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生物监测的运用

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生物监测的运用

摘要:水环境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升,增加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力度,保持水环境生态健康,已然成了环境保护工作者最为核心的工作内容。当前,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本文将以阐述生物监测的原理为开端,分析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运用,并给出提升生物监测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检测;生物监测;运用

1引言

水质是评价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的关键依据,在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时,水环境污染检测工作实施的好坏,将会对水环境治理工作是否具有针对性有着直接影响。与此同时,生物监测在现阶段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并且其可通过生物个体、种群或者群落对环境质量及其变化所形成的反应,将污染的程度、范围等清楚地表现出来,以此来对水环境污染情况加以评判。与其他检测手段相比,生物监测存在诸多优势,所以生物监测在今后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2生物监测的应用原理

生物监测是以生物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如果环境遭受污染,则生物与其依赖生存的环境之间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应,从而导致生物在区域分布、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出现相应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行判断。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同样也是根据水生生物种群、个体以及群落数量、健康程度等情况,分析与评价水环境的具体污染程度,为今后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有针对性开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3生物监测的特点

与其他理化监测手段相比,生物监测存在诸多优势,例如,灵敏性高以及经济实用等,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即:(1)极高的灵敏性。使用理化监测手段,水体中含量较低的污染物则会被难以发现,而使用生物监测手段,其可对含量极低的污染物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做出相应的预警。(2)生物放大性。理化监测难以对剂量小,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慢性毒性进行精准的监测,但是通过使用生物监测,被检区域内的生物可通过食物链将环境中存在的微量污染物富集起来,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可以显著提升污染物浓度,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3)便捷、实用。理化监测的操作较为繁杂,而且需要使用现代化的仪器,仪器的维护工作也需要额外关注。生物监测的作业步骤与设备的使用可大幅度减少,并且更加容易操作。

4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生物监测的运用

4.1微生物监测方法

相比于其他生物监测方法,微生物监测方法在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最早,并且随着多年发展,微生物监测方法更加成熟、可靠。微生物监测方法的应用,其可有效地检测水环境中不同菌类的数量、群落规模等,随后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被测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指数,从而帮助科研人员更加准确的评价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其中,选择聚氨酯塑料块作为基质,随后采集水环境中的微生物,通过化验分析得出各类生化参数,由此来综合、准确的评判被测水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在实际应用微生物监测技术时,随着微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相应的监测方法较比以往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创新,检测结果的真实程度大幅提高。另外,对微生物监测装置加以科学优化,其检测效果与准确程度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并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分析出微生物群落的演化规律,使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4.2发光细菌监测方法

当前,由于发光细菌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卓越的表现,所以其在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此外,以费氏弧菌发光特点为理论基础,在被检水环境中放入发光细菌,并使用水质毒性检测设备来检测水体中的综合毒性程度,由此来对水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另外,为缩短发光细菌监测方法的监测时间,可通过重新设计发光细菌的污染物遗传毒性,实现在3h内便可检测水体中毒性的目的,但是此方法的检测误差大,在实际应用阶段需要予以谨慎的对待。

4.3生物行为反应监测方法

通常来说,生物的生理机能会因为水体遭受污染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使用生物行为反应监测方法,其可准确的测定生物生理机能,从而将水体污染程度清晰的反映出来。当前,在检测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主要使用水蚤或鱼类等生物作为监测工具,而鱼类的使用最为普遍。在检测水质过程中,由于斑马鱼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水体质量的变化,所以斑马鱼也因此成了水质监测工作中最常使用的生物。另外,人类的基因与斑马鱼的基因有许多相似的部分,使用斑马鱼来检测水质,可对水质是否满足人类健康要求予以更好的判断。与此同时,在检测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时,同样也可使用斑马鱼来开展检测工作,例如,如果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超标,则鱼的呼吸规律就会变得不均匀,由此便可判断水体遭受重金属污染。在光电检测仪器的帮助下,其可对水蚤的生命活动强弱进行检测,如果水体造成污染,则水蚤的繁殖能力与死亡率将会出现明显变化,根据变化程度的大小来确定水环境的污染程度。

4.4动物监测方法

在检测水环境污染情况时,通过对部分两栖动物或者底栖动物生存情况的观察与监测,同样可对水环境污染程度予以有效的评价。其中,统计出水环境中两栖动物或底栖动物的数量与种群规模,随后可根据动物数量与种群规模的变化趋势对水质情况进行评判。例如,鲫鱼在我国水域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当水体中的二氯苯酚的浓度较低时,鲫鱼肝脏的抗氧化系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可以此来检测水体的污染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动物监测方法的应用还很不成熟,而且研究投入也十分有限,所以为提升动物监测方法在我国的应用水平,相关人员还需加大研究力度,努力提升动物监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5提升生物监测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5.1完善并建立生物监测的标准化体系

当前,我国生物监测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为提升生物监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效果,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生物监测标准化体系,以立法为手段,将生物监测纳入环境监测的体系之中,确保生物监测可以得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执行。

5.2构建自动在线生物监测系统

逐渐摒弃传统低效率、误差大的人工采样模式,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生物监测自动在线系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生物监测的效率,使生物监测结果更具真实性,为接下来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宝贵的决策依据。

5.3构建生物监测早期预警系统

现阶段,随着我国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工业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没有对排放物予以严格的控制,加之我国环境监察手段尚未完善,导致很多水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因此,科学、合理的构建生物监测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对水体污染情况进行准确的预警,避免水环境污染程度进一步扩大。

5.4建立生物监测数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将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并将监测数据存储到网络平台中,不仅可及时帮助有关人员查询监测数据,而且可根据数据变化情况掌握水环境的污染趋势,从而使治理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另外,根据分析监测数据及生物监测指标,从中了解不同生物在不同季节,机体中污染物的累积程度,得到监测生物的典型症状与污染物背景值,并存放到所建立的数据库中。

5.5生物监测与理化监测相结合

尽管生物监测存在诸多优势,例如,灵敏性高以及经济实用等优点,但是理化监测同样存在优势,所以为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价水环境污染情况,有必要将理化监测与生物监测加以科学的融合,发挥两者不同的优势,弥补两者存在的不足,使水环境污染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得到提升,以此来更有效的指导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

5.6寻找更多更可靠的监测生物

由于生物监测存在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有关机构或部门需加大对生物监测技术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力度,努力发掘更多、更可靠、更加经济的可用于水环境污染检测的生物,并尝试将其应用在实际水环境污染检测工作当中,使水环境污染检测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6结束语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尽管出现了显著的增长,但是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已然成了制约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此外,水是人类繁衍生息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为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指导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作为新时代的绿水青山守护者,检测人员必须要加大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力度,使用更具针对性的生物监测技术进行水环境污染检测,让水环境污染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对提升我国水环境治理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计叶,吴雨蒙,许秋瑾.水环境的生物监测方法及其应用[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5).

[2]施炜,唐欢.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7(6).

[3]彭绍娟.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3).

[4]郑雪松.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

[5]马原.生物监测在水环境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

作者:李悦 单位: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莒南县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