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分析

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分析

摘要:设计素描不仅包含传统素描的造型方法,而且包含许多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随着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趋势日益凸显,同时,学生的绘画创作也需要包含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基础课程提供指导。该文以周至禹的《设计素描》教材为例,从五个方面论述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对绘画创作的指导性和启发性。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训练;绘画创作;设计素描

在美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素描、色彩、装饰画等课程。很多基础课程以写实造型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的基础课程较少。虽然课程作业强调学生的创造性,但是部分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在毕业创作时往往半写生半模仿。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设计素描不仅包含传统素描的造型方法,而且包含许多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在经过设计素描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于创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方法,也对基础课程和其他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包括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美术理论。美术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实现美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在美术学专业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第一,美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中缺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的课程,大多基础课程以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如,素描课以全因素素描表现方法训练为主。学生长期以造型能力为训练目标,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不利于之后的绘画创作。学生如何创作、创新是绘画创作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应在立足本专业的基础上,借鉴一些创造性思维专项训练课程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绘画创作,为学生的毕业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创造性思维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学生需要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探索和选择。因此,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独特性、灵活性等特点。设计素描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贯穿于设计素描训练的每个环节。设计素描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也因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各类设计、绘画创作。第三,设计不仅是一种创作活动,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设计素描课程是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需求而发展形成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早期的设计素描课以结构的分析为主要教学内容,后来随着有关创造性思维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设计素描已经发展为融合了创造性思维的一门综合分析的基础课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至禹的《设计素描》为例,这本教材中不仅包含造型能力的写生训练、观察方法的写生训练、结构分析的写生训练,而且包含解构、重构的方法训练,材料的表现方法的训练,等等。这些内容丰富了素描的语言表现力,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绘画创作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训练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素描》这本书展现的不是狭义上的只为设计专业服务的设计素描,而是具有表现性的绘画素描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设计素描的结合。正如周至禹提出的“大素描”概念:“在一个‘大素描’概念下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选择,这样的素描就会对当代真正的艺术和设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为,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联系在当今是前所未有的。”

二、设计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对绘画创作的启示

1.表象的训练

学生在表现物象的表象时,可以选择完整的物象,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局部。学生会通过观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开阔视野,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在教师摆放好静物后选择角度写生。传统素描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其中,造型能力包括明暗、虚实、透视、比例、结构等方面的能力。而在形态的表象研究中,学生可以将这些科学的、理性的造型方法暂时放下,更加注重自身的感知和观察。在这样的体验和感悟下,由于每名学生的情感和喜好不一样,其个体差异性将会被释放,其作品也能呈现出多样化的效果。没有了束缚,学生可以重新回归创作主体的体验和感悟,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也能得以体现。素描不再是程序化的处理,也不再是素描本身,学生通过素描建立一种观察和体验的方式,以表现客观物体,正如中国画理论中的“迁想妙得”,从而达到“物我交融”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表现出的物象不再是千篇一律、程序化的,而是融入了情感、富有生命力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发现一些被忽视的物象所具有的表现力,挖掘出新的题材,丰富自身的绘画创作题材。

2.肌理的训练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观察物象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如照相机、显微镜等。通过这些工具,人们发现了物象表面的特征——肌理。肌理包括质地、光泽、纹理等,是现代艺术表现中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丰富的物质生活为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觉语言。学生可以采用拓印、复印等方式进行创作。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介绍一些肌理表现方法及其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案例。以工笔画创作为例,王冠军在表现许多男性人物的衣着时运用了肌理的表现方法,表现出当代男青年的时尚感。学生不能仅仅复制肌理,更重要的是创造肌理,如,通过洗、刮、擦等方式形成肌理。郑力在工笔画创作中运用了揉纸的方法,使画面形成了斑驳的艺术效果。江宏伟的花鸟画创作运用了擦洗的方法,画面表现出静谧的古典美。学生通过创造肌理,可以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一些视觉经验和肌理制作方法。

3.画面结构的训练

在对物象结构的分析中,学生可以通过延长线、斜线、中轴线等骨架线分割负空间。通过以骨架线切割画面,学生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形态在空间中的意义,这有助于其把握形体空间在平面中的秩序,从而真正理解构图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能突破过去的三角形稳定构图形式,探索更加丰富的视觉形式。以现实形态写生为例,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瓶罐或静物进行表现。这些静物的摆放位置是随意的,因此,学生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将对象安排在画面中。学生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对形态进行拉伸、缩放、夸张处理,并自觉调整形态的间距,以获得画面中的平衡、和谐的关系;同时,利用形态的中轴线、透视线、辅助线、延长线拆解画面中的正负空间,使形态似乎消失在画面中,形态之间的关系由此变成画面的结构关系,自然的空间关系变成画面关系,具象的形态逐渐向抽象形态转化。这个转化并非易事,学生需要根据直觉和分析进行选择,从而建立起新的视觉形式。这个转化过程虽然并不容易,但是通过这样的转化,学生对画面关系和视觉形式有了动态、直观的了解与审视。这将提高学生构图的分析能力和审美判断力,使其建立起自主意识,形成独特的审美方式,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4.黑白灰的训练

为了丰富画面的关系,加深对画面关系的理解,学生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训练——黑白灰的训练。黑白灰的训练在现实形态和人工形态写生分析中都可以进行。以人工形态写生为例,经过分解后的画面和形态,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分析。运用黑白对比关系能突出画面的主体,黑白灰的面积大小和秩序也会影响画面的主次与形式感。平面化的黑白灰关系可以表现出理性、冷静的画面关系和情感;加入光影的黑白灰会使画面更加丰富,既能塑造出三维的空间感,又能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感;加入了点、线、面的黑白灰画面会变得更加富有装饰意味。这些不同的黑白灰表现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绘画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发展需要选择,强化训练。

5.材料的训练

传统的素描工具以铅笔和素描纸为主,随着美术的不断发展,美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审美的包容性越来越大,对审美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学生不能满足于运用传统的工具材料进行表现,教师应鼓励学生探寻更多的材料语言的表现形式。对材料语言的重视,是现代艺术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途径之一。只有不断探寻新的材料语言的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更加丰富的艺术作品。同时,对材料语言的探索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经过艺术教育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艺术院校中开设了越来越多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设计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专业性,但是在艺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科之间的融合趋势已经日益凸显。美术教学的基础课程需要融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近年来的美术大展中也可以看到,许多绘画创作已经融入了一些设计元素和现代元素。绘画创作的发展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是时展的需求,也是让学生适应时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丽婷.图形联想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涂超.绘画性素描与创造性素描的对比研究.大众文艺,2011(13).

[4]常雁来.创意思维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艺术评鉴,2017(5).

[5]李孟娜.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学中的探析.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郭愉勤 单位:贺州学院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