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在血管形态学诊断

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在血管形态学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在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MB-MCA)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就诊的疑似MB-MCA患者21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冠状动脉造影(CAG)与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CTA)检查,对比CAG检查和

CTA检查诊断一致性与狭窄程度与长度,分析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CTA检出浅在型MB-MCA52例,深在型MB-MCA44例,共99段MB-MCA段数,CAG检出浅在型MB-MCA47例,深在型MB-MCA44例,共94段MB-MCA段数,两种检查

方法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浅在型MB-MCA的MB长度明显大于CAG检查(P<0.05),CTA检查与CAG检查检出浅在型MB-MCA的MCA狭窄度,深在型MB-MCA的MB长度及MCA狭窄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CTA检查诊断深在型MB-

MCA与浅在型MB-MCA阴阳性均与CAG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1,Kappa值=0.91)。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可有效诊断MB-MCA,并评估患者实际病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诊断价值

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MB-MCA)是先天性冠状动脉生理良性解剖结构变异,由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心肌桥)及浅露于心肌表面的冠状动脉血管段(壁冠状动脉)复合[1]。MB-MCA可引起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2]。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及评价MB

-MCA,对避免重大并发症意义重大。CAG作为诊断MB-MCA的常用方式,属有创检查且费用较高,难以被患者接受[3]。近年来,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A因其操作简单快捷且无创,患者接受度好等优势,而逐渐运用于MB-MCA检查,但目前关于CTA诊断MB

-MCA血管形态学效果研究尚少[4]。对此,设置对照试验,以研究CTA相关诊断价值,旨在为MB-MCA诊断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就诊的疑似MB-MCA患者212例,(1)纳入标准①均无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禁忌症者;②心律正常者;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对碘剂过敏者;②无法配合相关检查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年龄为34~79岁

,平均年龄(52.78±12.34)岁;男121例,女9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合并疾病:高血脂45例,高血压89例,糖尿病47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采取飞利浦C臂血管造影机进行CAG检查。CTA检查:使用GE256排螺旋CT(飞利浦)进行扫描检查。扫描前训练患者配合屏气10s,CT检查前30s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国药准字:H11021022;生产厂家: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0.5mg,检查前准备完成后,指导患

者取仰卧位,脚先进。用CT机对其心脏隔面上至气管隆突之间的部位进行侧位及正位平扫。平扫结束后,以5ml/s的速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注射70~100ml碘海醇(350mg/mL),注射完后,再注射30ml的0.9%生理盐水。同时启动智能触发扫描系统,进行冠状动脉增

强扫描,共扫描8-10s。扫描结束后把全部原始横断面图像传输到EBW工作站,对CT图像进行重建。检查结束后两名经验丰富的的医生进行单独阅片,然后进行统一。CTA判定MB-MCA标准:MB-MCA表现为2个以上的平面显示冠脉走行于心肌内。其中深在型表现

为心肌纤维完全包饶血管;浅在型表现为血管周围1/2以环绕心肌纤维。CAG判定MB-MCA标准:MB-MCA表现为心室收缩期伴随短暂间歇性狭窄,舒张期冠脉正常。深在型与浅在型诊断标准与CTA一致。

1.3观察指标

(1)对比CAG检查和CTA检查诊断出MB-MCA的情况,包括浅在型及深在型占比。(2)比较CAG检查和CTA检查检测浅在型与深在型MB-MCA狭窄程度与长度。(3)分析CAG检查和CTA检查MB-MCA阴阳性的一致性。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式检出情况比较CTA检出浅在型MB-MCA52例,深在型MB-MCA44例,共99段MB-MCA段数,CAG检出浅在型MB-MCA47例,深在型MB-MCA44例,

共94段MB-MCA段数,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种检查方式检测MB-MCA狭窄程度与长度比较

CTA检查浅在型MB-MCA的MB长度明显大于CAG检查(P<0.05),CTA检查与CAG检查检出浅在型MB-MCA的MCA狭窄度,深在型MB-MCA的MB长度及MCA狭窄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两种检查方式的一致性比较

CTA检查诊断深在型MB-MCA与浅在型MB-MCA阴阳性均与CAG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1,Kappa值=0.91),见表3、表4。

3讨论

MB-MC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可分为深在型与浅在型。其患者壁冠状动脉被心肌异常包绕,在心脏收缩时会导致血流不同程度受限,严重者可引发心肌梗死或猝死[5]。因此MB-MCA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6]。但MB-MCA病因复

杂,通过常规检查难于进行准确诊断[7]。CAG作为临床常用的MR-MCA诊断方式,可观察血管腔整体,但在检查诊断时易受MB长度、厚度等影响,会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并且费用高、损伤大,还有可能引发并发症[8]。因此,MB-MCA诊断方式的选择已

成为临床关注热点之一。多排螺旋CTA检查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技术,随着临床科技的不断发展,CTA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逐渐成为冠状动脉病变无创筛查方法,其可充分展示局部血管在心肌内的走行情况,清楚的显示心脏与冠状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9,10]。研究

对采取CAG检查与CTA检查显示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浅在型MB-MCA深在型MB-MCA及MB-MCA段数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CTA检出不同类型的MB-MCA的水平与CAG基本相同。浅在型MB-MCA是覆盖的心肌组织较薄,在心脏收缩时对MCA压迫较小

,CAG检查时容易受到影响,而CTA还可准确测量MCA的厚度、长度与管腔的压缩程度,帮助医师从多角度、多方位直观显示MB-MCA。研究显示CTA检查浅在型MB-MCA的MB长度明显大于CAG检查,CTA检查与CAG检查检出浅在型MB-MCA的MB长度,深在

型MB-MCA的MB长度及MCA狭窄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表明CTA确可更有效检测浅表型MB-MCA的MCA狭窄度。进一步研究显示CTA检查诊断深在型MB-MCA与浅在型MB-MCA阴阳性均与CAG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CTA检查诊出MB-MCA)血管形

态学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CTA还是一种经济方便、无创的检查技术,患者接受段较高,但对于条件许可的患者,可联合两种检查方法,优势互补,提高诊断效果。综上所述,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可有效诊断MB-MCA,并评估患者实际病情,具有较高临床

价值。

作者:王亚军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人民医院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