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翻译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翻译影响

摘要:首先从思维模式、生活环境、传统文化、时间观念、宗教信仰、暗喻内涵、社会心理等维度,详细论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翻译所带来的影响,分别通过遵循得体原则、精确表达意义、结合现实语境三个路径,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翻译效果与质量,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影响;翻译路径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双方交际主体的交流主要是根据语言的相互转换来进行的,语言背后真正体现的是国家的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翻译过程中,既要准确表达语言表面的真实含义,同时也要将隐藏的深层次内涵传递给目的语受众。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语言经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展现出各种意境及内涵,特别是在中西文化差异下,这种表现会更加明显。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影响

(一)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翻译出现困难的首要因素。中西方国家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彼此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世界观念,对事物认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这样思维模式的不同,将会直接决定着双方语言的表达方式。我国重视的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舍己为人的整体性主义思想,而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文化体系则更加重视个体的感受,强调的是个人利益的切实满足与实现,注重个人精神上的完全自由。此外,中华传统民族文化通常情况下是从感性的角度出发,重视构建在经验前提下的直觉,而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则突出的是逻辑规律基础上严谨办事的作风与态度。并且中西方思考与交流方式也存在明显不同,具体表现为,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的出发点一般是螺旋上升形态,也就是经常与人沟通过程中,从重要事件的小事说起,通过较为婉转的方式逐渐靠近中心事件,通常将最重要的事情留到最后。而西方国家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则与我国完全相反,他们一般在沟通中直奔主题,首先讲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按照事件从重到轻的顺序进行交谈。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翻译中应合理调整相关语句的表达顺序,以便能够适应西方国家读者的思考方式。

(二)生活环境

中西方人们生活环境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翻译有着重要影响,语言是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语言的不同通常能够体现出浓厚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若是不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便无法领悟到语言中包含的深层含义。众多语言学习人员、翻译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国外生活体验才能胜任各种翻译工作以及语言有关的外事工作。针对中西方生活环境上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翻译工作的影响可通过以下例子将其就充分体现出来:我国主要是陆地面积为主的国家,而对于英国来说,则属于多岛国家,双方生活环境的不同让阐释消费较大方面,我国经常会说“花钱大手大脚”、“挥金如土”,英文表达形式则为“Spendmoneylikewater”。此外,英语中会通过“allatsea”来表示迷惑不解,运用“Mheadabovewater”表示奋发图强、努力向上的含义,这些短句都与水有着紧密的关系,将其翻译成中文后,会无法体现出其中的地域文化。

(三)传统文化

语言的构成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传统民族文化对语言的构成与演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语言国家的传统文化、社会体制以及生活生产模式的巨大差异,使其语言的表达与实际翻译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比如,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中,“SUNDAYSCHOOL”主要指的是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信徒到教堂中进行礼拜,因为美国大部分人们信仰的都是基督教,因而很多孩子受到家长的影响,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人们信仰基督教,而“SUNDAYSCHOOL”也由此而来。如果对美国传统文化不够了解,便会将“SUNDAYSCHOOL”直接理解成周末学校,或是将其误认为是美国学生周末进行学习的辅导班等。对国家背景文化不够了解就无法正确地进行翻译,会为不同国家传统文化的读者交际带来严重阻碍。此外,由于我国文化历史悠久,众多传统文化依旧流传至今,以成语或是歇后语的形式来表达深层次的含义,这样的词语对跨文化交际翻译人员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四)时间观念

各个国家之间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在时间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时差”。这种因为地理位置所导致的时间差异并不会为跨文化交际翻译造成本质上的影响,但不同国家背景文化中在时间理念上的差异却能够对跨文化交际翻译带来重要影响。比如,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用英语“helat-estnews”来表示最新的讯息,但实际上如果按照字面本身的含义来讲,表示的则是“最后的讯息”,彼此之间的意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再比如,以某个与事件表达顺序有关的例子,在英语当中的“aheadofthestory”这一短句,所对应的中文含义是故事的后续事件,而并不是故事之前发生的事件。这种因为时间理念上的差异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翻译的不同,如果对其不进行补充说明,便会影响真实含义的表达。

(五)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文化构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欧美国家信仰宗教的人数较多,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其信仰教徒分布较为广泛。由于欧美国家多属于基督教国家,因而在欧美国家的语言文化当中蕴含着众多与基督教有关的特殊词语及表达方式。比如他们经常会用“God”来表示“上帝”的意思,可该词语在我国却不是常见词语。我国历史时期的大众主要信仰的是佛教和道教,在古代语言表达过程中,包含了大量与佛有关的词语及成语,像是“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等。此外,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寓言故事,比如,和尚担水的故事,该故事在讲述过程中,无法运用英语将其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充分表达出来,其中的“和尚”,并不能在英语中找到与其相对应,能够准确表现人物特点的词汇,因此,中西方宗教信仰的不同,对跨文化交际翻译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六)暗喻内涵

暗喻随处可见,并存在各种形态的语言当中。人们经常通过暗喻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活泼且富有灵动性。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劳作模式等各方面的影响,暗喻内涵在各种语言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在英语文化中的“blackFriday”主要是指感恩节过后的首个星期五,这个星期五最特别之处就是许多大型商场会疯狂打折,人们的购买欲望也处在比较强烈的状态,对于美国人来说属于重要的日子。可在会计体制中的“黑色”,代表的是盈余,与红色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因而“blackFriday”在美国通常指的是销售形势良好,销售利润最高的日子。若是将这一短句按照表面意思将其直接翻译成“黑色星期五”,则会让汉语文化下的受众群体将其中的“黑色”理解成贬义词。再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龙”,象征着吉祥如意、代表着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中国人也被称之为“龙的传人”,充分说明了“龙”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也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有关龙的成语:“龙马精神”、“龙腾虎跃”、“卧虎藏龙”、“龙凤呈祥”等等,可在西方文化尤其是欧美国家中,“龙”属于一种较为恐怖的动物,更多情况下与邪恶有关。这些暗喻内涵的不同对跨文化交际翻译产生了较大影响,需要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应有效防止暗喻内涵所导致的文化冲突,要在不同语境下对相关短句进行标注说明。

(七)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方面的差异性同样对跨文化交际翻译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国家发展情况等要素的影响,各个国家及民族通常会构成自身独具特色的国家社会群体心理。比如,在某个高度重视道德标准的国家中,到其他国家生活会在各方面出现明显的不适应,会无法及时正确的理解该国家的语言含义,导致在交际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影响良好关系的构建。尊老爱幼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强调百善孝为先,尊敬师长、爱护儿童。但在西方许多国家当中,通常会将老人翻译成“oldman”,如果对不同国家文化掌握不足,将会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让双方读者产生误会。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跨文化交际翻译的有效路径

(一)遵循得体原则

得体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占有重要位置,不管是处在哪种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他们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特殊忌讳事宜。若是单纯地为了追求含义的表达而去触碰某些人生活当中较为反感的词语,将会严重影响真实含义的表达,并且还会阻碍双方的顺利沟通与交流。比如,当翻译人员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想要向目的语受众传达落后国家含义时,为了顾及该国家群众的内心感受,就需要将“落后国家”词语翻译转变成“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y),这样恰当的转换能够更好的让受众所接受和认同,不仅可以准确地表达出落后国家的内涵,还能规避对方国家在世界当中的尴尬地位,由此可明显看出,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避免触碰禁忌的得体原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翻译的积极作用,得体原则实际上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是一种意义上的有机融合,根据交际双方不同的语言,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根本目标。

(二)精确表达意义

翻译在每一次交际活动当中都应充分阐释出最精准的含义,在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跨文化交际也是一样。因此,精确的表达意义与结合真实语言环境的翻译方法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占据同等重要位置。也可以说,在实际开展跨文化交际翻译的过程中,应重视语言方面的词语含义对等,同时还要注重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化交际背景,以及表达含义的全面性与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翻译当中的词语含义对等不只是表示真实含义的相同,还需要翻译人员根据现实的语言环境,来思考各种词语及其所对应的表达方式,以此来充分确保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内容对等。比如,中文当中的老师与英文当中的“teacher”相互对应,可在中文里,“老师”还代表着该职业的尊重,属于敬语的一种,甚至是各种知识渊博、文化水平高的人一种统称。而在英文中的仅代表词语表面的含义,并没有过多引申含义。因此,精准的表达意义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让翻译人员通过有效利用不同语言内涵上的差别,来加强表面含义与内在引申含义之间的融合。

(三)结合现实语境

翻译人员在跨文化交际的具体翻译过程中,最应高度重视的就是语言环境。虽然对于普通研究人员来说,语言环境问题始终与特定的语言相关,但在实际翻译中,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翻译当中,翻译人员应重视的语言环境并不只是单纯的翻译文本的语言环境,同时还包括了源文本的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主体顺利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根据相同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当中的差异性以及融合性来有效完成翻译工作。反之则会导致对他国文化语言环境的忽视,进而造成翻译的失误,让信息无法正确地传递给目的语言受众,让他们无法更好的理解与认同翻译文本的内容。同时,还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某些翻译,虽然在语法上没有任何失误,但却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没有目的语言的感觉。研究人员将这种情况理解为中文与英文的实际交际问题,该问题也会同样存在其他两种不同语言的翻译当中。由此能够看出,对于翻译效果而言,语言环境的重要作用,结合现实语境的翻译方法主要强调的就是依据两种语言各自所处的语言环境,利用增加或是删减语言环境要素来实现翻译活动中真实含义的转达,特别是在翻译文学类作品时,该种翻译方法的现实意义更强。

三、结语

不同国家均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性会对跨文化交际翻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就需要翻译人员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深入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在翻译过程中,充分遵循得体原则,利用科学合理的翻译方法准确的向受众群体表达真实含义,以此来加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熊潇,祝东江.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汉英翻译研究与实践[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03):77-83.

[2]余雅.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文化差异对作品翻译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115-116.

[3]盛辉.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11):106-107.

作者:李艳芳 单位:山西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