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摘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基础。深入理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认识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有效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净化党内政治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党内政治文化;理论内容;优化路径

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并进一步阐述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这不仅是对党内政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全党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经实践证明,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生活的灵魂,贯穿于党的政治实践的各个方面,并对党的政治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推进当代中国“四个伟大”梦想提供有力支撑。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内容

(一)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是其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政党的最基本标志。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思想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与发展中,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洗礼,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创造了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在已有政治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在党员干部教育、党群关系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意识的初步觉醒等方面都呈现出新局面;在改革开放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党内政治文化由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在发展方向上实现了现代化,并体现了开放性发展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内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开启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征程,这一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实现了“三政合一”的重大理论创新。

(二)智慧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1]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岁月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了一些富有永恒魅力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锻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性,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政治智慧来源。儒家文化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历经千年而不衰,在新的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国古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图强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韧性;“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孕育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亲善友爱的民族性格;“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前进。由此可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党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希冀。因此,如何更好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党内先进文化的形成,成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三)精神力量: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品格和思想力量,形成和发展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长期实践的淬炼和锻造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继承、发展革命文化的过程。革命文化作为革命实践的光辉产物,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国民大革命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土地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精神”、建国后的“大庆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后的“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都具体体现了革命文化的精髓。党内政治文化正是在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历程中开始生成,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逐步成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党内政治文化,就必须牢牢把握革命文化根基。

(四)主体部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形成的崭新文化,是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与现代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新文化范式。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是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新时期我国的政治理念和社会性质,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前进方向,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科学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二是时代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是依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三是人民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和需求,特别是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党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并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各项活动中贯彻落实这一价值立场。

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党的长期实践中,党内政治文化总体上来说是进步的、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封建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传统文化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修身原则、道德理想、廉政观念等核心价值历经千年而不衰,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仍具有借鉴作用。同时,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形成了大量的思想文化糟粕。在新时代,一些落后腐朽的观念依然萦绕在个别党员干部的头脑中,侵蚀着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出现了部分党员在党内拉帮结派、搞小团伙,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的“圈子文化”;出现了部分党员在工作中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人浮于事的“官场文化”;出现了部分党员干部把江湖义气带入党内、在同志之间进行吹捧的庸俗文化。可见,封建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仍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

(二)西方异质政治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正在改变着世界格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使社会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使党内政治文化逐渐呈现出开放向好的局面;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试图改变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不断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企图改变我国的政党制度,并通过传播西方价值观念、文化模式以及生活方式来破坏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党内渐渐滋长,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贪图安逸、急功近利。这种思潮腐化了干部队伍,更腐蚀了党的政治生命,使我们党的政治文化建设面临挑战。

(三)党内组织生活的形式主义严重

党内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形式。目前,我们党内组织生活仍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部分党组织的民主没有实质性突破,部分党员在组织的活动和会议上不敢畅所欲言;党性教育空洞,多以上级部门单向灌输的形式为主,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内容单一,缺少创新;党员意识淡薄,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弱化,放松自身的学习;民主决策表面化,决策过程中不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把集体讨论当形式。

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坚定信仰。我们党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承接和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党中央依据新时代主题所作出的重要论断:在哲学方面,根据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对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分析;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完善我国各项经济政治制度;根据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提出在和谐美丽中实现发展;在政治经济学方面,通过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货币、剩余价值论、市场关系的研究,结合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思考,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学说基础上,提出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基础上,提出要改善民生水平,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正确判断;在坚持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基础上,落实“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安排,等等。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马克思主义。其次,把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贯穿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策略和新论断,深入研究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与逻辑结构,并以马克思主义来具体指导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推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党的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丰富的智慧和结晶,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赋予自身新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政治养分和政治智慧,以求更好地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在法治建设方面,在对传统文化中的“礼法结合”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吸纳了传统文化的“中庸”“和谐”之道,并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优美生态环境;以“以民为本”的廉政思想为基础,强调关注和发展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因此,我们必须坚定自觉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并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创新性发展,根据现实的变化进行推陈出新。

(三)推进党内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制度和章程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制度载体,在引导党员干部对党内制度的正确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推进党内制度建设对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这是党内制度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党内民主制度的运行情况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党内政治民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产生根源与党内民主制度制定不完善、执行不彻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建设一套完善而又执行有力的党内民主制度,注重塑造民主的党内政治文化,增强全党对党内民主精神的认同,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步。其次,要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内政治民主建设的关键环节,选人用人制度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选人用人制度的科学性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干部选拔上要强化任用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积极探索开辟新的途径,确保把那些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再次,要推进党内教育制度建设。党内教育和管理是传承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对党员贯彻落实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端正党风党纪,坚定理想信念起着重要作用。党内教育的内容要科学系统,既要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又要有党的宗旨、纪律和党性、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也要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摆脱封建庸俗思想的影响。同时,党内教育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正面教育为主、分类分层次教育的原则,以达到教育塑造文化制度的预期效果。

四、结语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工程中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党内政治文化基本内容的研究,充分了解现阶段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封建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西方异质政治文化的冲击、党内组织生活形式主义严重等挑战,从而增强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紧迫性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大力推进党内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建设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开拓出更加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淑东,陈昊华.切实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2]吴灿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略探[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1).

[3]刘峰国.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的优化路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6).

作者:管淑娇 李文倩 王喜满 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