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论文范例

通识教育论文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1

随着我国的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的严峻,我们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要不断变化,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作为一门大学的公共基本课程,教学时间跨度在两年至两年半左右。这种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英语全方位的教学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为纲,以人才需求为基本要求,不同文化的交融为手段。这种立体教学模式要求积极转变教师的主角地位,同时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主角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是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二、教学意义

高校的扩招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的迫切程度不断增加。那种以前只关心英语的单词的记忆,特殊语法的学习,完全的应试教学的那一套已经不符合现代市场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了,笔者也进行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只能占到15%,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占到50%以上。这一组调查数据充分显示出,现实情况下,大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效果不佳,学校的教学目的很难完成。英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靠上课的几十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大学生学习英语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学习才能实现英语学习的效果。现代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生在学习完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掌握一些其他知识(例如英语),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复合型。同时加强英语学习过程中欧美的文化了解,加深这种对英语语境的掌握,才能应用好这门语言工具。

三、学习误区

在中国,现代人的功利心理作用,学习的目的性很强,不是为了考学,就是为了找工作。笔者不是反对目的性较强的学习,至少这种学习的动力很足。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类的教学活动。很多教师在阐述英语课程重要性的时候,总是说“英语是一种技能,可以给大家带来升学、找工作的便利”,但是学生以这种心态去学习英语,升学之前,他们的学习劲头很足,但是一旦升学完成,工作稳定,这些学生还会学习英语吗?这就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功利心理的作用,不能使得学生长期坚持学习英语。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英语教学的过程才能流畅,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才能从传统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理念的转变。为了学生的这种思想转变,笔者一直在探索一套立体化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通过通识教育思想的引入,摸索出一条适合高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新方式。

四、具体实施

1.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方式和相关内容。

教师在及时的转变教学思路,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在进行有效的单词语法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将英语语言文化的教授,提高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上要转变为了考学、找工作而学习英语的思想,要利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手一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之后,可以进行一定的摸底,掌握学生的基础。然后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问题时难点,教师教学就游刃有余了。

2.逐步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的教学是一种长期的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课堂上几十分钟的教学,更需要的是,学生课下不断学习。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握好课堂上的几十分钟的时间,同时要将英语教学延伸到课下学习,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多聊一些英语学习的经验和困难,有效解除学生学习的疑虑,教师可以通过现代的通信方式和学生交流,建立起现代化的“英语角”。建立一个以教师为核心的微信朋友圈,QQ群,通过网络多交流一下。

五、结语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2

高等教育中都涵盖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项内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相伴而生的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应用语境中,两者的内涵会有一定的变动。首先,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主要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在心理、生理及知识方面健全的人。只有首先成为一个国家合格的公民、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并且有判断力的人,其次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才。专才主要是针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就是某一方面比较专业的人才。另外,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建立在专业教育上,着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得学生不仅仅有长远的见识,又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针对性及适用性的人才。最后,就教育内容而言,通识教育内容主要是非专业的综合的通用的知识,而专业教育则明显带有专业性,主要是一些比较适用的技能和理论知识。

二、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在提倡将通识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对专业教育的全盘否定。专业教育是在知识逐步分化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现实中,伴随着职场中对各种能力的需要,高校教育必然会设立专业。为使教育充分实现其价值,我们更应理性对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1.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

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科技的进步,造就了今天的专业教育,同时,专业发展又督促科技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为此,它们要求专业化教育在高校教育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教育不仅不会低迷萎缩,反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因此,我们如果想利用通识教育来阻挡专业教育的发展,必是不明智的选择。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进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这也是比较基本的需求。如果这些都不能实现,那么兴趣爱好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如果我们过多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必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过多的强调专业教育,将会是高等教育演变为一种比较狭隘的工作培训,只是为了特定工作而发展的技能,进而将教育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中。这样无疑会造成教育对社会渗透力的减弱,也使得教育不能进一步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的问题,同时也使教育失去了对于道德的选择。这也是造成现在社会中一些缺乏职业道德机构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发挥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弥补作用

通识教育不以任何一种专业为教育目标,而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的追求实用和功利性相比,通识教育则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强调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识教育主要侧重于对人们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和一些一般性知识的教育,把人类生活中比较深刻的和一些基本的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健康的人格,进而有助于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全面深刻理解。通识教育主要关注学生心智和能力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挖掘及培养,可以运用到所有的专业学科学习中。为此,通识教育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模式及内容的补充,更是对专业教育精神的一种充实。

3.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较发展的国家,美国的教育发展也离不开通识教育的强化。在美国历史一系列事件中,都不曾动摇通识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教育和自由教育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美国的教育发展历史无疑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实现方案

仅仅通过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始终只能做为一个有用的机器,却不能成为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人。对学生的教育,首先应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及判断力。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依旧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进而忽略对人本身关注的状况。为此,我们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做了深入的探究。

1.将通识教育思想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高等院校中,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有以下几种观点:①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一些不足的纠正及弥补,也就是说在专业教育之外,让学生再学一些基本的、综合的知识或技能。在这种观点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疑是并列的观念。②通识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将专业教育进一步通识化。这种观点下,专业教育作为主体,通识教育主要处于从属服务的地位。③通识教育思想是主导,专业教育也应遵循通识教育理念。这种观点下,通识教育是主体,专业教育是贯彻实施通识教育思想的对象。针对以上三种比较常见的观点,我们赞同第三种观点,即将通识教育思想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绝不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在通识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专业教育依旧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将通识教育思想作为核心,并不意味着仅仅开设一些通识课堂,而是要将这种通识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适当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落实。

2.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思想与教育内容的显示。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等几个方面。为有效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在通识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综合型人才。②确定人才培养实施具体方案,培养具备合格公民资格的专业型人才。③构建相关评价机制,例如职业技能评价体系。④制定有效贯彻实施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制度,例如学分制教学。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相关制度的出台,以确保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3.创建具有通识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3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4

本论文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笔者首先约所教班级的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主要是了解他们对英语听力这门学科的看法,包括要求他们对所用教材及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说出自己对于听力感觉最困难的地方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笔者然后根据访谈内容编制调查问卷,对开设英语听力课程的大一、大二学年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结果和讨论

在对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10名学生中有7名)在听力课堂上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总是不自觉的走神。笔者要求学生给出上课走神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所使用的听力教材让他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认为长句子和篇章听力经常使他们产生无力感,甚至在老师播放了三遍录音材料之后仍然不知所云,这种无力感渐渐演变成对听力课程的恐惧感。随后笔者要求他们对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一开始学生很拘谨,并不敢在笔者面前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在一番开导下他们终于敞开心扉。学生认为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复述句子加听写的这种机械操练模式是他们对听力课程丧失兴趣的另一个原因。在谈及是什么造成他们听力理解障碍时,学生普遍认为语音是他们倍感头痛的地方尤其是“连读”和“吞音”等等语音现象;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词汇量是影响他们听力理解的很大一个原因。其中一位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提出在听力语篇理解中相关背景知识的缺失是听力理解的一个较大障碍。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出乎意料的是超过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听力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总结这次访谈有以下三点发现:(1)听力教材及教学方法是造成学生对听力课程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2)大部分学生的听力水平还很低,其在听力理解中遇到的困难仍然停留在语言层面;(3)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对背景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访谈后,笔者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编制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对英语专业大一、大二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再一下证实了以上三点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笔者认为英语听力教学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转变教学理念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必须有科学的思想做指导,笔者认为英语听力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独立于教育体系之外的,因此它同样承载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或“LiberalEducation”的译名,它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完全、独立的人。通识教育首先指的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是教学手段。长期以来,中国高校教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大学教育的功利性太强,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目前,我国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英语教学新大纲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认为通识教育不应该是开几门公共课那么简单,它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一,成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导理论之一。

(二)明确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

1.以听力教学巩固语言知识

听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过程,它涉及对语言信息的理解与输出。通过听力活动,学生构建了新的知识、掌握并巩固了语言规则和内容。听力也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而这些新知识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以说听力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学习和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听力教学活动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有效手段(任庆梅,2011)。

2.以听力教学提高交际能力

Hymes(1972)认为交际能力是指学生不仅能够运用语法规则来组成正确的句子,而且具备在恰当的时间、地点、针对不同交际对象灵活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Canale&Swain(1980)认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s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allinguistics)、语篇能力(discourse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2006年,Martinez-Flor&Uso-Juan明确提出将听力技能纳入交际能力框架,突出了听力技能在交际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及其他能力的融合是学生学习外语的目标。

3.以听力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无论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的过程,如何促使学生保持较强的学习意愿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Field(2009)认为学生对听力活动不感兴趣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教师控制整个听力活动的程序、语速,听力活动的中心是教师而不是学生。(2)有些听力理解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孤立无援的心理体验。(3)与真实的本族语者交际语境中的交际活动相比,课堂教学中的听力理解活动往往难以使学生产生类似真实的交际环境下所产生的交际需求。

(三)改革教学内容

转变教学理念势必要求改革教学内容。英语听力教学内容应该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主动参与听力活动的兴趣,使其体验到类似真实交际情景下运用英语实现交际目的所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听力教学内容要尽量选取真实语料,语言表达地道,反应出英语本族语者使用语言的规约性以及文化习惯。另外教学内容要遵循维果斯基(L.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即i+1原则,教学中的信息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能够突出主题;信息量不宜过大或者难度过高,也不宜过小或难度过低。再次,听力教学内容要突出实用性、趣味性,难度承阶梯型的特征,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造成“审美”疲劳。最后,听力内容要有助于学生吸收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认识身处的社会及文化。

(四)改革教学方法

听力活动应与其他各项语言技能训练活动相结合,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学思想的体现。钱媛(1995)认为,“学习外语的过程是学生以认知为基础的主动处理输入信息的过程。学生是主动的思维者。因此,应该设计各种类型的任务(task),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或运用语言”。任务和练习的区别是:任务是合作完成的,属于交际性的,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使用语言的真实情况,而练习往往是独自完成的,是非交际性的,是为了学习和巩固语言知识或训练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活动,这些练习活动不少是脱离语境的。另外,在听力教学中要尽量使用以意义为驱动的教学策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听力材料意义的理解层面上,以帮助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学到新的知识。任庆梅(2011)认为听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要考虑一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听力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听力材料选择、活动设计、学习策略、各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因素。

(五)改革测试方法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5

通识教育的第二个基本理念,是强调大学服务并归属于民族国家之生命。大学是通过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保存和传承,来塑造整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大学通过对公民思想和公民德性的培养,为本国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前提;最后,大学通过对学生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给本民族一个可能的未来,同时,又通过其中诞生的极少数佼佼者,为这一未来提供领导者。一个民族的诗歌传统是其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也是文化认同的来源之一,当然需要在通识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一个民族对创造力和理解力的依赖,才是诗歌教育之所以成为必要的最重要原因。创造力主要包括热情、冥想能力和想象力,而理解力则主要包括精微知觉、对人性和世界的洞察以及对事件做出良好判断的能力。正是在这两个方面,诗歌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功效。优秀的诗歌能激发起人的生命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杰出的诗歌让人获得超越现成之物的冥想力和想象力,而伟大的诗歌因其所包含的对世界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而成为培育判断力的最好教材。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人物,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不读诗或不热爱艺术的,这些伟人们的心智、灵感和判断力全都受到过诗的滋养。由此,即使是出于对本民族、本国之未来负责的考虑,作为通识教育的诗歌教育也势在必行。

二、中国古诗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

1、审美价值

简单概括诗歌美学价值就是教我们真、善、美,教我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返璞归真。例如:“采菊东篱下,悠远见南山。”此诗淡泊静穆、豪华落尽,却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灵,真是感受之真切自然,美是不加修饰朴素天然之美,善是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纯真、坦荡、从容。字如其人,诗如其品,从文章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及性情,由此也可见诗歌文学艺术对丰富一个人的性情和情操的重要性了。这就是诗歌的美学价值,它参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处。

2、普世价值

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环境问题和道德问题,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现在我们倡导和谐,无非是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恰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两个最基本的主题。

3、生命价值、陶冶性情

这种生命智慧主要可概况为三点:

(1)化阻为通。

要使生命的阻塞困苦化为通达,这就要有很高超的哲学智慧,才能跳出纠缠,豁然开朗。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都是生命的更高境界,迷途知返、化悲为喜、化阻为通。

(2)化悲为健。

我们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此诗看似痛苦,实则充满着无尽力量与激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由对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而引发对人生前途与名利的拷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功名利禄都是浮云,只有喝酒才是人间至上,咱们就借酒抒情,解放自我。既然“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么他就甘当寂寞圣贤,甘当孤独饮者,这是他的自我解放。这当然是一种化悲痛为力量的愤激之言。他视金钱富贵如粪土,“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此时就有一种雄豪之气,这就是化悲为健。像李白这样自我救赎、化悲为健的诗人还有很多,像杜甫、陆游、韩愈、辛弃疾、欧阳修、李贺等诗人也是如此。

三、物我交融、天人合一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6

一、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标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标重点在于:培养使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做好投身社会服务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准备,成为关注社会、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公民;培养科学与艺术素养,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生命领域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工具;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使学生有见地地品读与赏析文学艺术作品,拓宽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和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与领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宏观、多维地认识世界及其关联,从容应对社会变化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培养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使学生能正确认知社会和审视自我,具备道德判断的基本能力。

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内容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建设内容应包括课程教学软件建设和课程教学硬件建设两部分。教学软件建设主要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文件等方面的建设;教学硬件建设主要是教学师资、教学设备、教学实验室、教材与教学资料和网络教学资源等建设。

1.科学制订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基本思想及做法的载体,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主要任务描述、课程学习目标描述、课程能力标准要求、课程主要内容、学习者能力测试指导、教学资源配置等。通识教育课程要明确每类课程的开设目的,制定每类课程具体可行的课程标准。

2.建设课程教学团队

要重视优秀师资的培养力度,制定完善的教师培养措施,加强教师的培训教育,通过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考核、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教研活动等形式,有计划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使他们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全面掌握通识教育的内涵、树立通识教育理念。重视优秀师资的引进,切实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名师投入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行列,从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课程师资队伍。

3.系统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整体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体现系统优化的原则,对陈旧过时、重复、过窄、过深、过偏的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重组、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努力达到学时少、内容新、水平高、效果好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

4.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愉快教育”、“情境教育”,追求课堂教学的互动和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提问、分析,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和创造。

5.选用和编写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料

优先选用省部级规划教材和国外优秀教材,规范、严格教材的选用程序,完善并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制度,加强教材管理。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规划教材、协编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实训指导书、教学讲义、培训包等教学资料的开发,大量引用实际案例,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

6.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资源充分开放共享为目标,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好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要求通识教育课程利用blackboard平台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上传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材、教案、参考文献、试题库等,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实现网上作业、网上考试、师生交流互动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三、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体现于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开阔的视野。能够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避免陈旧过时、重复、过窄、过深、过偏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学生发展必具的基础知识传授、基本素质培养和基本方法训练。课程教学方式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灌输知识的细节。采取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案例式、启发式和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应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的要求。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成绩考核可由期末考试、作业、专题讨论、阅读报告、阶段性测验、团队作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综合评定,考核内容应能检测学生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的情况。“中华文化”类课程,可适当考查学生记诵经典的能力。课程应有高水平主讲教师团队。每门品牌通识课程建有2名以上主讲教师组成的稳定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原则上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每门课程每学年滚动开设不少于2次。

四、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策略

1.遴选品牌通识教育课程。

高校可通过遴选出一批高水平高品质的品牌通识教育课程,发挥其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从而促进全校其他通识教育课程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全面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最终形成优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本科生成才环境。

2.校院两级管理。

学校成立“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专家组”,负责通识教育方案制定、通识教育课程分类研究、各类课程标准制定、通识课程内容审定、课程筛选与评优、质量控制与考核管理等。学院负责课程推荐、课程教学的具体组织、课程教学质量跟踪检查。

3.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可分为遴选增补阶段、培育评估阶段和品牌确认阶段。

采用学院(部)推荐和学校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遴选与增补课程,确立品牌通识教育建设课程。品牌通识教育建设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组织开课,并开展新一轮课程教学检查与评估,进行筛选和优化,建设期一年。建设期满,经学校检查与跟踪管理,达到建设要求的品牌通识教育建设课程将被确立为“品牌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学校建立“品牌通识教育课程库”,课程库实行滚动管理,可淘汰与增设课程。

作者:陈晔 单位:深圳大学教务部

第二篇:高校通识教育理论比较

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三种理论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哲学派别和思想理念比较复杂且繁多,各个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的选择与特色,甚至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对通识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经黄锦坤大致归类,其主要包括理想常经主义、进步实用主义和精粹本质主义。

(一)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

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思想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柏拉图看来,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永恒且普遍的真理,它是一种无形的或精神的存在。完整的世界可划分为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两部分,前者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世界,后者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理念世界。人们要追求的当然是永恒而普遍的真理,而非短暂有限的现象;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去探知那个永恒不变的“可知世界”,追求永恒的普遍的观念和价值;大学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也应是超越了任何的实用性和个体差异的通识教育。概而言之,理想常经主义遵循传统社会中大学教育的精英主义传统,将大学看成是高于世俗社会的一个独立存在体,大学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应该具有最高的超越性,它不仅超越时空的藩篱,而且超越于任何一个人和一个专业,它是永恒的也是普遍的;大学的神圣使命在于追求永恒而普遍的真、善、美。在此理念引导下,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往往侧重于重读历史经典著作,以培养大学生“绅士”般的文化艺术涵养和气质。

(二)进步实用主义的通识教育

进步实用主义的通识教育理念坚持以发展、变化、多元的眼光看待大学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进而实施灵活多样、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通识教育。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杜威(John Dewey)和克尔(Clak Kerr),当今美国进步适用主义者比较多,比如杜威式进步主义学者拜利,克尔式实用主义学者雷斯曼等,进步实用主义学者哈佛教育学研究者克罗斯等等。不管作为何时何地进步实用主义学者,他们的思想都没有脱离进步实用主义的价值信条。概而言之,即进步实用主义者反对理想常经主义所追求的永恒的、唯一的、绝对的目的和真理,认为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和调整。时代变了,就不能再固守以前的老传统,大学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应该是多元的,对它们的选择应该以能够有效解决当下实际问题为主要标准,同时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自己的意愿。

(三)精粹本质主义的通识教育

精粹本质主义的通识教育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兴起,它是在批判、反思理想常经主义和进步实用主义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识教育理念。精粹本质主义一方面认为学生个人的兴趣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大学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但另一方面,精粹本质主义也强调全社会共同知识和福祉的重要性。美国当今精粹本质主义的学者包括哈佛大学的前任校长伯克、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博等等。简而言之,精粹本质主义一方面与进步实用主义一样强调以个人兴趣为学习起点,承认个人兴趣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又重视公民的共同福祉,强调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则与理想主义相似。它吸取了理想常经主义和进步实用主义的合理之处,调和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将理想常经主义主张的高雅文艺教育和进步实用主义主张的现实需求教育统一起来,既注重一般实务技能的培养,也注重人格、人文修养的教化。

二、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理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高校也纷纷提倡并积极探索实施通识教育。但是,国内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理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文将其概括为三类: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化素质教育论、通才教育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论

如果仅仅从专业教育的对立面来理解通识教育的话,中国高校一直以来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所罗列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大多位居其中。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所以它的跨越性非常强,现实的影响力更大,是国内高校通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论的通识教育理念不应被忽视。

(二)文化素质教育论

文化素质教育论强调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只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文化素质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教育部提出的有关通识教育的理念。文化素质教育论充分认识到过细专业划分所具有的局限性,文理分科易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非常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与美国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理论类似,文化素质论的通识教育理论强调大学生要对国内外经典文献和基础性知识有所了解,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基础素养和文化气质。国内提倡文化素质教育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他认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界定为文史哲、艺术与现代中外文化精品、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等。

(三)通才教育论

通才教育论强调要减少以往过于细密的专业设置,按照大的学科门类招生,甚至学习美国“文理学院”的做法,除了文科和理工科之外,不再设置更细的专业门类,致力于培养一个“通才”,而非“专才”。通才教育论的理念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受到重视,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表现之一是很多高校开始设立专门实施通识教育的学院或者实验班,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进入这些学院或者实验班的大学本科生,大部分已经没有明确的专业身份了,目标就是要将他们培养成为通晓各学科知识的“通才”。通才教育论的另一个实践是大学实施大类招生,即大一新生入学后按照大类培养,没有明确的专业身份,课程设置较为宽泛。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1~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学生志愿、学习情况、高考成绩等具体确认专业,再进入专业领域的学习。这样一来,就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成为也有广博知识的专业人才。

三、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差异性分析

(一)教育目标定位:务虚与务实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继承了欧洲大陆传统大学的遗风,将真理或者科学知识摆在神圣的位置。这种对科学知识的无比崇尚之风催生了美国理想常经主义的通识教育理论。在理想常经主义通识教育理论指导下,美国一些高校极力淡化大学教育的功利性目标,而将公民教育、人文修养作为接受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大量开设与专业领域无关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气质。至于这些知识学习能不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好工作,则不在考虑之列。相比之下,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经世致用”的学习传统,在中国人的眼里,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真理或者知识只不过是为我所用的工具而已。既然一切知识都是为我所用的工具,那么,知识也就没有那么神圣和令人敬畏了,所以,中国人对待知识以及知识分子也没有像美国人那么敬畏。目前,在中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便是如何对抗几千年形成的务实传统,学生务实,老师务实,学校领导更务实,大家都是基于“通识教育是否有用”而展开各自的行动的。

(二)教育对象归位:精英与平民

在美国,高校之间的分层相当明显,通识教育开展比较成功的一般都是一些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这些学校的学生定位比较高,学校的培养定位也比较高,就是要培养社会的精英。在美国人的眼里,精英虽然不是贵族,但应该具有绅士一样的教养和风度,同时,应该具有超越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智慧和能力是可以通过职业训练习得的,但教养和风度则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而获得。正是基于这种超越于一般平民教育的精英定位,才使得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将务虚的通识教育理念贯彻到大学教育的实践之中。中国的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类大学之间的分层仍然没有明朗化,一个地方性师范学院与北京大学相比,在大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似乎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学一边大力提倡美国人所说的通识教育,但另一边仍将自己定位在平民教育的层次上,这就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学校在高喊要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和人文素养,而学生则天天想着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最终的结果是,通识教育被各类资格考试所淹没。

(三)教育诉求对位:个人与社会

除了理想常经主义理论之外,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既强调了大学教育的文化传承、公民培养的功能,也非常重视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如进步实用主义和精粹本质主义所强调的,大学教育不能排斥职业教育,因为大学生上大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以后的职业发展。如果不顾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而去开展所谓的通识教育,则效果可想而知。在美国,很多高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非常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英文写作、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都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而国内高校十几年来开展的通识教育实践,更多地是一种官方行为。李曼丽认为,我国过去十年的通识教育理念构建和制度建设进程,是一个由“政府与文化精英主导的共识诉求过程”。由于政府和文化精英在主导,所以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民族、国家或者社会的发展要求,而至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则几乎没有得到通识教育的重视,似乎大学生自身需求的满足是专业教育的任务。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专业技能教育恰恰是国内高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不难发现,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在大学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其反思、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则是在职业技能教育尚未发展成熟之时就提出来的。正是忽视了这种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导致国内高校在强调通识教育的同时忽视了专业技能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后者则是大学生个人最希望接受的教育。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理论,本文认为,两者至少存在三方面的差异:一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和实践都表现的相当务虚,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虽然很务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又被“务实”的文化传统扭曲。二是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有教养的人,属于精英教育,而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则是学生的职业发展。三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在强调大学社会功能的同时非常重视受教者自身需求的满足,而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更多的是官方和知识精英从社会发展角度的主观设想,学生自身的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作者:张砚清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三篇:农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一、当今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比较模糊

由于我国许多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接受的是专才教育,缺乏多学科融合的教育背景,大学毕业后又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对社会上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方面缺乏全面的认识,所以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制定得比较空、大,口号居多难以真正达成。例如,在通识教育培养“全面的人”上,高校大多突出政治素质核心,忽略了公民素质的表述;在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上,一般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对知识之间关联性的认知;在技能要求上,大多强调学生的操作技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结构设计不足,忽略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通识教育课程遴选制度不够科学

由于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有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施模式,因此,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时,纷纷模仿美国模式。不过在“拿来”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复制并未消化吸收。因为课程设置没有严格的遴选制度,所以公选课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出现了一个误区———课程开设的数量越多,通识教育就办得越好。而究其实质,这样的想法其实混淆了我国公选课与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的概念。在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类型无论是采用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还是自由选修型,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作为本科生头两年的主要课程,由本校的名师实施授课,突显学校的特色,与此同时,课程本身对于师生两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目前的教学常态中,公选课一般是作为本科生主课以外的附加课程来上的,其内容大多与主要课程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对于授课双方也未做明确要求,于是在一些高校中,公选课演变成了学生好混学分的课程,完全背离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

(三)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比较单一

部分地方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狭隘,以为通识教育就是上几门人文课程而已,课程结构单一,缺乏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课程针对性不强,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缺乏对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的清晰认识,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实际所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融通、技术应用思维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技能。同时,受城乡二元经济的惯性思维影响,对“人才”的认识还局限在城市范围内,因此,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也忽略了农村。

(四)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国内的通识教育课程虽然是课堂教学模式,但部分实为授课教师凑足教学任务的临时考量,与此同时,学校基于教学成本的考虑,一般都采取大课堂授课方式,因而出现上课教师照本宣科、下课师生缺乏交流的现象。同时,课程没有立足高校的自身专业教学特色,无法使学生对其内容产生学习需求。这些都使得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失去兴趣,教学流于形式。

二、构建基于农村视角的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

(一)提升对教育管理人员通识教育的认知

地方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应拓宽思路,提升对通识教育的全面认识,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通选课或公选课等众多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识中的“通”并不是指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较为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差异化选择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虽然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已成为当今国内高校的共识,但是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其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研究型大学不同,所以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重点,不应完全效仿这类高校培养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获得急速增长,又处于信息化逐步成为新兴生产力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和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生产体系的重构。在以知识和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的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不断重构迫使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调整,大量传统岗位和新兴岗位快速交替。原有制造业中围绕产品设计的各类服务凸显出来,这些变化都促使工程技术的职能由生产、操作,迅速向前期研发、销售管理、咨询培训等其他方向扩展。因此,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其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应主要关注“应用型人才”职业实际所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融通问题,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思维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技能,帮助学生搭建能适应未来职业快速变化的综合能力结构。

(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开拓农村视角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6亿,其中农村人口为6.3亿,仍占总人口的46.3%。2004年至2015年连续十二年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在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这一过程中,大城市的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完全吸纳,目前政府正积极推动以乡镇企业为经济支撑的小城镇建设。这种巨大的需求促使地方高校要将农村就业市场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积极开拓农村视角。

(四)扩大通识教育课程实施途径

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实施途径,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对隐性课程的设计,利用案例展开教学,关注学生主体体验的获得。在课程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主要以讲座形式为主,在实施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对自身目标价值的认识。积极倡导文雅的校园气息,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从细节上影响学生。在课程中,涉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调适能力的相关内容,可以借鉴当下流行的拓展训练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014年12月31日深夜,发生在上海外滩的特重大踩踏事件,时刻提醒着高校,应该增加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教育,开展与学校相关防灾紧急预案结合的各种安全、救护技能方面的实际训练。同时,高校应开设相关“三农”课程,设计出相关的农村实践环节,有计划地与一些乡镇开展实习基地合作,利用地方高校的专业优势,帮助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比如,土建专业的师生参与农村房屋、道路的改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农村网络多元服务的建设等。

(五)完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将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与本校人才培训计划进行有序地衔接,使学生能获得较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塑造未来职业素质能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确定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相关内容后,应构建完善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加强筛选课程目录、优化课程遴选制度、制定合理的授课酬金标准、完善课程评估机制、促进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素养的提高等一系列的工作。

三、结语

基于农村视角的地方高校通识教育是一个繁复的工程体系,其课程方案的开发、设计、制定、实施以及评估的过程会受到众多因素的牵扯,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国家相关政策、教育管理者的设计思维、课程遴选、教材建设、授课方式、教师授课水平、学生学习状态、课程评估标准等都会影响到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时,需要教育管理者以开阔的视野,系统考量相关因素的配套设计,从而有效达成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目标。

作者:陈真 单位:常州工学院审计处

第四篇: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体系改革

一、教学体系上的变革创新

1.教学内容的调整:增加创新培养

目前高校影视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影片欣赏和“知识”传授。这从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影视鉴赏类教材就可见一斑。如某本作为教材的《影视艺术导论》几乎涉及了影视艺术的所有知识,包括了世界电影简史;中国电影简史;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发展史;电视特性与电视艺术;影视艺术鉴赏理论;影视艺术鉴赏实践。这样的体例看似完备,但限于篇幅,很多时候只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由于浅显,学生的实际收获非常有限。再如某本名为《影视与影视鉴赏》的教材,包括了这样一些内容:影视知识入门;影视鉴赏基础;影视文本解读;影视评论写作。这本教材有助于学生初步掌握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提高学生影视鉴赏水平,然而在阐述方面又有过于理论化的倾向,不利于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有,戴锦华著《电影批评》和杨晓林主编的《影视鉴赏》着眼于影视作品的细致的分析,以此来渗透各种电影理论和知识。通过对以上代表性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虽然各教材有各自的编写原则和指导理念,然而“知识”的传授都被置于首要的地位,至于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这些教材中鲜有体现。为了改变上述情况,就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创新和能力培养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要自编讲义,比如增加电影编剧学的内容,带领学生鉴赏影片时分析编剧的巧妙用心以便创作时借鉴,比如增加对微电影的介绍,并教学生利用相关的后期制作软件对视频片段进行剪辑合成,这样的调整就往艺术实践方面进行了延伸,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体验艺术创新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当然培养鼓励创新不仅限于创作上的创新,教师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和视野,譬如教师可以穿插介绍影视艺术界因创新而成功的励志故事,如作家张贤亮创造性地将荒凉当做卖点开发银川市郊的镇北保西部影视城而大获成功的经历。类似的事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教学方法的改革:巧用资源方法创新

很多学生是冲着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选上影视公共课程的,所以“看片评片”模式一直是影视通识教育中的主导模式。在评片的过程中,一般是教师主讲,有时教师也会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进行互动讨论。一般问答式的研讨是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方面未必有优势。如果教师能精心利用好影视相关资源进行设计,研讨也可以变得生动有创意。如以虚拟影迷见面会的形式来讨论某影星某影片;以影片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介绍影片,接受大家的提问;采用电影颁奖典礼形式来让学生评点佳片;还可以采用角色招聘会的形式来讨论分析角色特点以及对演员的表演要求,这些与电影相关的创新研讨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交流学习。此外,在赏析影片时,可以采用情景置换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准备怎么设计剧情;可以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扮演影片中的主人公,会怎么演;如果自己是影片的摄影或剪辑,又准备如何处理画面和镜头。通过情景置换,让学生融入到影片的创作中,既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验影片,也有助于推动学生在原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碍于师资力量及设备条件,影视通识课程一般很少会教学生如何进行后期制作。如果不教,学生很难实现微电影的最后完成。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创新一把呢?笔者曾聘请学校附近影像工作室的专业人士当客座教师来给大家上一至两节课,专门教授如何使用简便的软件进行后期制作。校外人士的讲解,不仅教了学生,同时也培训了老师,还让师生知道了相关的市场信息,当然校外人士通过介绍,也无形中可以提升自己影像工作室的知名度,这可谓是互惠互利一举多得。

3.考核方法的探索:在过程与实践中激励创新

大学公共影视课程往往是大班化的通识教育,在考核中,很多时候最后是交一篇影评。这样简单化的考核方式,学生容易通过,往往会受到学生的喜欢,但同时也会损害教育质量,因为是否在意平时的学习与最后的考核并无直接关联。对此笔者进行了改革,将总评成绩进行权重的重新设定,具体做法如下。总评成绩=平时过程考核成绩×70%+结果考核×30%,其中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出勤表现×23%+课堂表现×23%+作业表现×24%。这就颠覆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在过程考核中,作业表现又被排在了第一位。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督促学生重视作业。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看,教师如能引导学生重视作业,将会产生很多令人惊喜的成绩。因为是大班授课,一个学期一般只安排一次作业,笔者要求学生高度重视这唯一的一次作业。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作业为分层多元的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特点来选做其中的一项。选做作业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拍摄制作微电影;第二类编写微电影剧本;第三类写影评。为了让学生早做准备,作业要求在开课初就布置给学生。一开始,学生对拍摄制作微电影和编写微电影剧本有为难情绪,为了鼓励学生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教师会将以往学生的优秀作业播放给同学们观摩。看着同校的同龄人拍摄制作出或幽默或抒情或充满想象力的微电影时,同学们兴致非常高,因为这些微电影中的场景就来自于同学熟悉的校园生活,里面的故事和人物也反映了同学们的心声。在热烈的气氛中,教师循循善诱,告诉大家曾经他们也象你们一样担心自己做不出来或做不好,但经过努力,看看这些反映生活的微电影是多么有意思!而且那些优秀作业参加省、市及院级的相关的比赛,如微电影大赛、剧本大赛、影评大赛以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都有获奖。教师将获奖学生名单、获奖作品及证书一一用PPT展示出来,看得出那些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和渴望,跃跃欲试挑战的种子也已经在心田里破土萌芽。

二、课外活动体系上的创新支撑

课堂上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学习实践交流活动需要延伸至课外,因此需要给予课外活动应有的关注和建设,以实现立体多维的教育体系,给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撑。

1.利用新技术,延伸课外学习与指导

优秀的影片很多,不可能每一部都在课上播放介绍,即使在课堂上引导赏析的影片一般也要120分钟或更长,在课上也没有时间看完整,因此有必要利用好课外时间。教师可以建立一个FTP站点,将上课要涉及到的电影全部上传,供学生下载。学生在做作业时,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帮助时,师生除了用电子邮件、QQ群、微信、微博交流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通过Vcampus系统(虚拟校园),实现教师在线指导与学生实时交流。

2.联合兄弟社团开展活动,资源互补,碰撞灵感火花

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且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为此,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学生与影视社团开展合作,而且还可以与话剧社团、音乐社团、舞蹈社团、美术社团、模特社团、甚至航模社团一起合作。在与兄弟社团的联合活动中,不仅可以实现资源互补,有时候还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创意灵感。譬如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拍摄校园微电影时,就和航模社团合作,利用航拍技术拍摄了俯瞰校园的壮美景观,司空见惯的校园景象因视角的转变而顿时产生熟悉又陌生的新奇美感,着实让人激动。

3.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在较量中激荡思维,创新求变

学生的作业不应仅仅是一种锻炼和练习,其心思完成的创造性作业还可以通过课外竞赛活动带给学生、教师更多的欣喜和激励。笔者指导学生修改微电影作业参加省的微电影大赛,结果一举获奖;笔者指导学生修改影评作业,参加市广电总台的举办的影评大赛,也获得荣誉;此外,我校在各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中获得立项资助的学生微电影作品及微电影剧本,也多出自影视公选课作业。关注竞赛、参加竞赛,在竞赛较量中激荡思维,创新求变,将作品打磨得精彩耀眼,这无疑是一种学习提升;通过竞赛交流,丰富经历,同样是难得的学习和提高。而且这些竞赛的经历和取得的好成绩不仅仅可以激励参赛者,而且还可以激励后继者和指导教师,这对于培育创新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是十分有益的。创新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会存有风险乃至失误,如果高校和社会能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励创新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那么相信,包括影视通识教育在内的更多课程都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作者:陈卫萍 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艺术系

第五篇:高职通识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分析

一、通识教育理论概述

1.通识教育内涵及范畴界定

通识教育的概念来源于英语“generaleducation”的直观翻译,是对教育目的的一种表述,其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到目前为止,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概念界定,但通常来说,在教育理论界的相关研究中,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界定通常从其性质、目标和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其是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的大学理念,实质是对自由和人文的继承;从通识教育的目标来看,通识教育在学生生活、德育、情感、理智、学识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要求,其本质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成为全面素质的人;从通识教育的内容看,通识教育涵盖了生活各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非职业性的显著特点,涉及内容广泛而全面。从通识教育的范畴界定来看,中国学者余凯、李曼丽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均明确指出外国语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学者刘少雪在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后,认为语言、交流、写作等都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因此,从国内外相关院校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来看,英语语言学科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2.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界定

教学目标是影响高职英语教学走向的关键,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不同的时期,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教育理念、政策指引等因素。结合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以社会需求现状,在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内涵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从面向未来与面向社会方面来看,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以英语语言为主导的全面素质,而非单一的职业准备;第二,培养高职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文化素质,使其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第三,在大的框架内培养高职学生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的基本能力,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框架;第四,培养高职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针对于高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言,在通识教育视角下,主要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定量与定性分析能力、语言文化理解与鉴赏能力、甄别与判断能力。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证分析

1.实证资料介绍

从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现代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来看,无论是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还是教育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均存在诸多矛盾,为明确通识教育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以及验证基于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师生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教学改革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为改革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笔者选取本校2012-2014年在校期间的学生与英语教师为实证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样本涉及17名英语教师与20个自然教学班级;实证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780份,回收有效问卷754份,有效率96.67%,发放教师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17份,有效率100%;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看法、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看法。

2.学生对高职英语学习的认知与看法

该项问卷调查主要涉及5项内容,包括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学习必要性的看法、学生对高职英语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看法、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英语的收获、学习英语的喜好态度。从问卷统计结果可看出,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必要性认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目的、收获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分散性较大,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并不明确。在喜好程度方面则能明确地表现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接近一半的学生并未表现出对高职英语学习的热爱,这说明当期的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不佳。总体来说,从该部分调查可看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注意的方面:学习功利性较强;高职英语语言技能收获有较大提高,但实际运用的综合素质不足;对高职英语学科的热爱程度太低,急需提升。

3.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认知与看法

该部分的问卷调查涉及师生双方的7个方面的12项调查,调查内容分别针对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内涵,包括高职英语教学是否显著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高职英语教学是否显著提升文化修养、高职英语是否显著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与能力、高职英语是否有助于提升其他学科学习效果、高职英语是否应注重方法的传授、高职英语是否有必要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等。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完成哪些教学和学习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并且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师生均认为高职英语教学应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教师与学生都认识到了高职英语教学应设置的目标,但实际教学中目标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4.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看法

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认知方面,调查内容主要涉及7个问题,包括高职英语课程类型、高职英语课程的丰富性、高职英语教材、高职英语精读教学等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以上的学生对技能实践类英语技能的教学内容较为关注,有约40%的学生对文化修养与实用类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较为认可;教师方面,有约60%的教师对综合英语类、实践技能类、文化修养类高职英语内容较为认同,对实用类英语认同的教师比例约为35%。此外,超过90%的教师与学生对高职英语多元化、丰富性的教学内容较为认可。在教材方面,超过半数的教师与学生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材认同度较低,希望进行改革和完善。

5.师生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认知与看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本部分的问卷调查中,主要涉及以下问题:高职英语课堂活动教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及网络英语教学、自主性学习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倾向于小组讨论、辩论赛、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教学模式与方法,这些也同样反映在教师的认同方面。由此可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性、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无疑更加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并在实际运用中获得的教学效果亦相对较为明显。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可知,互动交流型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兴趣、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方面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这也指明了高职英语改革的方向,同时也展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观点。

三、从通识教育视角解释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内涵,以及上文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通识教育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内容应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置有多元化的高职英语教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第二,促进跨文化的高职英语教学,加强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与文化性,改变传统的功利性与工具性的教学模式,虽然实用性英语教学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高职学生更应该着重培养更高水平层次的综合素质。第三,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高职英语教材形式与内容的设计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应着重以下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内容、拓宽知识面、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内容等,因此教材内所选文章的内容不仅要注重英语知识,还要兼顾人文类、科普类、历史类、民俗类等内容,以人文类为主流。第四,加强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的隐性课程,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创建有利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校园文化。

作者:卢黎红 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构建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是为了上大学而寻找的捷径。有一些美术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的培训,就能让学生参加美术高考,并且通过考试。因此,部分学生并不明确上大学的目的,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缺少正确的认识,甚至在学习专业课程中也缺少明确目标,以致没有学习的动力。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通识课程并不重视,觉得学艺术设计专业没有必要学一些与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甚至认为基础绘画课程也不重要,只要学好核心专业课程就能找到好工作。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现代艺术设计都是用电脑操作完成的,学好电脑软件就能做好艺术设计,这导致他们的知识面较窄。设计的灵魂是思想,那些只注重电脑软件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是电脑操作工,谈不上设计师。“上手快,后劲不足”这是用人单位这几年对部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评价。到工作岗位后,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加之学习方向有所偏颇,所以对专业的宏观把握不足。他们的自学能力、创造创新能力与人文素质较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也较差,且难以适应大专业方向的其他岗位(如学习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不能接受环艺设计专业的岗位)。这不仅制约了个人的发展,而且对社会艺术事业的发展也形成了制约。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沿用较为传统的绘画教育方式,以绘画类、软件设计类课程为主,通识课程开设较少,因此导致了一些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艺术修养较低。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有着极强的综合性,其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个领域,并且其服务对象也极其多样化。为不同的客户进行设计,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艺术设计对学生知识面的宽泛程度要求较高,学生只有在对客户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设计师只有在对文学、历史等方面知识掌握较好的情况下,才能将精神追求很好地融入设计作品。艺术设计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时往往思维较为局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太少,对许多知识不了解,所以无从联想也没有能力联想。一件好的设计作品,总会让人们在看到作品表象的同时产生更深刻的联想,往往会和时事、历史、文化等相关联。所以,设计师的知识储备是关键。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打破各专业的限制,实现各专业的互融互通。这对拓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视野,活跃其思维,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对于学习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只重视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制约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产生了脱节,虽然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但后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往往较弱。高职教育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在重视专业培养的同时,还要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学习知识的能力,使其看得更深、更远,实现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引入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1.核心课程的构建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哲学、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联及发展框架。第一,可以开设中西历史、思想史等课程。此类课程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历史及哲学思潮发展的过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反映,了解历史和哲学思潮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的艺术形式,从而理解艺术和历史、哲学思潮是如何互相渗透的。对于学设计的人来说,不管学什么设计,如果只关心设计的要素、特征、形态,那便无法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如果设计师需要通过设计一样作品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就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经济、历史、时事等。所以,学习历史、思想史能让学生了解各种设计以及设计运动的背景,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从而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第二,需要开设艺术史和设计史的课程。此类课程可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各种设计风格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每一种设计风格的背后都是人们观念和需求的体现。学生只有了解设计发展史,才能对不同流派的设计思想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所认识,形成洞察力和设计灵感等专业素养。第三,开设其他艺术门类的课程,如音乐、戏曲、摄影、影视、书法、工艺美术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其追求的精神世界以及一些艺术表达的手法是相通的。如,在摄影中讲究的构图、光影、色调等,在艺术设计中也常常有所运用。开设其他门类的艺术课程,可以让学生拓展视野、触类旁通,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大有裨益。第四,开设一些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社会科学课程,如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礼仪、客户交流与沟通等。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多数学生以后所从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商业性。以设计一款产品包装为例,设计师先要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产品受众心理需求进行分析,运用传播学和营销学的知识综合考虑设计方案,因为产品的包装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售卖产品。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2.其他非课程的教育形式构建

通识教育属于养成教育,不能单靠课堂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可通过多种非课堂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如,各种校园活动的开展(系列讲座、大学生艺术节等),大学生社团的组建,校园网的资源共享,微信公众平台、论坛的搭建,等等。不同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还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组建工作室、创业园,让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的经历了解专业学习的方向,以及专业学习以外需要掌握的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7

(一)教材类型相对单一

吴鼎民和韩雅君认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是一门集英语学习、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外语专家和学者的赞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需要各种类型教材的支撑。但是,大学的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大都为阅读教程,课后练习和相关教学任务的设计都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以阅读教程“打天下”的大学英语通识类教材将难以实现我国大学英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要求,教材类型亟待丰富。

(二)缺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立体化教材是出版社努力的主要方向。目前,大多数英语通识类教材除了纸质版课本外,虽同时附有教学光盘等辅助材料,却多限于教学课件、课文的音频和视频材料等内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材并不多见。顾曰国总结了目前外语网络教材呈现的六种基本形式,“文字+电子版”、“文字+音频材料”、“文字+视频材料”、“文字+动画材料”、“讲座形式”及“引进版”。目前出版的“大学英语通识类教材(网络版)”就属于前三种,这样的教材没有跳出纸质课本的框框,教材物理介质的改变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难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束定芳调查外语教材后发现,“学生更希望通过比较自然、轻松、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愿意仅通过教材来学习外语的人数只占到6%左右。这一方面说明现有的教材还无法全面反映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常常是枯燥乏味,远离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学生渴望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渴望形式多样的语言输入,渴望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展示和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我国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建设思路

(一)注重本土文化导入,突显以人为本的人文性

只有深刻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才能在确认中国文化价值的过程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明。鉴于通识类英语教材严重的“西化”倾向,大力开发弘扬本土文化的教材已势在必行。教材可选取生动的事例和材料,对中国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引导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学会相应的英语表达,从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多彩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与文化生活。同时,在内容材料的选择方面还应突出教材的人文性。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突显对人的尊重。比如,医学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爱心,要有责任感,要懂得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应体现在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输正能量,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培养“全人”为目标的原则。

(二)倡导教材类型多样化,注重提高综合语言技能

目前,我国英语通识类教材大都为阅读教程。为了进一步满足多样化教学的要求,出版社需加大开发听、说、译、写等类型教材的力度。与普通英语教材相比,通识类英语教材的编写同样应注重对学生英语技能的操练,且需要与人文知识紧密结合。为此,出版社可组织外语学者和相关人文学科专家密切合作,把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融入语言技能的训练中,真正实现英语教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既重视听、说、译、写类教材的开发又不能忽视阅读类教材的建设,因为“轻”阅读只能使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同一主题的系列教材编写中,阅读类教材可用于基础教程,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听、说、译、写类教程可用于提高阶段的应用型教程,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输出能力。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开发立体化教材

立体化通识类英语教材应是纸质课本、多媒体教学光盘及网络学习平台共同组成的一个多层次有机结构,各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作用。纸质课本是教材的核心和主体,能够精炼、全面地介绍人文类基础知识,还能提供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任务。多媒体教学光盘是课本的补充,以生动立体的方式进一步阐释课本中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强化语言技能的训练。网络学习平台是课本和光盘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虚拟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整合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将与课本主题相关的新观点和新发现传递给学生。由于一本教材从策划到最终出版,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说明教材的实时性相对较弱;网络平台易于更新的优势恰好弥补了教材实时性较弱这一不足。除了学习内容之外,学习方法和评估手段也将在学习平台上得以拓展,如互动协作式的学习模式、过程化的评估手段。

三、结语

通识教育论文范文8

通识教育是以自然科学原理为基础的一个全面广博的自由、博雅教育训练,它可提供多学科的宽广视野,为培养学生重要的认知能力和公民素养提供多方面的基础背景,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核心组成之一,同时通识课程也是通识教育实践的最基本形式。寻求如何为本科在校学生提供带有自由教育内容组成的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开创的出发点,因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有效地参与到“人类文化的共同体”之中,在任何领域的实践工作中游刃有余,实现职业成功。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高校要为本科学生提供更为宽泛和高效的文化训练。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历史传统选择开设金融、自然科学史、政治经济与贸易、建筑学基础、绘画及雕刻原理、人文教育、社会科学与西方文化、现代美术评论、营养与健康、逻辑学等通识教育课程来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同时不断规范与提高以上课程的教学及管理质量,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彼此融合,科学与人文气息并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下的本科学生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对象不仅掌握数理及其技术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最终实现本科学生正确价值观确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责任。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国内高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历史相对较短,目前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会自然地存在诸多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因此,它还只是“试验田”。目标有待明确,作为指导原则的通识教育理念尚缺少先进性是通识教育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存在盲目模仿痕迹和诸多曲解甚至误解,如将通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又与专业教育相对立;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主要是停留在教务处汇总、分类各学院提供的选修课程,缺乏高水平的教育理念和系统规划,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对授课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教育不足引起的通识课程备受歧视;通识课程教育教学环境中的管理政策及管理制度保障不健全;通识教育课程尚存在概念不清,将导论课,概论课、技术课和方法课混淆为通识课程,通识课沦落为专业课的附庸,或将通识教育课程等同于全校自由公选课的现象;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太过专业,部分课程又太过浅显,不够深刻,教材选择和课程质量不理想;学生选修原则非从人文、社会发展基础出发,而只考虑专业互补为主,人文精神与与社会科学荡然无存;通识教育占全课程比例的合理性缺乏深入的探讨,其他必修课程比重大,并且考试及种种社会等级考试压力大,学生无精力重视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从而无法客观地对学生对象学习成果进行批判性思维及相应能力的培养;考评办法简单,等同于专业课程考试办法,不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各种资源及经费难以保障。尽管通识教育课程二十年实践中的问题种种,但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通识教育传统相对还比较薄弱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嵌入通识教育理念,必定要有一段艰难的道路需要跋涉。

三、国外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经验

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课程是舶来品,其改革要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师。国外通识教育课程各具特色,但都具有教育哲学理念明确且深刻、课程体系规划全面且细致、课程内容丰富且富有深度和互动交流式的通识教育课程授课技巧。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其全部本科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芝加哥大学(Chicago)约占50%,哈佛(Harvard)、斯坦福(Stanford)约占30%~40%,通常最少至20%。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具体选修课程包括美学与诠释、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全球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名著阅读等,这些课程均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哈佛大学为了推动核心课程对保障通识教育的落实,还设置了核心课程委员会。以理工科为主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突破性地提出了“整体性”通识教育理念,其主张知识—活动、课内—课外结合。必修课是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的核心形式,包括自然科学的前沿、文学人文、体育课程等共十门课程。该核心课程的小班规模教学方式特别强调每个学生对理智思维训练的参与,同时强调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及思维习惯的形成,强调教学双方间的密切沟通和对科研问题的协作探究。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等美国大学都具有带有鲜明的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传统。尽管学习英美是备受推崇的通识教育途径,但与中国同在亚洲的世界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各具特色。为增强学生的国家与环境自觉性及全球意识,日本东京大学重点建设的两门通识教育课程是环境与能源科学和东亚中的日本与全球社会。韩国首尔大学以培养具有创新头脑及文化能力的知识分子及务实智慧和领导能力的领袖人物为目标开设了社会与思想、文学与艺术、历史与哲学及理解自然等若干跨学科核心通识课程。中国大陆学者主要吸取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经验并本土化。学习国外此类课程的设置模式,准确分析与把握目前国内通识教育发展变化的合理走向及可能的实践路径,但国外通识课程设置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尤为重要。

四、国内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的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