侧重园林的美观性,也不应太过于注重园林的旅游功能。更多应该是寻求一个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与生态经济间的一个平衡点,形成景色宜人、生态和谐、因地制宜、经济环保的游憩空间。

2.尊重生态平衡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生态平衡这一核心原则,并且有助于生态环境地改善与生态系统地演进。具体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让生态系统中群种和群种间、环境和生物间可以达到一个高度一致、相互融合以及协调的状态。

3.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可以提升群落的稳定性,减少大面积园林病害发生几率;一方面可以提升其观赏价值。其不仅是园林景观多样性地基础,同时还是实现设计生态性协调以及稳定进步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建设园林景观过程中,不但要选择当地的优良树种,也是适当的引进一些适应力较强的外来树种,充分保护园林生物多样性,以促使园林景观更为丰富与美观。

4.注重生态位

生态位即在生态系统当中,某一物种于空间、时间上和有关物种间的作用和功能关系以及其所处位置。在生态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种群的生态位,尽可能减少物种间直接竞争,科学搭配物种,从而构造出一个种群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的园林景观。例如,街道园林绿化应选择适应性强、容易存活的物种;湖边园林绿化应栽种耐水性强的物种。

二、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途径

1.科学规划设计

第一,需对园林建设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并对土地利用适宜性与生态敏感性进行科学评估。第二,对设计与规划区域中人类活动以及生物、物理元素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第三,制订合理生态资源保护性建设规划,对园林建设生态性目标、行动纲领以及指标体系进行明确。第四,组织相关机构或人员参与到园林景观规划的决策过程中,广泛征集相关人员的意见,并将优秀的建议加入到规划方案当中,以提高规划的成功率与实效性。

2.以改善生态条件为设计前提

在设计过程中,应将草木、灌木、乔木作为重点布设对象,在垂直空间上,应侧重合理搭配植物草本以及乔灌木的分层结构,全面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在水平空间上尽可能将其设计形成一个立体、大面积负面屏障,以充分扩大园林绿化面积,从而有效发挥其生态效益。从整体布局来讲,应尽可能和园林景观整体空间环境相一致,让人们可以通过小小景观就能了解到整体园林景观的生态特征。在设计中,绿色植被是亘古不变的基本要素,其在生态景观中的地位是任一物质都无法取代的。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当中更青睐于构建假山、喷泉或是凉亭等建筑,而忽略了植物造景功能,这是不科学的。

3.合理增加绿量

绿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一项必不可少之元素,亦是绿地生态功能的基本保障。合理增加绿量首先应选择适应性强、光合效率高以及叶面积指数高的植被。其次,应根据植物类别以及其在生态位、空间、时间上的不同来合理搭配植被,以构成一个层次鲜明、搭配合理、植被优势互补的综合生态群落。该群落不但对绿地功能、结构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还能有效使用园林空间,提升园林利用率,大大增加绿量,让绿地在局限条件下将其景观与生态效益发挥最大化。

4.以当地资源作为设计基础

设计过程中,应当以当地自然资源与条件作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凸显园林景观的地方特色。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附近自然资源的保护,将绿色空间与却与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改善作用发挥最大。此外,在上述基础上加大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发挥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出一个生态宜居环境,构建出一个良性循环、互相依存的复合生态系统。

5.维持物种多样化

物种多样化是自然环境较为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当今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研究热点与重点内容。园林物种多样化可以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在群落当中,物种间是呈现一种互补状态,而非竞争的态势。所以物种多样化直接反映着园林景观生态水平的高低,并且直接影响着本群落的稳定。此外,物种系统化与多样化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生态系统抵抗能力,减少大面积物种灾害发生率。所以,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以维持物种多样化为要素,并尽量选择和园林植被结构较为相近的生物群落。

6.以节约能源为原则

在设计中,应以节约能源为原则,尤其是节约水资源。然而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植物生长、维护以及保养都需大量用水。因此,如何科学使用与节约水资源成为了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地重要课题。在实际中,园林中乔灌木、草木等不同特征的植物,其对水资源需求亦有所不同,但其耗水量却非常巨大,尤其是对草坪的耗水量。所以,从生态节能角度而言,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草坪覆盖率,重视栽种乔灌木。此外,应尽可能选用小角度或小容量浇水喷头,分别对不同物种植物进行供水,并合理安全每类植物供水时间。如若采用滴灌方式,则应适当加长灌溉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再干旱期进行植物剪枝或施肥,否则会加快植物生长速度,加大植物用水量。

作者:刘鹏 单位:苏州基业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剑,隋艳晖,王森,孙宏伟.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探讨——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J].现代园林.2006(12)

[2]宋平,杨柳青.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设计观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J].广西园艺.2008(01)

[3]于娇,纪凤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8)

[4]黄志新,张建平.试论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5]祁素萍,王兆骞,卢剑波.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5(01)

[6]吴伟锋.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6)

第四篇:园林草坪景观设计运用

摘要:

草坪是园林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园林草坪的运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过去的林业发展的附带配景发展到自身独立成景,再发展到今天与各种乔灌木植物搭配运用的配景方式,一步步成熟地发展起来。如今的草坪功能多样,可供观赏游玩,又能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固土护坡,具有重要的景观和生态效益。但目前我国园林草坪设计运用中也存在盲目追求“大色块”和“一致性”的观赏效果,忽视草坪和其他树木的生态功能[1];不根据实际出发,选择难以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草坪;园林工作人员对草坪的养护管理不当,从而大大降低草坪的景观和生态功能。园林草坪设计运用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与其他植物合理搭配,经过园林工作者的精心养护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

草坪;景观设计;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今城市园林建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草坪作为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的绿化和改善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园林草坪的合理运用对于充分发挥草坪的作用,推动城市园林建设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草坪设计的成功运用不仅丰富园林景观,美化环境,还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园林草坪的设计运用,最大化地发挥草坪的功能,成为园林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1草坪的含义及功能

1.1草坪的含义

草坪俗称草地,是指在园林中通过人工铺植草皮或者是播种草种经过培养而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是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可供观赏或作游憩活动的场地[2]。草坪的运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经过长年的实践,人们在草坪规划设计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推动我国园林草坪合理运用以及进一步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1.2草坪的功能

1.2.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草坪能够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将它们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草坪可以吸附扬尘,保持空气清新。大量研究表明,草坪上的有害气体及尘埃远低于没有草坪地带。草坪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功能是保持水土,固土防坡[3]。

1.2.2草坪景观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草坪景观以绿色为主色调,本身就具有自然美,草坪中的植物本身具有的特殊形态,色彩上的个性美,以及植物之间的搭配都能给予人们一种美感。城市中的建筑本身再雄伟高大,如果没有草坪和树木的搭配,都毫无生机。园林中草坪景观能够给予城市生机,不仅带来城市环境上的改善,也带来重要的观赏价值。

1.2.3为人们提供游憩运动的场所。

草坪在公园、游乐场、小区等地方运用很多,供人们游玩或者休息,草坪本身的自然气息使经过的人们感到舒适,缓解疲劳,释放工作中带来的压力。此外,草坪在足球场、高尔夫等运动场所运用也很广泛,它可以保证人们运动中避免受伤,保持一个健康的运动状态。

2园林草坪景观的设计原则

2.1草坪设计要具有实用性,讲究效率

草坪的设计首先考虑实用性,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愉悦。设计时要尊重科学规律,运用草坪设计前充分考虑好各方面因素和后期养护管理费用等,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环境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草种进行种植,如苏州、上海一带运用最多的草种有黑麦草、百慕大、高羊茅、麦冬等,这些草种具有很强的当地适应性,这样的草坪才能长期健康生长[4]。

2.2草坪设计兼具美观和生态效益

草坪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园林景观的造景布局具有重要作用。草坪与园林其他景观合理搭配,共同组成美丽的景色供人游玩观赏。但草坪设计不能一味地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其生态效益,草坪在空间上合理布局,不能过大或过小,必须和周围的乔灌木结合起来,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它的生态价值,如净化空气、吸附扬尘、美化环境等,在保护城市环境上具有重要作用。

3园林草坪景观的具体运用

3.1草坪与园林植物的搭配

草坪本身具有整体性和开阔性,因此在景观塑造中可以作为主景,在其中稍稍点缀一些其他植物,营造一种恬静的环境。园林景观还能以高大的乔灌木作主景,适当搭配一些草坪,使植物在景观塑造中避免单调性,通过虚实结合的方法达到一种具有丰富变化的景观效果[5]。

3.2草坪与园林水体的搭配

水景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协调好草坪与水景之间的搭配,首先应该考虑好生态效益,尤其是岸边草坪要选择根系发达的草种,起到固土防坡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现象。草坪空间设计与水体搭配比例协调合理,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蓝天、草地和水体结合起来,创造出一幅自然的美丽风景画卷[6]。草坪与流动的河水相结合,更能达到动静结合的效果,创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

3.3草坪与园林建筑的搭配

园林建筑是具有观赏价值的人工塑造景观,而草坪本身具有自然之美,与园林建筑搭配能够很好地体现园林景观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园林建筑毕竟是人工塑造,如果不与具有生命气息的植物群体搭配,就会缺乏生气。草坪因本身低矮、开阔,与园林建筑搭配能够很好地衬托出建筑的雄伟壮阔。

3.4草坪与园林景石的搭配

我国自古就重视景石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景石因其独特的造型常使人浮想联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景石和草坪搭配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组景方式,如在空旷的草坪上点缀几块景石,远处看去,草丛中隐约露出的石尖仿佛让人看到山的余脉,给人产生一种置身山林之中的野趣,景石的搭配极大地丰富草坪立体空间上的层次变化。

4园林草坪景观设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园林草坪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1没有坚持“以人为本”。

园林的草坪设计运用不仅是为供人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游玩的场所。目前很多地方在草坪景观设计时都采用单一大面积的草坪种植,忽视与其他乔灌木的搭配,这样很难满足人们在草坪上长时间逗留休息和游玩。人们在游玩时既喜欢开阔地带,又希望游玩中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去独自欣赏风景,那些没有庇护的草坪空间很难让人们长时间逗留[7]。

4.1.2草坪占据面积过大。

近年来,许多城市绿化建设中过度关注草坪的设计运用,在绿地上大范围运用单一的草坪覆盖,忽视与乔灌木搭配种植。草坪绿化虽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对环境的净化作用远低于树木,据实际调查,相同面积的树木在改善其周边空间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污染等方面效益是相同面积草坪的20多倍。树木是促成良好生态效益主体,草坪如果缺乏与乔灌木搭配,其生态效益将大打折扣[8]。

4.1.3种植草种单一,生态环境脆弱。

目前我国草坪上的种植草种基本就1~2种,虽在观赏性方面没太大影响,但其违背园林设计中的植物多样性原则,必然导致其生态环境脆弱,草坪草很难长期稳定生长。单一的草种种植使其在生长期间相互之间竞争小,生长缓慢。单一草坪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明显不强,后期很可能出现大面积的草受灾衰亡。

4.1.4选择草种没有因地制宜,草坪后期养护不当。

草坪的选择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盲目选择不适合当地环境的草种种植,追求短期的景观效果,长期下去势必会破坏当地原来的生态环境。园林工作者在草坪的后期养护管理上还存在经验不足、管理不当的问题,草坪的生态系统本身就很脆弱,再加上后期养护不当,将进一步影响草坪的正常生长,影响景观效果,破坏自然环境。

4.2应对策略

4.2.1草坪设计运用要讲究以人为本,做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草坪除供人欣赏,还供人们憩息游玩,因此园林设计时充分从人的角度出发,在草坪规划设计中既考虑其公共观赏性,又要为个人提供私密空间,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在一些开阔的大面积草坪上适当搭配一些遮荫的树木或一些景观小品供人们休息,单独欣赏风景。

4.2.2草坪种植面积合理,与周边乔灌木和谐统一。

园林草坪覆盖面积按一定比例设计,原有的树木继续保留,草坪与乔灌木之间搭配合理,充分发挥出草坪与树木的生态效益。树木在维持园林自然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如果在园林中占据比例过低,将影响整个园林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2.3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草种,草坪种植追求多样性。

园林草坪设计时不能只选用单一草种,应根据生物多样性原则,选择多种具有优秀适应力且景观生态效应良好的草种搭配种植,草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可多利用乡土草种种植,这样设计的草坪不仅生长态势良好,后期养护管理上也大大降低成本[9]。

4.2.4加强园林草坪的后期养护管理,保证其长期生态景观效果。

园林草坪养护管理工作是保证草坪后期生长和观赏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还很落后,园林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采用正确的养护方法和更高的管理水平进行绿化养护管理,园林草坪养护不仅只是浇水、修剪和除草,还需采用更多的有利于园林草坪健康生长的养护管理措施。

5结语

长期以来,草坪在我国园林景观运用中都非常广泛,在许多领域都取得良好的景观观赏效果和生态效益。草坪本身空间开阔性好,绿化景观效果明显,在园林建设运用中具有很多优势。但目前我国园林草坪景观设计运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草坪设计首先考虑其生态效益,草坪设计比例合理,与其他乔灌木合理搭配,再根据场所的不同和人们观赏需求的不同,塑造一个草坪植物种类多样,功能齐全,观赏价值高的园林草坪景观,兼顾到草坪所带来的景观、生态、功能等各个方面的效益。我国目前正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中往往会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园林工作者也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共同为我国绿化事业作贡献。

作者:奚惠良 徐淑芳 单位:苏州希望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媛,干友民.草坪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综合评价[J].草原与草坪,2005(1)

2夏征农,罗竹风,马飞海等.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朱玲,刘盛义.关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草坪应用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2(4)

4刘彩玲.浅谈园林绿化草坪应用设计与规划方法[J].农家科技,2012(3)

5王彩霞.草坪植物配置刍议[J].现代园艺,2011(17)

6王宸,时佩,张巨明.草坪的园林运用及存在问题[J].广东园林,2009(5)

7李建军.浅谈现代园林建设中的草坪和生态效益[J].商情,2011(24)

第五篇:园林景观设计地形规划解决方法

摘要: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对地形在园林景观中规划的原则进行研究,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地形规划

构成园林的主要因素都与自然离不开关系,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在园林的基础上对园林的地形进行适当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然后在合适的地形布置适当的景物,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在整体上显得非常协调。

1地形再园林景观中规划的原则

1.1在功能上满足游客的需求

园林景观主要为的是身在园林中游客能够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只有人们对园林有需求就会对园林本身的结构以及地形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为游客创造出各种能够憩息的场所。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通过当地的地形,开阔一定的活动场地[1]。如:游客开展体育、健身、野餐等活动就需要开阔出大面的草坪供游客玩耍,若有需要进行泛舟,游泳等水上活动就需要建设适当的水面,在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地形进行设计,并且通过起伏的地形用来分割空间,创造出一幅视觉饱满的效果,满足游客对园林景观的需求。

1.2注意与周边的环境做到有效的结合

地形的设计应当符合美学上的要求,根据园林所在的位置,以及园林所在位置的附近景色制定,使人能够从视觉上满足对园林景观的爱好心理。地形是园林设计的基础条件,所以在设计的同时,不仅仅要满足游客对园林功能性的需求,还要将园林的地形设计符合当前的城市建筑物的风格,这样的设计方法既不会破坏当地的地貌特征,又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辅相成,从淡化的建筑物中突出园林的特色,尽可能的将休闲空间设计地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在城市中设计园林主要就是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这样一来对园林的环境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城市中的园林常常在中午或者下午下班时间段会有很多上班工作者趁机会在园林中小憩,因此需要在园林中放置大量的树木,以便遮阴,对树木的摆放也要显得非常合理,两边的树木不能够完全的对称,这样会显得非常没有自然美,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符合城市的需求,将树木设计地不具有规律,通过自然的坏境做到、依山随势,控制大小坡度市园林地形变化符合造景的需要。

1.3节省工程支出

园林景观在设计的时候是一项投资非常大的项目,在现有的技术情况下要讲一个空旷的地带改装成园林所以需要的花费非常巨大,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要深入研究自然山水形成的规律,在有限的地形中将不同方向的坡度延升,做到移步换景,使园林产生各种层次不同景观,在整个园林中既带有人工制造的趣味,同时具备自然山水的风情。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措施

2.1分析地形性质,营造合适的地理环境

在进行园林塑造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园林的性质、功能、类别景观效果等,确认园林项目所在土地的类型以及范围。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功能和要求确定园林景观空间的大小。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与当地环境空间性质相适应,适当利用地形创造有效的空间,或者显著外部空间,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将园林周围的围栏上铺上植物,为里面的环境创造一幅若隐若现的感觉,能够有效吸引外面的游客,同时在护栏上铺上植物也是防止外面道路上的汽车尾气进入园林,对园林内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2合理的掌握地形

地形在整个园林设计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园林建设的初期就需要对园林整体进行规划,什么样的地方适合怎样的设计方案。在原有的地形很大程度上满足后期设计的目标和方向,能够根据园林的实际地形,进行适当的规划,对园林的处理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原有的地形中显得高低起伏。那么设计的同时也能够根据地形的设计,保持原有的地形不变,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将高地设计为山丘,低处设计为低谷,综合考虑环境的因素,设计开放性的园林景观。

2.3地形外观的轮廓设计要区分

对于地形的设计来说,地形之间交接部分往往会显得非常突出,给出的感觉就是突然之间所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设计非常不协调的,这样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坡顶、坡地的边缘地带,地形轮廓的控制与周围地形的环境相协调,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遇到突然变化景色可以适当的过渡一下即将出现的景色,为园林景观塑造整体性的平衡感。

3结语

本文主要对园林设计中分析地形性质,营造合适的地理环境、合理的掌握地形、区分地形外观的轮廓设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空间、环境对园林景观的影响,从游客的角度建设园林。

作者:韦艳梅 单位: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生态战略论文范文6

【摘要】

以生态学为切入点,在生态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生态化应遵循的原则。在确立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实验,通过实验分析和研究发现,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中各生态因子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读写课;听说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与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环境、师与生的关系,而这种改变也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生态外语教学理论受到英语教育界的重视,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重新审视和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探索有效的方法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生态外语教学观

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基本观点逐渐渗透到二语习得领域,对外语学习和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生态外语教学观也逐渐形成。首先,生态外语教学观指出,外语课堂教学中存在多种因素,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外语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左焕琪2007)。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学与教学手段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任何一种关系处理得当都有助于其他关系的健康发展;相反,任何一种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其他关系的正常运作。其次,生态外语教学观充分重视社会物质、人文环境对教师外语教学与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强调师生与这些环境的互动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左焕琪2007)。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既指传统教与学的物理环境,又包括师生的精神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营造生态环境和影响师生认知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教学中其他各生态因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各生态因子之间、内外环境之间都产生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推动了教与学的发展。再次,生态外语教学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外语课堂视为一个复杂而又可变的体系,将教师与学生均看作发展中的人群,而教学活动则强调有意识地互动。正是多种因素的互动构成了外语课堂的能动性(Dynamics),使外语课堂教学产生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左焕琪2007)。因此,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解决,促进课堂内外的良性互动,保持大学英语教学的生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从生态外语教学观来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各生态因子都有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态位,一旦离开了应有的生态位,就会打破原有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平衡,从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但生态因子的生态位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调整和优化的。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某些生态因子的生态位出现了偏差,突出表现在生态主体中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失去其主体地位,依然是被动的学习者;信息技术、多媒体依然被当作辅助工具等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强调生态因子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力求达到二者的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中凸显了不少问题:首先,物质环境上突出表现为班级规模庞大,教师不仅很难进行个性化教学,而且难以保证语言教学必要的输入与输出;还表现在教室过大或过小,光线过强或过暗,教学设备陈旧或更新缓慢等方面。精神环境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精神交流与互动,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与精神的失衡,不利于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生态外语教学观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只有与周围环境进行良性互动,才能保持教学生命力。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的某些需求和价值观并没有形成应有的良性互动。例如,虽然很多高校取消了必须通过CET-4、CET-6的教学要求,但很多用人单位还将其作为录用标准。这无形中使得很多大学的英语教学依然把辅导该类考试列为重要教学内容;学生也在这种功利动机的驱使下将大部分英语学习时间花费在了准备该类考试上。

三、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多种生态因子,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化发展要以生态外语教学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大学英语生态系统的能动性,处理好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的生态环境。第一,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这不仅体现在要使学生处于整个教学结构的中心,还体现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更要以“学”为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把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享受知识的过程;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他人及社会的交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多维互动,使学生自己变为构建知识的主体,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个体生态位;应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平台,赋予学生展示自我、发展兴趣的机会,助其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和创造力的生命个体。第二,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充分利用“群体效应”原则,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学生由于兴趣爱好或组织形式不同形成了各种群体,教师应因势利导,利用群体中的积极因子带动整体,促进成员间的互帮互助,发挥凝聚力和群体效应;而对于群体中有消极影响的生态因子,要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其影响。第三,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遵循正确处理大学英语教学中种群之间关系的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种群,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首先,生态学指导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通过沟通和交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其次,要重视教师种群和学生种群情感的协变性。如果教师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势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教师情绪低落则容易导致学生倦怠或产生抵触情绪;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构建并保持宽松、民主的环境,实现师生的协同发展。第四,大学英语教学应当积极发挥各生态因子的能动作用,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态因子在一定条件或一定环境中都有可能成为限制因子。例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多少、教室大小、教室光线的强弱等都会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从而变成制约师生情感的限制因子;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缺乏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会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限制因子;学校网络建设及教学设备的滞后会成为制约资源环境的限制因子。以上这些都要求师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查找和分析限制因素,降低限制因子的影响。

四、教学实验过程与分析

在确立了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的原则后,本研究选取山东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实验,其过程与结果分析如下:

(一)实验过程

第一,项目组成员分工合作,借助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搜集有关生态学、生态外语教学观、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料进行研读和探讨,基本确立了进行实验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条件。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项目组负责人对任课教师进行了每天两小时为期一周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生态学相关概念、生态外语教学理论及教学实验方法、步骤等。第二,教学实验分别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和听说课中展开,2014年9月开始至2015年7月结束,以8个班级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出其中4个班级为实验组,另外4个班级为对照组。本实验选取的学生是大学一年级新生,共344人,年龄在18到22岁之间,其中男生236人,占总人数的69%,女生108人,占总人数的31%,以下是学生的专业构成及百分比。第三,实验组按照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调整教学顺序,打破了按照教材顺序讲授课文的惯例。例如,读写课所用教材其中一个单元的主题是表达感谢,为了更好地切合此主题,实验班的教师把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调整到“感恩节”前后进行,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中西文化知识的对比分析。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互动了解了西方节日和习俗。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另外,实验班学生的分组不再是随机进行,而是在调查了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对学生有了一定了解后进行的,把兴趣相似的学生分在一组,且注重男、女比例,同时又使兴趣完全或基本不同的两个组相邻而坐。教师根据小组的不同特点布置了不同的任务,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空间,也促进了学生思想和观点的碰撞,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发展。教师本着与学生平等交流、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仅积极组织课上教学,课下也通过班级QQ群和微信群,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适时地给予建议和指导。第四,实验组教师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注重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例如,在实验初,教师发现有一个实验班被安排在可以容纳100多人的阶梯教室(该班仅有40人左右),这势必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因此,任课教师通过教务部门及时调整教室;针对教室多媒体设备陈旧和软件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项目组成员和任课教师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解决,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课下,教师也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并给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这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也在无形中为大学英语生态教学建立了良好的环境。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在开始前对学生两门课(大学英语读写课和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成绩进行了测试。

五、结论

一学年的教学实验证明,大学英语的生态化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这不仅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启迪广大教师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保持其动态平衡及稳定发展;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努力为学生提供较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通过师生教与学的活动,建立平等、和谐的生态关系,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作者:任丽 单位: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引用文献

左焕琪.2007.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DWXJ08)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项目(11050176188030)的子项目研究成果。

第二篇:新型评价大学英语教学实施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对当代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言十分重要。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可有效促使学生国内外文化的学习。良好的评价机制将可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学习的激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为此,在本文中作者将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工作经验,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究与分析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学生学习的开展新型评价机制的研究,以期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新型评价模式;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1.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种环境逐渐改变,从而给当代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加强国内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从事对外贸易出口等,均成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技巧、语言知识认识,从而使学生灵活掌握对第二语言的使用,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知识的学习范围与内容。大学校园作为国内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每年均会给社会提供大量的人才。作为现代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校园更趋向于专业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国内多年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思维与方式的影响,已然造成了当前大学校园学生培养的模式较为固定,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极大不利于促进国内大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提升。大学英语作为被载于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学科,尽管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将极为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英语学科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处于上述教育环境及背景下,使国内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可避免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可是,在国内外交流逐渐密切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已然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大学英语教学新型评价机制的构建研究

在上文当中,作者针对国内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背景及环境展开了研究。经研究发现,由于诸多因素及问题的影响,使当前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欠缺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从而产生了诸如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不足、大学英语停留在纸上谈兵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为此,在本文中作者将基于现代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新型评价机制的构建开展研究。大学英语新型评价机制的构建应当与传统英语教学的评价机制相互有别,但也同样可以吸收传统英语教学一部分评价机制的构建思维用于新型评价机制的构建。针对新型评价机制而言,可从英语教学的本质入手,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均放在最终成绩评价当中。另外,还应当采用考评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日常上课管理不局限于仅仅对考勤、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评价上,而是应当扩充上述范围,实现对学生日常上课阶段的全范围覆盖。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入学生课下英语学习的评价机制。具体的评分标准设置可以为:课下英语学习*20%+期末成绩*30%+日常阶段性测试*30%+课堂表现*20%具体的评价标准设计如下列示:(1)课下英语学习。课下英语学习的评价机制,应当以学生参加英语学习活动,参与课外英语交流活动等为依据。针对学生参与的英语角活动中的表现、参与课外校外实习岗位的工作表现等作为上述内容的评价依据,从而实现对学生课下对英语课堂学习知识的实践,充分激发学生将英语学习带入生活与工作的热情,并使其形成多维一体的英语学习好习惯;(2)期末成绩。期末成绩应当作为当代大学生英语课程总成绩评价的重要权重指标。一个学生整个学习对英语学习的总体成绩最终都会反映在其期末成绩的评分当中。在进行此阶段的评分时,又应当根据测试的内容(听说读写)来实现上述总成绩的平均分配,从而利用学生赚取学分的诉求,来激发学生利用课堂及课下学习提升最终总成绩的热情,使学生对整个英语体系给予更深的了解、对各方面的知识给予更全面的掌握、对各种英语能力给予更全面的锻炼;(3)日常阶段性测试。日常阶段性测试是英语教学课堂中的重要辅助之一,其通常可以包括课堂当中分组讨论活动、课堂当中的单词过关训练、课堂当中的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及学生考勤情况等。根据上述存在的指标,合理分配学生在上述各个方面表现当中的评分,从而将总体评分实现更为合理、科学的分配。基于上述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课堂评价,从而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上时刻保持注意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利用学生更为严格要求自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其更为积极的听课、练习,以更为全面的方式来提升自身能力;(4)课堂表现。课堂表现主要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表现。该表现的评价模式可以逐渐在现有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放大。比如:可以采用教学主评、学生参评的方式,使原有单纯局限于教师主导的课堂变成学生之间的课堂,让学生将英语课堂时刻看成一种商业竞赛,一方面可以极大提升自身的学习热情,积极与同学之间合作,从而锻炼学生的与人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也可逐渐缩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积极的向授课教师学习、向身边同学学习,并利用课堂及课下的学习之间与同学探讨英语知识的学习,改变被动学习的心态,养成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的好习惯。

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随着国内对外贸易、对外往来的几率逐渐增加,现代企业逐渐走出国门来带国外,从而对国内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教学质量要求,并提出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与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为此,作者在本文中首先针对国内大学校园教育的背景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构建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新型评价机制提出了相关实践性的对策与建议。通过更为科学英语课程评价机制的构建,将会给现代英语教学添加更多的元素及内容,使学生不再只是将视野局限于课本内容,而可以逐渐扩大视野,透过英语课程学习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增长自身的眼界。

作者:张建华 单位:云南省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汪初一.初中英语趣味教学尝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01).

第三篇:慕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反思

摘要

慕课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学习平台,得到了国内各大高校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对国内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帮助高校学生实现英语知识与职业知识进行高效整合的重要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成效。本论文首先对大学时期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进一步针对慕课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思考,希望能够为业界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慕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慕课,简称“MOOC”,也被叫做“MOOCs”,是近期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起源于传统的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在慕课出现之前,国内各大高校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加以巩固,虽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已经开始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依旧只是简单地沿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而言并没有较为显著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要在慕课的辅助之下进行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1大学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英语教学课程设定过于单一

根据我国新课改的英语教学标准不难得出,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育必须要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准则,以此来培养出具有较高应用能力的英语人才。然而通过相关调查不难得出,国内大学英语课程设定还只是沿用传统的统一课程,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拓展英语应用能力的选修课程,但是其设置课程所占比重极小,其课程设计也是过于简单,完全达不到目前国家发展的要求,并且英语课程的分类过于笼统,体现不出英语课程分类以及定位的区别,不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这也与我国当下的英语个性化学习不相符合。由于国家现代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与世界的接触也是越来越多,这就使得高学识人才应该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应用能力,所以说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简单的改革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重力度的改革和新模式的出现已经是势在必行。

1.2英语教学模式不具备多样性

依托于现今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国内大多高校都已经将英语网络平台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但是这一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够充分,课堂教学依旧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再者,慕课刚刚兴起,尚未得到广泛普及,使得学生对这种模式不是很看重,这也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无法较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根据对课堂英语教学实际效果的研究得出,普通的课堂英语教学与应用现今英语网络平台的教学相比,其实际成效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人都在积极应用并热爱网络学习平台,使用网络教育平台也是中国打开目前教育关卡的一张新王牌,教育者也开始认识到网络英语教学平台所能够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教育者还不能够很熟练地运用这种新模式,仍然沿用传统、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这就使得教学模式跟不上国家发展步伐,使得学生的课业学习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

1.3英语教学资源不够充足

虽然在我国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用于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教材种类逐渐增多,但是大多数教材不具备人文特性与时代特征,尤其是随着中外贸易的增多,使得现代英语尤其重要,而目前的英语教材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同时教材内容过于枯燥,这也就难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目前大多数高校所使用的信息化设备已经过于老旧,与现今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不相符合,在该类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故障,进而影响课程进度。除此之外,高校英语教育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今的英语网络平台,这也就间接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再加上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就更加凸显了我国英语教育资源不够充足的问题。

2慕课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反思

慕课源自世界顶尖名校,以网络平台为依托,能够为广大高校学子提供免费的学习平台。其中的网络课程大多是由各大高校的知名教育者进行讲解,通过网络向整个世界进行拓展,能够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推至任何一个拥有网络的角落。慕课对于我国而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英语教学课程设定过于单一化、英语教学模式不具备多样性、英语教学资源不够充足等问题,因此在慕课问世的几年里,国内单门课程的注册人数就突破了5位数,为国内众多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随着国内移动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慕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发广泛,只要学生有学习的意愿,就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免费获取知识的机会。而就高校英语教育而言,慕课所带来的便利无疑是巨大的,国内教育者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以此来推动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不断变革。而慕课给大学英语所带来的具体契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慕课能够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实现翻转课堂

慕课在国内各大高校的推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更是如此。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是满足自身需求的英语课程,还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与他人进行交流,进而解决好自身的问题。教育者在英语课程开展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借助慕课对需要学习的知识加以了解,并且找到自己的问题。而在课堂之上,教育者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对重难点知识加以深入讲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上的主角。另外,在课程完结之后,学生还可以依托于慕课这一平台向教育者进行求助,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对高校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极大的益处。

2.2慕课能够满足国内多样化英语教学需求

自从上个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英语教学人员的工作也日渐繁重,虽然现今国内的英语教学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但仍然难以满足众多学子的英语学习需求,教育者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因此迫于现实情况也只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也就导致了国内高校的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出现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而依托于慕课这一网络平台,能够将众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再通过大数据分析整合出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实际需求的英语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之上也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发展,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另外,教育者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控,并且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交流,从而实现多样化的英语教学。

2.3慕课能够为国内高校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慕课合理整合了国内外各大高校的英语课程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内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学生只需要借助现今已经普及的智能设备就能够进入这一平台进行英语学习,而教育者也能够进一步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学习。另外,慕课中英语资源的更新速度也较快,具有极高的时效性与灵活度,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极佳的学习环境,这便能够直接促进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慕课中的英语资源极为丰富,涵盖了科学技术、人文风俗、地理历史等众多方面,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言有着极大促进作用。慕课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将更多优质的英语资源以网络平台为依托推送给学生,更加符合国内新课改的要求。

总而言之,慕课的出现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者而言既是机遇,也为他们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慕课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将其合理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以此促进国内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不断提高。

作者:毛反骄 单位:长沙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老松杨,江小平,老明瑞.后IT时代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

[2]张楠楠.基于慕课时代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

[3]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1).

[4]邓萍萍,吴殿宁.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讨[J].海外英语,2015(9).

[5]王德志,袁考.浅谈“慕课”(MOOCs)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5).

第四篇: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及项目教学

摘要:

本文结合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需要,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对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际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了项目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及综合学术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项目教学;地方高校;大学英语

1引言

项目教学模式(Project-basedLearning,PBL),或译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项目驱动下的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等[1],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应用广泛,是一种很受推崇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学习者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运用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获得知识和技能[2],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有效监控自己的学习。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需要,主要研究了项目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及综合学术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和影响。

2研究过程

本研究共有5位外语教师参加,全体成员共同制定了研究实施方案,做出了具体的研究计划与安排,随机选定了6个班(文、理各3个班)为实验班来实施项目教学,指定了负责教师对各个班级进行研究指导。各教学实验班及各项目小组分别建立QQ群、微信群,各小组在群组里进行集体讨论,共享学习资源,获得教师及时指导;教师则通过在线平台指导学生、了解学生项目进度,对学生项目研究过程进行监管。

2.1项目计划阶段

该项目由研究组统一进行项目整体规划,结合学期教学任务设计了项目学习主题范围(1.Guns,ViolenceandCrime,2.Imagination,CreativityandBrightIdeas,3.CollegeSuccessandMajorChoice,4.HonestandCheating,5.Culturalshock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6.OlympicStandardforLoveandExcellence,7.MarriageAcrossnations),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兴趣依据主题范围确定小组的项目题目和形式(允许学生范围外选题),设计了项目计划书的模板并提出撰写要求,对项目研究给出了整体要求及评价标准,制作了PBL评价量表(学生自评表、小组自评表、小组互评表、教师评价表),项目研究实施流程表,各种材料皆以书面及电子形式下发到每一个项目小组。教师在实验班介绍“项目式学习”的定义、目标,选题的原则,说明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及形式,由学生自由结合组成项目小组,每组6~8人,自行选出并确定项目小组组长。

2.2项目准备与设计阶段

各项目小组阅读背景材料,研究项目范例,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做好项目计划,根据本组成员特点确定各自职责范围,完成组内分工,撰写项目计划书并修改完善。研究组教师则完成对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完成实验班前测及文理项目设计与可行性检测。

2.3项目实施阶段

研究组教师在实验班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各项目小组的学生在课堂上穿插讲解或在课后进行研究方法、调研手段和结题报告写作方法等的培训。小组各成员按分工利用各种资讯来源进行文献研究、信息检索,收集资料和数据,实施问卷调查、访谈等活动,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获得研究结果,解决问题。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听取教师的意见并修改。研究组教师完成各项调查,反馈等数据采集。

2.4项目总结阶段

以项目组为单位对项目进行总结,为项目汇报做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研究过程和所得结论完成项目报告的撰写或制作反映研究成果的作品,整理能反映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各种文字、图片、影像等素材,汇总实物、图片、录音、录像等各种支撑材料制作作品,小组为课堂展示进行排练,指导教师观看排练并提出修改建议。

2.5项目成果汇报展示与评价

研究组全体教师及相关班级各项目小组进行项目成果的汇报与展示,交流、分享、宣传研究成果,每个项目组代表对本组研究的项目进行描述,展示研究成果。汇报以PPT课件辅助的主题演讲为主,活动评价则根据评价标准实施多元评价,所有成员使用评价表分别进行自我评价,各小组自评、最后由小组互评,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所给的评分标准给其他各小组的汇报打分,每个小组的汇报皆得到其他小组的建议和指导教师的点评,教师整理所有评价结果并给出最后成绩。

3研究结果与分析

最后据统计,6个项目教学实验班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总体满意度达95.49%,而8个同级同水平的对照班为76.73%;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其它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证明,项目教学模式为英语学习者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项目研究进行的过程中通过自然、真实、有意义的活动获得使用英语的能力。(1)从学生层面来看,各项目小组按实施流程完成了各个阶段计划内容,提交了项目计划书、PBL学生自评表、小组自评表、小组互评表、活动视频、结题报告和汇报PPT等。学生通过项目模式学习过程的自主化,学习任务的真实化,学习结果的成就化等使学习动机得到激发;通过课外查询与收集资料,完成写作、口头陈述等任务,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机会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如听取不同意见、寻求支持与合作、组织、决策等促进了合作学习;通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利用外部资源收集与分析文献、撰写调查报告等培养了综合学术能力。(2)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充当领导者、管理者和帮促者向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在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能力与项目设计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项目实施、教育观察、调查、实验等研究,以及对研究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质量的提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积极的思考。在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仍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1)地方高校在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备、学时和学习氛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但主要问题为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同学在英语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同时,在项目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地方高校学生有较好的小组合作精神,但对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依赖性,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因而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应思考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项目教学模式虽然适用于语言学科的教学,但对语言教师的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如学科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和研究能力等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语言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相近学科的知识,关注社会发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教学。另外,由于每个指导教师通常要指导6~14个学习小组,教师增加的工作量需要加以考虑。

4结语

大学英语项目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较好地解决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充分认清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全盘考虑项目教学进程以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之目标。

作者:柴树虹 单位:普洱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

[2]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6):43.

[3](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著,项目教学教师指南(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4]李慧慧.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顾佩娅.多媒体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7(2):2.

[6]刘援.体验式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2-105.

第五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全面普及,新媒体作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产物,对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新媒体时代。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了长足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新媒体的出现使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对新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为新时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英语是一门集语言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它的教学内容广泛而非常复杂[1]。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此环境下,互联网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新媒体作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产物,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此,在新时期下,如何通过新媒体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改革,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诸多影响,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也因此有了较大改变,以下几点为新媒体时期大学英语的教学特点。

1.信息获取越发多样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表现为一种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僵化教学状态,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呆板、僵化等弊病,尤其是学习内容、方式以及课时安排的模板化色彩严重,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实现能动性的发挥[2]。而新媒体教学方式则更多地丰富了教学信息途径,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促进学生与文本形成感官上的直接联系,进而提升教学资源的传播使用效率。且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学生还能够通过文件夹的设置分类完整地保存部分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便反复地强化练习,力求对重要知识点和易混淆内容的学习做到融会贯通,不同章节教材文章的学习还能够借助原版发音进行模仿练习,进而有效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3]。

2.时空限制越发薄弱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本质上表现为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输入—反馈—授疑答惑”的动态过程,且该过程能够加以调控[4]。区别于其他语言教学过程,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依赖于对语言知识的强化记忆与深刻理解,且需要通过获取大量的语言信息并接受充分练习,才能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过程。但由于高等教育中课堂学时,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有限,因此要达到强化知识与灵活应用的教学目标,课外时间的发掘利用显得尤其重要。新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优势之一,就在于突破了英语教学的时空限制,建构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统筹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需求,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登录网络与教师在线沟通或留言咨询,由此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5]。

3.课堂内容越发丰富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教学,高校英语教学要取得实效,不可能单纯地依赖于某一种教学媒介或教学资源,需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媒介的合力才能完成课堂教学。学习内容可以录入电脑,通过新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加工处理为直观生动的教学课件,用于课堂讲授,或者可以通过新媒体手段在线收集不同类型教学资源以辅助线下教学,在教学理论指导下引领和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对学生错误的语调和快慢不协调的语速进行一一矫正。同时,英文电视或广播节目也可以成为高校课题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如CNN、BBC广播节目、CCTV-9《音乐之声》等等[6]。或者,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性强、可读性高的权威电子报刊进行阅读练习,以提高写作能力,比如《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

二、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可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求的有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锻炼社会交际能力与工作技能,力求实现英语能力效用的最优化。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形势可从以下三方面着眼思考。

1.教学目的的转变

伴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化的交流合作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其中最主要的沟通语言之一就是英语,这也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为国内高校办学制度的开放化与多元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以及国际化交流的深入,国内高校渐趋对培养具有高度实践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形成了深刻认知。尤其是当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接轨且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领导者时,作为国际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语言载体,英语语言的承载功能及应用优势极其重要。因此,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的英语人才并不仅是指可以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更需要兼通政治、经济、社会等众多学科领域知识,且熟悉英语国家民俗文化,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迫切需求的,但现实情况是国内教育相对薄弱,此类问题的存在对国内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国际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限制了高等教育实力的整体提升。

2.教学改革的社会压力

高等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英语教学因此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压力。当前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放眼世界,思想更加解放,但教育界学者关于国内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传统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的比较研究均显示,二者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英语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依然扮演着主要语言媒介的角色,就学习者而言,它能够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这同样有助于我们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借鉴学习国外成熟先进的高等教育改革思路、教学理论与办学理念乃至与国外高等教育实现同步接轨的过程中,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语言技能是其中最基础的一项技能,这是现阶段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且沿袭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

3.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是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通病。高等教育培养的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翻译、外贸以外的其他工作,事实上,掌握英语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实现就业,更重要地在于掌握一项可用于社会交际的语言工具,使之成为一项专有技能以方便生活。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在学科定位上依然简单地将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更多地关注于其理论意义而非应用价值,或者说更加倾向于其理论价值的研究而非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背道而驰[7]。因此,高等教育英语教改的根本目的即在于为社会培养有扎实理论知识与过硬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三、解决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问题的对策

1.打造英语学习交流的学术生态

新媒体作为英语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的载体,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平台,新媒体的自媒体特色更加凸显,其实时交互沟通的功能同时囊括了语音、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可以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工具,建群或朋友圈以开展英语教学为主题的交流讨论,由此更好地激发与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此外,新媒体的“群聊”功能还可以实现英语教师与大学生、大学生之间的多人或集体英语交互讨论,为英语教改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工具。新媒体的另一功能则是其评论功能,任何大学生都可以在其平台上发表评论,借此反映心声,或借助评论信息了解掌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指导英语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思路。鼓励大学生善用新媒体推荐功能,阅读兼具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的英语学习资源,彼此间进行思考交流与学术讨论,进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

2.加强英语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网络时代各种数字载体比如网站、搜索引擎、网络出版物、博客、播客等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海量的数字教学资源,且较之传统教学资源,具有更明显的动态性、直观性、具象化等特征。英语教学数字资源的开发,首要任务在于筛选整合。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中充斥的海量数字资源,必须充分发挥网上免费资源库的筛选、分类、标引、评注等功能,在整合英语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检索平台;按照数字资源的媒体来源进行分类整合,经由数据库整合实现跨库检索功能,并增加展示、搜索、导航、咨询、推荐等辅助板块。基于网络新媒体的运用,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共享多个国家的高校英语教学视频或文本资源,在虚拟大学英语教学平台中甚至能够获取英语教学的全部共享资源;能够在线浏览英语时事新闻、门户网站、有声读物、公开出版的学术杂志等;下载或在线观看国内外开放英语公开课课程;通过视频点播系统在线收看英语教学录像;或登录英语论坛与英语爱好者在线互动交流。新媒体具有的即时性、交互性特征,媒体运用的个性化、社群化以及信息的海量性、共享性等优势,为大学生发掘其语言天赋,激发其英语学习动能,乃至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能都提供了重要助力。不同大学的英语教学可以囊括、教授的知识是相对有限的,高校间应建立英语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的合作平台,成立校际联盟,在教学资源、出版刊物、数据库搭建等多方面加强合作,比如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互助分享,创办跨校际的集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等特征为一体的高校英语教改刊物,构建教改创新资源专题数据库,等等。衔接门户网站、在线媒体,为英语教改阵地的拓展提供崭新路径,集思广益,促进知识管理型的大学英语教学加速形成,为英语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提供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与成熟范式。比如:经由新媒体在线观摩学习国内外开放英语公开课视频课程、视频点播英语课程、英语论坛交流,等等,这些都是英语教学新范式的重要内容。

3.开展个性化英语学习

伴随智能手机技术及APP平台研发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与APP平台的拓展应用,使之与PC计算机、数码相机、摄影机等众多电子产品联系起来,大学生跨时空的英语学习更加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地实现移动大学英语新媒体教学。一定程度上而言,智能手机的网络功能大大丰富了英语教改创新的新范式,且开放、丰富的新媒体资源也更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借助智能手机作为平台载体,大学生可以利用E-mail、微信、微博、QQ等在线互动手段与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沟通互动。其他如手机新媒体聊天室/视频/咨询等工具,还可以实现文本、影音图像等互动功能。智能手机作为多媒体平台,具有阅读、娱乐、互动等多种功能以外,其上网功能的普及为微信、微博、视频在线等APP应用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手机媒体具有互动性强、实时性好、表现形式多等特点,其应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英语教学信息的传播路径与方式,为个性化英语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经由手机新媒体传输的文本、影音图像可以与大学生实现更具象直观的互动沟通,使大学英语学习突破时空限制,且趋向个性化、主动式发展,完成移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目标。

4.加强师生新媒体使用培训工作

培训大学生发掘运用新媒体资源的技能是新媒体时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此处提及的新媒体资源载体,包括智能手机、点读机、自助阅报机、电子书等。可以为大一新生编制印发包含媒体资源使用方法介绍等内容的学习手册,开设培训讲座、举办新媒体操作技能竞赛,培养大学生新媒体的使用意识与技能。努力打造大学英语教学精品课程,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即要求英语教师在具备丰富英美文学知识、严谨学术精神及敬业教学态度以外,还需要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比如擅长电子资源检索等。因此,英语教师队伍要不断揣摩思考英语教改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在自我完善信息素养的基础上推动高校英语教改创新。要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交互功能,更多地接触、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共同汲取英语语言智慧,进而帮助大学生获取更丰富的英语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将新媒体纳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已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它使高校外语教学逐渐走向现代化,也增加了外语电教课课程类型。对于学生而言,认识活动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掌握知识,牢记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与以往的外语教学模式相比,新媒体外语教学的优势与功能更为突出。总而言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诚然,新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并非朝夕之功,其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只要教师、学生相互配合,所有教学活动、方法和手段都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合理地借助新媒体教学手段,必定能使大学英语教学迈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作者:李茜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4—11+17.

[2]赵庆红,徐锦芬.新世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J].外语界,2011(1):30—37.

[3]刘贵芹.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279—282.

[4]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2):4—7+20.

[5]蔡基刚.中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26—30.

[6]袁平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J].外语界,2010(3):7—13.

[7]束定芳,陈素燕.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J].外语界,2009(6):23—29

第六篇: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顺应论解析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高校在大学英课堂教学中逐渐引入了多媒体手段。顺应论从语言的使用规律、交际双方的认知特点出发,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课堂效率。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就顺应论对多媒体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关键词:

顺应论;多媒体;大学英语;新模式

一顺应论

顺应论最早由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专家提出,为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语用学的顺利发展,意义重大。该专家认为,语用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科目,只有紧紧围绕认知规律、文化和社会三个角度才能切实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当预言者受到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冲击时,会有意识的进行语言上的选择,这个过程就是在使用语言。语言是一种奇妙的存在,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顺应性、变异性和商讨性。要想正确的认识语言,就必须根据顺应的动态规律、语境关系顺应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等,通过深入的分析了解,进一步对语言做出语用解释。其中,就语境关系顺应来说,它是指在进行语言的选择时,必须要符合交际语境的使用规律。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两方面内容,二者都符合语境的动态生成理论。就交际语境来说,它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语言使用者、社交环境、物理及心理世界等。其中,心理世界主要指的是在进行语言交流活动时候,需要考虑交际主体在情绪、信念及个性等因素,是对其认知规律和情感态度做出判断的一个过程。而社交世界更偏向于语言使用的准则。再一个,物理世界指的是交际主体的位置、时间,以及交际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规律。该专家认为,在交际语境中必须要突出强调语言使用者的中心地位,其认知规律特点与心理及物理世界紧密相关。要想激发语境成分,就必须对其认知的规律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顺应论还强调,语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根据交际双方对语言的使用规律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交际过程一旦发生变化语境也会变化,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

二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英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文字、视频及音频等科技手段统一的结合在一起,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手段与英语课件之间并不能够有效地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的效率。

1.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来说,多媒体课件所包含内容的都是十分具体的,这些大量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师的课堂重心发生了偏离,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课件的演示上面,疏忽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积极性降低;

2.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多媒体课件都会给出学生所参与活动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溉试教学没有本质区别;

3.在英语课堂中,由于教师通常会以书面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所以学生往往会产生依赖,不再积极进行思考活动,而是等待课件的提醒然后再去理解消化,使得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难以提高;

4.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看,不仅不利于注意力的提高,而且还要造成视觉疲劳,最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顺应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构建

站在顺应论的基础上来看,语言顺应过程也包含着语言习得的过程。这要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转变教学思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顺应意识。同时,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真实的教学环境,既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又要极力贴近于真实的英语自然环境,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能够顺应社会文化、行为动作等方面的要求,深化顺应理论,增强语言理解能力,提高语言应用水平。英语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一切教学活动都是紧紧围绕学生来进行。在营造英语教学环境时,应该从情景化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三个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提升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情景化学习

预言家克鲁姆认为,情景化教学在英语课堂中至关重要,只有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更多的课堂情景,才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换句话说,要想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必须要积极创造出和语言的使用环境十分贴近的氛围,鼓励学生多多沟通交流。尤其是在科技的迅速发展下,英语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开始引用多媒体教学,它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在以前的课堂中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且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情景化模式,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提高。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凭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为学生创造出最真实的交际环境和氛围,比如结合教材内容就旅游、饮食及锻炼等主题,使学生身临其境,用真实自然的语言展开对话,这对课堂氛围的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提高其口语水平的同时也很好的满足了对交际能力的需求。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也是英语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改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提升英语较积极能力的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努力安排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重视,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将合作学习和小组学习相互混淆。从本质上看,合作学习并不等于小组学习,这对教师和学之间的角色转变有一定的要求。当前,多媒体课堂的引入,使得角色转变成为可能。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与课程进行调整优化,能够更好的推动合作式学习。比如,在构建以银行为主题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落实好客户、银行柜员以及咨询人员等角色,合理营造教学情景,使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掌握银行开户、储蓄以及兑换等功能,在放松娱乐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自主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己能够独立的完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得时间和空间能够得到科学优化。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对教师和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只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布置一些教学任务即可,而学生则需要以此为基础,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遇到的难题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落实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当学生完成既定任务后,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英语知识,使得课堂时间得到了合理的安排,也使得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任务,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为了促进学生英语技能的提升,学校也可以在校园网中上传相关的网络课程,涉及语法、词汇及听力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知识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顺应论对多媒体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实际课堂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践行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顺应论的指导思想和规律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营造教学情景,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相信,在教师、学生及社会的不断努力下,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英语水平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程婷 单位:遵义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轶殊.顺应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2:132+134.

[2]杨诚婷.基于顺应论的大学英语测试改革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205-206+216.

[3]郭黎娜.基于顺应论的大学英语改革研究[J].学理论,2014,23:173-174.

[4]伍艳萍.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顺应论分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2:87-89.

[5]刘丹,杨力明,席红梅.顺应论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90-91.

[6]王雪梅.顺应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77.

第七篇:人文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

人文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通过多种途径深层次挖掘、丰富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人文知识点。同时教师应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增强创新能力,拓展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

人文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希望英语3》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然而,目前为止,由于各种原因,大学英语教学在很多高校基本上还停留在单词、语法与课文篇章翻译的层面。单纯仅仅讲授语言本身而未能去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所传达的宝贵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李侦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教师只注重教材、教案以及教参。陈向俊在《人文教育:大学英语教育的缺失与回归》里提出提高语言能力本身是无法跨越这一语言所代表的文学文化内容。如果脱离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学到的只是语言的外壳。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工具。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掌握英语来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能在国际交流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单词量,丰富学生的语法知识,还要增强学生对于这种语言的热爱和对于这种语言文化的理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之一。学生们只有在喜欢英语,愿意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的情况下,才会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种学生自主转变后的学习成果是教师们说教所远远达不到的。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帮助学生们在进入社会前在英语方面打下夯实的基础。《希望英语3》是目前各高校采用的比较多的教材。由徐小贞担任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此教材适用于专科学生,大学第二学年上半学期使用。全书共分为八个单元以及两套练习。每个单元分为听、说、读和写四个部分。每个单元的阅读部分包含A、B和C三篇阅读。A篇作为精读篇章,由教师详细讲解,B篇和C篇为学生课外补充阅读。A、B和C三篇阅读均包含练习。听力方面,六个部分练体与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类似。写作包括一般写作技巧讲授和商务英语写作两个部分。口语方面,每个单元的补充词汇与对话练习等均与精读A篇话题相关。本文作者已讲授此教材四年,并且于2015年起一直致力于人文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本文以此教材前三个单元A篇精读课文为例,提出一些具体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第一单元:HistoryofAmericanMusic(《美国音乐史》),此篇文章讲述了美国各种流行音乐的种类及其起源。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下载好布鲁斯乐、爵士乐、乡村乐和摇滚乐等文章中涉及到的各种美国音乐种类的代表作,在课间播放给学生听。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间放松、愉快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接触、了解美国流行音乐。与此同时,此篇文章涉及到美国文化大熔炉,并且认为这是美国流行音乐多种多样的根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适时加入美国历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美国成为文化大熔炉的多种因素。然而,大学英语课程并不是美国历史的专业课,大学英语教师只需做大体介绍。但是讲解内容要生动、有趣,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外自主研习。另外,这篇文章还涉及到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传媒激增等方面的时代背景,教师都可以将其加入到课堂内容当中,丰富教学内容。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单词、语法与课文篇章翻译的讲授过程,更是拓展学生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第二单元:TheImpactoftheInformationRevolution(《信息革命的影响》),此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影响包括正反两个方面)。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叫什么名字,重量、体积有多大等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计算机是1982年《时代》杂志的“年度风云人物”、圣路易斯幽灵号和阿波罗登月器等等。知识面不够宽广的学生很可能产生疑问:这是什么性质的杂志?这本杂志的封面人物很有影响吗?……以上这些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地展示。随着课文地深入讲解,教师可以灵活举出日常生活中、新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同时,又产生了哪些问题?让学生了解到: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以及影响都要辩证地去看待。信息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人们应该积极地去面对。本篇课文生单词多,背景知识点较为繁杂,讲述信息革命的同时提到了希特勒、盖世太保、种族隔离等问题。想要上好这个单元,对教师来说备课量很大,难度较高。但与此同时,讲好了这堂课,学生不仅仅扩充了词汇量,还能了解到许多领域的知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言而喻。

第三单元:CareerWomen(《职业女性》),该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美国职业妇女的生存环境——事业有成的女性要么结婚很早,要么根本不结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这些女性不愿结婚,而是男性不愿意和自己成就相当的女性携手终生。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入手,对比两国家庭组成、女性受教育情况等,让学生自己讨论课文中的情况自己身边是否存在,情况是否和文章中一样?女性究竟在事业和生活中应该如何选择?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应该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而是应当从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选择。相较于前两个单元,本单元不论从单词语法角度还是背景知识点都相对简单。但本单元加入了人生选择的问题。因此,引发学生讨论是本单元的重点。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夯实、扩充学生的语法知识,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明确大学英语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拓宽学生学习空间。要做到这些,我们广大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其次,通过多种途径深层次挖掘、丰富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人文知识点。与此同时,还要扩展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增强创新能力、拓展教学模式并且开阔教育视野。只有立足于以上多点,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才能最终得到质的提高。

作者:孟姗姗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程曙华.浅议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2]陈向俊.人文教育:大学英语教育的缺失与回归.海外英语,2011.05.

[3]桂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性解析.英语广场,2013.02.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李侦.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教育评论,2011.02.

[6]徐小贞.希望英语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01.

[7]赵媛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

第八篇:医学人文教育大学英语教学可行性探讨

[摘要]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课时有限,医学生缺乏足够的医学人文教学,而大学英语改革正朝着与学科知识相联系的趋势发展,能否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基于内容的语言教学优势、医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以及师资优势3个方面论证了这种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并以课程案例来讨论这种教学如何对人文精神、思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医学人文;大学英语改革;专门用途英语;国际化人才

医学的发展渗透着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医学不仅是医疗科学,更与道德、心理、伦理、社会息息相关。患者不仅需要医师精湛的业务技术,更需要及时的人文关怀,因此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医学专业课程课时紧密,医学人文课程往往被边缘化,医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医学人文教育。与此同时,在大学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ESP)转变的大趋势下,各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体现专业特征。能否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本研究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1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不足

医学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业,医学服务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而不是病理研究中的“躯体”。20世纪美国著名医学人文学者佩里格里诺曾经指出,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最科学的人文[1]。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仁”即理想人性,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人者仁也,两者互训互通,故“仁”术即为“人”术。医学生应该加强对人类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理解,深化伦理和道德的内涵,体现人文慈悲与人文思考。然而我们看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教学似乎只聚焦在医学技术的传播,课程被过分专业化,缺乏对未来医师人文素养和人格力量的培养,这也是造成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医学课程设置中只有一门涉及医学人文的必修课《医学伦理学》,只占2个学分,一个学期完成授课。医学史、医学社会等课程大多为选修,且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兴趣开设的。这和西方医学教学形成较大差距。比如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教育贯穿前2年半的课程,以后还有各种必修课如:医学人权和医师、生物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健康和疾病的伦理根源、医学实践中困境的伦理、医学社会史等,另外还开设各类医学人文相关的选修课[2]。医学生缺乏对医学人文的思考,将会对日后行医埋下危险伏笔,比如在面临医学伦理选择时立场不清,法律保护意识不强,医患关系不和谐等。然而,在我国现行医学课程设置比较稳定的大形势下,大刀阔斧地增加医学人文课程也是不现实的做法,那么把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或者和其他课程进行整合,成为当下操作性比较强的一种解决手段。

2大学英语向ESP方向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将由高校转向中学,不少学者认为,大学的通用英语地盘将逐渐缩小。陆俭明教授提出,鉴于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内容重复,建议对各学段的英语教学重新定位,中小学英语教学应定位在打基础,而大学和研究生英语教学则应定位在偏重学术或者特殊目的需求的英语教学上[3]。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将由原来的通用英语逐渐向ESP教学方向转移。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医学英语和法律英语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ESP如果再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EAP),即用于学术交流的英语;职业英语(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EOP),即职业中所使用的英语。国内该领域专家蔡基刚教授则把大学ESP教学定位为EAP,既能体现行业英语特点,对专业知识背景要求又不是很高,可以由大学英语教师开设。本科医学院校一般都招收一本或二本的学生,学生入学成绩高,英语成绩也相对较高,大学一年级之后基本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大二阶段的公共外语教学很难满足其进一步语言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大三阶段大部分医学生会接触由医学教师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甚至是外国专家的全英语授课和讲座。根据调查,我国54所医学院校有52所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但是大部分由医学专业教师授课,教学方式以传统阅读和翻译为主,学生反映课程难度高,词汇量大[4]。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之间开设一门过渡性课程,相对于专业英语,EAP更侧重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进行专业英语学习的技能,属于语言教学范畴,能为学生进一步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EAP是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3医学人文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设想

将医学人文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能弥补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时不足,也符合大学英语朝着ESP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为了讨论方便,将该课程称为医学人文英语(Englishonmedicalhu-manities,EMH)。EMH的定位是针对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以医学人文为授课内容的英语课程,其目标为:①英语语境中了解国际医学人文先进理念,培养学生在该领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②能够用英语阅读英美报刊中医学人文最新报导,听懂该领域电视广播新闻和学术演讲;③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医学人文的思考,掌握相关学术讨论、演讲和写作技能。EMH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凸显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content-basedinstruction,CBI)的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关注,这种教学法被称之为CBI。CBI主张外语学习是学习各种学科内容的媒介和工具,学科内容则是语言学习的内因,而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学科内容学习的副产品[5]。CBI重视语言在应用过程中的附带习得,属于隐性教学;而传统语言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本身,属于显性语法教学。二语习得研究中对于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孰优孰劣尚未达成统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隐性教学提倡语言知识的自然习得,更能促进学习者自如地运用语言,对于英语水平比较高的中国大学生来说,CBI可以激活长期学而未用的被动语言知识,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刘润清教授[6]提出我国今后大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将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其理由一是因为语言本身诗歌符号系统,其深度和美感来自他所“运载”的内容,二是因为人是智能活动的动物,在智力上得不到满足时,会感到“智力饥荒”。EMH课程属于典型的CBI课程,通过医学人文文献阅读、视频观摩等形式接触到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在对医学人文内容的获取和思考中附带地、隐性地提高了语言能力。这种教学形式对于长期接受传统显性语言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弥补了传统语言教学重知识轻实践、重语言轻思维的不足。

3.2体现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我国医学也更加与世界接轨,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一致方向。对于何为国际型人才,国内专家都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给予不同的定义,其关键要素包括:国际视野、国际意识、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外语、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爱国精神等[7-9]。一个国际化医学人才除了拥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素养来行医治病,更应该拥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够参与国际医学科研交流,参加国际医学组织规则制定,不仅要扎实掌握某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有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和体现包容辩证的思维能力。EMH课程是以医学人文为载体的语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外语为工具从事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包括外文文献阅读、报告写作和公众演讲,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呈现中西方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培养国际化意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语言能力教学,而高年级医学英语教学则偏重专业英语知识,EMH属于两者的过渡教学,在语言学习的同时纳入医学人文精神的吸收、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国际视野的提升,符合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大趋势。

3.3发挥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优势

医学人文涉及伦理、道德、法律、职业操守等,属于与医学相关的文科领域,而大学英语教师所受教育基本属于文科类别,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准备,有能力胜任课程教学。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凭借其双语语言优势,通过国外新闻报道、TED演讲、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向学生呈现国际最新的医学人文发展态势,结合我国传统优秀医学人文传统,帮助学生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4EMH课程设计案例及讨论

EMH课程设计在主题选择方面遵循“热点、实效、争议”的原则,让学生看到特定热点主题的历史发展和分歧讨论,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开放的全局视野。以“临终关怀”为例,传统观念认为延续生命、挑战死亡是医学的最大宗旨,而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欧美的“临终关怀”则承认死亡的自然属性,对于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应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和疼痛缓解护理,这将临终者从无望的机械性救治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支配生命的自由和尊严。这种争议性的讨论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在冲突中培养思辨能力并形成兼容并包的人文立场。类似的主题还包括器官捐献、大脑冷冻、医患关系、医生权益保护、生殖技术等。EMH课程设计在语言教学方面遵循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入促成、输出驱动”理论[10],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输出,但这种输出的前提是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输出驱动促进了语言输入中的对语言形式的自然关注和习得,输入促成确保了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教师的角色如同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通过由浅入深的思维引导和语料呈现,促成学生语言输出中由句向段,由段向篇的提升,将语言教学重点从传统的“接受性技能”培养转向更急迫的“产出性技能”培养。表1呈现了3个课时的教学实例。在主题的选择上选择了“死亡”这个人类永恒的思考命题。首先从比较感性的英语诗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对待死亡的态度,诗歌点睛之笔“oneshortsleeppast,wewakeeternally,anddeathshallbenomore;Death,thoushaltdie(短暂休眠后,我们便永恒地清醒着,不再有死亡,死亡也终将死去)”从哲学角度将生与死的状态进行转换,让学生意识到死亡终究是自然法则,无法逃避也无所恐惧,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定下人文基调。之后再要求学生分享预习作业TED演讲《向死而生》中的精华语句以及自身感悟,在课堂交际中提升语言的审美,迸发思维的火花。第三步文献阅读引导学生从感性的人文体验进入理性的学术论证,通过“文献报告”这样的语言输出形式促使学生去理解语言并进行深层次加工梳理,提炼出文献框架并建立自身思维图式。第四步是话题即兴演讲,如果说前三步一直是教师为学生搭建语言和思维的脚手架,这步则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并在过程中发展思维和语言能力。

5结语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设想,既能弥补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不足的缺憾,又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医学生具备温暖的人文情怀和严格的职业操守才能在行医中与患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医学生更需要国际化的思辨能力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才能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EMH课程正是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学科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相得益彰,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有益举措之一,可操作性强,受益面广。

作者:吕颖 王丹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2]陈建平.美国大学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及启示[J].医学教育,1999,3:22-23.

[3]陆俭明.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提高国民语言素质.2010年中国外语战略论坛[A].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4]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29-30.

[5]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9):35-38.

[6]刘润清.论一堂课的五个境界[J].外研之声,2010(2):10-15.

[7]梅德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6.

[8]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26.

[9]庄智象,韩天霖,谢宇,等.试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教材体系建设[J].外语界,2013(5):45-50.

[10]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3-12

第九篇:任务型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研究

【内容摘要】

当今社会发展现状要求英语学习者能够用所学语言有效地进行交际,任务型教学法被证实为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但这一源于西方的教学法方法在中国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取得同样的效果,需加以本土化。本文旨在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化现状,以更好地实施这一交际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英语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本土化

任务型教学法(TBLT)在西方被证实为能有效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满足当下社会发展对学习者的要求,在全球范围能广受推崇。在国内,TBLT得到了教育部的大力提倡和相关教育专家及研究者认可,各大教材编写者也声称自己的教材是任务型的。TBLT引入中国教学已有二十余年,期间,大量国内学者也都致力于这一较受欢迎的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以期这一源于西方的教学法在中国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达到同样有效的教学效果。但TBLT的本土化实施状况不容乐观,本文旨在了解TBLT本土化的现状,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促进TBLT的本土化实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型教学法及其本土化探索

(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TBLT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Prabhu提出,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运用所学语言来完成指定任务的方式进行目标语的学习。TBLT用任务进行教学的组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如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等,使得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已有的目标语储存得以调动和激活,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标语言。Skehan(1996)提出,TBLT的模式由三个阶段构成,即,前任务阶段(pre-taskphase)、任务实施阶段(duringtaskphase)和后任务阶段(post-taskphase)。TBLT的特点为:第一,TBLT中的“任务”真实、可操作性强;第二,TBLT注重任务完成的过程和意义的传达,原则是促进交流互动,互换信息;第三,TBLT重视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尤其关注学习者的情感特征,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本土化探索。TBLT在国外有着特定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1997年,TBLT被引进到中国后,研究者既关注TBLT在中国的实践应用探索,又着力于TBLT本土模式的构建。2005年《中国本土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得以明确提出(李震)。此后,众多研究者又提出了“任务型教学中国本土化模式的探究”等命题。龚海平提出,任务型教学研究的本土化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原则,注重对西方外语的教学法进行学习、研究和改造(2005);周亚君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本土化的关键是教师怎么认识以及运用它,教师需要对其进行透彻理解,运用时要因地制宜(2007);李广凤(2007)和何静(2009)提出了在中国具体教学环境中本土化任务型模式的学得和习得统一等原则、模式以及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李莉则提出策略,改进TBLT的本土化(2012)。研究者们反思了TBLT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建构适合中国具体教学环境的TBLT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TBLT本土化研究的发展。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化的现状

(一)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研究过程。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随机挑选的120名来自18个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以及考虑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性别等方面因素所挑选出来的13位教授相应年级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以确保所调研结果客观、全面、真实、有代表性。采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问卷内容包括6个部分,分别为:学习目标、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堂环境、教学内容、以及考试评估手段。问题种类有选择类问题和开放型问题。整个问卷让学生在课间10钟完成。对教师的访谈包括7个方面:自身基本情况、负责班级情况、上课模式、教学材料、课堂师生关系、大学英语课程现状、对TBLT的了解及其实际课堂实施状况以及在中国具体英语教学环境中更好实施TBLT的建议。之后,用SPSS19.0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合访谈内容,了解TBLT在现行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化的现状。约90%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因为英语是必修课,要参加四、六级考试或者其他深造类考试,约79%的学生对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具体目标不明确,依然是沿用中学时候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思维,很少调动之前所学英语知识来为自己的表达服务,以及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内在学习动机的欠缺以及对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目标的不准确理解致使约86%的学生在课堂上依然基本处于被动接收者的角色,虽然约91%的学生无论从所选教材的内容还是在单元结构方面都给予认可,仅有约20%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环境满意,认为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约95%的同学认为现行的教学评估方法,基本上仍属于终结性评价,其学习效果得不到科学的评估,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受访教师结果来看,教师们年龄及教龄跨度较大,学历基本上属于硕士毕业或者在职硕士毕业。但他们周课时量均在14以上,较年轻的教师甚至是18或者20,且有4位教师同时还承担有专业英语教学。所教的大学英语课程有听说课和综合英语课两类,各自周学时2,前者班额约60人,后者班额约120人。学生每周2课时的听说和2课时的综合英语课。约90%的教师认为,由于教学负担重、班额大,学生水平参差,跨文化交际知识欠缺,学习自主性及内在动力较低,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大多内敛的性格使得TBLT的实施有诸多障碍。且每个班级教学课时有限但却需完成额定教学计划,教师,特别是老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尤其是口语能力,及教学理念领会不到位,又欠缺定期培训或聆听相关专家讲座,致使TBLT的具体实施举步维艰,课堂环境及教学方法受传统教学法或教师自身学习方法的影响极为深重,且在受访教师中,约95%的教师对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不满,认为不能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应加以改革。

三、促进任务型教学法本土化实施的策略

(一)学生方面。认清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明确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端正英语学习态度,调整学习策略,改变以往以考试为目的,转为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阅读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听懂外文讲座或授课和进行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而学习;改变基本上靠个人背书识记、课堂接收者式的学习,转而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集个人独立活动(solework)、结对活动(pairwork)和小组活动(groupwork)为一体的多种课堂活动模式的参与者与体验者,以更好地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独立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二)教师方面。一是深入透彻地了解和领会TBLT的内涵和模式,同时也积极学习国内外优秀教学理论和方法,博采众长,结合学生具体特点,为己所用,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构建并有效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做到有效教学;二是充分利用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动机,实施“以考促学”,在具体的课堂环节中设计与应试相结合的交际任务,通过多种手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任务,进而逐步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三是巩固、增强自身英语口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为TBLT在具体教学环境中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设置方面。一是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参加等级考试,之后分级教学,设置与其水平相符的课程教学,避免同一个班级里水平悬殊状况出现以及所教与受众脱离。二是为满足大学英语教学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这三大部分内容的教学,将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三是精简优化各个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己探索学习,而不是整天疲于奔命地上课。

(四)教学评价手段。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和英语能力测评体系。依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一是秉持着由传统的“对课程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促进课程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转变的原则,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课程体系环节,及时、有效地在课程和教学方面提供反馈信息,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二是秉持着由传统的“对学习的测试”向“促进学习的测试”转变的原则,采用多种方式,如,校本考试、校际或地区联考、全国统考等,全方位检测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充分发挥测试对教学的正面指导作用,更好地为教学诊断,提供反馈信息,同时也为实施和管理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促进大学英语课程不断改革。

(五)职称评审制度。大学英语属于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相对其他类科目教师而言,科研成果较少。各高校应充分考虑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健全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方案,建立科学、合理又人性化的教师考核、晋升与奖励制度,给予从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必要的政策优惠,从而更好地激发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力和热情。

四、结语

此项实证研究较全面、客观、有代表性地呈现了TBLT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化的现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生、教师、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手段以及职称评审制度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供以借鉴,以更好地在中国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实施这一交际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促进其本土化实施,有效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李云敏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震.中国本土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1:29~33

[2]龚海平.关于西方外语教学法本土化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10:26~28

[3]周亚君.浅谈任务型教学的本土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12:11~16

[4]李广凤.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7,8:69~71

[5]何静.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国本土化的探究[J].文教资料,2009,1:138~139

[6]李莉.任务型教学:问题与本土化改进[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7:86~89

[7]李广凤.任务型教学的形成、引进、探索和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15,9:108~116

[8]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446~455

[9]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第十篇: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应用

【摘要】

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关系已经让外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教学得到全世界外语界的认同。本研究通过对陕西中医药大学1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就中西方文化和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等测试卷和相关问卷调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教学的现状、中医文化知识和中医术语英译表达的涉及情况,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测试成绩和问卷输入电脑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统计,针对实验结果分析了造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中国文化;大学英语;中医院校;跨文化交际;传播

一、引言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关于在外语教学中加入文化教学的研究已经开始,目的语的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牵扯到目的语文化的习得。我国正在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包含大量目的语文化介绍,这对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的目的语文化习得而言的确是方便权威的途径。然而,针对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而言,单方面的目的语习得是不够的,因此,很多语言专家和教育者提出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培养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只有同时了解交流双方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才能运用目的语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彼此的需要。发挥语言知识和技能习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媒介作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中医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作为中医院校的师生,应该积极主动担负起传播中医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中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具有传播中医文化的课堂内容和活动。作者通过中国知网查询2000-2015年的相关文献记录如下:输入关键词中西文化和大学英语教学,总共有297条相关记录,而输入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医文化,结果仅为5篇相关期刊文章。说明针对中医特色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还有很多空白和难点。

二、研究对象方法及分析结果

1.研究对象的特点

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及格率为78.2%,最高分为143,最低分为33,学生听说能力差,加上学生应试目标太强,文化意识较弱,自学能力欠缺,所以总体来说更依赖教师的课堂语法词汇讲解和海量习题训练模式。可以说这样的课堂对他们来说是“饱满”的.如果就文化比较进行听说训练和课堂讨论等互动,很多学生参与意识很弱,顾虑重重,结果一堂课下来只是走马观花的游客一样,觉得一无所获。

2.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和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现状分析结果

(1)母语文化及专有项英译严重缺失

作者对所带的两个大二中医专业学生(每班为50人)进行40分钟中西方文化知识和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测试,题型包括判断正误15个,选择题30个,中医名词术语翻译10个。测试卷成绩被输入计算机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掌握和了解程度高于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对西方文化中的通俗文化了解程度大于高雅文化的了解。对中医名词术语翻译成绩几乎为零。

(2)为兴趣还是考试而学

通过对学生关于中西方文化和中医名词术语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问卷调查,将其结果输入计算机,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赞同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和比较。但很多学生存有同一顾虑就是考试,尤其是CET4考试的通过与否。因为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四六级统考中都不包含中西方文化知识和对比的专项,更没有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内容。学生深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为考试而学的功利思想存在已久。如果平时课堂和课外大学英语学习主要围绕中西方文化和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结果是费时费力但考试没有通过和高分效应,那么就没有太大意义。另外,学生对所用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的中西文化内容比例的敏感度很低,说明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中西方文化意识很弱,尤其对母语文化重视不够或者完全忽视。最后,学生认为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导入含量较低,尤其是中医文化涉及更是少之又少。

三、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的测评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之后,作者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从端正学生思想认识开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最终建立起传播中医文化的主人翁责任感

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已有15年,对于新生的第一堂大学英语课的重要性深有体会。我校属于省属二本院校,对每一届所带新生生源地和其高考英语成绩的了解已经成为笔者课堂授课前的一项必备工作。因为学校是根据学生高考总成绩和填报专业择优录取,一般来说,热门专业比如中医专业,临床专业,中西医结合等等专业的学生总分相对较高于其他专业,而就英语单科成绩而言,高护专业学生因女生占到90-95%以上的原因,其英语成绩和表达能力相对好一些。但总体而言,学生大都深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英语学习主要围绕语法和词汇,依赖客观性选择问答,听说能力远远低于读写能力。这一切应该归因于长期以来英语考核的内容和方式。那么作为大学英语教师,针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普遍认识偏差,教师从大学英语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必须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结合未来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鼓励学生建立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尤其要端正其对母语文化的态度,中医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我们作为中医院校的一份子,学好中医文化,并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是我们必须担当的责任,也为自身未来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和体验积累以及中医文化知识定期培训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艰巨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于中国各大院校。陕西中医药大学也不例外,大学英语课程共开设四个学期,每学期15周,每周4个精读课时里要涵盖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训练已经很难,如果再专门加入文化教学内容和讨论,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力不从心。其实,很多老师是赞成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的,尤其作为中医专业特色极强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文化资源,把英语教学和中医文化结合起来进行讲授,这样不但学生所学的东西很有特色很实用,而且对传播中医文化也起到积极作用。那么怎样真正落实这种教学模式并使其起到积极作用呢?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应该得到不断提高。利用网络图书馆等便利资源定期充实和完善文化知识体系。同时,学校应该加快大学英语教师的出国培训步伐,尽可能让所有一线教师西方文化的切身体验和积累,这样的文化教育更有趣味和说服力。另一方面,在中医文化的习得上,学校应该利用周末和暑假业余时间,为大学英语教师开设专项培训班,系统地介绍中医文化和相关知识。为中医专业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搭建桥梁,实现资源共享,彼此受益,最终为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做出贡献。

3.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灵活性和时代感

大学英语教材的使用一直以来都很固定,笔者任教的15年里,大学英语教材只更新过一次,就现在所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里,涉及中国文化课文几乎没有,更别提中医文化的体现。这样的权威指挥教育下,教师学生自然会迫于各种时间精力等原因忽略中国文化的习得和英语表达等。而笔者认为结合国家发展趋势和院校专业特色来看,教师应该拥有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额推举权。比如,拿现在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完全不用这本书恐怕不现实,那么充分利用其中关于西方文化介绍的优势,及时填补学生西方文化意识和知识的空缺,同时,教师备课时应该根据某一西方文化主题寻找可以对比的中国文化资源,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课是关于美国人的时间观念,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可以很自然的导入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乃至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观念,这样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被培养,同时尊重和包容彼此的文化的态度也逐渐形成。第三课是关于美国不同种族的婚姻,教师和学生除了探讨美国国内的种族现状,电影《撞车》首当推荐学生观看,另外还应扩展话题到跨国婚姻,比如中美跨国婚姻现状,其成功和失败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双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以此为题材的一些电影如《喜宴》,《我的盛大希腊婚礼》等可以推荐观看。另外,作为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中医在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状态。定期浏览兄弟院校的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坚持阅读中国日报等英文版关于中医文化相关文章,及时把握各种中医发展政策和国际社会的评价,选取合适的篇章通过多媒体和学生进行课堂探讨。最后,虽然学生到大三会有专门的科技英语授课,但笔者认为从大一开始逐渐加入医学英语词汇,尤其是医学英语词缀学习和积累非常有必要。鼓励学生结合中医专业知识进行英文翻译,推荐阅读国内外权威翻译家的中医名词术语英文翻译,利用其专业文化知识和角度深入理解翻译的过程。每学期定期安排三到五次中医文化阅读和术语翻译专题讲座。

4.考评体系应该及时改革

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足为奇,毕竟学生学习成果的反映很大程度上是由考试决定的。但对于语言课程的考量,单凭一次笔试成绩很难分清孰优孰劣。因为高考的动力驱使,学生对于英语一直以来的固定笔试题型已经非常熟悉,也一直为此而奋斗。但这明显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似乎没有包含在考试内容里。很多学生高考笔试成绩不错但很难张口说出一句得体流利的英语句子,还有很多落后地区生源的学生不识音标,单词发音错误百出,没有连读,失去爆破,弱读等意识,更别提跨文化交际意识。大学学习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应该尽力去帮助学生纠正和弥补这些基础的语言技能。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考评体系的配合,学生的学习似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方向。因此,笔者建议应尽快落实大学英语考评体系改革,针对特色专业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进行对应的题型和内容改革,计入学生成绩档案,成为其未来就业的有力推手。中医特色专业学生应该熟悉中医文化知识,具备一定中医名词术语表达能力,这对作为中医人才和中医文化传播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学生关于中西方文化和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摸底测评和相关问卷调查,发现其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欠缺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弱的根本原因,由此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希望对特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提供帮助,也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张丽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文献参考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廖道胜.中国学生英语阅读中的文化障碍[J].外语教学,2001,22(4):72-77.

生态战略论文范文7

【摘要】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目前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认清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积极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特色,体现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职业素质教育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的精髓和灵魂,是构成高职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极为重视。先后出台了《全面开展职业技术技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意见》和魏安邦校长的《校园文化精神内核的解读》,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高职职业素质教育有了一定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清楚的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富有朝气和活力,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极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关系到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

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承学院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将行业文化蕴涵到校园文化之中,以凝心聚力、奋发向上、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和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物化展示的文化形态,使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有机融合,做到行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二、校园文化积极推进职业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特别重视和提倡的重要教育内容和方法。学校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仅靠专业教育、书本课堂教育,要想适应职业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远不能达标的。要全面提高地方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一定要加强校园文化课堂的综合育人作用。校园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各方面素质能力的重要园地,素质能力的培养无不带有校园文化的色彩。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突出高职校园文化特色,体现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高职校园文化异于一般高校文化的特质,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个性体现和独特“标签”。根据高职就业的特点,对接岗位需求设计教学内容,缩短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之间的距离;要积极实施做学教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适应高职教育的现代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以实践思维为主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符合技术技能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以网络课程为主的教学资源建设,逐步形成个性化学习为主的教学形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是职业情操熏陶的重要形式,通过实验、安装、维修、制作,以及发明、创造等,逐渐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职业兴趣,引导学生对专业技术、技能的执著追求。各种校园大赛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营造工程技术实践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我院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成立职教集团。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的新举措,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发展的新模式。要在现有化工职教集团的基础上,根据学院专业群依托的行业,扩大职教集团的企业数量。要建立校企紧密结合的职教集团工作机制,提高学校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注重收集企业理念,了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用人之道等信息,再将企业先进的理念、优秀的制度创造性地运用于学生教育及活动中,使学生在校期间能了解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基本掌握企业的生产技能,受到企业优秀文化的熏陶,体会和把握企业用人标准,促进职业技术技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等专门人才,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有利格局。

总之,通过建设具有化工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力的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德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2]兰成琼,黄晓初.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9)

[3]葛志亮,王金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精神”特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4]刘海红,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彰显职业特色[J].教育与职业,2009(18)

第二篇: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探讨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思路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目标。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高职院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党的十八精神指导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职院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重视。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长时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界和高职院校主要领导要对校园文化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是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的原则。关注师生员工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才成功提供机会和条件。同时,各高职院校要坚持定位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做到以特色来提高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效果。

2、坚持先进性与引领性原则。倡导社会的“主旋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校园文化之中;把民主法制精神渗透其中,把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浸润其里。

3、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努力营造高雅、先进、文明的大学文化氛围,与时俱进地赋予大学文化以时代性、民族性及科学性为一体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4、坚持协调、和谐原则。追求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的协调、默契、和谐、统一。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各方面利益。

二、树立全员共建的主体意识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体人员所共同创造的,渗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部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校内全体人员,要树立人人参与、全员共建的主体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增强教职工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发挥其率先垂范和根本性的建设作用;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思维敏捷、素质较好的特点,组织参加集知识性、娱乐性、创造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使所有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的责任,积极投身于本职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三、建立健全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管理体制

网络时代产生了网络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严峻的挑战。正确分析和对待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与影响,转害为利,引导利用,才是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高职院校可通过在网上开展知识讲座、征文、专业知识竞赛、作品设计及网络教学等,鼓励学生建立自己富有特色、有积极意义的个人或集体网站,使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发展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还可以建构“网上班级”、“网上社团”等网络虚拟社区,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自主自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

2、发挥网络的调适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网上咨询热线给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以及时和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在不需要说明自己身份的情况下尽情地诉说或宣泄。还可以在网上接受心理校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利用网络教育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使其坦然面对和正确处理学习、择业、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问题。

3、通过网络强化校园精神,进一步激发校园文化的凝聚力。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建设应处处体现学校精神,形成校园主题共同特有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增强高职院校校园凝聚力。在校园网的网页设计的风格、信息、杰出校友、科研成果的宣传上体现各个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风格、精神和历史积淀,从而体现出学校的主旋律,让与之有关的人为之骄傲。

四、加强对校园精神的培育

在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中,仅仅靠显性“硬件”措施未必能从心灵深处作用于人,它还必须与“软件”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奏效。

1、培育学生的认同感和母校意识,多维渗透学校精神。

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母校意识,而母校意识的核心是光荣感、自豪感和热爱母校的感情。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渗透学校精神,使之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学校只有建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考风,才能增强高职院校的文化合力。学校要形成以争创先进、刻苦钻研、团结勤奋、勇于创新为中心的校风,严谨求实的学风,要树立良好的考风、教风,优化育人环境。

2.大力发展社团,建设好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活动要注意科学化,要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活动的主题应涉及到科技、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热点问题。活动的内容要涉及面广、内容新、信息量大、质量高,特别要加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学能力、激发集体主义观念。进而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各种科技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的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3、运用各种载体(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等),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进行长期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

五、强健制度文化建设中枢

制度对于端正言行、养成良好习惯起着催化作用,同时科学的制度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保障。

1、对学生规范的制度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关注学生成长过程,而不是让他们在“禁止”、“拒绝”中发展成长。

2、在学生管理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得到提升。

3、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涉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术活动、人事管理、职务评聘、奖惩分配、校园秩序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要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既体现法纪的严肃,又体现人文关怀。

六、实现校园文化创新,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正确地估计和合理地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自身素质,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1、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主体的观念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自身进行观念变革,增强其主体性意识,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2、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校园文化创新应体现时代性,增加体现时代内容的方式,如网络、多媒体等的运用。其次,校园文化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专业,以及性别的差异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活动。最后,要坚持社会性原则,增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3、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管理观念的创新。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教育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管理体系发扬民主观念,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鼓励创造性的教学和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支持;在管理制度方面,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提高及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校园文化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主体性角色,维护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组织、发展、选择的权利,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七、以文化移植实现校园文化传承

文化移植是解决校园文化传递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方式。校园文化移植在方式上可以分为直接移植和间接移植。直接移植上指通过学校成员有意识的行动在新校区就可以实现的校园文化要素,如有形物的校园文化,师生行为规范,设立社团的分支机构及社团活动,各种典礼等等。间接移植是指难以有意识地进行直接实施的而融合在各种校园文化形式之中的要素,如价值观念、常识性的观点、话语方式等等。其突出特点表现为感染与暗示、模仿与从众等潜移默化的方式,往往通过校区之间的交流加以实施。校园文化移植在内容方面分为具体的移植和抽象的移植。具体的移植是指通过特定的专项的方式实施,抽象移植是指通过学校在新校区的各项运作而体现出整体性和普遍性的校园文化的实施方式。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时展提出的大课题,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价值观在校园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引,才能实现稳步、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也才能切实满足社会各阶层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为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管清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新形势下的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2]张奇.王成云,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364期

第三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日趋突显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校园墙体文化成为一大亮点,本文阐述了高职校园以“墙语”形式表达文化内涵的建设情况,同时也分析了此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高职;文化;墙语;表达;研究

1.引言

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具内在联系与规律,校园建设是艺术、是文化表现,要繁荣校园建设,就不能忽视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与追求,发挥地区性的文化特点、发掘文化蕴涵…,考虑不同设计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手法表达校园文化的共享性、实践性和延续性构成要件。

校园文化表现形式有,以精神文化为主的隐性文化和以物质文化、语言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组织文化为主的显性文化。墙壁文化作为显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精神、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显性呈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校园墙面文化曾经在我国的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室的走廊墙上悬挂伟大历史人物、伟大领袖、英雄人物的画像、生平事迹以及名言警句等,教育学生要向他们学习,培养远大目标和高尚情操,近年来学校再度积极开展“让墙壁说话”的活动,在校园外建筑墙壁上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大做文章。我个人认为可以把这种表达形式称之为“墙语”文化。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墙壁文化的发展收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校普遍关注。

2.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2.1研究的内容

研究主要内容有:如何通过“墙语”设计表达校园内涵,树高职院校形象;“墙语”的表达内容及形式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墙语”表达心声,潜在教育培养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内在的、稳定的、积极进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容研究难点:文化特征在校园中体现研究;如何表达文化且用“墙语”形式突显高职院校风采;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形成一种意识——用正确、具创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防止墙壁的毁坏。

创新之处:利用墙壁语言设计去引导公共性及同学个体在墙壁上正确的书画,且体现地方性文化与高职院校间的关系。

2.2研究的意义

活化校园文化,树立地区高职院校形象,提高地域性、文化底蕴性表达,为高职院校添亮点;给学生营造学习的潜在动力、信仰和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人文、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平台、给喜爱表达心情的同学提供空间;以高校优秀个案墙壁文化的实际效果形式进行信息传递,通过院校交流、会议及比赛活动等方式,让兄弟院校认可,积极进行试点推广本研究理念,并尝试直接转化为应用成果;引导同学们正确的在墙壁上抒发心声,形成校园一道独特风景线。

3.研究基础及国内、外同类工作研究现状

3.1研究基础

3.1.1作为高职院校一名年轻、积极的教师,对校园建设、表达形式上体会颇深,对于此课题创新研究成果将能成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参考依据充满信心。同时我也是一名在读硕士生,论文课题与此相近,参与研究活动的内在动机明确、热情高涨、完全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此课题的一系列研究,并逐步以论文形式展现其成果。

3.1.2我校地处红色文化之乡,又以人文学院和建筑学院相关专业为依托,研究基础坚实,加之可充分利用网络广泛性进行调查与研究,具实质开展实践研究条件。

3.2国内、外同类工作研究现状

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由于此课题的特殊性,在国内外鲜有人进行专门研究,多数学者对校园建设环境、办学定位、领导班子进取意识、办学基础、专业特色、毕业生就业率等做过系统论述,以一所高职院校的地区文化氛围营造及校园建筑“墙语”细节的设计让众兄弟院校称赞及效仿的甚少,这就为本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突显了本课题前瞻性、急迫性,同时也说明了研究的实质性探索意义。

4.“墙语”设计表达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的成果

“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观点。目前研究认识主要有:

4.1“墙语”的具体表达方式

4.1.1文字、数字、字母、音符等,不过多以文字为主

4.1.1.1与时俱进、具实质意义的标语

标语,主要以名人名言、警示语、宣传语为主。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尽可能杜绝宣传教育本身的文化内涵,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应多些如哈佛图书馆墙上对警示他人有很好作用的墙语: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再则,尽可以的杜绝平淡、较长的语言,如:建设平安校园,共创美好家园等。应多些有趣具嚼头的字眼,如: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知道我在等你吗?(垃圾桶)。

4.1.1.2在学校墙面上给学生留有“随心小语”区域

纵观高校,随处可见干干净净的白墙上面写满了字,或许那是学生内心最直接的感受、最直观的校园生活认识及宣泄自己想法的方式,但他破坏了校园环境。如何让此改观为文化景点,让校园每个空间具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来正确疏导学生复杂情绪,培养他们健康的行为习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从而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条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力和潜力,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常期待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才能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越学越好。我认为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学生喜爱的墙面上创设几块人人参与的空间,发挥并适度张扬每位同学的个性,更加直接的掌握同学的思想方向,以便更深层次的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4.1.2墙画艺术:以湖北两所学院部分书法、浮雕、平面色块、图案及挂饰等图片为例

4.2“墙语”设计时考虑的高职院校特点

4.2.1高职院校的特点及建设表达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注重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兼有职业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具有教育性、综合性、灵活性、先进性、多样性、和高雅性;且高职院校应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为发展思路。

其主要特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具备高等教育校园文化内涵和共性;另一方面应具备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因此其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应具备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要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再则,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想引进与自己学校类型匹配的企业文化,把高职院校发展成为众人周知的高等学府,加强理念识别系统(MIS)建设,对校园文化诸因素从理念、行为和视觉上进行全方面的整合,全方位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塑造良好的整体校园文化形象。

4.2.2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不足

4.2.2.1地域特征、人文教育缺失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对高等职业院校地域特征、人文教育的研究很少有实证分析或通过墙壁文化等视觉冲击率高的个案进行深层次的解剖。

4.2.2.2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突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个性、独特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与表现方面应体现职业人文教育。

4.2.2.3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培育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加强精神文化的渗透作用,把高职特色散布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中去。

4.2.2.4引进企业文化,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墙壁视觉文化增强高职院校文化的竞争力及生命力。

4.3“墙语”设计应体现高职地域性、独特性、积极性、竞争性人文内涵

以湖北省高职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为例。红色文化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中国历史文化中红色寓意与社会历史实践的思想有机的整合。主要体现为红歌、红段、井冈山红色精神等。通过墙壁设计在学生中宣传红军奋斗史,建国艰辛史,教导学生要居安思危,忆苦思甜,努力奋进。

5.结语

当前,对校园文化建设及墙壁设计表达,各地学者已经开始作了有价值的工作,发表了重要的论著,但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强调以形式为艺术核心因素的审美观念方面,这将要求我们持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建筑文化,2007,8:36-38.

[2]陈章龙,刘正峰,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要件与类型化分析——兼论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的引领[J],湖北社会科学,2011.

[3]朱麟,李嘉珊,21世纪的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J],未来与发展,2010.

[4]王国梁,论湖北红色文化的渊源、特色及地位[J],理论界,2007.

[5]本刊编辑部,首批“示范”集体亮相:精彩诠释“建什么,怎样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

[6]彭振宇,基于校训视角看高职院校精神的凝炼——基于200所全国示范及骨干高职院校校训调查统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

[7]刘昀,大学校园建筑形象的个性化问题研究及案例分析[J],天津大学,2010.

[8]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J],苏州大学,2010.

[9]马红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0]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

[11]刘民,聆听五线谱墙上的天籁之音[J],四川建筑,2004,2:37-39.

第四篇:关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探究

摘要:高职院校在发展高品位、高格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性规划、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师资结构,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职业化;建设

作为国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载高职院校“历史传统、办学思想和精神风貌”[1]的高职校园文化立足于社会文化,以学校师生为建设主体,营造特定的高职校园生活方式和高职教育精神,是开放性、鲜明时代性、长期持久性、广泛参与性、独特创新性的综合体现。“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必然包含高层次的校园文化”。[2]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这意味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下,力求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上建设文化内涵职业化、活动内容专业化、文化载体现代化、学生组织社团化、学生活动社会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因此,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高职院校不仅要“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重视校园人文环境、校内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建设同时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3],同时还要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制定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校园文化方针政策。

一、高职院校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与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明显区别,它立足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高职教育特殊性所诞生的一种文化体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要素构成,以高职院校为载体,体现了学校的整体育人价值观、始终贯彻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及能准确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教师道德修养、学校所具有的文化品位。其中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作为可视的有形文化是文化建设所展示的外表,而整个学院的制精神文化是建设的核心。除了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教化、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协调等一般性功能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加强调技术人才培养和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教育特性。

那么,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它从诞生初始,就强调“职业化”的特点,这就使其校园文化站能在企业所需要员工掌握的职业技能、拥有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综合人文素质基础上进行建设,所以导致具有了高职院校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即“实用性”特点,也就是高职院校所倡导的开放性和企业化。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有两点,首先在文化传承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要紧贴企业需求,所以能够在自身的文化积淀之上去吸纳各种优秀文化。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比本科校园文化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其次从文化的需求性来看,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的建设强调与地方接轨,满足地方需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要求学生技能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企业所要拥有的职业素养,使校园文化符合与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的一致性,从而满足服务性和实用性这两点。虽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术性、理论性与本科院校相比相对较弱,但在教师教学、学生技术训练及服务地方等方面更加现实意义。正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程序与企业技术的创新等方面有着促进作用,而专业和课程设置又是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在人才的培养呈现面展示出出多样性和实用性。因此,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表现出明显的“实用性”特点。

二、当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建立的历史已有有20年余年的发展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众多的高职院校中也有成立和建设的历史较短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相对于招生的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学校的盲目扩建,这些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展示出一定的落后性。具体表现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定位、规划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对高职院校建设何种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明确认识。有不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理解不全面,对其特点的认识过于肤浅,所以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照搬办成本科院校的模板,丧失其自身特色。又有一部分高职院校重视生硬的纯理论知识的学习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导致所在进行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核心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缺少高职院的特色。此外,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理解为社团活动性质的教育教学活动,片面强调其物质功能及对学生表象性地促进功能,无法突出职业精神特色,限制了校园文化功对学生培养的全功能。

(二)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行动方案有步骤的系统化设计。对与目前新组建的或新升格的高职院校来说,国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建设等文化建设工作方面结合国情提出了新的目标,但是有一些高职院校对于这些要求并并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想、行动方设计案和完成步骤的缺乏规划,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发展达不到所期望的目的和作用。

什么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办学者依据自己的教育目的宗旨和办学理念对所处的社会文化的最终评价、吸收优点的过程,并结展示出自身独特的特性,从而使受教育的群体在语言运用、举止行为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显现出某种一致的认同性。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思考的是高职院校如何从发展自身的角度重新审视自我的优劣点,选择合适的市场定位,,把建构富有自身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发展方向,让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学校的总体目标上相统一,最终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目标。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应采取如下方针:

(一)紧随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高职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之所在。校园文化建设应教育者所制定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最终目标来确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陪养人才的目标应该是适应培养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包括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能服务企业第一线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

(二)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这是确定一所院校高职校园文化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长远规划是指站在整个学院长远发展的角度,结合学院的长期发展目标,对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从而使校园文化与学院总体发展目标相互统一。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整个国家社会大环境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院校进行外部环境的考查和对内部自身环境的审视分析,明确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建设与自身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校园文化,进而推动自身的可持续长久发展。同时,要清楚地知道校园文化建设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结合统一,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系统严密的规划设计,最终使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在结合产、学、研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活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坚持“以学生培养为核心、全面增强德智体美劳”为主导的办学思想,结合不同类型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各个专业为基点,建设特色专业校园文化。总之,期望通过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合能够多方法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化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最终使得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专门技术型人才。

(四)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师资结构层次进行优化,这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根基。校园文化的最终形成是一个逐渐由内而外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所学校教师的育人宗旨和自身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提倡“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区别本科院校的特点之一,也是职业院校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一支拥有较强专业技能和理论修养,同时又有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只有建立一支既具有教师知识有具有技师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实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一,加强校园硬件建设,增加发挥校园文化功能的载体。校园硬件建设是指各种校园物质实体的总称,是充分展示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对外展示物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建设好硬件物质设施,注重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建设。校园硬件设计制作时,高职院校要秉承人文艺术氛围的宗旨,根据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方针的特点在硬件物质设计上就要有艺术性地把职业与艺术文化结合,突出职业特色。

第二,增强校园制度方面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认同感凝聚方面的作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校园制度文化是一所高职院校制度纪律等校园内一切规章制度的总和,对师生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制度文化建设要让制度拥有文化内涵,把具体规定与精神要求有机结合,把“软件”与“硬件”两种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以人为本,情法并重,完善和落实管理制度的各项工作。加强民主机制建设,使制定的规章制度更有利于师生成长和院校发展。并且加强院校对外办学制度的建设,保证有关机制的科学建立与运行,使得各项文化活动有制度可循,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对学生精神文明的陪育功能。校园文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一所学校的一系列校园内意识形态如办学理念、学校传统、校风、校训、人际关系等。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着重加强学校校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的整体建设。以严谨的教风和优良的学风共同促进校风的形成,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同时,增强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使自身校园文化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文化融合贯通,以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的精神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的蓬勃活力。

一所学院的校园文化是这所学院历史文化多年积淀的成果,同时也是一所院校发挥主观能主动性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在继承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与自身专业特点的个性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手抓,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只有从遵循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身特点出发,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多方法,全方位地来开展规划设计,才能真正建设起既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又富有浓厚文化内涵和专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从而为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1.

第五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与策略研究

摘要:高职由于其办学性质和特点,在校园文化内涵及其形式上有着鲜明的特质,本文分析了高职校园文化的三个重要特质,并以此为出发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者,有大学文化之谓也。”[1]作为文化组织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其精髓和灵魂,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失去文化之光的校园只是钢筋水泥的丛林,不能称之为大学。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取决于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也就意味着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特色化特征,在校园文化上必然表现出丰富多样和独特创新性。高职作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办学性质和目标上在区别于普通的高等学校,但校园文化依然是其存在和发展之基,其建设质量和水平影响着高职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大学文化生态繁荣发展。而从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来看,当前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认识和实践建设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进一步的丰富与深入,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因此如何针对高职的办学类型和办学特征探索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是当前大学文化研究的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及特质

“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它们涵盖于主要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空间、特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之中。”[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可定义为:高职院校人的群体意识及其外化物,包括凝结和提炼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办学理念、学校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和外化的行为模式、组织架构及规章制度和物质设备设施。也就是主观意识的客观化状态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当然从文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办学历史中形成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当然由于意识及其载体的密不可分,精神文化必然要通过物质文化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基于高职的办学性质,其校园文化也具有以下特质:

(一)高职校园文化以高层次、高品格为基本特征的校园文化类型。高职的“高”决定了校园文化的高层次和高品格。高职从本质上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层次上来说,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都决定了文化的高层次和高品格要求。要突出和坚持大学校园文化对高深文化知识和严谨治学精神以及良好道德品格和素质修养的的文化精神与文化追求,不能降低品格,沦落为世俗化和功利性的文化类型,失去高校作为精神岛屿和人类文明净土的特征。否则,高职也就不成其为高校,也就只是职业培训中心。

(二)高职校园文化是以职业性和应用性为鲜明特质的文化类型。高职的“职”,决定了其校园文化鲜明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从办学类型来说是职业院校,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3],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适应一线建设、生产、管理需要的应用性型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特征。蔡元培则指出,“治学者可谓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两者有性质之别。”[4]这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传统高校的根本区别所在,也是其独有的竞争优势和存在价值。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疑要突出其职业性、实用性特征,无论是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培养规格都必须强化职业特色。当然在在学生的素质要求上也要突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培养现代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也是职业院校的理想追求和目标。

(三)高职校园文化是创业创新为独有特征的文化类型。高职是根据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办学模式决定了这类院校的办学机制不同于普通高校。市场风险、政策制约等使其在夹缝中生存,随时面临生存危机和竞争压力,这一点从每年开始的生源大战中可以窥见一二。从整体上来说,这类高校办学历史都较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市场知名度以及特色,处于创业阶段,因此以艰苦奋斗、适应市场需求的以创业和创新为特征的校园文化及精神成为其致胜的法宝和这类院校的文化特质之一。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对10余所高职进行了专题访问,发现高职校园文化总体显得氛围不浓厚,内容不丰厚,无论是从精神文化到物质文化都比较缺乏,也有一些学校有一些物质文化设施设备和精神文化建设活动,但是缺乏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沉淀,世俗化、功利性文化盛行。特别是新办的历史较短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严重缺失。具体问题如下:

(一)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投入不足

课题组问卷调查和专题访问,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调查表明,在回答“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在学校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时,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完全认可,有64.8%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认可,占调查总数的84.8%。综合调查和访问结果来看,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上都有明确的看法,无疑都认为很重要。在问到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没有财务预算时,与公办院校相比,高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基本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可见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只是停留于形式上,经费保障不足。也反映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认识不高。与公办院校相比,高职从普遍存在设备、设施不足,有些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文化设施,如开展职业教育的实训室、图书资料等,人文环境弱于自然环境。

(二)文化建设形式大于内容,忽视精神文化的提炼与传承

有些学校领导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文化创建措施,总体上来看,侧重于物质文化建设和学生活动,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贴贴标语、口号、雕塑,多搞几次文体活动等,总体上来说形式大于内容,忽视了精神文化的提炼和传承,文化建设浮于表面,没有灵魂的文化建设,也就难以形成气候、也谈不上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办学历史短,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科学规划

高职校园文化缺失和滞后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之一就是高职普遍办学历史较短,也就缺乏文化的传承和沉淀。而且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显得比较随意和零散,虽然有些学校确定了长、中、短期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但迫于招生、就业、师资等一系列即时性与关键性的显性问题,许多高职院校只得脱离自己的规划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临时应付,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培养目标也处于模糊不清或摇摆不定的状况。比如很多高职一到四月份就开始启动招生工作,往往从这时候期起学校基本十室九空,几乎所有工作人员和老师都有招生任务,被派出去招生,学校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处于应付状态。走访中有老师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经常修改,让人无所适从。从客观上来说,这些都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四)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参与性不足

有人的地方才有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从广义上来说也包括其外化物。对于校园文化而言,其文化创建的重要主体毫无疑问是教师和学生。而高职这两大校园文化主体由于种种原因,参与性都严重不足,这也是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教师在校园文化创建中居于主导性地位,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优良的教风,高素质的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学校学风、校风形成之根本。而高职教师队伍结构及不合理,主要由退休教师和新招聘的年青人组成,缺乏年富力强的挑大梁的骨干教师,而且兼职教师比例大,专职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例如一个学校的学生反映他们大学三年就换了三个辅导员,任课教师基本上是兼职教师,有时一门课中途都可能会由于兼职教师的问题而换老师。高职教师队伍的缺陷造成文化建设中教师主体的缺位和无力,因此即使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高尚的价值追求也难以形成文化的力量去感染人和教育人就是因为缺失了主要的文化践行者和传播者。

作为受教育者,无疑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作为教育组织,学生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体现者,我们经常说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看出一个学校的校风就是这个意思。但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承受者,他们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因此,不可忽视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由于高职的学生生源、学习心理等问题,从总体来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校园文化就表现出缺乏学术氛围和追求科学精神的学习文化,学生更热衷于选秀、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学术讲座乏人问津,因此校园充斥浅薄的世俗文化、娱乐文化。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虽然说文化是自然演进和历史沉淀的过程,但是如果高职业能够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问题,可以根据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自身特色优势、在先进文化理念和方法的指引下,采用科学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措施,应该也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围,加速文化演进的进程。给予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高职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战略目标和计划。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战略目标和计划之中,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给予专门的人财物的投入,从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系统的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保证校园文化的系统性,使其由自发到自觉,加快文化的生长发育进程,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和育人功能。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凝练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系。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内涵及要素,凝练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着手推进校园精神文化体系的构建。并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凝练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校训、校歌等形式体现出来,使之清晰的宣示与人,并在实践中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和文化活动予以践行和发扬,逐步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三)以精神文化为灵魂,加强学校的物质文化体系的建设,形成学校鲜明的文化形象。校园精神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感知,因此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物质文化建设使之具体化和形象化,使人们能够认识、了解和传承。这里也可以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导入CIS战略,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以学校精神文化为灵魂来设计校园文化的整体宣示形象,比如学校规划、建筑物、标示、标语、雕塑等,使校园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都浸润和蕴含着校园文化之美,从而形成学校鲜明的文化品牌形象。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有一定数量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才能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强有力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要充分发挥教师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专职教师队伍。而且这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因此必须改革教师的管理体制,特别是松散的雇佣关系,要想办法消除教师的打工意识,以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和事业留人,增强其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而反过来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成为留人和育人的重要条件。

(五)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激励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形成优良学风和校风。课内课外相结合是指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听课率。高职院校应利用本身市场机制的优势,在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教学上进行体制创新,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多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聘请校外专家或校内优秀的专兼职教师开设各种讲座来引导学生、鼓舞学生,活跃校园学术氛围,达到改善学风的目的。当然一系列健康向上有积极意义的文体的活动也是必要的。

校内校外相结合是指要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校园文化开放包容,实现和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总之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校园文化处处育人、时时育人,每个学生教育的成功也就从根本上改善了学风和校风。

参考文献:

[1]方泽强,刘星.对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新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2]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0.

[3]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11-17.

[4]黄炎培.职业教育谈[A].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9.

[5]蔡元培.读周春岳君大学改制之商榷[A].杨东平编.大学精神(上)[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06.

第六篇:浅谈校企合作的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融合企业管理理念与文化,创新建设校园文化,在办学过程中,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规范等与企业的要求紧密结合,办出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求高职院校在着力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同时,还要将校企合作的理念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激励等功能,为高职学院人才培养提供助推力,增强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

1.高职校园文化的特点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较,虽然缺乏深厚的理论氛围和文化底蕴,但其校园文化有其鲜明的特性。

1.1职业性

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属高等教育,其类型特征属职业教育,因此,其校园文化具有高教文化和职教文化的双重性。高职学生为增强就业能力,在校期间需提前进行职业定位,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高职院校通过组织有职业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陶冶了思想情操,同时也得到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技能的教育与训练。

1.2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同时,还辅助于各式的实践活动,如与专业相结合的各种学生社团和协会、各种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各种形式的创业团体等,学生在参加活动、比赛同时,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3行业服务性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指导方针。当前我国的职业院校绝大部分是依托与行业办学的,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高职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浓厚的行业文化背景,浸染着行业文化理念,体现着行业行为文化特征。高职学生因职业的提前选定而明确了其职业的行业指向,就会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主动吸纳行业文化内容,自觉培养行业文化意识。

2.校企合作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2.1校企合作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光体现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还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企业参与,尤其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文化实际需求的毕业生。使学生融入企业的文化氛围,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亲自感受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毕业后即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期,尽快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2校企合作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与企业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高职院校对企业文化的吸纳与内化。在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企业文化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文化层面的对接,为学生零距离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在校企合作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广泛吸收所属行业、企业普遍价值观,实现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进一步丰富发展校园文化,有利于树立有特质的高职教育品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2.3校企合作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凸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

目前全国有上千所高职院校,随着生源的逐渐下降,本科院校职业化改革,高职院校不可避免的面临生存问题。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之本,它不仅体现在专业特色、管理特色等方面,更体现在文化特色方面。文化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之根。只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才能凸显高职院校行业特征、企业特征,才能真正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另外,许多成功企业的创新精神、质量意识、营销观念和绩效考核体系等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学校应主动向企业学习,学会经营,善于管理,从企业文化中吸取更多对学校发展有用的东西。

3.校企合作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主要涵盖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

3.1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企业化特色

物质文化是指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环境、设施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物质因素,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条件,是办学的基础和前提。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尝试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的组织模式竞选班干部职位,以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班级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订班级制度,以项目招标的方式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气息,突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通过校风校训、校服、校园网、宣传栏、标语牌、校史陈列、专业成果展示等传播工具和教室、寝室、食堂、办公室、体育场馆等场所文化体现,突出“企业化”的特色、“职业”的特点,尽可能模拟企业文化的氛围。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而建设的系列实训工作室,要参照职业岗位所对应的相关企业,使校内实训工作室、实验室、实习工厂在总体构想、系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企业形态,使学生在完全职场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里,培养岗位意识和职业精神。

3.2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抓手,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得以形成的保证,是以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机制为核心的文化制度。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它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在管理机构设置上,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所建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等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要确保其建构组成、工作制度、运行流程等,在以人才培养、专业教学、课程建设为主要宗旨的前提下,尽可能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利益诉求,使校企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为企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上,要将企业因素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规划和考量,校中厂、厂中校建设,在高职院校实行灵活弹性学制的探索和试验中,将企业文化精神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加以渗透、融合。在学生管理上,学校要积极汲取行业、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学生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着重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

3.3以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

校园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的传统办学理念所造就的文化氛围,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独特、鲜明的个性特色,反映着一所高校的价值追求和科学的信念,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之所。学生在校期间,应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意识,校风、校纪、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的培养和企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高职院校可对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创新,引入企业所举办的各项活动,比生产大比武、拓展训练等,这些活动融入了企业对创新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等内涵的要求,提前让学生接触这些活动,对于他们适应企业生活,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订单”式人才,很有价值。高校也可应将课外活动的场所由校园向企业、社会转移。邀请企业的熟练工进行现场观摩、交流评审,再加上真枪实弹的实战氛围,锻炼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参考文献】

生态战略论文范文8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有合乎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要计划周密,实施得当,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一、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1.认识到位。

(1)全面、深入地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强化企业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还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

(2)充分发挥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表率和核心作用。领导要亲自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制订,保证规划的合理性;要从组织和经费上对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要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至关重要的是,领导要率先垂范,做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行为标杆。

(3)加大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学习、培训、大讨论、征文、辩论赛、文艺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大家消除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误解和分歧。让全体员工全面、深入地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目的、意义和作用。发动全体员工群策群力,共同探索,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2.组织落实。

(1)要明确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计划,周密安排,明确职责,分工合作。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牵头部门。牵头部门应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主持制订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协调、监督企业文化建设措施的落实。其次,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要有主有从,有分有合。第三,要形成切实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强调主动协调意识,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保证沟通及时有效。

(2)要从人员、时间上提供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必须落实到人,相关责任人从事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所需的时间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3.物质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相应的物质支持,必须从经费和设施上予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的研究设计费用、活动费用等必需的费用应当列入预算,形成制度。要解决文化活动的场地、设施、设备问题,使企业文化建设有所依托。

二、科学构建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

企业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其中精神层的内容构成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一个好的理念体系应当具备如下特征:(1)充分体现的价值取向,具有明确的导向性;(2)体系完整,层次清楚,结构合理;(3)表述简明,好懂易记,富有感召力;(4)能为员工认同并自觉遵行,帮助企业有效达成愿景,完成使命。

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提炼、提升与设计过程应充分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要调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理念体系的提炼、提升与设计。以内部员工的充分参与保证理念体系合乎实际,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同时,要充分利用外部专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部专家的专业性保证理念体系的科学性。

从内容上看,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应充分体现如下特点: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⑵要有前瞻性和战略性;⑶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⑷具有强烈的市场和顾客导向意识;⑸具有强烈的人本意识;⑹体现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三、系统规划,协调配合

企业文化的建设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组织和个人,文化建设的载体形式多样,活动的主题丰富多彩,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良好的配合,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出现活动“撞车”、“打架”的现象。

1.系统规划。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以明确企业文化的涵义、内容、结构、主体、载体、指导思想与原则、理念体系、文化建设的步骤及管理等。在此基础上,牵头部门制订出《企业文化建设年度指导性意见》。对当年度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题、重点作出部署,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提出具体的要求。然后,各部门制定本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年度计划。最后,由牵头部门汇总制定出统一、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在活动安排上应当紧扣主题,突出重点,主辅结合,形成体系,错落有致,相得益彰。横向上,活动应覆盖各部门,且体现特色,要求各异。纵向上,年度与年度之间应前后衔接,一脉相承。

2.协调配合。除加强文化建设在计划阶段的统筹规划外,实施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各层次、各部门文化建设工作的协调和配合。首先,要妥善处理好全局性活动与各部门活动的关系。要做到内容上不重复,时间上不冲突。全局性活动重在唱响主旋律,营造大氛围。各部门活动则要结合工作,体现特色,形式多样。其次,要协调各部门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其不相互冲突。第三,要妥善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一方面,文化建设应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真正为业务工作服务,不能以文化活动冲击业务工作;另一方面,业务工作也离不开文化建设的支持,不能以业务工作为由轻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四、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1.在推进企业管理科学化进程中建设企业文化。要建立并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实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更重要的是要将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使科学的制度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从以制度管理的“硬约束”向以文化管理的“软约束”的转变,实现管理方式的质的飞跃。

2.在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过程中建设企业文化。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强化学习理念,重视员工培训和开发,建立、健全企业学习制度,让企业员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要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文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促进员工绩效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加强企业内部团队精神的培养,建设奉献进取,协作高效的团队。

参考文献:

[1]李灵:以人为本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01

[2]徐发生:企业文化如何“落地”,企业文明,2006.06

第二篇: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与对策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就企业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随着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生转变,国家的体制、制度、结构、政策等也随之发生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落入务虚的、无效的企业文化;防止趋同的企业文化;防止僵死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部门协同努力,人人参与,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并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对策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中国,20多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在各企业不同程度引起重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认真考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客观、恰当地分析、评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对确定我国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多年来,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形成了各自的企业精神,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部门主要有人力资源部、宣传部和工会,他们各自不同的分工和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系统,但还存在: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中,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缺少统一规划;各部门没有协同行动,形成整体,发挥合力;没有全面开展企业ci工作,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理念;没有深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许多职工包括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宗旨及内容存在模糊认识等不足。

二、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与对策

随着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生转变,国家的体制、制度、结构、政策等也随之发生转变,社会转型必然对人们的信仰、追求、价值观、社会文化等产生较大影响,也必然对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给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文化全球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渗透,思想观念、管理理念、文化意识的转变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与国际接轨的新思路。二是区域经济和文化的融合更加深入,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竞争、合作、多赢、发展的新理念。一方面,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合,要求企业文化与区域经济和文化更好地衔接;另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进一步融合,要求学习、借鉴合作方的先进文化。三是文化市场化趋势促使国企传统思维向混合文化转型,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四是“和谐社会”的社会理念,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三个误区。一是要防止务虚的、无效的企业文化。一些企业管理者在形式上搞出浓厚的文化味道,而在实践工作中却将所谓的理念束之高阁。这种将企业文化简单化、表现化、廉俗化、空泛化的做法,最终只能是短期效应、无效的企业文化。二是防止趋同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企业优秀的、好的做法是有益的、必要的,但一味盲目地照搬、简单模仿别人的管理手段、经营策略、文化口号、发展规划等,忽视了本企业的实际和特点,抛弃了本民族传统中优秀的文化,这样即使建成了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最终将会抹杀个性。三是要防止僵死的企业文化。有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立后,没有根据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模式进行深化与创新,恪守旧的理念与思维定势,势必使原本对企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文化变成企业发展的桎梏。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从领导层开始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并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切实提高领导认识。企业领导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领导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认真进行总体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努力形成合力。企业文化建设牵涉面广,不仅需要企业中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主要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部、宣传部和工会发挥主导作用,协同努力;全面推进企业ci。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者的相互作用,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塑造企业形象;深入进行宣传教育。要以坚定的信心、坚韧的干劲,长抓不懈,让教育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一线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一流的工作表现,体现企业文化成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同时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并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叶生:《创建支持战略变革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2006.03期

[2]徐淑芹:《企业领导者的六种意识》企业文化2006.03期

[3]罗伟:《企业文化塑造的几点感悟》企业文化2007.07期

第三篇: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概述,指出目前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小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一、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在长时期企业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展开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企业文化通常可以分成三个层面:首先是表层的,即物质上的,包括组织标志、工作环境、物质设施以及组织员工所创造的产品等;其次是制度文化,它主要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组织文化。最后是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组织的精神文化是组织在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组织意识和文化观念,主要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组织道德等。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间接的,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二、当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尽管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重形式,轻核心文化建设。一些中小企业热衷于“搞装演、置服装、喊口号”等形式文化的建设,对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对企业价值观的内化却不重视,不能真正从价值理念上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重视领导者个人意志,轻视员工参与。不少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实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领导者个人确定的,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在贯彻执行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对于这种企业文化,员工只能全盘接受,没有权力参与制定企业文化,因此不可能发自内心加以自觉遵守。三是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不少中小企业都很崇尚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鉴时忽视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

2.企业文化定位模糊

一是企业文化政治化,完全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是企业文化口头化,有的企业,从走廊到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词鲜明的口号,但这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等,不能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不能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企业文化的文体化,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于是建舞厅,成立音乐队、球队,把文体活动作为硬性指标来完成。

3.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眼前利益,轻视长远利益

很多中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存在一定的功利因素,不研究市场变化规律,不注重在产品质量和服务形象上下工夫,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产品推销,似乎只要搞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会立刻攀升。出色的企业是靠用户和市场来驱动的。

4.重视模仿,轻视创新

个性是中小企业生存的根本,而缺乏个性正是我国中小企业天生的弱点和缺陷。“拿来主义”比比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许多企业都提“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的口号;在企业精神方面,都写上“团结、求实、开拓、进取”、“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几个字,一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提高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首先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理解企业文化的精髓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在行为上以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为标准,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其次,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提升企业家素质。借鉴西方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专业人士的注入势必给中小企业带来活力,打破中小企业承袭的家族式组织机制,完善组织构架,推动中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塑造深厚的企业文化。

2.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意义的认识和评价。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价值观为重点,特别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首先,要提炼企业价值观。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地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宣传企业价值观,如果企业培育的价值观不能为员工熟悉、接受和认可,那么它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3.勇于创新,突出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适合发展需要

中小企业应把企业文化的时代特色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要结合本企业的规模、行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本企业文化,从而体现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突出企业文化的独特个性不能仅停留在企业文化的形成阶段,而应该贯穿于企业文化的提炼、形成、宣传和实践的全过程。

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适应时代、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实践活动中,中小企业应逐步落实、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之不断地适应发展需要,有效地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强: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2.5

[2]陈高峰: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基本问题浅析[j].现代企业.2004.1

[3]李强刘纪年:刍议中小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4.7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和经营理念的一种综合体。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企业管理的精神和灵魂。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推动作用,并分析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理念

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成功的关键。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非常注重和关心的问题。现代比较管理学认为,企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有自己价值观、工具和语言的文化。

一、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和经营理念的一种综合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有什么样的企业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作为管理中的软要素,企业文化的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现代管理学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活动主动塑造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根据内容也可以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

层的企业文化,也称物质层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的是那些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文化形象,如企业的形象标识、员工的统一服装、口号、标语、企业的装饰和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和企业歌曲、展厅、纪念品等,是形成更高层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中间层的企业文化,或称制度层企业文化,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习惯、组织机构及内外人际交往等方面。从实践角度看,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推广和传播。但要把管理者倡导的这种文化融进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变成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制度就成为最好的载体。企业文化单纯地作为“文化”,需要较长时间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而作为“制度”,则会大大加速企业文化的认同过程。当企业倡导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员工在认同过程中,如果超越了企业制度中约定的条款,便会催生新制度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了企业文化。

核心层的企业文化,或称精神层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理念的最深层,是渗透于企业职工心灵之中的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意识形态,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具有牢固的基础,是很难改变的。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经营思想及精神风貌等,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因而也就决定着企业的行为和业绩。企业文化赋予员工以理想憧憬,给日常工作以高远意义,是组织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也是激发其创造力的源头活水。企业管理思想在员工中潜移默化,形成共同认知,使得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即使持守相悖的人也会慢慢身不由已地融入这一企业文化中。

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不仅促进了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发展,而且通过成功的企业管理又不断丰富着企业文化的内涵。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粘合剂和指示灯。

企业文化可以在不需要命令的情况下协调员工的行为。硬性的规章制度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和平,而无法达到真正的和谐。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员工树立了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能够代替权威机构来协调员工的行为,并可以保证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而采取的放权措施不会导致混乱。企业文化还为所有的员工指明奋斗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在柔性管理中,要靠员工的自觉性来完成工作,利用员工的创造性来做相关的决策。因此,就必须放权,但放权容易导致方向不清,互相冲突。这时,就要靠企业文化来为所有员工指明方向。

第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起到重要的激励和控制作用。

传统的物质激励已经不是企业激励机制的惟一途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形成一种群体意识,产生一种集体激励动力,使职工自觉地为争取企业集体荣誉感而奋发努力。同时,企业文化还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力量,因此,对职工行为的控制更为持久和有效。

第三,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给企业塑造了内容丰富、广泛认同的企业形象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取信于市场和社会的首要内容。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价之宝,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将品牌和无形资产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系统管理来规划实施,已经成为许多优秀企业的自觉选择。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的途径

企业文化管理的建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实步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让企业文化真正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

面,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企业管理风气、管理气氛、管理行为和管理绩效的变化,使员工产生深刻的认同感,成为这种文化的自觉执行者和推动者,才能实现现代化的高效管理。

第一,以人为本,不断激发企业文化管理的新活力。

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当今世界的企业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市场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高质量的人才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源。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管理的成败。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议题,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员工的各种要求,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而物的价值则次之。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自

我价值,引导员工的自我管理,便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必须“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中特别突出了精神和文化的力量”。

第二,完善制度,不断健全企业文化管理的保障度。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内部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同时也催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朝向不同个性的方向发展。因此,真正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员工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在企业的相关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企业制度落实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企业有关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员工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第三,突出个性,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管理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不同企业文化的价值内涵和基本类型各不相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应该特别注重表现出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化色彩,从而才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征。只有充分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企业的无形财富,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促成企业管理重要目标的实现,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也更加有利于为员工提供一个更为融洽的企业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高昂情绪和奋进精神,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而一种与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品牌,这是企业文化积累的结果,也是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斌,略论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与意义,企业改革与发展[j],2008

[2]殷一平,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商业现代化[j],2007

[3]丁军,发展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j],2009

[4]张向前,刘佳,黄种杰,和谐社会企业文化管理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

第五篇: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

[摘要]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论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

当今,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长期以来缺乏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存在很多误区。因此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小企业只有引入企业文化管理,才能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动力源,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成员的潜能,激发士气,给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

二、当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1.在思想上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途径

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小企业创立初期,规模还小,条件不成熟,企业文化建设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管理者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口号标语、优美的企业环境,整洁的员工服饰等,这都是没有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实施企业文化的正确途径。

2.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中小企业从创业开始,往往只重视物质层面的运营与发展,而不重视精神文化的培育与创建。单一的利益追求,使企业急功近利,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同时企业制度缺乏延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后果就是企业因缺乏“内功”修养而无竞争力。

3.家族色彩浓厚,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或家族制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所产生的文化障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存在着个人独断专行、用人唯亲等现象,造成领导者缺乏战略眼光、经营风险加大、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士气不振、人员流动频繁,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4.创新精神欠缺,不利于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沟通方面,较多地利用传统工具收集和传播信息。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模仿、照搬的比较多。在管理创新方面,基本上还没有比较大的突破,不能按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先进的管理方法持排斥的态度。

三、搞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人员结构简单、信息沟通顺畅等特点,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大企业模式,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1.确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企业经营理念是在本企业特定条件和环境下创建并形成的,它深刻反映企业的经营追求和精神风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意志,因此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

2.发挥企业家的先导作用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是企业精神培育者,担负着传播、推行企业文化的重任。因此,企业家身体力行,是建设中小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科学决策、依法经营、诚信待人的水平,用其管理理念影响员工的价值取向,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共识,同时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自上而下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3.培养团队精神,凝聚员工力量

管理者要注重在经营目标、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领会发展的思路,在企业内部建立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情感,进而形成思想的共鸣、情感的贴近和行动的一致,把组织、管理人员和员工紧紧联成一个整体,互相激发灵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

4.以人为本,创建富有成效的人才文化

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但实际上,中小企业能够吸引或留住优秀人才具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创立学习型组织,为员工创造开放、平等、进取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形成人人想学习、争进取、求上进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人才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的人才氛围,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够人尽其能、人尽其用。

5.将创新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在时刻变化,必须对企业进行适时的创新、发展,使其形成有利的竞争力。在观念创新上,要使员工的思想观念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合拍;在知识创新上,要加强学习,积极主动地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提高员工文化素养;在技术创新上,要从研究产品的整体结构出发,对产品进行标准创新、式样创新和服务创新;在管理创新上,要构筑中小企业新的发展战略,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重新构造企业竞争力,塑造一种全新的机制,强调公平竞争,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前提,按劳分配,以此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走现代企业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中小企业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鱼有了水一样。中小企业在建设和提升企业文化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特征,以培育企业精神为重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加强领导,全员参与,使具有时代特征和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转化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