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校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谈中职校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组成,在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中发现,企业对目前中职毕业生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并不认同,这就需要将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与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文章探索目前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有效改革方法,旨在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实践教学”中的“实践”在《辞海》中的定义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组成。要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职业教育,要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将教育、人才、产业、创新相衔接,完善评价制度。中职校发展创新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需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而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需要依托教学模式,通过职场体验如深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参与工作过程才能实现。

1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首先,积极开展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改研究,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首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行技术工人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培养模式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作为中职校来说,在国家大力推行该教育模式的情况下,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学校和企业一起承担起培养技术工人的使命,学生的实践能力定能有所提高,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这在机械加工类专业培养中能体现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次,扬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世界各国为了提高综合国力,都离不开发展经济,而发展先进的机械加工业已经成为了重要途径之一。“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稳步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但也应看到,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20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努力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建议,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针对现状,提出充分用好企业资源,依托企业了解市场用人需求,从而具备优质培养资源的优势,促进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最后,促进“学以致用”。笔者教的是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任教十多年来,通过所带班级毕业生了解到他们就业岗位集中在机床操作方面。比如机械加工类中的数控专业,需求量最大的一般是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数控车床操作工占77.78%,数控铣工55.56%,加工中心操作工66.67%(以上为多项选择),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人员和编程人员只占总需求的5.56%左右,机床装调维修工5%,另外,约5%是数控技术管理人才。由此可见,中职校毕业生为了能适应一线操作,在校实践期间应当完成过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努力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可现状往往是根据设备、班级等安排实习,将教学与实习分离,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

2目前机械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素质教育、职业能力欠缺

现在提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关键是实践内容改革,应当注重理实结合,不仅要求学生学好理论知识,还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2实训设备不够完善

虽然各职业学校在设备上作了投入,但设备价格昂贵,毕竟数量有限,实训效果大受影响,多数中职生实践教学仍然采用先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后集中实践操作训练的方式。

2.3现有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实践技能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缺乏感性认识,使得教学效果较差,间隔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就会慢慢遗忘,而实践课分配的学时没有理论课多,时间上得不到保证,最后导致学生理论学不精、技能不过硬的结果。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改进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4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机械类(车工、钳工、数控等)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有些学校虽然引进了社会技术人员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但是现有体制和政策使得他们工作积极性不太高。另外,实践课指导教师不够,影响目前一些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

2.5学生入企实践机会有限

虽然企业与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众所周知企业忙于生产,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实践的。

3机械加工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途径

3.1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必须推进机械加工类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国内有很多教学方法,应用比较多的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多种教学方法等。国外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即强调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心,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论学习可以通过演示、动手实验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实践时要与课本理论相结合,书上讲的理论要经过实践验证。如利用书本知识进行计算,明白经验公式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好的实践效果;如工序、尺寸、公差、粗糙度的要求,要和书上的小批量大批量生产、尺寸最大最小极限、同轴度的定义、配合保证等理论联系起来。

3.2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在教改研究中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互帮互助,通过竞赛评比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另外,宝应中等专业学校与菲达宝开股份公司、宝胜集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有机会去合作单位顶岗实习。学校还实施了“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战略,与扬州德塑精密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共同搭建了“产学研”平台,把企业加工车间建在校园实训区,学生能够适时开展实践学习。

3.3把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的主阵地

基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培养模式,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学生进企业实习,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职业专业理论和实践。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岗位生产实习,校企一起承担对学生的培养任务;联系企业,承接生产任务,制定项目流程,分组合作,通过仿真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将企业环境和文化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请企业“能工巧匠”指导教学,改革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变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状况。

3.4完善学校教学硬件设施

依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是宝应县中职教育改革的办学特色。为了办好机械加工类专业,学校在教学实践场地建设和机床加工设备购置上作了相应的投入。笔者所在学校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了校内实训基地,基本的实习设备有:普车室1间,车床30台;数控车室2间,数控车床16台;数控铣室1间,数控铣床10台,数控加工中心2台,电火花线切割1台,下料机(棒料板料)1台;在实训车间设理论教室仿真模拟机房2间,并有装有宇航数控仿真系统的电脑45台;另外,每台数控车床铣床旁边都配有电脑。

3.5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成果,那么需要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密切合作,缺一不可,所以在教学研究中也试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借鉴企业的生产管理机制,建设高度仿真的教学环境,把车间搬进学校,形成教学实践课堂,营造企业生产氛围,实践教学实现企业化和共享化。企业师傅先指导实习老师,再由老师和师傅一起教学生,不仅使学生从一开始进校就能得到企业化的培养,还可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学生的职业能力。

4结语

教学改革需要完善的内容很多,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方法上,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明确学生在校实践学习的过程,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可以采取学生先掌握基础技能,然后在校内外生产实训,再顶岗实习的实践步骤,学生的专业课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实践教学,加快学生职业化进程,改革过程中的创新也有利于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董明云 单位: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