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范例6篇

马铃薯种植技术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1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技术 推广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88-01

马铃薯是吴堡县的优势传统产业,最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大背景下,审时度势,把握优势、科学辩证,将吴堡县的马铃薯产业做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型产业。吴堡县年种植面积在4.3万亩左右,产量超过了36000吨,70%的马铃薯可用于食用,其他剩余的品种适合进行深加工。随着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加强对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推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当地种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吴堡县马铃薯种植现状分析

首先,品种推广分布多样化。最近几年,吴堡县的主要推广的马铃薯品种有紫花白、冀张薯8号、陇薯3号、夏波蒂、布尔班克、费乌瑞它等品种,其中第紫花白推广种植面积最大,而其他的品种的推广力度比较缓慢;其次,免费发放马铃薯品种。最近几年,该地区为了进一步的推广马铃薯种植,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工作合作下,实现了马铃薯种苗的免费供给,其中免费发放的品种主要包括了紫花白、费乌瑞它、陇薯3号、冀张薯3号、冀张薯8号、同薯23等新品种,其中大力发展紫花白种植,其旱地亩产能够突破1000公斤以上,水地亩产能够突破2000公斤以上。

二、吴堡县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对策

1.加强科技创新为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在进行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仅仅围绕马铃薯品种、种薯、栽培技术、贮藏运输以及深加工等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开发,不断加强马铃薯产业技术开发,规范马铃薯生产各个环节,切实提高马铃薯的种薯质量。同时还需要完善检验和监督机制,对马铃薯进行深度的资源开发,加强新品种创新以及种薯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力度,不断开展马铃薯下游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2.加大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提升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

应该在吴堡县积极的应用推广脱毒马铃薯种薯,种植过程中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科学配方施肥,采用高垄栽培技术,机械化种植,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在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中的普及和应用。特别应该加大已经趋于完善的马铃薯脱毒高产栽培技术,并积极的推广早地脱毒马铃薯合理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和旱地地区地膜覆盖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并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进一步的完善各种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体系,不断提高马铃薯种植的水平。从事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要真正进入到种植户的田间地头,切实为农民群众做好技术推广服务。

3.积极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提高种植的效率

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提高最终要依靠机械化生产来解决,这就要求各级农业生产科技部门与农业部门加强合作,根据当地的土壤和地形条件加快推进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和收割,要研究适应于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农机,尽快实现马铃薯栽培的机械化生产,不断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率。

4.加强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要加强马铃薯科学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批能够引领市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制成,产业链条具有明显优势的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并要充分发挥这个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推动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推动马铃薯新品种和新技术不断成熟应用,促进吴堡县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在建立示范基地过程中,应该以吴堡县已有的种薯翻译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政策和自己的扶持导向,支持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打造部级别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同时还要建立起一批新型的科技示范基地,加快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带动马铃薯种植技术平稳的推进。

5.加快产学结合,促进马铃薯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吴堡县应该依托当地的农业大学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的开展关于马铃薯种植技术产业方面的技术开发,成果的引进,并肩严重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吴堡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需要积极的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选育出具有高产的马铃薯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不断加快吴堡县马铃薯研发基地的建设。

6.完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一支服务技术推广的科学技术人才队伍

在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要不断完善马铃薯产业科研就似乎服务体系,通过选派科学技术人员去参与科学研究和培训,培养和组建一支专业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服务队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大面积的技术培训活动。同时还应该向种植户积极的宣传、普及和推广先进的马铃薯产业科研成果,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种植技术水平。

7.加强组织领导,为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营造良好环境

各级科学技术部门应该把科技促进马铃薯技术推广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一步加强组织的领导,强化措施,积极的推动先进马铃薯中是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还需要积极的鼓励和支持马铃薯企业申报部级、升级或者市级的科研项目,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努力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肖启银,高明文,张祯勇,马松明,陈代全,陈建平. 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种植密度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5)

[2]段德芳,周从福,胡玉霞,杨忠热. 三都水族自治县秋作马铃薯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15)

[3]张海霞1,李美娜2,付增娟3,于海峰3. 土壤条件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作用[J]. 吉林农业. 2013(24)

[4]朱华龙,蒋毅敏,杨培权,金荣孝. 桂林市雁山区马铃薯种植区土壤养分现状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7)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播种;收获;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 S23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109-01

马铃薯是互助县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87万hm2左右,年总产量达45.6万t以上,仅马铃薯一项收入占农业收入的20%以上。就全县现有耕地来看,85%的耕地为旱地,其中70%以上的山旱地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潜力较大。要加大优质马铃薯基地建设力度,通过运用良种良法相结合,农艺农机相结合,试验示范和推广相结合,实现马铃薯的集约化经营,示范带动周边更多农户参与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真正做大做强互助县马铃薯产业。本文主要就互助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及收获技术要点作简单阐述。

1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及收获技术优点

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机械化种植相对于人工种植可提高工效10倍以上,机械化收获是人工收获的10~15倍;节本增效显著,机械种植节本增收3 000元/hm2左右,机械收获增效1 500元/hm2左右;技术规范,播种密度合理,深浅一致,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用机械挖掘马铃薯时,损伤率低(≤1.5%),明薯率高(≥98%);社会效益好,缩短马铃薯生产进程,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步伐加快,规模化生产增加;效益显著,企业和种植大户参与热情高;农机具种类齐全,技术日趋成熟,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产业化发展[1-2]。

2 机械化播种技术

2.1 选地整地

耕地:坡度≤16°,土壤含水率在(14±2)%,地块面积大于300 m2。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力中上等、pH值

2.2 种薯准备

互助县马铃薯高淀粉型品种有下寨65、青薯2号,菜用型品种有费乌瑞它、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5号等,薯片(全粉)专用型品种为大西洋,薯条(全粉)专用型品种为夏波蒂等。种薯规格在50 g以内的可以直接播种,超过50 g的应按照要求切成适宜大小后播种。

2.3 机械播种

选用适合互助地区的播种机械有2MBS-1型马铃薯犁用平播播种机、2CM-1型侧置式马铃薯种植机、2CM-2型马铃薯种植机等。一般采用单垄双行播种,先用播种机进行开沟,施入基肥二胺525~750 kg/hm2、尿素525~750 kg/hm2、农家肥45~60 m3/hm2,然后再将种薯点播在开沟器开出的沟内湿土中,同时覆土、起垄、镇压。互助县大部分地区要求在10 cm土壤温度稳定在3~6 ℃时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完。机械化种植的播种量控制在2 250~2 400 kg/hm2,行距60~70 cm,株距18~22 cm,播种深度15~18 cm,播种后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地温3~5 ℃[5-7]。

播种时要求至少有1个人跟进,以便及时将种杯中多余种薯块拔出,空种杯及时添加薯块。马铃薯播种作业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以快速1档为宜,小油门前行,播行要直,速度均匀,中途不允许停机。因故障需要停下来修理的,重新开始播种时,要将播种机升起,后退1 m开始作业。播种期间要及时添加种子,保证种箱里种子充足。

2.4 播种机的调整与操作

播种量的调整:通过改变行距、改变流量控制来实现播量的调节。调整时,种、肥箱里应分别装满了种子和化肥,支起机架,机具呈水平状态,地轮离地面能自由转动,以接近正常工作速度转动地轮,分别称出种子和化肥的质量。播种深度调整:拧松开沟器固定螺栓,上下移动开沟器可调整播种深度,各开沟器高度调整一致。垄高调整:通过调整起垄铲高低来实现,垄面不平整时通过调整刮垄板来进行。垄面拱顶不明显,垄顶有小沟,说明垄板太高,停机后,需降低垄板、加深入土量进行调整,以不壅土、垄形整齐为准。互助县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参数为播种深度:18~20 cm;株距:25~35 cm;行距:40~70 cm;垄宽、垄高:单行垄播垄宽40~50 cm,垄高15~20 cm;双行垄播垄宽55~70 cm,垄高15~20 cm。播种行走路线:棱形播法(穿插侧置式马铃薯种植机播种方法)和外播法(四轮拖拉机)。正式播种前要进行试播,再根据试播结果及时调整指标。播种时播种机的行进速度要保持在2.0~2.5 km/h。若施入的化肥为颗粒状时,应将化肥与适量的干细土充分混合后再加入肥料箱。工作中要保证安全生产。

2.5 效果检查

按机械化种植要求在播种区进行抽样检查。在测区内进行,每次测4行,每行连续测100个粒距;在测区内去取5行,每行随机取25个种行剖面,测定播种深度。

3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

3.1 马铃薯收获机具类型

4UM-1型马铃薯收获机(配套动力为8.82~11.03 kW手扶拖拉机)、4UM-40B型马铃薯收获机(配套动力为8.82~11.03 kW手扶拖拉机)、4UM-500型马铃薯收获机(配套动力为18.38~22.05 kW拖拉机,2行马铃薯收获机)、1120型马铃薯收获机(配套动力为18.38~22.05 kW拖拉机,宽垄马铃薯收获机)。

3.2 收获前准备

一是清秧。为方便作业,收获前必须清秧。二是确定正确的作业路线。根据地形和机具特征选择作业路线,一般隔行作业,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取棱形作业。

3.3 收获

一般收获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时正确调整挖掘产入土深度,一般挖掘深度为22~25 cm。机具左右对称及稳定调整,马铃薯收获机一般安装连接在拖拉机的正后方,要求机具在作业时受力作用线与拖拉机纵向中心线重合,通过调整使收获机始终处于中间位置。

拖拉机车轮要在垄沟内行走,以防碾伤垄中的薯块;一般作业速度采用慢3档;加大油门,使薯土很好地分离。作业期间,要及时清除堵塞物。收获后的马铃薯伤薯率、损失率均应小于5%,收获后应及时完成深翻作业,平整、熟松地块。

4 参考文献

[1] 陈宗林.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08,31(4):17-18.

[2] 孙奎仓.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科技,2008(13):13.

[3] 刘憨.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3):24-26.

[4] 何玉树.隆德县联财镇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科技示范园建设现状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205,209.

[5] 康清华,丁宏斌.甘肃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当代农机,2014(7):18-19.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 马铃薯 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192-01

宁蒗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20毫米,年均日照2298小时,年均无霜期190天,年均气温12°7'C。光照强、温差大,十分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因此我县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业。

1 种薯选择和处理

1.1 选择优质种薯

选种是种植马铃薯的基础,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应该选择适应性强、抗虫抗病能力强的高产优质马铃薯种子。为了减轻马铃薯病毒病的危害,提高其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在种薯的选择上一定要选用不带病毒或带病毒率极低的脱毒种薯。一般选择马铃薯种块形态饱满、色泽光亮、没有任何损坏的、没有病虫害、霉变等特征的马铃薯作种子。

1.2 搞好种薯处理

应选择新鲜、健壮、饱满而没有大量发芽的块茎作种薯。将选好的种薯放置在经过严格消毒的储存处和覆盖消毒的草垫,避免种薯感染病毒害。

切块前再次进行挑选,剔除染病的、劣质的、生命力低的块茎,然后进行消毒处理,打破种薯的休眠,将其与消毒杀虫的药剂均匀搅拌,采用阳畦催芽的方式将块茎放置在无菌害和无虫害的沙性土壤里进行催芽。

2 合理轮作

马铃薯不是耐连作的农作物,要选择3年内没有种植过的土地,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以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壤土或轻砂土为宜。马铃薯对连作十分敏感,如果连作,不但会引起马铃薯的病虫害,而且会使得土壤养分失调,缺少生长必须得元素,使得马铃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最终导致马铃薯的产量低质量差。

3 播种技术

3.1 选择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然后作畦。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宽畦,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则要作窄畦或高畦。

3.2 施足基肥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基肥应结合作畦或挖穴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播种时,每亩用腐熟的人畜粪尿或者氮素化肥作种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齐,促苗健壮生长。

3.3 适时早播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要适时早整地施肥播种,使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季节,使薯块形成和膨大避开高温时期。

注意培土厚度一般培土厚度不低于12厘米。若播种时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后随苗生长培土1~2次。覆土太薄,地温变化剧烈,匍匐茎易窜出地面。

3.4 合理施肥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要大量的肥料。施肥是高产技术的要点。马铃薯对肥料反应十分敏感,足够的施肥是马铃薯获取养分健康生长前提,实现高产的重要保障。通过合理施肥能够为马铃薯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但是必须以马铃薯生长需求为依据。因此我们可以以农家肥为主,大力推广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广开肥源,结合农村沼气池的建设,大力实行沼液浇田,提高有机质含量。我们可以在土壤肥力好、土质疏松、不漏水不流肥的土地里采用一次性施肥。

4 科学的进行田间管理

根马铃薯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管理。从马铃薯的发芽开始严格把关,使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不可或缺,严格的进行科学管理。

露地进行松土作业

4.1 有腹膜保护的马铃薯在苗出土时不需要通风换气,也不要浇水施肥,覆 膜可以增加光照,提高地温,防冻害。可以促进马铃薯早出苗。在种薯苗出土时,施加含钾混合肥,实现马铃薯苗全、苗齐、苗壮,最终实现高产作业。

4.2 幼苗出土时受到覆膜的影响,如果不及时破除覆膜,温度过高,造成烧苗现象。因此要时刻关注幼苗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人工破膜,帮助幼苗生长。但是墒情不好时一定要杜绝浇水,避免降低地温,减缓幼苗生长。

4.3 每一颗种薯都会长出多个薯苗,因此在薯苗长到一定高度后要进行间苗作业,保留最强壮的3个薯苗,去除其他多余的,减少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满足剩余薯苗的生长。

4.4 合理灌溉

看地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忌过湿或过干。出苗齐后,及时灌水一次。结薯期、结薯前期和中期是马铃薯茎块主要的生长期,这期间的需水量比较大,土壤应始终保持湿润,一旦出现旱情要立即补足水,因为这期间水对产量的形成影响最大,过此期再浇水,将严重减产并增加畸形薯的比例。待到结薯后期,则应少浇水或不浇水

5 病虫害的防治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马铃薯发生病害主要有晚疫病、蛴螬、蝼蛄、小地老虎、二十八星瓢虫等。及早发现病害及时治疗,减少损害,降低经济损失。

6 收获和储藏

当地上茎叶开始退黄衰老时,薯块营养积累最充分、产量最高、质量最佳,必须及时择晴抢收。人工破垄,要求趟得正,不跑茬,不偏墒,搂净拣光。收获后的马铃薯在田间堆放盖土保存,防止晒成青薯。夜间气温降至零下时,清选入窖,窖内要随时通风来调节湿度和温度,减少马铃薯腐烂。

参考文献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4

关健词脱毒马铃薯;早春;拱棚;种植技术

早春利用拱棚栽培脱毒马铃薯,可比地膜提早20~30d上市,且薯块品质好产量高,产量可达45.0~52.5t/hm2,效益可观[1]。经曲周县西牛屯村部分农户7~8年的种植实践,发现该模式管理省工、操作简单、收益见效快,是春茬蔬菜种植的理想模式,现将该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选用优质脱毒种薯

马铃薯早春拱棚栽培宜选用早熟丰产、抗病性强、商品性优良的品种,如费乌瑞它、中薯3号、早大白等。

2种薯处理和切块

2.1催芽炼芽

在冬暖大棚、土温室、加温阳畦或比较温暖的室内,按种薯上、中、下部3层摊晾,弱光下进行催芽。一般温度以15~20℃为宜,打破种薯休眠,促进种薯发壮芽。当薯块芽长至1.0~1.5cm时,将薯块取出移至温度10~15℃、有散射光的室内或冬暖大棚内摊晾炼芽,直到幼芽变绿为止,时间一般3~5d。催芽时间在1月中下旬[2]。

2.2切块

种薯切块时,尽量利用顶芽,充分发挥顶芽的顶端优势。100g左右的种薯应从顶部纵切2~3块;大种薯切块时,可从尾部开始,按螺旋形排列的芽眼向顶部斜切,最后把芽眼集中的顶部一分为二。每个切块至少有1个芽眼,这样可增加主茎数和结薯数,从而提高产量。种薯切块一般20~25g。实践证明:用40g重的大切块播种比用10g的小切块播种增产30%左右。特别是当土壤条件较差(干旱或较湿时)或易发生冻害的地区,大切块更有优越性。因此,薯块不易过小。注意切块时将2把刀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交替使用[3]。

3整地施肥

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先洇地造墒,待水渗干后,结合整地,施腐熟圈肥22.5~30.0t/hm2。同时根据马铃薯需肥特点,每生产1 000kg块茎,需纯n 5kg、p2o5 2kg、k2o 11kg。依据配方施肥公式计算,可施用化肥量为:磷酸二铵225kg/hm2、尿素150kg/hm2和硫酸钾600kg/hm2或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 125~1 500kg/hm2。为防止地下害虫可结合整地施地达或辛硫磷颗粒剂45~60kg/hm2。

4播种盖膜

一般在2月上中旬播种,选择无大风、寒流的晴天栽种。密度掌握在7.50~8.25万株/hm2,行距50~60cm,株距20~25cm。开10cm深的播种沟,然后播种覆土,覆土厚度以5~8cm为宜,起5cm高的小垄,随后盖地膜。播种量1 500~1 875 kg/hm2。杂草严重的地块,可在播种后盖膜前喷施田补或乙草胺除草剂。

5扣棚

生产上可选用2、4、6、8垄拱棚栽培,但以4垄拱棚为好。4垄棚即以4垄为一拱棚,拱杆长2.5~3.0m,竹竿搭梢对接,拱高1m左右,宽3.0~3.2m,可选用4m宽的农膜覆盖。栽种覆膜后应及时扣棚,用土将农膜四边压紧压实,每隔1.5m用铁丝或压膜线固棚。

6田间管理

6.1破膜

定植后10~15d薯苗破土顶膜,这时应及时人工破膜,破膜后用土盖严苗周围,以确保膜下土壤温度,确保苗全苗壮。

6.2中耕培土

齐苗后一般苗高10cm时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第2次中耕培土应在封垄前,培成大垄,垄高达15~20cm(从母块到垄顶),防止块茎外露变绿,为结薯打下良好基础;第3次培土一般在现蕾至开花期进行。

6.3促进地下块茎生长

现蕾到开花阶段为防止地上植株徒长,促进光合产物向新生块茎转化,可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多效唑。多效唑可用15%可湿性粉剂,或25%乳油。使用时期不能过早,以免影响地上部绿色体的建成,一般在现蕾至开花期植株表现旺长时喷施,喷施浓度为0.01%左右,即用15%可湿性粉剂360~480g/hm2,或25%乳油216~288ml/hm2,对水600l/hm2,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到植株冠层上;在发棵中期和现蕾期,喷洒0.05%~0.10%多效唑液或0.1%矮壮素液。

6.4温光调节

马铃薯出齐苗后,要加强棚内管理。土壤墒情差,需根据天气情况浇水,浇水后要注意通风排湿。上午8~10时棚内温度升到18℃时,要及时通风;下午2~3时棚内温度降到14~16℃时,须关闭通风口。随着气温的回升,当夜间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晚间可以不关闭通风口;如果棚内湿度大,阴雨天也要通风排湿。随着植株的生长,要逐渐加大通风,锻炼植株,以适应完全撤膜后的强光照等环境条件。进入4月后气温回升较快,拱棚马铃薯应逐渐加大通风量,温度较高时,可以把棚膜全部卷起,昼夜通风,但不撤膜,以备寒流来时,及时覆盖防冻。一般在4月中下旬撤膜,如有寒流,则要等到寒流过后撤膜。生育期间要经常用软布檫棚面上的灰尘,用竹竿轻轻振落棚膜上的水滴,以保持最大采光。

6.5肥水管理

马铃薯出苗后,及时浇水助长。现蕾后及时浇水追肥,可追尿素75~150kg/hm2、硫酸钾150~225kg/hm2,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见湿见干,田间不能出现干旱现象。待苗高15~20cm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内,喷3次叶面肥,一般在浇水前2d喷施。

6.6摘心打杈

一般不需要摘心、打杈,但对开花后天然浆果较多的品种可适当摘花、摘蕾。

6.7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可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脂等喷雾防治。病害主要有疫病,一般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连喷3~5次[4]。

7收获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生长快,结薯早,一般4月底至5月初即可收获。收获前10d要停止浇水,以便提高马铃薯表皮的光洁度,收获时应大小分开,防止脱皮、碰伤,机械创伤,保证产品质量。

8参考文献

[1] 潘海虹,曲淑萍,敖永军,等.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106-107.

[2] 梁秀芝,吴瑞香.抗病马铃薯新品种及无害化综合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2004(s1):137-140.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5

紫色马铃薯全生育期90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耐旱、耐寒、抗病、适应性广,块茎耐储藏。其幼苗直立,深紫色,株丛繁茂,生长势强。一般株高在60厘米左右,主茎发达,茎粗1厘米以上,茎深紫色,分枝较少,叶柄和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薯块椭圆形,表皮光滑、呈黑紫色。薯肉深紫色、品质好。单株结薯6~8个,结薯集中,单块薯重120~300克。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质地疏松、通透肥沃的砂壤地块,前茬忌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早春进行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增强保水能力。种植前耕深25~30厘米。紫色马铃薯较喜肥,每生产100千克鲜薯需N 0.5千克、P2O5 0.2千克、K2O 0.95千克,三者比例为2∶1∶4。要取得高产,须施足底肥。底肥应以腐熟的牛、羊、猪、鸡粪和绿肥、堆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结合整地,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5米3、过磷酸钙80~10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尿素15千克。

二、种薯处理

1. 精选种薯

定植前20~30天,进行种薯精选。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皮色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且符合品种特征的种薯,剔除畸形、龟裂、芽眼坏死、带有病斑的薯块。

2. 种薯切块催芽

播种前催芽,可以促进早出苗,增加田间生长期,提高产量。阳畦、地窖、温室大棚都可以作为催芽场所。将经过筛选的种薯,置于20℃避光环境中进行暖种催芽。当萌芽露出约0.5厘米时切块,切块要均匀,保证每个切块都带有1~2个壮芽,每块种薯重量在25克左右。切块用的刀具,要用5%高锰酸钾或75%酒精进行严格消毒。

3. 药剂处理

将切好的薯块放入0.01%硼酸或50%多菌灵500倍溶液中,浸泡5~10分钟,捞出沥水阴干。将阴干后的薯块移至温暖向阳处晒种2~3天,保持温度约15℃,让幼芽绿化健壮。

三、适时播种

1. 定植时期

 紫色马铃薯幼芽在气温超过5℃时就开始萌动,18℃时生长健壮、迅速。一般情况下,当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5℃时即可播种。以济南为例,适宜的露地栽培定植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后覆盖地膜保温。播种过早,幼苗易受冻害;播种过晚则不能及早上市,影响种植效益。

2. 栽培模式

采用高畦地膜覆盖双行栽培,可提高地温3~5℃,提早定植期约15天,同时为紫色马铃薯正常生长创造了健康、疏松的环境,还有利于人工或机械收获。按照行距100厘米做成高20厘米、宽70厘米,中间略高的龟背畦,耙平后每亩用乙草胺100~150克对水40~50千克喷雾,防治田间杂草。采用幅宽90厘米、厚0.008毫米的地膜覆盖,覆膜要严密,膜上压土块或砖块,防止大风揭膜。覆膜烤畦3~5天即可定植。

3. 合理密植

紫色马铃薯宜稀植,采用双行栽培,行距40厘米,株距33厘米,每亩留苗4000株左右。定植时依株行距大小,用开孔器打8~10厘米定植孔,将种薯萌芽朝上摆放其中,然后用细土封严膜孔。

四、田间管理

紫色马铃薯齐苗后,大约有65天的生长期,田间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生产中应掌握前促后控的原则。管理要及时,早中耕、早追肥、早浇水,促根、促棵和促早发。开花后,根据天气、土壤墒情、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肥,小水勤浇,促棵攻薯,以薯控棵,达到协调生长,既要防止后期植株早衰,又要控制茎叶徒长。定植后,保持土壤墒情和稳定地温。待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补苗。从播种至封垄前,要进行3~4次膜间浅中耕,使土壤保持疏松,提高地温,同时消灭垄间杂草,培育田间壮苗。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田间齐苗后,为促进幼苗早发棵,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视苗情长势,于团棵期至植株封垄前,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现蕾期薯块开始膨大,花期进入快速膨大期,此时应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薯块发育。为防止植株徒长、倒伏,提高大中薯率,当株高达到15~20厘米时,可用5%多效唑15克对水30千克喷雾。现蕾前,主要靠土壤墒情为植株提供水分,掌握不旱不浇。现蕾期,紫色马铃薯进入块茎膨大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隔15天浇1次水。灌水时注意不要让水漫过垄背造成土壤板结,以利提高产量和品质。紫色马铃薯生长后期应适当控水,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防止因土壤过湿造成块茎发病,降低耐储性。

五、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紫色马铃薯生育期易发晚疫病和病毒病。防治晚疫病,可用霜脲・锰锌、农用链霉素或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3~4次叶面喷雾,开花期后用50%多菌灵或40%三乙膦酸铝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病毒病,可用20%盐酸吗啉胍・铜500倍液或1.5%植病灵800倍液喷雾。

2. 虫害

主要害虫是蛴螬、蝼蛄、地老虎、蚜虫和瓢虫。可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如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敌百虫乳油500倍液喷雾或灌杀,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2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二十八星瓢虫。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6

论文摘要:从品种的引进、选择,土地的整理、播种和田间管理等几方面介绍了牧区沙土地马铃薯栽培技术,为当地马铃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1优良品种的选择

1.1气候要相似

从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地区引种,主要看两地的气候条件是否接近。一是指在同一季节两地气候是否相似;二是指在不同季节两地的气候条件相似。只有引种地的气候与原产地的气候相似,进行品种引进就容易获得成功。

1.2要满足光和温度的要求

马铃薯是喜光,并对光敏感的作物。把它由长日照地区引种到短日照地区,它往往不开花,但对地下块茎的生长影响不是太大,而短日照品种引种到长日照地区后,有时则会造成不结薯。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关系极大,特别是在结薯期,如果土温超过了25 ℃ ,块茎就会基本停止生长。因此,引种时必须注意品种的生育期长短。

1.3要掌握由高到低的原则

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高纬度向低纬度引种,容易成功。其原因是在高海拔、高纬度种植的马铃薯病毒感染轻,退化轻,引到低海拔、低纬度地方种植一般表现较好,成功率高。

1.4要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顺序进行

同一气候类型区域内,从距离较近的地域引种容易成功。若从气候类型不同且距离较远的地区引种必须经过试验和示范过程,以防止盲目引种给生产造成损失。同时引种应在种子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

1.5适合阿克塞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1.5.1陇薯一号。中早熟菜用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

特征特性:株型开展,株高80~90cm。茎绿色,长势强,叶浓绿色,花白色。块茎扁圆或椭圆,皮肉淡黄,表皮粗糙,块茎大而整齐,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耐贮藏。生育期85d左右。薯块含淀粉14.70%~16%,还原糖0.02%。轻感晚疫病,感环腐病和黑胫病,退化慢。每667m2产量为1 500~2 000kg。

1.5.2渭薯1号。晚熟淀粉加工和菜用兼用型品种,由甘肃省渭源会川农场育成。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分枝中等。茎绿色,叶小,浅绿色,长势强,花白色。块茎长形,白皮白肉,中等大小,芽眼深,表皮光滑。含淀粉16%左右。结薯较集中。中抗晚疫病和黑胫病,感环腐病,退化慢。一般每667m2产量为2 000kg左右。

栽培要点:适宜于一年一熟地区肥力较好的地块栽培。栽培密度为每667m24 000株左右。

1.5.3陇薯3号。中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株高60~70cm。茎绿色,粗壮,叶深绿色,花白色。块茎为扁圆形或椭圆形,皮稍粗,块茎大而整齐,黄皮黄肉,芽眼浅,呈淡紫红色,顶芽眼下凹,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7块,大中薯串为90%~97%,块茎休眠期较长,耐贮藏。含淀粉21.20%,还原糖0.12%。植株抗晚疫病,每667m2产量3 000kg左右。

栽培要点: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m2 4 000~4 500株。旱薄地以每667m2种植3 000株左右为宜。

1.5.4乌盟684 。属中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农科所育成。

栽培要点:株型开展,分枝多,株高47cm。茎绿色,叶深绿色,长势强,花紫色。块茎圆形或椭圆形,顶部圆形,红皮白肉,表皮粗糙,块茎大小中等,整齐,芽眼多,深度中等,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不耐贮藏。生育期90~100d。块茎含淀粉18.30%,还原糖0.22%。抗晚疫病,易感环腐病和黑胫病。每667m2产量一般为1 000~1 500kg。

栽培要点: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m2 3 500~4 000株,水地、旱地均可种植,以肥沃沙壤土为宜。现蕾前期应多培土。

1.5.5陇薯2号。属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

特征特性:株型开展,茎粗壮,株高60~70cm。叶色浓绿,花淡紫红色。块茎扁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芽眼较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较耐贮藏。含淀粉18.60%,还原糖0.65%,植株抗晚疫病,轻感环腐病和青枯病,退化快,一般每667m2产量为2 000kg。

栽培要点:每667m2适宜种植4 000~4 500株。适合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种植。

1.5.6高原4号。属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成。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茎叶绿色,生长势强,花白色,能天然结实。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表皮粗糙,块茎大而整齐,芽眼深中等。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较短,耐贮藏。生育期为120d左右。含淀粉17%~19%,还原糖0.49%。中高抗晚疫病,轻感环腐病,轻抗雹灾。一般产量每667 m2 2 000kg。

栽培要点:每667m2适宜栽培3 500株左右。其植株粗壮高大,根系发达,适宜于等行距种植。适宜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种植。

1.5.7下寨65号。属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农科所育成。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分枝多,株高90cm左右。茎绿色,叶色浅绿,生长势强,花浅紫色。块茎长椭圆形,大面整齐,表皮较光滑,皮肉浅黄,芽眼较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含淀粉15%~18%,还原糖0.23%。植株较抗晚疫病,轻感黑胫病,退化较轻。水浇地一般每667m2产薯量为2 000~2 500kg,旱地每667m2产薯量为l 500kg左右。

栽培要点:一般水浇地每667m2适宜种植3 200~3 500株,旱地3 400~3 700株

1.5.8高原3号。特征特性:株型直立,株高85cm左右。茎绿色,叶深绿色,生长势强,花紫色。块茎圆形或卵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结薯集中,块茎中等大小,整齐,休眠期短,耐贮藏。薯块含淀粉18%左右,还原糖0.10%。植株抗晚疫病和环腐病,退化轻,抗旱。一般每667m2产量为1 500kg左右。

栽培要点:每667m2适宜种植3 500株左右。

1.5.9渭会2号。属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由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

特征特性:株型开展,株高95cm左右。茎绿色带淡紫色斑纹,叶绿色,花白色。块茎椭圆,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深度中等。结薯较集中,块茎大而整齐,休眠期长,耐贮藏。生育日数为120d以上。薯块含淀粉19%左右,还原糖0.24%。高抗晚疫病,中抗环腐病,感黑胫病,退化快。一般每667m2产量为1 500~2 000kg。

栽培要点: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m24 000株左右。种植中要注意增施肥料,及时浇水,早培和多培土。

2土地整理

由于马铃薯生育期较短,需肥相对集中,应以底肥为主。耕地前每667m2撒施优质粪肥3~5方,尽机械能力深耕,耙平。化肥开沟后沟施,一般每667m2施用尿素5~1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5~40kg,或施用三元复合肥20~30kg代替尿素和过磷酸钙。有机肥不足应加大化肥用量,施用化肥同时施入辛硫磷或其他低毒农药防治地下害虫。施沟肥应注意与土掺匀,避免烧芽。粘重土壤,先播种、盖膜后浇水;中壤土壤,耕前洇地;沙质土壤开沟施肥后浇沟水,待湿度适宜时播种,必须确保足墒播种。

3播种

3.1种薯处理

3.1.1催芽:根据技术人员要求的储藏温度,将种薯放置于合适的环境中保存越冬。播前30d左右检查,如果幼芽已经萌动并长到麦粒大小,取出置于温暖向阳处晒种,使幼芽绿化粗壮,播种前切块;如果芽眼还未萌动,可放在日光温室或其它温暖环境中进行催芽,以利于种薯尽快通过休眠,确保苗齐苗壮。

3.1.2切块:一般要求单块重量25g 左右。小个种薯竖切,每个切块都带上顶部壮芽;大个种薯,从尾部开始,尾部弱芽淘汰,按芽眼顺序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切口要贴近芽眼,可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切块时最好用两把锋利的小刀放在75%的酒精中轮换使用,病薯要严格淘汰,否则会造成病害的传播。种薯切完后,应及时播种。利用脱毒小薯整薯播种,可以充分利用顶端优势,防治切刀传播病菌、病毒,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比切块播种增产20%以上。

3.2播种方式

采用深播浅盖(深开沟,浅覆土)的方法,按66.70cm等行距开沟,深约10~20cm,株距20cm,芽眼向上,每667m2保苗5 000株,播种后覆土6~8cm,喷除草剂(乙草胺)随后盖好地膜,一般用130cm宽的地膜盖两行,或用200cm宽地膜盖3行。待出苗后10d左右揭膜,随苗生长培土2~3次,茎叶封行前培成大垄。

4田间管理

4.1破膜放苗出苗期每天上午9点前进行田间检查,及时破膜,以防烫苗;如果表土干燥,应及时浇水,以免影响出苗。

4.2追肥浇水如果播种时墒情较好,地膜没被风吹开,出苗前可以不浇水,但出苗后10d左右应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促进幼苗发棵,每667m2追施尿素15~20kg或碳铵50kg,浇水后随苗生长进行中耕培土;此后应保证土壤见干见湿,收获前约1周停止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