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探讨

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探讨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能否很好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与现代中国的“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本文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调查数据,就全省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政策实施、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应对这一社会问题,从而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能否很好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与现代中国的“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调查数据,本文就全省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政策实施、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应对这一社会问题,从而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一)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分析。 1.劳动强度大,子女关爱少,缺乏亲情的温暖。村里的空巢老人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的70多岁还在从事体力劳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他们不得不自己干很多农活,还要饲养畜禽。农忙时节,身心更加疲惫。此外,孩子们外出时间较长。有的逢年过节给老人打招呼,有的只为生活困难的老人着想。老年人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受到冷落。 2.经济负担过重。他们当中只有一部分人享受低保,养老保险和养老补贴,绝大多数人经济收入低,得不到根本保障。即使参加了新农合,仍有不少人支付不起起付线以下的费用,无法补偿。 3.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就医难问题。据了解,他们当中,很多人身患多种疾病。虽然享受了医疗报销的政策,但一些小问题,比如感冒、跌打损伤,还有一些慢性病等不在保险报销范围内,所以空巢老人自己承担部分医疗费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使得很多老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就医难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4.缺乏精神慰藉,生活孤独,缺乏文化娱乐。多数空巢老人不仅身体疲惫,经济拮据,还为子女操心。此外,他们很少与子女见面,内心特别孤独,心理和生理问题也更多。“蹲墙、找阴凉、聊天、看电视”成了不少老人的生活常态。  5.对隔代教育导致心理负担过重。读书、教育孙辈们的任务都落在这些老年人的身上。照顾孙辈们的生活又无形中增加了老人们的压力,子女的教育则更是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不断涌现,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只有通过深入,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特点。 1.家庭关爱缺失影响身心健康。据调查,一些家长外出打工时很少回家,只能偶尔通过电话与孩子联系。他们的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内心空虚。还有的孩子性格孤僻,导致逆反心理更强。而且,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营养跟不上,又是长身体期,导致他们的身心成长明显不如父母监护下的孩子健康。 2.人际关系敏感。留守儿童的冷漠和自卑会直接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有的学生不愿与同学一起参与,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处,孤僻自闭,性格内向,不活跃。 3.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扭曲。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就像荡来荡去的秋千,来回荡来荡去。成年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在学校里,老师教孩子们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但是,当孩子有疑问请教大人时,孩子的问题多,导致大人常常疲于应对。老师教孩子有东西要和孩子分享,有的大人会说:“给别人了,自己就没有了……”等诸多错误的思想观念。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落后的家庭教育,错误的道德观念,不断影响着孩子,扭曲着孩子的价值观。 4.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监护人要么是老人,要么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年轻人,且多为女性,难以胜任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重任。此外,为了补贴家用,监护人不仅要耕种自己的田地,还要耕种移民家庭留下的田地。大量的劳动负荷使得孩子的学习无人管,卫生无人管。有的孩子还要帮忙做一些繁重的家务,包括是地里的农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时间,也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 5.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教育。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学校条件简陋,教师配备远不及城市学校。此外,学生人数少,教师没有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思想品德和文化课的滑坡也就在所难免。 6.留守儿童安全缺乏必要保障。农村宣传资源匮乏,不利于安全风险意识的提高和风险防范知识的普及。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缺乏及时有效的家庭监护,且监护人多为祖父母,监督管理精力不足。一般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普遍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孩子在学校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犹豫不决,安全教育缺失,导致留守儿童伤害或被他人伤害。节假日期间溺水、触电、打架、坠落、交通事故、性侵等事故时有发生,农村留守儿童是主要受害者。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两个特殊群体问题。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需要公民自身、国家和社会从各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变。

 (一)关于如何关爱空巢老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空巢老人的救助和关爱,探索创新救助和关爱服务方式。坚持“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农村空巢老人特别是高龄、特困空巢老人为重点,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建居家养老服务队,在农忙时间为老年村民提供服务。此外,还应细分空巢老人群体,聚焦不同状况老人的迫切需求,统筹优化资源,提供精准服务;重视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重点关注无子女、子女过世和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高龄老人的情感需求。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把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加大农村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投入力度,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标准。3.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充分重视并大力支持农村家庭养老,关注代际居住模式变动,在制定住房、税收等政策过程中,充分考虑两代分居式家庭的养老需求,通过对整个家庭提供资源支持,在不同福利领域进行支持;加强社区、村卫生室建设和投入,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水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营养老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兴办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机构,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等多方面的服务。4.完善城乡联合帮扶和转诊诊疗体系,以社康中心和村卫生所为重点,为留守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了解农村留守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心理和健康状况,通过干部结对帮扶,满足和解决农村留守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和医疗需求。5.加强社区医院和村卫生所医护人员的专业培养,增加心理服务项目,给留守空巢老人更多的心理安慰,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提高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还要加强培养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人才。

(二)关于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几点建议。 1.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视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利益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增加农民就地就业机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减少留守儿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寄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 2.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关注,建立相关制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多与留守儿童和监护人沟通;学校要组织教师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远离危险源和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安全事故模拟演练,提高遇到危险时的逃生能力。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指导,提高监护人的辅导水平和监护能力。 3.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发挥学校作用。重视学生心理干预,注重德育,避免唯分数教育。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力改善住宿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在校内建设免费大屏幕视频室,留守学生可以与在外父母进行亲情视频通话。进一步控制学校学生班额,力争每班学生人数逐步控制在45人以内,让教师管得住,探索将师德教育成效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农村学校要多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 4.完善亲友监护制度,切实落实监护人的义务和责任,更好地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逐步建立多主体监护制度,整合政府、学校、社会等各种资源,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 5.切实加大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建议由乡(镇)党委、政府牵头,协调教育,共青团、妇联、团工委、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共同实施关爱工程。号召女党员干部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切实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设。县直和各乡(镇)成立“爱心志愿辅导队”,为留守儿童做好事、办实事,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指定1名领导负责“三留守”人群管理工作,县里将此作为考核内容。 

作者:郭山宁 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