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习计划范例

文科学习计划

文科学习计划范文1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企业财务管理类人才。由于会计类软件的普及和发展,企事业单位普遍都采用了软件进行记账、核算和报告管理。会计软件操作和使用已成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一般会计类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社会各类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要求角度,主要分为三类需求:第一类是对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需求,例如会计记账与核算、报表编制与输出、账套审计与查询等,这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技能需要;第二类是对会计软件管控技能的需求,例如全面预算管理、集团财务管控、资金集中管理等,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管理技能的需要;第三类是对会计软件设计与研发的需求,例如财务软件设计与研发、Excel财务开发技术、XBRL网络财务报告等技能需求,此类需求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是对高级会计信息化技能的需要。针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不同培养需要,北方工业大学采用“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从大三开始设置会计信息化培养方向,组织专业教师形成会计信息化课程群,不断探索和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

二、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设计与建设

1.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作为实践类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位于服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主干课程,促进学生将理论课的知识巩固和应用到会计信息化实验中。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一方面要解决会计信息实验课程不够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促进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应根据会计专业理论课的开设情况进行定位,而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的讲授,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然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的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需要在大学通识课程和前设课程中予以解决,给学生打下较好的计算机基础。

2.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会计信息系统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覆盖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模块,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模块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增加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比重,使学生从事实验课程的学时达到了总课时的30%以上。会计信息化实验课课程体系按照“分流培养、分类成才”教学理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课程,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开发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除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基础课以外,建立操作类课程群、管控类课程群和设计类课程群。操作类课程群包括ERP财务会计实验、企业合并报表实验、审计软件综合实训等;管控类课程群包括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实训、预算会计软件综合实训、全面预算信息化实训、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实训等;设计类课程群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财务软件设计理论与方法、Excel财务软件开发技术和XBRL财务报告语言等。

3.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接受情况,分批逐步建设,而不能一蹴而就,并要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应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建设实验教材、实验案例和实验软件。系统性是指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由企业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是要突破会计知识体系的界限,将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等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1)进行创新型课程的探索,从教学角度以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会计与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加深和巩固会计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整理和收集最新的案例、经验和知识,形成以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其他实验资料等为一体的实验教材建设;(4)通过体验式教学搭建仿真教学平台,通过仿真企业环境、财务管控流程、会计核算流程、软件开发流程,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创新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与控制,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拓展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第二课堂,创新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控制。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教学软件的调试和准备、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报告与反馈等四个步骤。(1)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实验资料是指以实验教材为基础,由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实验案例等相关资料组成。实验资料的准备充分与否,对于学生是否能按照教学目标开展实验至关重要。实验指导书中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的描述,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实验步骤、方法和路径,不要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2)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在实验教学之前,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并最好在教师自己的电脑上也装一套教学软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备份后还原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调试和检查。(3)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教学最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后首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与实验教师进行讨论。对于简单、重复的问题可较快解决,较难和复杂的问题与实验教师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避免出现“搭便车”或者拷贝其他学生实验结果的问题,不同的实验要通过小组内轮换角色完成,同时可以通过账套号控制、账套主管控制以及关键界面截图控制等方法进行管理。(4)实验报告与反馈。实验报告是考评学生实验过程和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实验数据是学生在实验软件中的数据备份。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总结等构成。对于实验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实验教师应及时逐一跟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不仅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实验的错误,而且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发现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2.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尝试。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能的原因,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实践,并可以作为实验思路的补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充分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干中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3.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通过组织并参加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大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2014年由中央财经大学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ERP管理会计应用大赛,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组成参赛小组,取得总分第四名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竞赛作为会计信息化实验的第二课堂。在模拟中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在竞争中锻炼学生分析同行对手、应对市场变换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知识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中,真实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小结

文科学习计划范文2

(一)课程的性质。

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属于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融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方法、会计理论、会计操作为一体的交叉型课程,本课程系统完整地介绍如何运用财务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系统,将企业经济业务通过会计软件进行会计的记录、计量、计算、报告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生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信息、会计报告的现代会计信息技术方法,旨在培养高职学生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要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工作岗位的基本专业技能。

(二)课程设计理念。

一是紧盯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职业需求开发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开展广泛的专业调研,不断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二是课程开发路径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紧密地与会计软件应用企业和会计软件开发企业合作,贴近社会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通过工学结合,解决好“如何学”的问题。三是将课程的学习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四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按照基于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行动以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为主线,采取任务驱动式或者是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以真实业务的案例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乐学促勤学,以勤学强能力,做中学,看听学,教中学,学中悟。融“教、学、做”为一体。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能力目标。

以会计信息化实践操作的各个模块为内容,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如记账凭证录入、总账期末的会计处理、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的核算及供应链管理等。能熟练、正确地进行操作,提高会计电算化实务处理的专业技能。在操作能力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用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正确地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完成各项会计工作。在维护能力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会计软件内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能够及时地解决和排除会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在管理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胜任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员的角色,具体负责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管理等工作。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基本定义、基本原理;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组织制度、组织过程以及相关内容;(2)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编程及开发过程;(3)掌握财务会计软件各个模块的结构联系及操作过程,能够熟练应用;(4)掌握财务软件的综合业务处理。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巩固前面所学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同时,进一步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开发原理及业务处理过程,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兴趣,完善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与规范性,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包括: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从业资格、中级会计从业资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以企业真实的业务资料为一个项目,使学生置身于企业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或者与别人合作完成建账初始、基础设置、财务处理、会计报表、购销存管理等一系列具体的会计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案例教学法。以一个企业真实的会计资料为案例,仿真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让学生犹如置身于某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岗位,独立完成账套初始、基础设置、账务处理、报表管理、购销存管理等具体工作任务,有效地缩小了学生在学校实践学习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能在企业上岗,做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相适应。3.角色扮演法。根据会计工作性质的要求,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体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财务软件各模块的操作方法。例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企业财务部门的审核会计、出纳会计、系统管理员、主管会计、成本会计等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掌握各岗位实际操作运用及各分工和衔接的工作。学生通过角色变换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对会计信息化岗位的理解,增强了自身专业技能。4.小组讨论法。制定《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提纲、计划,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具有团队合作、团结奋进精神,并能做到集思广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针对已经确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课堂上,通过详细讲授、总结、提问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理论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还作为课外作业来布置并及时批阅;对于上机操作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除了加强课内上机练习以外,还重视课外上机练习操作;将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期中、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把握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

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被确定为考试课,满分为100分。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在75-85分之间为良好、在60-75分之间为及格、在60分以下为不及格。采用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各部分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3∶7的比例加权平均后汇总而成。平时成绩:是由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和课外作业组成。期末成绩: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统一命题,分A、B两套试题,从拟定、校对、试做、审批等环节来严把试题质量。考前由系部从中任取一套来统一考试。最后由任课教师统一流水阅卷,并以班为单位,进行试卷分析。

五、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文科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已经步入至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代表的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正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中,对我国范围内的各个行业均造成明显冲击。尤其对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来说,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人才也已经成为社会和市场追逐的重要目标。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意义

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为了满足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对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项课程内容,其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基本的会计从业资格,具备初级会计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具体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上来讲,学生毕业时应掌握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诸多专业能力。同时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还应具备熟练的会计电算化能力和专业的英语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电算化信息化素养,能够熟练应用相关财务管理软件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一系列会计问题,处理会计财务工作事物。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开设,即期望通过对学生的信息化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上述专业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具备更加良好的会计专业发展能力,对学生个人能力提升、学校教学水平提升等均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教师个人对会计信息化教学认识不够充分

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既代表着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的信息化革新,也代表着会计专业教师在具体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上的信息化革新。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我国范围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大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以往的口授教学、批改作业、校对答案等层面上,缺乏对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充分重视,不能良好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完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科学化设计,也无法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领者、组织者的作用。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由于自身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自身教育教学观念没有得到优化更新,无法有效的完成会计信息化课程与会计实践专业能力的融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效果造成了严重制约。

(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方法陈旧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陈旧的现象。教师在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这一阶段,缺乏对学生教学过程中主题性地位的重视,也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兴趣,无法启发学生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部分教师甚至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在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求,千篇一律的进行讲解,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潜能的挖掘,更不用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日益变差,学生即使毕业后其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也无法满足会计职业相关岗位的要求。因此,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与社会市场信息化会计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必须得到充分革新。

(三)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仍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优秀的会计信息化能力,教师本人在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水平也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学习意识和教学水平,不断学习新的会计专业信息化知识,同时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自身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质量,才能满足当前时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网络教学具有明显优势,但并不代表传统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诸多教学方法就已经完全被信息化教学所淘汰,教师本人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和沟通,仍然是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学习中来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积极适应当前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探索和发挥更多、更先进、更灵活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

(四)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考核墨守成规

当前我国范围内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多为将学生考核结果逐个导出,而后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考核成绩挨个引入账套查看,或者要求学生对主要操作流程进行截图说明以确保其完成会计信息化作业,最终由教师本人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确定学生信息化课程的考核成绩。但是无论上述哪一种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均受到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过程中考核评分点的限制,因此其考核效果对学生而言并不公平,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考核过程对教师来讲则过于繁复,教师批阅的工作量极大且挨个批复,效率较为低下。

三、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内容,本文特对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教学理念和观念的革新改变

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师重新认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信息化教学重要性的首要措施,也是教师提升个人教学水平、加强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措施。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理念和观念的革新改变过程中,应当以职业工作任务和会计教学内容作为主线教学内容,以学生职业岗位体验和实践作为课程核心内容,加强对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革新与转变,加强对会计专业信息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加强对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平台和技术平台的充分利用,从而有效达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此外,会计专业教师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3,2018(CumulativetyNO.690)2018年第03期中旬刊(总第690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量所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人需求,结合学生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认知程度和掌握程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最终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完成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的传授。

(二)加强对教学和考核模式的优化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在上岗前就能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全面且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虽然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也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更好的优化与创新机会。因此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这一机遇,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和讲师应该不断加强对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的优化创新,通过对诸多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技术的灵活应用,有效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良好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将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证、赛”的融合模式,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组织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全面有效的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以《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这一科目的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课前就完成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相关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包括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等,总结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课程知识点,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自学完成相应的任务,进而通过对不同教学情境的设置有效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估,对学生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的实际掌握能力进行总结。如此既锻炼了学生的行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能力,也将考核过程中容纳于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行动、教学、技术的良好融合。

(三)加强对会计专业教师个人水平提升

教师个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其教学水平的好坏。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管理人员也应要求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本文建议高职院校可以放开日常教学任务对教师个人自由的束缚,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首先引导教师参与到企业会计工作中去,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更加科学、专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能有效锻炼教师个人的会计信息化业务水平。此外,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进团队授课机制,建立教师主辅讲授课制度,将团队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实践教师等不同类型,要求不同的授课教师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拥有各自的助攻方式,如此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等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的教学任务,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然势在必行,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也必然会面临与以往不相同的难题。对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动并积极利用各项资源,结合自身当前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现状,吸收行业内的丰富经验,不断提升院校自我管理能力和教师专业教学能力,针对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最终达到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水平、完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圆.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2017(17):56-57.

[2]刘伟,康凯.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5,7(34):301-301.

[3]杜静.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高职院校为例[J].当代会计,2017(7):60-62.

文科学习计划范文4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旅游景观文化单元为例,从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素、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与评价、创新点总结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旅游文化》;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素简析

(一)学习内容。旅游景观文化这一教学内容选自《中国旅游文化》模块五———旅游景观文化,实训内容选取自湖南长沙市的“名片”和“窗口”、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岳麓山,学时为2课时。

(二)教学要素。教学目标:掌握景观文化的结构和内容(知识目标),完成岳麓山景观文化的鉴赏和讲解(能力目标),形成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传播和传承文化的意识(素质目标);教学重点:旅游景观文化的“内意”;教学难点: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和“阅读文化”;教学环境和手段:WIFI环境下的教学场所、清华大学雨课堂APP教学软件、微信、QQ;教学资源:旅游景观文化课程网站及配套信息化课程资源。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此前已学过《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旅游线路设计》等课程。部分学生已考取导游资格证,学生已具备一定旅游阅历和本课程相关的知识,但由于其对旅游景观的文化感知难度较大,且欠缺对文化的挖掘梳理能力,因而在实地导游讲解中,往往只能做到让游客“悦耳悦目”,很难让其上升到“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但学生们喜爱做中学、学中思,乐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景观文化的研究与学习。

三、设计理念

旅游景观文化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教学,即将移动互联网理念融入课堂信息化教学,通过雨课堂平台实现“移动终端+课堂教学”,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过程与评价

(一)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播放FLASH,设置情境,导入新课,FLASH内容为:导游与游客间的对话,客人代表:导游你好!今天是我们第二次来岳麓山了,您能将岳麓山和它的文化更全面地介绍给我们吗?导游:好的,岳麓山风景秀美,人文厚重,大家请听我慢慢道来。

2.环节一:旅游景观文化的“外形”———岳麓山是绿色之山。一是教师通过雨课堂在线测试功能了解学生对这一环节的知识掌握情况;二是通过系统,任意选择两位同学进行“绿色岳麓山”讲解;三是点评学生讲解,播放岳麓山“碧嶂屏开,秀如琢珠”的视频,突出岳麓山之“绿”,加深学生对绿色岳麓山的理解;四是总结旅游景观文化“外形”的定义,即它是物质的、外露的东西,是旅游者接触景观文化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感受,是景观文化的外在表露。

3.环节二:旅游景观文化的“内意”———岳麓山是古铜色之山。一是解释“古铜色”,进入本环节主题,古铜色是沉淀之色,古铜色岳麓山喻指岳麓山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湖湘文化。而岳麓书院作为岳麓山的核心人文景观,是湖湘文化的圣殿,是解答湖湘文化之谜的钥匙;二是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免费WIFI在学习平台课程资源栏目搜索岳麓书院文化并分组讨论,然后每组设计一个岳麓书院内意概念图并上传学习平台学生作品栏目;三是登录学习平台查看各组上传的概念图,引导同学们通过雨课堂平台投票,选出最优概念图,请最优组自选代表介绍概念图;四是点评总结,点题,旅游景观文化的“内意”是无形的,是凝结在景观内的文化意识,是景观的文化内涵。

4.环节三: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岳麓山是金黄色之山。一是利用岳麓山720度实景平台引导学生虚拟游览岳麓书院、古麓山寺和云麓道宫三大景点,并引出“宗教文化”是岳麓山的背景文化即山顶云麓道宫的道家文化,山腰古麓山寺的释家文化,山脚岳麓书院的儒家文化,共融于岳麓山中,传承着湖湘文化的精气神,是人们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文化圣地,是一座令人向往的文化大山,因佛教与金黄色的密切关系,我们以金黄色代指岳麓山的宗教;二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栏目,观赏教师课前推送的儒释道三种文化相关视频及文字资料,请学生观后思考这三种文化的特点及其融合方式并以弹幕的形式发送至大屏幕;三是总结学生弹幕内容,得出如下结论:儒、释、道在岳麓山彼此认同,是因为长沙思想、中国思想首先是主张“和”的,“和之道”是儒、释、道三教在岳麓山上最终走向融合的文化内因;五是播放简短视频,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点:“和之道”在于爱,比如麓山寺说“庄严佛土,成就众生”,表明佛家以成就他人为自己最庄严的事业,云麓宫说“直登云麓三千尺,来看长沙千万家”,悠游潇洒的道家情怀中隐含着对他人的关怀,而岳麓书院讲究“通天地人之谓才”,提倡学生海纳百川以求知识广博;五是学习知识点:“和之道”在于敬,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免费WIFI在移动客户端上搜索儒佛相敬的例子,然后请同学代表说明,最后由教师总结:正是因为这种“敬”,才使得湖湘文化大放异彩;六是总结本环节,只有对景观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思想文化有了较为深切的了解,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景观,也正是因为有了儒、释、道的融合这一背景文化,岳麓山才成为中国集光、美、爱和灵魂于一身的名山,这也是我们了解背景文化的意义所在。

5.环节四: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岳麓山是红色之山。一是组织一场小型辩论,先请各组根据自己对岳麓山文化的理解程度,搜集相关的资料,相互讨论后,总结出本组认为的岳麓山主流文化,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辩论发言;二是总结辩论,分析得出:大家的争辩其实是阅读文化的个性化特征问题;三是通过互联网和智慧软件现场连线行业专家———湖南省金牌导游员黄武老师,听听他对岳麓山主流文化的理解;四是总结本环节:岳麓山是红色之山。一方面,钟爱爱晚亭,更爱岳麓山。在《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里描写了岳麓山五大景点,其中明写了三处:湘江、麓山景区、橘子洲,暗写了两处:就是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岳麓书院和新民学会;另一方面岳麓山还有红色的思想“实事求是”。

6.本堂课总结。一是倾听学生的收获及建议;二是在系统中随机选择一位同学进行岳麓山讲解,完成情境中设定的任务;三是再次在线联系行业专家黄武老师,请其对学生讲解进行点评;四是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即以旅游景观文化的结构和内容为基础拓展,任选中国一座名山撰写导游词,并录制讲解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

(二)教学评价。旅游景观文化教学单元教学评价所占权重如下:学生预习情况(通过雨课堂软件检测)———20%;学生课堂互动及表现———20%;课后视频展示(由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20%;期末考试分数占比———40%。

五、创新点总结

一是使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突破信息化教学地域和设备局限;二是使用清华大学雨课堂教学软件,突破传统教学师生互动局限;三是使用720度旅游景观实景平台和智慧旅游教室,突破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实训教学仿真局限。

作者:沈芳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素梅,张秋敏.基于工作情境的导游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

文科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科学文化去宗教极端化宗教文化

科学文化是人类精神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统一,是先进文化的典型体现。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指出,“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1]就科学文化对社会福利的实用价值而言,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所有能够给予人类的社会福利中,就改善人的生活而言,没有哪一个可以像新技术的发明以及商品那样重大。[2]培根还把科学文化当作是本质上的一种有远见的、协作的社会活动。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试图解释同一个世界。合理的宗教借助生活的意义去解释世界,而科学文化则通过一种客观的知识去解释世界。汉伯里布•布朗指出,“科学和宗教各有各的目标、职能和方法,二者既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只择其一,而是相互补充与促进。”[3]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宗教这一社会历史现象。

一、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

(一)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互不交融时期

在文化发展历程的一些阶段,科学文化的威信是以损害宗教文化为代价的;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对宗教世界观的反对并非只有科学家。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斗争在19世纪尤为突出,例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文化中的观点只是一种虚幻;卡尔•马克思也指出,宗教文化是由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决定的一种“权力意识形态”。在19世纪末期,大多数人的主张是: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分别对应的是两种不同而且彼此不相关联的知识。所以,雅克•莫诺就指出,按照这样的主张,理性、观察和实验就被视为唯一的、值得信赖的权威,科学文化不再听从宗教文化的任意摆布了。科学的进步在20世纪初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之间的距离。在科学文化的影响下,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宗教文化是一种陈旧的东西。与此同时,宗教派却认为,科学文化是罪恶的源头,是宗教文化的劲敌。这一时期表现为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两者彼此不交融的趋势。

(二)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协调时期

有这样两种最强烈的普遍力量影响着人们:一种是由宗教文化所引起的直觉力量,另一种是通过精确观察和逻辑演绎所引起的冲动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却似乎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地方,宗教文化会抵制各种科学文化观点,有时候甚至会篡改科学的结论,以此来让人们更加真诚地信奉宗教文化;但是,在另外一些时候,宗教文化反而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刺激科学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支持科学文化的人同时也是信奉宗教文化的。

(三)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对于科学文化而言,其借助于观察、实验、发明和理性等科学手段,试图逐渐认识和改造世界。科学也是建立在一种信念的基础上,即自然是合理的、是可以被认知和理解的,我们通过自由且深入地探索能够逐渐地扩大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并改造之。就宗教文化而言,其核心在于承认“存在的奥秘”。宗教文化是对那些处在转瞬即逝事物的短暂波动之外、之后、之内某种东西的幻想,这种东西可能是实在的,但却是需要认识的;这种东西是一种“遥远”的可能性,但却是现存事实中最重大的;这种东西把意义给予逝去的一切,但却逃脱于理解;这种东西是一个终极理想和没有希望的追求。宗教文化一直在竭尽全力地用信念的体系向我们解释这个“存在的奥秘”。在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中,这种信念体系建立在神学家所宣称的创造人一生中“特殊启示”的基础上。大多数宗教文化立足在这样的一种基本信念之上:存在着神,由于神,我们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和目的;神会向我们保证,死后还会有来世。正是这种功能,为当代社会创造了宗教观念与宗教文化,也正是这种功能激励人们把宗教的观念变成现实中的行动。综上分析,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试图解释同一个世界。合理的宗教文化借助生活的意义解释世界,同时通过敬畏和善恶观念把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而科学文化则是创造非个人的和客观的知识,并借助这些知识为我们解释世界,同时通过合理的认识把我们和世界联系起来。其实,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没有哪一个能够独占“真理”,无论这个真理可能是什么。泰尔哈德•德•查丁曾指出,为了达到一个让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能接受的世界观,这样的尝试即使是有,也没有对当代的主要思潮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要弄清楚哪些问题应该由科学文化范畴的知识回答,哪些问题应该由宗教文化范畴的认知回答;只有确保它们两者的界线清楚,才能够维护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相互尊重。

二、宗教极端化及其表现

人的正常思想与观念,一般来说是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长期被延续和继承下来的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与行为准则。但是在有些时候,人的思想与观念以及行为等都会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非正常”状态与我们平常所讲的触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在“非正常”时刻有意或无意地提出或做出一些超过正常度的范围的观点或行为,那么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就极有可能出现所谓“极端的情况”。[4]而极端和极端主义的区别在于达到极点的思想观念是否能够最终形成系统的理论。只要这种成型的理论出现,就会指导某些人的行为,在发展壮大之后便形成所谓的极端主义。对极端主义的解释可以从两个基本层次来理解:第一,极端主义是与政治和宗教有关的极端的观点或主张;第二,极端主义也可以是采取或鼓吹极端行动,抑或是将极端的观点或主张和鼓吹的极端行动联合起来。宗教极端主义,也可称之为宗教极端化,这种现象在历史中时有发生。宗教极端化现象按其一般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暴力(或恐怖)式和非暴力式两种。宗教极端化是和宗教相关的、拥有特别偏激的教义观念,并以很激进的方法去实现其教义主张的宗教行为;宗教极端化现象是某个个人或群体的激进宗教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借助宗教的内容以宗教活动的形式进行一些极端社会活动。宗教极端化是在宗教信仰极端化引致行为激进化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宗教政治化和宗教组织诡秘化,最终导致宗教发生异化的一个过程。因此,宗教极端化是一种违背正常宗教文化的行为,其实质与邪教无异,具有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的性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坚决反对。但是,涉及信仰领域的行为,用传统的打击和镇压的方式是难以达到效果的,要从根本上消除其存在的土壤,才能使其没有生存的基础,才能真正消除宗教极端化。

三、继续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我国科学文化建设可以从国家、科学共同体及公众几个层面展开,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注重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学文化建设思路。

(一)科学文化建设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科学文化是科学精神和无神论思想产生的土壤,只有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氛围浓厚,才能使宗教极端势力没有生存的空间。同时,通过调研发现,科普是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和手段,在村和社区层面的科普工作大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基层的文化建设中,除了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文化向社会传播普及以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自身也会产生符合科学理性要求与具备科学文化内涵的文化。因此,广义上理解,科学文化建设应该使科学理性成分融入社会文化,使社会文化中的科学成分越来越高,含量越来越多。

(二)进一步完善科学文化教育体系

面向青少年进行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宣传是最为迫切和必要的。在学校正规教育中,要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体系,推动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信仰观。将科学文化课程纳入到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体系,重点加强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等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要通过科学传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大力在普通公众中宣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塑造一种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

(三)建设社会化的科学文化宣传网络

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宣传网络一方面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科学文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宣传网络包括科学文化设施的建设、科学文化理念的宣讲以及科学共同体信念面向社会的扩展。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现有的设施、网络信息资源整理科学文化典籍、保护科学文化遗产。

(四)进一步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建设

科教基础设施是科学文化器物层面的重要部分,是发展科学文化必不可少的支撑。科教基础设施为公众了解科学,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提供了物质载体。科教设施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逐步推大科普场馆等设施的建设面积,另一方面则要注重科教设施的内容建设,为受众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对于农村和城市社区,要建立“站馆校、屏栏园”、手机推送、微信覆盖等网络,使广大公众无处无时都能享受科学知识的大餐,处处时时受到科学文化的熏陶。

(五)进一步推动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进入社会主流价值体系

当今中国社会所呈现的境况是: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念在经受市场经济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以后,难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新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理念尚未完全形成,而以科技理性为核心的现代价值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又未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具体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研究、发现、选择传统价值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提取传统价值体系中的科学成分,加以继承和发扬;(2)研究传播普及科学理性的方式、途径,开发科学精神食粮,及时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以期用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改造传统价值体系;(3)研究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及其价值走向,把握主流,积极引导,用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的理性意识。科学文化和去宗教极端化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如果说现有的去宗教极端化的一些措施是治标,那么,科学文化建设就是治本。我们在实施科学文化去宗教极端化战略时,要尤其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文化的现实效果,让其真正深入人心,起到转化广大群众思想的有力武器。基金项目:中国科普研究所项目《科学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汉伯里•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汉伯里•布朗.李醒明,译.《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李兴华.《宗教极端主义研究概要》,《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文科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课堂设计

情境教学为目标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犹如身临其境,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积极自主参与学习,与教师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很多高中生学习语文就是为了高考获得较好的成绩,语文的学习方法和内容也是仅仅围绕着高考,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语文的实用功能,过于重视教学的目的,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致使现阶段的高中学生都对语文失去了学习兴趣,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语文,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成绩不理想。

2.忽视学生听、说、读能力的训练

语文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写作能力,忽视了学生听、说、读能力的训练。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也是置之不理,没有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的语文教师仍旧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作了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将课外阅读的范围还进一步的进行缩小。致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了封闭式和盲目式,没有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找准定位。

二、情境教学的基本简介

情境教学法也可以称为视听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手段,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情景来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将学生引入到创设的情景当中,情景的创设要以形象为主体,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情境教学更加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犹如让学生身临其境,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顿悟。

三、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并且对整堂课进行引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就会时刻保持着一定的积极性,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课堂上还可以根据教师的语言转换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展开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3.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感

陶冶学生的情感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情境教学当中,就可以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将积极健康的一面与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四、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设计

1.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

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比传统、静止的文字教学更富有吸引力,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可以让教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以图文声像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会话场景,将抽象的知识讲授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使枯燥的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促进学生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化,同时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有利于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多媒体设计教学的导入,在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导入是最基本也是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导入,为整堂课起着铺垫作用,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讲述的是月下荷塘的美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于这篇课文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和了解。多媒体的呈现效果,多媒体辅助语言的应用,可以实现图画、文字、声音、影像的有机结合,创造一个立体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而逼真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2.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语文知识也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只有作者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才会有所感想和启发,才能写出生动灵性的作品。语文学习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大部分,而每一部分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际生活。语文的教学如果离开实际生活,就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将情境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创设出生活情境。例如,教师在教授《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将情境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先可以询问学生秋天都有哪些特征?然后为学生导入有关于秋景的描写资料。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王维的《山居秋暝》,辛弃疾的《丑奴儿》,徐志摩的《私语》,范仲淹的《苏幕遮》,等等。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秋景和这几首诗词当中的秋景进行对比,作者在写作时情感特点有什么不同?写作手法是什么?然后进行交流讨论,仔细阅读课文,带着问题来一起寻找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和秋景。

3.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候会无法理解课文当中的知识内容,对学习也丝毫没有兴趣。这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总结学习经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教师在教授《雷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导入一个有趣的情境。如我们经常都会收看天气预报,那么天气预报后面的那些符号代表着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回忆,在雷雨之前都会有怎样的景象?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尽可能的将学生带入到课文剧本中,让学生对课文知识内容有一个更通透的了解。

4.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创设教学情境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应当学以致用,将它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生活当中的各个节日都是可利用的教学契机。例如在过母亲节或者父亲节时,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都学过哪些描写父亲或者目前的课文内容?然后引起学生回忆,将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情感都了解之后,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语文当中的阅读、写作、文言文和古诗词都成为了学生学习上的负担。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活动为途径,以生活为源泉,非常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易显芹.优化高中语文课堂之情境教学设计[J].速读,2017,(9):85.

[2]张迎霞.优化高中语文课堂之情境教学设计[J].课外语文,2018,(4):28.

文科学习计划范文7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德育教学;设计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茶文化具有适应社会潮流的新鲜活力,在与西方文化争夺青年一代的文化较量中正好有着它的用武之地。《中国茶文化》是面向普通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公共选修课,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茶学基础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播,掌握我国茶的基本分类方法和各地名优茶的历史和现状,学习和了解茶的保健作用,学习茶艺流程和礼仪,体悟茶文化中蕴含的茶道精神和做人哲学。课程也通过茶文化这一载体,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共通的精神内核,以及这些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中国茶文化》课程的德育教学资源价值,使之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增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1 课程的德育教学要点

1.1 掌握茶的发现、演变和传播历史,学习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历史,进而从中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魅力,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茶经》、茶诗、茶民歌等的学习,掌握茶学基础知识,体悟劳动人民的辛劳和社会百态,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1.2 了解中国茶道“廉美和静”的文化内涵,茶文化强调以德为中心,重视修生养德,与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廉洁教育和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相结合,引导学生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 了解茶艺的发展和演变,学习茶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体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茶艺的各种表现形式,学会欣赏中华传统美学,并引导大学生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情趣,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与高校美育教育结合,倡导形成清静和美、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2 课程的德育教学资源

2.1 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利用茶和种植茶的国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用品融入了各个朝代、各个阶层中国人的生活中。若论其起源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神话传说,而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早在两晋北朝。有正式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王褒的《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如汉代司马相如、杨雄等文学家也是早期著名的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时,有一首重要的茶赋,就是杜育的《荈赋》,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专门歌吟茶事的诗词作品,从这些茶文化作品中可看出我国茶发展的史实。几千年来,中国的茶文化积淀了丰富多彩、意境优美、雅俗共赏的内涵,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是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处世哲学的一面镜子。中国的文学、诗歌、戏曲文化,正式的节日庆典,民间的婚丧节庆、风俗习惯、农时收种,无不有茶的参与,无不渗透着茶文化的影子。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茶文化在守正和创新中向前发展。

2.2 包罗万象的茶文学

茶文学,是指以茶为主题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茶诗、茶词、茶散文、茶的小说等,种类庞杂,数量众多。据统计,仅茶诗词,我国就有不少于2000首,其中唐代500首,宋代1000余首。大家熟知的诗人白居易,就是一位识茶味、通茶道的爱茶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中有60首中都有和茶有关的语句。他所写下的《谢六郎中寄新蜀茶》就记录了他的好友在寒食禁火日前寄新茶给他,生病中的他亲自动手烹煮新茶,品鉴茶味,感悟到的是朋友的关怀和友情的温暖。另外还有卢仝的《七碗茶歌》、苏轼的《叶嘉传》等著名茶诗歌,通过学习这些茶诗歌,分析茶的发展、演变,通过诵读民间《采茶歌》重现采茶场景,从而对农民采茶的辛劳有所体会,知道一杯茶的来之不易。通过以上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古人对茶的使用情况和对茶的喜爱之情,引导同学们通过品味茶的质朴、清醇,体会历代文人淡泊明志,追求宁静致远的生活心态和处世哲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3 茶叶百科全书——《茶经》

《茶经》是唐代陆羽所著,对茶叶生产的历史起源、生产工艺、茶文化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当时及今日,对中国以及世界茶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陆羽写就《茶经》时,秉持自然主义的态度,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精髓,以幽谷、山泉中的隐逸生活为背景,论述茶叶基础、饮用品鉴等理论的同时,上升到以茶来陶冶人的品性及精神追求,被认为是最早提出茶道精神和茶文化体系的人,备受后人推崇,为后世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茶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茶叶发现和使用的历史,感受茶文化理念,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4 茶人与茶人精神

茶人,是体悟茶的精神内涵以及受到茶的品质启发去喝茶、懂茶的人,茶人评价的着眼点在茶品与人品的类比上,因茶人所具有的与茶相关的君子性、奉献品性等而被人们所看重。茶总是生长在僻山荒野,不计较自身给养的厚薄,每逢春回大地时,尽情抽发新芽,任人采用,周而复始的为人类做出无私的奉献,直到生命的尽头。由此茶树风格,茶叶品性上引申出的“茶人精神”是钱梁教授最早提出的,其精神实质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茶人精神分为奉献、探索和创新三个精神层次。奉献精神,强调淡泊明志、重义轻利,重点是服务人民;探索精神,是开拓进取和科学钻研,是但求耕耘,不问收获的实干精神;而创新精神,则是近现代以来,对茶人与时俱进,不断传承创新的时代要求。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名人与茶的故事流传了下来,影响着一代代人。近代著名的茶人吴觉农先生、张天福先生等,他们一生清正廉洁,专心做好一件事情的故事,值得大学生去学习品味。还有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清代蒲松龄和郑板桥,现代的老舍和鲁迅等著名茶人与茶的故事,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清正廉洁的茶人形象,学习无私奉献的茶人精神,使大学生可以由彼及此,见贤思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5 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美学

茶文化本是一种怡情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容。对中国茶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美的滋养,是大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学,进而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途径。茶叶具有千姿百态的茶形,有的卷曲成螺,有的笔挺苍翠,有的砂绿油润,有的乌褐壮结,具有外形美;有馥郁清远的茶香,有板栗香、粽叶香、花果香等,具有内质美;有优美的茶席设计,古朴的茶桌,雅致的插花,静谧的焚香,具有氛围美,这些都给人以更古典的美学享受,将人带入茶文化的更高艺术境界。饮茶对环境的要求也是要和谐得体,宜清净雅致,宜精舍,宜云林,宜松泉月下,宜素手汲泉。文人雅士品茗论道时,所处的环境大多离不开松、竹、梅、兰,琴、棋、书、画,这是自然与人文精神的交汇,也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的高级诠释。此外,泡茶用的茶具,一般也都比较考究,欣赏茶具也可以增加知识,获得艺术的享受。而茶事活动的背景音乐,也多为我国传统乐器古琴、古筝、江南丝竹等演奏的传统名曲,体现东方文化的柔和委婉,可怡情静心。茶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美学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美育教育的良好载体。

2.6 茶艺中的礼仪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素有客来敬茶的习俗,茶是礼仪的使者,可融洽人际关系。正式场合的茶事活动,主人对客人的礼仪,客人对客人的礼仪,人对器物的礼仪等都有特定的标准和要求,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客人饮茶时常用“叩手礼”表示感谢,并需小口啜饮,而不是牛饮,体现的是对主泡者劳动成果的尊重。茶艺中的行礼,行礼者应满怀真诚之意,眼神要亲切自然动作要柔和得体。茶艺者操作过程中须轻拿轻放,专注虔诚,表达的是对茶、对器物的尊敬,表现的是对自然的敬畏,这些礼仪所表达的精神,经过漫长的提炼和总结,使得茶艺上升为茶道。同时,茶艺表演中,对参与者在妆发、衣着、谈吐等方面也有具体的要求,如不宜浓妆艳抹,不宜奇装异服等,也体现了对客人的尊敬。学习和传播茶艺礼仪,有助于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利于高校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工作。

2.7 茶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文化

《茶经》在《一之源》中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既是茶品,也是人品,这句话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茶文化的开端,说明了饮茶从物质享用上升到精神熏陶。茶是朴素的,不奢华,不喧嚣,不浮夸,在养廉、雅志和砺节等方面的作用是由古及今的。古有孙皓“以茶代酒”、陆纳“以茶养廉”,对抗奢靡之风,近代有一批批茶学专家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立于田间地头进行科学研究,使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艰苦朴素和严谨治学的态度,都值得大学生去学习、去传承。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并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廉、美、和、敬”,意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以茶的君子之道类比做人的清正廉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于廉政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

3 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途径

3.1 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中国茶文化,倡导质朴、平和、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中庸、俭德、明伦、谦和等内涵特征。茶事活动可拉近人们的距离,弥合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茶会友,增进友谊。有礼有节的泡茶,可以给忙碌的生活一份仪式感,体会生活美,学会举止美,塑造心灵美,以达到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和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的和谐稳定。

3.2 茶文化与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重塑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接受新鲜文化的意识比较强烈,极易受到来自网络的各种低俗文化和错误思想的影响,进而在文明礼仪、生活态度方面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认识。饮茶讲究以礼相待,一杯茶中,既有对礼节的持守,也饱含了浓浓的情意。通过泡茶、敬茶等行为的规范,使学生学会谦和礼让、包容共处。同时,茶文化通融万物,博大精深的特性也可以使人的思想更加开阔,长期实践,可以从中体悟更高的道德境界。

3.3 茶文化与宿舍文化建设相结合

以茶的质朴淡雅和香气清幽之特质,及饮茶环境的明净素雅,教育同学维持整洁大方的宿舍内务;以茶道中“和”的精神内涵,营造和谐、和睦的居住和学习环境,化解舍友间不必要的矛盾。另外,饮茶时大家平心静气,清谈雅论,也有利于形成清静和美、文明高雅的宿舍文化氛围,从而脱离在宿舍玩网游、玩手机甚至打牌等低级趣味的宿舍文化。

3.4 茶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文科学习计划范文8

关键词:基于问题解决;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分析化学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本科生在学习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应该有一个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过程。“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体系”的提出,就是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针对一个个具体的分析测试对象,从查阅文献到拟定实验方案、最后实施样品处理及分析测试,让学生亲自参与定量分析的整个过程。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分

        析化学类实验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索及开拓意识、踏实有序而讲求效率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锻炼,培养他们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于解决问题” 实验课程教学理念的诞生

        按照教育部在《新世纪教改工程》【1】中提出的“新世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求深人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继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其中提出了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宗旨,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应该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目前多数老师采用讲解-示范-学生听的方式,然后学生照章抓药、机械操作,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会到分析化学实验就是要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

        我国发展已经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国家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特别是对拔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型大学将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这些时代特征对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西北大学校长姜澄宇在“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中,首先提出“坚持教育创新 构建教育教学新体系”【3】,即在总结和提炼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构建包括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个性化培养体系、综合素质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高教研究体系、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保证体系等的教育教学新体系。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理念,以期通过此教学改革,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解决问题”实验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

        计划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

        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达到上述教学改革的目的,必须从以下各方面着手:

        1.转变教与学的理念,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白,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样品的分析测试技能,包括待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测试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分析数据的处理计算、实验报告的上交等;

        2.改变教学计划,所有化工化学类的本科生都要完成《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修改完善相应的教学大纲;

        3.调整学时比例,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总学时的50%用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剩下的学时全部用于“基于问题解决的实验课程教学”;

        4.改革教学内容,学生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后,全部投入实际样品如药品、食品、水质、材料等的分析,在实际分析测试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体会定量分析各步骤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

        5.增加考查环节,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进行基础知识考查,合格者才能进入实验室操作,督促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完成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后,再通过一系列实际样品的测试来考核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自觉地规范操作技能,严肃认真地实施实验步骤。

        三、“基于解决问题”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基于问题解决的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求我们打破常规的教学理念,学生不再受课本、讲义的束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不再是严格的课本上规定的,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开拓创新,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经过对比选出最优。引导学生从查阅资料、到实验方案设计以及进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等过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同时,老师也不是绝对的权威,只是完成目标产物分析中的指导者,特别从方法可行性、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出现异常情况下给与指导。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体系”,应该包括选题意义、涉及知识点、合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等等(如下图所示):#p#分页标题#e#

        例如实验一-腊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消费品的质量,食品安全提到了议事日程,快速准确检测相关成分的含量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研究的焦点。该实验的提出当然是针对过量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危害,而腊肠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首先就想到:腊肠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到底超标了吗?结合实验中心的设备,我们要求学生处理好样品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亚硝酸盐。本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样品的预处理、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测定亚硝酸根需要除去样品中的盐分,因为腊肠的盐分很高,Cl-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亚硝酸盐的测定,学生在实验中用到固相微萃取方法以除去干扰,这个知识点,学生只是在理论知识中接触到固相萃取的概念,而今在自己设计的实验中就要用到该分离技术,学生感觉很兴奋很想实际应用。处理好腊肠样品后能顺利的测定出亚硝酸盐的含量,学生们同时又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派上了用场,解决了一个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完成实验后,就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两种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又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整个实验过程培养了学生全面、辨证地思考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各种分析方法和测试结果。

        又如实验二-纺织品中偶氮染料的测定。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上对地球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和生态平衡失调现象的关注不断增强。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工业中,纺织印染业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染料和助剂等化工合成产品,一直是被视作高污染的行业之一。在纺织产品印染使用的原料中,作为部分染料中间体的芳香胺物质被许多国家视为可疑致癌物,因此含有这种物质的数十种染料被陆续列入禁止使用的行列。本实验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设的,实验要求学生对棉布和化纤纺织品两种样品中的4-氨基偶氮苯进行含量进行测定。该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固体样品的抽提、蒸馏、旋转蒸发仪操作、GC-MS操作等知识,涉及到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是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的好机会,通过实验使学生得到了锻炼。

        这些实验的开设,首先让学生明白了“今天的实验就是要解决某个人民群众日常比较关心的问题”;继而让学生综合多方面因素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些知识?怎样设计实验方案?等等”,改变了以往老师指定实验学生按部就班操作的教学形式;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操作,得到实验结果并进行处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