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使用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使用

摘要:本文主要写由最近所读两篇与古建筑有关著作(张十庆《从建构思维看古代建筑结构的类型与演化》、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所引发的思考。所著内容比较繁多,但其中有两个知识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从建构思维看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和斗栱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之所以对这两个点印象比较深,一是与曾经的课本所学有所出入,刷新了认知;二是解决了曾经困扰笔者的一个疑惑;三是引发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符号使用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建构思维;传统文化符号;现代建筑设计

1刷新认知:以建构思维的方式对古建分类

在本科阶段的中国建筑史课程中,得到的对古建分类的一个基本认知就是,古代木构建筑主要分为穿斗式、抬梁式和井干式,有时候会把干栏式也并入其中,作为三大(四大)结构类型。了解这种分类方法后,在各地看到不同的古建筑,一般可以快速对其分类。但弊端在于对建筑的认识往往仅限于简单的分类,对于其建构的思维方式,历史的渊源,各种建筑建构方式之间的影响和关系,难以有进一步了解,而这恰恰又是建筑史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所以只了解课本介绍的机械分类方式,是比较可惜的。从建构思维的角度看古代木构建筑,则会分为层叠式和连架式两种大致的倾向。层叠指的是称重结构的分层叠砌;连架指的是承重结构的分架连接。这是两种思维上本质不同的建构方式,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的穴居和巢居。两种思维方式下建构而成的建筑,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改良和发展,并且时不时的有交融和借鉴,总体上形成了我国丰富的木构建筑历史。井干结构和穿斗结构,则分别是层叠型和连架型的原生形式,至于抬梁式,只是一种次生形式,不宜和井干式穿斗式并列。这样一来,大多数木构古建筑都可以归纳入层叠式和连架式这两条线的范畴中,并比较容易地找到它们之间的传承和互相影响的关系。表面上看只是两种不同的建筑结构分类方式,但它们却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机械的分类方式虽然简单方便,却抹去了背后隐藏的渊源和传承关系,让人倾向于把历史看成“平的”。以建构思维的角度来看,则可以看到比较完整的历史信息,看到一个有时间线的“立体的”历史。而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了解事物的渊源和发展过程。所以从建构思维的角度进行分类对于学习研究历史是更有益处的。

2解决疑惑:“斗栱”为何在古建中普遍存在

以建构思维的角度来分类,也解决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何中国木构建筑中普遍存在斗栱这个构件。本科中建史课本上对于斗栱的介绍,只提及了宋铺作和清斗栱的类型和特点差别,唐宋斗栱宏大,出檐深远;清斗栱则细小繁复,更偏向于装饰作用。对于斗栱功能的介绍,只简单说是结构作用,用于挑檐。我的疑惑在于,只是用木结构做挑檐的话,有很多更简单的方式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为何一定要做如此结构复杂,甚至显得华而不实的斗栱?在简单了解了斗栱的起源及发展轨迹,并阅读了陈明达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后,才算初步解开了这个疑惑。斗栱的存在并不是因为结构上必须这么做,也不是有某个人发明了斗栱。它是在一种建构思维(层叠式)的影响中,在非常长的时间跨度中不断演变,逐渐成型的一种特殊构件。起初主要确实是起结构作用(虽不是特意为结构而为之),而后慢慢变成了人们认知中约定俗成的等级象征标志或文化符号。斗栱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垒木成壁的井干结构。利用木材纵横交错堆叠形成悬挑的做法,也在一些早期的桥梁中可以看到;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后,在东汉的石阙中可以看到相同的纵横交错堆叠悬挑手法,同时在画像砖上看到,也出现了斗、栱的原型和它们组成的纵架体系;再往后期,出现了更大体量的建筑,需要多个“井干架”来支撑屋顶,同时结合了之前的纵架斗栱,纵横结合以后,演化成了外表看起来一朵一朵的铺作,即宏大的、唐宋时期的斗栱。斗栱成型的初期,都是因为其具备悬挑的功能性,用在较大型的建筑上。可以推测,大型建筑一般等级和规格更高,工匠对其外观和细节都会花更多心思制作和打磨,斗栱这一构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不错了艺术效果,被广为接受和模仿。由于人的思维特点,很容易会忘掉(或根本就不知道)它的结构上的作用,而仅仅会把斗栱和高等级、高规格、权贵、重要等联系起来。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斗栱=高贵”的整体社会印象。这种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难改掉。即使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随着结构技术不断发展,斗栱的功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它仍出现在各种重要性相对大的建筑上;并且斗栱自身的规格和等级,就代表了建筑物的规格和等级。斗栱演变成了一种装饰和象征性的符号。

3延伸思考:学习历史为我们带来的价值

斗栱的发展史让我想到一个不相关的趣闻:二战时英国空军规定,战机的座椅必须用骆驼粪保养,后勤兵们不堪其臭味,却又不敢“自作聪明”地提意见。直到一天,一个后勤兵的父亲来看望儿子,疑惑地问道:“你们怎么还在用骆驼粪养护皮革?”原来这位父亲参加过一战,当年在北非地区作战,大量物资需要骆驼运送,可是骆驼很抗拒牛皮制作的鞍具。有人猜测是气味的原因,把皮具用骆驼粪擦过以后,果然骆驼能乖乖听话了,于是把这个做法当成了规定。怎料过了30年,他们还在不知其所以然地沿用当年的规定。骆驼粪趣闻和斗拱发展史,都说明了人的一种思维倾向,即很容易记住事物的表象意义,同时很容易忘记事物本质意义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一种客观现象,且普遍存在,带来的结果也是有好有坏。好的方面在于它促成了各个文明各具特色的文化与习俗,很多文化,都是来源于对传统的错误理解和盲目沿袭。例如斗栱,失去了结构功能,但最终演变成了美丽的装饰和中国建筑文化的代表。而骆驼粪趣闻则是一个坏的方面的例子。如果说骆驼粪保养皮革还算无伤大雅,这种思维倾向还会带来一些其它更加恶劣的后果:偏见、迷信和歧视。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让人认清自己和帮助理性思考,看到事物的起源和发展,从而真正认识一个事物。人容易只看到事物表象的思维倾向无法更改,所以就需要历史来帮助人看到事物的本质。这种思维倾向带来的结果有好有坏,并且往往都以各种形式融入了我们的文化之中,所以还是要通过历史这个工具来甄别文化里的各个部分,保留有益的结果,剔除明显有害的成分。回到建筑上来,通过对斗栱发展历史的认识,可以知道最终斗栱演化为了一个装饰和符号,并且大家都乐于接受它,将它作为文化的象征。这其实可以说明,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尝试加入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装饰,具有积极的意义。有些建筑师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拘泥于现代主义摈弃装饰,“装饰即罪恶”的教条,在尝试做出地方性文化新的特色时会畏手畏脚,这一方面限制了设计的思路,一方面加剧了“千城一面”,缺乏地方特色的现象。不可否认很多拙劣的仿古建筑,和生硬植入文化符号装饰的建筑为大众所诟病。但大众诟病的不是“仿古”和“植入符号”,而是“拙劣”。中国建筑师在探索中国特色建筑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很流行在平顶房子上盖一个“大屋顶”。由于多数缺乏整体比例、色彩和细节的推敲,交接生硬,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这种方式逐渐被抛弃。加屋顶本身并没错,错的是没有仔细推敲整体性、比例、颜色、细部等基本的美学元素。新世纪创作的现代建筑中,有很多把历史元素和装饰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优秀例子。比如苏州博物馆、绩溪博物馆、上海世博中国馆、万科第五园等等。这些在建成以后,都得到了社会上比较广泛的认同和正面评价。中国的现代建筑创作,应该积极向它们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十庆.从建构思维看古代建筑结构的类型与演化.建筑师,2007(4).

[2]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文物出版社,1990.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中信出版社集团,2016.

作者:周博为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