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班会总结范例

青春班会总结

青春班会总结范文1

初中生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相比,在年龄和心理特点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绝大部分初中生都已经进入了青春期,随着身体外形的变化,心理变化也很明显,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很敏感,情绪也多变。当然,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因此他们对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也希望在活动中充分的展现自己、肯定自己。班主任在进行“三生教育”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这些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开展多种活动,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实施

班主任工作又是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重心、核心。虽然班主任的工作纷繁复杂,但班主任要善于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找到恰当的方式方法来进行“三生教育”。

1.结合学校的各项常规管理规定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召开好每周一次的例行班会。

借助班会的机会加强对班级的常规管理,做好对学生在安全、学习、纪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督促和引导工作。使学生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成就大事,就要从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结合班级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和该年龄段学生的成长特点,及时地组织好主题班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及时引导和督促。

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开展以感恩教育、学习方法教育、青春期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等为内容的专题讲座和专题教育。如结合部分学生与父母的关系紧张,对父母的苦心无动于衷,而开展“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活动。通过一些小品表演、视频资料、现场采访等方式以及对学生的所闻、所想、所感、所为的分析和交流。使学生明白,父母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父母对我们付出的爱,应当得到回报。我们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付出爱,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尽自己所能为父母做一些事情。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激所有对我们付出爱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有义务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奉献爱心、延伸生命。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都反馈,孩子在家的变化很大。青春是多彩的,青春是绚烂的,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能否顺利的度过青春期是非常关键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利用班会课自编自演的组织“阳光、快乐、成长”班会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知识,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应该如何把握,怎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活动里班主任只是参与常规总结,号召同学们珍惜青春把握青春,部分科任教师和家长也对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建议和美好的祝愿。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有的担任主持人、有的上网查询资料、有的教其他同学演唱歌曲、有的制作道具等等,体现出了他们在班集体里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帮助和引导学生走出学习和生活的误区,其实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3.结合社会时事,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部署,落实“三生教育”。

汶川地震后,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在学校及时的开展了学生防震防火、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我在演练开始前开展了对学生“珍爱生命”的相关教育,使学生明白演练的必要性。在演练过程中我班学生都能按要求主动、及时、有序地参与。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与埃博拉病毒作斗争,学校就及时的通过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流感、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班主任借助班会向学生强调流感、艾滋病、肝炎是可防可治的,消除学生对疾病的恐惧感,并且每天亲自参与教室的消毒工作,既体现了班主任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4.充分运用好黑板报和墙报等班级的宣传阵地,强化“三生教育”。

在减负的今天,教室仍是学生在学校里活动时间最多的学习场所,能否使用好教室里的宣传阵地,对实施“三生教育”也很重要。班主任可以结合一些特殊节日或一些特定阶段,鼓励学生充分运用黑板报和墙报、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特长、发表自己对一些事物的见解和观点,不断培养学生的生存、生活能力,贯彻落实“三生教育”。如在国庆65周年之际,可以组织学生出一期黑板报来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在教师节来临时,让学生自制手抄小报祝愿教师节日快乐;还可在教室的“才艺天地”粘贴学生的特长作品,激励学生有个性的健康成长等等。

5.定期召开家长会,适时使用《家校联系手册》,调动家庭的力量,鼓励家长积极帮助和支持落实“三生教育”。

在重要阶段,如检测后、与他人发生矛盾后等等及时的组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使学生感受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爱,健康成长。《家校联系手册》是我们学校为了方便家长与班主任对学生情况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本子,班主任把学生每周在校的各种表现仔细地填写在册子上,家长意见、建议和反馈也及时填写。班主任可很好的使用《家校联系手册》与家长取得联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使“三生教育”由学校向家庭延伸。

6.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实施“三生教育”。

很多班主任都害怕学校举行运动会、新年文艺晚会等活动,因为这些活动的开展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然而只有能够带领着自己班级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班主任,才是真正有能力的班主任。因为很多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他们的很多优点就会显现出来,班主任可根据实际情景适时的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团结协作重要性的教育,激发他们对班级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和鼓励,这样的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较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它所产生的效果与在教室里进行单纯的说教相比,也肯定是事半而功倍,这些活动也让“三生教育”从课堂向课外延伸。

三、结语

青春班会总结范文2

在学习了文学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一文后,笔者做了如下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此文的深刻感受,让他们仿写创作出一篇短文《××的背影》强调只有能够突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能够表现出亲情之间的难以割舍的骨肉之情就行。结果有写爸爸背影的、有写妈妈的背影的、还有写爷爷背影的、奶奶背影的、姥姥的背影的,从大部分学生的习作来看大都能紧扣人物一生的辛劳、操劳、对儿女或孙子无私的爱来写,同时从学生的习作中也反映出自己平时如何不懂得关心孝敬老人的愧疚情绪。有些有个别同学的习作的质量比较高,写得非常感人。笔者认为这样的写作训练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的写作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上了一堂很好的思想品德课,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还有当笔者讲完第三册第三单元“关于读报常识”这一专题后,发动和鼓励每一位学生制作手抄报,并规定手抄报的第一版的内容是是新闻版,第二版是副刊,制作完后挑选一些优秀的作品在学校橱窗中展出,以供全校学生学习参考。

二、重视学生亲身体验,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1、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作为班主任笔者花大力气精心设计每次班会。总是在开班会之前给学生布置一篇主题班会的作文,然后遴选出立意新颖、文采好的一些学生习作,并让这些优秀作文的创作者主持班会。笔者认为一次成功的班会,就是一篇作文的好素材。主题班会的话题有《感恩》、《奉献》、《阳光》、《青春》《进取》等等。

2、开展和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为了丰富学生的阅历,每一学期笔者带学生参加几次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骑车去爬山、举办越野赛、参观李氏祠堂、留守儿童调查、下岗工人再就业调查等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让每一位学生写出深刻的心得体会。

3、加强片断训练。加强片断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段落构成的,在某一程度上说文章的内容由若干个片段组成的。片断训练与命题作文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片断训练,实际上是单项的作文训练,它能为命题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片断训练必须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重点,目标应单一,不贪多求全。

4、实现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在作文教学中,适时、恰当、合理、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极大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多媒体具有鲜明的可感性和丰富的表现力,能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变虚为实,能培养学生观察、使用电教手段还能给学生提供作文材料,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难题。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三、总结

青春班会总结范文3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小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面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会碰到许多社会适应性的问题,如情绪处理、心理冲突、是非辨别、沟通择友、信仰目标、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问题。他们非常需要成年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在沟通中得到帮助,特别是到了小学六年级和步入初中阶段的青春期学生。

关键词:

小学;青春期;人生观;心理辅导

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内容变得越来越广泛,学习内容的增大使不少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扰和危机,出现了学习障碍的现象。这些困扰的解除,可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心理辅导去解决。辅导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对他们进行知识性的遗漏补缺,更加需要运用心理手法去提高他们自我观念、自信心、情感、兴趣、动力、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们更好地去适应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更能帮助他们在步入青春期的道路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带头作用和引导作用。

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意义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花园中盛开的花骨朵。老师作为辛勤的园丁。不仅起到教育意义这一作用,更需要为他们在步入青春期的道路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和带头作用。为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目标的最简单的表述可依据江耀强1999年提出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八自”目标:自觉、自知、自爱、自持、自尊、自强、自制和自信。作为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设计点,笔者为之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1)学会认知:正确制定出未来中学习的计划性、学习中的楷模典范、拥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枝巧、正确的对待民族与外来文化的认知度。(2)学会做人:设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了解和遵守公民道德、自觉遵守人身行为规范、学会正确的社交技巧。并拥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劳动意识。拥有一个正确的荣辱观。并且能够正确的了解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拥有的权益以及自身多需要履行的义务。(3)学会生存:安全知识、自我保护(包括不沾)、劳动技能、升学指导。怎样面对校园恶势力以及外界恶势力的困扰以及如何正确的进行自我保护。

2实例详解、案例简介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小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学习或者心理上的问题。以下笔者根据某校某某学生的真实案例结合理论来进行详细分析与指导建议。吴某,小学六年级女生吴某。最近心烦气躁,总是感觉内心空虚害怕一个人独处。这个学期的月考没发挥好,成绩由年级前5名退到了五十多名,知道成绩时忍不住大哭了起来。班主任批评吴某,吴某觉得在班里面子;妈妈看到成绩斥责吴某,吴某觉得痛心。于是,她每天加班加点,中午也不休息。距离下一次月考时间越来越近,她就越紧张、心烦,有时还会出现头晕。心里总想着考试的事,担心自己又会发挥不好,很焦虑。晚上睡觉前一想起要考试了,头脑中就会不自觉的浮现出妈妈斥责的情景,觉得呼吸急促,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或者干脆睡不着。白天上课、做作业时也常走神,非常担心自己下一次考试又考不过,如此恶性循环。

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只有真实的了解孩子的困惑和压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和分析问题,才能找出真正存在的误区、只有正确的面对这些误区才能够找到解决孩子心理困扰的最佳措施。根据以上真实的案例我把改学生所面临的困扰和问题解剖成了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澄清问题、挖掘原因。教师应该尝试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的主观阐释、问题对当事人产生的影响、当事人如何处理问题、当下发生了什么是当事人觉得困扰而在意的。(2)协商目标,辅导教师协助当事人描绘对于问题解决的美好愿景和目标。从对当事人所偏好的未来细节进行探讨,聚焦当事人的多个问题,协商出当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他制定下一个小目标。(3)挖掘资源,寻找例外阶段。寻求例外是整个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辅导教师必须积极探讨当事人过去相关的成功经验和各种优势资源。讲学生的优点放大,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希望和力量。强调学生已经切实做过的事情。列举出学生获得的成功与荣誉,给学生规划出下一阶段性的具体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并且有计划的去进行和实施。(4)教师和学生相互反馈。提供反馈前,一般休息五分钟,给咨访双方都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反馈时首先一般教师需要对当事人进行整体的肯定和赞许,特别是针对与目标达成有关的优势力量。然后当事人也对此次谈话对自己的内心辅导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一次总结反馈。两者相互达成共识。

4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不同的小学生、不同的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也有一定的共同性。我们可以先总结出矛盾的普遍性,再把不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我把该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上理论指导的共同性相结合,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解决方案。(1)化解青春期女孩的心里误区。小学6年级是步入青春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女孩子在生理上会逐渐发育,所以会感觉内心焦躁不安,害怕孤独,害怕寂寞,不愿意一个人独处。这都是所有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在生活上的关心更需要老师去进行学习上和生活中正确的引导。(2)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优化辅导。吴某这一次的考试失误。不仅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也受到了母亲的斥责。使吴某承受了双重打击。考试失误内心已经非常自责,加上老师的批评让自己觉得在班里没面子,这个时候非常希望得到父母家人的鼓励和肯定,结果母亲看到成绩也严厉的斥责吴某。此时在吴某的心里就犹如雪上加霜、更是痛苦不已。老师和家长的双重不理解是导致学生压力大的根本原因。此时老师应针对学生的成绩下滑对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3)自身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吴某每天加班加点学习,中午也不休息。不合理的学习和作息时间往往适得其反。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或者失眠干脆睡不着。甚至白天在学校里上课、做作业时也常常走神。结果学习也没学好,休息也没休息好。更是得不偿失。需要调节好自身的心态。正确的去面对考试,考试只是检验你是否用心学习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因为考试成绩去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和付出。(4)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排解精神压力。因为一次的失误,而导致其过度的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知道成绩时吴某大哭了起来。紧张、心烦,有时还会出现头晕。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白天上课时也常走神。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年纪小,自我认知能力不足,无法自己给自己寻找排解压力的出口。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进行正确的开导。例如,带孩子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给孩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会是孩子心中最好的礼物。

5结语

面对青春期的小学生,教师应该做到积极的心理辅导,家长更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一方面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适当的缓解孩子在学习上的难题和压力。只有这两方面相互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误区。更应该做到具体问题集体分析。把理论知识和孩子的自身情况进行相结合,从而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去适应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才能够正确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晓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J].学周刊,2016(7):215.

[2]麦从心.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4):50-51,55.

[3]孙益光.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79):188.

青春班会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新媒体;科学;高效

一、引言

初中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内心敏感、逆反心理严重等特点。在当前网络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分散了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注意力,增加了班级教师的管理难度。这样的现实境遇下,要求广大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不断地反思,并结合班级实情对管理工作进行适时改进,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科学、高效。通过班主任正确引导,为学生在学习成绩提高和个人价值体系构建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教师方面

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通常采用说教的管理方式,在学生中树立权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教教育,在管理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切实感受,对学生自尊没有很好地维护,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不仅是知识,其内在文化素养、心理发展、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引起广大初中班主任的充分重视,在科学高效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学生方面的因素

当前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手段多如牛毛,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心智成熟。但是其中存在的爱情、暴力、色情等糟粕信息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教师重视。学生在当前阶段,容易逆反不愿服从教师、家长管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够专心,容易被来自网络的信息分散学习注意力,对自身行为不能很好地进行约束和管理。这些影响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大部分学生都作为独生子女,没有年龄相仿的孩子陪同成长,容易导致学生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缺陷,只注重自己的得失没有集体观念。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解决,自顾自的盲目解决。当个人利益和同学利益、集体利益有所冲突时,都会优先选择个人利益,这样的实际情况不利于构建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三、初中班级管理对策

1.帮助学生融入集体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个性化角度出发为学生安排合适的职位,使得每一位学生个体都得以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促使学生班级主人翁地位充分觉醒,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着的班级责任,需要为班级集体荣誉感付出努力。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合作建设具有良好氛围的班级环境,并通过教师引导实现学生在处理同学间人际关系时和谐、友爱,为学生间和谐相处提供保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需要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对那些表现较差的同学进行督促。并通过设置班长、学习委员的方式帮助教师管理班级,这些班级职务采取轮换制,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在担任过程中充分提升了学生的班级建设参与度。班长负责课堂秩序管理,文艺委员负责班会板报设计,学习委员负责同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并及时汇总至教师处。通过班级管理岗位轮换制度,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充分融入至班级生活中,在班级建设发展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

教师在班级中的地位不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作为学生思维培养的引导者和价值体系构建的助力者,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需教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面对人际关系时如何妥善处理,并对学生个体充分关心,和学生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发展指明道路。班主任在实际管理活动中还需要与任课教师通力合作,实现班级管理全面、高效。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每周的班会上鼓励学生自我审视并进行总结,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充分培养。在知识掌握方面,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薄弱科目和薄弱知识点和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合力为学生个体构建出一个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保证学生成绩的有效提高。并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的方式,当学生在面对知识问题时可以及时向任课教师发问,在面对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时可以及时向班主任寻求帮助。

3.教师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教师的思维方式应随着时展不断进步,不能被传统教育理念所束缚,止步不前。教师通过网络媒介不断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身内在素养,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在对学生的教导工作中耐心、细心、专心,实现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和其他学校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他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先进理念,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班级管理方式。教师还需要妥善处理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及时与家长沟通,多听取家长的建议,实现家庭、校园、班级共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综上所诉,新媒体时代给教师班级管理带来许多新挑战,教师需要正确看待新媒体,将挑战转变为机遇。并通过自我的不断提高,与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充分沟通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国智.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

青春班会总结范文5

关键词:初中学生;德育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走向了世界,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公民的基本素质和德育素养。国家推出了新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现阶段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要坚定不移的加强德育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三观。

一、初中德育教育开展内容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学生能够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能够成为共产主义社会接班人。让学生能够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励志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学生能够遵纪守法、自律自强、诚实守信、积极进取、不怕困难。

二、初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1.将德育教育生活化。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首先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了解学生初中阶段的认知水平。将学生这些特点和生活紧密相连,相等于强于生活化,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原则,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教育来源于生活,而且让学生将学到的内容用到生活中来。比如:初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德育方面的新闻,出国旅游不文明行为、旅游景点刻到此一游行为、闯红绿灯、喝酒开车、随地吐痰等,将这些德育方面的新闻,让学生进行观看,或者是教师制作ppt让学生了解,将德育教育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品德、有道德的人。2.营造校园德育氛围。为了提高初中学生德育素养,学校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加强学校德育文化,让学生生活在德育环境中,提高学生对德育的重视,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比如:初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制作黑板报,营造班级的氛围,学生每周更改一期黑板报,每期黑板报都是不同的德育内容。教师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制作德育教育板块,宣传德育教育。初中各科教师在每一个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3.家园共育。而且初中政治处教师要与当地的教育局、工商局、质检部门、城管联合,将学校附近的超市、网吧、小吃店进行督察,净化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比如:初中班主任教师或者是各科教师建设微信群,学生家长以及各科教师都在群中,教师每天任务,让家长给学生讲关于德育方面的问题,学生再给家长讲一个关于德育方面的问题,家长和学生进行讨论,第二天早自习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4.开展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学校教师要想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教师可以在班会上让学生观看一些视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道德法制》《今日说法》等节目,让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并且写出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5.开展法治讲座。初中的学校可以聘请一些律师、病情企业法律顾问、监管所所长、教育局局长等社会人士对学生进行法制讲座,在法制讲座开展期间教师也可以让家长参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还可以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家和谐。6.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果德育教育活动总是在学校开展,会减小学生对德育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期间或者是特殊的节日,如:雷锋日,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德育实践工作,丰富学生的阅历,使学生在德育课外活动中取得进步和成长。比如:初中学生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教师举办一场德育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服务的类型,教师为学生制定出孤儿院、养老院、爱心捐赠、马路维持车辆秩序、博物院清扫工作、道路清洁等,让学生自愿选择后进行服务。

三、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初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首先应该与各科教师达成共识,以学生为本,从各科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利用各个科目渗透德育教育理念,提高初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品德,加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学生遵守校规和交通规则,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姜竹青.基于初中生思想特点的考虑看其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1).

[2]饶启慧,李玲.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6,(12).

青春班会总结范文6

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德育工程,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形成与好坏。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

关键词:

班级管理;主题班会;情感文化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班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班主任老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学生每天都在进步,才是班集体的进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样的学习才是快乐的,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关于班级管理,很多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独到的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习专家名师的做法,以及自己在实践中的摸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大一新生不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各种表现

1.学习动力的缺失。大一新生在高中一般都是成绩较好者,但是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优越感和积极性在新的班级中已丧失,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这就使得不少大一新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缺乏自主性,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

2.不适应大学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中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以教师在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是做题!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老师安排得具体,学生对老师较依赖!而大学学习内容的广度和高度以及培养目标等都要求大学生用一种更自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间相对少,学生自己学习和巩固复习的时间相对多,这就需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将知识点融合和贯通。

3.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在中学生活中,学生的目标很明确,考上理想的大学是唯一的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的关系较融洽,人际关系单纯和简单。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有者强烈的自尊、荣誉和归属的需要,所以在和新同学交往中需要要求较高的人际标准。另一方面,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和家庭,在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遇到很多问题中容易产生矛盾。所以,开学初进行入学教育非常必要。同学们要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人生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大学生活是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大学新生走向新生活的重要环节!确定奋斗目标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专业,性格,就业方向等等.同学们应正确地认识自我,善于分析自己的特点,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客观评价!

二、主题班会,异彩纷呈

班会具有实际意义,动态文化活动是班级精神的核心和灵魂,而主题班会是动态文化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班级文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第一次主题班会,最重要,如何出彩很关键。第一篇:可选择钢琴曲《命运》,作为背景音乐。第二篇:班主任发言,历经奋斗,大家完成一生重要的转折,实现了人生大跨越,进入大学,是缘分让我们进入一个班级。主要讲三个问题,一进入大学后要做什么?二如何建设我们共同的家?三如何建设好的班风和学风。第三篇:学生演讲:勤奋,成功的秘诀;自律,从自身开始;我的青春,我作主!拼搏,成就未来。第四篇:总结点评。第二次主题班会,主题是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如何创建优秀小组。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分析,得出什么是优秀的班集体:①强大的凝聚力。②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风正,学风浓。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④要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⑤在文明礼仪方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⑥有严明的课堂纪律。另外在小组建设中,采用的方法也是量化标准,制定了班级量化考核表,对每一天的同学表现都有了纪录,使同学们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建设特色的静态文化

静态文化是班级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重视墙壁文化,打造精神家园。让每个小组都设计自己小组的墙报,里面都有每个组员的目标,方法和措施。在班级要弘扬一种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坚定不移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学习成绩重要,它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一旦拥有这种精神,你的学习成绩自然会突飞猛进。

四、加强情感文化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真正的师爱,应该是无私的高尚的爱,是公平、公正的爱,是宽容、深沉的爱。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份子,老师应该公平对待,用自己的言行,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而不能片面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们。老师爱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爱引导他们取得进步,做出成绩,更多的时候要在他们犯了错误以后,仍感到一种公平公正的爱围绕在周围。

五、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素质教育建议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班级的组成单位是学生,在班级中只有学生更了解学生,所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作用非常重大。培养好班干部,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挑选班干部很重要,在开学初期要善于观察学生,从军训中了解学生,对班干部的人选要做到心中有数,原则是先集中后民主,然后对他们进行具体的分工,让他们明确他们具体的职责,并教给他们工作方法。老师平时多和班干部谈心,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应该带好头,给同学们做好榜样。

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最伟大的职业之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钻研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提高教学能力。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带路人,是学生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美好的理想,熟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常规化,制度化,人性化,和谐化,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班级建设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徐磊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陈潮.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9.

青春班会总结范文7

【关键词】九年一贯;德育;衔接

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1]其中在针对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德育目标中,特别详细地指出了学段目标,如小学分为“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单独列出了一个目标。可以看出,在顶层设计中,国家教育部门是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段的特点,并做了做好学段衔接、全程育人的基本要求。

一、中小学队团衔接的问题呈现

目前的小升初德育衔接,从方式到内容,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问题:

(一)专业知识不明,队团衔接不够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第一章“团员”第一条中规定,团员的申请条件是:“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初一年级的孩子在年龄上没有达到要求,并且在归属上仍然属于少先队。此外,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第十章“团同少年先锋队的关系”第四十三条中指出:“中学共青团组织应加强对少先队员入团前的培养教育,少先队组织应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2]但是在现实中,这两项工作因为学段的隔离,以至于无法有效而充分地开展,从而影响了队团的衔接工作。

(二)队团形式不同,活动开展差异

小学生二年级以上原则上是全员入队,初中生是择优入团,按照规定,在初三毕业的时候,团支部的团员人数不超过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人数的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比如活动的开展,在小学,少先队的活动是全员参与,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少先队的存在,并且以少校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所以在小学开展少先队教育,都是全面辐射和引领。而在初中阶段,因为人数的限制,同时,又因为初中阶段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往往是小众的,面向部分优秀学生的,开展活动也受到学科教学方面的压力,所以在不少学校里面,不少学生对团组织生活的陌生,对团知识的缺乏,是比较常见的。

(三)德育层次不清,德育效果不明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德育的内容是由浅入深的,小学学段更多的是了解,并且重点在于个人习惯和品德的养成,而初中学段则是要内化、要运用,并形成明确的信仰和三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小学和初中的德育层次并不清晰,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还是针对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修养、个人习惯等几个大的模块进行反复教育,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层次,德育效果往往也打了折扣。

二、“大衔接、小衔接”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提出“大衔接、小衔接”的德育基本衔接策略,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大衔接:即德育内容、德育目标的充分衔接,以及在此目标之下,九年一贯制学校所做出的整体调整

1.学制的调整与变化

九年一贯的学校里,小学和中学在一个校园里,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地域的优势,开展一系列的衔接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学制调整,由原来的六三学制调整为五四学制,具体做法可以总结为:一上一下。所谓一上,就是六年级的管理上移,纳入中学部管理;所谓一下,就是中学部老师在循环时,以六年级为起点,四年为一轮。

2.队团衔接:少先队和团委组织架构对接融合,优秀队员选拔培养,入团积极分子选拔标准和优秀队员对接

在少先队活动和团组织活动中,能够让处在衔接阶段的六七年级学生进行旁听学习,积极培养、发展表现优异优秀队员,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青团,让团组织更有吸引力,更能够吸引有基本信仰、综合表现优异的孩子进加入到中国共青团这个光荣的组织。

3.育人模式充分衔接,德育内容由浅入深

在德育育人模式上,从六、七年级开始,就要进行调整和适应,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认知范围内,充分开拓思维,强化内在动机,牢固树立个人信仰,并发挥学科协同育人的功效,在语文、历史、英语等学科的课堂内,充分挖掘人文因素,拓展国际视野,树立爱国情怀,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地开展德育衔接内容。

(二)小衔接:即德育方式和具体做法的调整,小衔接充分重视活动的趣味性、参与性、普及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做法:

1.注重仪式衔接:重戴红领巾,退队仪式,六一儿童节

(1)重带红领巾。为了强化身份,强调衔接,普及基本的队团专业知识,需要在仪式教育上下功夫,也就是亮身份,明责任。(2)过好最后一个儿童节。七年级的孩子,严格意义上来说,过的是最后一个儿童节,利用班会、队会课,举行“告别童年,拥抱青春”的主题队会活动,队会课设置各种小活动,鼓励孩子们回望童年、告别童年、拥抱青春、树立梦想。(3)隆重而认真的退队入团仪式。在七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举行队团衔接最重要的内容:退队仪式。这是仪式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正式结束七年的少先队生活的标志,同时也是向全体中小学生进行团队知识培训、革命理想教育的大好契机。

2.社团活动衔接开展

青春班会总结范文8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班主任是他们平时接触时间最长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师长,也是开展教育活动时最直接的组织者,所以评价班主任管理班级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这个年龄段正是青春期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心理有很大变化,体现有三个矛盾点:①性发育迅速和性心理发展慢速的矛盾。初中生的第二性特征开始变得明显,随着身体上的变化,心理肯定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非常希望吸引异性的注意力,希望得到他们的关注与欣赏。但是心理发展比较慢,因此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自己所产生的这些想法。②自我意识迅速增长和社会性形成缓慢的矛盾。这个时间段学生开始有成人感的意识,也就是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并且也开始比较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没有正确的审美观,所以他们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一般都会以自己所喜欢的明星作为标准,这样就会让他们的外在形象和自己的实际年龄形成比较大的反差。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形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形象,并且在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中会有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意识的产生。③外露或者内隐的感情需求的矛盾。青春期生理发育变化巨大,会引起青少年在情感上的动荡,发生这种情感方面的变化,学生一方面急需向人倾诉,另一方面又不好意思对别人开口,这就导致他们产生心理矛盾。

二、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①学习方面的问题。对于初中生而言,产生心理问题的最直观影响就是对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本身学习压力较大,对于差生而言教师往往会用有色眼镜看待,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负面情绪,甚至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压力状态,一旦成绩下滑就会对自尊心产生很大的伤害,从而出现厌学、逃学等行为。②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初中生由于涉世未深,自身的价值观等未全面形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处理与教师、同学、父母等多方面的关系,加上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比较叛逆,一旦出现不顺心等不良情绪,就会对上述的人际关系产生强烈的不满。如果教师对这方面的关注和引导不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和摩擦,与父母之间关于学业以外的事情交流会越来越少,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导致其出现抑郁等状态。③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进入这个阶段,学生会因为生理发育等各种从未出现的情形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引导、纠偏,就会导致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发泄和倾诉渠道,严重时产生各种不良心理问题。

三、初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针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上面分析的初中生心理特点,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就应该对每名学生的心理矛盾进行辅导,这样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利用和学生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比较有个性的干预,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①保密性原则。学生对老师诉说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应该严格保密,在没有经过学生允许的情况下,不能把和学生谈话的内容透露给别人,包括学生的父母。②倾听为主,引导为辅。许多学生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倾诉的对象,所以班主任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时,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倾听,要让学生主导谈话的内容,学生倾诉完成以后再对其进行心理辅导。③科学地提问。这个时期初中生的思维没有发育成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经常不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班主任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心理学的知识,用提问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定义,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

2.针对班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进行心理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也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班级的状态、活力和风貌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成果,同时也制约着学校的发展。那么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就可以从两方面入手:①善于利用多元智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成动态化的形象,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优化教学活动,利用演讲、推测、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当中;优化因材施教,比如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利用活动中的分工,能够发挥每名学生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优化评价的效果,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看得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然后建立自信、形成自尊。②开展科学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在现有的心理知识下开展班级集体活动,然后实现对班集体的心理辅导。实现班级辅导最有效的形式就是上心理班会课,而心理班会课分为专题讲座课和心理训练课两种,专题讲座课适用于辅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心理训练课则适用于全班参与,解决某一个普遍的行为问题或者是情绪问题。比如“嫉妒”的情绪,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个问题列出题目,或者是讲个故事、设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然后教师在高潮的地方设置问题,让全班学生讨论,让大家围绕“嫉妒的危害性”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教师总结和引导,并且对学生进行情绪方面的辅导。

3.在教学活动和师生关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和班主任交流最多的场所就是班主任的课堂,所以班主任在课堂当中应该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营造一个健康的课堂氛围,并且利用初中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还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纠正自己的心理问题。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当中,教师在学生眼里都是“高高在上”的,这样会使学生对教师心存畏惧,教师和学生之间会产生距离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受到阻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变得愿意和教师沟通。教师也可以通过写周记等方法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然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综上所述,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对他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初中班主任要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的基础上,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这样能够让初中生在一个比较专业、规范并且人性化的良好心理健康环境下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立君.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世纪桥,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