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分析课程创新反思

材料化学分析课程创新反思

作者:刘淑红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教学内容、项目确定

对于“材料化学分析”课程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高度统一的教学内容,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是将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过程转换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项目。依据实际的工作过程或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在进行项目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立足于企业实际,以实际生产中具体原料、中间体、产品的品质检测为项目。项目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特点。每个项目之间是由易到难的顺序,让学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贴近企业实际,以水泥方向为例,本门课程确定如下项目(见表1):

二、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教学环境以职业环境为支撑,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个项目按工作过程划分成若干任务,各项任务完成后制作出成果资料,形成综合性成果——结果报告,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每个项目以一个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源头,教师与学生首先进行角色认定,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必要的沟通,学生确定分析任务,并制定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案。教师组织学生对提交的工作方案进行集体讨论,给予必要的知识补充和方法指导。学生开始正式进入实验阶段,按照工作方案,利用团队的力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析测试、结果计算等工作,最后将整个工作过程形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学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与指导,并采取巡查或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这样,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点评,对个别性问题个别辅导,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握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使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学习目标的实现统一起来。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使师生都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

三、考核评价机制

项目化课改实施后,改变原来单一呆板的考核,取消传统的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将它分散到每个项目的考核中去,建立了基于过程管理的考核模式。“材料化学分析”课程的考核形式:课内项目占75%,课外项目(提高)占25%,评分部分包括学生完成任务的态度、报告质量、数据准确度、出勤、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可参考表2。一个项目的总评成绩是由学生自评分、小组评分和老师评分三个部分综合起来的成绩。这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更完善。各个项目之间,注重学生每项能力的提高。这种过程考核的方式就要求老师在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实施效果

实施项目课程改革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通过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知识面拓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课堂上,不会再发现有些学生不想学习,一直需要老师的督促或监督,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在积极地探讨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了得到正确的结论,课后还有学生跑到实验室来做实验。对于老师来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总之“材料化学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和锻炼全面能力方面起到了较好作用;改进并提升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们的感性认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一些枯躁的理论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学生们记忆深刻,运用自如;同学们学会彼此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学会如何发挥团队精神。同时变“验证性实验教学”为“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知识,通过后者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逻辑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