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马铃薯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本文总结了秋冬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通过选用良种、合理轮作、施足底肥等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以期为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助力秋冬马铃薯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马铃薯;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作物,富含丰富营养,在我国种植广泛,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根据该区气候条件、区域特点,在种植过程中,采取高质高效的种植技术、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马铃薯单产,对促农增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选地整地

1.1地块选择

马铃薯对土质要求很高,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透水性好的砂壤土,有利于块茎膨大且表皮光滑,提高产量和商品价值。

1.2深耕整地

马铃薯喜温怕渍,宜将土壤深耕25~30厘米、细碎并起垄。充分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同时有利于太阳光照射,杀灭土壤中的细菌,为马铃薯薯块膨大、减少病虫害等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

2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是保证马铃薯高质高效生产的前提,应选择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立足该区生产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宜选择生育期60~90天、品相良好、产量高、耐储藏运输的品种,秋冬马铃薯宜推广费乌瑞它、中薯5号,冬马铃薯宜推广宣薯二号。

3合理轮作

应避免与其他茄科作物及其他块根、块茎作物连作。

4种薯处理

4.1切种

50克以下可不处理,50克以上种薯需切块,每个薯块需保留2~3个芽眼。

4.2消毒

在种薯切块时,可能会通过切刀传染病毒,因此,切刀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切块后的种薯和未切种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农用链霉素配制消毒剂,浸种10分钟。

4.3晾干

种薯消毒后自然晾干,待伤口愈合木栓化后播种,当天未播完的种薯要放在通风的屋内摊晾。

5施足基肥

马铃薯是喜高肥水作物,要重施基肥,基肥应占全生育期施肥量的2/3以上,每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化肥宜选含钾量高的硫酸钾型的三元复合肥,亩用70公斤,并施用硫酸锌,亩用1.5~2公斤。施肥需均匀分散,可开沟沟施,以利于肥料的有效吸收利用。

6适时播种

根据区域特点,该区秋马铃薯要在9月中旬播种,冬马铃薯要在12月中旬播种,减少霜冻危害。因地制宜选择机械化、半机械化播种方式。平地开沟排湿,播种沟深10厘米。可选择单垄单行或单垄双行种植,播种密度规格均匀摆放种薯,芽眼向上,再均匀覆土6厘米盖种。

7合理密植

种植方式采取条播,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而定,一般以6000~7000株/亩为宜。选择单垄单行错窝播种,垄行距66.7厘米,株窝距16.7厘米;选择单垄双行错窝播种,垄行距110~120厘米,两行行距40厘米、株窝距16.7厘米。为及时补苗,可另多播一部分种薯,以维持密度,确保产量。

8科学田管

8.1适时追肥

追肥一般分为2次使用,第一次苗高10~15厘米时,适时追肥,亩用复合肥30公斤,提苗时视苗情追施3~5公斤尿素或10~15公斤硫酸钾;第二次封垄后追施叶面肥,宜选用磷酸二氢钾。

8.2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一般结合除草进行,杂草生长过旺,会严重影响马铃薯植株生长。一般结合中耕除草培土3次,分别在苗高10~15厘米、现蕾期、植株开花期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最后1次中耕除草培土要在封垄前进行,并且尽量培土高一些,以利于薯块膨大,培土时及时补裂缝、塌陷等,防止块茎暴露受阳光照射变绿,影响商品性。

8.3病虫防控

马铃薯病虫害常见多发的主要有蚜虫和蛴螬、地老虎、晚疫病、青枯病等,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治地下害虫,需播种时将药剂均匀施入播种沟内。蚜虫防治可选用吡虫啉;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防治可选用紫丹或敌克等毒死蜱类药剂。青枯病可选用甲基托布津防治;晚疫病可选用霜脲氰•代森锰锌预防,若已发生,可选用氟菌•霜霉威防治2~3次,并及时处理病株,远离田间深埋。

9适时采收

马铃薯宜在干物质累积最多,块茎充分膨大的生理成熟期采收,以确保产量。应选择在晴天或阴天收获,如遇雨水,应待土壤适度干燥后收获。机收田块为减少机械损伤,应提前一周刹秧,使薯块表皮老化。为防止损伤薯皮,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的薯块要在田间晾1小时,待薯表皮晾干后再捡薯装袋,装袋时要剔除病变、损伤、虫咬的薯块,装袋后应通风避光预贮。

作者:何林峰 李慧 单位:四川省大安区大山铺镇农业中心 自贡市农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