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教论文范例

依法治教论文

依法治教论文范文1

(二)经济法课程的衔接存在断层性

由于中高职之间缺乏沟通,中职院校以自我的就业目标制定其培养计划,高职制定培养计划的出发点仍以高中生为基础。这使得高职教学的结果是杂乱无章。中职晋升的学生不仅缺乏文化基础知识,对于某些内容难以掌握,另外对于经济法的了解又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高职存在一个真空期,无法达到培养的目标。

(三)高职经济法课程的技能培养存在不足

如今高职院校的生源逐渐延伸到中职毕业生,而且,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前身就是中职,由中职升级成高职,因此在高职中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培养计划的制定都是缺乏一个新字,有的甚至依旧延续中职的老一套,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实力都跟不上高职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师资力量、技能培训方面以及基础建设方面等都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有的甚至还远远没有中职的技能实力,教学经验也没有中职丰富,使得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出现技能学习的倒退,造成不良后果。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中职院校的经验、案例以及相关经济法的师资力量远比刚升级后的高职院校更具有实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缺乏一定的双师型教师,在经济法的教学中脱离实际,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与实际严重脱节。总之,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必学、必会、必懂的课程,学生以及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改善教学模式以及培养计划,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法的效率和实践性。

二、经济法课程要适应中高职衔接

(一)以职业为导向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目标

在中职院校中确立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后,教学内容适应当前中职院校的发展,待晋升入高职院校以后,都是以职业为主的教学目标,从而在相同的教学目标下,院校实现中职与高职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学生课程的衔接性。在职业导向教学目标中,首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其次是增强了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能力。在中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入高职以后,在原来技能的基础上,更容易掌握高深的技能和知识。同时经过中职的培训,对于资格的考试更是一种递进,在中职,参加初级的考试,高职以后直接中级或者高级考试,将中职和高职的技能和考试形成有效的衔接。在经济法课程学习中,更是如此,同一个目标,不同的要求,使得经济法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对接和递进,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内容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面临一个资格考试问题,因此对于中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内容上,都要符合当前的要求,首先根据考试内容制定教学内容,其次是基于岗位要求规范教学内容,再次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此基本要求下,中职中经济法的学习主要面向的是初级资格考试,以及中职生毕业以后的岗位要求,然而中职生和高职生对于职业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高职的教学内容是中职内容的递进和深入。在中职经济法内容的基础上,延伸到更高,更切合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中高职要形成良好的衔接。在实际情况下,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中高职自身现状,发展适应当前的会计课程内容,中职和高职同向发展,最终实现对接。

(三)以技能为重点优化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手段

中职和高职都是注重技能的培养,中职注重的是初级技能,高职注重中级技能的培养。在各自的技能培养重点下,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模式改革下,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场景教学以及角色的扮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方法上,经济法课程的教学需要专门的会计专业教师,避免非专业教师带来衔接上的问题。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职学生很快适应到高职教学,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也适应了中高职的衔接,对于会计专业系统性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以能力为评价设置中高职衔接的考核方法

经济法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试卷的方式,而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方式,考核的重点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考核中,应注重经济法的实际作用,同时还要重视考核方式方法和的同步性,中职和高职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以免影响两者的衔接问题。经济法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注重实践能力,中职考核和高职考核需要一定的衔接性和共同性。避免中职步入到高职以后存在评价考核的盲目性,减少适应的时间和空间。让经济法课程体系适应到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系统性培养过程中,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三、结语

依法治教论文范文2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课前交流;辩论会;小论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手段要多样,方法要新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教师要力争让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灵活多变,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得新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呆板说教、填鸭式的教法,应秉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理念,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洗礼,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打造高效课堂。

一、组织课前5分钟交流活动

课前5分钟师生互动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个小话题,话题内容要与教学内容贴近,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对话题进行讨论、想象和拓展。例如教学“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引入狼与羊的故事。问:假如消灭了狼,羊群会怎么样?这则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人与大自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们能够进行热烈的讨论、交流,寻求问题中心点。课前5分钟交流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开展“小教师”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能利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身边的人谈论自己的看法,阐述道德与法治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教师”活动,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例如教学“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你所居住的地方周边环境如何?其二,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其三,可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环境,保护人类生命共同体———地球?学生通过分析和讲述,不仅能认识到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联系密切,而且会觉得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抽象,而是实在、具体、可感、与现实紧密相连的,从而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三、组织班级辩论会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对一些概念等理论知识照本宣科,让学生感到生硬,难于接受。而在知识讲解过程中组织辩论会,可以让学生们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原理越辩越明,进而强化学生的认识。例如,针对“自由是否需要纪律作保障”“青少年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话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正反方辩论。在辩论结束后,教师可针对辩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辩论会的授课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四、开展实话实说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旧的事例较多,学生听多了难以产生新鲜感和共鸣。为此,教师可以开展实话实说活动。教师可以预设几个情境让学生实话实说:其一,新买的皮鞋在一个星期内脱底了;其二,新买的电饭锅做饭时锅盖开裂,炸伤了一位老人;其三,新买的电热毯因短路起火,家里着火受灾。让学生假设自己是上述情境中的主人公,思考该怎么办。学生们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五、组织情景剧表演

有趣的情景剧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情景剧表演可以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产生兴奋感,可以让学生对课堂问题进行质疑和释疑。例如,讲解“勇于开拓进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小品《追求》。在小品中,学生甲、乙、丙、丁走在回家的路上,各自谈着自己的理想……甲同学希望自己出国留学,乙同学的理想是上一所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大钱,丙同学只想混个毕业证,丁同学觉得人生在世应该有高尚的追求和远大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进行生动的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远比教师空谈树立远大的理想更具有说服力。

六、开展试写小论文活动

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教师可以利用社会上的焦点、热点问题或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让学生以论文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学生就前些年在我国发生的“非典”疫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写成了小论文,明确表达“抗击非典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这一观点分析透彻,富有逻辑性,有很强的法律价值。教师对学生的小论文给予表扬后,其他同学也开始尝试着写起小论文,论文主题多种多样,从消费市场的打假现象到3•15消费者权益日,再到公民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等等。这种写小论文的尝试既可以让学生主动了解社会现象,又能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透过社会现象看社会本质,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实践证明,丰富、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新颜,李敏.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性”的思考与实践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8(04).

依法治教论文范文3

自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道路逐渐展开,根据我国国情,要实现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应当进行全面的普法教育,把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摇篮,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建设贯穿其中,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在高校的教育中不能简单的进行法治教育或者道德教育,应当对二者进行革新,主要体现在使其相结合,共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道德建设;革新

一、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联系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逐渐的形成一种法治观念,并且通过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塑造学生的法治精神,从而使得受教育者自觉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和习惯。道德建设则是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增强道德素养,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通过对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出的一系列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减少违法犯罪的存在。在当前的政治形势之下,进行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不仅符合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而且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策略也是相联系的。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以道德建设为基础

道德建设注重于将道德思想的内化,使得学生在内心树立道德标准,从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能够以道德来维护社会秩序,那就不需要进行国家强制力的干预。对高校学生的法治建设应当在道德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将法律的标准进行升华,使它内化为道德要求,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教育加入其中,逐渐形成高校的法治建设全面化。

(二)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互相影响

法律和道德可以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中,两者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良好的道德建设可以促进法治建设的发展,法治建设也可以完善道德建设存在的弊端。道德建设的法治化和法治建设的道德化,二者的结合可以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这对于建设安全的校园环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三)法治建设保障了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们内心对于善恶美丑的区分,道德约束是一种自律,如果没有很高的道德标准,道德对于人来说只能在行为之外存在,根本起不到约束行为的作用。法律的要求与道德正好相反,法律的效力是确定的和强制的,如果有人违反了法律,这时候国家强制力就会出现,给予相应的惩罚。若想达到道德建设的目标,法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之路应当辅以法治建设。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综合素养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迈向了新的轨道,正是需要法治意识高的新型人才的时候。通过高校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塑造全面的素养。当大学生懂得了法律之后就能去遵守法律、依法行事,并且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可以向周围的人进行普法教育,这样就可以形成全民懂法、守法的社会效果,逐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可以建立起来。

(二)符合当代的治国道路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国之道,在高校开展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也正符合当今中国的治国方略,并且高校的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进程。高校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率先开展法治和德治的结合,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为全国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当社会上渐渐的推崇这种法治和德治的结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好坏关系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术研究。纵观现今的高校之中,恶习之风逐渐涌现,大学生的违法乱纪行为也频频出现,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化建设的不到位。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而忽视了法治教育,这样形成的校园文化是不健全的,所以将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将会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得高校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目前高校的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法治教育目标落实不够

就目前高校法治教育的形势来看,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标,而不是以单纯的向他们灌输法律知识为目的。从总体上看,当下高校通过法治教育向大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目标已逐渐形成,但是,由于高校教育的落脚点在文化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上,对于法治教育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所以高校教育应当进一步明确法治建设的目标,把目标落到实处,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2.法治教育内容滞后

据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因为大学生法治教育被忽视,造成大学法治教育的教材内容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并且教材单一。甚至有些法律已经修改了,但是,在教材里显示的法律规定、法治观点仍未更新。社会实际和理论脱节,法治教育的教材因未能及时调整和修改而流于形式。另外,教材陈述过于理想,法治课程重视内容目标,忽略过程目标。法治教育课程的核心在法律条文,而非法治文化背景因素及法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整合等。所以,在进行法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多联系实际,以案说法,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3.法治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课堂讲授仍是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但是,老师的讲课方式主要是以向学生灌输大量的法律条文为主,不能将条文与案例联系,对于条文背后的涵义也没有进行阐释,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并且,大多数学生以专业课为主,对于法治教育的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单纯的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4.学生法治品质不足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法律知识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作用却是个门外汉。在大学期间,老师也并未系统的向学生阐述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学生们对法律的作用的理解也只是根据平时的相关新闻获取,对于法律的内在价值,仅仅靠这些是难以明了的。此外,高校学生对于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是很模糊的,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什么,对于承担的义务更是一无所知了。通过有关的教育,高校学生所有的法治意识渐渐形成,很多同学能够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法律规则,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对于规则本身的了解大部分同学是迷茫的,能遵守规则更是难上加难,就目前高校的一些情况反映,高校学生违反法律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大学生的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利用法律手段来对抗不法行为,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实践不足

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以道德知识的灌输为主,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相对欠缺。道德是人们内心形成的一种对于丑恶好坏的评判标准,如果没有将内心的意识具体到行为上来,道德建设是不完善的,高校道德教育更应该注重于对学生德行的塑造,以具体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教育。

2.学生耻辱感缺失

耻辱感是人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衡量标尺,如果缺少了耻辱感,人们就会为所欲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切的行为都以自我为出发点,这样犯罪就会大大增长。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大多是正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反面的耻感教育,使得学生的耻辱感有所缺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些自己以为很合乎情理的事情,而这些恰恰是违反道德,甚至是法律的。例如,高校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想象,很多同学把作弊当成了常态,有时候即使被老师发现也不以为然,部分同学甚至和老师争吵。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由于高校道德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耻辱感的培养,加之道德要求的主要靠自我约束,没有像法律一样的强制力,很容易造成学生道德的缺失。

3.道德建设的法制保障不够

高校的规则制度中都会有一些对于学生违章违纪的处罚措施,但是对于违反了道德的行为,几乎很少有相应的处罚,学生对于道德的态度也就逐渐淡漠。这和道德本身存在的弊端有关,道德因为不具有法制机能,人们在做出行为时,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来决定是否遵守道德,在违反道德之后,获得的惩罚也仅仅是迎来人们道德的谴责。这样,道德并不能被很好的遵守,道德标准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措施

(一)相关规定的结合

法律如果不能将它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很难被人们所遵循,同样法治建设之路亦要辅之以具体的规章和条文。高校的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应当用具体的规章来使其制度化,将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一起写入高校的规章制度之中是很好的做法,在制度化之后,法和道德相辅相成,共同要求,就可以同时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做出约束,学生的违法现象也就可以得以制止。

(二)两种教育主体的结合

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有效途径,要想推动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教师对于本专业的理论研究都比较深入,而对于专业之外的学术研究就很少。大学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老师主要是思政老师,即使老师们对于法律也有所了解,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专业,所以在课堂上传授法律知识并非易事。高校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需要老师加强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甚至可以把法律专业的老师加入到思政教育之中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法治素养的熏陶。

(三)两种教育理念的结合

高校教育中应当逐渐贯彻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理念,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授课之中积极的把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形成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除了思政教育,高校教师也可以在专业课之中结合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法律教育,建立学生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意识的形成。

(四)两种教育实践的结合

学生对于道德问题从小就在书本有所学习,有关道德问题的案例不胜枚举,法律案例也随着新闻媒体的进步而被大家所知晓法律与道德不同。但是案例只能对于教育起到辅助作用,对于具体的内容,案例是很难使学生的内形成对法律和道德作用信念,所以对学生的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时候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例如,根据社会调查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可以把书本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实践慢慢的让学生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渐渐增强学生的法治和道德素养,加快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魏高雁.法治建设的道德保障研究[D].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2]董升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3]云心田.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1).

[4]魏国强.论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科教导刊,2012(4).

依法治教论文范文4

[关键词]师德师风;法治化;高职院校

教育是国之大计。在现代法治社会,学校治理与教育管理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规范运行,因此应将教育纳入法律调整和限制的范畴,[1]即实现教育法治化。高校是教育法治化的重要阵地,高校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表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目前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又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行,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渊博的知识储备,更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和优秀的师德师风,还要熟悉教育法制,知法、懂法、守法,[3]在教育法治化的大框架下合规施教、依法执教,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高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师德师风法治化十分必要。

一、教育法治化与师德师风法治化

教育法治化以教育法制为基石,而教育法制以教育法律法规为核心。高等教育事关人才培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国家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纲领性文件,就是为了切实规范高校管理,保障师生权利,明确师生义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高质量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各领域内专业技术的实践应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因此,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依法治教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大计,教师为本。[4]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要“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并“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内容”。[6]可见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点,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目前部分教师中存在的师风师德问题影响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师风师德建设,及时纠察师德师风问题,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依赖社会道德制约管理,其约束力有限,在解决师风师德问题上难以起到伐毛洗髓的作用。而法律法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普遍约束性。有法可依方能依法治教,因此,要将师德师风法治化作为教育法治化的具体路径,使之成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基石。

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教师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涌现出了许多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赞誉的好老师。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还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师生关系、教学工作和教研科研等几个方面。

1.政治思想方面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广泛迅速,国际交流愈加频繁,多元化思想相互碰撞,前卫思潮对传统主流文化产生冲击,处于这种复杂的大环境中,人们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教师因其职业特性,更爱学习新知,因此对外部信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较高,尤其是自我学习能力强且思想活跃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被新潮的观点所吸引。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高强度、高压力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容易出现人心浮躁,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在纷杂思潮中逐渐滋生。[8]身处其中、受其浸淫,有的人难以沉下心来对新信息、新观点、新思想等仔细甄别并辨证思考,往往随波逐流、盲目应和。少数高职院校片面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强调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对师生政治思想重视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做到位,致使教师中偶有出现政治思想淡漠、理想信念缺乏、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等问题[7]。个别教师甚至罔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课堂上出现偏激言论、贬低传统文化、散布错误思想等错误行为。

2.师生关系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助于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又能促进育人工作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十分重要。[7]但有的高职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未能把握交往尺度而导致师德失范。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但部分高职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那些起点较低、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4]而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声斥学生、歧视学生,有的甚至将学生作为泄愤的工具,致使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具有一定复杂性和敏感性,师生交往应保持恰当的交往距离。而有的高职教师与学生关系过分亲昵、暧昧,个别人甚至以教谋私,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而另一种极端现象则是师生关系疏远淡漠,一些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就走;课堂上学生不坐前排,教师不下讲台;课下更是师生“对面不相识,何人忽此逢”。

3.教学工作方面

如前所述,绝大部分高职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教学,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好评。但也有少数教师工作敷衍塞责,教学不用心,具体表现为:课前准备不足,对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规划和设计,教案、PPT等教学资料准备较少考虑学生视角下的阅读性和可理解性;课堂教学往往照本宣科,对诘屈聱牙的知识点缺乏引人入胜的导入和深入浅出的阐释,没有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课堂管理缺失,教师上课即来、下课即去,不走下讲台、不深入课堂,对那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视而不见,对学生课上聊天、玩手机等不予制止;课后基本无交流,教师为工作而教书、学生为任务而上课,教师讲过了事,学生听过即可,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和沟通反馈。这种教学态度疏离了师生关系,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4.教研科研方面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评价基本上是“唯职称论”“唯论文论”,高职院校也是职称与薪资待遇直接挂钩,论文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紧密相关。与研究型高校不同,高职院校因“应用型”校情,所聘教师多以技术能力见长,且学校对教科研平台的投入远不如在实践基地方面的建设投入。高职教师于内自身科研能力不足,于外则平台支持有限,导致搞科研、写论文受限,进而影响到职称评聘。在工作压力与利益驱使之下,有的高职教师就可能走上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的道路。[8]如有的教师为了早日“脱颖而出”、晋职晋级而违背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违背诚信原则,凭空捏造数据、私自篡改数据,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7]有的甚至不惜花重金找人、论文。

三、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法治化的路径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校的环境氛围,师德师风问题直接阻碍着学校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只有坚持师德师风法治化的道路,才能有效解决师德师风中的问题,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规范是法律的细则。师德师风法治化作为教育法治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应建立“道德—规范—法律”的长效机制,将依法治教落到实处。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教育法制的统领下,以社会道德约束教师自律,以校规条例规范教师行为,以法律法规筑牢教师底线,切实将师德师风法治化建设落到实处。

1.道德自律,注重师德

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是对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起码也是最本质的要求。教师职业本身就具有道德性的要求[8],“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身为师者应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德行和人格魅力来教育和感染学生。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取向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任课教师的思想及言行举止的浸润和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师风师德培训,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加强自律,在传授理论知识、开展技能训练等教学过程中展现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做到言行雅正、自尊自律、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秉持操守、遵守公德、维护正义,进而引领正气昂扬的和谐社会风尚。

2.校规管理,合规施教

从道德层面约束师德师风行为的效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主观态度,其没有阈值,可高可低,没有界限,可严可宽,难以进行客观评判。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制定明确的校规条例,建立完善的师德师风监督与管理体系,将其具体化、标准化,使之可定义、可测量、可评价。同时还要制定具体管理方案,落实师德第一标准[9],将“师德师风”作为教资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通过全面提升师德师风来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校有规范、有引导,教师才能更好地明确自身责任义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关注自身言行举止,规范地开展教学活动。如此便能有效规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问题发生的风险。

3.法律制约,依法执教

高职院校制定的规范性制度条例对防止师德师风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强制性仍然有限。教育法制中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是校园规章制度条例的统领,是教师在公民和教师双重身份下必须遵守而不可违反的行为准则,具有绝对的限制性和制约力。我国现有的《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已比较成熟,但“法无禁止即可为”,面对各类新发的师德师风等问题,还需对这些法律框架增订相应的具体细则。完善相关教育法制,加快教育法治化进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师德师风法治化。强有力的法律制约,能使教师“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更加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时刻谨记“立德修身、依法执教”。如果高职教师人人都能经常性的自省自警,严格遵守法制要求,加强师德修养,不做有损师德、自毁声誉的违规违法之事,那么就能全面提升校园整体师德师风,从根本上遏制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问题,进而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依法治教论文范文5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更多的将会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自身素质的培养。现如今我国高校大学生比例正在与日俱增,但是在管理学生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例如高校学生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规范不完善、管理信息不通常等,这些都是现如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瓶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从根本入手,充分的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会更好的提升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瓶颈问题;突破方式

现如今高校就是“90”后大学生的天堂,很多上大学的学生非常享受现有的生活方式,拿着家中父母的血汗钱,过着自己随心随欲的生活,这就是现如今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为了能够让大学生们认识到自身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问题,高校教师有责任来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帮助高校大学生解决现有问题。

1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领域内的突出问题

1.1高校学生管理目标迷失

现阶段“90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已经严重的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思想已经出现了官僚化的状况,这与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这才会使得学生出现了官僚化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将“育人”与“养人”进行了混淆,甚至只求学生在学校能够舒适,却不知使学生迷失了自我。

1.2高校学生管理规范的不健全

健全的高校学生管理规范能够有效的管理学生,但是现如今很多高校并没有指定明确的管理制度,我国有关部门已经下达了相关文件,例如中央16号文件、《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都是为了完善现有高校管理制度,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有一个统一的高校管理制度,这将会导致学校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

2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新的时代特征带来的巨大挑战

现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与传统大学生思想有着很大差异性,前些年高校大学生毕业都包分配工作,只要学生在校期间好好学习,就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似乎面临着事业,只有一些一流大学是被人认可的,一些不知名的本科和大专生很少会被企业所重视,在新的时代大学生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也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2.2高校改革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要求建立新型的大学管理体制,现如今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这些大学生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往往会有着一个特殊心理。高校改革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学生的自身能力却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3突出瓶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路径

3.1积极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要想彻底突破瓶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首先就应该明确现如今的时代特征,从古至今,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都偏好于规范性制度的制定,而在现代教育发展中,也有很多学生更多的注重自身多元化的发展,所以只有积极推进高校管理体制,完善现有改革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目标,提升现如今高校教学体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建立健全高校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法律在某些方面对于高校教育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因为高等学校是具有独立法资格的行政主体,所以高校的所有活动都务必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进行,现如今我国高校已经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只有明确高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规范现有的法律法规,这样才会为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和发展给予更多帮助。

3.3加强网络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化的社会中,网络技术十分发达,而信息化技术为高校管理给予了更多帮助,要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保持师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就务必注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现如今很多高校管理工作都已经融入了信息化体系,虽然网络信息化在我国很多行业应用较多,但是在我国高校中应用并不广泛,相关教师应该重视起这一问题,将国内外的网络化技术紧密联系到一起,这样才会更好的提升高校管理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瓶颈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只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重视,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这样才会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高校学生管理实现与时俱进的目标,这也是时展的趋势,只有注重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才会更好的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兵.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J].教育与职业,2013(09).

[2]李勃.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3]刘佳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问题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作者:许稳良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第二篇:高校学生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以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SSCI期刊的383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次统计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进行数据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高峰期出现于2013年;《中国成人教育》是研究成果的最主要传播载体;独立研究是基本形式,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主要学术资源分布于高校;依法治校、学生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理念、学生管理制度是主要议题。提出结合时代特征和政策导向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文献计量学

一、引言

高校学生管理是指高校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阶段的校内外学习和活动进行指导、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奖惩管理、助学管理、行为管理、就业管理等[1]。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是维护高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内在要求,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政府历来重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原国家教委于1990年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分别于2005年与2017年进行了修订,各高校也纷纷顺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科学化的道路。在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从严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面对学生思想行为复杂而深刻变化的新特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模式和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工作实际。因此,近年来学术界和高校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和重视高校学生管理的理论研究,通过研究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推动改革,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推动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首次对国内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的总体现状与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和可视化分析,对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宏观描述,以期全面了解当前学界的研究状况,展望研究前景和趋势,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期刊为CSSCI来源期刊。以篇名为检索条件进行精确检索,检索词为“高校”“大学”“高等学校”及“学生管理”,时间设定为2001年至2016年,其他检索条件不限。经人工剔除书评和简讯等非学术性论文后,共获得有效文献383篇。

(二)分析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是指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研究方法,强调采用数学与统计方法来考察文献的外部特征,从而描述、评价和预测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本研究集中对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分布、核心作者与研究主题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更加客观、直观、形象地反映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演化等情况[3]。以主题词的共现矩阵导入Ucinet6进行处理,通过可视化工具NetDraw软件进行主题词共现网络的知识图谱绘制。

三、研究结果

(一)文献的年代分布

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献的增长是该研究领域知识积累的直接反映,从特定时期内文献发表数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判定该领域的发展阶段和态势。从论文的年发文量分布来看,从2001年至2016年,高校学生管理领域的研究总发文量383篇,年均发文量23.94篇。其中,2001年发文量为最低值6篇,2013年达到峰值43篇。高校学生管理相关研究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表明“高校学生管理”受关注程度的增加。从图中也可看出,该领域研究呈现两个较为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7年,研究论文年发表量不超过30篇,第二阶段为2008-2016年,年均发文量40篇,且年际间差距相对较小,表明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进入稳定阶段。

(二)来源期刊分布

文献的期刊分布可以反映某研究领域的专业化和综合化水平。统计结果表明,从2001年至2016年期刊载文量来看,共有99种学术期刊刊载383篇高校学生管理主题的研究论文,总载文比为3.86%,总载文比处于较低水平,表明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期刊非常分散。高校学生管理相关论文的最主要来源期刊为《中国成人教育》,共载文71篇,占总发文量的18.54%,显著高于排名其后的期刊,其余比较重要的来源期刊还有《教育与职业》、《黑龙江高教研究》、《教育探索》等。前10种期刊的载文量共234篇,占总发文量的61.1%。从期刊类别统计来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学学科,教育学期刊是高校学生管理研究领域最主要的知识传播载体。

(三)作者分析

1.论文合著情况

独立作者完成的论文282篇,占文献总量73.63%,合著文献101篇,合著率为26.37%,其中,两人合著80篇,占合著文献79.21%,3人合著18篇,占合著文献17.82%,4人合著3篇,占合著文献3.59%。合作研究在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中所占比重较低,独立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基本形式。统计文献的作者署名频次及作者人数,383篇文献共署名509次,平均合作度(作者人数/文献数)为1.33,实际作者477人,每位作者平均发文0.8篇。投入高校学生管理领域的研究者群体较为庞大,反映了该研究议题的热度和研究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热情,但在CSSCI来源期刊中人均发文不足1篇的现状也提醒该领域研究者应避免盲目追求热点,更加重视学术研究的持续积累,进一步提升学术贡献率。

2.核心作者测定

核心作者是指在某一研究领域中处于重要地位、发挥较大影响的研究人员,其研究方向通常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趋势,核心作者及其发文量反映出某研究领域的成熟程度。揭示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的洛特卡定律指出,写2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的1/4(1/22),写3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的1/9(1/32),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的1/n2。所有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所占比例大约是60%[4]。在477名作者中,发文量1篇的有282人,占全部作者数的59.12%,接近洛特卡定律的指标。根据普莱斯提出的核心作者计算公式M=0.749(Nmax)1/2,M为论文篇数,Nmax为所统计时间段中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发文数在M篇以上的作者为某领域核心作者。经统计,最高产作者为南昌大学黄厚明,发文量6篇,求出M值为1.83,即发文2篇以上的作者即可认定为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的核心作者。结果表明,核心作者27人,占作者总数的5.66%,核心作者发表的文献59篇,占总文献的15.41%,远低于普莱斯提出的核心作者要撰写某领域全部论文50%的指标[5]。依据洛特卡和普莱斯的标准,高校学生管理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仍处于形成阶段,该领域的研究还不成熟。

(四)文献的机构分布

为把握高校学生管理主题的核心研究机构,从宏观层面把握该领域学术资源的分布,对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所在机构的发文量进行统计。此处发文机构只计一级单位,如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部门院系统一为某高校。结果表明,从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的人员分布在259个研究机构,机构平均发文量仅1.48篇,表明研究机构的分散性,这与各高校从事学生管理队伍的庞大体量以及该领域研究的实践性强紧密相关。发文量排名前24位的机构均为高校,可见高校是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的核心力量。其中,以浙江大学和盐城工学院发文量最多,达到8篇。

(五)主题词分析

统计原始关键词,383篇文献共使用关键词1167次,平均每篇3.05个。根据关键词的含义手工清理同义词,合并不同表述但含义相同的词汇,去除重复出现的词汇后,共获得470个独立关键词。其中出现过一次的有364个,仅出现过两次的49个,三次的有21个,以上三类共计434个,占总数的92.34%,大量的低频关键词反映出研究者对该领域研究兴趣的宽泛和研究重点的较大差异。为更全面呈现研究热点,根据含义对原始关键词进行归类,如将“依法治校”“法治化”“管理法治化”等合并为“依法治校”主题。据此罗列出14个频次最高的主题词,这些主题词反映了近年来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的热点所在。关键词共现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一文献中同时出现的情况。关键词的共现关系体现出各研究主题之间的结构关系,两个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越多,关系越密切。两两统计14个高频主题词在所有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次,建立共词矩阵。借助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展示,可以直观体现问题的结构、分类以及问题间的关联等特性[6]。借助Ucinet软件的NetDraw功能呈现高频主题词共现相关矩阵的共现关系。图中节点为主题词,节点大小表示该主题词的词频,节点越大词频越高,主题词越处于中心位置说明该主题词是网络中越重要的节点,亦即在该研究领域中越占有重要地位,连线体现两个主题词间的共现关系,连线粗细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越粗关系越强。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管理”、“高校”、“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等主题词处于核心位置。其中,“高校”与“依法治校”的连线最粗,表明在高校学生管理领域的研究中,依法治校受到高度重视,是探讨最多的议题。此外,“高校”与“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管理制度”,“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管理制度”、“方法策略”也是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四、讨论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2001年至2016年间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产出整体上呈现增长的态势,高峰期出现于2013年;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教育类期刊,《中国成人教育》是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作者合著率较低,独立研究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形式,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高校是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的核心力量,但校际间学术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依法治校、学生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理念、学生管理制度等是主要议题。纵观现有研究,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受到了充分重视。研究者们从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涉及高校学生管理诸多方面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提供了指导与借鉴。高校学生管理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政策导向。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主题进一步拓展深化:一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生管理服务全过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二是紧密围绕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这一纲领性文件,探索在新的制度环境下进一步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实现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切实推进学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弹性学分改革等内容的有效措施;三是更新高校学生管理的技术手段,探索在当代大学生心理行为特征研究的大数据运用,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掌握学生的生活习性、心智状况、行为规律、个性特征等,为实现科学化与人性化管理提供基础性支撑;四是紧扣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实务,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克服当前研究中高度集中于宏观理论叙述与经验阐释,缺乏实证研究的弊端,实现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增强研究成果应用于学生管理实践的指导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贾辉.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7(1):108-111.

[2]邱均平,王曰芬.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08.

[3]刘则渊,陈悦,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邱均平.信息计量学(六)第六讲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6):475-478.

[5]史书侠,李海亮,杨华.2005-2010年《情报科学》刊出论文作者分析[J].情报科学,2012(2):119-123.

[6]汤建民.基于中文数据库的知识图谱绘制方法及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何伟 单位:闽江学院

第三篇:高校学生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的意义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管理开展目标管理的意义,着重探析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的策略,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目标管理;意义;策略

1引言

目标管理指管理人员以管理目标为基础,逐层分解管理目标,并将管理权下放到下层管理中,采用创造性管理的方式完成管理目标。目标管理强调人性管理,要求高校重视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学生管理,能够有效弥补行政管理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因此,很多高校应积极采用目标管理模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然而,目标管理的开展需要解决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观念滞后、管理目标不合理、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目标管理的运用方法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开展目标管理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目标管理的运用,而且对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深刻意义。

2高校学生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的意义

2.1激励学生管理人员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得到相应的规划和评价,而目标管理的运用能够对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管理全责、管理目标等进行明确规定,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工作导向,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效避免了学生管理的盲目性。并且目标管理能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客观测评,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而优化学生管理工作。

2.2整合学生管理工作

在目标管理模式下,管理目标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集中体现了高校的学生管理功能。高校需要围绕管理目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并根据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任务进行优化组合。同时,目标管理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自我目标的确立,并鼓励学生和教师探索自我目标的实现路径,有效促进了学校民主管理的开展。

2.3增强学生管理的科学性

目标管理作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其本质是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融合。目标管理不仅具有管理科学的核心,而且十分重视人的行为得到作用,强调以目标为指导来开展行为,有效增强了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并且在学生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能够突出学生管理的重点,明确学生管理的责任和学生管理的奖惩体系,优化学生管理过程,促进科学化学生管理的开展。

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理念滞后

有些高校的学生管理理念比较滞后,固守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缺乏对先进管理观念和方法的学习,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一味制定规范、制度等约束学生的行为,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这种集中式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学生对高校管理工作有着较大的抵触心理,一旦学校制定某项规定,学生便会去想这些规定的对策,甚至故意和学校唱反调,学生管理效率不高。另外,还有一些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将学生视为被管理者,学生缺乏对管理事务的参与,配合程度不高。

3.2管理目标不合理

部分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出现了一定的偏离,忽视了高校对社会的服务功能,没有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为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仅仅以管理好学生为主要目标,采用统一的教育和管理目标、管理规范等,强调学生行为的一致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有些学校的学生管理重心偏离了管理本质,一味强调学生管理的管理权力而忽视了学生管理的服务职能,缺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学生管理工作只在应付上级检查的时候采取一些形式化的学生服务工作,高校学生管理的服务功能缺失。

3.3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有些高校的学生管理内容十分单一,仅开展一些日常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忽视了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学生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行政类工作的开展。并且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都是根据上级的指示而开展工作,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另外,很多学校得到学生管理工作都没有设置激励机制,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待遇关系不大。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很容易出现偷懒、应付工作等现象,缺乏对工作的认真对待,导致学生管理效率不高。

4高校学生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的策略

4.1更新学生管理理念

目标管理强调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在开展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围绕学生开展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将人本思想渗透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利益,积极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选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另外,高校目标管理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

4.2合理制定管理工作目标

科学合理的目标是高校学生管理开展目标管理的前提,因此,高校应积极制定合理的管理工作目标。在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设定医学生为本的管理目标。为此,高校目标设定应做到主次明确,强调轻重缓急,不能一次性设置过多的目标,注重管理目标之间的协调性,构建科学的管理工作目标体系。并且高校管理目标的设定应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个性化的学生管理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另外,高校管理目标的设定应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设置短期、中期、长期等各阶段的目标,在持续实现各阶段目标的基础上达到学生管理的整体目标。

4.3优化管理方法

开展目标管理需要高校管理人员积极优化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手段,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并且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管理工作中做到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另外,管理人员应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加强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参与,提高学生的管理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卢燕.以目标管理技术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的原则与程序设计[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1).

[2]王兴华,张国俊.高校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7(27).

作者:张文涛 单位:昌吉学院

第四篇:传统茶文化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

摘要:本文首先就我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相应的说明,并从文化层面、道德层面、精神层面就传统茶文化对现代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接着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影响

传统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丛林中的瑰宝,其融合了儒释道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同时还吸收了许多民间朴素思想价值观,值得当代人推广和传承。高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针对他们的管理工作自然十分重要。当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还未形成体系,管理方法和理念均存在不科学之处。茶文化思想中寄寓着古人的智慧,把这些思想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将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完善,使高校学生能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1传统茶文化概述

1.1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不同学者对茶文化起源有着不同的看法,不过“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这个说法却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神农氏时期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茶伴随着华夏儿女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起初,茶被人们作为一种提神的药草,后来才逐渐发展为普通大众都喜闻乐见的饮品。唐代文人陆羽对民间茶文化进行整理,并编撰了茶学著作《茶经》,该著作的问世将饮茶推向了另一个高度,陆羽也因此被人们尊称为“茶圣”。陆羽在书中系统讲述了茶名、茶具、种茶、茶产地等内容,给人们认识茶文化提供了一个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视角。同时,现代史学家都将《茶经》的问世作为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茶”字是由“荼”字演化而来的,这在民间地理志和相关史学资料中都不难发现。将现代“茶”字拆解开来,就是“一草一木一人”,现代茶人对“茶”字进行解读,将其理解为“人于草木之间,茶之道也”。茶文化是在茶事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交织交融,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制茶技艺、茶叶种植方法、茶道、品茗方式等在各个朝代得到了丰富和扩展,并一直延续至今,为世人所推广和传承。中国俗语“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向人们再现了茶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现代世界各地的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1.2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内涵。茶文化主要受到我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因而茶文化内涵也有很多儒释道思想的成分。首先,就儒家思想来讲,儒家推崇“中庸”、“和谐”、“三礼”,这在茶文化中也有所体现。比如说,“倒茶七分满”就是说茶人倒茶讲究适度原则,这与儒家提倡的“中庸”思想存在契合之处。饮茶意境的构造有时需要茶艺的辅助,因而茶文化也融合了艺术等高雅之物,茶人在饮茶时能够在茶艺熏陶中体会到“清静和乐”的妙趣,而这也正体现了“和谐”的思想。茶人在饮茶时还讲究礼仪,比如婚嫁时儿女要给高堂敬茶、奉茶,这些礼节都体现了儒家对“礼”的推崇。其次,就道家思想而言,道家提倡“天人合一”、“无欲无为”等思想。比如说,茶人在饮茶时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体验,并在饮茶中忘却自己的烦恼,完全释放自身的灵魂,在内心深处感受到真正的“自由”,这其中包含了道家思想。最后,就释家(佛家)而言,佛家推崇“静”、“清”等思想,这在茶文化中也有所反映。比如,茶人的饮茶环境通常是安静而惬意的,这使得茶人可以真正静下心来感受周遭的玄妙和变化,从混沌和困惑中走出来,进而领会世间的真理。唐代高僧皎然写下了“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等诗句,这事实上与“禅茶一味”思想有着共通之处。

2茶文化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

茶文化中有着诸多朴素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当前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有所启示。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容疏忽。事实证明,教学工作者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茶文化思想,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收到不错的效果。茶文化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文化层面:丰富文化知识,提升文化修养

据相关社会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文化修养一般,而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是相挂钩的。文化修养程度不高,那么人的涵养、品格等都会相应受到影响。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其中蕴含了很多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茶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反映在饮茶方式上,同时还体现在茶俗、茶礼仪等层面。比如“即冲即饮”、“调饮”等,这些方式事实上主要由唐代烹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等逐渐发展而来,同时也结合了国外的主流饮茶方式。就饮茶习俗来看,我国饮茶习俗主要包括擂茶(粤东、粤南)、功夫茶(闽粤)、竹筒茶(傣族)、盖碗茶(回族)、婆婆茶(苗族)、虫茶(湘)、三道茶(白族)、土锅茶(哈尼族)、酥油茶(藏)、盐奶茶(蒙)等,这些丰富多样的饮茶方式与当地的传统习俗存在密切联系。当然,茶文化中还包含茶文学、茶画、茶联等艺术作品,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了解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

2.2道德层面:构建道德规范,规范行为准则

茶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其在很多方面也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思想。国人饮茶讲究茶礼仪,比如以茶待客时通常用双手将茶杯呈递给客人,以示尊重,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同时茶人饮茶也讲究“小口啜饮”,这种饮茶方式一方面可以使茶水回味无穷,一方面也不会在外人面前显得唐突。当然,我国传统茶文化还对茶事活动中饮茶人的礼仪做法进行了规定,每个细微的动作都传递出不同的意蕴,这些动作在茶具清洗、茶具摆放、倒茶、品茗时都有所体现。比如说,茶人饮茶时通常会将茶碗或茶杯顺时针转动一圈半,饮用完后再将茶具转回原处,诸如此类的茶道礼仪值得高校学生学习和研究。再比如,民间还有着“晚辈给长辈敬茶”的传统,这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首孝悌”观念存在契合之处,这有助于学生亲情观念的改变。同时,茶圣陆羽还对茶人提出了德行方面的相关要求,比如他认为茶人应该尊崇“俭”的思想,茶事活动应该去繁就简,切忌铺张浪费。这种思想理念对于高校学生盲目攀比之风的改变有所帮助。

2.3精神层面:提高精神修养,丰富精神生活

关于茶道精神,茶学界众说纷纭。有学者将中华茶道精神归结为“清、敬、怡、真”四个字,当然还有学者提出“茶有八德”的说法,这些说法事实上都可以都有其可取之处。本文以“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思想进行说明。我国传统茶道精神受到儒释道等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其对当前高校学生精神修养的提升自然有所帮助。“清”表示“清静”、“清廉”,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保持内心的清静,不受外界的干扰。部分高校学生存在网瘾,他们整日沉溺在网络世界,而“清”的思想可以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回归到正常生活学习之中。“敬”表示尊敬,要求人们在社会相处中相互尊敬,同时要求人们尊重大自然。学生应该时刻保持谦卑之心,与整个世界坦然相处。“怡”表示和悦、调和,要求茶人在饮茶时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不被世俗扰乱初心。“真”表示真理、真知,要求茶人在茶事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够去伪存真,找寻到人生的真理,最终地道“真善美”的境界,很显然这些思想精神可以改善学生的精神境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3茶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策略

3.1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是国内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学生管理与教学质量存在关联之处。随着时代的前进,国内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根据相关调查来看,国内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存在以下两大问题:第一,学生管理理念落后,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部分高校仍旧采用“自上而下”的传统管理思路,学生在管理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很显然,这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学校命令,学生执行命令。而事实上,学生才是校园的主体,正如他们是课堂的主体一样。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服务于学生,而不是使学生处在被动地位;第二,管理内容和程序存在滞后性。就管理内容而言,一些高校往往将管理重心全部放在学生的课堂管理上,而忽视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比如宿舍管理、图书馆管理、安全管理等),这与现代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存在相悖之处。就管理程序来看,管理内容的下达通常要经过教育组、校党委、行政部、学工部、辅导员、学生会、学生等多个主体,导致程序的准确性和执行效率都大打折扣。除此之外,管理队伍的不健全、管理方法的单一化等问题,都阻碍了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优化和革新。

3.2高校学生管理策略建议

就上述分析来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茶文化对人们的文化、道德以及精神层面均有着一定的影响,将茶文化导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势必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种管理策略:首先,改变管理理念,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看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国茶文化注重人的精神层面,有着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事实上与当前“以人为本”思想是共通的。将其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并在管理工作种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将茶文化精神与高校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茶文化思想洗涤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认识到修身养性的必要性。现代社会有着各种诱惑,茶文化可以引导学生认清现实,抵挡不良诱惑。最后,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设多种活动,比如通过讲座、实地展示等形式帮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形成正确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刘钰.浅谈推广茶文化对大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159-160.

[2]张颖.试论儒家仁爱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79-180.

[3]郭威.传统文化思想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8):61-62.

[4]姜益琳,陈建波.儒家教育管理理念融入高校学生管理过程的契合性分析及实效性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32(7):271-273.

[5]宋顺喜,颜妮娜,刘彦娟.茶文化视角下高校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探讨[J].福建茶叶,2017(2):158-158.

作者:田姗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摘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探索与之适应的新途径、新思路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从学生管理工作者角度出发,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展开思考。探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策略,以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各高校组织学生管理者深入学习《意见》精神并进行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指导性强的培训。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有扎实领会《意见》精神,才能够深刻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一、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学生管理既是对在读学生的校内外活动按既定目标调节和管理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发展过程。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目前,全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在学生管理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教育之中。结合学生需求,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价值,为学生管理奠定理论基础,形成了符合学生特点的管理和教育体系。第一,加强了对辅导员的选聘工作,保证辅导员队伍学历层次的逐步提高。建立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制度,提升辅导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进而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依托网络系统架设连通学生的桥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带动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者通常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或网络班课等信息化手段,即时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第三,转变工作方式,利用情感因素开展学生管理工作。95后大学生性格、需求、特点各异,通过谈心交流、团体活动、班级心理辅导等方式开展工作。以情化人、以情感人,用关爱、熏陶等情感渗透增强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感。

二、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管理的价值

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学生管理,其目的都是“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培养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道德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思想意识和自我认知都在形成之中。由于年龄因素,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识别能力、社会经验等方面都存在欠缺,易受影响。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学生管理实践结合起来,以思想政治理论为导向,明确学生管理方向和路线。一方面,学生管理者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采取贴近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等方法,有针对性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影响,完善学生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班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载体,要抓好学生管理,必须把班级作为主要阵地。通过班风学风建设,按照统一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共同目标规范学生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和风气。班风学风是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的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也体现了班风学风的养成及效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从而端正思想和行为,达到了促进学生管理的目的。

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手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国家、社会以及校园的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统领地位、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管理者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线工作者,在新形势下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定信仰,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方针原则和工作遵循。《意见》可以说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要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要任务。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学生管理干部应该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指导工作、武装思想。认真学习系列讲话精神,了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战略。努力成为党的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执行者和支持者。始终不懈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二)拓宽思路,深入开展立德树人工作

针对新形势下实际工作中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挑战。深入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必须创新思路、改变形式、提升内容,将思想政治工作做精做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主动性。第一,将学生管理与教学工作联动起来。学生管理与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共同目标展开的相关工作,二者存在关联性,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从整体上看,增强学生管理与教学工作的联动,需要充分调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要求学生管理者紧密围绕教学中心,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将专业教学活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交叉融合。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协同育人。加强专业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骨干培训,促使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的两支队伍密切融合,合理创新。第二,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以实践能力为抓手,结合学科优势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合作育人。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高校文体活动中,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通过各类社团活动和主题班会,以红歌会、书画作品展、橱窗海报等形式展现,创造积极、文明、向上的风气。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第三,兼顾课堂教学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时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改变了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特点,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才能满足教育对象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开放式的发展,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资源APP或是由微信公众账号统一信息的学习平台。发挥APP多终端、易操作的特点,实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广普性、平等性。通过网络载体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三)夯实基础,不断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在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学生干部等层面做好《意见》精神的宣传和实施方案解读,以形成广泛的责任共识。加强基层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在广大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党员中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新理论与学院实际相结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断探索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党员骨干队伍的培养培训,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主动性。把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将党建活动与学生校园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提供各类实践锻炼平台,提升学生党员个人素质和能力,培养立场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贴近师生,继续发扬党内民主作风

在多元思潮中坚固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强化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党内民主能够广泛吸纳教师和学生思想动态、政策取向等各方面意见,有效应对各方面利益需求。首先,严格基层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形成党委领导、基层教师、学生骨干组成的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先锋队。通过树立典型、学习先进,在党员中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其次,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党的组织发展。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教师及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再次,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加强对家庭贫困生、心理障碍生、违纪处分生、学习后进生和毕业生的关注与教育,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使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探索推进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活动,加强师生之间、支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如理论研讨、思想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不断增强党内民主生活会的民主氛围及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学生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战场,学生管理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真抓实干,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理解和支持各高校党委关于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决定、决议,并在工作中带头贯彻执行。应不断加强理论和时政学习,做好学生成长的带头者和领路人。遵循思想政治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五个坚持”,持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六有”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云飞、李娜.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高校思政工作核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5).

[2]王先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四个必须”.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3).

依法治教论文范文6

我国现在以依法治国为理念,本论文以研究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为前提,分析了我国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把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定位为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的目标导向,以期高校培育具有法律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

我国一直是坚持依法治党、依法治国的方针路线,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再次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法治教育对于他们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课。因此,在我国法治治国的方针下,高校开展法制教育,不仅仅只为学习和考试,更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一)对法制教育理念认识不够清晰

高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在保障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一直在强调德育与法制的教育,虽然高校的教育理念中反复强调了德育与法制的重要,但是从各个高校实践的情况来看,对于道德教育的力度更大一些,也更广泛,不少学生和教师认为道德教育直接关乎个人修养和素质,比法制教育更为重要,这种观念普遍存在各大高校。在不少学生和教师的观念里,法制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学科,而不是一个普及的教育科目,这种教育理念认识上的不够直接导致不少高校开设有德育教研室而没有法律教研室,可见高校法制教育实践起来还是困难重重。

(二)法制教育内容刻板不实用

不少高校开展法制教育,仅仅只是开设一门课程,对学生普及一些法律专业知识应付考试,而对于法制教育真正的意义并没有理解,对于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并没有太大作用,这就失去了法制教育实用性的目的,没有起到真正的法制教育意义。此外,高校针对非法律专业学生开展的一些法制教育课程,内容也只是一些法律条款和法律规范,虽然法律条款是一项严谨的规范,但是法制教育却不应该刻板,特别是高校法制教育,更应该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以及和他们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

(三)法制教育实施方式简单落后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以课堂为主,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接受法制教育的课程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于法制教育的实施方式过于简单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法制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四)法制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法制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教育,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有些高校直接选用德育教育教师来进行法制教育,将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融为一体,这种教育方式还是有很多弊端的。因而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配备专业的法制教育教师,将法制教育作为一项专项教育进行开展,这样才能推进高校法制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网络时代法制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

(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需求,网络信息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利用网络加强法制学习对于法制教育是很大一个挑战。

(2)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上每天充斥了数不清的信息,这对于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也产生了很多影响。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法制教育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加强法制观念,树立良好的法制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三、如何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

(一)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律讲堂

对于高校开展法制教育,首先是需要普及法律知识,只有熟悉法律知识才能树立法律意识,当前不少大学生法律观念模糊,缺乏法律常识。高校也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法制学习宣传网站,引导学生通过健康的上网习惯,学习网络上积极和有用的知识,通过网络加强法制意识,加强法制教育。

(三)拓宽法制教育的途径

高校在进行法制课题教育的同时,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丰富课堂教育,增加学习的生动性,通过拓宽法制教育途径,这样才能将法制教育融入生活,增加大学生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

(四)加强法制教育师资建设

为了推进高校法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师资建设,加大对法制教育工作的投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力量的投入,尤其是加强对法制教育课程教学相关老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五)法制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高校的法制教育一直以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教科书为教材,而且教学方法往往是将课本知识生硬的灌输给学生。法律一直是跟随的社会的进步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因此法制教育的教材也应该不断更新,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在新的法制教育教材中,更应该加强实用贴近生活的法律常识。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同时借助网络平台,也能加强学生和教师在课外的交流与沟通,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和约束,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的普及。

作者:韩东旭 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依法治教论文范文7

如果说法律教育课程的缺失是因,那么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法律素养的缺失则是果。在对湖南各县市1000多名一线小学教师的法律意识的调查后,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以下分析结论,有50%以上的小学老师对于法律的态度是敬而远之,甚至有厌法、恶法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法律在教育中只是摆设。有高达80%的老师有惧法、畏法的心理,他们坦言不会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教学中的问题,这部分教师大多对于自身的教育权益的理解也是模糊的。只有20%的老师能够基本掌握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认为依法执教是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千多名小学教师中,有100多名老师是小学校长,他们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领路人,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师生的主心骨,其法律素质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现实工作及发展走向。但据调查显示,他们中有50%以上的人对于法律持观望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还有10%的人对于法律很失望,他们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丧失了对法律的信任。只有10%的校长有着良好的法律素养,能自觉运用法律的视角去透视和观察事物,很好地保障了依法治校在学校层面的开展。由此可见,小学教师法律意识淡薄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不清楚什么样的行为可能引发诉讼,他们对法的认识是模糊的,他们无法确定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合法,用法律来考量教学行为更是鲜见的事情。一些教师甚至认为,正义的天平是倾斜的、是不利于教育和学校。当前小学教师乃至小学校长们对于法律的狭隘理解,对于法文化的无知和诉讼的错误观念应该让我们有一种现实的警醒,高等师范院校法律课程的建设已远远不能适应培养小学教师的能力需要。

二、师范院校法律教育的深层反思

(一)不断强化的法治观念与传统文化的博弈

随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依法治教和依法执教理念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章指出“推进依法治教”,“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可见,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主体,在当今教育法制化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执法者,法律素养也成为了一名合格教师所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现实的需求与现实的缺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这种缺失是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这其中,最让人不自觉但却最顽固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错综复杂的宗法社会,形成了家族本位为主的根深蒂固的中国伦理思想。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及“三纲五常”,“在中国这样一个“层系组织之社会中,没有‘个人’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缺乏个人及权利意识的观念。“天、地、君、亲、师”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观念,将教师置于高高在上,顶礼膜拜的位置,这种伦理价值观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当中,并无意识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观念。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是不自觉的,这种文化的不自觉性“润物细无声”般地潜入人的思维之中,被理所当然地接受、认同并实践。教师与儿童的关系中,服从与被服从仍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关系。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依法治校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教师对于法律的态度才会一如既往地漠然,在教育教学中体罚、变相体罚、殴打等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才会无法杜绝。也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家长对于老师的期待才会超越了老师所能承载的程度,尤其是农村小学,家长都会满怀信任地把小孩交付给老师,并嘱咐:“孩子要是不听话、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而这种信任实则是对老师违法教育行为的一种纵容。因此,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是要不断强化法治的观念,逐渐在与传统文化的博弈中占据上峰。

(二)构建综合性大学与坚守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取舍

综合性大学的号角一响,许多学校进行了合并重组,在合并的大潮中,师范学校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是如何在综合院校中开展教师教育,保留师范性;二是留存下来的独立的师范大学和师范院校如何发挥这种师范特性。2005年袁贵仁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师范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三点:师范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性”,师范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面向社会”,师范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性和综合性有机结合”。这三点明确指出坚持师范性是转型师范院校特色优势,立校之本。因此,对于师范院校如何保持住师范的论争是众多的。然而,在坚守师范性的同时,如何吸收综合性大学所倡导的多样、灵活、开放的价值属性往往被忽视了。要不剥夺,要不照单全收,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是比规模、比大楼、比论文,更重要的是比内涵、比特色、比贡献。因此,正确地拿捏尺度,在巩固师范办学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综合性大学的积极元素,不断扩充师范院校的价值内涵,才是明智之举。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总是发生教师违反法律规定、践踏学生权利的事件,比如无视学生尊严,辱骂、伤害学生,偷看学生信件,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等。究其根源,就是师范教育一直以知识、技能培养为本体而忽视了人文科学精神等价值内涵教育,而法律教育正是这种人文科学教育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一环。师范院校是教育工作的母机,其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中小学主要的教育工作者,他们能否适应时代的变化,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提高依法教育教学的自觉性,直接决定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成败。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师者本身具有必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法律综合素养,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具有较高法律意识的小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发扬和深化依法治国的理念。因此,在师范院校中构建法律教育体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三)法律教育的模糊属性与师范教育的融合

谈及法律教育,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是律师、法官、诉讼等等。诚然,从渊源上说,法律教育具有专业属性,多代表法律职业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律师,属于一种精英式的教育模式,而在我国,法律教育的价值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我国缺乏法治的历史传统,普法教育是我国法律教育的基础,加之我国特殊的国情,法律教育除了法律精英教育之外,更大范围所需要辐射的是法律基础教育。正因为如此,曾经一度《法律基础》被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这门课程从开设之初就被定性为思想品德课,随着“两课”的合并,这种属性得到了巩固和扩大。虽然法律基础教育作为政治教育下的法律课程,有着不同于法律精英教育功能上的差异性,但从本质上而言,只要是法律教育就不能忽视法律本身的专业属性,这种专业属性包含了其自身独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精神内涵。在法律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既不能忘却了法律基础教育的政治属性和道德价值,也不能忽视对法律本身价值体系和价值内涵的解读。从深层次而言,法律基础教育较之于法律专业教育要更难,它需要通过对法律知识这一载体的讲授,把法律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法律性完美地结合。因此,我们首先要梳理清楚法律教育的属性,明确我们所谈论的法律教育是区别与法律专业教育或称精英教育的法律基础教育,这种法律基础教育的属性是多重的,既要体现法律性、又要体现思想性和政治性。而当这种法律教育与师范教育相融合的时候,又应当有所不同。最关键的就是要在法律教育的内容上根据师范教育的专业特点,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法制教育,弱化法律教育的思想教化的属性,而强化法律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得师范生能够在法律教育的体系中获得法律的认知,培养用法律处理实际生活和工作问题的能力。

三、师范院校实施法律教育的途径

(一)更新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

法律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突出它的针对性,改变目前法律教育“大一统”的模式,现在的法律基础教学,通常都是把所有的法律门类都一应俱全地在一名课程中予以介绍,几乎覆盖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部内容。想要让学生通过短时间掌握这么多内容显然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学生也无法通过对各个法律门类皮毛似的了解,树立起法律观念,因此,师范院校的法律教育亟待突出它的针对性。针对师范生的职业的属性,开设教育法律法规相关的课程,比如教育法学、行政法学、儿童权益、依法治校等相关课程。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实用性

法律本身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并非是一门单纯的知识性课程,它的价值是能够被应用来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教育法学课程所涉及的法律条款就较多,如果单就这些条款逐个分析,一一细致讲解,学生的专注力和兴趣度会大大降低。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用最多的就是案例教学法。在法律教育中也不例外。然而对于师范生的法律教育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明确教学对对象是师范生,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与他们的未来的工作息息相关的例子,这样更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共鸣。二是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解决案例,而是要将案例教学法与启发性的教学相结合。比如,提出一个案例,要让学生充分的讨论,教师通过分析思路的提示来启发学生如何用法律的思维来看待现实工作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反复的案例教学法中不自觉地形成法律的思维方式。这个过程比案例分析本身更重要。

(三)形成法治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的强化作用

依法治教论文范文8

[关键词]廉政文化;依法治国;价值观;法治精神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腐败问题是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严重漠视,不仅危害学校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路径载体,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关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长远性工程。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党的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引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从“决定性作用”到“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是关乎全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新时代高校党建提出了新的期许、新的任务、新的要求。高校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损害了教育公信力和公益性,侵蚀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高校内部加强纪律建设、加大执纪审查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表明了我党对腐败问题的深恶痛绝和“零容忍”的态度,其作为一种事后惩治的手段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治病救人”不仅在于解决病痛,更要防范于未然,要从思想上树立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意识,要通过教化真正破除腐败滋生的内生土壤。中国古代“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之,文治教化”、“人文化成”的释义在深刻解释文化作用的同时,阐明了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即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挥文化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熏陶作用,将核心价值观、党纪国法和法治精神与实践等通过文化的触角渗入人心、渗入骨髓、渗入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实效。鉴于此,我们从不同维度设计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以安徽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和郑州大学为样本学校,向在校师生随机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68份。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教职员工占12%,本科生占55%,硕士生占21%,博士生占12%;其中,中共党员43%,派4%,共青团员47%,群众6%。四所高校问卷分析如下:

(一)廉政文化活动项目丰富多样

调查结果显示,四所高校参与调研的大部分师生都参加过相近相似的主题教育活动,其中约96%的被调查者对学校举办的活动表示满意。其中,以观看廉政教育电影和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主。如,安徽大学在2017年依托第六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廉政公益海报展,遴选50余份优秀作品在学校进行集中展览,约10000人次参观了该展览。同时,与合肥市纪委共建“清风影院”,以及编排原创民族歌剧《包青天》,浙江大学部分学院组织毕业班党员、各党支部书记、预备党员赴浙江省第六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开展以“廉为本,洁自好”为主题的爱莲(廉)摄影大赛和廉洁主题动漫征集活动,制作并推广廉政屏保、结合毕业生去向开展树廉倡廉毕业教育等深受师生欢迎和喜爱。

(二)廉政文化建设由线下拓展到线上

在调研的四所高校中,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校园网等网络媒体开展廉政教育,如四川大学全力打造“一网三微”全媒体平台,建立新媒体联盟实现对1000多家校园新媒体的聚合联动,通过打造网络栏目、策划精品内容、塑造网络品牌等,精心组织“8秒正能量”等“微”活动,倡导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郑州大学通过校园网、纪委网站积极宣传报道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果,2017年共在学校网站91篇纪检工作新闻,每周组织全校处级以上干部接收、学习《廉政周刊》手机报,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学思践悟”微信群,开通面向全校党员干部的官方微信平台“清风郑大”。

(三)反腐倡廉的形势依然严峻

在调查中,大多数的师生对于高校腐败问题表示深恶痛觉,认为高校腐败是对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的严重亵渎;仅有少数人表示无所谓,认为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必然会将社会中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折射到校园里,而且随着高等教育投入、办学规模和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腐败不可避免,而作为大学人,应该注重于教学科研,这些不和谐的行为自有法律和道义去惩戒约束。通过调查,在四所高校腐败案件中,以职能部门居多,特别在财、人、物等方面,严重违反清洁廉明之义务。就教师而言,则往往集中在转移和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抄袭剽窃论文、收受学生礼品和吃请等。而在学生群体中,则往往集中在诚信缺失,特别是学术诚信堪忧,另外在学生干部选拔、评奖评优、党员发展等环节有行不正之风的倾向与苗头。

(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仍存有认知误区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约有32%的被调查者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法治思维不够,在内容上往往过多集中在道德说教、案例介绍等方面,没有很好的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统一、相结合,没用将法律条文中所蕴含法律精神有机融入于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二是约有41%的被调查者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知不全面,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组织征文演讲比赛、观摩警示教育基地、等文娱活动等,没有将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量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三是约有23%的被调查者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理解存有误差,特别是对于二者之间互动共成的关系认知不够清晰。

三、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维度

正如所说,在新时代,我们的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党内存在“七个有之”的突出问题,“四风”回潮复燃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言论等。这些情况,在高校中也普遍存在,这也为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新的要求。

(一)以价值涵养为根本,筑牢廉洁奉公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更是一种价值追求,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将核心价值观作为廉政文化精神特质的内核,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元素,多层面开展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廉洁教育实践活动。“涵养价值观”,体现的是一个过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文化载体将价值观内化于心、塑造品格,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价值观的培育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导向,为“价值涵养”培育养分丰富的廉政文化氛围,实现全方位全环境全过程育人。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依赖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结合高校实际,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学校根据依法办学治校需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预防、监督和惩治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高校廉政制度建设本身而言,首先必须立足于国家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个基本范畴,同时也要注重具有法律属性的大学章程的制定完善。要必须坚持以大学章程为准绳,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立治有体搭建更牢固的发展框架和更规范的治理轨道;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通过施治有序推进学校反腐倡廉工作法治化转变,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在各个领域中稳步前行。

(三)以法治精神为内涵,提升预防惩治的功用效果

高校腐败问题频发,其根源主要就是少数人的法治意识淡漠,校园中法治文化得不到彰显。法治文化与高校廉政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法治文化作为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约束人类社会生活的刚性文化领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理支撑。另一方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将法治思想、法制观念、法治原则等通过文化的触角柔性的渗入人心,形成人人敬法、畏法和守法的法治氛围。推进以法治精神为内核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以增强师生法治意识为目标,通过文化这一载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帮助师生树立遵纪守法、克己奉公的正确意识;要以强化法治培训为抓手,提升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要以健全法治基础为保障,加快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要以弘扬法治精神为根本,大力倡导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把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作为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四)以载体创新为路径,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共成发展的特性。在新时代,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途径和主要载体,廉政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了廉政教育的路径。要打造好高校廉政文化,必须将廉政建设与高校校园文化有效结合,把法治教育、廉洁教育、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细微处,要突出课堂载体,在春风化雨的言传身教中提升师生反腐倡廉的意识;要突出活动载体,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养成“清正、廉洁、奉公”等观念;要突出校训和历史文化载体,在学校光荣历史传承中增强廉洁教育的渗透力、感召力;突出网络载体,在贴近师生的网络传播中弘扬正能量;要突出环境载体建设,加强公共空间文化氛围营造,通过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艺术化”地进行“廉政”教育,“形象化”地塑造“法治”人格,以美导真,以美导善,培养和唤醒每一个师生的法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健,周飞.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当代意蕴[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113-114.

[2]新华社.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