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析高职院校儿科护理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1班40名学生于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为观察组,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2班学生40名行传统教学为对照组,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院校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儿科护理教学;翻转课堂

儿科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中重要的临床科室,收治的患儿普遍年龄较小,缺乏自述能力,使得沟通交流存在较大障碍,疾病诊治及护理困难性大幅提高,而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担忧,护理过程中容易与护理人员发生冲突,进一步加剧当前紧张的护患对立形势[1]。高职院校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近些年来培养的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暴露出了较大的不足,所以运用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当务之急。为分析高职院校儿科护理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1班40名学生为观察组,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2班40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名、女37名;年龄18岁~21岁,平均年龄(19.20±0.25)岁。对照组中男1名、女39名;年龄17岁~21岁,平均年龄(19.28±0.22)岁。纳入标准:(1)均为我高职院校在校学习的护理专业学生;(2)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即将毕业的护理专业学生;(2)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内容。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分组比对。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由教师采取口头讲解、学生记笔记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观察组采取翻转课堂,具体方案如下:根据儿科护理教学大纲内容、教学目标并结合儿科护理教学的特点撰写教学课件,借助便捷的互联网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时长120min左右。收集所有学生的微信号并统一加入到微信群之中,将教学课件和视频共享给所有学生,在课前1周结合题库习题开展课下练习。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展后由学生自行分组,每组5名~8名学生,总结小组学习期间遇到的知识难点并于课堂上共享给其他小组,若不存在疑问或者是难点知识时由教师引出儿科护理中的个案病例,选取的案例实现从合作医疗机构预先收集,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轮流扮演护理人员以及患儿两个角色,利用自身所需知识从就诊开始至临床护理结束的全过程进行演练。最后由教师公布正规的临床诊疗及护理方案,让各个小组进行比对,从中总结存在的问题,并与其他小组及教师展开探讨,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1.3观察指标

将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作为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考核方法与往届相同。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儿科收治的患儿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护理人员面临的工作难度随之增加,对即将步入儿科的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既往采取的传统教学方法并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方面取得的效果并非十分理想,所以儿科护理教学效果成为当务之急。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堂内外学习时间进一步调整及优化,将课堂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促使其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够更加专注的学习相关知识的全新教学模式[2]。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是否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研究领域的热门议题之一。本次研究证实,实施翻转课堂的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均较实施传统教学的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知,翻转课堂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原因在于该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方法及流程,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忱,使其能够主动学习并利用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3]。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丹,周良燕,戴晨茜.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校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3.

[2]赵宏亮.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8(22):125.

[3]张淼.“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21):91.

作者:周晓丽 罗巧 单位: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