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舒适护理应用

妇产科舒适护理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患者100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7.6岁。100例患者中,产妇59例,顺产20例,剖宫产患者39例;妇科病手术患者41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顺产、剖宫产、患病类型和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心理、生理、环境等方面实施舒适护理。

1.2.1创造舒适环境

入院时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为新入院患者创造舒适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灯光、无噪音等。保证病房的整洁干净,勤通风,给予患者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缓解她们入院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取得患者的信任,为今后的诊治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2.2心理舒适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心理负担较重,担心病情、预后、经济等问题以及对疼痛的恐惧,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舒适护理。对于过于担心的患者可给予宽慰,多讲解有关疾病知识。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对于临产产妇,可讲解有关新生儿护理知识,转移注意力,使患者从担忧转向期待。对于插管、开腹等行动受限的患者,做好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针对不同的心理进行细心的安慰、关怀和鼓励,耐心听取和回答患者的倾诉和提出的问题,多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想法和需要,关心和体贴患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1.2.3生理舒适护理

保持床单位和患者衣服整洁、干净,及时更换床单和衣物,保持皮肤清洁。护理过程注意防止患者发生褥疮,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术前告知患者麻醉的方式,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帮助患者摆好体位,置管成功后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避免发生仰卧综合症。妇科手术患者由于麻醉应用、手术创伤大、植入导管等,会造成患者的行动受限,自理能力困难进而会出现呼吸困难,睡眠质量差、疼痛、压疮等情况,需要对患者进行卧姿、睡姿等及时的调整,使患者在生理上得到舒适,减少其他不适症状的出现。

1.2.4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方面,故住院期间给予患者积极的饮食指导,不仅可以促进患者伤口愈合,而且可以表示出对患者更多的关心,使患者住院期间感觉到更加舒适。

1.2.5术后护理

要加强术后宣教,护士主动关心、询问患者,使患者掌握如何做好术后护理,避免感染等,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现象,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并对患者的疼痛的程度评估打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加强沟通交流,尽量缓解患者疼痛反应,给患者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整个治疗过程,使患者达到一个自我舒适的状态。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出院时,采取百分制打分方法判断患者对疾病知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等方面的掌握程度,评价护理质量。(2)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出院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两组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均为有效问卷。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7.3±4.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传统的护理模式是被动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对患者进行主动性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舒适护理模式是对患者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的双方面的综合性护理模式。妇产科患者群体较特殊,面临的是孕期、分娩期或内外生殖器疾病患者,患者心理状态较薄弱,加之分娩、疾病、手术的疼痛,很容易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妇产科工作中,可有效提高妇产科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妇产科实施舒适护理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保证治疗顺利完成,而且规范了护理工作程序,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7.3±4.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改善了护患关系。综上所述,在妇产科实施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经莹洁 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