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混搭室内设计的传统图案与色彩

中西混搭室内设计的传统图案与色彩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进步,人们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能够接受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各个方面中的运用。在装修行业中,也逐渐运用到西方文化。有的装修风格是完全中式,或是传统的中式风格或是现代的中式风格。也有的装修风格是西方式的,当然也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室内设计的风格不仅仅可以运用一个单形态的风格,还可以将其混搭起来,形成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中西混搭;室内设计;图案与色彩

引言

在室内设计中有传统和现代的混合,也有中西方现代和现代的混合或者传统和传统的混合。目前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得较多的便是中西方传统风格的混合,主要是运用中西方传统的图案和色彩,但中西方传统图案和色彩的运用应讲究和谐和搭配。本文将先对中西方传统图案进行比较,再将中西方传统色彩进行比较,最后阐述如何将传统色彩与图案运用到中西混搭的室内设计中。

1混搭的概念分析

所谓的混搭,实际上是混合搭配这个概念的简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各个方面都有所区别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混合式的搭配,最终获得一个新的事物特征和风格,由于这种概念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丰富性,且能够在形式和风格上达到创新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概念被逐渐的理解和接受,这一概念最初的出现,是在服装设计领域。即在服装设计中出现的混搭风格。这种风格的出现从性质和形式上实际上都是一种创新。因为虽然从表面上分析,混搭的概念形成没有规则和章法,但实际上,要想在最终搭配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则必须在混搭的过程中找到两个完全在表面上无关联的事物之间的细节的内在联系。才能形成独特的混搭风格。

2传统色彩的概念及寻找途径

2.1传统色彩的概念分析

所谓的传统色彩,实际上是一种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和民族特色的色彩体系和风格。所谓的传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民族展现出来的特征和整体风貌,其中还包括一部分思想观念的内容。而传统色彩,其实是包含在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从色彩这个概念的性质上来讲,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其客观性决定了其内部本身是不具备感情色彩的特征的。只是其鲜明的客观形象和表现而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感情,最终使得色彩在人们的干预调节下呈现出一定的感情特征。当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步推进,人类的情感、性格特征以及传统文化都在不断的丰富和变化。反映到色彩上就以其丰富性和风格性为主要的表现。发展到先进的阶段,传统色彩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性的象征,折射着人们的文化和思想光辉。

2.2如何寻找传统色彩

(1)对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色彩灵活应用。这种色彩元素最典型的体现就在各国的国企上,例如,红、白、绿,具有显著的意大利风格。这种传统色彩的寻找方法,既可以找到相应的载体和实例,也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而使其迅速得到认可。(2)在色彩丰富的服饰中寻找。上文已经提到,服饰是混搭风格出现的基础和依托。所以,在寻找传统色彩时,也不应当忽视服饰的作用。可从传统服饰的图案和色彩方面,找到其与本土事物的联系和对本土事物的反应,因为,一些图案款式,以及色彩的应用,很有可能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民族特征,或者地域文化要求。只有在这个上面找到传统色彩,其可靠性和真实性才能得到保障。且由于其来源于生活,所以,实际上在寻找的过程中,也是具备一定的便利性的。

3中西方传统图案分析

3.1图案形态比较

从古代到现代中间经过了许多年,历史在改变,人类文明随之进步,人们对美的看法在各个时代都各不相同。随着人们审美眼光和美的创造力的提高,图案的形态在发展中开始各式各样、表现形态不一。图案在现实中的表现形态是一种视觉感受,给人以美的体验。同时图案也是人类文化外在表现之一,体现着人们审美眼光和意愿,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传统图案的形态不一且极具特色。不同的历史时代,图案的形态也不相同。例如在秦汉时代是几何纹、四叶纹等;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图案也受到佛教影响,增加了莲花类的图案;到明清时代,图案的形态各异,多种多样[1]。西方图案的发展和变化也有其自身的历史特征,西方图案发展的总体规律便是从复杂到简约,再从简约到复杂的发展规律。在古希腊时期,图案的形态便较为简单,常见的便是一个几何条纹状的。到了巴洛克时期,图案的形态变得复杂起来,图案的形态倾向豪华秀丽。无论是简单的图案还是复杂的图案,对美的表现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也渐渐将西方图案形态引向现代阶段发展。

3.2图案形态的异同

图案是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种,中西方传统图案语言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中国古代图案在民间装饰花纹当中体现较多,西方图案的简洁也多有表现。中国古代皇室经常采用复杂的图案进行装饰,西方的巴洛克时代则是复杂图案运用的典型。中西方传统图案与色彩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是世俗李娇,而西方则是宗教。中国古代经常采用植物形态进行装饰,例如菊,西方则多采用神话故事人物形象进行装饰。这些装饰符号不仅仅是在外在形式下表现不一致,其深入的含义也各不相同。中国古代的“菊”体现的是一种风雅的文人情怀,而西方神话人物多体现出智慧、力量。

4中西方传统色彩分析

4.1中西方传统色彩之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主要由道教、儒家思想以及五行影响,其中五行与传统色彩联系紧密。所谓“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每一样都对应着不同的颜色,例如“土”即对应着黄色,“木”对应着青色,“火”对应着红色。而每一种颜色所体现的含义也不一样,代表着不同的语言。在西方传统中,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因此西方的传统色彩不能固定地进行总结[2]。白色在西方传统中运用得较多,白色大多数时候代表着纯洁的含义。除了白色之外,还有红色和绿色运用得较多,其他颜色的运用则没有统一规律。

4.2找出传统色彩

①可以运用特定的记忆来寻找传统色彩。一些不同的事物经常会使人联想到所表现的颜色,不同地域也能够使人想起不同的颜色。比如说起意大利,人们可能会联想起意大利的国旗,则想起绿色、白色等在意大利文化中的运用。②传统服饰的颜色也是寻找传统色彩的有效途径。一个国家传统的服饰与其传统文化相关联,经常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因此可以通过寻找传统服饰,对传统色彩进行总结。此外,如果在一个国家的工艺和染色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经过长时间都仍然在沿用的色彩,便可以作为该国的传统色彩。通过传统色彩可以获得一些关于该国的文化和其他方面的信息。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不同,用来做染料的物质也有所不同,能够表现一个国家的特有地域文化。

5中西方传统图案与色彩的实际运用

5.1实际运用的方法与原则

(1)中西方混搭是不同传统文化的融合,不同的文化尤其各自特色,这些特色是不同文化的艺术反应。因而在混搭当中可能会出现相关情况使两者不能融合而出现碰撞,为了解决这种碰撞所带来的不和谐,可以采用图案和色彩共生原则。也就是在中西方不同传统文化下寻找代表相同含义的图案和色彩,再将这些图案和色彩运用到混搭的室内设计当中,追求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和谐使用。(2)图案和色彩的融合,是指是指将不同的中西方图案和色彩,运用一定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同一秩序下的符号。这种方式是中西方传统图案与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完整体现,而混搭是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尊重[3]。将传统的中西方图案和色彩融合到一个室内设计党总,既能体现传统中国文化的美感也能体现传统西方文化的美感,二者的结合也正是中西方文化相融的体现。(3)适当控制。不同中西方色彩的混合要以人们的感官为切入点,分析不同的国家的感官喜好。对于色彩的使用也要注意数量,过多色彩的使用会导致混乱现象的产生,不仅没有美感还会使得人们感官错乱。因此在色彩的使用上,并非越多色彩越好,要适当进行筛选,选择最适合的几种颜色。当然所有的色彩在一起运用时,要有主次之分。在混搭室内设计中,要以一种颜色作为主要的颜色,其他颜色作为辅助颜色,主次分明。

5.2利用图案色彩的特性

中西方传统色彩和图案都具有不同的本质,这些本质可以利用到室内设计当中。中国传统图案和色彩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在实际含义当中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经常利用不同图案和色彩的不同含义来进行装饰,还能达到教育目的。中国在传统色彩的使用上,主要以原色为主,经常讲一些鲜艳饱满的颜色赋予特定的含义。还喜欢讲两种对比强烈的色彩进行对比运用,将较为素净的颜色与鲜艳的颜色对比使用,营造出一种活泼的氛围。当然,也经常将同样素净的颜色一起使用,使装饰整体体现出严肃的氛围[4]。

5.3适当融入现代文化

在中西方混搭室内设计时,采用中西方传统图案与色彩,使室内设计整体呈现出传统风格。但在这种混搭的运用下,应适当加入现代因素。在中西方传统图案与色彩的运用下进行装饰,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现代元素的使用。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流行因素,在装饰时经常会运用进现在流行的因素。在传统装饰风格的室内设计当中运用现代的流行元素,并不会破坏整体的传统美感。相反,只要现代因素运用得当,传统风格还会在现代因素的衬托下更加明显。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传统图案和色彩在室内设计的运用不是简单地混合,应当讲究搭配使其和谐地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中。由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不一样,传统图案形态和色彩自然也不一样,但都有其特色和发展规律,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中也不一样。在室内设计当中运用到传统的中西方图案和色彩,需要通过寻找共同含义的图案或色彩、注意符号之间的共通性等等,使其和谐地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中。

参考文献

[1]王冠.中西混搭室内设计中传统图案与色彩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

[2]孙慧慧.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7).

[3]蒋志梅.混搭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7(12).

[4]王恒.解析室内设计中的混搭规则[J].山西建筑,2014(5)

作者:牛淼 单位: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