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活动方案范例

文体活动方案

文体活动方案范文1

一、活动时间

不安排集中学习时间,由各党支部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组织党员采取线上学、网络学等方式开展学习。

二、主题

坚决克服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三、学习内容

1.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3月7日《人民日报》);

2.《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坚决克服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3月7日《人民日报》);

3.《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胜利——学习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3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4.《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论学习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3月8日《人民日报》);

5.《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论学习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3月9日《人民日报》);

6.《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论学习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3月10日《人民日报》);

7.《在湖北省考察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时强调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3月11日《人民日报》);

8.在湖北省考察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2020年第7期《求是》杂志);

9.《在浙江考察时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4月2日《人民日报》);

10.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摘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1.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四、有关要求

1.局属各单位党支部和党员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必胜信心决心,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坚决打好防控疫情影响风险“阻击战”、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歼灭战”、聚力攻克重点堡垒“强攻战”、深入推进减贫工作“接续战”,确保完成决战脱贫攻坚任务。

2.局属各单位党支部要对照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做好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的工作。要精准发力应对疫情影响,加强动态监测,切实加大帮扶力度,有效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要凝心聚力筑牢脱贫保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聚焦中央第十一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意见,整合资源,精准帮扶,全面实现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基本生活有保障。

文体活动方案范文2

【关键词】高校工会;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关怀高校校园文化本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工会对于打造良好学校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要针对高校工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有效途径进行深入探讨。

1高校公会组织职能

1.1约束功能。首先高校教育文化的约束力不仅局限于文件制度的颁布,同时还需约束校园风气和道德素养。风气和道德素养的建立无法进行明文规定,而看不见的软约束会比看得见的规章制度更加深入人心,对人造成强烈的心灵冲击,使其深嵌于学生和教师的为人理念中,影响更加持久。

1.2凝聚功能。高校校园文化的积累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各级师生的文化与精神积累。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加入日常身边人和事的缩影唤起和激发人们对学校的情感,从而产生不可预估的凝聚力。

1.3激励功能。高校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气是经过较长时间历史沉淀所形成的,通过长时间的沉淀形成一种积极且正面的文化氛围,各大师生生活在这样具有驱动力的环境下,通过环境的驱动激发自身学习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

1.4教育功能。校园文化除了物质这一可视化的方面,它同时还有着不可视化的一面,那便是精神。通常情况下,这不可视化的一面能够对师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使其成为个人道德理念,它不仅能够感染高校教职工,同时还能消除广大师生因正面教育而产生的烦躁和逆反心理,通常情况下能够收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2高校公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2.1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民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在,民主管理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全校师生。高校校园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包容开阔的氛围。工会要按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是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管理工作,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工会从根本上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有权利进行规则讨论、活动方案的设计以及活动计划的有效实施。

2.2丰富教职工活动形式。教职工本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和践行者,工会开展的教职工活动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不仅含有中华文化的传承、职业道德培养,同时还包含强身健体的体育竞技。将知识、娱乐、休闲融为一体,工会活动在满足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教育。

2.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的,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打造良好校园氛围、浓郁文化氛围的基础所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再加上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劳动关系逐渐多样化,特别是非事业编制人员的聘用使得教职工利益格局发生变化,造成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工会本就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主要产物,它能够利用教职工身份向本单位或主管部门反映劳动者实际诉求,同时也可进行劳动者关系调节,在最大程度上化解矛盾,构建和谐校园氛围,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打造和谐人际关系。

3高校公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的有效途径

3.1丰富文体活动内容,增强校园师生凝聚力。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通过全体学生员工在各个领域相互作用中打造出来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校园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载体。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各种要素进行优化升级,使其在符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展现时代精神却又不丧失自身特征,打造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的氛围和环境。在高校管理过程中不能仅靠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完成,同时也离不开校园文化。与明文规定的规则不同,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力量,却能够将教职工的注意力兴奋点引导到校园发展这一整体目标上,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理想,工会要不断丰富活动文体活动内容,使其成为精神载体,利用多项文体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寓教于乐,培养教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文体活动这一载体唤起教职工心中的情感共鸣,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健康的文体活动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校园增添生机,同时还能加强教职工深度融合,提高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品位,培育团队精神,凝聚教职工信念,激发教职工团体的普遍办学热情。

3.2提高教职工个人素质。弘扬宣传校园精神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职工的个人人文素质。校园文化可以说是高校的灵魂所在,工会要在学校党委的积极领导下主动与有关部门深入发掘校歌、校徽的丰富内涵,通过广大师生员工易于理解的形式和语言积极诠释校园精神的基本精髓,使其富有与时代相匹配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并传播到每个学生和教职工心中。工会需要按照学校不同时期的核心工作内容赋予校园文化全新内容和思想,与时俱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并加强校园文化养成教育与培养,从小事做起,约束教职工的个人行为,打造良好育人环境。

3.3强调人文关怀,打造愉悦工作环境。从高校工会的自身职能出发,高校工会与教职工能否享有理想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之间联系十分紧密。无论是高校教学理念、高校工会建设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都需严格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工会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发现并解决教职工自身所存在的困难,为其打造良好的教学条件,积极为教职工争取实际利益,在端正全体教职工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提供技能培训机会,打造良好教学氛围,并引导教职工为学校作出突出贡献,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其次,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的压力逐渐增加,他们身上的责任很重,需承担着人才培养的工作,高校教职工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工会要通过开展各项体育和娱乐活动让教职工在工作之余能够充分释放自身压力,减轻工作所带来的紧张气氛,为教职工身心健康创造良好氛围,从而保障教职工能够以更加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于教学活动。良好的校园环境是积极乐观的,而校园环境也是校园文化的直接展现,更是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3.4推进民主决策,实现民主建设。校园文化是现阶段高校的一种亚文化,它能够包含高校在办学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行为规范。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是以尊重教职工主人翁地位、提高教职工个人思想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基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办学热情。校园工会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基本理念,保护并调动教职工的办学热情,维护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将其作为工作重点推进。组织教职工通过教代会制度,以民主管理的基本方式参与到学校建设和发展重大事项讨论审议过程中,参与涉及教职工自身利益的有关事项的决定。健全规范和相关程序,促使教职工在管理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主人翁地位,并通过民主权利的履行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和整体管理质量。高校工会要通过组织教职工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工作中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拓宽校园管理文化范围,丰富管理文化形式,使民主校园管理文化有效渗透于校园管理的各个领域,从而推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现阶段高校中所提倡的民族文化精神指的是高校追求校园民主和社会民主进步的精神,高校民主精神主要表现在学术上,在高校内所倡导的真理、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需要受到尊重,学者有追求学术优化、为真理抛弃一切的权利。高校民主精神还表现在校园管理上,一所高校仅靠少数领导成员是无法持续推进的,必须由学校内的教授专家参与到民主管理中,才能保障高校重大决策时不会出现失误,而工会制度是学校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团体组织。这一制度的建立帮助学校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行使自身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到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工作中。它所倡导并促使高校形成民主意识,创建良好育人氛围、发展氛围,并建立健全运行民主管理制度,监督制约机制完全契合高校精神中的基本内核。高校工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机构,不仅要组织好校园文体活动,还需充分发挥高校工会中各专门委员会的积极作用。例如定期组织校园研讨会,深入分析学校工会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坚实保障。

4结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要不断发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新思路和创新手段,凝练校园文化精髓,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所含内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培养合格人才。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将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校园民主精神并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打造民主校园。

参考文献

[1]纪妍.浅析高校工会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J].才智,2018(35):154.

[2]刘小钊.试论高校工会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8(15):166-167.

[3]洪涛,黄茜.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新探[J].教育现代化,2018,5(29):387-388.

文体活动方案范文3

(一)文化为本,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

语言、文字、视频等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它们通过谈话、阅读、观看等方式将文化进行传播。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职工们大多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表演能力,针对这一特点,开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不二选择。活动可以依托于文化而进行,让教职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并通过各种形式将文化传播给教职工之间。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教职工受到吸引,并积极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果实。在文化建设活动初期,各部门应该准确了解他们的活动兴趣所在,并尽量的满足他们的需求;活动确立的过程中,除开要根据教职工的要求进行,还要坚持以文化传播为主旨,保证文化建设工作能够落在实处;活动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征求教职工的意见,让他们能够满意,并能够保证教职工的参与率;活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做到知识与艺术的结合。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职工的特色,我们可以开展“中国梦”为主题的歌咏比赛;以“聆听心声”为主题的钢琴演奏会;以“舞动心灵”为主题的音乐剧表演等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符合音乐教育专业特色的活动。同时,为了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更加全面,可以组织相应的体育类活动、谈话类活动等来满足教职工们的需要。

(二)以跟带进,促进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用教职工再教育的手段是切实可行的。教职工再教育是指对教职工进行培训,以及组织教职工茶话会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明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进程、地点等;动员教职工参加是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培训内容的确立,应该根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职工的特点而确立,尽量做到既能够发挥特长又能够全面进步,并要跟上当代思想文化的主题,让培训具有时代性。在落实思想文化教育工作中,需要根据自身校园文化、专业文化,来为教职工们创造一个具有人文风貌的培训环境;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将有关教职工培训学习的考评考核结合制度文化,让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创新文化载体,变传统培训模式为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变传统培训内容为新意出奇的文化内容,变传统讲授教育手法为共同参与的探讨交流模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职工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一定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坚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三跟”原则,即为跟上时代文化、跟上教职工思想、跟上教育需要,才能够落实思想文化教育工作。

(三)凝聚人心,深入塑造文化内涵

每所高校都具有悠久的校园历史,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让这所学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文化是需要教职工们在教育实践中传承与发展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职工文化建设,就要发挥教职工的教育使命,拓宽教职工参与文化建设工作的渠道,加强与教职工的沟通与联系,发挥音乐教育专业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发挥音乐教育专业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需要加强于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平等的沟通交流方式,让教职工们能够大胆的发表意见,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建设的建议。深入塑造文化内涵,还需要教职工们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使命。

二、结语

文体活动方案范文4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建设路径;群众基础;医院文化;医院事务;医疗质量;文体活动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人民群众开始关注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为了保证我国人民能够有效地建设精神文明,需要通过良好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实现。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我国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群众文化建设属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医院群众文化工作对增强医院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强化文化建设需要从各行各业入手,医院承担着为人们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任务,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对于医院良好运行意义重大[1]。为促使医院行风建设深入发展,现分析本院文化建设工作,探究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路径。

1医院文化的概念与重要性

1.1医院文化

医院的主体是整个医院中的工作人员,而患者作为主体的客体和服务对象存在。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医院积累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可反映医院的精神面貌,同时对于院内医疗服务质量影响较大,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医院文化建设。

1.2医院文化的重要性

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群体文化产物,其具有组织化的特性,医院核心观念也被涵盖其中,故而对于医院内的员工会产生引导作用,对于医院内工作有指明方向作用[2]。同时医院文化可充作隐性工作制度,与医院内已存在硬性规则共同约束院内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能够确保医院事务正常运行。

2建设医院群众文化的方向

2.1从基层群众入手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而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群众具有极高的力量,加强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从群众身上入手。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根据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群众对于文化需求标准逐渐升高,故而开展群众文化建设需要切实根据群众需求进行,尽量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需要走入群众当中,调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方能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中有的放矢[3]。组织群众参加文体活动,能够很好地陶冶情操,便于群众获得积极的文化浸润,同时也有助于医护人员协同合作,也可促使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首要原则就是不能打乱群众正常生活作息秩序,要发自内心地为群众着想,开展活动内容、时间以及地点都要思虑周全,要结合当地群众的风俗喜好。例如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文化活动内容需要通俗易懂,不能掉书袋,要做出群众易于理解的文化传播内容[4]。除此之外,开展文化活动,还需要选在休息日,特别是重大传统节日以及假期时,当群众聚居度较高时可举办大型表演活动。正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前,参与文化活动的医护人员需要认真对待和认真学习,做好群众文化活动准备工作[5]。参与活动的医护人员需要多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提高大家对于群众文化重要性认识。

2.2从强化领导支持入手

院方大力支持是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石,故而医院相关领导部门需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主观作用。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建设,有关医院领导部门需要从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监督三方面入手,加强有效支持,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力,保障群众文化工作建设顺利进行。院方需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以及相关要求,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务必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特色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方案[6]。开展群众建设需要成立专项活动小组,由专人负责领导,组内成员各司其职,促使群众文化建设活动顺利进行[2]。组内成员需要定期接受学习培训,便于提高思想认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根据结合科室和病区患者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出新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生命力[7]。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然不能缺少运作资金,因此院领导需要做好项目资金划拨工作,最好派遣专人管理群众文化活动建设资金,便于群众文化工作建设顺利开展。

2.3从特色群众文化体系入手

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建设,保障群众文化工作的生命力,都需要打造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工作体系。开展特色文化建设,需要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8]。院内实施群众文化建设时,需要提升群众文化信念感,传播团结、友好与责任良好品质,促使医务工作者在面临利益冲突抉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使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使命感能够约束日常行为。制定院内活动方式过程中,需要广泛采纳大家的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制定最适合本院情况的文化活动建设方案。群众文化活动负责人员需要仔细思虑活动细节,从开展地点、内容、时间以及活动顺序方面仔细核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疏漏,确保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达到既定活动效果和宣传效果[9]。

2.4从医院服务环境改善入手

改善医院医疗服务环境,有助于加强院内文化工作建设。医务人员在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事物中属于重要组成,可从医务工作者工作态度着手,让患者享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0]。医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让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教育,可促使医护人员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真正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切实执行优质诊疗。改善医院服务环境可为院方建设良好的社会形象保驾护航,同时对于群众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11-13]。医院服务环境得到改善后,有助于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不断更新,同时群众文化工作形式与元素也将更加丰富。医院领导层需要做好领导工作,起到文化灯塔的作用,为文化活动开展指明方向。开展医院文化活动建设,可以帮助群众更加了解医院文化,了解到医务工作者的真实面貌,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医务工作者。

3小结

文体活动方案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规范化;流程化

1前言

国内各采油厂员工数量多,人员流动大,业务工作复杂,工会工作管理任务重,涵盖请假、会费、慰问、互助金、慰问金、班组建设等,事务申请种类多。多数采油厂属异地办公,传统的管理方式申请时间长;岗位轮换调动,工会管理人员变动性大;历史工会资料无法快速查询,到时工作管理效率不高,将工会工作管理纳入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并不多见,在采油厂更是缺乏先例。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采油厂的员工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工会管理模式满足不了员工的工作需求。目前,工会工作管理及时性不够、系统性不强,在帮困救助、活动组织、团队协作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借助互联网与信息化,搭建一套服务员工、满足工会信息化管理需求的软件系统,解决工会管理实际问题,实现创新管理[1-3]。

2工会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研究

2.1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工会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spring+MVC模式架构设计,平台耦合性低、重用性高、可维护性高;采用Java、XML开发语言技术,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安全性、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多线程、动态性、易用性等优点。通过开发数据接口,与腾讯通数据对接,实现消息实时提醒;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采用SOAP协议和TCP/IP协议。系统采用油田公司统一认证,严格按照用户的部门和邮箱名设置用户权限,确保用户信息的正确和安全。

2.2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互助金管理、请假管理、会费管理、慰问管理、婚育状况证明等模块,每个模块都具有流程申请、流程审批、信息查询、报表打印、统计等功能。

2.3系统审批流程设计

为标准化工作流程,系统建设前期调研时,对各类申请流程进行统一,并在系统中定制流程,只有在流程正确的情况下申请才能继续进行。以一般员工的疗养假申请为例,首先由各基层工作干事进行员工疗养假申请,流程进行发起,基层工会主席为第一级的审批人员,审批通过后流程流转至二级审批人员处,即人事科社保管理人员审批,审批通过流程流转至三级审批人员处,即工会管理人员办结登记。

2.4工会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开发

2.4.1台账集成管理功能开发,具体信息一点即得

通过建立统一的工会工作管理平台,各基层单位工会工作人员均通过登录系统完成相关台账的录入及申请信息填写、上传相关附件,支持随时调用查看,工会管理人员及相关领导在网上进行信息核对、流程审核,所有人员的任何操作在系统中留痕保存,支持历史操作记录查询,所有信息的获得均在鼠标点击之间[4]。再不需要通过纸质进行申请,审批通过后再由人工进行汇总。

2.4.2流程在线审核功能开发,审核结果一目了然

通过开发流程在线审批功能,申请人员及审批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完成所有办公事务的申请审批操作,且系统提供逐个审批以及批量审批的功能。批量审批功能有助于审批人员快速完成审批工作,减少重复性工作,且申请审批状态通过页面一目了然,通过或者不通过,流程是否结束,显示直观清楚[5]。

2.4.3经费使用明细功能开发,经费额度一键查询

按照工会会费管理办法第二条及第三条规定,工会会费的60%返还至各基层工会,用于基层单位工会组织各项活动。要求各单位开展文体活动一年不少二次。即60%的会费应最少分二次申请使用,不能一次全部使用完。为更好的对会费使用进行管控,系统开发费用使用明细跟踪功能,实时显示各单位每次活动经费使用情况、活动方案及奖励方案,使经费的使用有据可查,经费使用公开透明,真正做到事务公开化管理。

2.4.4统计分析功能开发,使用情况一看即清

为了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类工会工作的业务申请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在在工会无纸化管理系统里面开发大量报表,通过报表的自动生成,帮助管理人员汇总统计,大量减少手工工作,减少人力的同时有效提高分析效率,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此类功能的开发,使得工会工作管理者能够全方位多维度的了解作业区各单位各项申请、资金使用、慰问等管理的状况。

3应用效果

(1)建立了工会管理电子化台账,准确记录工会管理各项工作流程的申请人、申请时间、申请原因、审批人、审批时间、审批意见等信息,形成连贯、完整、闭环的申请审批记录流程信息。这不仅为管理人员进行工作交接时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为每位在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服务。(2)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原有的纸质办公模式,往返油区和市区2地,业务办理时间为8小时,应用工会管理平台,业务办理仅需要30分钟,工作效率提高15倍;传统方法进行信息统计汇总,平均每项工作汇总需要2小时,应用工会管理平台的方法,汇总时间仅需1分钟,工作效率提高120倍。(3)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各项工会业务的申请、审批、办理时间长。工会工作无纸化管理平台投用后,在作业区各单位应用广泛,提交申请后由系统自动发起、结束审批流程,有效减少请假申请、慰问申请、会费申请等业务办理所需时间,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员工满意度大幅提高。

4结论及认识

基于信息化的采油厂工会管理模式的推行,为企业工会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业务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形成一个团队,通力合作,明确工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目标,通过持续应用推进工会管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度规范和业务流程优化。工会工作模式由传统的“纸质管理”变为流程在线“信息化管理”,变革工会工作管理模式,明确了职责分工,在原有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对所有立足于信息化工会工作管理的采油厂、石油石化行业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天华.浅谈新时期工会信息化管理[J].北方经济,2012,6:102.

[2]郭美娟.浅谈新时期工会信息化管理模式[J].信息系统工程,2010,9:51-52.

[3]郭美娟.移动互联网时代工会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J].信息通信,2018,1:179-180.

[4]陈晓光.加强工会信息化建设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J].信息通信,2015,5:68-69.

文体活动方案范文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前提。“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理念和价值指向,要提倡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要提倡和坚持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要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主体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以人为本”虽然源自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但又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相区别,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超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发展观和历史观。从历史上看,人本主义有三种形态: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和文学运动;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哲学,但并不属于人本主义的哲学范围。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他反对黑格尔的抽象理性,反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既要管理育人,更要服务育人。一是要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的工作境界和工作质量,将服务学生成人成才贯彻于具体工作中。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寝室文化可以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素养,拓展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二是要坚持贴近学生。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针对高职学生这样一个群体有效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加强针对性的调研。只有在客观准确调研的基础上才可能制定出高效可行的寝室文化建设和寝室管理方案。三是要拓展学生的素质。要加强高职学生寝室基础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基础文明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底线,针对高职学生实际,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要精心设计学生寝室文化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学生寝室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形成学生寝室文化品牌。

二、加强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生寝室是高校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寝室文化反映学生的精神状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窗口。加强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受高考录取方式的制约,高职院校处于高考录取的最后批次,高职学生录取分数普遍较低。再加上高职招生形式多样,除了高考统招,还有自主单独招生、中职对口单独招生、中职毕业生注册入学等方式,高职学生层次多样,不仅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而且不少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较差,不少学生基础文明现状堪忧,这给高职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寝室作为学生集中生活的场所,不同于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区域,学生在寝室里受到约束较少,往往比较放松,各种不良行为表现在寝室里得到集中呈现。加强学生寝室管理,塑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

(二)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

高职学生因为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些学生往往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因此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通过开展寝室文体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享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将心理健康咨询阵地前移,在公寓区设立心理咨询室,方便学生咨询,利用“3.20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

(三)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对高职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寝室是高职学生交往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如今不少高职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往往会因为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导致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宿舍的整体凝聚力不强,影响了公寓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开展寝室辩论赛、寝室演讲比赛和寝室卧谈会等活动,加强寝室成员之间的交流,营造积极沟通的文化氛围,可以消除寝室成员之间的误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寝室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逐步调整、完善乃至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和波动性极强,引导不当容易产生冲突和失范,甚至迷失方向。加强寝室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对网吧、酒吧、舞厅等经营场所强化管理,整治学生公寓区周围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寓内部宣传橱窗、报栏、展板等设施,加强正面宣传的力度,营造积极上进的育人环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寝室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改变着学生的行为。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路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把让学生满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创新学生公寓管理和寝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高度重视寝室文化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已从注重规模扩张转为加强内涵建设,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实训条件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寝室文化建设在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只是将寝室定位为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场所,没有对寝室文化进行系统的规划,更没有得力的建设措施。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改善硬件设施,高度重视寝室文化建设。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在寝室里可安装空调和热水器,改善学生学习和休息条件;安装智能控电系统,对老化的电线进行及时更换,杜绝火灾等意外事故;在公寓区成立学生活动室和学生干部工作站,方便学生集会和休闲;在物管值班室配备电吹风、镜子和微波炉等生活设施,在公寓楼内安装即热式开水器和投币式洗衣机,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公寓楼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在大厅墙壁上安装宣传橱窗,增强公寓区宣传教育功能;在公寓楼周围栽种树木花草,不断美化公寓周边环境。

(二)倡导柔性管理

制度文化是学生寝室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寝室文化形成的有力保障。然而,“以人为本”理念下寝室制度从制定到执行都要体现学生的意志,满足学生的需求,得到学生的支持与赞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柔性管理的思想。与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被管理者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人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方式。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制定文明寝室评比办法、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公寓报修规定、公寓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章程和大学生寝室文明公约等系统配套的制度时,要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保证所制定的制度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寓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公寓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公寓辅导员和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在亲情服务中感化学生,通过自身的文明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努力营造服务育人的浓厚氛围。

(三)规范寝室网络行为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寝室里都安装了网络接口,为学生在寝室里上网提供了便利。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1.89%的学生拥有电脑。使用电脑上网的学生中:聊QQ占26.42%,看电视、电影占22.64%,打游戏占22.26%,看小说占13.02%,学习占15.66%。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在寝室里上网不是学习,而是游戏和娱乐。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人员要加强寝室网络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对学生加强教育,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的危害,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另一方面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建立公寓网站和公寓QQ群,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思想引领服务,让寝室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四)加强学生自治

一是推进党团组织进公寓,在学生公寓成立党支部和团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成立公寓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建立学生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三是加强寝室长队伍建设,选派优秀学生担任寝室长,加大对寝室长的培训力度,将寝室长纳入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统一管理。四是成立公寓文明监督岗,从住宿学生中选出工作认真、作风正派的学生担任公寓文明监督员,对公寓区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通过组建学生自我管理队伍,调动学生参与寝室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自治。

(五)丰富寝室文化活动形式

当今的高职学生多才多艺,充满青春活力,喜欢展示自我,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寝室文化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寝室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一是扎实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对当日检查不达标的寝室,及时通报相关院(系)督促学生及时整改,根据检查成绩,评出“月文明寝室”、“月达标寝室”和“月不达标寝室”,获得“月文明寝室”的颁发流动红旗以示鼓励。根据月评比情况,评出“学期文明寝室”。对获得“学期文明寝室”称号的寝室要进行大力的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二是举办寝室文化节。寝室文化节期间可举办特色寝室评比、室长论坛、寝室标志设计、“变废为宝”创意大赛、以寝室为单位的体育比赛、优秀寝室征文大赛等系列活动,丰富活动形式,提高活动吸引力,增强学生寝室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提升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品位。

(六)与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在教学过程设计上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高职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实习实训课时占很大比重,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普通高校教育重视理论教学,理论讲授课时占很大比重,突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高职教育很多专业学生在课后都要进行专业技能的自我练习和提高,学生寝室就成了他们课余专业技能练习和比拼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在寝室管理过程中,要适应各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分专业集中居住,分专业调整作息时间,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寝室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但在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与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和管理,有效避免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曾多次发生过不同专业学生在寝室里因专业技能训练而产生纠纷的事件,如烹饪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寝室里练习刀工,晚上休息较迟,发出的声响较大,住在下层或隔壁宿舍不同专业的学生受到干扰较大,因协调不成而发生口角甚至打群架事件,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与专业技能学习的有效结合,为学生技能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又要合理分配居住区域并加强教育引导,避免寝室间的不和谐。

(七)引入企业文化元素

文体活动方案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围绕育人目标,更好更有效地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始终是各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纵观现有的研究,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虽已在各高职院校全面铺开,但其教育内容、教育载体、评价指标、结果运用等还没有一个完整成熟、方便操作的体系,对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尚有极大空间。该文结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利用和发展现有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专家经验,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内涵及意义

1.1内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概括地说,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经过系统化了的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集合,它能反映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状态,并确保该指标体系能科学、有效地收集学生成长信息,从而对学生整体发展状况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1]。

1.2意义。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科学的评价体系具有导向功能,是引导学生行为的“指挥棒”;具有评判功能,是学生在校期间成长成才效果和质量的有效资料;同时也具有管理作用,可以方便学校管理层及时了解学生总体情况,有针对性开展相应的改革和实践[2]。

2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

第一,评价内容简单片面,体系结构尚不完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及技能技术型人才,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实操能力、职业素质等三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学习和提升。目前,各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存在着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现象,评价内容较为简单且比较片面。不少高职院校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评价内容的充分讨论、考核项权重的科学设计、考核结果的运用等都有较大的探索空间。第二,普遍缺少对劳动教育的考核和评价。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纵观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几乎都缺少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设计和考核要求,不符合新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期望,急需要纳入评价体系。第三,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体系内在功用无法充分发挥。不少高职院校过分关注考核结果,轻视考核过程,尤其将评价功能重点运用于发现和表彰优秀学生,导致大多数同学过分关注分数,无法体会到综合素质教育的日常育人功效。少部分长期得不到关注的同学因此更加破罐破摔,自我放弃,完全失去了评价体系应有的引导督促功能[3]。第四,缺少信息化手段,无法实现有效及时的反馈,评价效果打折扣。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普遍是一学期一评价,在学期末,由学生进行自评并提交佐证材料。由于缺乏信息化手段,高职学生的日常行为没有被及时记录和鼓励,长此以往,开始的激情消散,越来越走向平庸化,评价体系的引导和激励功能大打折扣。而且,也由于统计时长过长,很多资料容易出现遗失,很多数据还需要去核实和计算得分,给后续的统计工作也带来了极大麻烦,且由于一次性合成,也容易因失误产生误录错录,给相关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第五,组织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形成育人合力。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来为其保驾护航。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由学生工作部门独立牵头完成此项工作,二级学院由辅导员负责落实。由于职责权限的限制,无法有效协调校内各部门力量,协同育人效果差强人意,评价体系的设计、落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评价效果不尽理想。

3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对策

3.1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的原则。第一,评价内容多元全面原则。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应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展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学环节以及培养阶段的特点,科学设计校园文化及素质拓展活动,从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考察,同时,在注重高职学生共性表现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第二,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原则。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要从多维度、多方面进行设计,要分层分类确定考核内容,科学地进行考核项目的同类化工作,既不错过任何一项考核指标,也不人为地为了考核而考核,力争做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评价标准要易于落地操作,能够具化为可以评价的行为指标和观测点,方便信息采集和给予评价。第三,评价得分适时反馈原则。开展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初衷在于引导督促全体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和实践。客观及时的反馈能促使他们随时掌握个人状态,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也能使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做好引导和督促[4]。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评价体系的最大效用。

3.2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策略。第一,构建体系化评价指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核心能力、规划与就业能力等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培养学生信仰坚定、爱国明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记录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相关活动、日常操行、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内容。职业素养养成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文体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特征,记录学生参加人文素质课程及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参加劳动活动及心理活动等的相关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在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创新意识、英语水平、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化能力等素质特征,记录学生开展日常课程学习、英语计算机取证、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担任班团干部经历并组织主持活动等的相关内容。规划和就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开展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确定职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完成就业准备等素质特征,记录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书撰写与实践,企业实习实践,就业指导课程学习、就业技巧和就业能力储备等相关内容。第二,搭建信息化评价平台。搭建信息化平台,是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支撑。根据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将上述四大核心价值根据培养目标细化为若干个评价点,并给予每个评价点相应的考核分值,通过汇总最终得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得分。信息化平台要根据相关人员的不同职责赋予相应的权限,要实现所有评价点的全覆盖,要能完成学生参加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时线上录入和查询功能,在经过既定流程的审核后,能实时反馈学生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学生能通过相应的模块了解自己的得分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参加素质教育活动。拥有不同权限的施测者能够实时查看和审核所负责领域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得分和资料上传情况,并能通过查看得分情况有的放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帮助。信息化评价平台还能够汇总和输出各院系、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得分和排名情况,为相应的奖惩活动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5]。同时,信息化平台要根据不同职责设计不同的人机界面,尽量实现可操作、易操作性,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重要的信息化支撑。第三,组建专业化评价队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个综合性工程,涉及校内外方方面面,必须建立专业化工作队伍,方能高质量开展。专业化工作队伍应该根据不同职责分工来进行配备。在学校层面,成立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决策层,主要负责对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并对各院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推进工作进行统筹指导。二级院系成立由书记、院长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实施层,主要负责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案落实与实施。制定二级学院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协调开展相应的素质拓展活动,指导辅导员、各班级推动落实活动方案。辅导员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执行人员,负责学院方案的执行,负责所负责学生上传资料和分数的审核与评定,负责对相关班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引导,负责向各二级学院汇总和上报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6]。班主任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初审人员,负责初审本班级学生提交的材料并给予相应的评定。全体学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根据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教育方案,自主安排、积极参与相应的素质拓展活动,获取相应的记录凭证,并在信息化平台上,上传自己的活动资料,参与评优评奖,并对学院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做好制度化评价保障。完善保障机制,是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应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制定出台《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方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分细则》《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信息化平台操作细则》《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优评奖办法》等制度和规定,保障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工作有标准、有流程、有规定,切实发挥评价工作对于引导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地实施的至关重要作用。

4结语

文体活动方案范文8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内可以规范行为、凝心聚力、拴心留才,对外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品牌信誉度和市场认可度,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那么,企业文化从何而来?答曰:源于项目,归于项目。

一、项目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泉基层项目是企业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政策制度、战略规划、计划指令的最终执行者,能够最直观的反映出企业各项举措的适宜与否,也折射出员工最基本的需求和诉求,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能够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规范员工行为,使得企业上下一盘棋,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那么,只有靠这种自下而上总结提炼出的企业文化才是最牢不可破的,才能够被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同和自愿追随。

2.项目文化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沃土项目作为企业的生产一线,不仅承担着生产经营的重担,也承载着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并发扬的重任,是最能够检验企业文化优劣的试金石。当然,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规律、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体现员工根本利益的企业文化体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反复打磨。项目以企业文化作为纲领和依据,打造兼具企业特色和项目特点的项目文化,不仅是对企业文化的有效实践,更是对企业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有效拓展。

二、项目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项目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项目遍布国内国外。由于项目生产任务繁重、项目环境较为封闭,人员流动性大,项目建设周期短等现实原因的影响,多数项目文化处于“拼装”阶段,部分项目文化建设从内容到形式雷同,具体表现为:项目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中心缺乏有效融合。项目文化建设与现场施工过程偶有脱节,为了赶进度抓生产而忽略文化建设时常发生,倡导的理想与信念不能很好地深入生产一线。对于部分项目员工,尤其从事群团工作以外的人员,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比较粗浅,甚至持有不配合、不支持、不参与的态度。项目文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在表层与形式、精神提炼与制度完善上统筹不一,将活动开展作为项目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尽管每个项目都有一些特色活动,但兼顾共性与个性、横向联系各项目之间的文化体系并未建立,缺乏对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难以突破就活动论文化的局限。项目文化建设缺乏包容性。项目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仍是企业正式员工,缺乏与项目所在地的融入。尤其是海外项目,受传统观念影响,在文化定位、理念培植、活动选择方面仍旧采用“中国模式”,缺乏对驻地国家文化研究和深度融入。随着企业国际业务本土化经营的不断深入,雇佣外籍员工从事管理工作已相当普遍,但却未能将他们很好地纳入项目文化之中。项目文化建设缺乏活力。活动载体相似度太高,以各类文体活动比赛、座谈会、张贴海报、论文征集等传统的文化建设方式为主。这些活动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失活力,存在效果与教育的影响有限、活动的持续时间短暂、很难持久作用于项目等弊端,这与文化建设的初衷相背离。

三、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1.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领导示范:有人把企业文化称之为“老板文化”,这就说明企业决策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备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应善于根据项目的发展要求,从实践中提炼出核心价值观;通过领导的规范行为带领和影响员工贯彻执行,使得领导层成为一面旗帜,引领团队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进;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文化体系,及时引导、修正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全员参与:员工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这就决定了项目文化建设过程中应以人为本,突出参与感,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模式;应尽量采取正面激励,充分运用精神和情感激励,营造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关注员工个体发展,充分给予员工学习和培训机会,注重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完善的文化建设理念一般包含项目愿景、核心价值观、项目精神、领导班子建设理念、人才理念、执行理念、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等多方面,迅速搭建起完整的项目文化架构,实属“一口吃个胖子”,而且为了文化而文化也与文化建设的初衷相背离。所以,从项目实际出发,短时间内可以先确定总体规划方向,制定阶段性目标,提出具体执行措施,再配合生产经营中心工作逐项落实,这样在实践中搭建起的文化建设体系也更易于被认可和接受。

2.做好“三个融合”

融入主流文化:企业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种,那么它就具备了延续性、继承性、时代性的特征。无论身处哪里,企业员工都应始终牢记自己是企业的一份子,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企业形象甚至是国家形象,自然也应担当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所以,总结、提炼、培育鲜明的文化理念,符合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的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的基本价值取向。融入中心工作:项目文化根植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土壤,是企业文明的载体,记录着企业发展的轨迹,凝聚着全体员工的智慧。项目作为企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企业开拓市场、创利增收、擦亮品牌的重担,任何行为均不能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所以,服务与推动项目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是项目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入本土文化:走出国门经营,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必须遵循项目所在国、所在地的文化特点,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特别是将“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文化,“亲缘、地缘、业缘”的多缘文化,“饮水思源、反哺故土、回报社会”的美德文化,“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的和谐文化叠加,加快企业本土化进程,达到以文化促发展的目的。

3.做到“三个突破”

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企业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项目文化建设要突出个性,就必须敢于综合传统精华融合现代元素,尤其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统一标识及传播媒体的方式等,既要贴合时代需求又能彰显特色魅力,既要抓住时代脉搏,不满足于现有的文化积累,又要不断探索,赋予文化新的内涵,既不能死抱着老黄历不放,又不能只顾照搬仿效舶来品。一言以蔽之,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就是要在共性的涵盖和包容下,独树一帜。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文化的本质是熏陶,教育的根本在于影响,而熏陶和影响的连续性往往决定教育的实际效果。如果不确定文化建设的成效,可选用某个项目作为试点单位,尝试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标准化模板,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再将其成熟的经验进行推广。突破载体的限制。各项目文化建设如火如荼,足以证明文化建设在项目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借鉴某一项目的成功经验,或者复制一套完整的动作,确实可以事半功倍,但也会有千篇一律、乏味空洞之感,所以,还是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既定的各项活动载体的基础上,挖掘新的平台与载体,在老活动中注入新内容;在预测职工兴趣热点上,超前设计,选准角度,推出精品式活动方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渗透力、春风化雨的亲和力、形象生动的感召力。

四、项目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项目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倡导“以企为家”,那么“家”的概念就是项目文化建设非常好的切入点,下面就围绕“项目与家”为例,简要阐述“项目与家”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形式。

1.创建温馨之家,传递爱的力量主

要以落实职工福利政策为重要抓手,强调人文关怀,可以从加强职工食堂标准化建设、制定生活营地设施配置标准等方面入手,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过开展诸如“项目即家,我爱我家”主题征文和演讲比赛等活动,统一员工思想,提升建家理念,形成建家合力。让员工懂得互爱可以创造奇迹,合作方能实现共赢的内涵,进而激发热爱企业,忠于职业的操守和感恩情怀。

2.创建安康之家,倡导快乐工作

主要以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为基本形式,加强施工生产安全工作,实现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目标;以综治维稳、员工管理为重点,引导员工遵章守纪,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以文体设施建设、职工之家建设和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为重要抓手,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开展生活小常识、保健提示语短信发送和正气新风等正能量传递活动,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3.创建文明之家,展现团队风貌

坚持文明形象治理,实行办公区、施工区和生活营地标准化管理,制作项目统一工装、标识牌、标语、宣传栏等,开展礼仪知识培训,推行员工持证上岗,展现团队文明形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升国旗宣誓活动,激发员工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4.创建学习之家,提升素质能力

建立阅览室,配置必要的文化设施,为员工业余学习创造条件;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学习氛围;积极开展技能竞赛和导师带徒活动,激发员工学技热情;适时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员工素质能力。

5.创建民主之家,营造和谐环境

通过推行厂务公开活动,进一步增强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透明度和职工民主管理意识;执行项目职代会制度,落实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设立工会主席信箱,开展工会主席接待日活动,收集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真实了解职工思想状况,及时帮助释疑解惑化解思想矛盾,维护项目和谐稳定。

6.创建效益之家,增进员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