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音乐课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和感性认知的学科,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扮演者倾听者的身份,教师也很少与学生互动。因此,教师很难确切掌握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无法保证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体态律动不仅可以改变音乐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还能有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法应用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改革也逐渐深入,小学音乐课也受到了也来越多的重视,很多任课教师也对音乐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比如,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体态律动,可以更直接的让小学生从多个感官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和启发性。这样的方式更直观,也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好节奏和感情,从而有效提高音乐教学的实际作用。

一、体态律动的教学意义

(一)激发对音乐教学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性格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引导他们学习体态律动教学效果将大大提升。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中,学生只能通过听和唱的方式来学习。这样的方式是相对单调和枯燥,无法在一节课中吸引到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如果应用体态律动进行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改变教学方式的单一的问题,还通过肢体的运动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多种感官的体验将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1]。

(二)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音乐并不是直观可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和难理解。而体态律动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之处。通过肢体的律动,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和节奏。这种体验会加深他们对这段音乐的印象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与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教师可以随意的播放一些音乐片段,不对此进行任何讲解和说明,教师可以随机选一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现编一段。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创造力。如果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要予以鼓励,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在穿插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进行赏析,在开始体态律动的教学加深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一些小任务留给学生课下温习巩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体态律动的应用

(一)通过体态律动感受音乐节奏

音乐的节奏在大多数情况下能直接反应音乐的感情,而体态律动就是通过肢体动作最为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节奏。通常来说,音乐感情是欢快喜悦的话节奏会较快,而忧伤低沉的音乐则节奏较慢。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节奏来调控肢体动作的幅度和速度。比如,学生在赏析花之圆舞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轻轻的动脚,通过脚步的节奏来感受到华丽和喜悦的感情。在赏析故乡的原风景时,教师可以用手慢慢的引导学生挪动脚步,通过缓慢而低沉的动作,体会音乐中的悲伤和茫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指挥也是体态律动有效的方法。在指挥欢快而激烈的音乐时,动作幅度会更大;而舒缓平和的音乐则需要小幅度的指挥。教师结合肢体的律动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从而体会和理解音乐的感情[2]。

(二)通过体态律动加深音乐的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让小学生真正理解音乐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和讲解。通过体态律动,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解音乐的方法,让他们主动去尝试理解音乐。比如,在听到高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抬高手臂向上看;而听到中音时,则可以放平手臂平视前方;听到低音时,双肩下垂,手臂自然下落,通过肢体动作的不同动作,明显区分出各个音域。与此同时,音乐是欢快愉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轻轻的摆动身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这些动作,让他们学会区分音乐,乐于去理解音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学习[3]。

(三)通过体态律动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内容来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在进行摇篮曲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演唱过程中加入一些哄小孩子的动作,模仿父母照顾小孩子的动作,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含义及感情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模仿小孩子听到歌曲之后放松愉悦的样子,让学生加深理解演唱摇篮曲时的感情。体态律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三、结束语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体态律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肢体的律动中,加深对音乐节奏、音调的把握,对音乐感情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把较为抽象的音乐转化为有形可感的体态律动对音乐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刘宁.先秦礼乐和律吕之学在明代的复兴与回声——试论王邦直律学思想的成因[J].音乐创作,2014,(3):152-153.

[2]刘宁.试论明代中后期中国传统乐律理论的分野[J].潍坊学院学报,2013,13(1):28-30.

[3]刘宁.16世纪中西乐律学发展的共时性研究——兼论王邦直律学体系的文化特质和时代精神[J].潍坊学院学报,2013,(5):34-37.

作者:龚珊珊 单位:兖州区新驿镇店子联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