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浅析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各行各业及其内部企业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不过,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在运转过程中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相关人员过度重视单位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经济管理等方面,导致单位内部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及管理制度,极大地降低了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对单位的运转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相关单位及人员须转变思想观念,严格根据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度,科学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同时解决传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文主要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

1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概念

所谓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以国有资产为基础而建立的单位。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单位,事业单位主要以文化、教育、科技及卫生等方面的工作为根本任务,并以此来提高社会整体的公益水平。而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实现其预定管理目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并对社会整体的经济水平产生影响。在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过程中,为了对单位内部财务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单位管理人员同样需要加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借助现代化技术与设备,解决传统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单位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2新形势下开展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意义

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转的过程中与其他企业或单位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其宗旨是为社会提供服务,而非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部分事业单位逐渐转变了生产运营的具体模式,部分单位管理人员逐渐加强了单位运转模式与相关市场体制之间的融合,转变了单位的运转模式,并对传统事业单位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同时,事业单位通过加大经济管理工作的力度,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身经济效益,降低国家有关部门的财政支出,以此来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水平。

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现有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当前时期,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其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忽视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无法对现代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与保障,极大地影响了单位资金的安全性。此外,单位内部相应监管体系的缺失,进一步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与发展。

3.2缺乏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能力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并对经济管理工作整体的水平与质量产生影响。为此,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通过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能力的提高,保障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过,在部分单位内部,相关人员对该方面的忽视,导致经济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的缺失,由此导致某些财务漏洞现象的出现,这进一步增加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相关问题出现的概率,并对单位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3.3相关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在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相关单位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思想理念,忽视了经济管理工作对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导致单位内部缺乏足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且现有的工作人员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无法保障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进而对单位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2]。

3.4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由于经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事业单位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陷入财务风险等问题。因此,风险防范意识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相关单位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较为传统且具有局限性,同时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再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监管体系的缺乏,财务风险等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3.5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管理。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占据着核心且关键的位置,同时决定着单位内部整体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然而在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相关人员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视为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这种观念不仅影响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同时还会使管理工作变得混乱,极大地消耗了单位内部的资金成本,并对单位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4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4.1加强成本管理。为了在新形势下开展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相关单位及人员首先需要明确成本管理工作的目标,并借助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引进外界优质理念与工作方式,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与质量,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济管理工作。

4.2优化投资管理。在过去,大量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主要用于建筑施工、日常办公用品或设备的采购、专利技术的开发以及专业人才的引进等方面。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事业单位内部资金极易被过度消耗,影响了单位的正常运转。因此,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大力开展投资管理方面的工作,为投资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目标,确保单位内部资金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4.3强化提高筹资管理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单位的运转与发展会涉及大量资金问题,这些问题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及人员应提高筹资管理工作的水平,并对筹资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进行优化调整,实现筹资工作的高效化与多元化,避免筹资工作受到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降低国家有关部门的财政支出,同时推动相关单位的进一步发展[3]。

5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5.1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制度。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为确保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相关单位及人员首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并结合单位内部原有的管理制度,来制定出更加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从而确保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能够稳定地运转下去,确保经济管理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

5.2提高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水平。相关人员需要明确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相关工作的水平与效率,同时降低经济管理工作问题出现的概率,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进步与发展。

5.3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对相关单位的运转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需要引进外界先进的工作理念与模式,并结合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度,对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充分的宣传、培训与教育,以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从外界引进专业人才,以此来创建一支更加科学、专业的管理团队,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进而推动自身的健康发展。

5.4增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通常情况下,由于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单位的管理人员不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导致单位内部对财务风险问题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极易造成某些不良问题的出现。因此,为有效解决传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令更多的单位员工都能够明确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增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并以此来保障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5.5大力开展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运转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解决传统经济管理中的问题,相关人员还需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大力开展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同时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确保单位内部资产及资金等成本的正常运转,进而确保单位后期的正常运转与发展[4]。

6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各行各业及其内部企业都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发展,其中,事业单位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并对我国社会经济整体的水平产生较大影响。然而相关单位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较为传统且具有局限性,导致相关单位在日常运转过程中缺乏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而导致单位内部资金及固定资产等成本的安全性受到威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根据有关部门政策制度与标准的要求,并结合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21):35-36.

[2]龚芳.新经济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5):39-40.

[3]卫芳.浅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及实现路径[J].智富时代,2019(2):51.

[4]陈洪国.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A]//荆楚学术2018年9月(总第二十三期)[C].2019:28-29.

作者:郭振华 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