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诊疗空间设计探究

孤独症儿童诊疗空间设计探究

摘要:近年来,孤独症儿童数量不断增长,但与其对应的诊疗机构室内空间设计不健全。本文以孤独症儿童的特征作为切入点,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实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并提出符合这一特殊群特征的空间设计原则以及策略,以期为诊疗空间的合理设计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关键词:孤独症儿童;诊疗空间;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0前言

我国于2006年将孤独症列入残疾类别,随后又出台的一系列康复补助的救助计划表明了国家和政府在政策法规上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始逐步重视起来。然而由于资金短缺、机构以民营为主等原因导致我国的孤独症儿童诊疗中心亟待各种资源给予帮助和支持。

1孤独症儿童及其诊疗中心的概述

1.1孤独症儿童概述。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其中男女比例约为4∶1。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儿童的表现各不相同,疾病程度上从没口语的严重孤独症到轻度而不典型的孤独症,功能水平上从重度智力障碍到有特殊才能的天才儿童,社会互动上从严重的孤僻离群到主动怪异的交往,感觉器官上从低灵敏度到敏感,孤独症的表现如同一个光谱一样,有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和特征。

1.2孤独症儿童诊疗中心概述。近年来,关于孤独症儿童的发病几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患病率的提高,这一特殊群体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孤独症儿童诊疗中心就是对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进行临床诊疗和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机构,但调研发现,大多数机构室内设计单一,缺乏适宜儿童特性的设计。室内设计对人存在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创建舒适且适宜的室内环境对孤独症儿童病情改善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探讨如何运用设计来创造出符合孤独症儿童的活动空间是十分必要的。

2孤独症儿童的特征

孤独症儿童属于特殊教育类儿童,与他人的情感接触严重缺乏;刻板的动作行为;缄默、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等等行为特点。在行为特征上的表现为自伤行为。其常见表现形式为头撞墙、用身体撞墙面或地面等反复的行为,更严重的还伴有攻击及破坏性行为,比如扔东西、打人等。刻板行为也是一种重复性无变化的行为类别。兴趣狭窄也是孤独症儿童的一个明显特征,他们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并不感兴趣,但是对非玩具物品却有兴趣,例如遥控器、凳子、杯子等。在心理特征上表现为智力水平低、思维不灵活、对事物的反应迟钝、情绪方面不稳定,经常发出尖叫或自我刺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障碍,他们常表达不出有实际意义的语言。在生理特征上的表现为肢体动作僵硬和不协调,行动受到一定障碍。孤独症儿童对色彩、图形视觉敏感度一般高于普通儿童,可以在空间中使用视觉提示比如卫生间门口的标志牌等。在听觉上,一部分患儿对声音非常敏感,一般稍微刺耳的声响对孤独症儿童来说无法忍受;另一部分的患儿听觉过于迟钝,他们无法判断声音的信息来源有的甚至对声音置之不理。尽管如此,但少部分的孤独症儿童会有一些特殊的天赋或者超出其他孤独症儿童的特长,比如对数字十分敏感,在算数能力、记忆力、绘画、音乐、等方面的十分突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孤岛智能”或者“孤独性才能”。据报道,美国有一名患有孤独症的天才儿童,历史方面博古通今却连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穿衣都无法独立完成,有部名为《雨人》的好莱坞电影就是以他为原型拍摄,所以说发现孤独症儿童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得到了慰藉。

3孤独症儿童诊疗中心设计原则

3.1基于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空间设计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孤独症儿童多有自伤行为和攻击行为,通常应选用圆角的家具,地面材质选取较软的材料,将1.2m以下的墙面设置成软包,还应有无障碍设计等。在材料上则应选取安全舒适并且没·03·有刺鼻气味的无毒材料。

3.2基于感知觉特征原则。在听觉上,由于孤独症儿童易受到声音的刺激,所以要在走廊、门口等地板墙面处设置隔音材料。在嗅觉上,室内材料选用方面需要选择刺激性气味小,尽量避免刺激儿童的情绪,选择对儿童健康有益的花卉植物,比如蓝羊毛、鼠尾草等。在视觉上,普通儿童的颜色偏好是鲜艳的色彩,其顺序为:红、橙、绿、蓝、黄、紫。孤独症儿童的色彩偏好与正常儿童的色彩偏好截然相反,其顺序为:绿、蓝、红、紫、橙、黄。大面积的暖色调会过度刺激到患儿的情绪,这和他们的病理性心理偏好有关,因此,在室内空间设计的颜色选择上,尽量以冷色为主。

3.3趣味性原则。加强诊疗机构室内空间的趣味性,对于孤独症儿童走出心理障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在走廊的墙面上进行设计,比如设计生日树、照片墙、风筝墙等,这样既增加了墙面的教育性又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加强互动感。另外可以将窗户的形状改为弧形增强设计感更加吸引孤独症儿童。这些细节设计使孤独症儿童的表现更加积极开朗,这对缓解其症状具有积极作用。

3.4防护性设计。室内空间需配备更有利于防护性的设计以应对外界突发的情况,如这次传染病毒的传播。在大厅入口前可搭建一间消毒棚,来访家长需使用消毒灯或人为喷洒消毒才能进入。室内要经常打开室内窗户经常通风换气,使患儿多呼吸新鲜空气从而增强免疫力。在室内利用消毒灯定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使用消毒液定时对人体能够接触到的位置进行擦拭消毒。

4孤独症儿童诊疗空间设计策略

4.1康复训练用房。1)儿童寝室与集体活动室。儿童寝室不仅是睡觉的地方而且是一个安全私密的生活空间,患儿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并避免感觉超负荷。正确的休息环境会为患儿提供安全感,所以墙面尽可能要采用隔音材质。两间功能用房一体相连,实现了生活与康复教育一体化的模式。选择圆弧形的桌椅避免儿童磕伤,地面铺设软地毯以及墙体需要设置用来起到保护作用。活动室还需要设置储物柜和满足娱乐要求的电视机。整体色调采用冷色系用于稳定情绪,有利于与康复教师进行互动学习。2)感觉统合训练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康复房间训练用房,墙面设置大面积的软包防止儿童在进行康复活动时受伤。由于儿童的活动量比较大,感觉统合训练厅的地面可铺设双层架空式木地板并在上面铺塑胶地板可以做到防滑。训练厅中相对于其他空间来说,人来人往活动量大,人流量比较大,声音会相对嘈杂一些,因此,天花顶可以采用一些吸音材料:隔空层、隔音板等,墙面可采用夹层玻璃,塑钢门窗横拉窗子。房间内需配备许多相关的康复器材,如蹦蹦床、滑梯、秋千、平衡台、趴地推球、袋鼠跳等。3)美工室。这是借助绘画的方式来对儿童进行辅导治疗,解决心理需求与宣泄。孤独症儿童虽然不同于其他正常的孩子,但是大多都在某一方面极具特长,比如绘画、音乐。美工室还可以让家长与教师及时发现儿童的特长,加强对病情的恢复的信心。地面材质选择上可以选取一些比较容易清洁及防水的材料进行铺设。4)音乐治疗教室。音乐治疗用于帮助孤独症儿童宣泄情感从而释放不良情绪。室内应较为宽敞、采光充沛并且选择隔音吸音设施。窗帘可采用透光的单色窗帘,在自然光充足的空间中会使患儿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音乐设备上可添加相关的治疗乐器,如架子鼓、鼓、音乐播放器。另外,室内空间中可添加一定绿植增加室内空气清新的效果。灯具可采用花瓣形状、云朵形状等增强趣味性以吸引儿童,灯光要以冷色调为主用于镇定儿童的情绪。总之要使儿童感到放松,更易于配合治疗从而达到康复效果。5)个训教室。这是对患儿在语言、认知、理解等方面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专门设立的房间,以游戏介入、文化介入或情景带入等方式促进孤独症儿童对社会发展的联系。个训室空间布置宜选用冷色调,墙面采用隔音材料造出安静放松的氛围,使孤独症儿童更加快速地融入治疗方式中并给予儿童归属感、安全感。6)亲子教室。亲子教室的设立旨在为让家长与儿童架起沟通的桥梁进而更好地交流。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病情与家长有深刻关联,有时家长也需要参与相关的培训,学习一定的康复训练技巧。亲子关系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中意义重大,这一切的基础来源于家人的肯定与支持。亲子互动在康复过程之中尤为重要,设计涂鸦角可以让家长和儿童进行互动以加强亲子关系。

4.2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与休息室。行政办公室属于教师的办公空间,由于做康复的教师工作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幼儿园,教师年龄呈年轻化,其家人一般不太支持其工作,所以,应力求设计清新休闲,配套设施功能齐全,使人感到轻松与自在的环境,另外可以为教师提供按摩椅、提供专属营养餐等,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将他们的办公室与休息室选在安静的位置也很重要。办公工作空间需要办公桌椅与资料柜还有储物柜。

4.3孤独症儿童康复空间设计案例分析。萧安纳儿童学校(AnnaShawChildren’sInstitute)是一所以诊断、治疗与康复为一体康复学校,其不仅接收孤独症患儿,而且接收其他有发育障碍的儿童。该学校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孤独症儿童在光线、声音、颜色等方面的需求,整体结构布局合理、空间规划完善、并且富有童趣气息。该学校以“树屋”为主题运用到设计中,主要目的是创建一个不仅仅是为治疗与康复的空间,而是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能够舒适地想象、探索与自然互动的健康校园。这个独立的儿科学校位于加拿大汉密尔顿医学中心校园,灵感来自周围树木繁茂的场地。该建筑以75°角倾斜而设计,以限制阳光照射。该结构的屋顶线条和设计均以一棵树屋为图案。建筑物的外部将玻璃、木材和山石元素融合在一起,在色彩上选择了棕色、绿色和蓝色等不仅是为了减少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刺激,而且表达了设计者对北乔治亚山脉美丽的向往之情。窗户一侧为整体空间提供了自然光线,以温暖的光线照射进建筑物的内部同时也增加了室内温度。该学校一层基于森林地板的设计,融合了符合孤独症儿童偏好的冷色调:棕褐色、棕色和灰色。空间流线的划分是通过改变地板的图案来完成的,可以将家人引导到登记区域。一楼设有行为健康项目专用入口,包括专注于行为健康和发展儿科的房间以及一个可容纳小组活动和教育项目的教室用房。第二层墙面颜色由中性色过渡到生机勃勃的绿色。主入口位于二楼包含了所有的康复空间,如物理治疗教室、职业扮演治疗教室、语言治疗教室、水疗室、感觉综合训练用房,另外还设有其他特殊功能区进行治疗例如攀岩墙和户外治疗区,并且还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跑道与室内滑梯供儿童玩耍。如图1,另外设置了行政区域,为教师提供办公服务、公共大厅和咖啡厅等设施也会使压力过大的教师与工作人员感到放松,充分为教职人员切身考虑。第三层进入森林的树冠层,该树冠扩展以后由绿色渐渐衔接到蓝色。巨大的楼梯更加吸引儿童使他们可以爬过林冠层,并可以进入所有楼层,如图2。三楼设有一个专科诊所和未开放空间以供未来发展的需求。公共空间中外部墙壁的装饰是模仿树屋地板或屋顶上的孔而内部天窗也包含类似的元素,另外安装在不同高度的窗户门使孩子们可以从诊疗室看到大厅外的场景。树形结构的这一造型贯穿了该学校的整体设计散发着吸引儿童的童趣氛围。该学校整体设计以儿童心理与生理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孤独症儿童早日康复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结语

孤独症儿童是当今需要重视的特殊群体,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在进行环境空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孤独症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遵循安全性、感知觉特性、趣味性等原则,为诊疗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孩子营造一个适宜的室内空间,从而加快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并且正常生活。

作者:李彩 袁哲 周梦琪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