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文科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文科学论文

文科学论文范文1

科技期刊是科技文献的主要载体,是展示科研成果、聚集前沿信息、传播学术思想、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的发展,对于促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升科技文化国际交流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强调,科技期刊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①中文科技期刊曾是我国科研成果的主阵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科技的重要工作大都首先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然而,近30年来,尽管中文科技期刊品种数量不断增长,学术水平稳步提升,品牌特色日益鲜明,但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以及自身改革创新不足,中文科技期刊的稿源质量下降,发展环境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逐渐滞后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的差距还在逐渐拉大。朱作言院士认为,“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体系还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短板—科技类学术期刊。因为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科研成果产出的需要,导致大量的本土优秀科学论文‘交钱发出去’又‘付钱买进来’,科研产出的版权归国外出版商所有,成果的首发权和话语权受制于人。[1]”中文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窘境,还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深远的问题。梅宏院士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国家科学发展最快的阶段,中华文明史上的相关记载是缺失的”。[2]目前,中文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的主体。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为4973种(不含军队系统出版的科技期刊),包括中文科技期刊4519种,其中,汉语4477种,少数民族语言42种,英文科技期刊333种。汉语、少数民族语言、英文科技期刊分别占到总数的90.03%、0.84%和6.70%。[3]因此,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征途上,如何办好中文科技期刊是科技界、出版界、政府以及全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在梳理、分析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在科学运行机制中的功能作用及其管理体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及困境

科技期刊是一种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杂志,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综合性期刊、学术性期刊、技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科普性期刊等。由于实践中各类科技期刊的边界并不是特别严格,本文中的科技期刊是以学术性期刊为主的泛指。关于科技期刊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目标下,科技期刊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有大量的项目、论文以及论坛以此为主题展开。综合相关的研究成果[1][4][5][6][7][8],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大体可归纳为内容建设、政策环境、办刊主体和运营技术四个方面:第一、从内容建设来看,优质稿源不足长期以来是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的最大挑战。优质稿源是科技期刊生命线,然而国内科研工作者的优秀论文投向国外的现象非常普遍,优质稿源流失情况愈演愈烈。祁丽娟、方梅统计了我国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中文科技期刊《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近20年的论文情况。统计显示,从发文量来说以2006−2007年为界出现了趋势的变化,之前的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之后则呈逐年下降趋势,稿源不足的问题愈发严重(见表1);从第一著作单位来看,来自中国科学院和985高校的论文量从2008年起占比逐渐走低[9]。优质稿源外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优质稿源匮乏,刊载论文水平下降,甚至许多优秀的中文科技期刊已经陷入“无米下炊”的尴尬局面,而不得不降低发文量,甚至增长刊期[9]。第二、从政策环境来看,评价体系导向使中文科技期刊生存更加艰难。大部分中文科技期刊在认可度上无法与国外期刊相提并论,研究人员需要在更高声誉的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成果才会被同行认可,因此我国优秀的研究人员很少会将自己的成果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上。而我国当前的评价体系使得SCI在国内受到过度的膜拜和推崇,成为各种项目、人才乃至机构评价的金标准、指挥棒[9],加剧了中文科技期刊在优质稿源竞争中的不利地位。第三、从办刊主体来看,小、散、弱的运营业态严重制约了科技期刊的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管理体制比较复杂,具有主管、主办、出版等多个层面。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4973种科技期刊共有1276个主管单位,仅主管一种科技期刊的单位有821个,平均每个单位主管3.9种科技期刊;如果基于第一主办单位来统计,共有3117个主办单位,仅主办1种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有2401个,每个主办单位平均拥有1.6种科技期刊;出版期刊大于10种的出版单位32家[3]。从办刊人力资源来看,41.99%的科技期刊编辑部人数在4-6人,29.66%的人数7-10人;从期刊经营来看,72.45%的科技期刊总收入在100万元以内[10]。应该说,大多数中文科技期刊市场化程度不高,仍沿用单刊形式的“小作坊”运作,新刊创办和兼并重组困难重重,难以形成集约经营和规模效益,期刊的整体运营水平和自主良性发展能力难以有效提升。第四、从运营技术来看,网络化、数字化等新型媒介传播方式已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科技期刊的出版形态和服务内涵,全球化、集群化、平台化运营已成为科技期刊产业发展的趋势,而我国只有少数科技期刊(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融合出版与传播,信息服务质量以及满足读者个性化的能力更是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5],与国际主要期刊出版集团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来看,优质稿源不足,造成了期刊刊载论文水平和期刊影响力下降,而影响力的下降,使得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中文科技期刊在与中国英文期刊和国外优秀期刊争夺优质稿源的竞争中愈加处于下风,优质稿源更加匮乏。在当前的期刊管理体制下,期刊管理出版部门条块分割,以单刊形式为主的中文科技期刊无力也没有可能改变这种每况愈下的竞争局面,而竞争的结果更加固化了中文科技期刊小、散、弱的局面。与此同时,网络化、数字化等新型媒介传播方式对办刊主体提出了规模化、平台化的网络产业的新要求。所有的这些问题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闭环,相关制度体系产生依赖并自我强化,在一定程度上被锁定在无效率状态,形成中文科技期刊难以解脱的发展困境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分析的中文科技期刊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中国科技期刊。

文科学论文范文2

一、级次称谓编辑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二、主要定级编辑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Citation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另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5、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6、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文科学论文范文3

1国内期刊等级与核心刊物评定种类

总理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在高职院校构建科研论文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科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如果不构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就难以引导高职教师在国内著名刊物或影响较大刊物上发表。(1)国内期刊等级划分问题。由于众多作者对国内期刊的“级别”不懂,造成了诸多的模糊看法,从国家权威部门对期刊级别的认定上,可以了解到我国期刊的分类情况。1)早在1991年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就了《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六条规定:“科学技术期刊,按其主管部门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各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厅、局主管的期刊。”[1]2)2002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就期刊级别问题又进一步进行了答复:1.期刊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2.目前国家与地方关于期刊的评比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无关;3.“核心期刊”的认定是民间行为,而非政府行为;4.目前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没还有制定衡量学术期刊质量的权威标准;5.新闻出版总署近几年举办过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等期刊方面的评奖活动,不能认为获得这些奖项的期刊中的学术期刊质量就是高的,“不能作为评职称时入选论文的依据。”[2]这是迄今为止政府职能部门最权威、最新的意见。(2)高职认可的几种核心刊物。目前国内对刊物的评价较成熟的有如下四种,这是学术界认可并影响最大的、也是公正、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3]。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制,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项目资助,后又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分别于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4次出版,2008年版即将公布。该《总览》是以布拉德福(Bradford)的“论文在期刊中分布规律”和加菲尔德的“引文集中与分散规律”为理论依据、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在12000余种期刊中选取1800余种作为“核心期刊”。2)《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4]。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研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提供来源文献、被引文献、优化检索等多种信息检索。已开发的CSSCI(1998—2006年)9年数据,来源文献63余万篇,引文文献409余万篇。该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2008-2009年来源期刊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152种,来源集86种。

3)《中国期刊方阵》[5]。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调动全国期刊界的智慧和力量,制订了《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为“双效”期刊,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比较好。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在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第四个层面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6]。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该系统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淘汰和补充。

2目前高职院校在期刊评定中的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文洪研究员就当前学术论文的“高产”问题指出“第一,败坏学风。单纯追求数量,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导致学术腐败。比如,低水平重复、抄袭、剿窃,等等。第二,阻碍创新。单纯追求数量,就根本谈不上创新了。第三,影响教学和普及工作的质量。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减少,自然会影响教学和普及的质量。另外,教学人员把主要心思放在了研究产品的数量增长上,也就难以充分关注教学质量了。还必须着重指出,没有质量的数量增长,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是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十分富裕的国家所不能容许的,是为人民所深恶痛绝的。”随着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对高职学院教师的科研论文进行评价,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提升高职核心竞争的需用。目前高职学院科研论文质量难提高的原因《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统计分析了年在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情况,属于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论文总计有篇,其中所普通高等院校篇,占总量的。全国所高职高专院校中,仅有所学院发表过,占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其中百所示范校发表的文章为所,占。共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发表二篇以上的高职学院全国只有所,共篇。据调查,现不少高职学院年科研经费投人都超过万。论文数量在大幅提升,而高质量的论文却很少见。评价标准不科学,考核机制不合理合理考核教师,构建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进行洲研业绩评价,必须考虑学校定位和教师实际,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工作业绩和科研工作业绩可以相互比较和换算。避免采用同一标准评价所有科研工作的“一刀切”式的方法。达到质量和数量相统一、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科研业绩。科研量化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奖励惩处等紧密挂钩,通过量化考核,人人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明确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通过科研业绩评价,教师的阶段性科研劳动业绩得到认定,同时按照考评结果实施奖惩措施,能激励科技人员更加努力工作。

文科学论文范文4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最大特点在于:极度重视会议,而期刊则通常只用来做re-publication。大部分期刊文章都是会议论文的扩展版,首发就在期刊上的相对较少。也正因为如此,计算机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低到惊人的程度,顶级刊物往往也只有1到2左右----被引的通常都是会议版论文,而不是很久以后才出版的期刊版。因此,要讨论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首先必须强调的一点是totally forget about IF(IF指影响因子)。另外一点要强调的是,计算机科学的绝大多数期刊和大部分的“好”会议都规模非常有限。很多好的期刊一期只登十来篇甚至三四篇论文,有的还是季刊或双月刊。很多好的会议每年只录用三四十篇甚至二十篇左右的论文。所以,当你发现计算机的每个领域都有好几种顶级刊物和好几个顶级会议,不必惊讶。整个计算机科学中最好的期刊为Journal of the ACM(JACM)。此刊物为ACM的官方学刊,受到最广泛的尊敬。但由于该刊宣称它只刊登那些对计算机科学有长远影响的论文,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歧视(theorybias)。事实上确实如此:尽管JACM征稿范围包括了计算机的绝大部分领域,然而其刊登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算法、复杂度、图论、组合数学等纯粹理论的东西,其它领域的论文要想进入则难如登天。另外一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为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CACM)。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ACM比JACM要像Nature/Science很多。JACM上登的全是长篇大论,满纸的定义、定理和证明,别说一般读者没法看,就连很相近的领域的专家都未必能看懂。而CACM则是magazine,既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也登各种科普性质的文章和新闻。即便是论文,CACM也要求文章必须通俗易懂,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证明,而追求易于理解的直觉描述。在十几二十年前,CACM的文章几乎都是经典。但最近几年,由于CACM进一步通俗化,其学术质量稍有下降。IEEETransactiononComputers为IEEE在计算机方面最好的刊物。但由于IEEE的特点,其更注重computerengineering而非computerscience。换句话说,IEEET 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主要登载systems,architecture,hardware等领域的东西,尽管它的范围已经比大部分刊物要广泛。就刊物的质量而言,ACMTransactions系列总体来讲都高于IEEETransactions系列,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大部分ACM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最好的刊物或最好的刊物之一。大部分IEEE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很好的刊物,但也有最好的或者一般的。非ACM/IEEE的刊物中,也有好的甚至最好的。例如,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被认为是理论方面最好的期刊之一。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会议论文事实上起着比刊物论文更大的作用。大部分会议都是每年一次,偶尔也有隔年一次的。正规的会议论文需要经过2-4个甚至更多个审稿人的双向或单向匿名评审,并且所有被接收的论文会被结集正式出版。大部分ACM的会议都是本领域顶级的或很好的会议。大部分IEEE的会议都是本领域很好的会议,但也有顶级的或者一般的。会议的档次通常可以通过论文录用率表现出来。顶级会议通常在20%左右或更低,有时能达到10%左右。我所知道的最低的录用率为7%。很好的会议通常在30%左右。达到40%以上时,会议的名声就很一般了。60%以上的会议通常很难受到尊敬。但也有例外。大名鼎鼎的STOC(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录用率就达到30%以上,但它毫无疑问是理论方面最好的会议。造成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理论方面的工作者不多,而大部分人对STOC又有一种又敬又怕的心理。

二、如何在SCI检索杂志上

1、引言

SCI–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学索引指数是美国Thompson公司推出的一种为科学工作者论文检索服务的论文引用指标。在我国它成为ThompsonISI论文检索数据库的代名词。ThompsonISI论文检索数据库挑选世界上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刊物,将其论文题目和作者及作者单位、文摘和引用论文进行检索,建立数据库,并向世界各地科研单位定期发行他们的检索数据库,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便捷的论文检索和引用统计服务。Thompson公司从事这项服务已经有45年。从按月出版收录数据发展到现在主要通过其ISIWebofKnowledge网页提供服务。国际上大学图书馆、科研机构是其主要用户。到2005年5月,收录的刊物(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已经达到13700多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实际上科学索引文献服务机构和产品很多,ThompsonISI仅是其中一种,但是由于其及时采用先进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美国及英语地区的科研机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科研人员使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收录在SCI中的杂志论文比较容易被科研人员检索查阅。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科研人员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被ThompsonISI检索的刊物上,从而使发表的论文成为SCI论文。其实发表SCI论文和发表其它国际论文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被ThompsonISI收录的论文绝大多数是英文刊物,所以撰写论文一般要用英语完成。由于我国科研工作者总体英文水平还不够高,因此不免存在一些由语言引起的困难。有些科研人员经常问发表SCI论文有什么诀窍或捷径。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在国际刊物上的基本内容、一般撰写和投稿过程和应注意事项。为希望发表SCI论文的年轻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由于作者是从事地理学研究的,所以内容可能不一定完全适合其它学科。不妥之处,请读者见谅。

2、发表SCI论文的捷径

首先要有值得在SCI检索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并且能够把它清楚地撰写成论文。什么样的研究成果是值得在“科学索引指数”SCI检索杂志上发表呢?答案是基于原始研究而未被发表的成果,即有原创性的成果。成果的量也可以参照同领域他人发表的量来衡量。一般应该比较充分,即对所研究的问题有较全面、系统的试验结果。若要较快地,可以争取投送到合适的特刊。一般刊物都会不定期地围绕特定专题出版专刊,专刊有专门编辑负责,一般有时限性。所以会比作为普通论文快些。但是切忌将与主题无关的论文投往特刊。若能够将论文写成短文,则可以投往有通讯栏目的刊物。会被评审得快些。

3、如何撰写SCI论文

从我们阅读的文章可以总结出来,一篇好的科学论文应该在其内容原创性、成果的新颖性、可读性方面给人留下较深印象。要使论文给评审者或最终读者留下深刻的好印象,首先论文内容要是原创的。对前人工作的评价深入透彻,恰如其分。这还不够,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或用现有方法得到独特的发现,或有新的应用。论文写作上,必须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句通顺,表格信息丰富,图像图形能够达到拟补文字描述所不易达到的效果,有丰富的信息且可读性强。下面进一步介绍论文撰写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文科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激励理论;企业管理;管理创新

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推动,做好企业的管理也离不开人才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激励理论,最大限度的激发公司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为公司做出更多贡献。企业招揽人才的优劣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与人力资源选拔人才的能力息息相关。在选定人才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和选拔方式,对于企业的后期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1激励理论

1.1需要激励理论

根据人的需求,通过满足其需求来达到推动企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在实施激励政策前,企业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需求是什么,从而明确激励的方向及目标,便于企业管理者快捷有效的实施该政策。

1.2过程激励理论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激励理论在不断的完善,已由开始的需要激励理论发展到过程激励理论,这种激励理论逐步融入到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的环境中去,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1.3状态激励理论

根据个体需要满足的状态来保证激励效果的公平公正性,与需要激励理论和过程激励理论有所不同。需要激励理论和过程激励理论都是在源头采取措施,即人的需要。而状态激励理论更偏重于终点,即人满足需求之后的一种状态。这种激励理论更容易消除工作中的不平等因素,有利于员工积极有效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2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

2.1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激励机制和激励制度的完善会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应该了解到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企业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2.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激励理论不仅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完善的激励政策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并能够帮助企业员工在激励与竞争并存的环境中快速成长,激发员工的潜能,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也能帮助企业快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

任何一个集体想要将事业做成功,团队人员的心要齐,要有很强的向心力,才会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可以将激励理论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让企业的员工认同,并对其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才会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我国企业管理应用激励理论的现状

3.1缺乏对员工的专业培养

企业管理者在将激励理论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时,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员工的素养是否达标。若职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不高,即使提供了激励政策,员工也很难完成公司的要求。第二,要考虑给员工的待遇是否与其能力相匹配。若所提供的待遇并没有满足员工的需求,就会有大批的人才流失,这对企业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3.2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较晚,很多企业目前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管理方面提倡平均,这就出现了不论业绩好坏,所得到的报酬都一样,这样会使业绩好的员工产生消极影响,以至于后续整体员工的工作效率都达不到企业的标准,出现滞后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4.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竞争机制

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针对企业员工的不同情况,为企业创造出的不同程度和业绩,给予不同的回报和待遇,让员工既完成了企业的工作目标,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也为员工与员工之间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企业管理者要贴近基层员工,深入了解基层员工的需求,发掘基层员工自身的潜力,通过一些激励政策的引导,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同时让员工意识到企业的归属感,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4.2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自身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员工的休息不足,导致部分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够专心,常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员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降低,不能按时完成企业交付的任务,同时也会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因此,企业不能只追求过快的发展,而忽视员工的工作压力。适当减轻员工的心理压力,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最大化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量给予奖励,不但能提高员工的成就感,又能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增加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向心力。

4.3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企业的同时,要意识到管理学的重要性,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企业要不断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理论和管理方式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通过将激励理论融入企业的管理中,使企业的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加强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做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补,既满足了企业员工的需求,使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加轻松和谐,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又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仙莲.新形势下人文科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C]//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2]李仕明,张瑞,宋道全.企业管理“人格化”模式研究[C]//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1997.

[3]徐泽君,李明魁,周永亮,等.天马模式的研究与应用[C]//2006中国羊业进展———第三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2006.

[4]薛启奎.抓好二级厂管理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3.

[5]徐泽君,李明魁.天马模式的研究与应用[C]//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6]陈玉亮,华众平,陈敏.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要有几大转变[C]//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2002.

[7]董耀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些思考[C]//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8]谭文兵.和谐社会中的企业生态战略构建[C]//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9]傅裕嘉,彭新敏,杨毅.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价值链分析[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03.

文科学论文范文6

对逻辑学研究对象的争论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相应地逻辑学教学改革的争论也在持续。当我国开始重视逻辑学教学的时候,西方国家的大学课堂已经普及数理逻辑;当我国传统逻辑(普通逻辑)教学走入困境,国内学者开始寻求把传统逻辑现代化作为逻辑学教学改革之路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了批判性思维运动,随之而来的是非形式逻辑的兴起。“传统”与“现代”之争还在继续,但或许此时我们该重新审视此争论并提出新的改革方案。

一、逻辑学教学改革现状

“19世纪中期以来逻辑学经历了四次重要转向,即数学转向、语言转向、认知转向和本文所要讨论的非形式转向。”[1]相应地逻辑学教学改革也在进行。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高校逻辑学教学以传统形式逻辑为主要内容。由于传统形式逻辑以自然语言为主、形式符号为辅的表述形式,使得学生较易接受,无论是普通高校、自考、函授各类高等教育的多数专业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形式逻辑课程,因而形成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国范围的逻辑学普及浪潮。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形式逻辑现代化的提出,出现了“取代论”和“吸收论”两种不同意见。“取代论者”主张用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吸收论者”主张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逻辑的一些内容。[2]这两种意见的共同之处是体现了逻辑的数学转向思想,在逻辑学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形式化内容,这些内容对普通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讲难度大大增加,离日常思维却越来越远,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很多高校将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压缩课时,甚至将其从教学计划中取消。如果说90年代逻辑学教学改革的主流还是“吸收论”,那么进入21世纪,“取代论”则很快发展起来,许多高校将文科非哲学专业的逻辑学开设为现代逻辑,课程内容以数理逻辑为主,附带少量形式逻辑内容。自1978年提出逻辑学教学改革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尝试,逻辑学教学改革的路似乎越走越窄了,正如武宏志教授所言:“有一个现象令人深思与忧虑:西方大学逻辑学教学在20世纪70年代‘非形式逻辑运动’和‘批判性思维运动’之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我们的逻辑教学经过改革的第一浪潮之后,却渐渐出现了衰落的迹象”[3]。

多年以来,逻辑学教学改革一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纠缠不清,这首先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天然联系。传统逻辑是人们日常思维领域中的常用工具,包含了从概念、判断到推理的一整套思维方法,但它是运用自然语言论述的,不可能完全割断与思维内容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不可能进行纯思维形式的研究。现代逻辑用人工语言代替自然语言,构成了符号化的形式系统,这样就完全摆脱了思维内容的羁绊,使之成为纯思维形式的研究。它把演绎推理必然性的研究推进到很高的程度,从而对许多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伴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它愈来愈脱离人们论辩的思维实际。可见现代逻辑是在传统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传统形式逻辑的现代形式。但适合作为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逻辑学就只有这两种形态吗?在美国,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批判性思维运动推动了非形式逻辑的产生,它的出现基本弥补了现代逻辑在日常思维与形式研究方式之间不断加深的鸿沟。以自然语言和日常思维的论证为研究对象和中心内容的非形式逻辑由于能够融入现实生活,培养并提高人们的实际论证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70年代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在国内,伴随着GRE、GMAT等综合能力测试的传入,从80年代末开始,已有学者关注批判性思维,并出现了专门介绍该方法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工具》等介绍批判性思维的书籍。在此基础上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开设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其中许多高校是把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开设的。如2000年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始把对普通逻辑的课程改革向批判性思维过渡,并于2003年秋与北京大学同步开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可见,目前国内逻辑学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即在改革中将传统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相结合。

二、逻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都熟知的方法,将这一方法论运用于逻辑学教学改革中,就是要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所探讨的是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逻辑学的教学改革,对于这部分学生的逻辑学教学内容选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教学目标来看。为了保证改革的效果,首先要明确在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开设逻辑学的目的。一般而言除哲学专业外,高校开设逻辑学并不是为了培养逻辑学专业的专门人才,而是要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推理工具,为将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为日常思维提供必要的支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使逻辑贴近现实,注重逻辑知识的应用,而不能把逻辑学高度抽象远离现实。实际上在日常思维中现代逻辑的高度形式化、精确性、严密性等优势都是无法体现的,相反传统形式逻辑运用自然语言符合人的思维,贴近现实,便于应用等优势是明显的。当然传统逻辑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形式逻辑在被用于论证时暴露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要处理的信息范围越来越广,作为日常推理的形式逻辑在帮助人们具体的论证时力不从心,因为“无论是在科学论文还是在日常论证中,往往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某种形式推理,这样形式推理所传授的运用演绎有效性的概念分析法就难以运用到论证分析上”[4]。而研究论证的非形式逻辑恰能满足这样的需求,非形式逻辑又是以传统形式为基础的,因而要达到教学目标就应将两者结合。

2.从学生需求来看。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就业难问题凸显,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社会考试热。公务员考试、GRE、GCT等都是大学毕业生非常热衷的考试,这些考试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对逻辑的考察。而这里的逻辑更多的是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逻辑思维能力或论证能力,它与数理逻辑无关,与传统逻辑关联不大。而目前高校逻辑学课程内容无论是以现代逻辑为主还是以传统逻辑为主都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因此需要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引入批判性思维。应付各种社会考试仅仅是学生需求的直接表现。文科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学习逻辑学的目的是使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推理、论证等问题。但与学科性相关的高度抽象形式化的现代逻辑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大材小用”了。与日常语言相关的形式逻辑对于处理其中推理的部分是有帮助的,但处理日常思维中的论证问题更有力的工具是批判性思维即非形式逻辑。可见,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对于满足学生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p#分页标题#e#

3.从学生可接受程度来看。我们说数理逻辑不适合作为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由于其形式化程度太高,不能在日常思维中直接运用,另一方面过于抽象的表述方式是文科学生难以接受的。实际上,许多文科学生是学不懂或惧怕高度抽象的数学等学科才选择文科的,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学生在拿到逻辑学教材时就开始发愁,正是这种心理使得许多学生一开始就对逻辑推理怀有排斥的情绪,也更增加了逻辑学的学习难度。为了达到提高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目的,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的是更接近于日常语言的,通俗的、应用性强的,关键还是学生易于接受的逻辑学知识,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逻辑学知识就是传统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

三、逻辑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目前逻辑学在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从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学生可接受程度来看,逻辑学教学应将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结合,具体而言,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几方面努力,增加逻辑学课程的吸引力,使学生喜欢并主动地学习逻辑学。

1.课程设置。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逻辑学作为一门培养大学生日常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应是一门必修课,从课时来看教学计划中一般为54学时,而有些高校近年来将它压缩到36学时,逻辑学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36学时明显不足。但对实践的强调、公共课的增加、大量的专业课,都使得增加逻辑学的课时困难重重,也就是说我们想把传统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作为两门不同课程来设置,现实是不允许的,这就需要我们把两者都放在逻辑学这一门课程中利用54课时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必要的训练完成,因而要慎重选择课程内容。

2.教学内容的选择。如前所述,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逻辑学课程应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结合起来。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有三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将形式逻辑融入批判性思维之内,从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性入手,将两者融合,这样可以节约课时,使学生较好地将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学习,但却模糊了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界限。另一种是以批判性思维为主,在必要的地方选择性地介绍形式逻辑知识,这种方式详细地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并辅以必要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习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同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的气质,但它更适合于已有一定形式逻辑基础的学生。第三种是将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知识融于社会考试各种题型中,这种方式更倾向于是为了应对社会考试而开设的辅导课程,不适合作为逻辑学课程开设。笔者认为可以在《逻辑学》的课程名称下,前后相继地介绍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毫无疑问,两者都属于逻辑学,只是侧重点不同,我们可以先讲授形式逻辑当中与日常思维密切相关的知识,如概念(重点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直言命题及其对当关系(重点是矛盾关系)、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重点是假言命题、负命题的推理)、基本模态命题及其对当关系、逻辑基本规律(含充足理由律)、类比、归纳、论证、谬误(与日常思维相关部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关系,再进一步讲授批判性思维特别是非形式论证理论、谬误理论、语境问题等知识,这样安排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同属逻辑学只是研究重点不同,又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形式逻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学习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知识。另外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气质两部分,因而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气质的培养。

3.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加强案例教学。无论是形式逻辑还是非形式逻辑其教学目的都不仅仅是理论的掌握,而是在掌握理论基础上运用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种单纯的讲授,既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也难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因而要注重加强案例教学。非形式逻辑或批判性思维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和一切学科领域,在基础理论的讲授中学生容易感觉枯燥、抽象,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联系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生活实例、社会考试题目等,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逻辑基础理论。与此同时,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并讨论完成一些典型案例分析。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学习的同时,达到批判性思维气质培养的目的。

文科学论文范文7

加拿大高等教育之所以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主要得益于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产生可观的效益。那么何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顾名思义,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是指将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等有限的不同类型的科技资源,在高等教育界根据一定的结构要求,在量、质等方面进行不同的配比,使这些资源在作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应的比例,从而使高等教育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比较高,有着独特的大学管理体制模式,完善的政府、高校、企业间的三螺旋互动关系,并且具有较高的科技投入产出比。在加拿大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一直是占据着中心地位,成为国家财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07年加拿大毛入学率高达46%。其中25至64岁人口中的40%完成了高等教育,美国为36%,高出美国4%。其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高于美国的5.2%[1]。据1998年统计,加拿大大学完成了全国23.8%的科研活动,是企业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来源[2]。高等教育是加拿大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程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中心功能。在2020年加拿大学习宣言中教育部长强调,在21世纪,高等教育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充满活力的知识型经济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进步社会、提高个人发展机会有着直接的联系。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1]。

高等教育在科研和发展的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产出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发展知识经济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在加拿大,根据年度《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估计》解释,高等教育由所有大学、技术学院、高等教育院校组成。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包括由高等教育建立起来并控制或者管理的研究机构、试验站以及诊所。加拿大共有190多家大学和可授予学位的教育机构。其中较为传统的大学包括:提供本科学位的45所大学、15所综合性大学以及15所医科类大学。此外还有3家可授予学位的教育机构。另外,加拿大共有300多所学院和专科学院,其中,30多所技术学院,120多所学院提供高等教育文凭,145所学院提供专业教育,另有10所学院从事原著居民的特殊教育使命[3]。

一、加拿大高等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状况

高等教育对人们进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获得优秀的职位和丰厚的薪水具有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不仅是创造人才优势的基地,也是形成创新战略的智囊。进步的科学技术同研究与发展之间具有强力的链接作用,高科技能够提高知识型人才的个人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科技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愈来愈成为推动各国和区域发展的最宝贵、最主要动力。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科技人力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拿大是一个注重人力资源的国度,在加拿大人力资源就是高素质人才,包括研究人员、工程师、科学家、技术人员、知识型工作者、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以及从事科学与研究工作的人员。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培养本国的科研人员,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保证国家的竞争实力和领先地位。正如加拿大前任总理让•克雷蒂安所讲,“为了加拿大21世纪的发展,使其继续在新的全球经济中保持繁荣,政府现在必须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加拿大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变化的世界中参与竞争”,“一支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大军是加拿大在21世纪繁荣的唯一可靠保证”,“由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新的、工薪较高的工作岗位需要就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没有一支合格的劳动大军,就很难使用最新技术,因此较高层次的教育和技术水平对加拿大人是否有能力保证自己和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4]。1998至2007年,从事研究与发展的活动人员增加了54.7%。2007年,加拿大共有约22.7万人从事科学研究与发展活动。其中,高等教育界、商业企业、政府、非营利性机构分别占26%、65%、8%、1%。1998年加拿大高校雇佣4.4万人从事研究与发展工作,2007年增至6万人,10年间高校的科研人员增加了15820人,增幅高达35.7%[5]。

可见,加拿大政府非常注重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加拿大高等教育界科研人员逐年增加。1998年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32840人,占总人数的74.1%,技术人员6010人,占总人数的13.6%,支持人员5470人,占总人数的12.3%。2007年研究人员25700人,占总人数的78.7%,技术人员6680人,占总人数的11.1%,支持人员6150人,占总人数的10.2%。10年间,研究人员逐年递增,增幅4.6%,而技术人员和支持人员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技术人员比10年前减少110人,支持人员减少820人。无论是研究人员、技术人员或是支持人员,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人员都占较大份额。在研究人员当中,雇佣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科研人员10年间从16250人增至25700,增幅58.2%,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10年间增幅30.3%;技术人员当中,10年间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从4370人增至4670人,增幅6.9%;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科研人员由1640人增至2010人,增幅22.6%;支持人员当中,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由3320人增至3420人,增幅3.0%;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人员由2150人增至2730人,增幅27.0%。可见,随着全球各国对国家研究与发展的重视,加拿大高等教育界对科研人员的培养与配置略有变动,但为了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家乃至高等教育界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雇佣一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

二、加拿大高等教育科技财力资源状况

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营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合理的财政投入力度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财力的相对不足则会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加拿大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有很多渠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联邦政府、省级政府、商业企业、高等教育界、私人非营利性机构以及外资均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其中,高等教育部门是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最主要来源。据1989年资料显示,加拿大的研究与发展费用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6]。1992—2001年,研发的投资总体上增加27%,全国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的比例由1.64%上升到1.94%。2003—2004年,加拿大全国的研究与发展投入(不含外资)为198.2亿加元,较2002—2003年的172.76亿加元增加14.7%,研究与发展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74%,联邦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为85.53亿加元,比2002—2003年增加6.8%。其中政府对研究与发展的投入为54.81亿加元,比2001—2002年的50.71亿加元增加8.1%[7]223。2006年,加拿大高校支出占全国研究发展支出的36%,这个比例几乎是经合组织国家(OECD)的2倍,而整体研究发展支出占当年GDP的0.69%,这个比例也是OECD国家当中最高的[8]。#p#分页标题#e#

加拿大各级部门在高等教育界研究与发展方面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高等教育界是研究与发展经费最主要的来源,1998—1999年度高等教育界投入23.4亿加元,占总投入的53.5%,1999年高等教育界投入占GDP的0.52%,2007—2008年度高等教育部门在研究与发展方面投入约45.7亿加元,比1998—1999年度23.4亿加元增加3.1%,高等教育部门占总投入的45%。2007年高等教育界占GDP上升到0.63%。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第二大来源是联邦政府,1998—1999年度投入8.6亿加元,占总开支的19.4%,2007—2008年度投入27.2亿加元,占总开支的27%。研究与发展的第三大来源是省级政府,2007—2008年度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投入10.3亿加元,占总开支的10%,较1998—1999年度增加约6.6亿加元。第四来源是商业企业,1998—1999年度商业企业投入4.1亿加元,占总投入的9.4%,2007—2008年度投入8.7亿加元占总投入的8.5%,比10年前减少0.9%。第五来源是私人非营利性机构,前投入3.35亿加元,占总投入的7.67%,2007—2008年度投入8.89亿加元,占总投入的8.73%。第六来源是外资部分,1998—1999年度外资部分占总投入的1.1%,10年之后外资部分约占1%。

三、加拿大高等教育科技物力资源状况

高等教育是知识的殿堂,也承载着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在知识和技术领域,扎实的研究基础是必要的条件”,加拿大创新基金会主席WilliamC.Leggett如是说。1997年成立的加拿大创新基金会是加拿大高等教育界科技物力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之一,自从1997年(投入25.7亿加元)开始,加拿大创新基金会已经帮助大学、学院、医院和其他一些科研机构建立科研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装备和设备,自从1997年建立到2000年已经投入8.7亿加元在1176个工程上,这些工程主要是在大学、学院、医院和非营利性机构[9]。2007年5.1亿加元用于科研基本建设、知识的转变、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10]。

四、加拿大高等教育科技产出状况

科技资源的投入、投入的多少必然产生一定的效益。科学论文、专利以及相应的产品贸易等都可以作为科技产出的指标。2007年加拿大高等教育学术贡献率最高(36%),俄国最低(6%),美国和日本居中(13%),中国仅为9%[11]。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所选择的147个顶尖级最多的国家当中,在引文方面,加拿大位居美国(39027838篇)、英国(7955521篇)、德国(7935567篇)、日本(6612826篇)、法国(5414557篇)之后第六位(4279170篇),我国引文排名第十三位(1894810篇)。论文方面加拿大排名第七(388471篇),逊于我国(1894810篇)。篇均引文加拿大占第十五位(11.02),中国香港第十四位(11.29)[12]。1998—1999年专利申请33021项,被批准专利11110项,加拿大高等教育专利申请379项,专利授予量为143项,其中在加拿大注册的有35项,在美国注册的有85项,在其他国家同时注册的有25项。在379项专利申请中,66项是农业和微生物科学,40项是工程学和应用科学,91项是健康科学和技术科学,12项是数学和物理学[13]。1999年加拿大每百万人口拥有同时在美国、欧洲、日本注册的专利16.5个,加拿大对全球的贡献率为4%[7]233。

根据2001—2004年统计资料,加拿大每年专利申请数都在4万左右,其中约有30%被批准授予专利,授予工业设计专利约占一半。2004年加拿大被批准的专利数达11805项。2003年加拿大大学和研究医院被批准的专利有3105项[14]。2006年专利申请40873项,被批准32806项;2007年专利申请41321项[15],其中高等教育1634项专利申请,授予专利479项,63项在加拿大注册,220项在美国注册,196项在其他国家注册。在申请的专利中,107项属于农业和生物科学,312项是工程学和应用科学,505项是健康和行为科学,数学和物理学123项,综合性的有587项。10年间专利申请增加了1255项,授予量增加了346项,截止到2007年年底,加拿大共有专利4185项[16]。

五、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加拿大是一个重视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国家。从以上科技资源配置及产出效益可以看出,相应的科技投入取得客观的经济效益,它们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加拿大比较倾向于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发展,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是否领先的重要标志。当今,我国比较缺乏能够引领世界向前发展的核心科技。我们知道要想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单靠一方面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在注重核心科技发展的同时兼顾周边领域的进步,注重各领域的综合发展,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

文科学论文范文8

一、大学生写作的困境及原因

(一)内在精神建构不足导致写作主体的“浅肤化”

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的主体意识起着主导作用,写作主体的精神境界和学识修养决定了作品的品位和格调,写作主体的审美情趣、辞章修养决定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在中国古典文论中,就用“心”作为人的精神境界的总称,强调了人的精神境界在艺术创作中的根本源头位置。刘勰提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陆机《文赋》强调“秉心养术”的重要性,清代学者刘熙载更有千古论断“文,心学也”。精神建构、心灵涵养是根本,文是花叶果实,心瘦则文瘦,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不如人意而又令人无奈。面对越来越大的自由创作空间,学生们的写作内驱力不足,不知从何写起,不知如何写起。许多学生写书评和影评,都止步于对故事的复述,对人物经历的感喟,或仅联系社会现实做一番感叹,而一旦上升到思想内涵分析和哲学命题思考,就力不从心,或者根本就没有更深刻的感受。写作的肤浅化是心灵荒漠化的直接体现,而心灵的荒漠化则来自于精神建构和心灵涵养的不足。一是当前社会实用价值的普遍化和心灵的物化使得许多学生的内心失去了自然的灵性和生命的气息,缺乏空灵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而一颗缺乏诗意的心灵必然对现实观察粗糙,对新事物失去敏感,更不会去捕捉内心世界,是不可能写出优美而有意境的文章的。二是由于阅读的萎缩所导致的文化积淀的缺失。“文化积淀”内涵丰富,直接的积淀来自于种族、风俗、地理环境、阶层、背景、教育、生活等各方面;间接的积淀则来自于课外阅读。高质量的阅读对涵养心灵,丰富情感,培养空灵高远的思想境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增强人对外物感受的细腻性以及抵制污浊之风的侵蚀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当前写作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恰恰就是阅读的萎缩,它包括阅读量的减少和阅读品位的降低两个方面。这使得写作主体思维凝滞,阻碍了写作创造力的发展。

(二)应试教育的积习导致写作表达的模式化

大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建立在长达12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和作文训练上,其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基本定型。大学是深造和提高的过程,但写作的基本素养和思维能力很难有脱胎换骨式的飞跃。令人遗憾的是,在学生们想象力与感受力极其活跃的初中与高中时代,作文教学却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完全沦为“高考应试作文”训练。不少高中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钻研应试技巧和“取巧”的方法,实施功利化的写作训练。以在我校2011级大一新生中所做调查为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知识积累被替代性完成。许多中学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写作中能做到引经据典,或替代性地为学生选择整理好各类知识储备,如历史史实、名人轶事、励志故事、至理名言等,或要求学生准备《高考作文材料“百变通”》《意林》等杂志中“短、平、快”的摘抄式文章,大量地直接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运用。学生们只需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连消化和思考的程序都可免去,因为材料中必要的情感渗透和理性分析都是现成的。这样“高效省时”的备考模式许多地方在初中就开始实施了,长期如此的“知识被积累”,其实就是剥夺了学生们感受、认知和思维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写作资料的获取能力。二是文本创作被模式化写作取代。写作的过程中借助新颖的构思、巧妙的视角、合理的结构、清晰的思辨来传情达意,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一环。但在功利性教学的引导下,教师通过研究高考评分标准、高分作文,揣摩阅卷老师的评分喜好和评分习惯,总结出了高考作文的“标准化模式”:主题积极向上,开头好句好段,中间三个片断,结尾点题深化。即开头以诗词或名人名言引题,文章主体设三段论述,每段将中心句作为句首,结尾以名人名言呼应开头。强调文章要调动各种表达技巧,让其文采斐然,给阅卷老师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这样狭隘的教学思维和执教思路,完全改变和扭曲了作文考试的初衷和写作的本质。功利化、短视的作文应试训练最终贻害无穷。反映出来的后果一方面是使得学生的写作内驱力缺乏,模式化写作的单一评价体系扼杀了奇思妙想,抑制住了自由表达的欲望。面对大学新的环境和多元的评价体系,学生们却往往不知从何写起,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文本表达的僵化。在多年密集的应试写作训练之下,高考写作的模式已被深深刻入一些学生的脑海并内化。笔者曾在大一学生中进行关于“大学印象”的随笔写作练习,面对这个轻松而随意的话题,几乎所有学生仍然主题先行,一边倒地表达大学要积极向上、要奋发图强的想法,有意回避大一时期的迷惘、焦虑、无所适从的“消极”想法。当我就主题的同一化对同学们发出疑问时,有同学表示,“所写”并非“所想”,有时心中有些困惑的“消极”的想法,但一下笔就不知为何变得“积极”起来了。写作中“开头好句好段,中间三个片断”的模式更是比比皆是,更有同学告诉笔者,无论写什么文章,往往一停笔加上标点刚好就是800字,不多也不少。

(三)大学写作教学的泛工具化导致写作思维的简单化

大学写作教学的“工具论”和“人文论”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焦点,实现两者的统一也是大家的共识。但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写作教育更多地被当作是一种工具教育。一是教学内容的工具化。不少院校干脆将《大学写作》直接替换成《实用写作》,写作教学一味强调应用性、实用性。二是写作教材的工具化。在各种版本的写作教材特别是应用型的写作教材中,编写体系舍本逐末、贪博求全现象严重。或是基本上以应用文成品的研究为基点,概念区别和辨识、定义与作用、特点与分类、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等占据了过多的篇幅。由于缺乏对写作心理过程和写作心理策略的深入研究,最能揭示文章加工过程,尤其是写作思维活动进程、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写作技巧和构思方法的例文评析或文章修改等显示文章加工过程的精华内容,往往被淹没在繁冗琐碎的知识罗列中。或是进行繁琐的文体分类。目前绝大数教材仍从传统的观念出发,以行政公文为教学重点,用一半的篇幅对13种行政公文详加介绍,按行业或功能分为若干大类。有的教材甚至涵盖了“计划、总结、礼仪、公关、会务、诉讼、求职、科研”等十多类,俨然一本公文的“百科全书”,重在提供写的模板,对于如何构思、如何确立与阅文对象的沟通意识的写作策略却少有提及。任何一个工作岗位,所触及的文种总是有限的,而面对的实际问题却总是无限的。缺少写作思维训练的学习者在学习完课程后,可能会对各种文体有着初步的印象,但却无法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写作教学的超越

通识教育注重广泛深入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知识的跨学科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化与素养的塑造,是融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人类核心知识获取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写作临界条件的建立,写作习惯的养成,写作能力达成等一系列心智活动的行为过程,正契合与体现了通识教育和通识能力培养的特征与要求。

(一)建立写作体裁的“大文体”观

文体及其特征作为一种话语形式体系,其内部的各个层次在不同的时代语境和表达要求下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异,譬如文学写作中札记、散文诗、随笔等边缘文体与应用文中的“申论”和“议案”等。通过文体规定“怎么写”,不仅规定了不可以写什么,而且还规定了只能写什么和怎样写,这样的文体规范越是明确和具体,写作主体自由创作的空间越是狭小,写作主体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越是受到抑制。刚刚告别了“带着镣铐跳舞”的议论文密集训练的大学生,急需的是“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习惯的生成。他们更需要的是在公开的空间里自由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屈服于文体的规范,或者去写下顺应“时代需要”的文字,以替换关于未来生存的焦虑。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对文体的分类应该简单。文学写作教学,只须抓住基本文体如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即可,关键在于让学生体味文学文体之间各自的审美特征,体味作家的表情达意在不同的文体中呈现了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倾力于启发学生心智,能够鉴赏出不同文体美的特色,促发写作的动力。而不是在散文大类下又细致区分札记、随笔、书信体、日记体等,诗歌大类下又细致区分散文诗和自由体诗。至于应用文体,其与文学文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是建立在沟通目的之上,需要充分考虑阅文对象的感受与接纳程度的文体。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尚未能在写作时树立良好的沟通意识,按不同的行文对象进行换位思考,考虑不同的“非语言语境”。因此,课堂上可依据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不同行文对象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树立建设性沟通意识和清晰的文字表达习惯,学生们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便可以在不同的文体模式前触类旁通。网络条件下,以及“应用文软件模板”条件下,大到各种公文、合同、法律文书,小到个人书信和条据等,都会轻而易举地得到所需格式化文本的样态,故而让繁琐的文体分类,蜻蜓点水似的文体论课程去磨灭学生写作的热情,实在是得不偿失。

(二)建立写作训练的“大写作”观

我国大学所开设的写作课,一般以《大学写作》《基础写作》或《应用写作》为教材,由教师讲授一学期就算修完,这种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理念与写作的系统理念是相去甚远的。写作从对外物的感知,到运思再到表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三者相互交叉、包容,相互依存、制约,贯穿写作的始终,短期的学习终不得要领,需要体系化的内化与训练。既不能将写作课作为一门孤立的学科来对待,也不能作为唯一的领域来处理,提倡进行阅读—思考—表达的综合写作训练。一是要把写作训练贯穿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写作课的做法。美国的大学写作课没有统一的课本,学生并不是一个学期只读一本教材就了事的。有的学校“一年级写作课”就有10门,由不同的教授开课。每个教授有各自的专业,所以,每门课的阅读内容都不一样,有的课阅读偏重当代文学文化,有的偏重古代;有的偏重世界文学,有的偏重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自己喜欢的内容上课。在美国,有93%的学校将写作技能融合进包括专业课在内的其他课程里。学生不但在各种文学课上学写文学批评和分析,在科学课上,也学写科学论文。对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个不间断的训练过程,并不是学完了一门大学写作课就了事的。二是为写作训练提供语境探究的“大环境”。语境探究与学习原理的研究可追溯至杜威和米德的实用主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学说。他们强调知识是人参与集体活动时与他人和物质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强调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必须在某一背景和文化中进行,只有让学习者处于以问题为基础的真实情境中时,他们才能把获得知识与何时和怎样运用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写作教学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大胆地走出校门,因地制宜创设生活、工作语境,为学生提供语境探究与生成的机会。在这方面,许多同行都有共识,在体验教学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香港知名文化评论家梁文道先生曾在香港肇基创意学院上写作课。在教学作课的时候,他就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语境认知与探索的机会。有一次写作课的内容是,请同学们访问九龙城(肇基学院所在,而且是香港的一个旧区)的老街坊,并且帮助老人家写投诉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始关注这个社区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学会如何参与公共事务,如何与政府打交道。他的另一堂写作课布置的任务是,让学生写一封给家长的信,题目是《我是一名同性恋》,让学生想象那种处境,这大概就是英语里说的,“穿上另一个人的鞋子”(inother’sshoes)。之后,在学生中组织一场讨论。我相信这样的课程远远比简单的讲我们要理解同性恋群体要深刻的多。有一次,很多学生向他抱怨说学校出了一个新校规,早晨迟到半小时的学生算作旷课一天,这个规定出台之前没有在学生中进行咨询,但事实却是早晨第一节课不上的同学很多。梁文道在写作课上让学生写一封给校长的投诉信,然后告诉校长先不要急于反馈。第二周,梁文道又给学生了一个新的写作题目,是“如果你是校长,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之后,梁老师和学生分享了校规和立法之间的异同。这样的写作教学,让学生换位思考,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蕴含着生趣和精神,充盈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三)建立写作跨媒介表达的“大文学”观

“大文学观”来自杨义先生的界定。他认为,以充分的历史意识纵观中国文学史,就会发现中国文学观念经历了从“杂文学”到“纯文学”再到“大文学”的发展,而目前文学进入的正是“大文学”的时代。在他看来,“大文学观”的核心是从生命体验和文化认知的角度看取文学,它既是新世纪以来文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当下治文学者应当具备的文学观。他认为“纯文学观”“过度强调文学,就是对文学与文化,对文学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的一种阉割”。在以大文学观理解当前文学方面,杨先生认为:一是要打破对文学保守的概念化理解,以开放思维直面文学(写作)事实;二是正视文体类型历史变迁的合理性;三是从文化视角解读文学的泛化现象。“大文学写作”就是一种在“大文学观”指导和支配下的文学写作,它的视野更加开阔,文体的呈现更加多样、灵活,文学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广博。进入21世纪,文学在新兴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影响下出现了全球化、市场化、图像化、大众化、博客化,大有取代文字统治地位的阵势。现在的“90后”大学生,是在大众时代消费文化背景影响下成长的一代,是伴随着漫画和动画片长大的“读图少年”,对于戏谑和解构,对于影像和图像等跨媒介叙事,有着比文字更为得心应手的运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以守成的姿态坚守固有的文学理念,排斥除了文字之外的其余的跨媒介写作,无疑是固步自封。与其仅仅关注其简单化和符号化,不如放开文学视野,引导学生在网络写作中挖掘我们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因子,参与文学在新时代突破和发展的进程。在教学中引入博客、微博、摄影、录相等学生耳熟能详的媒介,既能突破单一语言和符码的桎梏,又可将绘画、影视、音乐等符号纳入视野,融会贯通,吸纳借鉴现代和后现代媒介艺术的各种新元素,在叙述方法上得到创新。写作的知识既不是“内发的”,也不是“外给的”,而是在经验和行动的基础上,凭借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活动而生成的。在应用文写作和教学中,通过个性教学模式,让学生融合生命感悟,让源自生活的应用文写作真正发挥其生命的活力,是我们常读常新的课题。

三、结语

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大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在“固本培基”和“推陈出新”的引导下,凭借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探究而生成。因此,在写作和教学中,通过个性教学模式,让学生融合生命感悟,让源自生活的写作课真正发挥其生命的活力,是我们常读常新的课题。

作者:胡颖华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第二篇:大学英语教学及通识教育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内容陈旧。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采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所用教学工具多为多媒体和黑版,在一些偏远的地方,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可能黑板为主,很少有语音室或是多媒体可供利用。对于听说课,主要是放录音,学生听写;对于写作课,主要是讲范文,学生模拟话题练习;对于综合英语,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做笔记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上,学生听几次课就显得疲乏了,兴致不高。加之课本内容没有及时跟新,还是以前的老版本和现有时代内容脱节的话,学生的兴趣就更不高了。

2.大班教学授课,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

大学英语是每个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不管基础如何,专业如何,都会上此科目,这就造就了一些学校为节约师资力量,一个老师往往会带3-4个小班的情况,八九十人一起上课的情景不在少数。这一上课安排极大的减少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用时时间,通篇讲语言知识和课文内容,很少与学生互动。想互动的老师也在这数量居多的学生课堂上,实施困难,久而久之,就演变成教师讲授,学生纯做笔记的居多的情景。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气氛比较生硬,学生习得语言效果较差。

3.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授课进度难以把握。

大学的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山区的,也有城镇的。英语基础程度各不相同。城市的学生可能英语水平普遍很高,语音语调方面相对标准;而农村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口语上,有地方音的混入居多。教师如果满足好学生的要求,上课进度快,且内容较难的话,会使得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会降低其学习兴趣的,相反,如果进度慢,内容简单,基础好的学生会认为他们都懂,没必要听课,这也会降低其学习性的。所以教师授课时得非常注意易难结合,差优互补,这样才能使班上大部分同学好好听讲,认真上课。

二、应对措施和建议方案

1.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在国外的通识教育中,教学方法较为多样化。以研习汇报,课堂讲述,小组讨论和个人研究为主。在这四种教学方法当中,除课堂讲述外,其他方式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就某学术主题与教师密切接触的机会,不仅能进行学术交流,还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小组研习汇报是最普遍的方式。全班学生分组或以个人为单位,开学前二周内分派和指定好各组或各人负责部分,依次担任主角轮流陈述所学知识,其他同学对其修正,老师对其评价。个人研究是学生自行拟订和课程相关研究主题,经教师同意后独立研究,授课老师会定期进行一对一的学术指导,这样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参加授课教师主持的定期小组讨论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授课模式之一。教师制定课程讨论主题,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讨论解答。这种方式能确保每个学生对某个课题的文本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和陈述,锻炼了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课堂中,与教师一起互动,一起成长。

2.教学内容应丰富细化。

根据国外通识教育的经验,以哈佛大学为例,在1996至1997期间构建了六大知识领域的通识课程体系,这六大领域分别是:外国文化(19门)、历史研究(32门)、文学与艺术(53门)、道德评价(1l门)、科学(25门)、社会分析(12门)。当然,国内的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我们也可以此借鉴,扩大教学内容,特别是单纯以语言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育。现在一些大学也已经开始扩充他们的大学英语课程了,不在是单纯的综合英语,如清华大学为例,开设了大学英文,西方文化等一些必修和选修课,增加其对国外文化的了解,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加强其对英语这一门语言的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

3.师资力量的合理化。

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加强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小班和大班教学相结合。在现行管理和考评体制下,大学英语教师因为学历低,科研成果少,难以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具体举措如下:各校对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全面提高学历层次;建立大学英语教师在岗轮训制度,使其师资培训的目标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一致,使得大学英语教师自觉成为学习型教师。

三、结语

总之,国外通识教育的研究经验和实践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虽然目前国内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些学校开设了大学英语通识课程,促进多元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这种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不但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还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视角,我们能更清楚的认识当前现状,为深化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从而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

作者:陈斯 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第三篇:大学外语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一、嬗变的中国近代外语人才培养观念

1.“中体西用”外语人才观。

1840年,英国用它的坚船利炮打开了腐朽的晚清大门,从此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摇摇欲坠的晚清在艰难中前行。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也正是在这时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拉开了序幕。但是此时培养的外语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在外交上与洋人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语人才的培养工作,直到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想利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才开始培养了大批科技和翻译的人才,但是他们还都是“中体西用”的工具型人才。至于“中体西用”,是指中国传统的纲常教义以及传统的统治制度。西是指西方国家的语言、军事技巧、科技手段等。而在两者中,中占主导地位,是整个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不变,而西仅仅是为了巩固这种统治手段而进行的补充。在“中体西用”思想、以李鸿章、左宗棠、奕䜣等大臣的推动下,洋务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在这种运动的影响下,我国最早的外语人才培养开始了,不但如此,培养工作一开始,就以培养外语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主要目的,确实为中国了解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通视教育思想在晚清的开端。

通才思想在洋务运动培养西学外语人才就已经确立,他们着重培养能贯通中外的外语人才,这一思想的提出可以说为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确立的正确的方向,从那时开始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一直重视这一思想,直至今天,也是今后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而且洋务运动时期还具体的把“中学”和“西学”进行了具体的分类,给近代的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工作确立的方向同时也奠定了基础。我国近代的大学教育宗旨也定义为通才,但是此通才非彼通才,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二者之间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德与智上。对于德方面,中国传统教育与清末大学两者的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但是智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这也是统治阶级对于知识分子的要求,除了儒家经典外,还要掌握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学、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而清末大学对于智方面的要求则主要强调学习西方艺能,除了学习中国传统的知识以外,主要掌握西方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以及语言等等。清末洋务派开办的大学其办学思想的特点总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通才”教育思想的提出是为了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洋务运动的需要,既是实用知识的需要,也要培养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支持洋务运动的发展。第二,是光绪皇帝在诏书中就确定了的办学思想。光绪皇帝在给京师大学批文中就有培养“通达之才”的明确指示。此通达之才是指既精通中国传统的经学又精通西方的外交、军事、实业、政治的人才。所以,洋务派创办的大学克服了传统教育在思想上的弊端,顺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第三,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的矛盾性。洋务派创办的大学虽然提出了先进的办学思想,但是归根到底培养出的人才是为了大清服务的,是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在本质上还是重视封建纲常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局限性。此时的大学是在封建的思想和西方先进文明的冲突中存在。

3.民国时期通识教育发展的理念。

为了能够达到教育通识的目标,高校应该对课程进行有效管理。在1938年教育部第一次召开了大学课程会议。会议主要通过了对《文理法三学院各学系课程整理办法草案》,提出了三个整理原则和九点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大学课程进行整改。通识教育在这些原则和要项中完全展现出来。在会议研究过后,公布了有关《文理法三学院共同科目表》和《农工商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其中要求文学院每学期必修科目的总分数在52-56之间,四年的总学分必须修到132分之上,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还是比较重视通识教育的。国文和外国文是基本的科目,也是非常受重视的,作文必须每周写一篇,并且规定在每学期结束时,严格举行考试,国文考试必须阅读古今书籍和作文写作水平也需达到一定水平,外国文需要阅读各院各系所学习的关于外语文的学科,才能及格,否则还需要继续学习,直到符合毕业的标准,才能毕业。文学院一直强调“文理兼习”理念,要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任选一种作为必修的自然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所谓的共同必修科目表不但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方面的有效结合,而且对于课程的设置也是非常合理的。不但重视国文和外国文的学习,而且也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教育部门所颁布的共同必修科目表为各高校外文系在设置必修课中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已经进入到成熟时期,外语专业将会进一步受到各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理念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方式

1.清末对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1)培养方向。

译学馆培养人才的方式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类是外交过程中所需要的翻译人员,这也是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培训目标;另一类便是外语教员。译学馆以中西教育相结合为宗旨,培养外交人员和外语教育人员,不但使他们能够自读西书,而且还能编写文典知识。

(2)合理安排课程。

在教育课程中,外语课程占所有课程比重很大,而且外国文学已经逐渐进行我国课堂中。在每学期的每周36个总学时当中,外语课就已经占据了16节,后几年可能会更加增多英语课节。前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一般以读法、翻译、会话、作文等一些基础的语言训练课程,但是在后两年先从基本的读写进行开始训练,然后在基础知识牢固之后,进行对文学作品深入研究,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张心徵等毕业生相关回忆档案显示出,本国籍的教员一般都教授一二年级的英语课程,三年级以上全部由外籍教员进行教授。

2.民初时期对于大学的外语培养方式。

(1)课程规划。

大学四年对于英语的必修课有很多,比如“基本英文(一)(二)、作文(一)(二)(三)(四)、英汉对译(一)(二)”等,这些知识的学习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英语水平,同时也为有些学生将来从事英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这个时期的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注重于对于语言的训练,比较重视技能性和实用性。而选修课却比较偏重于国外的文学知识,比如诗歌、散文、戏曲等,其实这些文学知识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深入研究,可以开展一些关于用英语讲演外国文学的演讲活动,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这样,学生们就会对学习英语有着更浓厚的兴趣。

(2)定期开展课外活动。

为了能够使专业更加牢靠,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北京大学成立了各方面与外语相关的学生社团,举办各种社团活动。本学期学校各院各系都会组织学生会,学生会组织当然以本系学生作为主要成员,举办一些具有娱乐性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当然外系学生想要参加活动也可以参与进来,经费需要由各系来提供。学生会活动可以进行分组研究,可以邀请著名学者进行讲演或者主办刊物等。活动主要包括:学术研究和分析活动、自由讲演辩论活动、戏剧活动等。除了这几类所讲说的学生会社团活动之外,英语系学生还应该成立有关自治型的学生社团,比如各班级之间和各同学之间,成立学生社团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进行学习英语。

3.三十年代时期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对于课程设置方面,学校要求外语系的学生想要毕业,必须至少要修够132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外语系课程还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具体又分为本系必修、其他系必修、本系选修、其他系选修。本系必修课程中,包括英语对话、英语作文、第二外国语这三门语言技能训练课程,其他的都是文学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本系开设的选修课有“英语演说与辩论”还有另外其他文学方面的课程。所以,外文系的课程的专业课是比较注重语言和文学的,但是以文学为主的。为了能够培养出中西方语言兼通的专业人才,中文系和史学系所开设的“中国文学史纲要”和“中国文化史”也已经被列为外文系的必修课之内了。另外,学生还需要在其他一些领域选修一些课程,比如中国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这样才能全方面发展。

三、现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