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教学论文范例

几何教学论文

几何教学论文范文1

视听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发挥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将教学资源与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更好的认知体系.知识和经验从认知角度可以分为抽象经验、感觉经验和体验.抽象经验就是书面语言经验,只有符号含义而没有具象化;感觉经验就包括视觉听觉等,具象化的内容对感官直接刺激形成经验;体验就是综合化感受,可能包括抽象和具体的联系,是理解和积累层面的.从视听教学理论看几何画板的运用,应当是感觉经验和体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动态展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

二、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特征

1.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发展.

初中数学内容上更多的加入了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归纳、推理和论证能力进行培养.数学学习更多的是通过观察、类比和证明来获得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清晰的思路,能够形成数学思想.

2.注重学习兴趣的调动.

初中数学概念性内容多,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也更高.在初接触初中数学时,学生容易因为衔接不上或者思路不通而产生困惑,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这种挫败感干扰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运用更加适合学生形成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入数学世界.

3.探索性和实践性.

新课标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要突出知识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数学作为工具性学科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初中数学教育阶段也要融入适当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利用几何画板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动手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生能够结合概念形成经验性知识.

三、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绘图应用.

几何画板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快速画图,利用这一点可以减轻课堂上教师手绘范例的压力,更多的时间用来展示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几何画板提供了对应于实物的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也有对应于圆规等制图工具,无论是绘制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都能较为精准地完成.几何画板还提供了几何图形的参数设置,图形与数据结合更加直观,这也是将抽象和具象联系起来最直观的表达.例如,平面几何勾股定理,斜边的平方等于直角边的平方和,这个规律看似容易,但是如何验证一致都是比较困扰学生的问题.用直尺量从数值上可以验证,但是对于图形上的关系还是没有具体的认识,这时就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绘图功能,从图形关系角度入手,更好地验证这一定律.绘制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将各条边标示出来,用直尺功能对数据进行测量,运算即可验证数值关系.图形关系可以将直角三角形拆分开,以每条边绘制正方形(正方形的体积对应各边的平方),将斜边构成的正方形按照七巧板式切割成不同形状的分块,直角边形成的两个正方形按照已切割的分块形状进行切分,最终通过细节填补,我们会发现形成了两套同样的分块组,这也就说明斜边构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与斜边构成的两个正方形的总面积是一致的,也就从图形的角度验证了斜边的平方等于直角边的平方和这一定律.通过面积这种具体的对象表达边的平方关系,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从认知和记忆两个角度形成了图形与抽象概念的联系,来自视觉刺激的认识帮助抽象概念形成了更好的知识认知.

2.动画应用.

初中数学中无论是平面几何还是解析几何,都可以很好地利用动画功能.动画是对过程的一个良好诠释,学生对于过程的观察实际上也是在思维逻辑中形成知识,对于过程的感官刺激直接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连接起来,是抽象与具体之间最直接的关系.

四、结语

几何教学论文范文2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演示实验全部变为分组实验,使实验更具有直观性、示范性、启发性、教育性,在各类实验中更具有主导地位。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做这些实验,体现了在做中教和在做中学,真正达到了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参与、手脑并用;也体现了依学生为主体,依教师为主导,依动手实验为主线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共同做这些演示实验,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要注意观察、记忆、推理、判断。这样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规律的能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在做这些实验前,教师要讲解一些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使学生接触正确的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其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2指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全过程

提高了学生环保意识渗透了环保教育化学实验总是伴随着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不影响观察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的内容及仪器装置、变化实验的形式,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的好机会。如在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让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实验中用最少的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在实验装置中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及时烧掉。当前,微型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正在国内迅速发展。如点滴板实验,通过学生利用点滴板做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通过对比,使效果更明显。微型化学实验具有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节约药品、污染小且安全的优点如果我们适当的将一些污染比较大的实验改成微型实验,不仅适应了化学实验改革形势的发展,也减少了化学实验引起的环境污染,达到了珍惜环境、爱惜环境、保护环境的目的。

几何教学论文范文3

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模式应该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既具有可衡量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综合评分法(syntheticscoredmethod)作为医学综合评价方法的一种,能够综合分析比较数据的优劣,是一种较为适合绩效考核的科学评分法。其原理为根据评价目的及对象的特征选定必要的指标,并针对指标订出等级和赋值。以恰当的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并通过选定累计总分的方案以及综合评价等级的总分值范围,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最后决定数据的取舍。应用到教师绩效考核中时,根据日常教学工作数量、完成质量、教学贡献三个方面设计测量维度。教学工作量维度是以一个班级的中文理论授课课时作为衡量日常教学工作量的一个基本标准系数,教学工作质量维度按照360度评分法采用百分制测量。教学贡献维度按照业绩程度赋值,同时对每个维度中的相关指标设计相应权重,将工作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建立系统的绩效计算公式,计算各教学人员的一年工作绩效。绩效考核总公式如下所示:工作绩效得分(P)=教学工作量(按标准化课时统计)(M)×工作质量系数(Q)+教学贡献(C)

2各维度指标的构建

2.1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量是指一段时间内教师参加各项教学活动所实际达成的工作指标数。其中标准课时数是指一个学时的中文理论课程按1个标准课时计算,其余教学工作量均按此进行标准化处理。

2.2教学工作质量

教学工作质量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的产出,具体包括对学生的产出,是否能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感到所学内容生动有趣;对自身的产出,通过参加教学活动,能否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达到不断改进教学水平的目的。工作质量的判定主要根据相关人员的评分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获得。

2.3教学贡献

教学贡献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建设、教学课题、教学论文及教学获奖等方面所产生的杰出成果,并由此对学院的学科发展所带来的不同程度效益。

3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

3.1评价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挂钩

设定最低绩效值,未达标的教师将由医院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约谈、周会通报批评、取消授课资格等相应处理。对每科室教学排名靠前的教师,在年终时进行教学表彰,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教学风气。

3.2评价结果与教师岗位聘任及职称晋升挂钩

绩效考核连续三年有优异表现的,可以优先考虑晋升其教学职称。如果连续两年教学分数没有达到最低标准值的,将暂停当年教学系列职称晋升评比资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和“教学一票否决”制。凡年内拒绝接受教学任务、发生教学差错事故、出现严重师德教风问题或在教学质量检查考核中不及格者,在岗位聘任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3.3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将考评结果纳入年度医院核心人力资源考核体系,所占权重为总体考核分数的10%。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进行挂钩,每年的绩效考核结果将计入教师档案。同时教学管理部门将定期向人事部门进行通报,考核结论作为教师每年岗位津贴、业绩津贴和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

4绩效考核时需注意的问题

4.1考评分值和系数的设置

本考评体系仅限于借鉴已有的考评系统及相关文献资料,其系数和权重的设计不可能完全适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通过德尔菲法或头脑风暴法来尽可能多的收集专家意见,将赋值精确化,权重科学化,项目全面化。另外,将计算考核系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权重值,达到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体系的目的。

4.2日常工作量与教学研究、获奖的权重分配

由计算公式可知,本考核体系只设计了具体工作情况的权重,但是并没有针对日常工作总量与科研获奖情况再设计总比例系数。

4.3允许合理差异值的存在

几何教学论文范文4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简单地说就是把学生按照学习要求分组归类,形成合作小组。我的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不同学习内容的需要、性格特征的不同、能力水平的强弱、学习兴趣的差异等组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以三五人为宜,在分组的同时要注意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搭配。或者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管是以哪种方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基本原则都是小组成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教学《制作电子板报》一课时,在完成“制作电子板报”这个任务中,可以这样分组:把美术基础好的,色彩感知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合理分配到每个学习小组中,这样的分组既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和平等竞争的环境,又激起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为了体现在信息技术教学有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基本上都用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那么是否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呢?不是的。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等方面确定是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目的,有重点,避免盲目,流于形式,以收到最佳教学效果。如果只是为了用而用,盲目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则不但会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且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反而得不偿失。如我在教学《逛海西,排游记》一课时,在前面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插入艺术字、文本框、设置文字格式及调整版面编辑游记等内容,在巩固阶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运用“竖排文本框”为学校制作一副标语。又如教学《从剪贴画里找朋友》一课中的“插入剪贴画”时,我先示范,让学生在自主练习后,知道怎么插入剪贴画,随即出示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读懂书本上的内容和插图,探究剪贴画库中各选项的作用。

三、根据教学时机确定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自由性较强。那么在教学中该什么时候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呢?必须选好使用的时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学、质疑,对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才有必要合作,改用小组合作学习;或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点出现分歧、可能有多样的思路时,探讨就有价值,这时可以使用小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课堂气氛等方面,选择有利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在教学“插入艺术字”这一内容时,我首先创设小记者采访的情境,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漂亮的艺术字和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看到这些漂亮的字,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学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怎样插入艺术字,并在全班汇报。汇报时根据“自己学会什么就汇报什么,比比哪组同学的方法更独特”进行。这样,教室里就呈现出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热烈交流的场面,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通过适时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会怎样插入艺术字。

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评价激励作用

几何教学论文范文5

困惑聚焦在新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教学设计过程中,据笔者的观察归类,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过于追求课堂间学生的活动形式而弱化了地理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不少地理教师在公开课或比赛活动中,为了体现新课程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新理念,精心设计情境导入,内容呈现生动活泼,小组合作探究风生水起。笔者在参加青年地理教师教学能手大赛中担任评委时,遇到如下情形:上课内容为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各位选手都能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如有些以导游的形式带着学生欣赏各种地貌,有些则用谷歌地球软件展示,有些老师精心制作亲历的旅游电子像册配上动听的音乐等等,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强。但课后反思:大部分老师缺失地质作用概念的介绍、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性质对比、板块构造学说的讲解与应用这三大块内容,我们不禁要叩问:这节课究竟培养了学生什么地理素养?学生的什么地理核心能力得到提高?又如,高二“区域地理”教学时,某教师把“中亚”“西亚”合并,按“地形、气候、水文、土壤与植被”四块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尽管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得以充分地展现,但是它在本质上割裂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违背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原理,因而是一堂不可取的地理课。

2.过于追求生动震撼的直观动画视频情境而忽略了地理问题情境的精心创设

新课改倡导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现代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内容,是目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否则徒有其形,不见其神,这样的形式就有作秀之嫌,甚至过多花哨的形式反过来会冲淡主题,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如过于追求景观图艺术照片漫画等媒体呈现而冲淡了地图、统计图表、示意图、逻辑框图的应用与深度解读;穿插过多过久的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和动画,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核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3.过于追求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而疏忽了传统的地理“三板”基本功的训练与应用

不少地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上课时遇到突然停电或电脑发生故障的情形下,出现无法顺利地继续开展教学工作,或照本宣科,草草行事,勉强拖到下课的现象。还有些老师运用现代媒体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而在黑板上竟然没有一个粉笔字、一幅板图或板画,听课老师提出中肯建议,上课老师却说既然投影屏幕上已经出现了,何必多此一举。诚然,现代教学媒体为当今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技术,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交互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地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赏心悦目;但也带来了视角疲劳、浮光掠影、不易用笔记录、难于铭记在心等负面影响。而在多媒体出现之前,曾经支撑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三板”(板书、板图、板画)基本功的训练与应用,虽然一度被遗忘和忽略,现又重受关注和宠爱。“三板”的应用和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各有千秋,优势互补,应用起来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必须有机结合,促进地理课堂效益最优化。

4.过于追求预设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而压抑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偏重学生收敛性思维的训练而疏忽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不足。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媒体选择、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每个环节都精心斟酌,一丝不苟,偏偏忽略了课堂中最能闪现意外的思维火花、最富于创意的动态生成这一重要环节。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科学、合理的预设不仅不会压抑生成,反而能够充分考虑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精心挑选或设计有利于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创疑激趣、循循善诱,更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深度互动和动态生成。

5.过于依赖典型案例的剖析而忽视了选择非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升迁移

案例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不少老师未深刻理解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内涵,误把案例当成举例;把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方法当成是解决同类地理案例问题的“灵丹妙药”,缺乏举一反三、灵活迁移的能力。

二、原因分析

当然,地理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五种现象无法完全涵盖问题的全部。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重视新课改理念之形,忽视了新课改理念之神;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目标达成、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之形式,忽视了所有教学形式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核心能力的提升这一内容和目的。重新认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关系,有利于澄清纷繁芜杂的地理课堂表象,探寻高效地理课堂的本真,防止在内容与形式两者关系处理过程之中有失偏颇,有利于高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施。

三、改进策略

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信息技术素养三个部分。实际上,这三个部分也是相互包含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是指赋予地理学科特色的、有别于跟其它学科共有的普通能力的特殊能力。如:综合性与地域性是地理科学的两大基本特性。综合性反映在中学地理学科之中就表现为整体性;地域性反映在中学地理学科之中就表现为区域差异性或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因而中学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即整体性及区域差异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课程改革再怎么改,高中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和本真依然是学生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其主要策略为:倡导地理课堂自始至终都必须贯穿“问题驱动”,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案例化)、思维图示化(各类地理图像――也包含“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等”),通常称之为“三化”。在“问题驱动”的课堂结构中,必须设置一连串的问题构成问题链,要注意各问题之间的梯度与逻辑关联,总体上遵循先易后难、先典型后非典型、先具体后抽象再回归到新的具体问题的设置原则。以下主要探讨如何从整体性与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两个方面入手改进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四、整体性原理与地理教学设计

不仅自然地理环境存在整体性规律,在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也存在着整体性规律。图1反映了地理环境间普遍存在的整体性规律。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体现整体性思想,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和分析地理问题,教学设计各环节必须渗透和贯穿整体性原理。如分析气候的形成因子除考虑自然方面因素外,也要考虑人类活动;高三复习气候专题除分析气候的形成因子外,还要复习气候对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整体影响、对人文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乃至对地理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影响。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纽带和连接点,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属性。又如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节的教学设计,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必须贯穿整体性原则,人文地理内容核心能力要求是“区位”分析,在前面学习人口迁移、城市化、农业、工业等内容时,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这一共同的重要区位因素(影响因素)的分析。实际上,人文地理环境与自然地理环境一样,都存在整体性特征,突出表现为人类活动受制于各种区位因素,同时它本身又构成其他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亦然。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强调交通运输的布局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互动”关系,结合关联案例引导学生加深对“区位”复杂性、动态性的认识,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案例的典型性及非典型性选择与地理教学设计

传统的地理教学高度关注典型性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建立起一般的思维模式(答题框架),然后把它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工具,机械地套用在所有同类问题的解决之中。实际上,地理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性。从典型的案例中提炼出来的一般原理只有与实际情境的特殊性与非典型性相结合,才能丰富、调整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迁移,才能促成学生螺旋式递进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才能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结论与讨论

几何教学论文范文6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忙于讲解课件,操作计算机,一味的灌输教育,而忽视课堂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导致学生自主性参与和能动性思考体验的缺乏,这样不仅不利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方式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学科整合,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个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动自发的去搜索相关信息,比如电子教学挂图、其他电子图书报刊,讲座,报告,演讲等等各种各样的数字资源,并加以思考和整合。然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新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则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这样的角色。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随机调控,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把握。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校园信息化环境,构建高品质信息平台

开放免费的机房,教室接入网际网络等等为学生的检索信息提供便利:构建高品质的信息平台,对语文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比如按资料的类型分类,包括有音频和视频资源、网络课件、名师说课、教学案例,图片资料、动画素材、文献资科、等;按资源的内容方面分类,包括有文学,历史,地理,法律,经济,物理,化学,教材分析,教法切磋,学法指导,教师进修,以及配合各种阶段学习的辅导资料,测试题等等。并实现资源共享,与其他语文信息系统建立合作互相检索关系,以便用户根据需求,快速方便地检索、调用更多更有效的共享数字化资源。

三、建立新型考评机制引导教师与学生信息化

几何教学论文范文7

1.让学生喜欢阅读,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学校、班级、家庭要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投入到书的海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图书馆,组织班级学生定期到图书馆集中阅读,同时鼓励学生个人借阅,让书就在学生身边。在班里,为了增加图书数量,可成立“班级图书角”。建议每名学生各自从家里带一本书暂借班级,选一名学生作管理员,负责保管同学们的图书和借阅工作。这样,班级有多少名学生,应该就有多少本书,甚至更多,保证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教师还要精心选择一些标语贴在在图书角旁边,提醒学生的读书。目前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房间,为了使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的环境中,号召有条件的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既安宁又舒适的读书环境,进行简单地改造,把孩子的卧室变成书屋。家长平时送孩子礼物时最好是送书。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与语文其他环节的教学一样,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老套,无法培养学生稳定的、持久的兴趣,更无法驱动学生真正热爱学习、自觉学习。为了适应新的教改,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学、多读,教师点拨、少讲。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解课文,而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所以,要以学生自读为主,还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权利,使学生不再被动听讲,能够主动阅读,鼓励学生实践自我阅读的,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一篇课文,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即使是不够正确的认识,也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形成共同的认识。允许学生对于某些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只要这种见解符合情理即可,以此来带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性地阅读

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设定共同的任务,明确小组的责任,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在小学课堂中常见的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所积极倡导这种学习方式,因为合作学习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独自一人讲课、学生只知听讲做笔记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合作学习,能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发展的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采取如下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勾画出不懂到地方,圈点出重点,进入情境,提出自己到疑问,然后小组讨论,开展互动评价,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重视朗读,注重学生个人体验

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地朗读,注重学生个人体验。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情感,而朗读可以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体验。在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情感,陶冶学生到情操。小学语文教材到编排,为孩子们阅读的情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园地。教材到内容多是韵文,读起来容易朗朗上口,并且图文并茂,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意境方面,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体现出人文精神,学生必须经过反复朗读、吟诵、展开想象才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到情感。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创设有利于孩子们情感发展的情境,尊重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他们挖掘情感因素,努力升华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朗读是一种综合性活动,要读出个性,需要理解文章内容,要善于表达。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体会,表达出来也有一定差异。在朗读指导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站在个人的角度去体会、去解读课文,读出独特感受。努力再现其情其境,要惟妙惟肖,活脱脱地表达出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他们通过自己的精神劳动,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他们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从不同角度朗读,发挥学生到创造力,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几何教学论文范文8

1.1问题的提出

根据成都各大专院校的调查分析来看:足球教学和比赛中大多数学生都是用右脚常用脚去进行踢球技术的练习,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占院队比例15%,占校队的25%,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会用左脚踢球的人少之又少,左脚对他们来说只是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有的在失去身体平衡和重心,身体严重扭曲和变形的情况下,继续使用他的常用脚,因此比赛节奏变慢,先进的足球计战术得不到发展,不但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更是延缓了比赛的战机,甚至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样下去中国大学生足球水平甚至中国足球水平会落后于人滞留不前。

1.2研究对象

成都5所大专院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校代表队参考人数每队为22人,各学校院系队参考为5个院系,共110个队员,全部为男运动员。

1.3研究方法

查阅有关的论文和书籍,为该文的撰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3.2调查法。

发放问卷400份。院队200份,回收164份,有效率为82%;校队200份,回收174份,有效率为87%。

1.3.3访谈法。

2分析与讨论

成都大学校代表队左脚队员明显高于其他院校,反应出在教学及运动训练中教练对左脚技术重视性很高,从近几年的大学生足球联赛成绩来看,左脚队员居多和教练正确使用左脚球员及队员合理运用左脚技术的学校,比赛成绩都在其他学校前面,队员的运动损伤也是相对较少,所以左脚技术不可忽视。从事足球教学及运动训练多年,因不合理运用左脚技术所造成伤害,或是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案例真是数不胜数。从教学中可见:在一个简单的中路斜传左路直插下底传中技战术练习,中路传球提前量过大或者传球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是用右脚第一时间去接停球,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重心后移时用右脚去勾停球,就算是惯用左脚的学生接停球时也做得不是很到位,甚至有些学生还扭伤自己的脚。我们想一想,就算是球速很快,提前量过大,第一时间用左脚停接球也要比右脚去勾停球要合理得多,他们不是不知道怎么去运用左脚,而是没有养成一个合理运用左脚的习惯和一个如何正确运用左脚技术的概念。卡卡开始学踢球时也只会用右脚踢球,在他小的时候,教练就反复告诫过他,“若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必须两只脚都能踢皮球。”现在越来越多的球员,都注重两只脚技术的平衡性,因为现代的足球节奏越来越快,整体性越来越强,更加要求球员左右脚踢球能力的均衡,不允许任何队员在场上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调整,用你常用脚去完成下一个或者几个动作。在大学生足球联赛或职业联赛中,甚至现在高水平的联赛,两只脚的长距离传递,或者中后场队员的解围都需要左右脚均衡,在不作调整的情况下能用左右脚去处理好每一个球.长期没有使用左脚的球员,会导致双腿肌肉的不匀称,力量分配不均衡,甚至影响视野与阅读比赛的能力。比如右脚球员踢左边锋,教练看重的就是他内切的能力,用左脚内切后右脚的射门,这样对对方球门颇有威胁,如果右脚球员不会使用左脚,可想而知,他下底传中和内切传球的手段就少了很多,也延误了比赛时机。在比赛中,这样的情形也很多,左侧球员接停回传球或接中间队员传来的球时,大多数是背对前场用右脚去接停球,或者用左脚外脚背接停球,为什么停球者不用右脚支撑脚靠着对手合理的用左脚把球停下,身体面向场内?这样的后果不可想象,坏者被对方前锋抢断直奔球门,对整个后防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充分说明左脚技术的合理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3如何进行左脚技术练习和培养习惯

3.1左脚球感练习方法

(1)首先要练习左脚踝关节的灵活性。比如说:用左脚前脚掌拍球、脚外侧传球等等都可以练习左脚的灵活性。(2)左脚颠球:先一个人用左脚的(正面、侧面、脚弓)三个部位进行颠球练习,再左右脚的交替颠球练习,2人或多人的对颠练习等等,这样可以培养足够的球感,使得左脚适应于球的走向。(3)脚弓对墙传球,2人或多人的对传练习或左脚拉拨球等等都可以对左脚球感进行练习,熟练以后加上一些有对抗、有要求、接近与实战的传球练习,这些都会对左脚球感练习起到辅助作用,也是对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4)左脚盘带球。绕障碍物时先用左脚进行练习,加深左脚盘带球的习惯,在练习一段过程后再进行双足交替盘带练习;用左脚带球突破,可以先绕桩,左脚内外脚背都要会运球突破。之后,练习左脚内脚背的射门,不求弧度,但求准度和力量,可以配合着之前的绕桩进行练习,绕5~10个桩之后用左脚内脚背射门,加上了弧度,主要方法是任意球或者定点射门,最好是面对球门靠右的地方来练习。再后来,是左脚外脚背的射门练习,方法和内脚背的射门方法差不多。最后,是综合的射门练习,可以让一位队友配合练习,让他传球,练习者用左脚射门,在练习中左右脚交替使用,这样左右脚才能均衡发展。

3.2左脚的力量练习

(1)单腿蹲跳台阶,双脚蛙跳或深蹲练习等等,都是理论练习的好办法。(2)左脚长传、凌空解围或左脚的凌空射门。开始练习时不能失去自信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练了球感,又练力量,多练习一段时间,很快就能够吃准部位,长期下去,不仅仅练习了左脚的力量,也练习了对球落点判断的准确性。练习时注意小腿的迅速摆动,脚面绷直以免受伤。

3.3平衡练习

顺时针跑步练习,或许对你的惯性思维有一定的帮助。S型跑或无球的绕杆跑等等,都是练习协调平衡能力的一种途径。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