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安全管理范例

运输安全管理

运输安全管理范文1

押运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押运员对所押动的危险货物的性质不了解,在押动途中存在着脱岗的情况,对货物的监护不力,当押运途中发现隐患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

2建议采取的措施

2.1加大监督检查及互控力度

(1)严把验货关。对需要进行运输的货物,需要对其品名进行严格的核对,然后拍照存查,同时需要逐一的开箱进行检查和拍照,从而保证品名与货物相符(2)严把货物来源关。运输企业对于所运输的货物,需要对其货物品名、包装方法、货物的流向等相关信息进行掌握,对于需要托运的货物要对货物的来源进行摸底,从而做到心中有数。(3)严把货物品名关。对于需要运输的货物,需要在运单和货标上对其品名进行准确、完整的填写,需要注明含量的还要标明含量。(4)建立健全互控制度。各岗位之间要建立完善的互控制度,这样无论在装卸、制票、外勤、受理岗位发现货物品名不符或是可疑货物时,都能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检查确认。(5)规范协议签订。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及在办理货物运输的运输公司必须与签订安全协议,协议应重点明确防止危险货物匿报品名和普通货物夹带危险货物的措施、责任划分和惩处办法。对于匿报品名和夹带危险货物的托运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6)加大设备投入,逐步实现人控向机控的转变。一是在主要的集装箱办理站安装大型集装箱安全检测仪,提高对集装箱内部装载情况的监控能力。二是在货运营业站积极推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监控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从受理、承运、装车、运输、交付等环节实现微机控制。三是为外勤等主要岗位配备便携式危险货物探测仪,提高防范能力。

2.2落实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

(1)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查堵能力。培训机构要通过脱产学习、定期培训等形式,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积极开展安全意识教育,使职工将安全贯穿于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2)落实规章制度,完善作业标准。一是完善岗位责任制和作业标准。二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岗位必须配备相应的规章,并定期组织对规,保证规章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三是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一线,督促、指导职工落实作业标准,纠正违章违纪行为,使职工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的良好习惯。(3)认真核对办理范围。在受理危险货物时要认真核对发站、到站的办理范围,坚决杜绝超范围办理危险货物运输。

2.3加强对装载危险货物罐车的安全管理

(1)加强对罐车质量的检查。道路车辆检修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对罐车罐体焊接、探伤及安全阀、密封圈等附件的检修。自备罐车的管理应坚持经常性检查和台账式管理,液化气罐车应积极推行安全附件改造。装车前托运人应确认罐车质量是否良好,对罐体有漏裂及阀、盖、垫、仪表等附件配件不齐全或功能不良的罐车禁止使用。充装单位要建立健全充装及安全管理制度,充装前必须由专人进行规定的试验,不具备充装条件的罐车严禁充装。发站在办理交接检查时,要认真检查罐体及阀、盖、螺帽的拧固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不予放行。(2)严格执行充装标准,防止危险货物罐车超装、欠装。液化气罐车充装单位在充装前、后必须对车辆进行检衡,并按规定填制充装记录。在受理承运液化气罐车运输时,要认真审核充装记录,不符合规定者不得承运。常压罐车装车单位,要在装车台位上分别安装流量计,办理托运手续时,应要求其出具电子计量单,并认真审核充装量是否符合充装标准,不符合充装标准的车辆不得承运。(3)严格按规定选用车辆。道路产权罐车限装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石油及非危险货物的重油、润滑油。自备罐车装运危险货物,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同时还要具有技术合格证,否则将依法取消其危险货物托运人资质。

2.4强化对押运员的管理

(1)加强对押运员的素质教育和日常管理。需要对押动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对运输途中发生的隐患进行处置。企业应定其对押运员坚守岗位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把此项做为年度考核的标准。(2)发站应对押运人实行点名登车制度。对需要押运的货物,需要在出发时对押动人的证件及着装、备品等进行检查,一切完全任何标准后方可登车进行押动,核实押动人的身份,应该押动人登车记录簿。(3)加强途中检查。对于危险何物在押运途中,需要进行区段检查确认工作,货检人员需要对其押运人员的证件、着装等情况进行中途检查,发生脱岗及无证者,则需要严格对押运人员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对其负责的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

3结束语

运输安全管理范文2

根据目前国内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主要针对引发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意见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分析

0引言

随着中国煤矿生产业不断壮大,煤矿事故也越来越频繁。而在这些大型、损失严重的煤矿事故中,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占第四位,这足以说明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在防止和减少煤矿事故中的重要性。在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中,最主要的就是井下电缆、矿用一般型电器设备、调度绞车、人车等,而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往往与这些运输设备密不可分,要从根本上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导致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据此来采取有关措施。

1目前导致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现如今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中,除了一些偶然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为原因。在一些煤矿工程中,一些负责人为了节省成本和加快进程,往往会招募一些没有专业素质或只经过短期培训的操作人员。而这些操作人员由于专业素质缺失,往往很难正确、熟练操作相应设备,从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很多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除了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还包括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一些操作人员因为缺少专业的安全培训,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操作过程比较随意,从而发生操作失误现象,同时也正是专业素质缺失,很多操作人员在发生过失后,完全没有补救技能,从而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

1.2设备老化和维护缺失

除了主要的人为原因之外,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和设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矿井特殊的环境,不少机电运输设备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必然很容易产生老化的问题,例如最常见的电缆,一般来说电缆外部都有一层塑料包裹,以此来达到保护电缆和绝缘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处于矿井这样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外层塑料非常容易脱落,再加上矿井内天然气浓度非常高,没有表皮包裹的电缆处于那样的环境之中非常容易产生火花,从而造成天然气爆炸,由此而导致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另外,在运输设备中,一些提升式运输设备自然是不可缺少的,而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提升绳索摩擦和损坏,如果这些细节问题并没有及时被发现,那么就将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1.3责任机制缺失

无论是在哪个工作机制当中,责任机制都是保障员工利益的根本,特别是类似于煤矿生产这类高危行业,责任制度的健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的。而现实是在许多矿井当中,责任制度缺失,缺乏实质的责任担保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工作人员要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这种不健全的责任制度很难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安全意识,从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这也是导致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

2改善措施

2.1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是保障员工利益的根本,而正是由于许多煤矿安全责任制度缺失,才会导致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从而使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频发。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除此之外,在设备的购买、检验安装、定期维护等方面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规定相应的负责人,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且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考察制度,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2]。

2.2切实保证煤矿供电安全

煤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工作场所,所以在供电方面一定要与其它地方有所差别。根据相关规定,煤矿供电系统必须安装比较灵敏的漏电、接地保护设施。矿井作为一个天然气含量较高的地区,一旦发生漏电事故就很有可能会产生火花,并且引起天然气爆炸,这类大型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将会是无法挽回的。而且根据相关规定,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每年还必须对供电系统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必须安装相应的防雷电装置,一定要禁止带电检修和搬迁等违规操作,绝对不能为一时方便而埋下事故隐患。

2.3保证运输设备安全

在引发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中,除了人为操作不当,设备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在设备选择上一定要遵循相关规定,选择符合规范的设备。有些煤矿负责人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选择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为生产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因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进入矿井前,相关责任人一定要及时检查好设备是否具有合格标志,一旦发现没有合格标志的设备,一定要禁止进入矿井,因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其损失将会是无法挽回的。

2.4提升人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的技术和安全意识是造成机电运输安全事故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很多煤矿在招技术人员时,往往为了方便或节约成本,会招一些只受过短暂训练并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进来工作,这就会为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为了防止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一定要做好人员素质的提高工作,切实安排好技术人员的岗位工作和培训工作,保证每一位人员都有自己的技术操作证明。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技术人员的跟班工作,对于技术人员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及时纠正,鼓励人员将理论和实际切实联系起来。同时要加强对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要普及相应的安全知识。在引进新设备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保证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只有在保证操作人员专业素质过硬、安全意识过关,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3]。

2.5加强运输设备的检修

要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设备检修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矿井这样比较潮湿的环境中,许多设备在短期内面临着老化的问题,因此及时发现设备中需要维修的部分,对于防止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负责人员一定要对这方面引起重视,要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维修小组,定期对一些重要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除了对于一些重大设备的维修之外,供电设施的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矿井这个天然气浓度较高的环境当中,一旦引起漏电事故,就很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

3结语

煤矿机电运输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运行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煤矿事故中,由于煤矿机电运输造成的煤矿安全事故就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机电运输的安全运行对于减少煤矿事故有非常大的作用。据调查,引起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中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员素质低和安全意识缺失,对于这一方面,相关单位可以通过人员培训的方式来改善;而设备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质量不合格和检修缺失,对于这方面,负责人应该抓好设备质量和重视定期维修检查工作。

作者:王超 单位: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

参考文献:

[1]卢建宝.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煤矿安全,2003,34(4):39-40

运输安全管理范文3

1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煤炭企业高速发展,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越来越多,矿井机电运输量越来越大,但运输环节的带电作业、电缆火花、信号灯损坏等为煤矿机电运输埋下安全隐患,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粉尘爆炸等事故。一旦矿井发生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将使职工乃至企业承担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建设,妥善解决处理矿井机电运输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证机电设备正常使用、安全运输,这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对煤矿企业机电运输安全和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都至关重要[4-6]。

2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因素大致有两个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因为矿井机电运输设备的操作人员、井下特种作业人员等缺乏安全意识,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客观因素是因为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相对复杂,设备和空气、地质、湿度等都会影响机电运输安全。不管是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每个细微的技术性环节差错都会逐渐演变成较大的矿井机电运输安全隐患,存在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如果不及时关注、处理,往往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因此,为避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生产变成一句空话,必须要有系统有效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作为支撑,确保职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符合矿井机电运输系统的实际情况,为机电运输系统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不断优化矿井机电运输作业环境,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7-9]。

3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建议

3.1加强人员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人在任何体系中都占据这主体地位,确保矿井机电运输安全首先取决于人,因而煤矿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得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基本的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在提高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的同时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工作高效的煤矿机电运输队伍。在该基础上还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交流与学习,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培养一批骨干精英,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更加有效地确保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安全。例如矿井机电运输作业的技术性很强,特殊工种人员面临极高的要求,不但要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作指导,还要具备丰富实践经验,能够及时应对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所以这部分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持证上岗,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其安全意识、技术、经验等培训,通过一师一徒制向新一代人员传递上一代人员的工作经验,在融合这些工作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形成更适合现代化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操作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矿井机电运输中的安全隐患。

3.2科学运用机电技术,优化设备管理

设备是影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在其安全管理过程中应科学运用先进的机电技术,明确矿井机电运输设备的各方面技术原则和标准,提高设备安全水平。1)在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要充分运用检测技术,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性能检测,明确管理机电运输设备的目的,保证机电运输系统正常安全运行,提升准确性、可靠性,预防影响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转。2)在设备技术管理中要统一开展技术资料归档管理工作,完善制定归档管理方案,及时找到安全问题和隐患,通过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例如完善制定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及时维修、更新损坏的、老化的机电运输设备,并做好设备一台一档记录,完善设备履历和设备技术资料,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降低矿井机电运输设备事故的发生几率。3)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环节要明确安全标准,按照工艺需求合理制定分析方案,着重分析不合格的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例如要严格依据煤矿机电运输安全规程和要求,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较高的供电系统,保证其拥有一定的供电能力。并且为提升供电系统运行效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还要运用漏电保护技术、照明信号保护技术,优化技术形式与方案,提高应用煤矿机电技术的水平。

3.3强化运输系统控制,保障系统安全

对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除了主运输设备技术保障,轨道运输安全保障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必须把轨道运输控制技术落到实处,保障煤矿轨道机电运输的安全。例如对于综采工作面绞车等有较强专业性的设备操作人员应加强控制,依据流程与规范操作设备,在启动绞车之前必须进行整体的检查,涵盖各个零部件、按钮、声光信号灯、制动闸、钢丝绳、材料、柱等,保证按钮能够正常按下和弹起、声光信号灯能够正常使用、制动闸能够正常拉动、钢丝绳没有锈迹、装车材料牢固捆绑不会脱落、柱子牢固齐全等;在以绞车为支柱时务必要使用直径大于18cm的松木,确保木质牢固,打压时也要保证深度;绞车等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也必须规范,其固定应使用地锚;在正式驾驶绞车之前要正确发出信号,必须在启动之前正确预计车上所载物品的宽度、高度,预防发生意外;如果在行驶状态出现货物倾斜等异常现象,务必要在适当地点紧急停车,预防发生安全事故。

3.4完善通风除尘系统,改善作业环境

在煤矿机电运输中还要注意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降低发生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概率。一是煤矿企业要在井下建立优良通风系统,确保矿井环境干燥,预防因空气潮湿加速机电运输设备线路的短路、老化等,同时减少井下瓦斯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发生爆炸事故的几率。二是煤矿企业要注意安装井下除尘设备,减少尘埃含量,确保机电运输设备平稳安全运行。例如要完善煤矿井下通风除尘系统,扩大监控系统的覆盖面,为特种作业人员提供优良环境,有效监测作业环境中易燃气体的密度,以便及时处理异常问题。在监控煤矿带式输送机时也要注意,在安装煤矿机电运输的过流、欠压、制动保护、防跑偏等装置时严格遵守规定,监控各个重点高温环节。例如平时运输频率较高、工作量较大的电机轴承、减速机等,通过井下监控系统有序运行,确保煤矿机电运输的整个系统安全持续运转,强化必要的煤矿机电运输集中监控与综合保护。

4结语

安全在煤矿生产中始终是第一位的,煤矿企业务必要以安全为标准,提高对机电运输安全的重视程度,全面把握影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主客观因素,不断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并科学运用机电技术,强化轨道运输安全控制,同时完善煤矿井下通风除尘系统,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增强人员安全意识,优化机电设备管理,保障轨道运输安全,实现对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改善,切切实实抓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景俊伟.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研究与对策[J].化工管理,2018(23):52-53.

[2]焦永东.浅析如何做好煤矿机电安全运输工作[J].化工管理,2017(35):264.

[3]焦鹏超.试析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保障措施[J].智能城市,2017(11):181.

[4]武暾.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J].机械管理开发,2018(1):161-162.

[5]孙志锋.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探讨[J].智能城市,2018(8):81-82.

[6]刘广侠.提升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实效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1):128-129.

[7]胡彦民.对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标准几点问题的讨论[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3):31-32,34.

[8]薛挺.刍议煤矿机电和运输事故防治的重要性[J].机械管理开发,2016(5):172-174.

运输安全管理范文4

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是石油企业在石油运输过程中进行的相关监督和管理行为,对运输过程中的监督控制、风险评估,沟通交流等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系统,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良好的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才能使相关的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及时排除危险,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更能保证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石油工程的运输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着运输人员和周边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关系着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石油工程的运输安全进行管理。

2石油工程运输的主要途径

石油工程运输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管道、海运、铁路和公路运输,这些运输途径都有自身的特点,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2.1管道运输

石油工程的运输途径中陆地运输主要是管道运输。它的特点是运输量大、运输快捷安全、经济高效,并且运输成本低、能耗少。管道的直径为0.72m,每年运输的原油量能够达到2000万吨,相当于一条铁路运输的原油量,但是耗能仅为铁路损耗的1/7,足以看出它的能耗小。除此之外,管道运输是封闭运输,受气候的影响小,运行稳定安全,它受地形的限制也比较小,可以取捷径,并且不会产生废液和废渣,对环境污染少。

2.2海运

我国石油多数需要进口,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需要用到海运。海运的特点是运输量大、运输能力强、运输成本较低等,我国石油进口的国家为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而这些石油的运输多数采用游轮运输,它占到整个石油运输量的一半以上,但是运输的线路主要靠赫尔木兹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路线相对较单一,如果这些线路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我国的石油运输造成影响。

2.3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具有运输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运输量,但是这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量小、运输成本高,在管道运输和海上运输受到阻碍时才会使用这种运输方式。同时,当某些地区出现石油短缺时,可以迅速弥补,保证石油的供应。我国石油工程主要的铁路运输线路有泛亚铁路和中俄铁路,它能够减轻管道运输和海上运输的风险,运输更安全。

2.4公路运输

目前,随着公路的发展,石油运输也出现了公路运输,石油的公路运输用到油罐车,它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原油、汽油、柴油等的专用汽车。公路运输的特点是装卸比较方便,能缩短装卸时间,加快车辆的周转速度,因此装卸的速度大大提高;公路运输中使用油罐车能够大大减少意外事故发生,保证其安全;能进行散装石油,节约包装用的材料,降低了石油运输的成本。

3石油工程运输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3.1石油泄漏问题严重

石油运输多数采用海上运输,而每年由于石油泄漏到海洋中造成的损失占石油总量0.5%,足以见得石油泄漏造成的损失之大。发生石油泄漏,主要是由于石油在海运时容易发生海难,这是人为不可控的因素,控制起来比较困难。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洋环境受到污染,如影响海洋中的鱼类、靠潜水捕鱼的鸟类的生存等。如果石油泄漏发生在浅水岸,会影响珊瑚、幼鱼、贝类、海草等,造成很严重的危害。

3.2油管爆炸问题时有发生

在我国石油管道运输是比较普遍的运输,这种运输虽然安全性比较好,但是油管爆炸的事情时有发生。如2010年,发生在大连的中石油石油管道爆炸,造成大连海域污染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在爆炸的储油罐附近还有将近20个储油罐,如果引起其他的储油罐爆炸,则后果不堪设想。2013年,青岛市黄岛区的油管发生爆炸,造成了大量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对周围居民生活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可见油管爆炸问题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3.3安全监督制度不完善

石油工程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石油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到位,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运输过程中没有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对于安全管理只是做表面工作。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石油工程运输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石油运输过程的安全监督制度,造成监管实施不利;其次,安全监管制度对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因此他们不会主动对安全监督制度进行完善。

3.4安全管理的思想比较陈旧,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运输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造成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思想比较陈旧,安全意识不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石油运输的基层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石油安全的认识不够,造成他们对安全管理制度不理解;其次,石油运输的管理人员不能积极开展安全管理,造成管理工作的延误;第三,公司没有对相关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造成他们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4提高石油工程运输安全管理的策略

4.1开发新型的石油运输路线

随着石油企业的发展,需要运输的石油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开发新型的石油运输路线,向多通道、多方向和多运输方式发展,建立完善的石油进口体系。因此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加强石油通道的建设,建立更多的石油运输通道,以提高石油运输的效率,并提高运输通道的安全性能,以安全畅通地运输石油。

4.2健全石油运输的安全管理机制,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性

由于石油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健全石油运输的安全管理机制,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性。首先,石油企业应该认真分析石油工程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合适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对现场的设备进行规范、出现紧急状况时要有相应的应急措施等。除此之外,还要有专门的监督评审小组,对石油工程运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定,以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实施,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运输人员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4.3提高运输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为了保证石油能够被顺利运输到目的地,需要加强运输人员的专业技能,特别是他们对安全问题的处理意识和处理能力。首先,要定期对运输人员进行石油安全运输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制度应有的作用。其次,要提高运输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不仅能使运输过程更加安全可靠,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5结束语

运输安全管理范文5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解决对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具有越来越大的需求量。机电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煤炭开采效率的高低,虽然近些年来对于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已经取得了成效,但是仍需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实行有效的安全管理解决对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1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意义

第一,目前普遍使用机械设备来进行煤炭开采,关于煤矿运输的机械化程度也较高,而在日常工作中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出现安全问题的事件也层出不穷,必须对此环节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保证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企业发生更大的经济损失。第二,在整个煤炭运输中关于机械的运输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直接关系到煤炭开采的效率,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实现煤炭运输的标准化。第三,在煤炭运输中,机械运输设备是主要的工具,经过长期的使用之后,可能出现性能上的退化,必须加强对其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总之,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需要设计各方面的内容,来制定完整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目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监督机制仍需完善。目前仍然存在一部分煤矿企业不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建立关于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机制体系,即使建立了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但未能真正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无法起到应有的管理和监督作用。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容易导致相关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缺乏规范性,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也缺乏规范性,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的损失。相关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新出台的煤矿质量标准中的要求,按照规定设立十七种有效的机电管理制度,针对自身已经存在的制度体系进行完善,从机电设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增强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的管理知识,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除此之外,由于部分煤矿企业过于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的管理工作,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来对设备质量进行检测,设备进行长时间的运转容易导致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的开展。

2.2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仍需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与煤矿生产安全具有密切的联系,而关于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操作较为复杂,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缺乏安全意识,操作不规范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机械运输事故层出不穷,这说明目前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仍然有待提高。企业在进行人才的招聘和选拨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考核不严格,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自己所在岗位的专业素养,在操作过程中缺乏规范性,造成了机械运输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关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加强,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缺乏有关的安全培训,导致很多操作人员在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后,缺乏相关的应对措施,不能有效地进行补救,从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2.3缺乏定期的检测和维修。由于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矿井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下,更容易产生设备老化的问题,本身的折旧期限将变得更加短暂,当机电设备长期进行工作时,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防止其经过长期的连续运转而导致生产能力的下降,从而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煤矿企业并没有专门安排相关人员来负责机电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修工作,当机电设备发生质量问题时,并不能及时地得到检修。除此之外,企业过于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也使得设备不间断地进行使用,使用年限降低,损坏率和报废率增加,这样既增加了企业采购机电设备的成本,也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不利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以电缆为例,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东西,一般其外部被塑料包裹着,既能够保护内部的电缆,又能达到绝缘的目的。但是矿井中较为潮湿的环境可能会加速电缆外部塑料的脱落,内部的电缆容易与矿井内浓度较高的天然气相互作用,产生火花,导致天然气发生爆炸,形成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

2.4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管理中,不仅需要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费用,还需提供足够的劳动保护费和工作人员的经济补偿费。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投入的资金不到位,从而导致了安全管理的低效性。在矿井的具体生产活动中,部分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使用没有安全标志的设备来进行有关的生产,导致在生产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来讲,应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督察力度,进一步约束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中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层面来讲,应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中,制定阶段性的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及时地进行制度的更新,从企业实际的机电运输情况出发,进行合理的建设,保证每个时期的制度都能适应每个时期的发展,尽量减少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通过建立完善的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制度,还可以对机电运输进行实时的监督,保障机电运输的安全、有序运行。

3.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煤矿生产本身具有加大的安全风险,企业应对机电运输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和安全培训,在增强员工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培训完成后采取笔试和实践操作两种考核方式,确保人员的学习合格,并对其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进一步加强员工操作的规范性。如果煤矿安装了新型的机电设备,则应提前为员工进行讲解,让员工了解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并掌握基本的检查维修和设备故障排查的技术,提高机电运输的整体素质水平。

3.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煤矿企业应认识到设备老化问题的存在,组建一支专门的检查维修小组,单独负责对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进行定期的检修,确保机电运输设备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应对供电系统进行检修,保证供电设施的安全性,防止由于发生漏电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对安全管理的投入。针对上文所说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企业应加大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建立安全管理备用金的制度,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利用这部分资金来解决相关问题,防止资金不足情况的发生。国家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用明确的规章制度来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除非企业出现资产重组、破产等情况,否则禁止煤矿企业将安全管理的这部分备用金挪作他用。

4小结

综上所述,机电运输对于煤矿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增强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煤矿生产的风险,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好地进行煤矿开采工作。

参考文献:

[1]邓亚良.浅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弊端及其解决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2719.

[2]高文刚.浅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4):718.

运输安全管理范文6

前言:

截至目前,不管是物资流动能力还是客运能力,铁路运输都是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物资流动频率加快,群众出行规模加大,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对其中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对于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涉及到了大宗物资管理,关乎到了成千上万乘客人身以及财产安全。尤其是铁路运输成本低,成为了众多企业物资流动首选方式,这让铁路运输管理压力日益增加,只有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保证这些重要客户物资安全抵达目的地。若是安全管理松散,大宗物资发生丢失、破损甚至于因为火灾等全部损毁,会影响到客户对铁路运输的信任,加上如今不断崛起的快递业、物流业造成的客户分流,会让铁路公司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在特殊时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会让战备物资、医疗物资、兵源、设备等及时到位,保证我国战略的顺利实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不可或缺的工作。

二、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铁路运输安全事故林林总总,但归总起来无外乎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和管理因素。这其中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属于主观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彼此影响,造成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难度增加。

1.人为因素。主要包括驾驶员、乘客、社会群众、不法分子等。驾驶员驾驶水平不良、乘客误动火车设施设备、社会群众违规行驶、不法分子攻击,这些都会成为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子。

2.自然因素。泥石流、地震、高温、山洞塌方、雷击等都会给铁路运输带来影响,甚至于造成物资损毁、人员伤亡。目前我国每年因为泥石流带来的交通领域损失都高达十数亿元,其中铁路运输首当其冲。

3.设备因素。列车设备老化、频繁出现故障,都会提升运输风险。例如列车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刹车不灵难以减速,最终将会发生碰撞,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性事件。

4.管理因素。管理方法落后,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这都会埋下危机。例如管理松散导致的乘务员酒后工作,结果和乘客发生争吵导致乘客受伤。又或者疏于培训考核,导致乘务员、驾驶员粗心大意,给安全行驶带来巨大危机。

三、目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落后,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约束。在火车设备不断升级,新型技术不断融入的背景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仍然原地踏步,没有过将新设备、新技术管理纳入到管理内容当中,难以形成和时展匹配的管理能力,这显然会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风险程度。

2.铁路运输班次增加,总体调度难度提升。例如我国 2020—2022 年总计计划开通 46 条高铁线路,主要来负责城际运输。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城际列车只能越来越多。这对于铁路运输调度而言形成了巨大冲击,需要在充分平衡以往车次基础上,保证这些线路的融入,需要详细计算车辆进站离站时间,避免车辆之间的冲突。而且还需要对一条铁路线上的所有车辆行驶速度予以控制,以免发生追尾。显然需要在以往的调度管理系统当中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

3.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较弱。截止到目前全国范围内都曾发生列车晚点导致的集体退票现象。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我国铁路部门专门出台了退换票制度,改变了以往退票收费制度,凡是开车前 15 天退票的,一律不收费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列车晚点现状。大部分列车晚点都是因为交通事故、线路故障、列车设备故障等导致的临时停车。过分的延时会给物资交易双方带来损失,也会导致乘客情绪激动。只有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才能让列车晚点现象得到缓解,这已经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4.运输高峰期安全事故高发。每年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春节等小长假、大长假物流、客流猛然增加,提高了安全管理难度。这也导致了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事故随着各类假期来临而增加的现象。例如每一年逢年过节都是扒手最为疯狂的时候,众多旅客钱财以及贵重物品被盗被偷。

5.沿线以及交通路口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地区存在爬火车盗物资以及偷盗铁路物资的情况,这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城市、乡村交通路口总存在车辆、人员抢行,每年因此发生的车祸事故占铁路交通事故的 55% 。

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是铁路部门一己之事,需要全社会参与其中。其中需要首先打破传统管理体制,能够积极提升铁路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有效实现全线调度。更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意识以及管理能力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面对社会宣传交通法规。总而言之,有必要整合所有资源,去塑造一个庞大而系统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

1.实现高水平信息化管理,冲破传统管理体制约束,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列车长、驾驶员、乘务员等必须积极学习现代列车设备使用方法,并要定期考核,务必提升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率,保证为乘客提供贴心服务。需要列车维修人员、铁路维修人员充分学习现代设备、现代技术,能够对潜在风险进行正确预判。更需要于铁轨检测当中融入更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提高故障检出率,降低列车行驶风险。其次,跨地区信息共享,构建列车运行风险管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列车调度、天气预报信息共享、沿线故障排查等,可以有效对冲泥石流、雷电等对列车运行的负面影响。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关部门投入资金,整合资源去攻坚破难。目前我国列车智能化调度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对攻坚团队进行激励,是提升研究水平,缩短探究周期的关键[1]。

2.积极面对压力,提升调度水平。第一,融入智能系统,来对各线路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在该系统的帮助下,能够尽可能保证货车满载,从而有效减少货车班次,避免过多货车对客运列车造成安全威胁。第二,能够扩建铁路,有效分流,降低重要线路运行压力,减少车辆会车、错车风险。诚然,这种扩建必须要建立在减少对耕地占用的基础上,必须要实现地区性规划。第三,提高管理人员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可以快速做出应对机制,保证线路上的所有车辆平安行驶。这其中需要进行定期演习,以演习不断强化调度人员风险规避能力。第四,提升驾驶员、车长水平,能够让他们和调度紧密配合,提高运行安全水平。

3.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首先,需要对目前铁路运输发生的所有突发事件进行统计,对多发地区、多发路段进行相应的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率。例如对泥石流多发地带进行护坡,对雷电高发区进行必要的防雷措施,对山洞定期检查检测。这其中需要融入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各路段按照规定要求展开相应工作,为了提高各路段工作效率,需要建立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其次,需要结合时代环境特点,提高列车反恐能力,能够于铁路沿线布置反恐单位,随时听候调动。再次,提高乘务人员沟通能力,能够对乘客进行安抚,对那些工作懈怠缺乏服务意识的主体进行裁撤。然后,整个铁路线实现检测全覆盖,尽一切力量保证列车运行安全[2]。

4.有效完成小长假、大长假运输工作。需要对接往年数据灵活增加车次、车长,有效缓解小长假、大长假客流、物流高峰。在此期间增加车厢警力,提高反扒水平,并不间断提醒乘客注意个人财产安全。也可以联合旅客形成车厢治安席,能够配合乘警做好反扒、反恐工作。增加乘警巡逻频次,对可疑人员增加盘问,力保乘客安全。另外,需要对防火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对车载灭火器等进行检查,力保每一个设备都能够发挥作用。再者积极推出意见箱、意见簿,接受乘客意见和建议。

5.提高铁路沿线治安水平,加强交通路口管制。主要是联合沿线派出所等机关单位来协同管理非法扒车,有效摧毁沿线有组织有计划的恐怖袭击,针对向来往车辆抛掷物品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同样也要对向车外抛掷物品导致来往车辆、行人损伤的行为展开制裁。另外,通过积极宣传教育,逐渐地提升铁路沿线交通环境。对城市、乡村交通路口严加管制,要求一路一岗,等到车辆过后才能放行。要尽一切努力降低此类交通事故[3]。

总结: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必须要积极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够实现跨地区联合,保证全线铁路故障、天气预报、治安等方面的联控联防。也需要在列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以增加车长、扩建铁路等形式去缓冲运输压力。目前最为紧要的是提升列车反恐能力,并对沿线治安展开集中管理,降低列车运行风险。故而实现全线智能监控,抓取涉事人员违法犯罪证据,已经势在必行。另外,需要对小长假、大长假进行充分的智能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消防水平、反扒能力,确保乘客安全出行,塑造良好的铁路运输服务口碑。(作者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处)

参考文献:

[1]张晓东. 探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9, No.585(08):39- 40.

[2]李有平.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4):645.

运输安全管理范文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得到了日益完善的发展,而铁路设施的出现成为我国商品及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已经对我国经济、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而铁路运输过程的经济效益及竞争实力会直接受到影响自身的安全性,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铁路运输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已成为铁路运输行业共同关注的难题。

【关键词】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预警系统;交通运输

目前,我国铁路的安全状况较差,一般性事故及货车险性事故频繁发生,客车伤亡事故时常发生,列车大型事故也尚未杜绝,因此,我国的交通运输仍没有实现可控化,这种发展情形不能与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所以,解决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1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1.1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运输安全的确保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方式对那些违法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并在遵守秩序与纪律的前提下切实展开作业与劳动。并从多个方面对铁路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确保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对于铁路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是由一个单位完成的,它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合作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预防比管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事后的补救已无法弥补已经形成的损失。因此,在对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强调防范的重要性,从根源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特点

铁路运输安全具有系统性、严重性、动态性、长期性、复杂性及艰巨性等特点。首先,我国的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铁路运输包括线路及运营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包含车辆安全、铁路设备安全、从业人员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隧道安全、运输安全及道口安全等多个方面。铁路运输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其极易受到内、外两方面条件的共同影响。其次,铁路运输安全具有严重性及动态性。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其一旦在高速行驶的状况下发生事故,不仅会引发连续性的事故,同时救援工作的开展过程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事故发生所带来的危害及损失也是难以估计的。最后,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及复杂性的特点。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紧张与关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所松懈。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分工不明确

目前,我国的铁路运输管理体系已经展开了多次改革,在撤销铁路分局之后,对于各分局工作任务的分配已经不再清晰,也缺乏明确的界线以实现对人员权利及职责进行划分。因此,导致原机构及人员的安置过程缺乏一定的统一性,最终使得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发生。

2.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做出了多次改革,但只是为了使原有制度能够为自己所用,而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的改动。因为时间及效率的限制,该工作的进程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安全职责的划分不够明确,对于责任的监管也不够清晰,同时使得一些监管环节失去原有作用,约束力度大大降低。

2.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在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改革之后,管理层的数量有所降低,而管理人员的水平及数量也随之减少。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的改革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对于工作人员所要担当的责任及处于的位置了解不足,该现象易导致工作人员产生消极怠工等恶习。

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科学的安全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第一个环节,其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数量,同时也能确保铁路运输过程高效运行的实现。第一,铁路安全管理人员应树立起自身的铁路安全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准则,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积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安全、有效的管理机制的最终形成,同时,管理人员应摒弃传统的经验性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科学的管理模式。第三,工作人员要落实好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紧抓工作过程中相对薄弱及较为关键的环境,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重视安全技术装备的应用与开发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有效减少或排除人为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铁路安全管理部门应关注安全技术设备的开发过程,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取代人为操作,从而有效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技术设备,从而在提高运输安全性的同时为铁路的安全运输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应在现有条件下合理规划安全技术装备体系,并根据不同的线路制定出不同的安全技术装备标准。

3.3建立铁路运输事故预警系统

铁路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通常是严重的、灾难性的,其给社会和国家所带来的危害及损失也是难以估计的。此外,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突发性,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铁路事故的发生是难以避免和杜绝的。所以,铁路运输事故预警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对事故灾害的减少与降低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铁路运输事故预警系统的建立,就是在对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建立起一种能够对相同性质事故进行矫正及预防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在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铁路安全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并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根源上寻找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从管理方面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改善与治理,从而全面推动整个铁路运输行业的进步与革新,最终实现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安全性的全面提升。

作者:陈雪林 单位:成都铁路局调度所

参考文献:

[1]苏天祺.关于铁路新体制下强化地方铁路公司车间安全管理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85.

[2]张经风.浅析大西铁路跨南同蒲铁路连续梁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四川建材,2013(6):188~189,192.

运输安全管理范文8

关键词:成品油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前言

在运输行业当中,危险品运输企业有着较为突出的特殊性。考虑到在运输危险品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人为因素、车辆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危险品运输企业应切实加强车辆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危险品运输安全性。成品油生产地域的集中态势和进口资源比例越来越大,对成品油运输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理论研究和成品油运输管理的高要求,目前已经在对成品油运输传统配送中的弊端分析、配送线路优化、成本核算精细化、车辆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文章在吸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成品油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相关危险品运输企业在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方面给予一些帮助。

1目前成品油道路运输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1.1运输车辆缺乏科学管理

成品油运输属于危货运输,应该严加重视。可是目前个别危险货物运输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多获取利润,普遍存在超载和多拉快跑的现象。重要部件该更换的也不更换,造成“带病”运行,如部分车辆的“大吨小标”问题的存在,使得相当部分的罐式危运货车给运输安全带来了隐患。另外,由于运载的成品油属于易燃易爆介质,卸载难度大,路途上发生突发故障,也没有条件进行卸载和转运,现场难以处置。

1.2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成品油运输工作中,会涉及多个部门。因此,要想进一步保障成品油的安全运输,需要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沟通与联系,并加强对成品油运输工作的重视。除此之外,驾驶员、押运员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成品油运输规章制度,并不断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对于单位而言,在应聘相关工作人员时,应选择具有岗位证、综合素质高的人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的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高,这是导致成品油运输安全工作和质量得不到保障的主要原因。另外,在运输成品油期间,部分司机认为自身的工作经验丰富,在运输成品油期间忽略了安全问题,很多司机以老资格自居,不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思想上麻痹大意,抱有侥幸心理,尤其受到自身安全意识差与素质低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也有一些驾驶人员在成品油运输期间,没有认识到运输货物的危险性,一旦在运输期间有事故发生,驾驶人员很难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导致事故的危险性无限扩大,带来严重伤亡与经济损失。甚至还有人在思想上放松,安全意识薄弱,不能及时进行车辆安全隐患的排查,进而无法及时预见对道路行驶中将会出现的问题,最后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3信息化水平偏低

成品油运输其实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设计的,更多时候关注的是带来的效益。成品油的运输包括销售、物流以及最后到终端消费者等环节,是所有的相关体在一起的统一活动。因此,需要供应链将这些分散的个体串联起来,而串联这些个体的载体,就是信息化的计算机大数据库。成品油运输涵盖了时间和空间两种转移,应当将成品油运输准确融入到流通整体化和网络化的过程中。成品油运输信息化的本质,就是从全局角度来综合考虑经营行为和影响要素,做到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减少成品油运输的时间和风险率。对于成品油运输的管理来说,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实现统一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成品油运输方式依旧以手工为主,少数地区还会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来开展作业。计算机使用仅局限在数据处理上,其中,数据大多都属于静态数据,对文字的处理也停留在初级阶段。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国内成品油运输处于探索阶段,企业的分布较为随机化,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方案,彼此之间不存在数据和信息分享,严重制约了成品油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1.4专业化人才缺失

成品油运输行业的自身特点和生产状况,决定了其运输的困难程度。在我国,成品油运输管理专业人才非常稀缺,且加油站以及油库的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要想提高成品油运输管理水平,就必须引入大批既了解成品油物流相关各项业务(如资金流、商流等)又通晓现代物流理论技术的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的成品油运输企业管理人员都是非石油行业的专业性人才。与此同时,油库、加油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加油站作为成品油运输企业的合作伙伴,有些站长和计量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和对工作的负责程度较低,常常会出现漏报油以及错报油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运输企业的出车计划安排,经常性出现所报的油品过多、油车到达了加油站后却卸不下的问题,致使加油员和押运员对加油站颇为不满,影响了工作进度。另一方面,油库管理人员工作责任性的缺失,经常造成油库油车应发数量产生误差等低级错误。

2成品油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2.1技术革新与科学化运用措施分析

目前危险品车辆已经普及了GPS监控系统,运管部门也加大了检查力度,可以查看到车辆的上线情况、实时速度以及是否产生疲劳驾驶报警。这一系统对于了解车辆超速和是否连续驾驶4小时以上而没有停车休息20分钟等状况,起到了监督作用。但是对于驾驶员的实时状态,还是不能做到有效监控。对于基层车队来说,4小时停车休息,也并不能代表驾驶员就不疲劳。现实情况是,由于装卸油时,驾驶员都处于工作状态,而不能休息,有些油库在付油过程中,需要制卡、排队等环节,有时装一车油品需要4、5个小时,再加上运输和卸油以及返回,驾驶员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即使中途看起来没有产生疲劳驾驶,但是实际上却已经是非常疲惫。另外一种情况是驾驶员工作前是否得到充足休息,这种情况一般也无法监控到位。这个时候,基层车队的生产管理人员,是最清楚驾驶员劳动强度的人,在了解到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后,要及时作出任务路线调整,任务计划变更或取消,以降低疲劳驾驶造成的危害。下一步,加装车载视频是有效监控疲劳驾驶的工具,借助视频,实时回传的画面,可以清楚看到驾驶员的状态,通过状态来判断是否为疲劳驾驶,这样比四个小时不停车休息更加科学和直观,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信息手段为安全行驶增加了可见可控的手段。

2.2基层管理人员情绪转换管理措施分析

基层车队的生产管理人员,是和驾驶员接触最多的人,包括每天的任务安排、任务交代以及解决运输过程和装卸油时出现的问题,其平均每天和每位驾驶员电话信息交流都在三次以上,因此,生产管理人员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及时有效解决问题,能否有效沟通,就决定了今天驾驶员的心情和情绪。当驾驶员出现了抵触情绪,赌气出车或者存在较大的不良情绪,就无法正常应对行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长达十年的观察和总结中发现,一名优秀的生产管理人员,善于与驾驶员进行沟通,能够把握驾驶员的情绪,包括运用合理的生产任务调派,及时为驾驶员解决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减少驾驶员在外部工作的困难,树立威信,赢得信任,从而在任何压力之下,都能得到驾驶员的支持,在这样的互相理解与互相支持状态下,安全系数也是最高的,很少发生不安全的情况;相反,则大大小小的问题会时常发生。归根结底,还是驾驶员的心情和心态所导致。因此,在基层车队的安全工作中,安全员负责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而生产管理人员,才是把握安全生产的核心。

2.3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防患于未然

基层车队的生产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十分纷繁复杂,但是核心业务是保证安全和生产,为加强生产对安全的责任,公司提出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现在国家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也证明了生产对于安全的决定性作用。任务制定是否合理、问题是否及时解决、每辆车的性能是否掌握、每一名驾驶员的状态是否了解等,都是可能造成不安全的因素。所以生产管理人员应该加大自己在核心业务上的投入,向安全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树立“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的核心思想,把如何保证安全生产放到所有工作之前。因此开展此项工作必须要求细致,每一趟任务都要考虑到他的装卸油时间、路况、中途运行时间,其中还包括是否为山区道路、是否为拥堵路段,以此来计算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做到长短搭配,合理制定任务。同时,对于车辆性能、人员状态,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安排状况差的车辆跑长途或翻山,或者安排状态不好的驾驶员出行困难路段,都会造成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要做到每天在计划编制之前,盯住“车头和人头”,对所有状况了然于心,精细化管理,精益求精,什么都计算到,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总之,成品油的公路运输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能靠简单的方法就能做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靠先进的科学装备和科学管理,对这个系统不间断完善,且要持之以恒,重在坚持,为企业效益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9).

[2]胡波,刘德清.把握道路危险品运输特点加强安全管理[J].交通企业管理,2011(11).

[3]魏文波.道路危险品运输人员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企业,2011(10).

[4]魏刚.徐州市内河成品油运输现状与安全管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