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范例6篇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29-02

【关键词】 孤独;预后;因果律;儿童

儿童孤独症(Autism)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能力缺陷、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等。孤独症曾经被认为是罕见的疾病,但近年来的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在世界各地孤独症患病率均有上升趋势。据美国CDC对孤独症和发育障碍疾病监测(ADDM)网络的监测结果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患病率达到6.60‰,有的地区甚至更高[1-2]。尽管孤独症的认知、语言和社会交流障碍发生在儿童期,但此症状通常可持续一生。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孤独症普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终身性疾病。一些早期的预后研究发现,只有1.5%的孤独症个体在随访中功能正常,35%的个体介于“尚可与良好”之间,60%的个体功能严重受损[3]。Gillberg等[4]也发现,23个孤独症个体中只有1个长大后可以独立生活。说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儿童孤独症预后很不乐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一二十年来孤独症的预后状况正在好转,一部分患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矫治,达到生活自理,甚至是独立生活,并展示出良好发展状态个案的报道逐渐增多。Venter等[5]发现,孤独症个体成人后能够完全独立生活并具有成功人际关系的比例在增加。最新的证据也显示,3%~25%的孤独症儿童可以“痊愈”,达到正常水平的认知、适应能力和社交技巧[6]。而上述更多的个体得到康复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早期干预措施的改善以及日后教育服务质量的提高。

一般来说,孤独症的预后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预后的好坏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早期语言发育状况、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否伴发疾病及教育和治疗干预的时机和程度有关。如智商较高、5岁以前有功能性语言能力、不伴发其他疾病以及早期被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的孩子,预后良好。近年来随着孤独症诊断标准的修订,轻症孤独症诊断病例明显增加,这些患儿的预后较好,而有严重行为异常和智力发育迟滞的孤独症患儿倾向于终身具有典型的孤独症样表现,伴有其他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等则预后更差。此外,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心态、环境或社会的支持和资源均对孩子的预后产生影响。

1 语言功能对孤独症预后的影响

早期的语言交流能力对孤独症预后有着关键的作用,语言发育水平以及其症状行为可有效地预测孤独症患儿的预后,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Luyster等[7]发现,孤独症患儿在2岁特别是3岁时的语言交流评估分数可以预测其9岁时的语言发育水平以及症状的转归。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使用规范化的语言训练效果比语言或言语功能差而未接受语言训练的患者预后效果好。

2 伴发疾病对孤独症预后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的预后还与其是否伴发疾病有关,如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精神发育迟滞及癫痫等孤独症患儿可能伴发的疾病均可成为导致孤独症较差转归的因素。其中,脆性X综合征(FXS)是最常见的与孤独症相关的单基因病[8]。伴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孤独症患儿往往表现出更明显的孤独症样行为,如更严重的社会交流障碍、社交退缩、语言发育延迟、刻板重复行为,同时不能很好的协调与同龄伙伴的关系,社交情感发育延迟,他们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语言水平均比孤独症患儿要差,智力发育障碍较严重,适应能力更差,预后不佳[9-10]。

伴有结节性硬化症的孤独症患儿除表现出孤独症样症状如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认知水平低下等,还往往伴有癫痫、心、肾损害等症状。患儿预后优劣相差悬殊,严重智力障碍者完全需他人照顾[11]。

孤独症中有较高的癫痫患病率,约占全部病例的15%,有的在儿童早期发病,有的在青春期发作。癫痫作为孤独症的共患病之一,与患者的智力发育缺陷有关。通常伴癫痫的孤独症患儿癫痫发生的频率越高,其智力发育缺陷越严重。婴儿期痉挛或抗药性的癫痫与孤独症较差的转归具有关联性[12]。

3 孤独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智力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孤独症诊断定义和标准的修订使得大量的轻型或不典型的孤独症患者归类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这些患儿与严重的孤独症患儿无论在疾病表现和预后方面都是不同的。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越严重,其预后转归可能越差。而患儿的认知能力越好,症状表现越轻,其预后转归也就越好。

据Sutera等[13]报道,在最初被诊断为不典型孤独症患儿中,39%的患儿有着较好的预后转归,而相对于孤独症患儿仅11%有较好的转归。Lord等[14]对不典型孤独症、孤独症进行追踪随访发现,不典型孤独症患儿比孤独症有着较好的转归,其中近50%的不典型孤独症患儿已经不再满足诊断;而在随访的典型孤独症患者中,仅有1名9岁的患儿达不到诊断标准。Fein等[15]和Stevens等[16]的研究同样支持以上的观点,他们还认为典型孤独症患者在学龄前其各方面发育水平较低,到学龄期时仍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而高功能组和低功能组无论在入学年龄、认知水平,还是发育水平上均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高功能孤独症较典型孤独症患者有着更好的预后效果。

以往认为,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随着诊断标准的修订,智力正常或超常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比例明显增加,获得良好预后的个体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此外,与低功能组相比,轻型、不典型孤独症有相对良好的预后,但对低功能孤独症患儿的干预和治疗较为困难,尤其针对重症低功能病例,大约有半数在青春期症状会恶化,表现为活动过度、攻击、伤人、自伤或行为刻板,无法独立生活,不能适应社会要求,甚至需终生看护和照顾,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家庭、社会的支持才能生存。

4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孤独症预后的影响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孤独症儿童的预后至关重要。早期发现并及时采用综合性教育和训练,辅以药物,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明显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非典型孤独症、轻症孤独症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

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教育措施。越来越多的文献与报道确认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行为方式、采取特殊教育弥补智力障碍的重要时期。早期干预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尽早干预,从而抓住儿童发育过程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错过这一关键时期,对于孤独症儿童日后的康复其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尤其对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孤独症患儿,采用早期干预治疗的结果较好,而3岁后的治疗极为困难。

如果患儿早期接受强化的行为训练,很大比例的孤独症儿童从这些早期的干预中获益,使其智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一些儿童可以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Lovaas[17]报道,对19 例孤独症患儿采用应用行为分析(ABA) 疗法进行早期强化干预,在对试验组进行为期2 a的每周40 h的一对一干预后,结果有9 例基本恢复正常,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其他儿童有8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为早期强化干预可能是帮助孤独症患儿的最有效方法提供了最好和最直接的证据。其后许多研究者重复了ABA ,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说明了早期教育和训练是孤独症得以康复的有效方法之一[18]。

为说明孤独症的预后情况,Coplan等[19]提出了以年龄、智力水平、孤独症表现严重程度来估计孤独症预后的三维模式,认为不同患病个体在各主要症状的轻重、整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智力发育方面存在差异,同时病情可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孤独症的预后受孤独症症状的表现程度和智力发育程度的交互影响,有严重行为变异和智力发育迟滞的孩子倾向于终身具有典型的孤独症性表现。相反,只有轻度的行为变异和智力处于正常范围的孩子随时间推移可逐渐改善,达到表面上正常的程度。

总之,孤独症儿童是一个有着多重障碍的特殊困难群体,了解和认识孤独症儿童的独特性,对于处理患儿的种种问题会有帮助。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科学化、系统化和个体化的教育模式训练,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的患儿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高功能孤独症儿童。但由于父母常常忽略儿童的早期症状,造成大多数孤独症患儿不能被早期发现,而家长得知孩子患有孤独症后出现的不健康情绪也将对患儿的治疗带来严重的妨碍,这些都不利于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因此,除了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来提高父母对儿童孤独症的认知水平外,还要鼓励家长接受事实,对于患儿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要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并担负起帮助患儿的责任,逐渐成为患儿康复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改善预后。

5 参考文献

[1]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ties Monitoring (ADDM) Network Surveillance Year 2002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 14 sites, United States, 2002. MMWR Surveill Summ, 2007, 56(1):12-28.

[2] NICHOLAS JS, CARPENTER LA, KING LB,et al.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Prevalence and comparison to a school-aged population. Ann Epidemiol, 2009, 19(11):808-814.

[3] RUTTER M. Autistic children: Infancy to adulthood. Semin Psychiatry,1970,2(4):435-450.

[4] GILLBERG C,STEFFENBURG S. Outcom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infantile autism and similar condition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46 cases followed through puberty. J Autism Dev Disord,1987,17(2):273-287.

[5] VENTER A, LORD C, SCHOPLER E. A follow-up study of high-functioning autistic children.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1992,33(3):489-507.

[6] HELT M,KELLEY E,KINSBOURNE M,et al. Can children with autism recover? If so, how? Neuropsychol Rev, 2008 ,18 (4):339-366.

[7] LUYSTER R, QIU S, LOPEZ K,et al. Predicting outcomes of children referred for autism using the MacArthur-Bates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 J Speech Lang Hear Res, 2007,50(6): 667-681.

[8] TASSONE F,PAN R,AMIRI K,et al. A rapi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screening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all expanded alleles of the fragile X (FMR1) gene in newborn and high-risk populations. J Mol Diagn,2008,10(1):43-49.

[9] LOESCH DZ, BUI QM, DISSANAYAKE C, et al. Molecular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the continuum of autistic behaviours in fragile X. Neuroscien Biobehav Rev, 2007,31(3):315-326.

[10]ROGERS SJ, WEHNER DE, HAGERMAN R. The behavioral phenotype in fragile X: Symptoms of autism in very young children with fragile X syndrome, idiopathic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J Dev Behav Pediatr, 2001, 22( 6) : 409- 417.

[11]魏金铠,栗克清,高顺卿,等. 现代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30-159.

[12]BEADLE-BROWN J, MURPHY G, WING L,et al. Changes in skills for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 follow-up of the Camberwell cohort. J Intellect Disabil Res,2000,44(pt1):12-24.

[13]SUTERA S, PANDEY J, ESSER E L, et al. Predictors of optimal outcome in toddlers diagnose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 AutismDev Disord, 2007,37(1):98-107.

[14]LORD C, RISI S, DILAVORE PS, et al. Autism from 2 to 9 years of age. Arch Gen Psychiatry, 2006, 63(6): 694-701.

[15]FEIN D, STEVENS M, DUNN M, et al. Subtypes of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Child Neuropsychol, 1999,5(1):1-23.

[16]STEVENS MC, FEIN DA, DUNN M, et al.Subgroup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by cluster analysis: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J Am Acad Child Adoless Psychiatry,2000,39(3): 346-352.

[17]LOVAAS OI. Behavioral treatment and normal educational and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young autistic children.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87,55(1):3-9.

[18]MCEACHIN JJ, SMITH T, LOVAAS OI. Long-term outcome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who received early intens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Am J Ment Retard, 1993,97(4):359-372.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2

关键词:孤独症 家庭照顾者 护理干预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起病于婴幼儿期,发病多在3岁之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行为上孤立,奇特、感觉异常、动作刻板重复、语言发展受阻、沉浸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据国际上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孤独症病情严重发病率为5/万,病情轻者发病率为40/万左右。在当下中国人口中,病情较重的孤独症患者有65万之多,较轻的则有500多万。而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发病率是公认数据的25倍,且儿童孤独症发病率也一直在变化① 。

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孤独症尚无特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现以长期的综合治疗为主,患儿家庭照顾者在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而医务工作者或者孤独症治疗的专业人员往往重视的是对于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却忽视了患儿主要的家庭照顾者。其实,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照顾者在经济、健康、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对于孤独症患儿家庭照顾者实施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对孤独症患儿家庭照顾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一、帮助照顾者完成从否认、愤怒、抑郁到接受的过程

当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时,患儿家庭成员会受到强烈的打击。一开始拒绝承认患儿的病情,或者多方求医问药以求治愈疾病。当得到否定答案的时候,他们往往表现为苦恼,绝望甚至抑郁等精神症状。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患儿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变化,向其解释孤独症的基本知识,使家庭照顾者可以冷静和理智地接受疾病,积极主动的配合专业人员,一起治疗和训练孩子。

二、帮助家庭照顾者达到对疾病病因的正确认识,消除其心理包袱

在儿童被确诊后,患儿家庭成员由于缺乏对病因的正确认识,认为疾病是由于患儿出生后父母养育不当造成的,比如父母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等。由此,患儿家庭照顾者会产生强烈的负罪感和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会家庭矛盾。目前为止,孤独症的确切病因尚未被阐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及围产期并发症、孕母在孕期的不当生活方式以及细菌感染、代谢异常、先天异常综合征等有关,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对患儿家庭照顾者解释疾病的可能病因,使照顾者减轻心理负担。

三、帮助家庭照顾者完成其角色认知,避免角色冲突

患儿的家庭照顾者,尤其是母亲,往往选择辞去工作在家照顾患儿。这就容易导致其从社会关系网中脱离,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容易心情低落,烦躁,甚至会出现社会对其不公的思想。护理人员要极其耐心和友善地对家庭照顾者进行指导,帮助家庭照顾者进行角色转换,完成自我认识,使家庭照顾者的思想发生积极的改变,可告知照顾者除照顾患儿外,还可以做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尽可能的实现自我价值,预防心理平衡的破坏和偏执的发生②。避免照顾者发生角色冲突。

四、指导家庭照顾者掌握对患儿的基本护理技术

孤独症患儿的治疗与康复需要长期依赖于照顾者,照顾者需要对患儿进行各方面的训练使患儿保持原有的技能或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告知照顾者对患儿的教育与训练要循序渐进,要细心观察患儿的病程发展变化,可以使用家庭可用的自闭症简易行为量表,如 HBH自闭症(Autism)个性疗法康复程度量表③,有效地记录患儿的日常行为改变,评估孩子的社会融合能力是否增加,从而告知专业人员患儿的有效信息,为治疗提供帮助,使治疗得到更显著的效果。

五、纠正家庭照顾者的心态,促进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健康

有关研究调查显示,儿童孤独症家长的心理反应依次为紧张和焦虑,急于求成和期望过高,压抑沉闷和缺乏信心,过于依赖和过分顺从。护理人员要了解照顾者的心理状态极其原因,并且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早期干预,改善和促进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宣传、指导、教育,使家庭照顾者达到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使其对治疗效果有正常的期望值,并保持心态平稳。

六、帮助家庭照顾者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孤独症患儿治疗过程中,无论情况是否有好转,其照顾者会对患儿成长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极其的担忧。护理人员要指导照顾者加强对孤独症患儿的观察,发现患儿在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并加以训练培养,使照顾者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减少对患儿及其自己家庭未来的担忧,合理的规划未来。

孤独症作为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疾病,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庭照顾者进行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照顾者在社会生活及心理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使照顾者可以以优良的心理素质照顾患儿,从而使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得到更好的疗效。

文献参考:

[1]孤独症儿的疗育,务学正主编.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4-6

[2]寻找心理平衡(日)田中千穗子著.陈刚,陈飞译.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68-170

[3] 安炳.自闭症的成因探索及HBH自闭症个性疗法康复程度量表[J] 中国西部科技,2004,12,100-101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3

【关键词】儿童患者 心理特征 诊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26-01

1 儿童患者心理特征

1.1 焦虑心理

儿童患者在受到威胁或者初到一个陌生环境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就体现为焦虑心理。焦虑心理的主要表现有:烦躁不安、出汗、呼吸困难、厌食、恶心等等,主要体征有:面色苍白、瞳孔扩大、血压升高、皮肤湿冷等等。另外,家属焦虑也是导致儿童焦虑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采用SAI和CCFNI量表来测定200名家属的焦虑及心理需求,患儿病情稳定的保证是家属的各项心理需求中最主要的,因此认为NICU患儿家属有焦虑的情绪和一定的心理需求,医护人员要有的放矢地满足这些需求,以此减轻家属的焦虑,随之减轻患儿的焦虑心理。

1.2 抑郁孤独心理

儿童患者离开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病房,看到的都是不熟悉的医生护士,暂时远离了同伴,没有热闹,没人一起玩耍,也没有亲人时刻在身边照顾和陪伴,他们就会体现出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孤独憔悴的消极情绪,具体表现为不爱说话、哭闹不止、对外界事物表现出漠不关心等等。在我国当今社会现状下,孤独心理已经很常见,据统计,我国10省市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在0.28%~25.0%之间,福建省儿童孤独症患病率最低,安徽铜陵儿童孤独症患病率最高。

1.3 被动依赖心理

通常,病人的心理相对比较脆弱,儿童患者更甚,他们大多变得十分顺从、听话,希望以此获得父母更多的关心和呵护。他们的被动性和依赖性都很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只有被哄着、被捧在手心里才会觉得有安全感。

2儿童患者诊治建议

2.1对症下药

不论儿童患者得的是什么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症下药。医生必须认真诊断,找出病因,以最专业的医术解决疾病,这样才能让家属放心,家属和护士才能安心地去照顾儿童患者。

2.2心理护理措施

儿童患者的情绪波动对病情十分不利,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病情恶化,危及生命。所以,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患者得以康复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良好的心理护理作用很大,会使儿童患者的心理潜质得以发挥,使儿童患者的情绪变得较为稳定,患儿也会开始变得有信心,可以勇敢地面对病魔,会比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据了解,对76例3~14岁地中海贫血儿童进行问卷,同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同样治疗,干预组另给予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观察两组遵医依从性、行为问题检出率等。结果,大多数地中海贫血儿童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障碍,经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在遵医依从性、行为问题检出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由此得出以下结论,针对地中海贫血儿童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地贫儿童的生命质量。

2.2.1护士对儿童患者的护理

首先,护士与患儿可以通过交流使得双方的关系变得融洽,尽量满足儿童患者的心理需求,减轻他们抑郁、孤独的心理,让儿童患者能够保持良好、愉快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其次,在心理护理时,护士应该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注意护理的方式方法,态度要友好,要让患儿感到亲切,以消除患儿对护士的疏离感和对疾病及医院环境的恐惧感,使得患儿不排斥护士的护理,也让患儿逐渐主动接受医生的治疗。再者,心理护理的范围十分广泛,没有固定的模式,且患儿具有年龄小的特点,他们所处的年龄段不同,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不同,在病情发生变化时,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护士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根据患儿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对于新生儿,主要从他们的感知反应来观察、了解病情或心理状态,护士应积极、认真找出患儿啼哭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可多抚摸、拥抱患儿,动作要轻快,避免刺激患儿。对于婴幼儿,护士应态度和蔼、语言温和,不急不躁,有耐心地多关心体贴患儿,经常短时间搂抱患儿,哭闹时用手轻抚背部,或者顺着头发由头顶摸到前额,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和不安感。对于学龄前患儿,护士应该多注意患儿的表情,并能够看懂他们的内心感受,给予及时的安慰。护士在与患儿交谈时,多使用易懂、简短的话语,多鼓励他们,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还可以以大哥哥大姐姐的姿态与他们一起玩耍,争取他们的信任和亲近感。对于学龄期及少年期患儿,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可以稍微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案给他们听,给予他们信心,与他们交流感兴趣的话题,调节沉闷的气氛,可以减少他们的恐惧感,带来轻松感。

2.2.2家属对儿童患者的护理

家属是儿童最亲近的人,家属的情绪变化会对儿童患者造成很大的直接影响。比如,父母的嘘寒问暖、对于病情的态度是否乐观等等,父母有笑脸,患儿会很受感染,心情也会变好。而父母对护士的不满可能导致患儿对护士的不满,出现不要某阿姨打针、不要某阿姨喂饭或说话等现象。同时,家属应按时来医院探视患儿,同时家属应与护士加强沟通,互相理解,融洽地相处,可以交流对儿童患者的护理心得,互相取经,争取更好地对儿童患者进行护理。相对于家长,儿科护士会更懂得儿童心理学,因此,护士应该主动争取家属的全力支持和配合,给他们分析必要的儿童心理学,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患儿,双管齐下,会获得更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如上所述是一些不错的诊治建议,但也要根据时刻变化的情况采取诊治措施,保证儿童患者得到最好的诊治。

参考文献:

[1] 许丽雅,吴军,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应引起重视[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白晓芳,浅析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对疾病转归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6期

[3] 王丽芳,齐兆建,儿童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J],泰山卫生, 2004年02期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4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流行病学分析;干预治疗;心理护理

作者单位:130022 长春市中医院

儿童孤独症又被人们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具体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不正常的行为方式、感知觉反应异常、智能障碍及其他损害,统称儿童孤独症。作者从2005年9月至2008年9月,对50例孤独症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并施以6个月的干预治疗及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孤独症患者均符合DSM-Ⅳ自闭症诊断标准[1]。其中男32名(64%),女18名(36%); 3~5岁17例(34%),6~12岁33例(66%),平均年龄7岁2个月。50例中24例曾作颅脑CT检查,9例曾作MRI检查,结果均除外其他颅脑疾病。各年龄组人数分布见表1。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分析 对50例患儿的母亲妊娠史、出生史、发育史、家族史(父母精神、智力情况)、家庭教育情况等做统计分析。

1.2.2 护理措施 采用干预治疗及心理护理,包括行为干预、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音乐治疗护理等,时间平均6个月,5 d/周,8 h/d。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见表2) 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患儿母亲有异常妊娠史者13例,占26%,包括先兆流产、孕期感冒、自主服药、脐带绕颈等;出生时新生儿窒息4例,占8%、早产1例,占2%、出生时 Apgar评分低于6分3例,占6%;7例儿童父亲或母亲患抑郁症,占14%、2例儿童的母亲为轻度智力障碍,占4%、其余患儿均否认有家族精神病史;22例患儿家长教育方式不正当,占44%,包括打骂、严厉等。

2.2 治疗护理结果 本组患儿经心理护理干预,临床观察指标明显改善(见表3),说明干预护理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能够有效治疗儿童孤独症。

表1 各年龄组人数分布(例)

表2 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例)

表3 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变化(例,%)

从表2可以看出,临床观察指标总有效率在孤独离群方面为90%,语言障碍方面为83.34%,运动协调方面为92%,情绪稳定方面为84%,注意力改善方面为85.34%。

3 讨论

通过对5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妊娠史、出生史、发育史、家族史(父母精神、智力情况)、家庭教育情况等与孤独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预防儿童孤独症要从妊娠期开始,预防重点是加强围产期卫生保健,积极进行优生优育工作,妊娠期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出生时窒息和剖宫产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倾向者,父母更要提高认识,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以期早期发现。

对于儿童孤独症,目前无特殊药物治疗,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护理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3.1 行为干预护理 行为干预护理可以帮助患儿发展社交兴趣和交往技能,阻止种种不快的行为,帮助他们发展正常的行为和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随时随地的,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期待孩子不断地做出正确反应时,作为训练者就要时刻注意和遵循发指令的一些原则。

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患儿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人物,并能将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由于处在孤独之中,常常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完全陷入虚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日后心理变态严重。为此我们制定了防治对策,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内容、并给孩子解释,帮助孩子理解。

本组患儿经治疗半年后,其孤独离群、社会交往能力、语言发育障碍等症状均明显好转。

3.2 感觉统合训练护理 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调查发现[2]在患儿中感觉统合轻度及严重失调率分别为25.83%、13.25%。说明感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我们设制了包括:滑板、滑梯、羊角球、袋鼠跳、隧道、蹦蹦床、圆筒、大笼球、独角椅、摇摇船、网揽、拍球、跳绳等15项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训练可以显著减少负,增强各种机能。对50例孤独症儿童施以6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心里护理结果表明:50例孤独症儿童运动协调、情绪稳定、注意力改善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所以感觉统合训练护理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确实是有效的。

3.3 语言训练护理 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范围狭窄,思维局限,开阔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范围,调动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语言训练,设计轻松的游戏,让孤独症儿童在愉悦的、轻松的心态下接受护士的语言交往训练。护士把握时机地进行引导,完成顺理成章式的训练,这种方法既利于孩子对这句话所对应的情境理解,避免以后的生活中使用不当,又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接受训练,游戏法除了给语言交往创造宽松环境和有利时机,同时,对孤独症儿童健康心态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

3.4 音乐护理治疗 音乐对淘冶孤独症儿童的性情有良好的作用。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他们会拍手说儿歌、会对着镜子跳舞、张开笑脸欣赏自己。在音乐陶冶下,他们的情绪也会稳定下来,性情慢慢开朗起来,从而间接地为进行语言交往奠定基础。

3.5 其他 通过对人物表情、卡通图片表情、创设不同情境推断人物可能的情绪反应等训练。结果训练后50例患儿均能不同程度理解图中处境所描写的人物关系和其中人物蕴涵的情绪以及推断人物的情绪反应及感受上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护理训练是目前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最主要的方法,只有全面综合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护理训练,特别是对他们非言语交际行为、共同注意能力、社会情感沟通能力以及象征性游戏的训练将有助于孤独症儿童获得更好的康复,从而大大提高孤独症患儿的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5

关键词:孤独症 儿童 整体化护理 护理效果

儿童孤独症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是婴幼儿期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表现,且在男女发病人群中男性较多。儿童孤独症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行为异常、智力障碍、焦躁不安和语言交流障碍等症状,出现兴趣淡漠、行为刻板,且多数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的现象。目前,儿童孤独症无特效治疗药物,儿童孤独症患儿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以往临床护理工作为标准护理干预,主要是用药等方面的护理,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但行为障碍等的存在仍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1-2]。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关键。本研究将10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组,标准护理组对于儿童孤独症患儿根据以往常规遵医落实护理的方式进行常规操作,整体化护理组在儿童护理工作中开展整体化护理,旨在分析儿童孤独症患儿实施整体化护理发挥的作用,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组。整体化护理组年龄2~9岁,平均(5.21±2.28)岁;男39例,女11例;行为异常44例,智力障碍47例,焦躁不安24例,语言交流障碍40例。标准护理组年龄2~9岁,平均(5.15±2.14)岁;男40例,女10例;行为异常45例,智力障碍47例,焦躁不安23例,语言交流障碍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出现行为异常、智力障碍、焦躁不安和语言交流障碍等症状,均具有正常呼吸和正常的听觉、发音能力。排除标准:癫痫、呼吸系统不正常、听力障碍、发音障碍的患儿。

1.2 护理方法

标准护理组对于儿童孤独症患儿根据以往常规遵医落实护理的方式进行常规操作。整体化护理组在儿童护理工作中开展整体化护理。(1)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让儿童孤独症患儿和家长提高对疾病的了解,使其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表现及带来的危害性等,在教育过程需要耐心解释和因材施教,结合家长的个体特点,如文化程度等选择合适的宣教方式,尽可能直观化和通俗化,以更好的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施成效。(2)心理护理。当患儿出现不良情绪的情况下,需要给予患儿和家长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根据儿童孤独症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儿童孤独症患儿相应的疏导,并营造轻松、温馨的环境,多和患儿交流,对于存在焦虑心理的儿童孤独症患儿需要多给予安慰,并可播放轻音乐缓解其焦躁不安的情绪,帮助患儿更好适应当前社会环境,走出孤独[2]。(3)行为矫正。指导患儿家属多给予患儿关怀和爱护,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循序渐进矫正患儿的行为,促使其生活习惯逐渐发生改变,帮助患儿走向正确的轨道。(4)人际交往训练。多数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障碍,可出现和他人目光接触的情况下回避的现象,且喜欢独处。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儿相应的人际交往训练,指导患儿说话时对视别人的眼睛,并训练其用语言及时表现自身的想法和意愿。还可借助镜子训练的方式帮助患儿训练,通过视频和动画等方式帮助患儿理解部分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含义,并实施简单的问答训练,及时给予回答正确的患儿鼓励,使其得到鼓舞。(5)生活自理的训练。多数患儿生活能力低下,需要及时给予训练,以免影响正常生活。可将生活技能的动作如进食、穿衣等进行分解,循序渐进对患儿开展训练,提高其自理能力。(6)语言沟通。多数儿童存在语言沟通障碍,需加强和儿童的语言能力训练,先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并将语言充分融入患儿日常生活,引导其多交流,并帮助其用语言将生活中的事情串联,不断强化其语言的表达水平[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儿童孤独症疾病知识家长掌握率、患儿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及家属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满意度

整体化护理组的满意度是98.00%,高于标准化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0.00%,P<0.05。

2.2 护理前后C A R S评分

护理前两组C A R S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整体化护理组CARS评分优于标准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CARS评分比较(分,±s)

2.3 儿童孤独症疾病知识家长掌握率、患儿住院时间

整体化护理组儿童孤独症疾病知识家长掌握率高于标准护理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标准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孤独症疾病知识家长掌握率、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2.4 家属纠纷发生率

整体化护理组家属纠纷发生率是0,远远低于标准护理组18.00%,P<0.05。3 讨论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幼儿广泛发展障碍,具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症状[4]。在临床上,孤独症是一种以极度孤独、情感交流障碍、语言障碍、智力衰退为特征的疾病,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或孤独症。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独立行动,并遵循同样的格式,如儿童对日常生活的需求、环境的布置、玩具的摆放。其与一些无生命物体有着不可分离的特殊关系[5]。

孤独症儿童的临床表现主要有3种。(1)最明显的表现是社会交往上的困难,也就是说,儿童与他人交往有明显障碍,缺乏沟通能力和意识,缺乏与他人交流的兴趣以及其他明显的社会障碍。(2)儿童的疾病程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年龄和疾病程度上会有差异[6]。(3)较明显的特点是难以沟通。患儿在与他人沟通时也会遇到巨大的障碍。言语与非言语沟通有许多障碍,如目光接触和身体接触。对于语言交流,患儿以说话晚、说话慢、反应迟缓为主。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兴趣狭隘、重复性太强。孤独症儿童对事物缺乏兴趣,没有明显的兴趣,日常行为刻板[7]。对事物采取一种固定的态度。孤独症会给患儿带来很大的心理和生理伤害,应及早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护理干预[8]。由于儿童的认知障碍和情绪不稳定,可能会产生暴力自我伤害行为。对于这类不安全行为,护士应密切观察儿童的活动及情绪变化,发现不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根据需要指定专人照看儿童,控制儿童活动范围,避免接触不安全因素,减少对儿童的不良刺激[9]。儿童如有兴奋,应将其置于安静的环境中,转移其注意力。对于无法避免的暴力和自残,应及时保护儿童,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要及时了解兴奋和冲动的原因,避免以后再发生同样的事情。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耐心细致,避免激怒患儿,减少对其的不良刺激。任何训练都要求训练者在训练中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懈,在训练过程中及时鼓励患儿[10]。

儿童孤独症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对于患有此病的患儿,如果临床上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儿的未来生活,给患儿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均带来严重的负担。大多数患儿和家长对疾病和治疗缺乏了解,导致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表现。为了避免不良预后的发生,需要对孤独症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11]。儿童孤独症患儿受疾病影响,生活质量低下,多数存在语言交流缺乏,动作刻板,存在不同社会反应。因此,对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12]。整体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可从多个层面进行护理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的强化对儿童的心理疏导、语言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行为矫正等,通过给予儿童孤独症患儿和家长有效的疏导,减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儿童孤独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的效果[13]。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6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横断面调查;唐山大地震;地震所致孤儿;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6-0469-05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经历异乎寻常的创伤事件后罹患的一种精神障碍。遭受重大精神创伤人群其PTSD发病率为3%~ 58%[1]。儿童是PTSD的易感人群[2]。有研究发现经历交通事故儿童的PTSD发生率为25% ,且缺乏父母关爱者易患本病[3]。严重创伤性事件对儿童和青少年远期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是灾难精神医学领域的重要问题。1976年8月发生的唐山地震遗留下约4000名孤儿。由于地震发生后,孤儿们被不同的机构或亲属照顾,当地政府没有系统的登记和随访,目前难以找到关于这些孤儿的详细资料,如在地震时他们的年龄范围,地震后的安置方式,目前仍然生活在唐山地区的孤儿占全部孤儿的比例及其在唐山地区的分布情况等。唐山大地震22年后对57例地震所致孤儿PTSD的患病率的调查显示23%符合PTSD的诊断标准[4]。为进一步了解唐山大地震孤儿心理创伤后果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本文于2006年8-11月对260例地震孤儿PTSD的现患率进行了调查,并分析PTSD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孤儿心身健康状况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所特大型国有企业,由分布在全唐山地区的十余座煤矿和众多直属单位和企业组成,地震当时职工和家属总数为50余万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开滦矿务局(旧称)设立了专门的抚育机构来安置地震中遇难职工的遗孤,并在(他)她们成年后优先安排就业。本研究以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全部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并在地震中失去父母,地震时年龄不满18周岁,调查时在本公司工作的地震孤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开始前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上报本单位员工中全部地震孤儿的名单。共有260例地震所致孤儿分布在全集团公司所属的6所矿业公司或直属单位。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50例。调查时被试的平均年龄为(40±4)岁。调查时间为2006年8~11月。

1.2 工具

1.2.1 自编唐山大地震孤儿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围创伤期变量(包括地震当时创伤经历,如地震中是否受伤,是否被埋入废墟、埋入废墟时间以及对创伤事件的主观体验,如恐惧紧张的程度,地震发生后的早期应激性反应等)、地震后的成长经历(如养育方式)、目前家庭结构等内容。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5]

1.2.3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

1.2.4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

1.2.5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8]

1.2.6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9]

1.2.7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10]

1.3 调查程序

开始调查前由调查员向每位被试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被试自愿参加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地点为被试所在单位专门提供的房间,事先约定时间单独进行调查。首先由调查员逐项询问被试并填写唐山大地震孤儿一般情况调查表。然后由调查员为被试逐个读每个自评问卷的指导语,由被试独立填写问卷。最后,由一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对每位被试进行15~30分钟访谈,了解地震创伤经历对被试造成的心理影响,根据CCMD-3标准[11]做出由地震经历导致的可疑现患PTSD或现患PTSD的初步诊断。对可疑或已初步诊断为PTSD的唐山地震孤儿最终由精神科主任医师做出与地震经历所致的现患PTSD的确定诊断。调查可一次或在近期内分次完成。

1.4 统计方法 χ2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分析。

2结果

2.1PTSD的现患率

260例孤儿中,有32例(12.3%)为现患PTSD,其中地震时处于儿童期(4个月-17岁)的168例孤儿中有15例(0.9%)现患PTSD,地震时处于青少年期(地震时12 ~ 18岁)的92例孤儿中有17例(18.5%)现患PTSD。地震时处于青少年期的孤儿PTSD现患率高于地震时处于儿童期孤儿的PTSD现患率(χ2=5.023,P=0.025)。

2.2PTSD组与正常组孤儿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

把全部孤儿按照调查时是否符合PTSD诊断分为PTSD组与正常组,两组人口学资料见表1。

2.3 两组孤儿PTSD症状频度比较

两组孤儿各项PTSD症状条目的出现频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正常组中虽也存在部分PTSD症状,但频率较低(见表2)。

2.4 两组孤儿地震后生活方式比较

PTSD组地震后在育红学校上学5例、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17例、亲属抚养5例、父母所在单位抚养5例;正常组地震后在育红学校上学40例、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93例、亲属抚养49例、由父母所在单位抚养46例。两组地震后生活方式差异无显著性(χ2=1.83,P=0.608)。

2.5 两组孤儿地震时创伤经历比较

PTSD组孤儿(n=32)地震时未被埋入废墟12例,埋入废墟8小时2例;正常组孤儿(n=228)地震时未被埋入废墟80例,埋入废墟8小时1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49,P=0.932)。

PTSD组孤儿地震中未受伤15例,轻伤8例,中度受伤6例,重度受伤3例;正常组孤儿地震中未受伤116例,轻伤84例,中度受伤21例,重度受伤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6.56,P=0.087)。

2.6 两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评分比较

两组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TSD组消极应对分高于正常组(1.6±0.7/1.3±0.6,t=3.135,P=0.002),积极应对分差异不显著(1.8±0.6/1.8±0.5,t=-0.108,P=0.914)。

2.7 两组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比较

表3显示PTSD组内外向得分低于正常组,神经质得分高于正常组。

2.8 两组SDS和SAS总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

PTSD组的SDS总分(53.0±12.0/45.2±11.7,t=3.527,P<0.001)和SAS总分(47.8±14.5/40.1±10.3,t=2.878,P<0.001)均高于正常组。表4显示PTSD组SCL-90总分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抑郁、其他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

2.9PTSD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因变量为是否患PTSD,自变量为:⑴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和婚姻状况;⑵围创伤期变量,包括地震发生后个体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包括地震中受伤、被废墟掩埋和昏迷情况;⑶创伤后变量,包括地震后生活方式、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共25个自变量,采用后退法(Wald),α入=0.10、α出=0.15。最终有6个变量进入方程,依次为地震时年龄、EPQ-N 、EPQ-E、地震发生后强烈的精神痛苦、反复出现噩梦和消极应付方式(见表5)。

3讨论

本研究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30年对一组经历地震并因地震成为孤儿的成年人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这个在未成年期经受严重自然灾难并在灾难中失去双亲的特殊人群远期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PTSD的患病率,以及PTSD的危险因素。PTS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被视为评价受灾人群心理创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Kilprick等发现遭受过的受害者17年后仍有17%符合PTSD的诊断[12]。Green发现buffalo creek dam 崩溃后14年时受灾人群中PTSD的患病率仍为25%[13]。Kessler等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证实了约有1/3的PTSD患者多年后仍难于康复[14]。但是对于病程较长(20年)的PTSD患者是否仍有复原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文献报道。唐山大地震孤儿幸存者在同一时间经历了相同的创伤事件。地震中他们不仅体验了威胁生命的自然灾难,而且地震后由于失去父母的抚育以及失去父母情感依附等不利因素使他(她)们成为发生各种精神障碍和PTSD的高危人群。在唐山地震22年后对开滦矿务局(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原名称)下属唐山矿工作的全部57名地震孤儿的调查结果表明有13(23%)例符合PTSD的诊断[4]。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唐山地震发生30年后,地震所致孤儿PTSD的现患率为12%;不符合现患PTSD诊断的孤儿中仍存有部分PTSD的症状。提示PTSD患者在致病创伤事件发生后的漫长复原过程中,仍有部分患者可以自行痊愈或仅残留部分PTSD的症状。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地震发生时年龄处于青少年期(12~18周岁)与现患PTSD相关(OR=4.5)。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是否与童年期以下的孤儿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识记、存储、回索、视觉记忆系统,对创伤性经历的主、客观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不如处于青少年期的孤儿深刻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15]。

Odwin对217例经历沉船事故的青少年幸存者遇难5~8年后患PTSD的危险因素做了分析,结果显示PTSD的发病与青少年受害者为女性、创伤的严重程度、灾难过程中的主观体验、灾难后初期的调节、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诸因素显著相关[16]。本研究未发现两组地震中经历的客观创伤严重程度(埋入废墟的时间和受伤的严重程度)和地震后的抚养方式存在差异。对地震中的创伤经历的严重程度、地震后初期的应激反应症状和震后生活经历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有6个因素进入模型。其中,灾难后初期的不良情绪体验和强烈的应激反应症状即反复做噩梦是PTSD的预测因素,与Odwin的发现相吻合。

尽管个性倾向性及应对方式可能受到PTSD的影响,但是考虑到这两方面变量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本文在进行多因素分析时仍将其作为自变量代入方程以预测目前的PTSD。结果显示EPQ-E分高对个体患有PTSD具有保护性作用,EPQ-N分高会增加个体患PTSD 的风险。这表明人格特征倾向于外向-稳定的个体不易患PTSD,与刘光雄等提出个性特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高掩饰性的个体易患PTSD[17]的观点接近。同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负性应对方式是PTSD的危险因素。应对方式是影响个体环境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积极有效,直接面对问题的应对往往有助于解决问题,而消极或者回避问题的方式则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18]。

本研究系横断面调查,有关被试的创伤经历和地震后生活方式等信息是通过被试的回忆获得,因此难以避免回忆偏倚。同时,本样本来自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尽管该企业职工家属人数在地震当时占唐山市总人口的很大比例,但并不能代表全部地震所致孤儿。因此对本研究结果的解释仍需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唐山地震30年后,地震所致的孤儿幸存者中仍有较高的PTSD现患率。与地震后2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PTSD的现患率有明显下降。地震时处于青少年期、地震后初期出现强烈的精神痛苦和反复做噩梦以及不良的应对方式是PTSD的危险因素。而个性倾向于外向、稳定是PTSD的保护性因素。

志谢:感谢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学系杨绍清老师以及开滦集团公司老干部处、开滦集团公司团委、开滦马家沟矿社区、开滦直属社区、开滦基建公司社区、开滦林西矿社区、开滦唐山矿社区和开滦医疗集团退管科的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Yehuda R,McFarlane AC. Conflict between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its original conceptual basis. Am J psychiatry, 1995, 152: 1705-1713.

[2] Perry BD , Pollard R. Homeostasis,stress,trauma,and adaptation:A neurodevelopmental view of childhood trauma.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 North Am, 1998, 7(1): 3-51.

[3] 秦虹云,季建林. PTSD及其危机干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 (9):614-616.

[4] 张本,王学义,孙贺祥,等. 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 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3(2):111-114.

[5] 陈昌惠. 症状自评量表.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增刊):31-35.

[6] 吴文源. 焦虑自评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增刊):235-238.

[7] 舒良. 抑郁自评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增刊):194-197.

[8] 肖水源. 社会支持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增刊):127-131.

[9] 解亚宁.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增刊):122-124.

[10] 龚耀先. 修订. 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 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 1-14.

[1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7-98.

[12] Kilpatrick D, Saunders B, Veronen L, et al. Rape in America: A report to the nation. Arlington: National Victims Center. 1987: 36-41.

[13] Green B, Lindy J, Grace M, et al. Chroni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iagnostic comorbidity in a disaster sample. J Nerv Mental Dis, 1992, 180: 760-766.

[14] Kessler R, Sonnega A, Bromet E,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Arch Gen Psychiatry, 1995, 52:1048-1060.

[15] 李雪荣. 著. 儿童精神医学.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6.

[16] Orlee U, Boyle S, Yule W, et al. Risk factors for long-term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a disaster experienced in adolescence: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 child psychiat,2000, 41(8): 969-979.

[17] 刘光雄,杨来启,许向东,等. 车祸应激患者血清NO.SOD测定及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 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