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即兴舞蹈教学特点

儿童即兴舞蹈教学特点

摘要:在儿童舞蹈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即兴舞蹈作为儿童的一种自主性探索,其意义及作用不容小觑,但是人们对舞蹈教育的观念仍停留在高精尖的精英式教育,过于看重儿童可以企及的艺术高度。即兴舞蹈以儿童为中心,以“启发—创造”为主要形式,本文进一步对儿童即兴舞蹈特点进行探究,以期提高人们对即兴舞蹈在儿童舞蹈教学、编创中的认识。

关键词:即兴舞蹈;儿童舞蹈教育;教学特点

“即兴”是人们所熟知的,是创作者根据当时的感觉,未经过事先排练,将情感与技能有机融合,进行创作或表演的一种方式,它的本质是发现与创造。即兴舞蹈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身体探索活动,在舞蹈过程中,即兴始于人潜意识的冲动,尤其是动作的发生方式上似乎介于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如今即兴是舞蹈艺术中一种特殊技巧,是当代舞蹈家们非常看重的能力之一。儿童即兴舞蹈,学术上目前将它定义为儿童在一定情境下自发地探索、创造和表演的舞蹈,体现了儿童珍贵的创造性。儿童借助道具进行即兴舞动,这是利用身体语言表达情感与内心情绪的舞蹈,不仅是儿童主动探索的表现,是他们精神活力的体现,还是他们自身情绪情感的表达,更是每个儿童独一无二创造力的呈现。即兴舞蹈具有舞蹈所拥有的一切最普遍的特征,将即兴舞蹈作为儿童舞蹈教学进行研究,就必须先了解其独特的舞蹈教学特点。儿童即兴舞蹈的训练是与“即兴”的本质与特征密切相关的,所以,笔者认为,儿童即兴舞蹈的三大基本特点即为感受性、游戏性和创造性。

一、用感受引导儿童即兴舞蹈

即兴舞蹈多以感性、感受为主导,儿童即兴舞蹈亦是如此,用舞蹈的方式来物化内在的感应和反映。通俗地说,即兴舞蹈是舞蹈者兴之所至而手舞足蹈,舞蹈运动过程中的感受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内心情感的感受,当人的情感到达一定的强度而用身体去体现出来,即“咏歌之不足,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矣”,这一舞蹈状态接近生活中人的自然状态。另一种是对自己身体的感受,关注自身,与身体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感受运动中的身体重心与力量的转换以及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个人为中心,觉察身体在不同状态下的改变,让内心与身体语言融为一体。儿童在此年龄阶段虽然无法像专业舞者或其他非专业成人舞者那样去关注自身能量的转换,但也是将内心的情绪情感通过身体语言外化表达出来,更多的是第一种,即接近生活中的自然状态。没有即兴经验的孩子可能会感到障碍重重,他们已经学习了不少技巧,习惯了学习、模仿、重现固定的练习,这时老师引导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引导学生关注于动作的表达,激发情绪,感受动作被赋予的新的意义并最终获得质的改变。如果老师不去“推”孩子一把,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们也越来越难鼓起勇气,带着一些游戏的轻松,充满想象力地与自己的身体互动,甚至压抑曾经拥有的自然状态舞蹈的能力。

二、游戏是儿童即兴舞蹈过程

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是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看,游戏在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①。儿童将游戏作为用以理解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手段,更是重要的生活方式。游戏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机之一,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游戏与艺术教育的距离越来越远,进而转变成较为封闭的,具有强制性的、单一的训练活动,丧失了富有魅力的游戏精神②。其实,不仅仅是儿童,青年乃至成人教育也同样需要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指人在游戏状态下的一种无拘无束的兴奋的活动,这种状态充满了身体兴奋所带来的创造性能量,使参与者在游戏般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最高度的热情与充沛的精力,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这是艺术教育以及日常训练的理想状态。在设计并引导儿童进行游戏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征。儿童生来好动,在游戏的选择上多以纯运动概念为主,他们注意力时间短,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很多不同选项或突然转换话题的即兴,用一些较短且突出的即兴一起分享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并允许快速地从这一个转移到另一个当中,同时保持统一和首要的目标。儿童具有充足的能量,可多运用活跃的动作指令、想象或建议,与安静、强调内在的动作或想法交替进行,但由于儿童自身经验较少,所以即兴活动要多与可以立即激发他们兴趣的主题联系起来,例如喜欢的动画、卡通人物、学校活动、假期等,放大儿童的真实体验感与超现实、超能量的幻想感,在整个过程与随后的讨论分析中,要对已完成的游戏不断给予支持性评价及鼓励,使学生获得认同、满足与成就感。也可以尝试社会、家长限制外的包括怪异的面部表情、不寻常的声音的运用,使情感与表达之间更为直接,但也要注意不能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太过可怕的素材可能会让儿童产生持续性恐惧感。

三、创造为儿童即兴舞蹈目标

即兴不仅仅是即兴发挥、即兴创作,还是在没有进行理性思考的情况下构成身体的动态动作,在潜意识中将个人最有特性的身体语言表达出来,使每个人都区别于他人,也是其他人不能模仿的。从儿童即兴舞蹈的结果来看,创造性是其一大特点。儿童较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说,模仿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制力较弱,但是创造力却是其他年龄段的人所不及的,教师们将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儿童即兴舞蹈进行课堂教学,利用视听刺激将学生带入游戏情境,尽可能让其自由发挥,激发他们内心真实感受,让他们拥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从而在舞动过程中更加随心所欲、没有太多框架束缚。教育家艾曼贝尔认为:教师如果能鼓励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那么就会帮助儿童成为终生的问题解决者。儿童对事物的感受与理解能力不同于成人,他们认识、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与儿童的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动作、语言等包含了他们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想法,教师们对儿童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直接去评判去否定,更不能对他们进行规格化一的训练只为追求理想中的完美结果,这在无形中抹杀了其丰富的想象与创造能力③。当前中国儿童舞蹈教育“重技能”“重模仿”,使得儿童舞蹈教育偏离教育目标、方向。教师们认识到当前舞蹈教育方式着实有部分欠妥,跟不上科学发展舞蹈素质教育的步伐,但是由于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改革思路及新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尚未形成体系进行系统学习,致使教学实践方面遭遇瓶颈,致使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如果在舞蹈教学的初级阶段,让儿童从模仿一些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或者是较为熟悉与喜爱的事物来开始他们的舞蹈学习,通过适量的观察与模仿,来进行大量的再创造活动,以“启发一创造”为主要教学形式,激发孩子的舞蹈兴趣,同时也让孩子了解了身体的功能,感受到大脑与身体的相互运作,能够做到正确地处理“模仿”与“创造”的关系,以及为提高欣赏能力打下基础。这为“舞蹈知识的横向铺垫”创造了条件,避免过早地进入动作技能方面的“纵向提升”,从而能真正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在儿童即兴舞蹈过程中,儿童动作的产生源于直觉性的“创造”,而不是“模仿”或者“复制”,走出舞蹈动作的思维惯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弥补儿童身体动作原有的局限性,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进行感觉并做出当下的身体反应是主导,游戏般的自我与超我之间、身与心之间、身体之间的对话是过程,创造性的呈现是结果。对观众来说,儿童即兴舞蹈也会使他们同样感受到一种瞬间创造的美妙,他们看到的可能是以前自己不曾想到做到的方式进行的,是完全服从身心无穷无尽的瞬间变化与感受的舞蹈。

参考文献:

[1]陈艳蓉.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杜灵艳.当代幼儿舞蹈教育方法探究与应用[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4]卡特琳娜•嘉德拉.中小学创意舞蹈[M].孙瑜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5][美]琳恩•安妮•布洛姆,L•塔林•卓别林.动作的瞬间:舞蹈即兴[M].赵知博译.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16.

作者:刘润卿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