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下滨水景观空间设计

地域文化下滨水景观空间设计

摘要: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间的地域差异逐渐缩小,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特征的趋同和地域环境特色的流失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城市地域环境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文化的更新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在这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性历史文化,在当地人群中能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历史延续感、场所归属感,而延续这种集体记忆的地域性环境艺术能够塑造城市的文化符号,使人们增加对城市情感的认同。文章以滨水区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地域文化设计为观察视角和切入点,分析城市滨水景观的自身地域性内涵、文化意义以及空间设计手法,并将富顺沱江中段作为具体研究案例。

关键词:富顺;地域文化;滨水景观;空间设计

城市滨水区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它是城市不断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区的萌芽、发展、衰败、复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城市建设历史的缩影。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城市文化娱乐区的需求,滨水区重新受到关注。滨水区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保留了城市建设的历史印记,也印刻着当地居民的集体性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综上分析,滨水区往往是一个城市中景色最优美,也最能体现一个城市历史和地域特色的地区,同时局部珍贵的土地资源,在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吸引公众等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因此,滨水区的开发和重新利用成为潮流是必然的趋势。

一、相关研究概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是一个滨水城市众多的国家。在古代,城市凭借发达的漕运交通而发展,伴随着商贸经济的繁荣,城市规模不断升级。然而伴随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自20世纪中期水运交通逐渐被陆路交通取代,并且开发过度和水体生态的迅速恶化使滨水区逐步被荒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城市的规划者都逐渐意识到了滨水区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国内相继出现一批规模较大的滨水地区开发项目,并且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随之而来的产业转型,第三产业的兴起,对城市公共空间、自然空间和户外活动的需求逐年上升,城市滨水空间的优越性和开发潜力日益凸显。尽管在理论方面有一些进展,但由于我国现代滨水景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展较晚,其设计实践不可避免地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局限,许多地区在规划滨水区景观时仍过度重视实用主义因素,忽略其作为城市开发共享空间的意义,缺乏对人性化设计和心理需求的关注。

(二)国外相关研究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便出现滨水区的公共空间,19世纪工业革命影响了城市的空间格局,滨水区的面貌也开始转变。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了工业化导致环境恶化带来的滨水区迅速衰退,但随后环境意识的觉醒使滨水区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一次复兴。20世纪80年代前后,大批欧美国家相继开始对城市滨水区进行重新开发改造,1981年,美国华盛顿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组织,命名为“滨水区中心”,这个组织创建的宗旨是希望可以对滨水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一个最佳的实现方法,使滨水资源的社会效应得到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前景。“滨水区中心”的组织负责人从1981年就开始对全世界的滨水区域的开发进行大量的实践考察,到现在为止,这个组织每年都会组织评选全球最好的滨水项目,并因此收集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其中最为重要的杂志出版物为《滨水区世界》。

二、城市滨水景观地域文化概述

(一)滨水区定义

“滨水”一词一般指同海、湖、江河、运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韦氏字典是这样解释滨水的:“即临近河流、港湾等的土地资源。”而1881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滨水区的,即与河海、湖泊相邻的土地或建筑。滨水地带一般指穿过城市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与城市可利用土地相接的可利用土地区域,包括海岸、湖泊、自然河流与运河的岸线等城市港湾地带。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水域部分与陆域部分是有机共生的整体,在设计滨水区时,不仅要考虑二者各自的环境特质,还要考虑二者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条件之外的文化、历史层面的因素。我国根据具体情况,通常将滨水区范围界定为:从水际线到陆地上第一个街区之间的宽阔而丰富的范围。一个城市的滨水地带往往与城市中的不同地区相连。从土地使用功能来看,与滨水地区相连的城市用地可以是中心商业区(CBD)、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一般市区、城市边缘区或者郊区,一般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最有代表性的形象。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在拉动城市经济、塑造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味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地域文脉理论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成就,包括物质性的文化资源,如人类史迹遗址,历史建筑与街区,园林景观,各类文物资料,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农地、水利工程等。综合“地域”和“文化”的概念,可将“地域文化”的概念简单总结为:隶属于当地最本质的文化特征。通过地域文化,传达、继承和发展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这也重视地域文化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即延续性和发展性。延续性是指地域文化作为社会性的遗传从一代传到下一代,带有一贯的特点。发展性是指地域文化本身是不断形成和发展中的动态演变的文化,时刻自我更新。只有了解一个场地原生地段的地域文脉,把握场地的历史底蕴,才能使场地的灵魂得以延续。

三、富顺滨水景观地域文化

不同的城市历史、自然环境及文化土壤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城市文化和风格,这就是城市景观。富顺临沱江而建,沱江干流富顺河段境内流长87千米,总水面32平方千米。富顺作为“千年古县”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一城(县城及环城景区)、一江(沱江)、一山(青山岭)、一镇(狮市镇)、一沟(五条沟)”,县城区内分布有文庙、西湖、刘光第墓、五府山、钟秀山、千佛寺、读易洞、谢持故里、钟鼓楼、文光塔、锁江塔及其下面的天然石佛、牌坊等众多景点。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知县钟铉重整庙坛,兴建学校,砌石泮池。明成祖永乐年间始称“文庙”。此后,富顺文风日盛,教育事业发达,入学中举者逐年增多。有明一代,赴京会试,中进士者达139人,占四川省进士总数的十三分之一,因而获得“才子甲西蜀”,“富顺才子内江官”的美誉。富顺西湖位于县城中心,是一座人工修饰的天然湖,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芦,素以荷花闻名。西湖原是钟秀、神龟、五府、玛瑙诸山雨水汇流的自然洼地。早在宋代即已疏凿,砌石为堤,遂成湖泊,“湖阔六七里”。经历代培修点缀,先后修建有西湖厅、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风亭、醒心亭、涣乐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富顺千佛寺(又名千佛岩),位于富顺县城玛瑙山中岩,始建于唐朝懿宗咸通年间,距今已有1100余年,岩上凿巨佛一尊,宋朝真宗和孝宗分别亲书赐名普觉院和中岩寺。1988年,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寺院香火兴旺,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恢复和建成了圆通殿、千佛殿、云会堂,殿宇宏敞,气势雄伟,金壁生辉,是文物保护和旅游的胜地,寺内豆花斋和素席更是遐迩闻名。文光塔位于富顺县城东一公里的同心山上,始建于明朝,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培修,塔高38米,为七重楼阁式八楞形砖盘绕至顶,是典型的明代风格的风水塔。塔名含“文章兴盛,光耀四方”之意,被视为富顺的“文笋”。在文化特征上,城市的本土文化带给市民的是不朽的记忆,而记忆的延续却在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日益破裂。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则将使这一系列令富顺人民自豪的文化(“才子之乡”“千年古县”“豆花之城”)留存并发扬。

四、案例综合评价

(一)富顺地域化滨水景观空间分析

沱江水系是大自然赋予富顺人民的宝贵财富,为富顺盐业的发展和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富顺城市发展史上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而亟需解决的问题是空间功能合理规划。整个滨江带周围的现状:河岸被当垃圾库;空地被用作私人菜园;沿岸茶馆遍布;等等。沱江中段作为紧邻老城区唯一的大型公共空间,并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富顺滨水景观空间的意向表达

由于地处老城区,作为老城区唯一大型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1.“千年古县”情感的传承与再现

川南穿斗式民居的传统建筑,白墙黛瓦是最突出特色。河岸的景观空间中运用川南穿斗式民居建筑做公厕等公共建筑。细节上做一些景观小品,将天车、县标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加入设计之中。

2.简约大气的现代文化意向融合

以理性、实用主义的精神针对市民的需求对城市地块集约化规划,将空地与现有商业空间进行重新规划,摒弃大兴土木的建设,模仿自然式园林,简化古典园林的繁复装饰形态,以简洁的形态设计花坛、草坪、广场,相对通达便捷的步行道路。将软质与硬质景观相结合,开敞的公共绿地、石材铺地、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等共同构筑丰富而立体的景观层次。以河流流向为脉络发展,沿岸景观带有虚实结合、动静相生、开合有致、收放自如等特征,串起不同类型空间环境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身序列的起承转合。

五、结语

景观是某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每一处景观都有其特定的时序性。通过了解其居住模式、城市形态、建筑风格、构筑细部和其他规划设计的特性,可以对一个地区的本土文化脉络得到较为完整的解读。滨水景观的发展与社会历史与发展紧密相连,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建设与社会发展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优质的滨水景观不仅从生态和自然的角度修复城市的景观风貌,同时与场地文脉相和谐,挖掘出城市地域文化的精髓并集中展示,令场地获得生命力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张胤俨.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7,(22).

[2]王艺鸿.高雄爱河滨水景观设计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3]西蒙兹,俞孔坚.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季蕾.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D].东南大学,2004.

作者:陈思 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