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安全管理范例

酒店安全管理

酒店安全管理范文1

关键词:酒店;安全管理;实证研究;PDCA循环理论;应对措施

一、塞西尔酒店安全管理隐患

(一)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概述

塞西尔酒店,英文名为CecilHotel,是一家支持多种语言网上预订的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闹市的一家中档酒店。整个酒店一共14层,有700多个房间,房客以大学生和游客为主。加拿大华裔女生蓝可儿(ElisaLam)生前在酒店电梯的“诡异”行为和她的死在网络上曾经炒的沸沸扬扬,使得塞西尔酒店被披上了灵异事件的神秘面纱。蓝可儿生前入住的塞西尔酒店曾经发生多起离奇谋杀案,比如半个世纪前的无疾而终的“黑色大丽花谋杀案”,因此塞西尔酒店在洛杉矶被称之为“鬼店”。虽然这些死亡事件给人们留下来太多的猜测,但让需要我们更多警醒的却是酒店的安全管理问题。

(二)塞西尔酒店设施与治安特点

塞西尔酒店设施老旧给顾客带来不好的体验,主要表现在只顾装修门面和没有暖气空调两个方面。一位顾客分享自己的居住体验时表示塞西尔酒店就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垃圾堆。“刚到酒店时,第一眼看去,酒店有一种20世纪40年代电影场景的感觉,主要因为酒店大堂看起来金碧辉煌。”但这位顾客很快对酒店的内部设施失望了。酒店的前台给了他一把老式钥匙,经过询问得知酒店房间的门锁都不是感应门卡,而是老旧的机械锁。他走到电梯前,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情,旁边有个牌子大意是要求客人出示钥匙上楼来保障顾客的安全。走出电梯,这位顾客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慑住了,正对电梯的是公共浴室和厕所,这对一家有着700个房间的酒店来说有点不可思议。整个走廊的墙壁都是被反复粉刷过的痕迹,地上是廉价大理石,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和楼下的奢华大厅联系起来。更令这位顾客震惊的是房间里没有暖气,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带着顶灯的电风扇,房间的大衣柜里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著名酒店预订网站“缤客”(booking)给塞西尔酒店的评级是2星,网站显示房客普遍给予塞西尔酒店的评价是存在着设施陈旧、氛围阴森、没有暖气和空调、气味难闻等问题。塞西尔酒店的治安问题是酒店消费者安全的另一个重大隐患。塞西尔酒店所在地区随着市区的迁移逐渐成了洛杉矶著名的贫民窟地区,、交易、死亡和谋杀案件等各种犯罪行为一直在酒店周围上演。再加上塞西尔酒店本身房客成分复杂,所以这里曾多次发生命案,因此塞西尔酒店被称为“凶宅”,塞西尔酒店被当地的很多旅行社列到了“凶宅之旅”的旅游路线中。塞西尔酒店易主后,酒店加大了和警方的合作,近年来,塞西尔酒店附近的治安虽然有了好转,但这里仍然是毒贩等不法分子经常出没的场所,酒店的治安仍然需要加强。

二、酒店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与防范措施

(一)酒店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酒店安全管理是酒店安全工作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侧重于对酒店内部要素的安全控制,以规避酒店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很多酒店经营管理者,由于酒店人员流动性大多、涉及面广、阶层复杂等原因,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也更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费者的人身和消费安全,主要包括客人的饮食、人身、物品、行走、客用品使用安全等。具体细化为以下几点:酒店消费者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部分酒店经营者毫无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为酒店消费者提供不健康和不安全的食品导致顾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酒店消费者人身安全问题,包括部分酒店地面光滑导致顾客滑倒摔伤,消防设施不完善和消防通道不通畅导致出现火灾时出现人员伤亡,电气线路老化或配置,厨房燃气管理松懈等各种人身安全隐患;酒店消费者精神安全问题,包括心理安全、隐私安全和名誉安全等问题;酒店公共设施及客用品的使用安全问题,比如客人使用的座椅由于钉子冒出挂破客人的衣服,大厅豪华水晶灯突然爆裂而击伤下面的客人,客用品以次充好,甚至劣质客用品为客人带来疾病隐患。酒店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酒店应该从目标运作、全体运作、细节管理、方法运作和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解决酒店安全管理问题。

(二)酒店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酒店安全是酒店一切工作的保障,确保酒店安全是酒店争取客源,获得宾客认可的基础,如何确保酒店安全,是酒店经营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酒店各项服务活动才能得以开展,酒店的经营管理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酒店安全管理的实施主体是酒店企业本身,实施方式是消除隐患和事故管理,酒店可以根据PDCA循环管理理论来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PDCA循环管理理论主要是指策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这个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理论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整体项目管理开展之前都需要制定有效的计划,计划是整个循环管理系统的基础,紧接着按照最初的计划去执行,随着执行完成之后需要对照原定的计划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后进行处理,以求完善计划和达到实施的效果。另一方面,PDCA循环管理理论是一个标准化运转和大环套小环的循环系统,每一次项目管理任务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体项目的结束,而是根据上一次任务的结果,重新调整原先的计划,为下一次更好的执行和运作提供基础,这样可以使整体管理项目的质量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构建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论的酒店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为了提高酒店安全指数,酒店可以将安全管理项目引入PDCA循环管理机制,与PDCA循环4阶段相对应,将酒店安全管理分成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计划方案的执行和实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四个阶段,如图1。这四个阶段也可以看作是小的循环过程,将每一次的安全管理任务纳入酒店整个大的安全管理项目工作中来,大环套小环、标准化的运作、螺旋式的上升、不断循环,使酒店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得以优化。

三、结语

安全管理不仅是酒店管理的基础,也是酒店立足市场的前提。在日常经营中,酒店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要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安全是酒店实现效益的前提条件,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酒店内各个部门和各个项目。酒店安全问题虽然受多种相关因素影响,且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但酒店安全管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构建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论的酒店安全管理体系,是解决酒店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谢朝武,张翠.面向酒店顾客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2]谢朝武.论饭店全面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3]韩晶晶.酒店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酒店安全管理范文2

HACCP相关的管理体系被人们称为对危害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关键点具有的控制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HACCP相关的管理体系对于管理工作具备较大的优势,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在酒店内部的餐饮以及食品生产的相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酒店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中,HACCP具体的管理体系主要将危害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点,在酒店管理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并且拥有先进的专业技术理念以及管理体系等。针对目前社会具体的发展情况,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关注对食品具有潜在危害的相关预测,这也是食品安全管理需要重点把握的工作理念。HACCP相关的管理体系由美国最早提出,这种管理体系逐渐被应用于社会各行业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也是现代食品安全相关管理重要内容。

二、HACCP相关管理体系在酒店食品安全管理中具体的应用措施

1.建立管理制度

1.1建立统一采购签批制度

进行统一的采购管理,酒店食品安全的相关管理中,采用统一采购的管理制度,酒店厨师长主要负责对厨房使用的原材料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并向上提报,但是厨师长没有权利选定供货单位,由酒店内部专门的采购处进行材料的比质比价,选择较高质量,价格相对较低的供货单位进行统一采购。

1.2建立采购索证以及溯源制度

要建立比较完善的采购索证制度,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求供货商向酒店提供所有原材料具体的生产许可证以及单位内部的经营执照等。对进货进行全面的查验,对验收台账进行仔细的验收,从而确保酒店所有采购的原材料都能保证食品的安全。酒店厨房在制作食品的过程中坚持使用一些生鲜的原材料,保证材料当天用完当天进行及时报购,对于使用的冷冻食品,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后及时放入冷冻柜中采用分类存放的方式保存,保证食品在采购以及入库的整个过程都绝对安全。

1.3建立严格的生产控制制度

在食品的制作加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按照食品安全管理相关的标准程序进行操作,不使用防腐剂或者是添白剂等任何对身体有害的添加剂,对于一些类似于鲍汁等各种调味料都要按照科学传统的方式加工制作,不能利用色素等对食品调色。同时,制定餐饮食品留样的相关制度,分别放在专门的留样冰箱内,做好相关记录等,避免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对使用的餐具以及各种厨房用具都要按照标准的程序进行消毒处理。

2.结合酒店餐饮具体的情况,选择恰当的体系标准

餐饮单位都拥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以及内部的生产环境、员工情况等,根据自身的特点制作独有的卫生标准以及操作程序。对于酒店内部的餐饮部门来说,想要保证食品的决对安全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控制体系。例如,在处理热食类相关食品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在加热的过程中进行食品中心温度的测量,并重复操作这一流程,确定关键限值。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的操作,可以加设质检工序等,指派专门的质检员进行检查,看食品有没有熟透,同时记录最终结果。

3.成立HACCP相关的审核小组

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成立相应的审核小组,酒店的管理层需要赋予审核小组一定职责与权力,HACCP相关的审核小组要由较高素质的人员组成,并对小组成员开展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为企业聘请HACCP相关管理体系的专家或者聘请HACCP相关管理体系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员,对审核小组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小组成员只有通过了HACCP相关管理体系的审核才能取得审核证书,才有资格对酒店内部的HACCP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从而使酒店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使用的HACCP具体的管理体系更加的专业,更加完善,并总结成功的经验不断进行改进。

4.加强食品生产流程的控制和管理

酒店内部的食品生产需要经过各种流程,从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到最后消费者品尝,在这些流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如超过食品保质期、冷藏的食品产生人为感染等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酒店内部的餐饮部门需要结合企业具体的流程特点,不断完善食品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食品生产销售需要满足的卫生条件。餐饮部门除了要严格按照HACCP相关的管理体系进行生产流程的控制工作,还需要建立消费者专门的信息反馈体系,对消费者提出来的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食品自身的质量以及卫生方面能够满足消费者要求,并对部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信息进行妥善的处理。

5.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与审核

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与培训,利用内部培训与相关的食品卫生专家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相关培训,学习专业的知识,并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没有相关证件不能录用。对酒店内部餐饮行业相关的工作人员每年组织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保证相关的工作人员自身的健康,杜绝出现由于工作人员内部各种流行性的疾病或者是一些传染病对就餐顾客带来安全隐患。

6.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考核管理,完善奖惩制度

酒店的食品安全管理除了要加强员工自身的工作质量,还要制定恰当、合理的奖惩措施,并对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进行严格的考核管理,利用奖惩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激励,有效的促进工作人员积极的参与到HACCP具体的管理体系中,成为管理中的一分子。如果食品材料进行入库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需要追究相应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恰当的惩罚措施,并重点监督出现过失误的工作人员,加强酒店内部具体的监督管理制度。同时,对部分对酒店餐饮有较大贡献的员工进行激励,除了要有精神上的奖励还要根据员工具体的情况,结合员工的需求进行物质奖励,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工作人员得到了激励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酒店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做出较大的贡献,同时有效的保证了人们食品的安全。

三、将HACCP应用于酒店管理的关键环节

对于原材料进行的安全控制,直接影响了食品具有的安全性以及食品自身质量问题,对于原材料的控制,首先,按照检验制度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合格检验报告,为酒店采购部门提供复检的相关材料;其次,在供应商的选择方式上,需要进行多个供应商的全面评比,最终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有利于对食品安全的风险控制。对于食品生产的控制,首先需要保证GMP以及SSOP相关工作的执行,酒店内部的餐饮行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操作标准。

四、结语

酒店安全管理范文3

[摘要]电梯行业在大力开展电梯安全评估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对电梯定期检验与安全评估关系的疑问和困惑。通过厘清电梯定期检验与安全评估的关系,找出了二者的异同。相同之处是目的一致,方法相似,监管相同;不同之处是定位不同,适用法律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结论不同,结果应用不同。厘清二者的关系可对今后顺利开展电梯安全评估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梯;定期检验;安全评估;异同

为了使电梯安全运行得到更佳的保障,近年来重庆市大力开展了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然而,在实施电梯安全评估的同时,无论是电梯使用单位,还是电梯维保单位,甚至部分电梯监管人员,都提出了相关疑问和困惑:对于在用电梯,既然我国已实施了强制性的定期检验,为什么还要进行安全评估?定期检验和安全评估所做工作看似相同,有何区别?定期检验和安全评估的结果应该如何区分和处理?如果安全评估建议大修改造,但是定期检验合格,是否就不需要大修改造?对于上述问题,目前仅有少部分文献[1-3]进行了分析,但都没有给出一套系统的、法制的、全面的答复。通过对电梯定期检验与安全评估的对比,厘清电梯定期检验与安全评估的关系,找出两者的异同,可为今后有效开展电梯安全评估,答复相关疑惑,解决和协调矛盾,促进电梯安全再上新台阶提供参考。

1电梯定期检验与安全评估的相同之处

1.1目的一致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明确电梯定期检验是为了加强电梯安装、改造、修理、日常维护保养、使用的监督管理。而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印发的《在用电梯安全评估导则—曳引驱动电梯(试行)》(以下简称《评估导则》)中明确电梯安全评估是为了推动老旧电梯改造更新。从两者的表述来看,虽然电梯定期检验侧重于各环节的监管,电梯安全评估侧重于老旧电梯的处置,但是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电梯事故风险,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1.2方法相似

TSGT7001-2009中规定电梯定期检验方法包括进行试验、测量数据、模拟功能等,《评估导则》中规定安全评估方法是配备能够满足评估需求的仪器设备和工具对电梯相关项目进行评估。两者均需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在电梯设备现场进行检查、测试、验证,仅在针对的部件或项目上存在区别,因此两者所采用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

1.3监管相同

无论是电梯定期检验,还是电梯安全评估,都是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解释。对于两者的结论,也是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督促整改和确认。若整改不到位的,还是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执法处理。因此贯穿于两者整个周期的监管都是由市场监管部门执行。

2电梯定期检验与安全评估的不同之处

2.1定位不同

为了更加详细地解释两者的定位,首先对风险和隐患进行释义。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组合,通俗地来讲就是指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无法消除的,只有概率的大小。隐患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上的缺陷导致的风险管控措施弱化、失效、缺失等,是可以通过整改的方式消除的。举一个例子,人们过马路都有被车撞的风险,这个风险始终存在,因此采用设置斑马线或红绿灯的措施来降低该风险的概率。如果斑马线模糊不清或者红绿灯停电无效了,那么管控该风险的措施就失效了,即产生了隐患,同时发生被撞风险的概率也大大上升。TSGT7001-2009中明确电梯定期检验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执行相关法规标准规定、落实安全责任,开展为保证和自主确认电梯安全的相关工作质量情况的查证性检验。《评估导则》中明确电梯安全评估是以实现电梯安全为目的,通过查找设备本体、使用管理、日常维护保养等一个或多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对其进行分析和评定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的活动。因此,电梯定期检验更多的是针对电梯隐患进行检查和验证,而电梯安全评估则是针对电梯风险的评价和估计,一个是针对隐患,一个是针对风险,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定位是不一样的。

2.2适用法律不同

电梯定期检验的依据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二条,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电梯安全评估的依据出自一些地方法规,例如《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10年以上的电梯以及其他场所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是全国法规,而《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是一部针对重庆市的特点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基础上进行的补充和升华的地方法规,两者都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只要在重庆范围内都应该遵守,否则都是违法行为。

2.3对象不同

TSGT7001-2009中规定电梯定期检验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与强制式电梯,即所有该型式的电梯都需要进行定期检验。《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10年以上的电梯以及其他场所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才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其仅针对达到规定年限的电梯。另外,在当前阶段电梯定期检验必须由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进行,而电梯安全评估可以由使用单位自行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因此实施定期检验和安全评估的机构或人员也可以是不一样的。

2.4内容不同

电梯定期检验的内容由TSGT7001-2009规定,检验项目包括机房、井道、底坑等,且必须全部实施。检验目的一是针对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是否落实主体责任的检查,二是对电梯各关键部件及安全保护功能等的符合性验证,反映的是检验当时电梯的各方面是否存在隐患,并不深入分析电梯存在的各项风险,预测、预防电梯潜在故障和事故的作用有限。电梯安全评估内容由《评估导则》确定,评估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评估主要针对在用电梯运行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检测,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电梯存在的危险源、分布、位置、数量、故障等的概率以及严重程度,进而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和措施。比如通过对机械、电气元件的疲劳、损伤、腐蚀、磨损等进行评价,对其使用寿命的预期估计,以及对产品设计缺陷或是标准改变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简而言之,电梯定期检验针对的是电梯隐患,查验的是最基本的安全保护功能等是否有效,判定标准属于电梯安全的最低要求,并且要求隐患必须整改到位,是电梯安全保障的兜底。电梯安全评估则是辨别电梯潜在的风险,以及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梯状况进行预判,同时还会根据故障率、舒适性等提出对策,力争降低风险的概率,是对电梯的一次“全面体检”。

2.5结论不同

电梯定期检验报告中的检验结论,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落实相关责任、自主确定设备安全等工作质量的判定,结论只有“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这4种。该结论针对的是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反映的是它们在保障电梯安全上所做工作的效果。电梯安全评估的结论,是对电梯综合安全状况的判定,并针对如何降低风险提出采取大修、改造或更新的措施和建议。该结论更多的是针对电梯设备本体,是为了帮助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选择下一步措施,推动老旧电梯大修改造,来提高电梯安全。

2.6结果应用不同

对于电梯定期检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条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同时第八十四条给出了违法后果:“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一)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的……”对于电梯安全评估,《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根据评估结论确定电梯继续使用或者进行改造、修理、报废,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同时第六十五条给出了违法后果: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对应该开展安全评估的电梯未实施安全评估,或者未按照安全评估结论采取相应措施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可以看到,无论是电梯定期检验还是安全评估,只要电梯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未进行或者未针对结论采取措施,都属于违法行为,将被责令改正并受到处罚,同时定期检验由于是安全保障的兜底,相应的处罚更重。

3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比电梯定期检验和安全评估,找出了两者的相同之处以及区别。可以看出,电梯安全评估是对定期检验的一种有效补充,二者的共同作用将给电梯的安全运行带来更全面的保障。对于电梯安全,既需要做好当前的监管工作,也要预判未来的风险,做到严抓在后,预防在前。随着电梯安全评估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系统、可靠的电梯安全评估方法可以弥补现行电梯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不足,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价值。

作者:杨震立 单位: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电梯安全管理2

[摘要]从电梯维保市场、老旧电梯数量、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电梯安全监察4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我国电梯监管面临的问题,因此呼吁建立电梯公众监督平台。介绍了建立电梯公众监督平台的主要作用,并指出了该平台在定期风险排查、完善电梯隐患机制方面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电梯;公众监督平台;安全运行;应用效果

电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及舒适,同时如何有效保护电梯内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乘客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为了确保电梯安全、稳定运行,建立更有效的电梯公众监督平台显得尤为必要。

1当前我国电梯监管面临的问题

(1)维保市场不规范。在电梯行业,修理和维护保养是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要前提。《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电梯维护保养规则》明确规定了电梯的维保频率和维保项目。但是,目前电梯维保市场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造成维保市场混乱的原因有:电梯维保行业管理不完善,维保价格竞争不公平,维保人员数量不足,维保人员专业技能不高,维保工作做不到位,等等。(2)老旧电梯数量激增。以上海市为例,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共有约29万台电梯,其中约4万台已运行了15年以上,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GB/T31821-2015《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于2016年2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明确提出了电梯主要部件的使用年限。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关条款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容易造成电梯安全事故。老旧电梯存在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于电梯部件长期使用造成的磨损、老化和损坏,降低了电梯的安全和运行质量。此外,老旧电梯中的许多零部件,由于维修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备件,维修难度高。(3)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电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薄弱。虽然电梯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电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没有跟上电梯的迅速普及。具体表现为:①对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来说,只有当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后,才会给予重视并采取相关补救措施,更有甚者对故障草草了事,并没有建立良好的防患意识。②对于电梯使用者来说,乘客未严格按照电梯使用指南正确搭乘电梯,并且对电梯乘坐过程中的相关安全注意事项视而不见。因此,如何提高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电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显得尤为迫切。(4)电梯安全监察有待提高。目前在我国,各地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科主要负责特种设备(包括电梯)的安全监管。但近年来由于电梯等特种设备数量的持续增加(尤其是在上海市等经济发达城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数量短缺,往往一名监察人员要监管几百甚至上千台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此外,部分监察人员的业务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各个地区均开展了特种设备监察人员基础知识培训,但特种设备专业性较强,新扩充的特种设备监察人员对质监业务尤其是特种设备比较陌生,离熟练开展安全监察工作仍有一段距离。

2建立电梯公众监督平台的主要作用

建立公众监督平台有助于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电梯公众监督平台可以以社区/企业为单位,设计微信小程序等成本较低的应用,用户可以自行上传使用体验,用于反馈电梯存在的问题,以便迅速排除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召修。此外,电梯安全监控系统必须以信息平台为工具,提高监控效率,减少人员、物资等资源的消耗。当监测到电梯运行故障时,电梯安全监控信息平台应及时向电梯维保人员和服务器发出报警,以便电梯维保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恢复电梯正常运行,并通过电梯监控信息平台完成电梯监测报告输出,保存相应的故障信息供后续查询和统计。电梯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电梯维保单位和市场监管部门(包括电梯检验机构),相关各方的具体职责如下。(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主要负责实时监控和传达电梯安全监控信息平台中反馈的电梯运行状态和问题。(2)电梯维保单位主要负责实时监控和接收电梯安全监控信息平台中反馈的电梯运行状态和问题。当电梯发生故障时,向维保人员发出报警,以便维保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并通过分析电梯安全监控信息平台中的故障记录查找电梯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使电梯恢复正常运行。(3)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记录和下载电梯安全监控信息平台中反馈的电梯运行信息。当电梯发生安全事故后,电梯安全监察人员可以通过查阅信息平台中的记录,获取证据,准确认定事故原因,作为追究责任的依据。电梯检验机构可通过此平台获得电梯终端的信息数据,以便更加全面地对电梯进行检验。

3电梯公众监督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

(1)定期风险排查。目前,很多城市都建立了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该中心根据应急处置平台反馈的电梯日常处置数据和市民投诉信息,建立了电梯故障调查回访机制,通过电梯故障原因、电梯在用情况、电梯运行状况等信息,评价电梯维保单位的工作质量和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对电梯的日常管理情况,并跟进发现问题的解决。该机制的实际应用表明,电梯使用单位的管理意识和维保单位的维修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电梯的故障率也有明显降低。(2)完善电梯隐患机制。由于电梯安全涉及制造、使用、维保、监管等多个环节,因此各地也都积极探索“企业全面负责、政府统一治理、部门合作协调、社会全面参与”的协同管理机制,以持续降低电梯的故障率。例如上海市规定,在上海安装使用的乘客电梯,制造单位应当配备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功能的监测装置;鼓励使用管理单位、电梯维保单位建立电梯远程监测系统,对电梯运行情况实施远程监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制定电梯远程监测系统的标准规范,并对制造单位、使用管理单位、维保单位的远程监测系统运用情况实施监督抽查。又如杭州市通过电梯安全宣传和应急演练,研究了六合天宇、协雅花园等社区的线下协同管理机制。通过业主座谈会和现场多方协调会议,有效降低了电梯故障率。尤其是在六合天宇社区试点协同管理模式下,整改后电梯故障率降低明显,效果良好。

4结语

当前,我国在电梯监管方面仍面临着一些问题,由此导致了一些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本文中,笔者呼吁针对这些问题建立电梯公众监督平台。建立电梯公众监督平台的实践证明,能够对电梯实现公众监督、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监督检查等多业务、多维度的管理,能够进一步推进电梯安全社会多元共治体系的完善。

作者:王豪 单位: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电梯安全管理3

[摘要]针对采用钢结构井道的加装电梯,从底坑空间不足、与旧楼建筑物连接牢固、主机承重梁承载安全方面分析了钢结构井道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探讨了钢结构井道容易发生漏水的原因、应对措施以及发生漏水后的处理方法;最后对钢结构屋顶漏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介绍。

[关键词]加装电梯;钢结构井道;安全隐患;漏水问题

在一些老旧住宅小区,由于没有安装电梯,使得很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日常出行成为难题。通过对这些老旧住宅小区进行电梯加装,在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但加装的电梯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前几年,某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完成的29台旧楼加装电梯的监督检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见表1)。在本文中,笔者探讨和分析加装电梯出现较多的钢结构井道的安全性问题及漏水问题。

1加装电梯钢结构井道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

旧楼加装电梯由于受费用和便捷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钢结构井道。井道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保证其安全的强有力的载体,钢结构井道在设计、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一旦疏忽就会出现安全风险。(1)底坑空间不足问题。由于受房屋建筑强度以及地下各种管网等因素的影响,在钢结构井道施工的过程中,底坑存在深度不足等缺陷。即使设计浅底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底坑深度不足,导致不能安装电梯的问题,缓解了钢结构井道电梯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的矛盾,但是在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新的风险。在不能安装常规电梯的情况下,需要谨慎地制定可行的安装方案、运行方案、应急设备处理方案,并要符合电梯验收的安全技术规范。(2)与旧楼建筑物的连接牢固问题。钢结构井道大多都坐落于旧楼的外面一侧,所承受的载荷和普通钢结构建筑有较大的差别。不但要考虑自身产生的静载荷,还要考虑承受风产生的载荷以及电梯运行过程中各种情况下加减速时产生的动载荷。假如在加装电梯设计时存在疏忽,会造成钢结构井道整体不稳定。曾有这样的案例:在电梯检验人员检验的过程中,在做电梯125%额定载荷断电试验的过程中,整个钢结构井道产生严重晃动,存在倾覆的风险。(3)主机承重梁的承载安全问题。在电梯检验中曾有这样的案例:主机承重梁安装在单薄的工字钢上。在无机房电梯井道中,由于受到井道空间的影响,主机承重梁两端的支撑依靠两根150mm×150mm的工字钢。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5.3条要求,井道结构必须符合国家建筑的要求,最低应该能承受得住一些施加的载荷:主机运行施加的载荷,电梯轿厢运行偏载时安全钳产生动作瞬间施加的载荷,缓冲器动作时产生的载荷,由于防跳装置产生的载荷,轿厢在装载人员或货物产生的载荷,等等。因为设计人员对钢结构的受力没有进行精确计算,在电梯检验中也没有明确的检验内容和要求,所以在现场很难判断钢结构井道在电梯运行时是否存在风险。如今,大多数的检验做法是由电梯制造单位、电梯使用单位、提供电梯井道设计的土建单位共同提供井道符合性声明等,这种做法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上抑制了一定的风险,但是很多风险依然存在。如果在土建设计上遗留下安全隐患,会对电梯安全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2钢结构井道漏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从已投入使用的加装电梯来看,电梯井道四周阴角漏水现象很多。由于井道底板先做了防水层,然后浇灌侧壁混凝土墙,从而导致侧壁混凝土墙跟井道底板出现断层,使原来的施工防水层丧失了防水的效果,这样地下水可能就会不断从断层处渗透到钢结构井道内部。还有可能是在土建施工时,底板的大量积水没有排干净,直接将混凝土灌入其中,导致底板四周出现很多蜂窝状孔使其疏松。由于底板密封不严实,地下水压较大,造成地下水通过裂缝及疏松位置渗漏至底坑,导致电梯底坑积水,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自然灾害如暴雨,以及水管发生渗漏和爆裂会使水倒灌入井道底坑,导致积水。为有效地解决电梯井道、底板、侧壁的漏水问题,可使用“一堵塞、二密封处理、三加强防水措施”的方法。(1)堵塞。将现发现的漏水位置用机械灌注或人工堵塞的方法止住漏水部位。(2)密封处理。在已经修补好漏水部位的基础上,使用防水涂料进行全面防水。(3)加强防水措施。多次使用防水涂料增加防水层厚度,或者采用防水卷材,尤其是对阴角和以前漏水的位置加强防水处理。将底坑和底坑四面1.1m高的位置清理干净,做到无明水、无灰尘杂质等,进行漏水实验找出漏水点,先进行封堵防水处理,再用水泥将井道底部及四周找平。在漏水比较集中的地方引出水管,将井道壁四周的水引流出去。将积水清理完毕,用机械工具进行灌浆,使四周墙壁牢固,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再涂上2cm厚防水砂浆形成保护层,反复多次涂抹防水涂料,或采用油毡处理。为了保护电梯设备,如果电梯底坑出现积水,可采取如下措施。(1)关闭主电源,防止电气元件短路,避免设备损坏。然后手动控制电梯,将轿厢停在最高层站,防止水渗入各种电气部件内。(2)当水进入底坑时,如果超过5cm,则使用抽水泵进行排水。没有排干的水,使用一些常用的工具将水排除干净。底坑的水清理干净后使其自然晾干,然后弄干电气设备上的水汽。检测被水浸湿的电气设备,确保安全无故障,再使电梯恢复运行。

3钢结构屋顶漏水导致的安全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屋顶的防水是一个重要的工程,这与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息息相关。通常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屋面的防水由专业的防水队伍施工;钢结构屋面采用以压型钢板为主要的防水材料,由钢结构安装队伍施工完成,对结构构造、施工方法、防水材料、施工工具、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所以施工人员需要深入地了解钢结构屋面防水技术,全面地掌握技术要点。钢结构屋面一般采用压型金属板材,将结构层和防水层结合为一体,形成维护和防水系统,防水等级为I~III级。一般基板的种类有不锈钢板、铝合金板、铜板、镀锌板、镀铝锌板、镀铝镁合金板、钛合金板等多种形式,厚度范围为0.4~1.5mm,屈服强度一般为200~500MPa、最高可达1000MPa。根据耐腐蚀要求和色彩装饰效果,需要在基板的表面进行涂装处理,有聚酯、耐候型聚酯、氟碳等种类,统称为彩钢板。不同的基板结合各类涂层,在同样的使用环境下的耐腐蚀程度为10~25年的使用寿命。板材根据受力情况和加工工艺,大致可分为夹芯板和现场复合压型板两种形式。夹芯板是采用上、下单层压型彩钢板,中间夹岩棉等保温材料,在工厂内一次性加工成型并在现场直接进行安装的;现场复合压型板是根据工厂的加工步骤在现场分步实施。因为板材的长度、运输方便性、密封性等原因,复合压型板在面积和跨度较大的钢结构建筑中应用比较广泛,而夹芯板因运输、安装方便,一般用于小型钢结构屋面。屋顶主要有通风气楼、风机、设备基座、屋顶机房等。漏水的主要原因:顶子采用的板材拼接方式无法形成连续的防水处理系统,不一样的设施和材料跟屋面板材的热胀冷缩的节点不一致,屋顶设施的基座没有采用可滑动的结构,拼接缝隙处没有采用柔性连接,没有增加防水层,连接处密封处理不到位,材质的质量不达标等。这些原因造成屋顶拼接缝隙处开裂,导致漏水。解决方法:(1)可以对屋顶设备基座等构造与钢结构的连接形式进行优化设计;采光板的形状必须与屋面板的形状相吻合,纵向波峰上部胶泥加宽,以防细小缝隙发生漏水;在安装之前增加防水层处理,进行泡沫堵头、打胶处理。(2)采用柔性防水面层。柔性防水面层广泛用于大型工业厂房,其主要构造是在钢结构屋顶檩条上部安装镀锌楼承板,铺设隔汽膜,固定岩棉保温层;外面铺设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或聚氯乙烯(PVC)等防水材料,卷材通过固定垫片与屋面连接,卷材搭接处采用热熔连接方式;屋面形成整体的柔性防水卷材系统,并结合虹吸排水管道系统,克服了压型彩钢板屋面伸缩变形大、接缝密封处理困难、漏点多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虽然在造价上比常规的压型彩钢板屋面高一些,但是其自身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从整体经济效益上讲值得推广,所以对旧楼加装电梯来说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4结语

如何保证钢结构井道电体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是电梯制造单位、施工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的共同责任。每一位相关的技术人员都应掌握相关技术要点,了解其优缺点,把好质量关。同时,也呼吁相关单位不断完善旧楼加装电梯的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确保加装电梯的安全使用。对于钢结构井道的质量要求要更加严格,这就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不断完善相关规范,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刘立新 姚方浩 单位: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安全管理4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梯数量随之增多,做好电梯检验工作极为重要,一方面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另一个方面给予人们安全以保障。检验人员检验电梯过程中,需依据电梯检验规章制度操作,全方位了解检验中危险源,对电梯检验中控制系统存在问题利用防护措施,保证检验过程的安全性。本文深入分析了电梯检验中的控制系统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检验;控制系统;问题;对策

电梯为起重运输设备,以电力为驱动力,在高层建筑用来装载货物与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办公生活效率。伴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梯数量随之增加,电梯安全运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电梯而言,安全操作电梯是必要前提,通过国内外电梯安全事故案例不难发现,电梯控制系统经常出现安全隐患,是极为关键的部分。电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了选层与平层等相关工作。

1电梯原理概述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数量不断增多。对于高层交通方式而言,电梯是主要运输方式。从原理角度讲,拉动拉绳,使得轿厢和配重与电动机连接一体。电动机为启动状态时,钢丝绳拉动轿厢与对重进行运动。在该操作下,实现了轿厢上下移动与配重,还实现了电梯运送人与物。电梯轿厢中,导靴固定在侧方,电梯平稳行驶下,电梯可以沿导靴自由平稳上下移动。此外,电动机为打开状态时,块式制动器会主动释放,建筑物如果出现停电的情况,常闭块式制动器会指示制动状态,电轿箱不会出现下沉的情况,固定于建筑物内部。电梯轿厢具备载人与物的功能作用,配重具备平衡电轿厢负载的功能,在这样基础上,有效减少电动机电能实际损耗。

2电梯检验中控制系统常见问题分析

2.1短路问题

目前形势背景下,电梯控制系统实际运行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为短路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源于系统线路接通方法具有错误性。作为接线人员依据图纸要求操作接通具有规范性。从内容角度讲,如果图纸内容缺乏科学性,没有标明和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控制线路安装要点,会造成工作人员存在盲目性操作,将线路错误接到相关线路上,严重影响电路电阻。当电梯运转后,整个控制系统经常出现混乱现象,对电梯安全稳定产生影响。此外,出现短路现象,从原因分析上,表现为方向继电器失效,运作环节中经常存在抢动作的情况,或是控制器设备老化不能有效利用,加之设备长时间利用中,出现受潮与材料质量降低的情况。

2.2断路问题

电梯控制系统内,如果发生断路问题,造成相关后续问题的出现。如果工作人员不能有效处理断路器与控制系统两者的关联,极有可能导致断路器运行中出现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元件不能保持良好工作,控制系统便为瘫痪状态。在这样背景下,电梯不能有效工作,随之电梯维修问题具有一定的阻碍性。

2.3电梯组件问题

电梯长时间管理检修中,工作人员应关注电梯组件运行情况。从长远角度出发,组件质量对电梯运行具有一定影响。如果组件出现故障,对控制系统内部是极为不利的,极易出现运行风险。当前一些工作人员单一化关注局部设备,忽视了组件总体协调性。当接触器出现故障后,只是对其进行针对性检修,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长此以往,接触器质量随之老化不断降低,元件由于潜在风险,对控制系统运转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4管理问题

电梯运行为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梯经常发生故障风险。基于这样的情况,加强电梯长期检测与管理极为重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为相关单位指派专业负责人统筹该项工作,健全维修制度方案。从实际上讲,当下一些单位没有给予电梯与控制系统管理足够的关注,在这样基础上,没有指派专业维修人员做好电梯检测修理,造成电梯运行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而这部分问题没有得到相关人员处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2.5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问题

电梯安全事故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不良操作导致的。一些人员乘坐电梯时没有遵守安全规范,电梯内具有随意性,没有考虑自身不良行为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增加了电梯安全事故概率,造成不可挽救的局面。当前生活节奏较快,人们更加关注对时间的掌握,一些人员等待电梯时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当进入电梯后不断按按钮。由于反复多次的按按钮,造成不间断指令电流向电梯控制系统传输信号,造成电梯控制系统发生紊乱,更为严重的是电梯控制系统出现崩溃的局面,对电梯控制系统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电梯出现异常,引发电梯安全事故。此外,小朋友这类人群拥有较低的安全意识,需在大人指导下乘坐电梯。小孩天性爱玩,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乘坐电梯过程中,十分喜欢蹦跳,造成电梯对载重量出现错误判断。在这样背景下,电梯加速度传感器出现异常情况,获得的数据不稳定,造成电梯判断乘客超重,最终电梯停止运行,乘客被困于内。

2.6门锁回路与电磁干扰故障

电梯电气发生故障,极有可能源于电梯门锁回路发生故障。电梯在轿门和层门两个门为正常关闭,门锁继电器完整吸合才能确保电梯良好运行。门锁回路发生故障,源于门锁开关损坏与电路故障等。出现这样故障后,还有可能造成连锁反应的出现,如扒门停梯,电梯不能良好启动等,这部分问题的出现对居民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电梯设备为机电系统设备,从工作原理角度讲,在信号传输作用下,完成指令接收执行。实际传输中,受电磁干扰影响,不能良好工作。干扰源于电梯自身以外的电网电磁波与系统变频器发射信号,在这种影响下,对信号传输速率具有一定影响,并影响系统内部控制板通讯系统与电子芯片,造成控制主机死坏与信息传输缺乏精准性等。

3电梯检验中控制系统常见问题策略

3.1全方位管理电梯控制系统内部安全装置

要想确保电梯良好运作,需以科学管控控制系统为基准,全方位检测系统内部安全装置,从而做好电梯检验工作。系统内安全装置涵盖多个元件,如安全门与刹车等,这部分元件对电梯运转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作用。作为工作人员需进行精准化检测,发现设备潜在故障,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以控制器安装为主,工作人员安装前,需掌握电梯设备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化作业,保证速度控制器与电梯结构安全钳合理衔接。除此之外,工作人员着重检查安全门,防止安全门由于元件老化问题,对电梯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3.2健全控制系统短路故障检查流程

电梯控制系统内,短路故障是极为常见的故障问题,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作为工作人员基于短路问题安排相关的检验程序,保证检验具备准确性,排除相关隐患。一般来讲,短路故障流程包含两方面,一种是对电流间短路故障进行检查,开展电路分析工作,目的是为了排查电源间短路故障。另一种是全方位优化电路短路检查流程,将两者结合开来,确保控制系统良好运行。一般而言,短路故障是由于电源间短路与局部电路短路造成的。当电源间发生短路,形成短路电流,造成熔断器内部熔体被损毁,该类短路现象易被工作人员察觉。只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电路进行检查,便能探寻到电路故障所在。如果局部电路发生短路故障,短路并不会出现过大电流,熔断器也不会完全失效。只要利用与工作相吻合的继电器断开内部组件,便能有效处理故障。

3.3断路故障对策

总体而言,短路故障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开关元件彼此接触缺乏合理性,或是导线接头拧的较紧。对于电线线路自身而言,犹如盘根错节的网,如果任一部位元件结构发生断裂,都会造成网的瘫痪。要想防止出现这样的现象,工作人员采用定期排查的方法,指派专业人员进行轮班式排查。对于电梯控制系统检测来讲,以特定检测流程为指引,保证检测作业的良好推进。工作人员优化控制系统内部断路故障检修程序基准上,掌握流程具体内容,方能发现故障后利用相关措施解决问题。作为工作人员发挥万能表作用优势,保证故障检测具备精准性。综合间检测电梯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需检测电压档。第一,员工需确保电梯内部电源为断开状态。第二,深入探究电路内原理图,从而判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查找故障在控制系统内的位置。全方位检测电压档时,员工以电路原理图为主要参考,获得精准化电压值。在这样基础上,结合电压值找到故障位置。

3.4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

电梯控制系统中,不管是短路还是断路障碍,对电梯正常运行会造成阻碍,更为严重的是会出现安全事故,导致巨大的损失。要想防止不良现象的出现,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应将安全防护措施落到实处,设置安全装置。如电梯系统内安装紧急停止开关,如果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电梯控制系统不能良好运行,这个时候紧急停止开关便会发挥作用,启动强制阻止电梯运行功能,保证检修人员安全性。除此之外,安装位置开关,用来防止电梯超出规定位置。

3.5普及人们安全乘坐电梯知识,提升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电梯类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据一定地位,基于这样的情况,培养人们乘坐电梯安全意识极为关键。人们乘坐电梯时,自觉乘坐电梯,遵守相关安全守则。成人发挥模范作用,引导孩子安全乘坐电梯,不能由于时间挤入电梯使其处于负荷状态,有效维护电梯,避免不良操作造成电梯控制系统损坏,减少事故风险,对自身安全保持着负责的态度。从社会大范围讲,定期组织安全讲座,目的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向社会灌输安全乘坐电梯的必要性,降低电梯事故的出现。从学校角度讲,学校开展“电梯事故”活动,确保学生掌握安全乘坐电梯的意识,乘坐电梯过程中不应做哪些危险动作和相关注意事项。此外,以一封信的形式,家长加强对孩子安全意识的灌输,日常生活中,家长起到示范性作用,文明乘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调动群众安全意识,提升文明素质,从而解决人为因素引发的电梯控制系统异常。相关部门秉承着责任意识,针对主管电梯安全问题的部门,加大员工管理,使其提高责任意识,让其了解自身工作重要性。作为电梯管理部门需健全管理机制,将电梯与时间点落实到个人,让其自身工作与电梯安全运行相联系,避免发生事故无人承担责任的现象出现。构建电梯检修专门时间表,保证电梯无故障运行。在这样基础上,对培训工作人员工作技能,提升人员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事故导致的损失。

3.6加大电梯安全装置管理

(1)极限开关。电梯轿厢上下移动中,限位开关出现故障,轿厢行驶到最低不会停止,会继续下降与上升,造成轿厢下蹲,不然造成伤害货运与电梯乘客。电梯中能够安装限位开关,执行极限二级保护操作,电梯轿厢失控时,该操作有效关闭电梯电源,停止电梯轿厢,给予电梯人员安全以保护。(2)限速器。从类型角度讲分为两种,一种是锤式限速器,另一种是离心式限速器。轿厢额定速度低于下降速度以下,电梯安全电路被切断,维持电梯制动器。如果电梯减速不能停止限速器旋转,利于控制系统制动轿厢与牵引机安全停止轿厢。(3)安全钳装置。限速器驱动下的牵引钢丝绳断裂,电梯轿厢利用安全装置固定在轨道上,确保安全停止,一般来讲,电梯轿厢配重框架上,将安全设备安装其中,给予电梯运行以保护。传统利用的安全装置以单向为主,源于过于电梯爬升速度高于下降速度。伴随电梯技术快速发展,电梯上升速度不断加快,双向安全装置具有极为广泛的利用。(4)底坑急停开关。如果电梯设备控制系统发生问题,从而不能发挥控制功能而下落,在这样背景下,坑底还有工作人员的情况,要想保证工作人员安全性,需及时按下底坑急停开关,利用强制性关停操作,使得电梯设备运行停止,避免轿厢威胁检验人员安全。(5)补偿装置,电梯控制系统内包含补偿装置,其具备极为重要的作用,确保电梯平衡性,防止轿厢承受过大载重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补偿装置在控制系统中起到辅助性作用,是经常利用的一种设备。

4结语

酒店安全管理范文4

关键词:高校;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1高校做好安全用电的意义

(1)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电能使用方便,易于产生,便于运输,利用率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高校教学、科研、生活哪一方面都离不开电,没有正常电力供应,多媒体教室上不了课,科研仪器不能使用,食堂不能保证可口饭菜供应……所以高校做好用电安全管理,是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更是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创建良好育人环境的需要。(2)保证高校供电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的需要。高校对变、配电设施的操作、高压电工等工作加强管理,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各条规定,并加强用电负荷的控制和管理,严禁私拉私接电线,严禁私自加装使用大功率或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器设备,以防止过负荷造成设备损坏,甚至酿成火灾;保证从事带电作业人员的设备安全,必须配备一些必要的安全用具和措施,一般作业人员禁止乱动电气设备,才能保证高校用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运行。(3)保证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需要。当前,在国家的大力号召和推广下,高职院都能积极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为了学校安全用电管理,规范用电行为,实现开源节流,防止用电事故的发生,诸多高校改造或更新用电设备,推广节能新产品,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如对中央空调、分体空调、教室照明等耗电量大的设备设施,实现无人化智能管理;推广绿色照明技术,大量采用LED节能灯;对学生宿舍采取用电限量管理等。这些举措都是加强安全用电的管理手段;是珍惜电力资源,强化节电意识的需要;更是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需要。(4)保证高校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的需要。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是高校正常运行中不可缺少重要因素之一。但用电是存在极大的潜在性危险源和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不懂得安全用电知识,不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就容易造成师生员工触电伤亡、电力设备损坏等意外事故,所以“安全用电,人人有责”。高校师生员工应自觉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和觉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

2高校用电安全风险管控应对措施

高校历来重视安全工作,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用电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意识较薄弱,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日常检修不到位等问题。高校要做好用电安全风险的管控,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健全用电安全管理组织。高校要做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高校应成立用电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应有校级领导担任,办公室设在后勤部门,由后勤部门负责人任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行政办、宣传部、工会、学工处、团委、资产处、后勤中心及各二级学院、直属单位和部门等。全校做到行政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二级学院、处室领导、直属单位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用电安全管理网络。领导小组应不定期召开专项会议,研究部署学校用电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确保学校用电安全管理工作“时时有人管,处处能落实。”(2)完善用电安全管理制度。高校要做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制度建设是根本。高校是做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制订完善的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学生宿舍、实验实训室、图书馆、食堂、超市等人员密集、用电量大的场所的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还有施工用电、临时用电的管理措施等,同时还要明确用电管理部门的岗位职责,应规定所有电路安装、电器操作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如高压电工操作证、维修电工证;各变电所、强电间等应符合用电安全规定,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师生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用电制度,严禁私拉乱接电源,严禁违章违规使用电器,严禁电源线路超负荷使用。高校应严格落实用电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落实用电安全责任制,年度内未发生用电安全责任事故的各二级学院、处室,学校应发放用电安全奖励,反之,则给予相应处罚。(3)加强用电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增强师生员工用电安全意识。高校要高度重视师生员工的用电安全教育,大力普及用电安全知识。要利用主题班会、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手册、电子显示屏、校园网站、微信、QQ等宣传介质,开展形式多样的用电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使安全用电知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师生员工熟悉自己办公或宿舍主空气断路器(俗称总闸)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触电或其它电气事故时,应第一时间拉闸断电,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要加强安全用电的教育宣传,强化人走灯灭、人走关闭所有电器开关的习惯养成。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科学用电”、“安全用电”的观念,杜绝那些常见的不安全用电行为,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更多师生员工了解基本安全用电常识和触电急救常识,进一步提升高校整体用电安全管理水平。(4)加强日常检修与维护,确保用电安全运行。高校要根据电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对有危险的重要部位,如变电所、强电间等设立危险标志,防触电事故发生。后勤能源管理职能部门要制定的具体要求,要经常组织电力设施管理人员进行检查、检修,规范学校的电路,检查用电设施的使用安全,保障学校的正常用电。要加强电力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日常检修和维护水平,特别是对重要单位(部门),如科研所、实验实训室、图书馆、食堂等的用电安全提出明确要求,提高重点单位(部门)安全用电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各物业公司、各二级学院也要定期对所属用房的用电负荷和供电设施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后勤能源管理职能部门。

3结束语

总之,高校要高度重视用电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并把安全用电工作纳入校园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中,让各单位(部门)齐抓共管,共同维护用电安全,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全面推进平安、节约和绿色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柳婵.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6.

[2]林进鹏.高校公寓用电安全管理初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7,1.

[3]李春红.电气安全常见管理隐患[J].劳动保护,2018,3.

酒店安全管理范文5

关键词:酒店管理;食品卫生与安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随着一带一路的展开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国内外文化传播和经济往来进入了一个高速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星级酒店为此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保障环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食品卫生与安全。在我国,每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并不在少数,而且,酒店又是食品卫生事件的高发区。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08~2015年年均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99.63起、中毒7279.38人、死亡127.88人,平均每起事件发病36.47人,年均中毒病死率1.76%。而现在各个酒店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基层从业人员不完全了解食品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及操作规范,中层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不清楚具体食品安全管理细则,高层管理人员虽然重视,但苦于招募不到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而高校中,虽然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很多,但是专门侧重培养食品卫生与安全监控管理的却是凤毛麟角。食品卫生与安全是食品科学下属的一门专业性课程,然而,酒店管理专业大都侧重于管理类知识的讲授,实操方面主要侧重对摆台、铺床、预定等技能培训。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知识的学习都是泛泛的、不深入的。因此,先对酒店管理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再分析如何实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目前很多学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酒店管理方面的,比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主要局限于酒店服务层面,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实际上,在酒店后厨和餐厅都离不开质量管理和监控,而相关课程设置少之又少,即便涉及到,也是在餐饮服务的授课过程中一带而过,讲解并不细致。

2.实践教学普遍少于理论教学

很多大学生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了解都仅限于食品要做得干净的层面。实际上食品卫生与安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尤其是关于餐厅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而目前很多学校过于重视该专业的理论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滞后,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这就使得学生往往徒具众多理论概念,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缺乏实践经验,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往往手忙脚乱,给企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3.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

很多高校在选择学生实习单位的时候前期调研不够全面,合作以后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实习培养计划,完全依赖于企业的安排。很多酒店和餐饮企业只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服务类操作性实习,极少能让学生参与到食品卫生质量监管的工作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锻炼。甚至有些学校完全放羊式安排实习,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学生从未接触过社会,人际关系非常有限,所以很难找到适合的实习单位。有些学生由于懒惰,还存在着弄虚作假的情况。而实习的不充分可能会导致毕业后就业的难度增加。

4.师资力量不足

食品卫生与安全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而大多数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只招募管理类的教师。这就导致即便开设了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相关课程却找不到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甚至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不得不砍掉了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程。

5.没有针对性教材

目前国内食品卫生与安全相关教材并没有明确区分,大都是食品加工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导致现有教材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存在针对性不强、知识点不新等问题,亟待改革。

二、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的教学开展情况,必须要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整体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行教学改革。

1.课程设置要多元化

可以考虑在酒店管理专业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以讲座的形式开展食品卫生与安全教育。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在日常集体生活中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可以激发他们以后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相关的课程还有食品营养学,鉴于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知识的衔接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分别在两个学期先安排食品营养学,然后再安排食品卫生与安全。在系统学习完食品卫生学知识以后,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让有志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比如《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不同人群的营养搭配》等课程。

2.设置更灵活的作业和考核形式

按照以往惯例,对学生的作业和考核基本是以纸质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批阅。为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教师可以采取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去校内餐厅和校外餐饮机构走访调查,以消费者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对于问题的总结汇报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制作PPT和录制视频的形式。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经营管理者的视角去寻找兼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汇报。通过各组同学之间的交流拓宽整个班集体的知识面,也锻炼了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课程的考核形式上,要兼顾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一定程度上加大实践考核力度,结合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实操过程的具体操作及实施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3.合理安排实习

学校必须要与社会上的酒店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习制度,尤其是在酒店餐厅顶岗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巩固酒店餐饮部门食品采购、初加工、深加工、运输与流通、销售等环节所涉及的各项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同时,也应当考虑与除酒店之外的一些实习单位建立合作。例如食品加工厂、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餐厅等。拓宽学生的实习范围,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就业选择的机会。

4.积极招聘相关专业教师

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教出专业的学生。可是,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教师一般不是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所以,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应注重师资力量多元化,可以适当招聘专门研究食品营养与安全的教师任教,最好是既懂食品卫生与安全又懂管理学的老师。这样可以把酒店管理中关于后厨和餐厅的管理和食品卫生与安全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更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并且针对教材不专业的问题,应当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相应的专业教材。

5.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参考“万豪班”订单式培养的模式,高校也可以在学生接触专业课之初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和企业筛选,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由企业出资资助一些致力于从事餐饮管理和食品卫生监管的学生,并协助学校聘请有能力的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做外聘教师。实习的时候也有针对性地派遣学生到酒店的餐饮部门进行锻炼。如果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核,毕业可以直接进入酒店成为正式员工,缩短甚至取消试用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并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同时又可以为企业提前储备所需要的人才,还可以减小学校师资配置方面的压力。可谓是一种“三赢”的培养模式。

6.编写专业教材

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的教材。此教材既要兼顾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知识,又要兼顾酒店后厨管理的知识,应与食品加工专业的食品卫生教材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加入食物中毒的急救和处理以及后厨原材料质量监控等更加专业和详尽的知识点,使其更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使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各大院校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时,既要重视管理学方面的教学,也不能忽视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的教学,要使知识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从教材、课堂和实习单位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尚生锐.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模块化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李路.基于行业需求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餐饮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

[3]黄薇薇,周海燕,沈非,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贺丹.基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

[5]龚花兰,屠静芳.高职院校食晶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

[6]白晨,王淑珍,黄玥.食品安全内涵需要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建设中的理解与认识[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

[7]杨爱萍.从食品安全事件看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

[8]严雅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学园,2015

[9]张帅.浅谈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10]甄少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3

酒店安全管理范文6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程档案;安全管理

1电力企业工程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工程档案所涉及到内容非常广泛,其专业性也很强,安全性也比较高,电力工程档案在形成、利用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在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与借鉴作用,但是人们往往忽视这项工作,实际上电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应当贯穿于整个电网工程的各个环节和始终,完善电网工程档案工作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使电网工程档案资料完备、标准,达到国家有关要求,以确保电网工程档案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既是电力工程管理水平的真实记载,又是鉴定电力工程质量、界定相关责任的重要依据,还是工程竣工后设备运行管理、电网长远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料,其作用十分重要的。完善电力工程档案的建设要以利用为本,它在工程中的管理效应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1)完善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是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2)完善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是有效减轻农民负担。(3)完善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是为项目后评估提供依据。(4)完善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是服务于电网运行与发展,是电网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依据。(5)作为界定责任的法律依据,一旦出现经济纠纷,便可以依靠详实的电力工程档案资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6)发挥电力工程档案资源的信息优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提供档案信息方面的原始权威和准确可靠的独特优势,更广泛地实现档案的价值。

2电力企业工程档案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规范制度

要制定电力工程安全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制订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制度,明确电力工程档案工作原则、档案归档的范围、档案归档的要求与责任,重要的电力工程档案资料实际情况与流向要进行跟踪管理,使电力工程档案形成归档的整个过程都做到有章可循,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使得每个部门都重视工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2.2工程与档案同步进行

从施工组织计划开始,将档案资料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之后的现场勘查、施工方案设计、审核、制定停电计划、组织施工人员、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保证档案资料在每个环节开始时一同开始,结束时一同结束,档案资料与工程实体同步开展、同步闭环,以档案来有效检验工程进度与质量。按照以前的管理模式,是先工程后档案,常常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不真实的情况,而为了把控工程的质量,项目负责人经常需要每天跑点,了解工程的进度、开展质量检查,但在现在项目多的情况下,项目负责人每天跑点就不太现实了,根本跑不过来。在人员少项目多的现实情况下,档案管理的优势就很好地体现出来了,只要在工程开展的同时做好档案资料,项目负责人就可以根据档案资料来对项目工程开展抽查,通过档案资料的记录能迅速发现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设计方案与项目进度资料的对比,能够以物资的使用情况来判定工程的进度,并且对工程的准确量有明确的把握,规避了施工队领用物资的随意性。档案资料与工程实体的同步开展,还保证了线路GIS数据能够在工程完成后及时提交,不再需要运维人员进行后期采集和录入,对线路的运维也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2.3要重视电力工程档案管理

积极主动宣传、协调、配合,争取领导的支持和重视电力工程档案。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早期参与,主动服务和协调配合是做好电力工程档案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定要设立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领导层以及各级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就形成一个工程档案管理的网络,档案管理还要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打印机、复印件等等,档案用品也要配备齐全,保证电力工程档案工作顺利进行,电力工程档案在收集整理、移交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4实施动态电力工程档案管理

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贯穿工程全过程,工程的管理、设计、施工和监理人员对电力工程的情况更为了解,大量的资料产生于他们手中,而且他们还是今后利用电力工程档案主要人员,准确完整规范的电力工程档案是建设者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创造出来的结果。所以,电力工程管理与技术员在电力工程每个阶段,都要先自查原始资料,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进而确保电力工程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电力工程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按照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进度,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在检查验收电力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时候,也要检查电力工程原始资料,或者记载管理的实际情况。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这种动态的管理模式,既可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责任,又有利于电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指导和监督。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档案真实的反映了整个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对于电力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一定要树立电力工程档案的安全管理意识,将电力工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保证电力工程档案安全与完整。

参考文献

[1]李健民.浅析电力企业工程档案保管[J].科技信息,2016,25(17):205~206.

酒店安全管理范文7

关键词:煤矿生产;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煤矿生产技术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供电安全问题、管理制度缺失问题等,其中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问题至关重要。要保证煤矿井下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做好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的相关问题

1.1施工设备相对比较陈旧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影响供电有效管理的实施除了相关的施工人员之外,还与设备有着直接联系。设备的好坏、缺失都能直接作用煤矿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管理好设备资源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供电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保证,更是经济效益的基础所在。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设备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设备资源经久未换,设备过于陈旧、老化,设备兼容性比较差。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知识设备超负荷运行,对于设备的更新往往不是很注重,导致生产过程中一直使用陈旧的设备,这或多或少再生产的过程中就已经埋下不小的生产安全隐患,不仅无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对生产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1.2管理制度的缺失

煤矿生产作为一种地下生产方式,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现实中,我国的煤矿井下作业的监管机制并不是很完善,这主要是因为煤矿企业不够重视制度的形成,导致制度过于形式化、过于片面化。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若是只有技术运用,没有相应的制度或者比较完善的制度,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管理。煤矿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内部特点,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相应机构,并认真加以实施和践行,有效地提升煤矿机电设施的自动化水平,注重对相关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首查抽查。为了保证制度的有效进行,应该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小组,由监管小组严格贯彻制度的执行,但是我国的监管小组的建立形式还不够规范,监管小组的智能还不够明确,导致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另外,在机电操作人员制度管理制度方面,由于煤矿企业没有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人员管理制度,导致有些项目不能有效地开展和执行,严重影响煤矿生产效益。

1.3施工设备的管理有待提升

在煤矿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细节问题比较多,既要注重基础设备的监管和养护,还要注重基本工程和人员的监管,这都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一样,在煤矿生产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和地位。首先,就要注重井口相关设备的把关工作,保证输送方面的安全,但是由于制度的却是,管理形式不容乐观。其次,煤矿企业不够重视机电设备的更新,导致项目开展的延迟和落后。另外,在相关的机电设备的文件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旦丢失和破损,直接影响整个生产项目的开展和质量的提升。

2提升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相关策略

2.1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管理组织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要保证相关基础项目有效地开展和执行,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基础项目加以集中优化,根据项目的不同将管理小组进行有效地划分,有效地执行一对一的管理方式,促进不同的技术都能有所提升。相关技术单位要在实际项目的推进多称重,针对性建立健全电气管理小组,统筹兼顾井下作业的基本供电情况,加大对供电情况的监管,注重对供电设备、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从实际情况出发,组建相应的防爆电器管理组,注重对小型防爆电器的集中实验和管理,注重有效、及时地维护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基础电缆,加强对基础电缆的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检查。要保证煤矿生产管理和供电技术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应该管理组织的建立,以管理组织作为推手,促进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事实。

2.2建立健全相应的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建立健全有效地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要严格执行三关政策,保证检修、验收、入井操作三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煤矿企业的相关的施工队伍应该按照要求,严格注重这三项的监管和执行。首先,应该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注重对基础防爆电器设备的检修和整理,必须要保证基础设备的安全使用。在进行设备的检修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防爆装置的防锈工作,避免由于地下环境给相关设备带来不利的影响。若是在检修的过程中,发现设备出现相应的问题,应该及时加以更换和维修,保证整个设备有效地运行。其次,相关复杂人应该注重对机电设备的双验收,要求技术人员和基本防爆检测员同时或依次对整体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整个设备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如此才能保证设备有效开展。最后,应该做好入井管理工作,对煤矿生产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而言,其重点内容便是入井操作,所以相应的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对基础设备的反复验收,保证设备都符合实际要求和入井标准,对防爆电器的合格验收单进行相应的申报,保证文件管理的功效。

2.3注重煤矿井下机电供电技术的设计管理

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要保证生产项目的有效开展,就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环境评价体系,充分考量自然因素对供电技术设备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机电系统的设计要点,初步推进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实行。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基本工作的有效评估,注重预案的形成,注重对设备和电缆的细致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相应的设计图案,保证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质量和效率。

3结语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实际出发,注重细节化的管理,注重提升监管人员的管理意识,注重相关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注重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的建立健全,保证各个设备能够有效地运行,使整个项目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酒店安全管理范文8

1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

1.1如何对危险进行识别

当电网运转时,人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作,所以更要重视运行中一切的人为活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因素和安全隐患可以分为六种。而电力调度工作中的不良因素占据了其中五种,而且都是行为性质的安全隐患,包含以下几种:进行指导的时候出现失误,也就是在指导过程中,对违章行为进行指导时发生错误或对其行为进行指导发生错误;在进行操作时发生错误,大部分指进行工作中的一些不符合规则制度的行为;在监察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其他因素导致的错误;不良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

1.2如何对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安全工程对系统进行风险的评估,从而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质的定量和定性,以此对系统可能发生的隐患程度进行确认。通常选用的评估方法是金尼法,此方法主要把系统可能遇到的隐患通过三种因素进行数值进行分析。

2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调度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的对电网进行指挥,因此,调度管理人员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对管辖权限内所有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运行方面进行管理。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对发生的安全隐患下达的每条命令和操作应做到准确无误。如果在调度运行过程中发生命令错误或者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更严重的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以上带来的危害会给我们的效益带来极大的损失。

2.1在调度过程中的操作失误

在调度运行中,经常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不正确,或者严重违反了操作的规章制度所造成的。因此,培养调度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操作习惯至关重要。有关部门应定时对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培训和考核,让调度工作人员明确不规范操作所带来的后果,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谨慎操作,杜绝因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1)对工作单据进行严格审查与签收。严格审查相关工作人员所填单据是否符合要求,对审查符合标准的票据进行签收,不符合规定的一律拒收,并退回要求重写。

(2)对调度操作指令给予预令。对审查后符合规定的工作任务,根据提前书写的操作票并提前预发,在预发过程中必须互相告知姓名、单位、所在岗位等详细信息,并对预发实际和操作项目进行核对,在预发是说明预发调令。

2.2对调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采取防范措施

(1)对安全事故进行防范。在电力调度操作之前应根据当时的气温变化、负荷风度以及现场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分析,做出潜在安全隐患的分析,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或者大型节假日,应提前对运行方式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制定预案。

(2)在电力调度运行中采用的方式。调度人员应根据稳定原则,对电网运行的方式采取科学并且合理的调整,使电力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转,并保证用户的供电情况。对已经停电的用户进行及时的处理及恢复,尤其是对大型工程的供电和某些安保系统的供电应及时采取应对和解决。

2.3加强风电运行管理,提高电网运行水平

为了提高电力调度运行质量,加强操作管理力度,同时减少设备遗留的隐患问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切实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反对一切由习惯引起的违章现象,坚持“两票三制”。

2.4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管理水平

推广电力经济调度,在确保电力企业运行安全、稳定和优质的前提下,根据经济调度原理,减少站与站之间的电能消耗,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

2.5加强负荷预算的考核,提高预算准确度

负荷预算包括系统的负荷预测、风电负荷预测以及母线负荷预测,是制定日发电计划的基础,预测的准确度觉得着日后的计划是否接近电网的实际情况。每月进行统计个部门的负荷预算,加强对负荷预算的控制和管理。负荷预算是衡量电力平衡的标准,也是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