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全域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旅游发展进入全域旅游新时代。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导下,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定州市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旅游发展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全域旅游时代下人们宜居宜游的要求。本文以全域旅游理论为指导,以定州市旅游发展情况为基础,以旅游需求为导向,多方面参考其他地区全域旅游建设体系,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空间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融合、管理和保障体制等方面阐述了定州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业;管理保障

全域旅游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继海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第一批全域旅游示范省后,河北、陕西、山东、浙江、贵州五省也正式被纳入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河北省成为7个示范省之一,河北省的旅游发展进入全域旅游新时代,全省各地全域旅游开发都提上议程。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破行业、部门、区域局限,把旅游业放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来谋划,促进旅游业与生态、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点支撑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全域旅游和传统的景点旅游相比,具有旅游空间无围墙、旅游资源无限制、旅游产业无边界、全民共建共享、党政统筹管理体制等明显特点。

一、定州市旅游发展现状

定州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的战略腹地。南北方向通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东西方向有朔黄铁路。省级公路更是四通八达,通往周边县市。定州市本身作为一个县级市,除了汽车站、火车站,还有高铁站,均位于南北方向交通要道上,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定州市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新石器时代先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古为中山国都,历代设州置府。定州市内还有着很多名胜古迹,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7处,市级以上的更是多达70多处。定州留存下来的文物数量更是不计其数,在河北省名列前茅,单是馆藏文物就有5万余件,其中包含国宝级的文物3件,因此定州市还被评为全国首批文物工作先进市。

(一)旅游空间发展状况

定州市古城旅游项目的开发自2016年5月启动,预计投入100亿元,将定州市的旅游资源连点成线,再由线状辐射至面状,致力于打造定州市龙头产业。该项目将定州市的古城旅游发展划分为五大片区。其中第一片区包括了以崇文街为中心的商业购物娱乐区,在这里可以尝遍定州市美食,欣赏本地的民间艺术表演。第二片区以中山博物馆为中心,主要展示中山古国相关文化和遗留文物,同时开展了汉文化演艺,还开设了汉服创意馆。第三片区是以开元寺为中心的佛教文化感悟区,已基本完成并开放香火。第四片区是以古州署为中心的州府文化展示区,古州署旧迹已不复存在,现按明清建筑风格复原,建有更楼、谯楼、仪门、大堂等,现已对外迎客。第五片区以文庙、贡院为中心,可以称为科举文化体验区和修学旅游区,全部还原古代的科举盛况。除此之外,在定州市的旅游发展格局中,还包括了三大主题,分别是生态养生度假、生态田园休闲和民风民俗娱乐,由此衍生了一批兼具生态观光、度假、养生、娱乐的新项目。

(二)旅游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定州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起伏不定,总收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自2016年古城开发项目实施后,在2017年,定州市旅游发展状态良好,旅游接待人数比2016年增长22.2%,旅游总收入增长30.16%。

二、定州市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资源功能单一

定州市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史上定州市曾经是一方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了具有定州市本土特色的中山文化。因此,本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会从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进行考量。定州市虽然有许多的古建筑来展示其悠久的文化,但在综合性需求方面明显不足。

(二)门票价格偏高

定州市旅游业发展不温不火的原因还包括其性价比低。例如,开元寺塔作为一个古塔,不到半个小时就可游完,门票和登楼费虽经下调,但还需要40元左右。与西安大慈恩寺门票价格相当,可大慈恩寺包含了大雁塔、喷泉等在内的100余亩游览空间。大雁塔比开元寺塔知名度高,设施完善,对比之下,定州市的价格劣势凸显。

(三)景点分散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呈现递增趋势,旅游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游客对旅游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要想从众多的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大做好核心吸引力,打响当地旅游的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定州市的景点分布呈现繁星满天态势,缺乏一个核心,或者说一个支柱。定州市作为一个古城,历史遗迹众多,但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景点虽多却都微不足道。定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开元寺塔,但其知名度和吸引力远远不够。

(四)配套设施不完善

交通方面:定州市公交车制度不完善,公交车辆少间隔时间长,而且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方经常堵车。基础设施方面:路边垃圾桶很少;入厕难且厕所脏乱,有的甚至收费;火车站座椅少、空间小;汽车站买票不正规等。即使景点文化气息浓郁,城市存在的问题也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全域旅游视角下定州市旅游发展策略

在全域旅游的发展浪潮中,定州市成为河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定州市应牢牢把握这次机遇,寻求发展,全力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求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还可以将全域旅游同绿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一批集美丽乡村、绿色农业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游。力求创建一批以历史文化古城为主,休闲度假为辅的旅游片区,把定州市建成全方位、高品质的旅游示范区,打造成宜居宜游的城市,带动当地和周边经济发展。

(一)注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全域旅游理念得以实现的基础。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规划定州市整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全市的环境氛围和服务氛围,实现宜居宜游全民共享的目标。定州市旅游规划应当从整体环境卫生、全城厕所覆盖、旅游标识、解决交通乱堵等方面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构建包括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服务、道路交通服务体系、旅游信息咨询体系、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和旅游公共行政监督管理体系五大体系在内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

(二)优化旅游空间结构

定州市的名胜古迹、公园、商圈和一些工农业观光园区主要分布在中山路两侧。根据这一特点,定州市应倾力打造一条以中山路为轴线的旅游黄金线路,横贯东西市区,辐射南北两侧,以点连线,以线扩面。从西到东串联王灏庄园、中山公园、大世界—时代商圈、中山汉墓、净众院塔基地宫、清真寺、定窑标本博物馆、文庙、嘉特购物广场、中山古都、开元寺塔、中山博物馆、贡院等景区。除了主线外,还可以打造其他支路特色旅游线路,如从伊利乳业园区到长安汽车园区的“工业观光游”、从定州瓷博物馆到金宝街的“民俗文化游”、从中山汉墓到兴国寺的“历史文化游”、从东胜生态园到德胜农林生态观光园的“生态休闲体验游”等。

(三)加速旅游与产业体系融合

全域旅游不同于传统旅游模式,它涉及各行各业,覆盖面广泛。在全域旅游的指导下,旅游要和其他众多的产业进行融合,但产业融合不是一个简单相加的过程,而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全域旅游不是要求传统产业放弃自身的职能,而是要在全域旅游的大环境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传统行业基础上将旅游要素融合到各自产业发展中去,重新规划资源,寻求新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旅游的发展。旅游可以加任何产业,但却不能盲目叠加。想要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更好的结果,融合的产业就需要有所侧重。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定州市逐渐成为亚洲最大的单体液态奶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汽车制造与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定州市农业基础雄厚,早在2012年就成为保定市第一个进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县(市)。定州市作为燕赵名城,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别具魅力的文化精髓。通过分析定州产业现状,定州市应着重推动旅游与当地具有优势的工业、农业和文创融合。定州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可考虑通过旅游+工业,打造工业观光体验购物链;通过旅游+农业,打响特色农业旅游品牌;通过旅游+文创,继承和发扬定州市的本土文化。

(四)深度挖掘自身特色

在全域旅游时代下,定州市旅游的发展存在着优势、劣势,同时面临着各种机会、威胁。在全域旅游发展的浪潮中,定州市要牢牢把握住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发挥本身的优势,改善和规避自己的劣势,跟上时代潮流,走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前列。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对古城镇的开发与修复也持续升温,造成旅游区域竞争日渐激烈。以古城为主的地区旅游已有较好的先例,如凤凰古城、丽江古城等,包括一些正在建设的文化旅游区域。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定州市想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对自身准确定位,打造自身的品牌,突出自身优势,从众多同类案例中脱颖而出。

(五)构建新的管理和保障体制

定州市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旅游管理机制方面应适应时展的需要,可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首先,需要成立定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将一些其他部门的职能并入其中,实现旅游从单一部门推动向部门综合联动转变,有利于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如一直存在的旅游投诉问题,新的管理体制下定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可以直接调动一些相关执法部门协助解决;其次,设立旅游警察,主要负责维护治安,保障安全;再次,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及时调解和处理旅游过程中发生的纠纷问题;最后,要设立工商旅游分局,监管商贩的经营活动。这种新实施的“1+3”模式,发挥联动效应,有助于建立健康健全的旅游管理和保障机制。

作者:葛雪梅 李同法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