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院技术教育研究思索

职院技术教育研究思索

本文作者:安秀芳 解双 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1917年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张謇、梁启超、伍廷芳、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伊始就设立了研究部,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进行职业教育试验,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系统的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部门[1]。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获得迅猛发展数量增加,高职发展中面临着各种困境与问题,积极开展高职教育科学研究,既是高职院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校要能真正成为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职发展之路,必须下大力气推进高职教育科研的发展[3]。

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科研究的现状

1.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及体现

作为职业教育研究要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日常课程教学与战略发展。其研究成果体现在承担科研课题研究、课程教学改革成效、发表科研论文及出版专著、工具书、译著和取得专利数量上。

2.科研力量的分布

(1)院校领导管理人员。高等职业院校在没有成立专门的研究部门之前,院校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主力。他们带领学校老师进行教育发展规划与课程教学改革,并进行的反思形成教育思想。(2)专门科研机构。高职院校承担职业教育研究主要是职业教育研究所、高教研究室等。高职教育研究所至少需要配备5名工作人员,包括1名负责人,1名学报编辑,1名人文社科管理人员和2名专职研究人员[4]。(3)专业教师。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是从工程类、综合类院校和从企业直接引进的。因此专业教师建立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职业教育研究可以使专业教师迅速成长。

3.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现状

中国高教研究对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以发表在14家高等教育学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为准),2006年全国1109所高职院校,院校为110所,占全国高职高高专院校总数的9.91%,2007年全国1147所高职院校,院校为104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9.07%,2008年全国1169所高职院校,院校为124所,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10.61%。论文数量占全部高校统计论文总量的6%左右。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占的比例与其发表科研论文所占的比例相差很大,不容乐观。国家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建成4000门左右优质专业核心课程,150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5]。

二、影响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原因

1.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劳动

职业院校教育研究人员的劳动成果不能完全体现在教学和管理中,使得高职院校中的科研人员被边缘化。很多研究者投入很多的时间的精力,但是最终的劳动成果需要在长期实践和管理中建立制度得以体现。这使得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工作在人事考核上产生了困难,职业院校人事部门简单的将教育科研创造性的劳动,等同于日常事务性教学辅助工作。在考核上无视教育科研人员在科研创新及科研探索上的付出,科研人员在长期的困惑背后极易产生工作倦怠,以至于走入恶性循环。个别青年教师不能很好的被接纳,“个体户”式的开展科研工作,不仅不能得到应有的受偿,更大的挑战是在研究中极易形成盲目仿效,学术“傍大款”心理作祟,表面上是追求自我,其实是学术不能独立的表现。从主要研究人员构成进行分析。学院领导在日常管理及战略发展上有独到见解,但院校领导日常工作繁忙,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职业教育研究,限于精力科研成果质量并不高。笔者对第一批和第二批示范建设中的高职院校青年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以网络访谈方式展开,在被调查的50人中有60%人认为科研人员一年出一篇论文还是有必要的,4人表示日常工作过于繁忙没有时间专心科研,有人认为科研就是获取教研课题,而新进科研人员很少有课题立项,研究的积极性不高。高职教育研究所(或研究室)在高职院校中被定位于教学辅助部门,多陷于行政和教学工作中,成了“第二秘书”或“第二教研室”。更多的职教研究所由于学校支持力度不够,编制、经费缺乏很难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了增强专业教师在教学上的师范性在教师中间开展职业教育研究。有利于弥补教师职业教育理论缺失,并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教师从工作出发开展职业教育研究。课堂是高职教师最的熟悉也是最好的研究领域,高职院校教师的繁重的教学工作会与职业教育研究产生冲突,因而教师一般对职业教研究不太感兴趣。专门的职业教育研究者进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进行研究,还不能在学校中达成普遍共视,存在一定的困难。

2.职业教育研究的定位

职业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应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中观研究如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校企合作、评估与监控、学制改革管理内涵等;微观研究有专业调整、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开发、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就业与创业、素质培养、校园文化等。职业教育研究在高职院校定位决定了职业教育研究的成效。有些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研究上未给予重视,并未设立职教研究所或是其它名称的专门机构,研究任务挂靠在教务处或院办。职业教育研究所(或研究室)应该作为与学院管理和专业教学之外独立存在的一个教育科研观察部门。研究人员在教学上可以给予教学改革意见,在学院管理上可以提供理论参考,在教育发展上可以探索前沿课题。

3.职业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

教育科学研究不像理科工科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器材设备,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不容易引起学校的重视,其优势就是经费投入少,高职规模发展后,学生生源过差,学校管理水平的有待提升、教学设施有待完善、教师有待引进、课程需要进行改革等都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各高职院校高职研究所的首要任务正是以本校改革发展作为主要对象开展研究,针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这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投入相对较少并不是说就不用在教育科研上有投入,对科研经费管理的争议颇多,科研支出能不能计入教育成本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三、发展职业教育研究实施科研强校战略

1.真正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p#分页标题#e#

“学校发展的动力来自本校的工作团队,来自于(本校工作团队)对学生发展、教育科学规律的不懈研究和执着追求。[5]”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改革观念,最早出自于对教育科学规律的思辨,教育教学规律指导院校改革。通过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引领可以集中学校中的优势力量解决部分亟需的问题。教育科研肩负着在教育学新领域中的开拓性任务,总结提炼、实践创新是教育向前发展的源动力。事实证明那些拥有相当研究力量和水平研究队伍的院校都走在了高职院校的前列。职业教育研究充分调动的高职院校,正是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在高职学院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开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并应用于实践,指导实际工作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都达到了很高了水平,使这些职业院校成为职业教育事业的排头兵。从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基本情况看,在全国深有影响力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连续几年位列榜首。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教学改革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多套教改特色教材,在教学教法上不断研究创新。

2.用教育科研促进教学与管理

众人皆知,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高质量的教育主要依赖于高水平的教学。高水平的教学,不是一种确定模式下的教学,而往往是反思性教学;而反思性教学必然依赖于教育科学研究。没有高水平的科研而能达到高水平教学,或者具备了高水平教学而未曾有过科研的情况是难以想象的[7]。我们提倡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8]。教学要上档次确实要有科研依托。首先,科研为教学内容提供知识源泉。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有雄厚的知识基础,科研的积累能提供这种知识基础;如某教授的亲身体会:“我自身是基础课老师,没有搞科研之前,我确实是书本上写什么就讲什么,但是自从搞了科研。十几二十年下来,自己都感觉上课要生动得多了。有开拓的地方,你就有发挥的资本,我觉得这两个不应该对立。[9]”因为学术引导创新讲法、教学内容上的更新与补充都不离开科研。在管理上,高效率的具有院校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须要不断的进行管理创新,在院校管理方面开展的各项科研工作,是院校管理思想形成的最初土壤,科研是形成学校发展模式、学校管理机制。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成果的直接转化,教育教学制度文件的编写需建立在前期的科研论证的基础之上。高职学院的科研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它在促进教学促进管理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

3.用真本事做真学问,以行动研究提升科研品质

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建议完善的学习进修计划,与社会各界科研单位开展交流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研究的一部分。只有学习型的科研工作者,才能够走在教育科研的前列,为教育发展教学改革献言献策。科研人员要加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尤其是加强对学校特色专业及示范专业的了解,即能站在教育研究者的高度,又能深入到教学一线,这样做出的来的科研成果在现实推广中才有说服力,在成果转化上也有连续性并且适合实际情况。学真本事做真学问,要求高职科研工作人员行动起来,积极的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走到管理前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研不仅仅是在文献资料与管理理念层面做总结与发现,在高职教育这个研究基础很薄弱的领域,更需要加强行动研究的力度。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行动中将教育理论检验与验证。行动中的研究、实证性研究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研究中很有必要,下真功做实事在调查研究中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的品质。

4.切实解决科研人员工作中困难,激发工作热情

科研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创新性的脑力劳动[10]。研究工作是个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专门的研究者总要在业余时间也付出很多才能有所成果。研究就是创新,创新就要时时处处进行足够的观察与思考,科学研究不但要甘于寂寞还要能承受失败,研究人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尝试。科研人员管理属于隐性知识管理,管理与激发主要体现在科研制度的保证和校园共享氛围的营造中,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才可能在高职校全面、深入、持久的开展科研工作,才能保证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及转化率。在高职院校中积极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教育研究者与管理者能够充分发挥潜能,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科研事业发展的根本。我国高职院校现在正处于由发展规模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期,要尽可能的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大力提高办学效率。职业教育研究工作来自于高职教育一线工作者的工作实际,而非出自专家的理论设计,在高职院校中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机构,从本校实际出发由本校的研究人员进行科研,可以克服职业教育研究中的虚无化与形式化,可以形成高职院校发展的独创性模式,可以积极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创新与教学改革,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