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层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模式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本科层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模式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本科层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模式下通识教育课程的前提是寻求合作双方对通识教育的通识,关键是合理确立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与科学选择课程模式。本科层次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模式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还应因校制宜,凸显特色。

关键词:海峡两岸;通识教育;课程设计

        2009年,闽江学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践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即本科层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模式,同时成立海峡学院,其目的之一是要借助两岸的优秀师资力量,整合两岸的办学资源,发挥台湾高等教育的优势来培养优秀人才。闽江学院海峡学院自成立以后,积极探索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将成果总结如下。

        一、寻求对通识教育的共识是课程设计的前提

        要科学地设计通识教育课程,合作学校首先要取得对通识教育涵义及目标的理解要达成一定共识,内涵理解不同,目标就有差异,如何设计通识教育课程就会产生分歧。因此,形成对通识教育内涵及目的相对统一的理解,不仅是科学地开展通识教育的需要,更是海峡两岸合作办学的有利前提。在实践中,不仅有人把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混淆起来,还有人把通识教育认为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对立起来,这些错误的观念无疑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障碍。

        (一)寻求对通识教育内涵的共识

         “通识教育”是从英语“general education”直接翻译过来的,国内也有人译为“通才教育”、“一般教育”或是“普通教育”。在台湾,不同专家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中台湾郭为藩教授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着眼点是在课程的结构上,目标在避免学校课程的过早分化与科系间的壁垒,希望由提供学生“统整的知识”,进而培养“统整的人格”,亦即培养开朗的胸襟,广阔的视野与人文的器识。[ ]〔1〕官方比较具有说服力的是《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中规定:“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培养有能力的工作者、生产者,而且在培养懂得生活,了解生活之知识分子。”大陆通识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就开始提倡“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30年代梅贻琦先生在也清华主张“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到了80年代末期,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逐渐认识到培养人才的任务在于使大学生具有成为专家的基础和素质,据此提出加强学生基础的措施,如“拓宽专业”、“学科渗透”等。随着《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两个教育部文件的出台,加强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局限在部分综合性重点大学,所起的作用也有限。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概念理解错误或偏失是根本的原因。概念理解偏差,主要表现为:其一,有些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仅作“通识课程”的理解,以为在教学计划中增加若干人文学分,开设一些人文课程、人文讲座,就实现了通识教育;其二,有些人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或补充,有些人更是简单肤浅地认为通识教育是“通常知识的教育”、“通用知识、广泛知识的学习”、“学习五花八门的闲杂知识”,还有些人狭隘地把通识教育理解为通识选修课或课外文体活动;其三,误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就是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培养;其四,误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对立的这种观念的必然结果是很多学校把通识教育的责任推给那些教公共课的教师。

        总之,大陆与台湾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有些共通之处,也存在差异。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引进的教育理念,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发展起来必须要经过本土化的改造,以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和社会发展需要,更要适合本校的资源,凸显本校的特色。本研究认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可以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三个方面达成共识。第一,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认为大学教育应给与大学生全面的自由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将来拥有高雅的情趣、完善的人格和完美的人性,这种办学思想或理念,不仅见诸于通识教育,也贯穿于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第二,通识教育是指体现通识教育理念,为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通识教育是指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非专业教育教育,目的是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健全个人与公民。这三个层面的内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识教育理念从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高度决定着通识教育的内容选择和模式设计,也就是说通识教育理念起着统领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的实现要依赖于通识教育的内容选择,换言之,通识教育的内容选择建是通识教育从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即制度安排是通识教育理念从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有力保障。[ ]〔2〕

        (二)寻求对通识教育目标的共识

        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以目标做引导,只有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开展通识教育才有明确的方向。然而,通识教育的目标受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教育目标依然是培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要依赖高等教育内容的展开以及其目标的达成。高等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即通识教育)两部分。如果说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那么,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通识教育目标表明通识教育仍然附属于专业教育,教育工具理性依然明显。从课程体系看,我国大部分高校专业教育模式特点明显,具体表现为: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重知识积累,轻全面素质;重平均发展,轻个性发展。我国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十几年来,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进程依然十分缓慢,究其原因,除了尚不完全具备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社会环境外,通识教育内涵理解不准确,通识教育的目标未能科学地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没有统领整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因素。#p#分页标题#e#

        台湾各高校对通识教育目的理论探讨和实践都异彩纷呈。实践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台湾中原大学和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台湾中原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以全人教育为其终极理想,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帮助人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和各种永恒的问题;二是帮助人认识其所处时代的特性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这种全人教育包含专业与通识的平衡、人格与学识的平衡、个体与群体的平衡及身、心、灵的平衡。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是:提供学生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及人文体验;独立思考的析辫能力及理性价值判断的智能;提供人文与科技间的时话;理工学科科技知识间的交流。台湾东海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开拓人生、关怀社会、重视人文,培育宏通且专精之东海人。

        由上述可见,在通识教育目标上,台湾和大陆均考虑到社会和学生个人需要,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但仍有分歧。台湾高等通识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和“全人”;培养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情趣和完善的人格结构,使其具有完美的人性。其显著特点是注重“平衡性”,即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平衡、专门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平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平衡。而大陆在通识教育目标上较多地强调以政治素质为首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从提高工作适应性的角度来拓宽专业面,忽视了对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考虑不多,对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的培养考虑不多,可以说大多数高校都缺乏明确而完整的通识课程目标。本研究认为,根据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即通识教育是以培养主体性的应然人为目标。这种主体性的应然人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全面发展的能力素质;二是健全和谐的人格;三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四是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具体而言,通识教育追求的是精神本质、文化内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锻炼的是判断能力、评价能力、选择能力,培养的是学识、教养、智慧。为达到这一目的,其基本途径是是学习统整的知识,即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统整学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整学习、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整学习,形成对人类知识总括性的、综合性的理解。

        二、本科层次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模式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与课程模式的选择是关键

        (一)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

        通识教育课程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设计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称。循着课程的通常分类,我们也可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显性通识课程与隐性通识教育课程、必修通识教育课程与选修通识教育课程等不同类别。

        通识教育的载体是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体现,也是实践通识教育理念的关键。然而,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始终是我国大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难点。本研究已经在“通识教育目标”这块内容中阐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主体性的应然人,换言之,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都是高度概括、极为抽象的概念,它们只能作为课程的理念,而不能作为课程的目标,因为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用怎样的课程目标来体现通识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本研究认为,基于本科层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这种特殊的模式,通识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大体与其他院校一致,但应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1、借助两岸的师资力量,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的文化知识、公民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主体意识,能够正确理解和体悟人类、社会、自然之间关系处理方式的历史嬗变,形成理解和宽容的人文情怀,养成一种儒雅持重的行为风格,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强化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在直接感知不同社会制度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意识,获得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生活的意识和价值观。

        3、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学会运用不同学科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探究、分析、判断和应用的意识,训练观察、分析、综合、应用新等基本能力,获得创新意识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勇于怀疑、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

        国际上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核心课程型、名著课程型、自由选修型、分布必修型。

        基于本科层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这种新兴办学模式,一方面缺乏经验、师资,另一方面受到大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限制,应以借鉴分布必修型为主。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可分成三类:一是国家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英语基础基础、军事理论、形势政策等课程,这是公共必修课;二是学校课程,一般指全校公共选修课;三是指学院课程,一般是指通识讲座或博雅课程。这三类课程的教师分属不同的部门,一时之间要进行大规模地整合,难度很大,而且开设想美国哈弗大学那样的核心课程实属不易,因此,通识教育课程采用分布必修型,较为简单易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海峡学院构建的通识教育课程大致如下:

        第一,国家课程虽然有国家统一教材和严格的课时规定,但通过教师培训,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使国家课程变成为真正的通识教育课程。#p#分页标题#e#

        第二,开设博雅选修课。“博雅选修课”是做为闽台高校本科层面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中重要的人才培养内容之一,是通过整合校内外以及两岸优质教学资源,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开设专题讲座和教学课程,来引领学生涉及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等学科领域,以达到培养跨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目的;海峡学院的博雅选修课程体系涉及5大门类30门课程,通过学生选修,本学期开设11门, 其中就有为了学生到台湾就读后,在语言交流上方便而开设的《闽南语》课,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书法》课,做为高素质人才适应对外交往而设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艺术》课、还有我省首位台湾中医学博士高嘉骏老师的《中国医药与生活》课等。同时博雅选修课也实行学分制,学生通过个人兴趣和需要选择所喜欢的课程学习,达到相关要求,修满该课程的学分。

        第三,与台湾高校合作,设计博雅讲座,作为国家课程的延伸,拓展学生视野。至目前为止,已经开设的博雅讲座有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原校长李天任教授主讲的《大学生的文化熏陶与幸福感》、福建省高尔夫球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职业教练叶在仁先生主讲的高尔夫文化专题讲座、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福建省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邹自振教授主讲的《闽都文化与中华文化》以及闽江学院一些著名专家主讲的《大学生的责任和文明修身的意义》、《中国钱币趣谈》、《天下大势与求学成才》等。

        三、本科层次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模式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因校制宜,凸显特色

        第一,由少而精逐渐向门类齐全发展

        本科层次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模式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而且以学科型为主,待日后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时,再设计问题中心课程、核心课程和经典名著型课程。学科型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应选择最能代表学科核心内容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对该学科主体精神有所把握,对该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有所了解。所谓“少”,即要求学生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精神;所谓“精”,即指该课程不可枝枝蔓蔓,要突出主干。这类课程的开设,要能够养成学生对广泛求知的兴趣和习惯,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贯彻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广度与深度结合,指课程设置应尽量涵盖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主要领域,同时要求课程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二是中西贯通,指课程设置要同时兼顾东西方文化,不但要包括集中体现中华文明、价值和智慧精华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著作,而且要包括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宽广、深远的贡献和影响的西方文化与文明,使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学习和熏陶,形成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三是古今结合,指课程设置既要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成分,又要将现代社会最先进的知识与内容纳入通识课程体系;四是科技与人文交融,指课程设置应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通过两者的相互交融和贯通,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 ]〔3〕。

        第二,因专业制宜,注重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

        当前我国大陆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是零碎的,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系统规划,各高校的通识课程大多是教师随意开设,学生无法找到各课程之间的关联,学生选课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要么根据自己的兴趣,要么就选一些跟自己所学专业比较相近的课程,最终的结果是不能形成整合的知识,当然也就无法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更多地流于形式。在这方面可以多借鉴台湾的经验。台湾高校在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是,注重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架构通教育课程识与专业课程整合型课程体系。通识与专业课程整合型课程体系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通识核心课程的价值,打破通识与专业课程之藩篱,将传统上认为相互独立的课程,如通识教育、系外选修及专业课程,以系统方式加以整合,成为一个融贯的系统,以达成教学资源整合、学术视野扩展、各知识领域有效连接之目标。这样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可以挽救大学教育零碎花、通识教育肤浅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发挥知识的跨领域创新力量,有意义地将学校的各种资源以系统的方式加以整合起来,创造出一个以学习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因此,在制作专业培养方案的时候,一方面要立足现实,同时也长远规划,使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

        第三,注重设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

        闽江学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模式本是就是一个创举,为凸显海峡学院办学特色,经过合作学校的共同努力,制定了两岸第一部共建大学规范章程──《海峡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手册》、两岸第一部共办大学的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章程─《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试行)》、两岸第一部共办大学的学分学籍管理章程─《海峡学院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两岸第一套共办大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同时,海峡学院还整合两岸优秀教学资源,开设了目前大陆第一个与台湾接轨的通识教育体系,增设了博雅课程模块,作为对大陆传统的通识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内容覆盖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等学科领域,鼓励学生跨领域开展学术探讨。

        在海峡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的国家必修、学校选修与博雅讲座三种类型当中,学校选修、博雅讲座是最能体现特色的部分。例如《两岸建筑风格比较》、《两岸文化比较》、《两岸政治制度比较》、《两岸经济交流发展以及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之影响》等以两岸交流合作为主题的课程,分别邀请两岸知名学者共同担任讲座主讲,特色十分突出。这类博雅课程既突出办学思想,能够促进两岸的交流与融合,对学生也有较强的吸引力,应大力开发这类课程。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