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中国纪录片传播探究

新媒体下中国纪录片传播探究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中国纪录片传播生态发生变革,在传播与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加持下,传统纪录片中官方化的话语垄断被打破,民间话语得到凸显。同时,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重新定义了纪录片传播的时间观,催生出微型纪录片这一新形态。大众地位的转变、用户自制内容的兴起,推动传统媒体、新媒体、用户共同构建传播新版图。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主体;纪录片

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纪录片成功的决定要素不局限在优质内容创作,更在于用新媒体思维建设良性纪录片文化生态。比如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使传播时间观具有碎片化特点,催生出的微型纪录片打破了阅读、社交、观影等媒体活动所受的时间和空间情景限制,冲击媒体惯性,加强了用户的个性与意志。本文以纪录片为语境,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介纪录片生态环境的变革进行分析。

一、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传播的相关文献,现有研究主要从传播内容、方式、渠道等角度分析纪录片如何创新制作理念和模式以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如李宁在《生产形态、传播方式与营销手段的改变与创新》中,结合近年来的典型案例,对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创作语法、不同传播渠道特点以及盈利模式的完善和拓展进行分析。大部分研究不是从宏观层面对各类传播渠道的传播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发展趋势,探讨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策略和特色,就是从微观层面,对新媒体环境催生的微纪录片这一新形态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新媒体优势实现有效传播进行个案研究。如刘烨在《微纪录片的特征与叙事策略》中以《故宫100》为例,分析了该案例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化整为零的表现手法以及面向大众的叙事策略。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关于新媒体与纪录片传播的研究主要是在阐述新媒体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传播在内容、渠道、方式上的改进,或分析适应了传播者和受众两者的思维和行为变化的微纪录片。多是聚焦在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传播过程中某一环节的改变,较少将其置于大的传播环境下,忽略了传播过程中“人”这一重要传播主体,未以一个更为宏观的视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纪录片传播主体和形态的变化。

二、传播主体多元化

如今,纪录片的制作播出主体大致分为四类:1.国家行政主导,如中央、地方电视台的相关栏目仍是纪录片生产、购买和传播的主要平台;2.非电视台的国家机构,如部分国有制片厂参与出品纪录电影;3.民间力量主导,如民营传媒公司和非盈性基金会类型的机构;4.互联网企业主导,如腾讯、B站等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

(一)视频网站从集纳到自我产制:第二大传播主体1.生产总投入逐年递增从2009年搜狐网开通全国首个正版高清纪录片频道后,新浪、网易、腾讯三个传统门户网站及多家中大型网站相继开设纪录片频道,2019年全网专题纪实被称为迈入“亿次级流量时代”,纪录片点击量31.2亿次。以往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通常以引进和购买的方式获取内容,节目来源包含国内大部分纪录片生产商提供的内容,以及国外有版权合作关系的内容。如搜狐纪录片频道以资源置换等方式同电视台合作,超过60%的内容由电视台提供,同时与BBC、ITV等海外权威纪录片机构合作引进优秀影片。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视频网站的制作能力和传播能力大幅增强,对用户的争夺越发剧烈。再加上纪录片引进成本的上升和网站差异化发展的需求,腾讯、优酷、bilibili等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加大对纪录片的投入,以腾讯的稻来纪录片实验室、B站的“寻找计划”、优酷泛纪实中心为代表的自制小组摄制的新媒体纪录片,成为中国纪录片传播中的重要类型。《2018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生产纪录电影57部,其中超过70%由民营公司出品。即使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2019年,在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的50.36亿中,电视台和新媒体分别投入23.13亿和13亿,电视台同比基本持平,新媒体同比增长18.2%。2.传播影响力稳步增强虽然与传统电视媒体纪录片制作相比,视频网站自制纪录片中心一定程度上受起步晚、缺乏专业制作团队限制,但随着优酷视频邀请原上海纪实频道总监、《超级工程》总导演李炳入驻,bilibili视频网站与金铁木等优质团队合作等一系列操作,视频网站与一流制作团队的合作逐渐加深,新媒体纪录片制作的专业程度和市场潜力不断增强。根据豆瓣公开资料整理出的2019年度评分在8分以上的31部国产纪录片中,有27部纪录片均有新媒体平台参与,9分以上的8部纪录片中合作参与6部。抛开主观评分因素,在全网纪录片视频点击量排名前十中也有7部由腾讯视频原创或联合出品。中国纪录片产业范围正在扩大,多角色入局、台网共同开发的媒体融合态势凸显。在全球浪潮的冲击下不断更迭,新媒体自制纪录片已然有比肩国际大厂牌的实力,稳居中国纪录片传播第二梯队。《风味人间》联合《风味实验室》《风味原产地》建立品牌矩阵,是中国首个全链条运营的纪录片品牌,它的成功,象征着我国新媒体已经具备成熟的市场品牌创造投资能力和传播能力,从购买版权迈向联合出品、创新自制传播新时代。2019年,腾讯出品的《风味原产地·潮汕》版权被Netflix买下后于同年2月面向全球播出,成为被Netflix购买并播出的第一部中国原创系列纪录片,成功占据Netflix美食类纪录片榜单第一名,成为新媒体纪录片传播影响力突破国界的代表性事件。可以看出,新媒体平台在纪录片领域对国际资源进行更深入的探寻,除了追求年轻态、普世化的表达,也用国际视野着眼于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国际用户。

(二)独立制片人纪录片创作环境改善:进一步推动纪录片传播1.融资与推广机遇增多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气氛中独立制片人这一群体标签开始出现,在90年代后经历短暂沉寂。新世纪以来,DV数码技术出现、非线性编辑系统产生,让拍摄和制作门槛降低。原来只有以电视台的硬件条件和专业能力才能制作的影像,开始面向有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个人。技术的发展逐步打破了影像话语权的封闭性,引发纪录片发展浪潮,解放了独立纪录片的表现空间。早期独立制片人主要通过自筹资金、寻找基金会或电影节投资等方式筹资。除却拍摄初期的困境,传统媒体时代的独立纪录片虽在国外电影节屡获奖项,在国内却因没有播映和发行渠道,难以得到正式的有效传播。“把关人”控制着主流媒体话语和舆论,酒吧交流、民间影展等“地下”渠道成为其传播主要形式,人际传播的限制使其局限在与制片人关系密切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群体中。因此早期独立纪录片多属于精英圈层,被形容为由精英阶层创作、在精英阶层内相互欣赏的“精英文化”。如今独立纪录片制作人不仅前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投资或合作机会,后期还能获得多渠道、多层次的传播。中国纪录片网每年都会面向包括独立制片人在内的社会各界进行提案征集和创意征集,通过的创意有机会获得北回归线纪录片天使基金支持,成熟的提案企划可以通过参与网上纪录片pitch大会,获得专家、决策人和投资人支持,实现融资创作。除了pitch模式之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京东众筹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全新筹资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独立纪录片制作人的资金难题。2.传播效果回报显著除了在纪录片前期创作提供资源支持外,新媒体的开放式平台在后期传播中提供多种渠道帮助独立纪录片进入公众视野,不受制于电视传播线性规律的新媒体受众,是具有人文性、创新性、艺术性的独立纪录片的天然潜在受众。媒介的“窄播化”和受众的“细分化”趋势对纪录片类型提出多元化要求,新媒体环境的长尾理论下不同类型的独立纪录片都能找到自己的受众。近年来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进步、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越来越多相关平台的支持逐渐为独立制片人打造出良性生态环境,在质量和数量上推动独立纪录片发展,各大国际电影节上收获奖项的作品质量越来越高,独立纪录片创作人成为推动中国纪录片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以国际最负盛名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为例,截至2018年1月1日,IDFA共收到6687部纪录片参展,在中国华人摄制的123部纪录片中,就有48部是独立纪录片。自IDFA从1988年创办起到2017年的30年间,独立制片人在第二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中作品占比分别为32%和29%。虽然近年来部分成长起来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人开始寻求产业化合作拍摄,转向中外合拍或加入公司机构,但总的来说,独立纪录片依然是中国纪录片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创作形式“微”型化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是平台与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是大众传播的发展,传统媒体时代用户接触和使用媒体的时间受固定终端“黄金时段”制约,而如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终端的便携性让人们越发倾向于在碎片化时间接受碎片化信息。

(一)新媒体环境催生的纪录片新形态。2009年新浪微博的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国以微信息为特点的“微文化时代”的来临,微纪录片就是微时代下纪录片迎合受众需求的产物。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关于加快纪录片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纪录片发展,在媒介高度融合、信息传播碎片化的背景下,纪录片的概念和形态产生变化。微纪录片逐渐走进人们视野,成为纪录片传播中的重要形态。概括而言,微纪录片就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而产生的以艺术手段记录和再现现实、具有以小见大特色的纪录片作品,通常创作周期短、耗资小、传播快。凤凰视频在2010年首次提出微纪录片概念,在2011年推出《行者无疆》等微纪实产品后,各大视频网站相继推出微纪录片作品,其中以搜狐《大视野》和优酷《侣行》为早期典型。2012年凤凰视频在“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首次设立“最佳微纪录片奖”,进一步推动微纪录片概念获得学界和业界认可。微纪录片适应着媒介传播生态的同时也对其产生影响,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在适应新媒体发展、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同时成立专业团队进行微纪录片创作。央视纪录频道自2017年开始,就在原来的50分钟和25分钟两种片长规格中增加了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各大媒体纷纷创新传播形态,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用户新的信息接收需求。

(二)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与传播效果。微纪录片致力于在有限的时间里为用户传递最有价值的信息,受时长和体量限制,主题的单义性成为微纪录片的主要诉求,叙事结构更加紧凑,纪实手法上作为纪录片典型手法的长镜头被快速剪辑取代,多追求视听上的紧张和震撼感,比如《故宫100》通过快速剪辑营造轻快感和趣味性。同时,时长的缩短、主题的单义化让微纪录片可以实现对时效性的追求,让其可以紧跟时事、迅速反映社会热点,如每集1分45秒左右的《二十四节气》系列可以与时令结合,在节气当天播出。时效性使微纪录片具备传统纪录片无法获得的巨大优势,快节奏是全球新媒体受众的普遍追求,短时长、紧凑的叙事使微纪录片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接受,推动纪录片取得更广泛的传播效果。传统媒体时代纪录片在创作上和传播上具有时空局限性,新媒体时代下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受众观念的转变,则让用户可以通过参与微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过程,实现深度互动。比如2010年好莱坞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凯文·麦克唐纳以“爱”和“恐惧”的主题呼吁全球网友上传自己在7月24日当天的生活情况,获得192个国家网友超过8000段、4500小时的UGC内容,最后创作出由众多微记录集合而成的95分钟纪录片《浮生一日》(LifeinaDay)。这些例子也表明,微型化、碎片化看似与深刻性、全面性对立,但当碎片化的信息反映的是某个时间空间上的点的状态,并以一种内在逻辑联系拼贴在一起时,所反映事物的面貌与深度也许并不逊于某一个一体成型的长篇大论。比如国内2018年推出的《40年回眸,我们和北京一起绽放》微纪录片,从40位在不同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外籍名人的日常生活切入,每人拍摄一集3分30秒的短视频,将40集人物分集和1集精编版编辑成一套具有清晰主线的微纪录片,以小见大反映北京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作品短小、真实,却又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深刻契合当下新媒体微传播特点。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讯息”,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会受到媒介使用的影响,产品的创作理念和营销方式在媒介的变化下进行全方位改革。在创作层面,从主体上看,影视行业制作壁垒的降低让纪录片制作人从专业队伍扩展到业余网络拍客;从流程上看,用户可以在制作阶段与制作者实现深度互动。在内容和传播层面,改变了传统纪录片的时间长短、主题选择和叙事策略,以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微型化特征,影响着媒介生态。碎片化的传播并不意味着逻辑链条的缺失,充分利用微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的同时保障一定的内容深度,无疑更有利于推动纪录片传播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李佳玮 单位: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