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技术论文范例

数码技术论文

数码技术论文范文1

试验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基地进行,稻田土壤肥力中等偏低,试验用马铃薯品种为东农303。设免耕稻草覆盖和稻草包芯两种栽培技术处理,详细记录各处理的生产投入成本和稻草腐烂率,并以马铃薯市场售价计算纯收入,综合分析稻草包芯马铃薯的投入产出比及净利润等。

2结果与分析

2.1稻草包芯马铃薯的生产成本

由于稻草包芯需一犁一耙和盖土,在机耕费上比免耕稻草覆盖多2700元/hm2;在种薯生产投入方面,稻草包芯与免耕稻草覆盖完全相同;由于与免耕稻草覆盖相比,稻草包芯减少66%左右稻草量,所以稻草成本降低了3600元/hm2;而稻草包芯比免耕稻草覆盖人工费用增加810元/hm2;稻草包芯在农药和肥料费用方面,比免耕稻草覆盖增加315元/hm2。综合计算生产成本,稻草包芯比免耕稻草覆盖增加成本225元/hm2。

2.2稻草包芯马铃薯的产量及产值

与免耕稻草覆盖相比,稻草包芯总产量增加3153.45kg/hm2,商品薯率提高10.4%,所以稻草包芯马铃薯的产值要比免耕稻草覆盖多出8070.94元/hm2。

2.3稻草包芯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及投入产出比

稻草包芯马铃薯,每公顷净利润可达9557.07元,而免耕稻草覆盖每公顷纯收入为1711.13元,稻草包芯马铃薯比免耕稻草覆盖每公顷多增收7845.94元,增加幅度为458.52%。由此可见,稻草包芯种植马铃薯经济效益明显。稻草包芯种植马铃薯投入产出比为1∶1.35,免耕稻草覆盖为1∶1.06,稻草包芯比免耕稻草覆盖栽培增加0.29,说明稻草包芯种植马铃薯优势明显。

2.4稻草包芯马铃薯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我们对稻草腐烂程度进行了初步分级,并比较这两种栽培技术模式稻草腐烂率差别。与免耕稻草覆盖相比,稻草包芯栽培的稻草腐烂率增加14.6%,包裹在土里的稻草大部分已经腐化,增加了稻田有机质含量,土壤疏松。由于稻草包芯种植马铃薯有效利用了部分稻草,一方面减少了焚烧稻草带来的空气污染,减少了株间水分蒸发,节约了农业灌溉用水(蔡典雄等,1995);另一方面,稻草包芯减少了种植下一造水稻的肥料投入,同时也减轻了田间老鼠危害。多年来,我们通过示范推广稻草包芯栽培技术,提升了项目区农民种植马铃薯技术水平,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优质马铃薯产品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3结论与讨论

数码技术论文范文2

1.1无统一医疗器械产品信息库

 目前国内尚未建立涵盖已经由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库,无法实现产品信息的共享。各地采用条形码技术管理时,需自建产品信息库,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由于产品信息实时动态变化,使用自建产品信息库,维护难度较大,从而难以保证产品信息的准确。

1.2医疗器械条形码信息单一

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为了利用条形码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功能提升单位的物流管理水平,都在尝试开发医疗器械条形码管理系统。但是,由于我国医疗器械条形码使用程度低,医疗器械条形码仅包含品名信息,而与医疗器械密切相关的生产批号这样的重要信息游离于条形码之外,不便于直接通过医疗器械自身包装上的条形码来快速准确完成数据采集。使用者只能是根据自身单位管理的需要另行统一编码、打印,再对医疗器械逐个加贴,即所谓的“贴码”,才能实现条形码技术管理。额外贴码需要增加人工和成本,还可能造成人为的差错。

2建议

2.1以高风险品种开展试点工作

医疗器械分类复杂,品种繁多,同步实行条形码技术管理工作量及难度较大。应以高风险的植入性医疗器械等品种为突破口,启动医疗器械国家统一编码工作,制定统一的条形码标准,开展试点,待医疗器械条形码技术、管理技术、电子监管网络趋于成熟后,再逐步实现全面推行。

2.2制定统一的医疗器械条形码标准

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与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标准相一致的医疗器械条形码标准,统一规范医疗器械编码方式、分类标准、条码印刷尺寸及条码在医疗器械包装上的位置,条形码所含内容包括:国家医疗器械编码、医疗器械批号等。为在医疗器械流通、使用全领域实行统一条码化管理创造条件,同时促进国际间合作。

2.3建立基于条形码技术的医疗器械准入制度

为强化条形码技术的推行力度,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从生产环节就开始重视条形码的推广使用,建议监管部门出台政策,规定进入市场(包括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的相应医疗器械品种,均须印有全国统一标准的条形码,以便于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之间流通流通时的条形码管理实现无缝对接,避免经营、使用单位额外“贴码”负担。

2.4搭建远程医疗器械产品信息平台

为实现远程产品信息数据对接,应通过互联网搭建远程医疗器械产品信息平台。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根据分工,通过平台完善基本信息数据库。并通过授权实现基本信息数据库信息的共享。

3结语

数码技术论文范文3

芝麻的播种可采取撒播、条播和点播等方式。一是撒播。直接撒播或拌砂子、碎土进行播种,一般撒2遍即可。该方法的优点是播种速度快,但缺点是出苗后管理的难度较大。播种量一般控制在4.5~6.0kg/hm2,多的可达约7.5kg/hm2。二是条播。若采取条播方式,等行条播的行距一般为30~35cm,宽窄行条播行距依情况确定。该方法的优点为管理方便,播种量控制在6.0~7.5kg/hm2。三是点播。在芝麻的播种面积不大、种子量不多的情况下,农户可采用此方法进行播种。采取开穴或开沟的方式,播种量控制在3.75kg/hm2左右。

2合理密植

一是查苗补种。在播种后5~6d,如发现未出苗或出苗不全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对于缺苗严重的田块,要及早进行重新播,对于局部缺苗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催芽补种,注意要选择同一品种曰对于少量缺苗的田块,应从其他地块上进行移苗补栽。二是间苗定苗。“要吃芝麻油,先破十字头”,因此,在芝麻齐苗后要及时地进行间苗。当芝麻长出第1对生的真叶时,此时可进行第1次间苗。间苗的距离控制为定苗距离的1/4为宜,达到苗不挤苗即可曰一般在出现2、3~4对真叶时分别进行第2、3次间苗。芝麻定苗的时间不宜过早,特别在阴雨多、病虫害发生重的情况下,要在苗龄约30d、苗生长稳定时进行定苗。在间、定苗时,应根据计划的株距留足苗数。留苗密度:在6月1日前进行播种的,对于单秆型品种,留苗的密度控制在18.0万耀22.5万株/hm2,分枝型的留苗密度控制在15.0万耀18.0万株/hm2曰在6月1要20日播种的,播种期每推迟5d,留苗的密度增加1.5万~3.0万株/hm2。若采取条播的方式,则行株距为(30~40)cm伊(10~20)cm曰若采取撒播的方式,则留苗的密度为15~25株/m2。

3打顶增收

打顶的作用:芝麻生长的后期,当气温低于18益时,开的花为无效花,但顶端优势仍会消耗养分,打顶可减少无效消耗,千粒重提高,增产效果明显曰同时降低瘪粒、半瘪粒,提高商品的品质。打顶的时期:春芝麻在终花时打顶,摘掉顶端1~2cm曰正常春芝麻在初花后25~30d打顶曰夏芝麻在初花后20d左右打顶曰秋芝麻在初花后15~20d打顶。

4病虫草害防治

芝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为枯萎病、茎点枯病、轮纹病、青枯病、立枯病、疫病、叶斑病、褐斑病、白粉病、黑斑病、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变叶病、病毒病(花叶、黄花叶)。病害防治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害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种子处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一是农业防治。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耐渍性强品种曰选择排水灌溉条件好的地块,合理倒茬、减少越冬菌源、合理密植曰加强肥水管理,簇控结合,保证植株健壮。二是种子处理。采用55益或60益温汤浸种。三是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g/L适乐时、55%杜邦升势(50%多菌灵+5%福硅唑)拌种。三是土壤处理。可选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400g/hm2进行土壤处理。四是药剂防治。预防为主、及时喷药。

生长期注意在低温及阴雨天气前及时喷施50%咪酰胺锰盐、80%戊唑醇、25%嘧菌酯、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防控1~2次,兼治多种真菌性叶部病害曰利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曰使用58豫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疫病曰使用20%三唑酮1200倍液或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白粉病曰及时防治传毒介体,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芝麻生长中的主要虫害为甜菜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芝麻荚“螟、小地老虎、芝麻天蛾、芝麻鬼脸天蛾、短额负蝗、瘦露螽和蟋蟀、斑须蝽和烟盲蝽、蛴螬和金针虫、桃蚜、蓟马。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一是农业防治。晚秋初冬耕地灭蛹曰人工将卵块与虫叶摘除,并将田边地头的杂草进行彻底清理,以减少越冬虫源的基数。二是物理防治。

在成虫的盛发期,用高压汞灯或黑光灯进行诱杀,以降低虫口的密度。三是药剂防治。针对不同的害虫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适时防治。杂草防治上,可采取人工除草、物理防除和化学除草等。化学除草的方法:播后芽前进行地表封闭,用50%乙草胺乳油1800mL/hm2、50%敌草胺2250g/hm2,可防治禾本科杂草以及大部分阔叶类杂草曰若错过封闭处理,可在芝麻出苗后使用选择性除草剂防治。在杂草二至三叶期,用10%精喹禾灵(精禾草克)乳油600~1125mL/hm2、15%吡氟禾草灵(精稳杀得)乳油750mL/hm2,或10.8%高效盖草能乳油750mL/hm2、12.5%烯禾啶(拿捕净)乳油1200mL/hm2对水600kg/hm2喷雾。

5收获脱粒

数码技术论文范文4

1.1准备种薯

选用50g左右的整薯播种,以防切块传播病害导致烂种。

1.2适期播种

地下10cm处土温7℃~8℃、海拔1200m以上的高山地区11月上中旬播种;二高山地区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低山地区在12月下旬播种。年前播种的,气温已降低,虽不能很快出苗,但可以形成大量根系,幼芽生长粗短健壮,茎节密集而多,起到蹲苗增节,增加结薯层的作用。来年气温回升,幼苗出土,可利用已生长出来的根系吸收养分、水分,迅速生长发育,一般相比年后播种可提早出苗15d左右,使之利用凉爽气候条件,长成健壮丰产植株,有利于块茎的形成与膨大。播种顺序一般为:先阴坡,后阳坡;先播春薯种,后播秋薯种。注意防止种薯受冻,影响全苗。一是温度在零度以下不播种,尤其不能切块播种;二是天寒播种应施用牛粪,不能用稀粪;三是播种后加大盖薯土层厚度,开春后结合锄草扒掉上部土层。

1.3重施底肥

马铃薯生育期短,对肥料的吸收多集中在前中期,施肥应以底肥为主,底肥施用量占施肥总量的70%左右,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1.5万kg,复合肥30~40kg。开沟深施,方法是在播种垄的中间开一条深20cm的沟,将肥料施于沟内,先施农家肥,后施化肥,覆土平整垄面。

1.4合理密植

因品种、气候、土壤等条件确定合理密度。植株高大繁茂、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每公顷播种5.25万~6万穴;植株矮小,生育期短的品种,每公顷播种5000穴左右;间套种植3.75万穴左右。

1.5垄作种植

垄作能增大土壤昼夜温差,结薯层土壤滤水通气较好,以高垄双行种植为主。二高山以上地区中晚熟品种种植规格:单作地垄宽100cm,高20~25cm,每垄条穴播2行,小行距35cm,株距25cm;套作地厢宽150~170cm,马铃薯垄宽80cm,种植两行,窄行距33cm,株距20~25cm。播种深度以12cm为宜,干旱地区适当增加播深到15cm。二高山以下地区早熟品种种植规格:单作可采用单行或宽窄行种植,单行行距50cm,株距30cm,起垄覆膜;宽窄行,宽行60cm,窄行40cm,株距30cm,窄行上错位移栽两行起垄覆膜,垄高20~25cm。每亩种植密度6.75万穴左右。马铃薯收获后,及时移栽夏玉米。套作,宽行110cm,窄行40cm,株距30cm,窄行上错位种植双行马铃薯起垄覆膜,宽行中套作双行玉米。

1.6育芽带薯移栽

种薯顶端朝上,种薯间距1cm,表面一定要保持平整,上盖1.5cm的细土,使芽子生长整齐。然后架低棚覆膜,四周用土盖严,开好排水沟,床土要稍微干些,湿度大了出土快而细长,难以形成壮芽。薯芽破土长到1.5cm长、顶端呈绿色时,及时连同种薯挖起。严格剔除病、烂、线芽薯,每个种薯保留顶端3个壮芽,多余芽子全部抹掉,移栽到大田,在种薯旁边,每公顷施尿素150kg,再覆盖2cm厚的细土。

2加强田间管理

2.1适时破膜

地膜覆盖栽培在幼苗露土时要及时破膜露苗,防止叶片接触地膜受太阳灼伤。在破膜引苗时,可用土盖住幼苗50%,有明显的防冻作用。遇到剧烈降温,苗上覆盖稻麦草保护,温度正常后揭掉。

2.2看苗追肥

一般是早施芽肥稳施蕾肥。马铃薯播种至出苗时间长,且出苗整齐度较差,因此应早施芽肥,促使幼苗生长迅速而整齐,茎叶较快形成较大的光合面积。芽苗开始出土时,每公顷追施1.5万kg水粪,或75~90kg尿素。现蕾时根据苗情长势、长相和叶色确定追肥期和施肥数量。如生长正常、雨水比较均匀,每公顷可追尿素45~60kg;如果长势较弱,苗子老残,天旱少雨,则应适当增加追肥量;如有徒长表现,则不应追肥,还可喷施多效唑(15%的多效唑30g对水40kg),抑制徒长,促进结薯。

2.3中耕除草

马铃薯的结薯层主要分布在10~15cm深的土层内,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匍匐茎的伸长及块茎膨大。幼苗出土后苗高7~10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耕深10cm,每穴留苗3根;隔10~15d进行第二次中耕,现蕾时第三次中耕,后两次中耕宜浅,并结合培土,培土深度第一次宜浅,第二次稍厚,总厚度不超过10cm。

2.4抗旱排渍

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中,需水量较大。现蕾开花期,茎叶生长繁茂,蒸发量大,占全生育期耗水总量的50%以上,遇到干旱要浇水。结薯期要注意清理沟厢,排涝防渍。

2.5防治病虫

马铃薯常发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青枯病、二十八星瓢虫、地老虎、块茎蛾等,重点防治晚疫病。晚疫病属真菌病害,典型症状是感病叶片有黄褐色或黑色病斑,雨天和露水干以前叶背有白霉。最适发病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80%以上,温度超过30℃,对游动孢子和菌丝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山区多雨、雾重、湿度大,适于病害发生,一般中心病株出现的时间低山在4月中下旬,二高山在5月上中旬,高山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病菌随着气流及流水传播扩展蔓延,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施50%安克或68.75%银法利或72%克露或52.5%抑快净等治疗性药剂,配成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较佳,第一次施药后7~10d第二次施药,连续施用2~3次,4种药剂轮换使用效果最佳。

3及时收获

数码技术论文范文5

网络编码实际上是将路由和编码的信息进行相互交换的方式。传统路由主要是实现信息的存储和转发,网络编码则能够接收到几个不同的数据组,然后将其融合编码信息,增大传输信息的数量,从而能大大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结束了传统中认为独立比特不可压缩的理论。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有限域中的运算,将接收到的几个不同的数据组,在网络不同的结点中进行重新编码组合,然后将编码过的数据以多播的形式转发给各个目的结点,并由目的结点对其解码还原,得到原始数据,这样就实现了通信。网络编码的主要优势是提高了网络通信的系统性能,提高通信效率,这是因为网络编码增大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了传输数据的次数,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通信的性能,不仅增加了网络数据的吞吐量,也提高了宽带的利用效率,还能平衡各网络目的结点之间的负载能力。在当前人们越来越依赖无线通信技术的的背景下,网络编码对提高网络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网络编码在网络数据通信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都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一些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都展开了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2.1网络协议结构

当前网络编码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部分还是在网络层方面,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有机结合,是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结构研究的重要方面。有一部分研究已经深入到网络编码如何有效结合协议结构中其他协议层,例如网络编码与MAC层协议或者与传送层TCP协议等等的结合问题。因为网络编码的特性与传统网络数据通信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不更改已普遍应用的传统网络协议,将网络编码与其融合将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例如,它们之间的兼容性、网络编码对网络协议结构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后来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提供了框架性借鉴,使得网络编码能够与传统的网络协议有机融合,提高网络通信性能。

2.2数据传送模型

网络编码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数据智能化处理,这主要是通过对编码策略的设计来实现,而码构造算法是编码策略设计的基础。码构造算法主要是针对网络中间结点的编码方式,它需要保证目的结点能够有效识别出传递的编码信息并进行正确解码。所以码构造算法包含了编码和解码两个内容,并且要求其算法复杂程度低,易于实施应用。码构造算法主要有三种:代数型、线性型、随机型。线性网络编码能将中间结点接受的各路信息进行线性组合,这种编码运算较简单,所以得到了普遍应用。

2.3路由协议

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数据的传递效率和性能,它是能够将网络编码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基础,而且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进行更高层次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为以后开发新的网络提供借鉴和指导。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独立路由协议和编码感知的路由协议,它们主要的不同点是路由协议产生的过程中能否主动编码,也就是说路由协议是否能够提高编码的利用效率。

2.4数据传输性能保障机制

实际应用中,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数据传输的突然性和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都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例如造成数据丢失或者传输延迟等。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技术的开发应该结合实际的网络环境,研究出能确保数据正确传输的保障机制和编码策略,尤其需要尽可能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和保证数据可靠传输。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中,利用QoS保证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已研究出来几个解决方案,比如建立数据延迟时间的模型,从模型中找出延迟的解决方案;利用多速率编码器来分析各路中传输速率不同的数据,从而减小数据在编码器中的传输时间。

3结语

数码技术论文范文6

脱毒种薯,可比普通种薯增产20%~50%,甚至更高。这里有两层意义,其一必须选择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其二将其优良品种进行脱毒,生产出合格的脱毒种薯。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具备年产试管苗1500万株、微型原原种薯2000万粒的组培加工厂,近年来引进的优良品种紫花白、冀张薯8号、青薯9号表现良好。将其优良品种进行脱毒化处理,生产出优良的脱毒种薯。脱毒种薯生产要经过品种选择、茎尖剥离、脱毒试管苗、原原种生产、一二级种薯生产等多个环节,国家标准是:原原种、原种两级要求百分之百无毒,一、二级种带病率分别不超过1%和3%。在严格的管理和可控条件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脱毒种薯。

2播前催芽技术

无论是整薯播种,还是切块播种,播种前催芽对保证全苗,促进早熟,增产都有很大作用,催芽的作用:一是缩短出苗时间,催芽较不催芽早出苗7~10天;二是减少病源的侵染,防止烂种,达到全苗壮苗;三是通过催芽淘汰病薯,选留的均是健康的种薯,因而可大大缩小单株间的产量差异。总之,催芽较不催芽可增产10%~20%,是高产栽培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催芽技术:催芽应在播前30天左右进行,种薯出窖后进行严格挑选,淘汰病薯、烂薯、畸形薯、杂薯,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的健康薯作种,选择温暖向阳的地方作阳畦,撒上水保持一定的湿度,把种子均匀摆放,然后盖上草帘,如果温度较低,用棚膜覆盖增温,畦内温度保持在15~20℃进行催芽。催芽标准:芽长到0.5~1厘米即可,然后取出种薯堆放在遮阴条件下,待芽变绿成短粗状芽时即可播种。催芽过程中,部分带病种薯不断表现出来,不出芽或出芽缓慢,芽纤细,可再次淘汰不健康种薯,这样可确保种下的种薯个个出苗,达到设计密度,株株增产,大大缩小了单株之间的产量差异,生育期同步,薯块大小均匀,提高了商品率,最终达到了理想中的高效益。

3机械化种植技术

马铃薯生产的全过程实现机械化是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途径。机械化包括施肥、播种、中耕、除草、喷药、挖掘等作业项目。可以根据计算,设计株行距、播种深度、施肥喷药量等,做到准确无误。机械化种植株行距均匀,深度一致,从而出苗整齐,生产的马铃薯大小均匀,商品率高,机械化挖掘收净率可做到98%以上,破损率几乎是零。特别是喷药,可精确计算用药量和机器速度,施药均匀一致,不重不漏,对控制晚疫病、黑痉病等暴发性病害极为有利。机械化种植一般采用宽垄双行,即用1.2~1.4米垄宽,每垄种植两行,行距30~40厘米,宽窄行,宽行为80~100厘米,宽窄行种植有利于通风透光,有利于中耕培土、施肥、喷药等田间作业,是一项增产措施,机械化作业播种深浅一致,因此,对播种深度有严格要求,视墒情、土壤质地、温度等因素,如使用已催芽种薯,土壤10厘米温度稳定在8℃以上,墒情较好,应适当浅播,10~12厘米最好,播种后20天左右即可出苗,减少种薯在土壤中逗留过长久,容易受到病菌侵害,又培育出了壮苗。机械化生产比人工种植增产10%~15%,每667平方米节约成本200元左右,增效400元以上。

4田间管理

4.1配方施底肥

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以上,尿素12~14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农家肥和化肥混合一次深施做底肥。

4.2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及时深锄土一次,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温,以利植株迅速生长发育,可结合中耕培土每667平方米追肥,碳酸氢铵15~20千克或尿素5~8千克。

4.3现蕾开花期:

现蕾期要全面检查生产田块,彻底拔除病株和杂株,并进行第二次中耕锄草,在锄草的同时进行高培土。如果肥力不足,可结合降雨或灌水进行追肥。必须在开花期前完成培土,根据降雨情况浇第二次水。

5晚疫病防治技术

数码技术论文范文7

在选择条件上有着严格的要求,一定要符合GB4406规定要求,这是确保马铃薯品种标准、高产高效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我们需要选择脱毒种薯、小整薯作为播种使用,这类种薯能够有效防止病毒感染、实现无公害高产稳产的目的,所以加强对种薯品种的选择极其重要,决定了最终培育效果。

2种薯处理

种薯一定要选择脱毒种薯,一般在播前出窖,通过人工去除病虫薯、创伤薯、畸形薯的做法,挑出良好的品种作为种薯播种使用。对挑选好的种薯在温度15℃左右时,经过平铺向阳进行催芽晒种,当发现薯芽长到0.5~1.0cm时,进行分类切块,切块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将刀及和相关工具用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全部进行消毒,防止病菌感染种薯,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减轻田间发病率、提高产量品质。切块时要保证每一个薯块重量小于30g,对超过30g的薯块一定要进行切种,保持到重30~50g、2~3个芽眼为宜,目的是为了出苗整齐。对切块完成的需要使用多菌灵、早霜灵、病克净、代森锰锌等浸种5~10min左右,使用草木灰拌种。

3产地环境要求

马铃薯的成长环境很重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NY5221-2005标准执行,对无公害马铃薯产地要经过仔细选择,不能靠近“三废”污染地区,确保当地生长环境良好,需要对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指标等进行检测,确认符合无公害马铃薯生产环境质量指标的地区则可以进行大面积播种。一般情况下地势高燥、土壤疏松、肥力中上等、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质土壤是最适合成长的环境。做到涝能排水、旱能灌溉,马铃薯栽培在轻砂土壤上,发芽快,出苗齐,植株生长旺,结薯大而光洁美观、品质良好。而种植在低洼地、涝湿地和粘重土壤中的马铃薯,由于排水通气不良,极大的影响了马铃薯根系生长,影响块茎生长膨大,不同条件下的种植情况则不同,这样的环境下,马铃薯产量明显偏低。还应该注意的是,多雨和潮湿季节,是病害发生最严重的时期,多发烂种、烂薯问题,需要预先做好排水除涝工作,确保马铃薯无病害;如果是种在偏碱土壤中的马铃薯,需要预防块茎疮痂病,一般选择的地块是前茬种植禾本科、豆科的地块,千万避免不能重茬,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深翻使土壤晒熟;在马铃薯种植区域,周围不能随意种植其他作物;对马铃薯浇灌必须使用干净水,不能用污染的水质进行浇灌,确保薯块品质。

4施肥环节

一般在春季土壤稍微解冻以后,就需要开始耙耱保墒,同时加入适量的基肥,确保土壤肥料充裕。施肥要使用干净的有机肥,沤制的有机肥料要干净,为了保证薯块品质,就不能使用那些混有马铃薯或茄科作物残留物、城市垃圾的肥料,施肥可以使用农家肥5000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或者马铃薯专用复合肥50kg/667m2,只有使用符合标准的肥料才能确保马铃薯品质优良。

5播种

播种温度要适宜,温度过低则生长不利,通常选择气温在6~8℃、土壤10cm深处地温10℃左右时,进行播种。对地块进行整治也需要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要进行宽窄行起垄。

5.1大垄通风透光

大垄能够方便田间作业和管理,能够自行调节周围土壤温湿度,保证小范围土质良好,有效避免疫病危害,保证成长条件。

5.2大垄光合作用强边际效应大

可以按地块不同,采取不同的播种方式,一般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采取双行起垄的方法,保持垄高30cm、垄宽80~90cm、垄距40cm为宜,每垄种两行、株距25cm、深度8~10cm为最佳;而旱地就需要进行平浅种,种薯覆土保持在8~l0cm、行距30cm、株距20cm为宜。

6田间管理

6.1合理追肥.适时浇水

追施氮肥不能太多,为了满足结薯需要,使用施硫酸钾5~8kg/667m2,配合适量氮磷肥进行施加,追施后要马上进行浇水稀释,有效促进地下匍匐茎膨大,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现蕾期开始直到结薯期,千万保证土壤湿润,确保薯块膨大成型,生长快速而整齐均匀,适合加工生产。

6.2中耕

中耕是在马铃薯整个生长过程中进行的,通常要进行2~3次,第一次要在出齐苗时进行,同时也要把杂草进行铲除,确保地温有所提升,能够有效促进作物发育;第二次是要在苗高10~15cm时进行,这时就需要进行浅培土;第三次选择在封垄前进行,培土厚度保持在10~20cm、垄高35~40cm,避免出现不合格的绿薯。

6.3及时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农作物最大的危害,一定要预先进行防治,不能出现以后再治,那样就会形成不良产品,一般需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量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必要时才可以使用化学防治法,保证成品品质优良。(1)农业防治:这种方法包括合理轮作;小整薯播种;挑选无病、抗病脱毒种薯;严禁使用疫区种子;播前淘汰病薯防止传染;清除杂草和病株。(2)物理防治:使用银灰色膜驱避蚜虫;用黑光灯或糖醋诱杀有机肥虫卵和病菌。(3)化学防治:马铃薯病害一般是晚疫病,如果在田间发现病株就需要马上进行清除。把感病植株装好,带出田间集中销毁或深埋,同时需要喷施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喷2-3次。在播前整地时,667m2施入85%的敌百虫WPl~2奴制成的毒土20kg,或50%的辛硫磷颗粒剂2.0~2.2kg制成毒土20kg,对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马铃薯地下害虫进行防治。对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危害叶片的害虫,使用5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的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喷洒植株,对正反两面同时进行喷洒,防止虫害重生,再次危害叶片。

7适时收获

要选择良好的天气进行大面积收获,最佳收获时期为叶片枯黄、匍匐茎干缩、块茎易从匍匐茎上脱落的时期,这时候产品已经成长成熟,如果使用机械进行收获,则避免出现机械损伤的情况发生,对大量挖出的薯块不能随意堆放,一事实上要铺平摊晒2~3h,进行人工筛选,把表面泥土抹净、仍掉病虫薯、创伤薯、畸形薯等级不好的,及时进行销售或者窖贮。

8结束语

数码技术论文范文8

网络编码实际上是将路由和编码的信息进行相互交换的方式。传统路由主要是实现信息的存储和转发,网络编码则能够接收到几个不同的数据组,然后将其融合编码信息,增大传输信息的数量,从而能大大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结束了传统中认为独立比特不可压缩的理论。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有限域中的运算,将接收到的几个不同的数据组,在网络不同的结点中进行重新编码组合,然后将编码过的数据以多播的形式转发给各个目的结点,并由目的结点对其解码还原,得到原始数据,这样就实现了通信。网络编码的主要优势是提高了网络通信的系统性能,提高通信效率,这是因为网络编码增大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减少了传输数据的次数,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通信的性能,不仅增加了网络数据的吞吐量,也提高了宽带的利用效率,还能平衡各网络目的结点之间的负载能力。在当前人们越来越依赖无线通信技术的的背景下,网络编码对提高网络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网络编码在网络数据通信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都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一些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都展开了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并且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2.1网络协议结构

当前网络编码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部分还是在网络层方面,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有机结合,是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结构研究的重要方面。有一部分研究已经深入到网络编码如何有效结合协议结构中其他协议层,例如网络编码与MAC层协议或者与传送层TCP协议等等的结合问题。因为网络编码的特性与传统网络数据通信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不更改已普遍应用的传统网络协议,将网络编码与其融合将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例如,它们之间的兼容性、网络编码对网络协议结构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后来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提供了框架性借鉴,使得网络编码能够与传统的网络协议有机融合,提高网络通信性能。

2.2数据传送模型

网络编码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数据智能化处理,这主要是通过对编码策略的设计来实现,而码构造算法是编码策略设计的基础。码构造算法主要是针对网络中间结点的编码方式,它需要保证目的结点能够有效识别出传递的编码信息并进行正确解码。所以码构造算法包含了编码和解码两个内容,并且要求其算法复杂程度低,易于实施应用。码构造算法主要有三种:代数型、线性型、随机型。线性网络编码能将中间结点接受的各路信息进行线性组合,这种编码运算较简单,所以得到了普遍应用。

2.3路由协议

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数据的传递效率和性能,它是能够将网络编码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基础,而且将路由协议与网络编码进行更高层次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以为以后开发新的网络提供借鉴和指导。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协议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独立路由协议和编码感知的路由协议,它们主要的不同点是路由协议产生的过程中能否主动编码,也就是说路由协议是否能够提高编码的利用效率。

2.4数据传输性能保障机制

实际应用中,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数据传输的突然性和网络拓扑结构不稳定都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例如造成数据丢失或者传输延迟等。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技术的开发应该结合实际的网络环境,研究出能确保数据正确传输的保障机制和编码策略,尤其需要尽可能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和保证数据可靠传输。所以,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中,利用QoS保证机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已研究出来几个解决方案,比如建立数据延迟时间的模型,从模型中找出延迟的解决方案;利用多速率编码器来分析各路中传输速率不同的数据,从而减小数据在编码器中的传输时间。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