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讨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讨

摘要:在分析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对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探讨,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四项具体措施,以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常德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常德市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大湾区的建设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常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常德市要把握好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机遇,在更高层面和更多方位谋划发展、寻求合作带来的机遇,超前谋划、主动融入、积极对接。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一、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常德市的县域包括石门县、临澧县、澧县、安乡县、桃源县、汉寿县和津市,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为适应县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常德市县域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引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来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湖南省已出台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实施方案,常德市提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因此,常德市县域在省市政策指导下,可以提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理念、思路和格局,以一流的县域营商环境和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平台、大通道,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增强对粤港澳大湾区资金、人才与技术的吸引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外部发展环境优越。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协作的启动,常德市县域既可以接受发达地区的带动和辐射,又能发挥自身优势,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的竞争和合作。承接转移那些具有优势和强关联效应的产业,使之与县域原有的优势产业相结合,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因此,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常德市县域应积极主动对接,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的转移对接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二)湖南省为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政策依据。湖南省在2020年1月出台了《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要推进湖南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科技、生态、产业、民生等领域对接合作,让湖南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这为常德市县域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常德市县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自身条件,在农业方面,如桃源县的富硒农业,在富硒稻、富硒茶叶、富硒油茶等突出;汉寿县与安乡县在蔬菜种植与水产养殖突出;津市在食用菌与油茶方面形成特色;澧县形成“城头山大米”“澧县葡萄”“复润苹果柚”“双低油菜籽”的农业知名品牌;临澧县的杂柑与油茶;石门县在柑橘、茶叶与土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常德市县域均建有产业园,它们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特色。常德市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如石门县的壶瓶山与夹山,澧县的城头山等,农事节庆活动具有一定的特色,如石门柑橘节、汉寿蔬菜节、桃源枫林花海旅游节等。常德市县域交通条件优越。这为常德市县域经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对接积极性不高。目前,常德市县域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经济时,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理解比较欠缺,没有充分把握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内涵和意义,没有制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扶持政策,缺少招商部门对本地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牵线搭桥的规划,造成县域主动对接积极性不高。

(二)县域各部门各区域各自为阵。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多区域、多部门,这需要各个部门紧密协调,共同规划与制定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主管部门,不同区域与部门、企业之间大多各自为战,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效果比较低。

(三)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对解决对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没有完整的解决方案,造成引进时出现困难。

四、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一)总体要求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常德市委市政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围绕常德市“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总体布局,在机制协调、产业转移、生态合作、平台引领、人才交流等领域,推进产业园与重大项目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二)具体措施。1.制定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机制创新是常德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常德市县域要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倾斜支持。出台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产业、招商等相关政策,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以及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的支持。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在战略规划、政策衔接、产业协调、要素配置等方面的合作。2.构建常德市县域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产业是常德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通过所在县域的产业园(见表1),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能源等产业方面,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引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构建县域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大亚湾中南实业发展总公司,以常德正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核心,在澧县打造“三万亩供港供深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该项目将建设三万亩有机蔬菜种植产业园、鲟龙鱼养殖产业园,设立中国农科院博士站,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技术孵化、技术转移、产品溯源和标准制定,同时还将覆盖康养农旅等一体化建设,投资将达15亿元。3.优化营商环境,创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竞争力。为提高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竞争力,应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做法,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接轨的县域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提升常德市县域的投资贸易水平。澧县在深圳召开澧县高新区2020年春季粤港澳产业合作对接会,就吸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子信息、服装辅料、建材五金灯具、包装印刷、生物医药、轻加工制造业、电子商务七大产业板块70多位企业家参与对接。同时,常德市县域也应在交通、水、电、信息等方面加快推进,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硬联通。4.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措施到位。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所在县域招商局为对接的主管部门,负责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工作,由它组建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招商联络办公室和招商小分队,负责与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政府部门、常德商会联系。制定所在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在市场与产业的准入、政务服务、产权保护、政策支撑等方面,建立健全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体系,公布县域招商引资重点产业目录,对县域从粤港澳大湾区引进的重大项目,确定完成的时间和工作安排。同时根据工作分工,定期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督机制,督促各项工作推进落实措施到位。

五、结束语

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结合当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提出常德市县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以促进常德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家武,李军,罗富政.长沙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对策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07):71-73.

[2]曹立军.2020年常德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N].常德日报,2019-12-31.

[3]贾文艺,张建华.苏州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江苏商论,2019(03):100-103.

[4]陈进劲.澧县引资15亿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DB/OL].

[5]戴毅.澧县举办2020年春季粤港澳产业合作对接会[N].常德日报,2020-05-11.

作者:刘永建 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