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研究

我国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研究

摘要: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两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为基础,综述了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及其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载体和产业内容,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协调促进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是农业产业化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增收,推动城镇化建设,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各种经济要素和基础条件,实现先进生产力、信息技术、金融资金、投资主体的相对集中和合理布局,带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1]。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城镇化进程中相当部分人口转移要以小城镇方式实现,未来2.5亿农村劳动力人口的1/3要靠小城镇发展来容纳,小城镇要在稳定人口的基础上,提升带动辐射周边农村,发挥城乡统筹的功能。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发展速度慢,辐射能力小,后劲不足,缺少规划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对城镇建设认识性不足,受传统二元结构刚性和各种资源的限制制约。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将带来社会经济发展,否则,将阻碍整个国家(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势必出现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转移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的富余劳动力势必会向二、三产业转移,即以工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进而带动三产同步发展。空间转移过程表现为向城镇转移,而城镇作为劳动力、人口、产业、技术、信息等一切经济要素的聚集区,也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承载空间[2]。因此,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发展农业的产业内容和空间载体,两者若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将带来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城镇化研究概况

城镇化最早是从英文单词“urbanization”翻译而来的,城镇化一词早先出现在西班牙工程师ASerda1867年的《城镇化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城镇化的定义在国外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如人口学家威尔逊在他主编的《人口学词典》中指出城镇化是指人口的城镇化,即在城镇居住的人口数量不断上升的想象[3]。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认为城镇化是种种非农业发展的经济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既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还包括非农业投资、技术和生产力在城镇的集聚[4]。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采用了与“urbanization”一词不同的概念“ur-banism”,指出城镇化也意味着从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向新型城镇生活发生转变和质变的过程[5]。费孝通[6]在其文章“论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中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以发挥聚集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辜胜阻、李永周[7]认为实施千座小城镇工程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的助推器,提高农民收入、打破原有的城乡隔绝局面,对农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有利于农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刘勇、谢杨[8]认为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应选择提高城市人口容量,改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土地盲目扩张。周正宾[9]认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的城镇化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其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发展速度慢,辐射能力小,后劲不足缺少规划等问题。张宝荣[10]通过我国城镇化内涵、特征及其战略地位的论述,在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并揭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实现途径。张勇等[11]根据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耦合与协调模型,指出在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战略认识,在制定向服务业适度倾斜的城镇化产业配套政策同时,注重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发展相对滞后方面的提升,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予以实施。李强[12]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传统城乡发展为目标的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与新农村及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城镇化。邹文杰、蔡鹏鸿[13]认为我国城镇化与不同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果关系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化与基础教育均等化存在均衡关系,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城镇化与基础教育均等化双向因果关系显著。上述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的农业人口比重大,造成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且在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劳动力转移、城乡经济不平衡、城镇规划不力等各种问题,如何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协调与生态、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充分发挥城镇化与这些资源协同呼应作用是城镇化研究的热点[14-16]。

2农业产业化研究概况

1975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戴维斯和戈尔德伯格出版的著作中最早提出了农业产业化,他们提出的概念是农业综合企业(Agribusiness),简称农工综合体,其最初含义是农业的生产、加工、运销3方面的实行联系和融合。另外还有一个词语是Agroindustrialization,指全球粮食和纤维体系的快速转型过程,尽管国外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见解,但大家一致同意Reardon和Garret(2000)对该过程的定义:一是农业生产、流通和农业投入的非农供给3方面的增长;二是农业食品企业和农业之间制度及组织的变化,比如产品构成、技术、部门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国内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较多,牛若峰[17]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稳定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在龙头企业等有效载体的带动下,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小农户联合进入大市场,将农产品种养业集中化、规模化、企业化。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研究视角,夏英等[18]构建合作经济的三大支点:制度、主体、环境,主张“融合改造”,办综合社,主张对现有合作经济组织分别加以规范改造,创造条件,共同发展,即“分而治之”的策略。向国成[19]根据农业生产与经营的规模大小将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分为4种类型:小农生产+小农经营、大农生产+小农经营、小农生产+大农经营、大农生产+大农经营。赵慧峰等[20]将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分为合同制、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和联营体。龙方等[21]根据不同程度的产权与契约组合程度将其分为纵向兼并型产业组织模式和横向一体化产业组织模式。郭祥玉等[22]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划分为中介组织带动型农村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村经济组织和市场带动型农村经济组织。李远东[23]根据规模化经营程度将农业生产组织概括为农户制与农场制两种基本类型,提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变革的实现途径在于完成从农户制到较小规模经营的农场制的转变。郝松泽[24]指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常规农业产业化。杨洋[25]认为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是中国农民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顾爱军[26]认为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着眼农业现代化长远发展,加快编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着眼推动农业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培育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宣传上要造浓氛围;营造和谐宽松发展环境,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杨海宁[27]认为农业产业化的涵义虽然表述各异,但也有其共同点,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农业产业化按组织结构的特点分为3种:松散式、过渡式、紧密式。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多农业产业化多强调市场为基础,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像其他产业一样,要在市场中竞争。另外,国内的学者也有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方式、经营发展过程的视角,研究不断的改造和创新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以及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理念。

3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研究概况

3.1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研究

陈柳钦[28]提出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建立农业利益分配机制,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现状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强化城镇综合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强化农民教育,培育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人力资本等。林素娟等[29]分析城镇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贡献和影响,同时也系统地阐述了农业产业化促进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张明铭[30]研究运用河南省1995—2007年的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模型方式,发现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支撑能力不强;城镇化水平整体滞后,制约河南进一步发展;城镇化水平低,规模小而分散,城镇难以发挥聚集效应;就业形势严峻,对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忽视使得整体效应难以发挥。阳立高等[31]提出了城镇化是现阶段拉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的观点,并提出了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加快中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农业信息水平,改革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实施城市支持农村和工业反铺农业等政策。陈学云[32]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对安徽城镇化和农业产业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指出,安徽利用后发优势,利用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王珊珊等[33]运用协整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新疆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表明,1981—2010年的30a间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尤其是近14年,两者的协调状况保持平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李静等[34]运用VAR模型,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方法,分析了新疆城镇化与绿洲产业产业化的互动关系表明,城镇化与绿洲农业产业化两者之间具有互为的正效应,并且长期存在稳定关系。王健等[1]通过实证定量分析指出,从长期分析看,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两者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看,二者存在动态的机制,农业产业化对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并提出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增强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深化供销社改革,建立合作社组织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素质,提供新型城镇化人力保障。

3.2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研究

3.2.1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动因

首先,从农业生产角度来看,产业化、城镇化更加高效。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多采用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使得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规模经济,标准化种植产品优且产量高,从而保证了农业的高效。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原来大量从事农业劳动力不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向周边城镇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向城镇聚集,他们的身份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而转变成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人口的聚集也加速了城镇化发展进程。其次,从农业向加工业发展趋势来看,农业产业化改变了农业以往与其他各产业分割不相关联的状态。农业产品通过加工实现了增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但加工类企业大多集中在城镇,城镇聚集了企业生产所必须的道路交通、通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因此,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不仅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农民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就业问题,而且还使农民通过劳动得到农业产业增值链中合理利润,提高了农民收入,从而缩小城镇市民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部分群体能顺利融入城市或城镇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和生活空间也促进城镇化发展。第三,从农业向服务业发展来看,农业产业化是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市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起着导向作用,农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易、销售才能实现产业链的增值,而市场所需的基础设施、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条件都是推动城镇化的动因。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引导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反过来,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销售、流通、相关性服务行业提供了支撑。

3.2.2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首先,城镇化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资源聚集。城镇化具有将农业产业化各产业环节细致化分工,高效合理配置多方资源的功能,城镇作为各种经济要素和生产要素的“聚宝盆”,它集聚农业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中介服务等各农业产业化链条的资源,更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价值最大化,更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细致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更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各要素规模效益发挥。其次,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方面城镇化具有快速聚集各类企业和人口数量增加的功能,随着企业数量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将随之增加,直接刺激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城镇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生产、批发地、销售和商贸流通等各种市场,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空间。第三,城镇是农业产业化的孵化基地。城镇承载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而这些资源恰恰是农业产业化各类企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是企业向龙头企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城镇化建设发展,有增强有潜力、实力的关联产业聚集效应,有利于企业不断向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一般具有产品深加工、良好市场品牌、产业链长、相关联企业多、,效益最大化的特征,在相同的行业领域具有引领带动作用,而龙头企业生存和发展具备能源、交通、水、电、气、金融、信息、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和环境只有依托城镇来承载,从而实现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增强、技术应用先进,使城镇成为农业产业化企业向龙头企业孵化的基地。

4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35]。与此同时,伴随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小城镇数量也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城镇化也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农村城镇化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探索日益受到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的关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农业产业化的研究则相对落后,这一现象导致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脱节现象严重。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涉及到综合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服务、农业生产、加工、商贸流通、服务等多方面。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作为“三农”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其对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平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必要的动力,农村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两者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推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关系,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杨杰 梁志宏 刘润萍 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