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初探

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初探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纽带地位。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河南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县域经济出现同质性竞争、外延式扩张、点式发展等问题。构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分层有序网络格局、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外溢扩展、以多元创新驱动县域经济提质等是重要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河南;县域经济;新型城镇化;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路径的一次大调整,它更多地强调人、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的协调,集中反映在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上。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更多地体现在满足人的现实需求上,尤其是特色和个性化需求、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依据需求和供给的对应关系,必然要求供给结构做出较大调整,从而有利于化解剩余产能、提升优质产能。这些都为县域经济的再次飞跃提供了阶梯,使县域经济在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优化县域内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活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原住居民的身份和生活场所亦发生变化,其从事的工种需要重新调整。城郊接合部的居民完全融入都市生活,其赖以耕作的土地变为城市用地,居民个人需重新在城市中就业,政府的扶持起着关键的作用。农村的居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由于劳作成本较高,很多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以转租或合作经营的方式对土地进行流转,实行集中经营。大量劳动力的融入,挤占了部分工作岗位。政府应以不同居民的多元需求为引力,引导产业优化转型,为“人事相宜”匹配关系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条件。

(三)新型城镇化突破了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多重羁绊

首先,新型城镇化突破了户籍的限制,由原先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转向一元户籍制度。其次,居民的保险实现了全覆盖,解除了人的后顾之忧。再次,农地的经营权政策更为灵活,在充分保护原经营者权利的同时,允许其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转让。这些羁绊的解除,为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提供了方案,为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型城镇化的成果

新型城镇化的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环境友好、安居乐业。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和提升提供了支撑。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必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层次支撑。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诊断

全国其他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河南县域经济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环境、人口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弊端的产生。河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特征。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时,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好优势特征,减少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支出。

(一)发展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受传统思维和发展环境的制约,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同质性较为严重,集中体现为:1.发展理念同质一些县(市)的领导等、靠、要思想极为严重。一些管理者不是想方设法积极促进县域的发展,而是注重保证县域的社会稳定不受大的冲击。有的认为发展就是GDP问题,只要GDP上去了,其他的都不是问题,这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2.发展模式同质除河南西部、东南部、西北部部分县域位于丘陵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可以依赖资源禀赋发展外,其他县域均为平原地区,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其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县(市)达到70个。在这些县(市)中,只有少数实行“N+1”发展模式或“1+简单三产”模式,即“传统农业+N种特色科技农业”模式,“传统农业+缺乏竞争力的第三产业”模式,其余的则为无特色模式,依靠单一的农业经济为发展支撑。在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市)中,少数的县(市)在农业基础上利用科技或传统优势发展特色和多元农业,走着较为有竞争力的发展路径;还有一些县利用简单的第三产业作为第一产业发展模式的补充,其余的县都采用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依赖“一产同质性”。另一部分县(市)以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试图走工业带动的发展路径,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这类县很少。3.发展手段同质一些县(市)经济发展是以行政手段为推力实现资源的匹配,出现了很多“拉郎配”的怪现象,浪费了资源。此外,短期行为较为严重,往往“虎头蛇尾”。有主要领导推动时发展较快,主要领导更换后又急刹车,使本域经济发展遭受双重打击,甚至背上债务包袱。

(二)发展方式以粗犷的外延式为主,追求短期效应,丧失持续发展能力

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县域匆匆上马落后产能项目。如高污染项目、资源耗费型项目、过度依赖的房地产项目、无基础的创新项目、无技术含量的研发基地、初级生产基地等。这些项目的突出特征为:占地面头大、建设缓慢、可复制性强、生命周期短,善后问题处理复杂,多元主体纠缠在一起,政府前期运作的不规范等,造成停止运作后的企业善后处理历时长、成本高,这也是基层冲突产生的根源之一。

(三)以“点式”发展为特征,割裂了多元发展目标的关系

县域的发展千差万别,基础条件和技术条件悬殊,决定了县域采用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性。对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或特色较为鲜明的县域而言,多种行业齐头并进,具有普遍的发展优势。如巩义市的铝业、中牟的先进制造业、长垣的起重机械业等。而大部分的县域则是以“点式”发展为主。其特征是:在某一领域的某一点上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较为知名的企业,政府大力扶持,未形成连片发展之势,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模式。如郸城的金丹乳酸有限责任公司、沈丘县的金丝猴集团公司等。由于发展力量薄弱,这些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点缀,形成了一企独大却无带动力的格局。

三、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路径设计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国内外的很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基于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创新产业主导型、创新导向型、产业集群带动型、大企业带动型、资源依托型、中心城市辐射型、旅游支撑型和城乡协调发展型等。这些模式在各地的县域发展中都有一定的带动或促进作用,为本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正能量。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资源布局、地理区位、多元区域文化等对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要求选择的发展路径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一)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主导、多重点的有序网络格局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使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得以破除,域内的居民都是一样的身份;域内发展不再单纯强调工业类、农业类和三产类,而是作为一个经济体进行整体规划;经济发展成果几乎无差别地服务于所有的居民,不再有身份的区别。县域经济承载了域内所有人的重托和期盼,管理者肩上的责任更大。“一主导”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有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主导产业,在相邻若干县域中乃至省域、国内都具有较大或一定的影响力,能对相关产业进行拉动发展或重组发展。多重点则体现为重点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是支柱产业的有益补充,又能充分享用支柱产业的发展成果,实现重要产业的升级发展。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要形成多环节互相支撑的产业链,产业链的重要节点部位要作为发展重点;产业间相互支撑,形成多产业融合格局。

(二)制定以社会和谐为核心的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目标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不再仅停留在发展数量的考核上,更多的是投入和产出,效率与公平,发展和环境,物质和精神等关系的处理上。发展的成果在满足大众主导需求的同时,能更多地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经济增长与社会善治、环境治理协同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社会治理进步的重要体现。三者任何一环的缺失都是发展的障碍。目前,河南的县域发展正由以经济发展为重向社会善治和环境友好挺进,法治的力量和对美好环境的追求正成为社会的潮流。

(三)依据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选择有利的发展模式

国内目前较为成功和经典的发展模式较多,如农业驱动发展模式、工业驱动发展模式、休闲旅游驱动发展模式、特色产业输出发展模式、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产业链主动延伸模式、产业链迎合嫁接模式等。作为农业大省,农业驱动发展模式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探索,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模式实施路径主要有四条:①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引进外部资源实现某一领域的产业化经营。该路径见效快,影响大,是管理者乐于见到的模式;但其短视行为严重,往往不能有效带动地方发展,反而浪费宝贵的资源,需要政府选择项目时特别慎重,应与本地的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宁缺毋滥。②民间自发组成的合作组织,按照自愿入伙、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运行。其优点是愿景高度一致,可执行性强;不足之处是专业性差,存在的风险较大。③托管路径。一般散户将自己的土地、林地或其他资源托付给有经营意愿的第三方从事经营,按照契约获取约定的收益。该路径目前在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中较为普遍,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存在的问题亦十分明显,导致经营的风险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经营者的积极性。④农业的多种特色经营路径。该路径的实施对象包括两类人:一是外地的承租者,通过合法的程序获得土地的经营权,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享有应有的收益;二是吸引事业有成的本土人回乡创业。其优势非常明显:懂得本地的风土人情,关系处理顺畅;熟悉农业生产,尤其是对外界的信息掌握比较充分,对供给和需求关系把握准确,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脉络;资金充裕,资本上的困难少。当前,河南部分县域存在这样的经营者,如特色养殖业,特色水产业。但整体数量少,带动性差,需要进行积极引导。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在激活县域经济的同时,承接了大量本地人的就业,对于解决留守老人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经营模式来说,只有特色供给和多样性供给还远远不够,将供给无障碍地输送到全球各地,催生了另一条前景可期的“互联网+特色农业”路径。该路径强调强强联合、互惠互利、专业化分工、契约式供销联盟、风险共担,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与信息共享实现产品的快速流动。

(四)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探索外溢扩展路径

县域经济的目标产业要与国内外优势产业链实现良好合作,自身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形成规模化的核心企业(群),否则很难融入优势产业链中。县域的治理者必须以务实和前瞻性的眼光审视并规划产业的发展,可用ABC管理法实行分类管理,抓住关键的少数。对于选定的产业,不能孤立式单点发展,需要组成链式模式,实现多领域、多企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多种限制条件,河南省很多本域产业在行业中处于较为明显的劣势地位,需借助外部力量实现产业升级。一是引进外部的龙头企业在本域设立研发与生产基地,本域骨干企业主动融入其主导的供应链体系,借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该做法在河南县域中有较为普遍的共识,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社会效应大,能较快带动本域的产业发展并有很大的溢出效应,增加GDP总量。二是引进外部的智力资源,支撑本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该做法更多的是购买龙头企业或技术机构的成熟技术,成为该技术生产条件下的一名成员,进而实现产业的跳跃式发展。三是主动成为龙头企业的分支机构。这涉及企业的兼并与重组问题,可能在文化融合上存在较大的障碍,需引起特别的关注。四是主动成为强势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这一路径要求本域企业的竞争力较强,能为产业链的增值贡献特殊能力。在现实操作中,前期往往成为强势产业链的生产基地、原材料供给基地等,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增值的作用有限。本域产业管理者需要在合作框架协议中保护核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最终成为产业链的重要增值环节。

(五)制定扶持和激励政策,以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社会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是县域经济良性持续发展的关键,亦是产业升级发展的最有力的支撑。借助外力实现目标产业的快速发展后,一批代表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企业会脱颖而出,成为本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而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技术的升级换代为支柱,瞄准世界关键技术发展前沿,实行产学研联合攻关。将本土研发基地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不断地推出引领性的成果,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适应性转型。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激励创新发展的政策,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的一体化创新体系。作为传统的经济大省,河南省要站在经济强省的高台上,创新发展是唯一持续路径,需要在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安排、渠道设计和市场布局上超前谋划,构建立体式创新体系。一是在省内原有180家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重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经过近10年的建设和发展,集聚效应凸显,集群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活力,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新型城镇化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产业集聚区提出了更高的使命,要求整合区域的优势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在集聚区内重构部级、省级和市县级的创新企业集群,带动集聚区内相关企业的转型发展。二是以迎合嫁接模式加入高端产业链。该模式更多地体现了本地区域经济发展主动对接外来经济的“侵入”,寻求二者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一对一”的融合和“多对一”的融合。具体是指本地优势特色产业瞄准国内外该领域发展的进展,跟踪行业内龙头企业的战略规划,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成为该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一环,融入创新供应链的企业群中,与行业内的众多先进企业组成强强联合的链条,实现本县域相关企业的跨越式创新发展,继而带动关联产业的集群发展。其结构包含三部分内容:找谁嫁接,即嫁接的对象问题;如何嫁接,即嫁接的路径问题;如何发展,即嫁接的带动发展问题。该模式需要理顺本域产业与外部优势产业链的关系、本域目标产业中的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关系、产业链与域内经济发展的关系。迎合嫁接模式不是实现域内经济的点缀式发展,而是要带动整个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对外部产业链的选择至关重要。三是充分调动、激发民间创新热情,营造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河南省目前的创新主体分为三类:一是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型。目前100家经认定的省级龙头企业为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支撑。二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群。河南目前确定了2029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不同行业中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发展。三是以高校、研究机构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构。河南省目前有33家协同创新中心在不同领域站在了研究前沿,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了关键技术、理论、方法等的新突破,为成果的社会转化提供智力支撑。占据社会广大空间的民间创新需要大力扶持,让创新成为社会的潮流。“高手来自民间,创新源自基层”的说法是有很强说服力的,具有创新意识和潜在能力的人士能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政府要为民间创新提供完整的服务链,为民间发明创新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援。同时,管理部门要为民间创新成果提供转化渠道,实现成果的价值转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作者:周广亮 王桥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