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探析

纪录片中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探析

摘要:文化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牵,文化的脉搏与国家的脉搏紧紧相连。纪录片作为一个国家的相册,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对内提升文化自信、对外提高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是建设文化软实力的必要环节。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大热的优秀文化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分析纪录片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的具体贡献,并对未来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纪录片;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

一、纪录片与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由文化、政治价值观与外交政策决定,其中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首要来源①。进入21世纪,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意义早已不亚于军事实力的对抗。2013年,在中央政治局一次集体学习中指出了在我国建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其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提高国家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应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②。然而,回望历史,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长期存在,即使到了今天,有关于中国的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上仍有太多被曲解、被误读,甚至是被有意地颠倒黑白。放眼国内,“文化渗透”使外来文化长期侵占本国土壤,崇洋媚外、厚今薄古的风气使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不自信不自知。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如何搞好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将文化影响力与文化自信两手抓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纪录片是真实的艺术品,它取材于真实生活,呈现真人真事。如果将小说、电影、电视剧比作时代的画作,纪录片便是时代的镜子,因真实而深刻,因真实而充满力量,它使历史封存至今,它将顷刻凝成永恒。真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品质,优秀是最强的存在感,一部优秀的中国文化题材纪录片,既能让本国观众了解中国文化,重拾文化自信,也可以让外国观众放下偏见,拥抱一个真实的中国。因此,大力发展国产纪录片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国产文化题材纪录片

新中国成长的71年,也是国产纪录片飞速发展的71年。在中国纪录片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堪称经典的文化题材纪录片。比如1980年播出的展现丝绸之路壮丽景观与沿途人民生活的《丝绸之路》,在海内外引起热烈的反响;1983播出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于当时创下40%的收视率,至今无人超越;1990年拍摄的全面反映长城历史和长城区域风土人情的纪录片《望长城》,更是被誉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然而,当辉煌的时代过去,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虽然也有诸如《故宫》《大明宫》《玄奘大师》《复活的军团》等一些制作精良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出现,却被淹没在娱乐产业的浪潮中。大批国内外的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成为观众新欢,纪录片从昔日的热饽饽沦为被大众冷落的阳春白雪。是坚持走老路还是想方设法打开新局面,成为文化题材纪录片必须要做出的选择。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这部较为全面系统地讲述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一经上映便收获了观众的喜爱,收视率超过了所有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在国内爆红后,《舌尖》还被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超过100个国家播出③。《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对于处于低迷期的中国纪录片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都起到了现象级的示范作用。中国观众放下手中的汉堡牛排,坐在电视前对着自己脚下这片广袤土地滋养出的中式美味垂涎欲滴;国外观众目瞪口呆,感慨中餐除了饺子和左宗棠鸡,还有如此多食材与烹饪方式天马行空的组合。纪录片增强文化自信、扩大文化影响力的功能在《舌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自“舌尖现象”起,中国新一股文化题材纪录片热潮开始了。在《舌尖》成功经验的引领下,美食纪录片爆款频出:《老广的味道》《人生一串》《螃蟹的征途》《早餐中国》……从地方特色到烹饪方式,从食材类型到一日三餐,只有想不到,没有拍不到,美食纪录片取代综艺成为中国人的餐桌伴侣,填饱了无数人对珍馐佳肴的幻想。与此同时,其他文化题材也不甘示弱,《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手艺》等纪录片从匠人的视角切入,带领观众穿过现代机器的轰鸣,在时代深处轻触传统工艺留下的微弱脉搏;《本草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等纪录片从自然界的素材入手,展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与脚下的土地彼此滋养孕育出的植物文化;《聆听中国》《黄河尕谣》《大河唱》等纪录片则跳出视觉的藩篱,竖起耳朵倾听在这片文明的沃土之上回响了千百年的古老歌声。文化题材纪录片伸出无数根触角,从奔流不息的华夏历史长河中,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天地之间找寻一片片中华文化的碎片,打磨出一段段纪实影像,为观众拼合出完整的文化中国。

三、国产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制作经验

通过整体分析近年来文化题材纪录片潮中涌现出的诸多优秀作品,笔者发现,文化题材纪录片要带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力,有三点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小切口,深挖掘,以小窥大,以深见远。中华文化太大,一百部纪录片拍不下。一味追求大而全的叙事就像一部电影只有全景,会让片子内容空洞毫无生气,聚焦小人物小事件则像纤毫毕现的特写镜头,活灵活现又扣人心弦。比如导演焦波拍摄的反映中国乡村文化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5.6亿是农民,想要全面揭示如此庞大群体的文化现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导演选择将有限的精力聚焦在一个最小的切口上,也就是位于山东省的沂源县杓峪村。一年的时间里,摄制组与村民同吃同住,拍摄了一千多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剪辑出两个小时的成片。正因为这部纪录片切口足够小,所以才有机会对乡村文化挖掘得足够深刻,既将农民个体的喜怒哀乐展现得形象生动,又反映出中国农村在社会发展的巨大变迁中涌现出的现代化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农民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等深刻的现实问题,为中国乡村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思路。二是老故事,新演绎,以古为鉴,以今为本。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本身就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因此,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在任何年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经典的素材是有限的,留存的形式是单薄的,我们往往只能从模糊的文字和褪色的画卷中窥得一丝风采。这就要求纪录片创作者要立足于时代需求,用新的形式呈现历史,用新的视角解读历史,让老故事焕发出新生机。比如导演赵启辰拍摄的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承载了自汉代至今上千年的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教育与文艺创作的焦点,因此,寻找一个崭新的呈现形式成为这部纪录片创作的重点。真实是评价一部纪录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纪录片导演历来对搬演的运用都是十分谨慎的,但在《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中,团队大胆地使用了专业演员与特效,重现了张骞、霍去病、解忧公主、鸠摩罗什、左宗棠等历史人物在河西走廊的经历,出色的演绎式复现历史让观众仿佛顷刻间置身于一望无际的戈壁,迎着漫天飞卷的黄沙,望着鲜红的落日与残颓的玉门关,英雄的悲怆与盛世的兴衰直击心底,对泱泱华夏强烈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时间的长河流淌至今天,一带一路落地,曾经丝路的摇篮又沐浴上复兴的朝阳,历史与现实在纪录片中对轨,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向下一个时代的节点驶去。三是宽视野,高站位,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坚守住本国的文化阵地固然重要,但若是目光狭窄,仅顾及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便只会在自娱自乐中丧失“软实力战场”上的主动权。拥有大局观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只有把受众目标定位在全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因此,在进行纪录片创作时,也不必将步子局限在本国,而是可以大胆地走向世界,用中国声音讲述世界故事,从而更好地展现文化大国的风范。比如陈晓卿导演拍摄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美食文化的独特性,在食物的滋味背后挖掘人类的情感、生命的轮回、四季的循环等更加深刻的奥义。当所有人都认为《舌尖》系列已经将中国美食文化拍到极致、无从超越时,陈晓卿带着团队走出国门,革了自己的命。中国美食还可以怎么拍?放到世界中拍。一片土地开垦殆尽,站到山坡上去,便拥有了一番新的天地,这是一种由二维到三维的超越。拍中国的洋芋,也拍世界的洋芋;拍中国的火腿,也拍世界的火腿。大胆地把中国美食和全世界美食放在一起,这是大国的自信,也是大国的包容。曾经的国产美食纪录片,让中国观众看出亲切感,外国观众看出新鲜感,而《风味人间》让人间的每一位食客,不论国籍、人种、年龄,都能感受到亲切和认同,大国文化的力量在这样的变革中再一次彰显。

四、国产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制作反思

在肯定成果的同时,通过发展文化题材纪录片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道路上,也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是盲目追求视觉效果,搬演痕迹过重。随着器材的升级与拍摄水平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文化题材纪录片因其精美而富有冲击力的画面而得到观众的喜爱,但所有纪录片人都应谨记的一点是,纪录片最强大的力量恰恰是来源于它的真实,这种真实可能是模糊的、粗糙的,甚至是丑陋的,却因为它的真实成为无法复刻的美丽。当纪录片走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作为纪录片人,最不能丢弃的是坚守真实、相信真实的初心。二是风格选材跟风扎堆,造成观众审美疲劳。一种题材的火热可以视为把握观众类型偏好的风向标,学习成功者经验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在纪录片创作中应当注意的是,每一部成功的纪录片都有自己成长的真实土壤和独特的时间机遇,一味的临摹感觉就只能是照猫画虎,只得其形不得其神,沦为狗尾续貂之作。《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之后遍地“舌尖”,人人都想成为第二个被时代选中的幸运儿,甚至连《舌尖上的中国》自己都连拍三部,想将“舌尖”现象延续下去。殊不知除却巫山不是云,能被观众铭记的永远只是第一次彻底激发他们口腹之欲的《舌尖1》而已。想要复制奇迹,重点不是复制成功作品,而是复制观众的惊喜感。三是商品化急功近利,沦为广告片,品质下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产纪录片的商业化道路走得十分坎坷,纪录片从业者常以“用情怀发电”自嘲,收回成本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直到国产纪录片进入公众时代,逐渐壮大的观众基础为纪录片市场化提供了新的契机,越来越多商业资本的介入为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了现实层面的资金保障。但与此同时,日渐浓厚的商业气息也不可避免地和纪录片创作本身出现冲突,资本的压力迫使纪录片中频频出现软广,甚至还被卷入虚假宣传的漩涡。纪录片产业化是大势所趋,但商业资本仅仅是承担成本的手段,真实性的原则与完整的价值观表达和哲学诉求绝不能被打破④。要实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纪录片自身的高质量是底线。在关键环节上国家应适度扶持,纪录片从业者也要坚守住真实之本,不要让国产纪录片与观众刚刚建立起的默契与信任被利益之末消磨殆尽。

五、结语

2020年是文化改革发展目标的验收之年,是文化事业实现全面繁荣关键一年⑤。在过去的十年里,国产纪录片百花齐放,其中文化题材纪录片更是硕果累累。在众多优秀的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视野的广度,也能看到思想的深度,一个养育着14亿人口的、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承载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着的、真实而立体的中国就这样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中国人民面前,呈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从纪录片中汲取了文化自信的滋养,今日的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刻都充满渴望,也比过去任何时刻都充满力量,用纪录片将中国声音散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今日的中国比过去任何时刻都坚定,也比过去任何时刻都辉煌。在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未来道路上,国产纪录片将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充分发挥国家相册功能,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真。

作者:杨博雅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