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浅论(6篇)

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浅论(6篇)

第一篇:技工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

本文在分析当前技工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技工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以期对提高技工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技工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同步提高。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技工院校作为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院校,更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向企业的实际生产方式贴近。同时,为了提升技工院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技工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这对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具有积极效果。

一、技工院校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技工院校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领悟到化学实验背后的基本化学原理,对原理进行深入思考,同时通过实践动手训练来熟悉相应的操作技能。这显然与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虽然技工院校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手段落后、教材编写不合理以及实验教学设施缺乏等问题的干扰,造成技工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缓慢。为了提升技工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水平,使技工院校毕业生能够满足国家对高素质技术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技工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二、当前技工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及观念落后

首先,很多技工院校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还在沿用过去的手段,教学方法和观念比较落后。如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还有一些技工院校虽然开展了一些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但实验内容十几年都没有调整,已经与社会的实际生产情况出现了脱节。其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考核不够科学,如重视对学生成绩和实验报告的审核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察。这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花费精力去训练实验操作技能,学生中抄袭别人实验报告的现象十分普遍。

2.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及态度较差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同,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主动性更是欠佳。因为技工院校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很多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讲解以及示范动作,进而导致学生在自己开展实验操作时经常容易出错,就以应付了事的态度来对待实验教学。这必然会影响到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

3.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欠缺

与普通高校相比,技工院校的实验教师十分匮乏。理论课教师经常兼职实验教师一职,专职化学实验教学人员的缺乏严重影响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此外,还有一些教师毕业后就直接上岗,缺乏社会工作经历,导致这些教师本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不强,进而也给实验教学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4.现有教材内容滞后、实验条件较差

当前技工院校的化学实验教材与社会生产的联系不够紧密,有的实验内容甚至多年都没有调整过,这显然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此外,很多工院技校的实验教学条件较差,各种实验教学设施更新缓慢,制约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技工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革基本内容,完善教学设施、教材

首先要提升学生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知,要让他们充分明白实验教学与自身未来职业发展以及专业技能锻炼方面的联系。其次,要设立专门的实验教学课程,建立专门的实验教学平台,对已经明显落伍的实验教学设备更要及时进行更新。最后,对当前应用的化学实验教材进行改革,尤其要对其中涉及的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删除已经明显脱离社会生产实践的内容,增加与当前社会生活与生产联系紧密的内容。

2.重视实验考评,使理论与实验教学紧密衔接

技工院校应该提高对实验操作考核的重视程度,建立既包括理论考核又包括实验操作考核的多元考评体系。例如可以把化学实验单独设置为一门必修课,然后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教师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考察来评定课程成绩。此外,在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也要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实验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如在学习酸碱滴定时,对于指示剂和终点颜色的判断,一些学生提出了能否用酚酞或甲基红-溴甲酚绿来代替甲基橙以及用H2SO4来代替HCl。此时教师不妨专门设置悬念,让学生自己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进而得到正确结论。

3.化学实验教学采用“实验模块”

很多技工院校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还不能完全突破理论课程体系的制约,不能按照实验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和系统性开展教学工作,这造成实验教学环节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环节的从属地位。此外,很多实验内容都设置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已经提前知道了实验结果,无法有效调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鉴于此,教师有必要打破现有的化学专业教学体系,采用“实验模块”教学,使化学实验教学不再附属于理论课,而是结合当前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设置探索性的实验内容。这可以在锻炼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使化学实验教学更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4.转变实验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实践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具体到技工院校而言,更要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教师的角色则由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中心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笔者在开展实验教学中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很快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而另有个别学生总是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此时,不妨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学习来互相辅导。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演示,然后再由教师对小组学习成效进行考评,进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5.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当前技工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个显著缺点,就是实验设置既缺乏探索性,联系实际不够。技工院校有必要对化学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可以适当增加生活化、设计性实验内容,如可以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对当地雨水或饮用自来水的硬度、氯含量进行测定,还可以让学生对市面上的化肥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等,这也是化学检验工高级工技能鉴定的实操项目之一。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实验任务,既锻炼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还可以为他们将来的技能鉴定打下良好基础。

四、小结

总之,技工院校作为专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更需要提升自身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视。通过改变实验教学观念,完善实验教学环境以及转变实验教学方法等对当前实验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以推动技工院校教学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邓玉香 单位: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济刚.技工院校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浅析[J].职业,2011(18).

[2]杨惠玲.针对技工学校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J].读写算(教师版),2015(35).

[3]沈弘.试论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新校园旬刊,2013(9).

[4]甘齐华.职业院校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2).

[5]吕梅香,汪朝阳,何广平等.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

第二篇: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

高等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是化学、应用化学、化工、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是高等教育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当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一些教学中的细节等方面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对实验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巩固理论知识,并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材料、农林、食品、医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有机化学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提纯分离以及鉴定。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巩固验证理论知识,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观察、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课的重要性是理论课不能替代的,因此近年来实验课教学相继引起了许多国内外大学的重视。然而,传统的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师实验教学程序化,教师大包大揽使得学生参与性不强,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不积极,不预习、不思考,只是机械地照着课本操作,根本谈不上创造力和创新性。另外,教师和学生还对实验课上的一些细节认识不足。所有的这些弊端都导致有机实验课教学的效果很差,学生做完一个实验几乎没有任何收获,达不到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1-3]。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一些教学中的细节等方面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1明确新时期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实验课不再只是对理论课的补充,而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做好有机化学实验,不仅是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验证,更是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今社会的人才需求。另外,现在高校化学专业的考研率很高,即一大部分学生将来要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准备。课堂上可适当加入一些先进的科研课题,揭示这些科研方向与基础实验课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也增强他们做好科研的信心。

2全新的教学内容及合理的实验安排

有机化学实验主要包括性质实验、基础操作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其中验证性的性质实验,如烯烃和炔烃的性质实验,羰基的性质实验等。这些只是对化合物性质的简单验证,操作简单,锻炼价值不高,可考虑去掉。其实,这些验证实验在其它的实验中均有涉及,比如肉桂油的提取实验,提取出的肉桂油中含有双键和醛基,就分别用溴水和苯肼进行了检验。基础操作实验因在各种制备实验中经常用到,因此,在实验安排上可适当减少,而通过具体的合成实验反复练习。这样会加深学生对这些操作的印象,也使得他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操作技能。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需多安排。特别是设计性实验,在以往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一般是在学期末安排一个这样的实验。然而,这样的安排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设计性实验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的实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有机化学实验设置还应考虑药品的成本、原料及产品的毒性大小等,注意溶剂的回收利用,提倡绿色有机化学实验[4]。这样,在实验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精神。另外,还可以考虑一些与本系老师科研方向相近的设计实验,让学生进入到教师的研究室中,近距离地感受科研的魅力。实验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既培养了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又能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实验员的角度出发,则要考虑把所用原料相似的实验安排在一起,节约试剂又能减少工作量。

3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不好,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老师讲,讲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装置,注意事项等。这样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其结果是学生很难参与进来,自然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其实,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引入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来。比如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5],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eam-basedlearning,TBL)[6],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问式、启发式教学方法等。这些方法的主旨都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教学方法都是死的,而运用则是活的,教师应根据这些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的具体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多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应该提倡的。除了引入这些教学方法外,还可以打破在实验前讲课的传统,将讲课的内容放到实验过程中,这样可以有针对性,也可以更加形象具体地传授有关实验知识。最后,有机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更加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4把握细节,养成好的实验习惯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实验中的一些细节,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比如取药品要小心,不能洒的到处都是,养成节约的习惯。准备药品时可以几个组一起准备,既提高了药品的利用率,减少了浪费,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比如实验结束后打扫卫生,整理实验台等等,在这些小的细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5结束语

总之,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通过这些尝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真正实现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教学效果,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苗少斌 兰红红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彪,李承范.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J].广东化工,2016,43(2):125-126.

[2]雍胜利,高俊芳.包头师范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阴山学刊,2015,29(1):68-70.

[3]苗涛.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6,32(1):12-14.

[4]杨小红,王凤英,李莹,等.绿色化学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36(2):112-115.

[5]尹飞,赵骏,琚辉.PBL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1,14(5):49-51.

第三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以化学实验为突破口,改革实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适当增加对照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计一些对照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可同时设计两组实验:第一组:石灰石+稀盐酸,石灰石+稀硫酸;第二组:石灰石+稀盐酸,碳酸钠+稀盐酸。这样学生不仅知道用什么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还知道了为什么要选取稀盐酸和石灰石来制取,而不用浓盐酸或其它药品制取。在教学“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可补充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明显,效果很好,让学生记忆深刻。又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的教学中,可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样,既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强化环保意识,让学生学会处理污染物的措施,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二、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实验教学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实验过程、方法的获得及能力的培养。教师如何使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上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课本只讲到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给学生介绍几种活泼金属如镁片、锌片、铁片和两种酸(稀硫酸和盐酸),并介绍两种实验装置,让学生分组实验,探讨、选择出药品的最佳组合,并通过实验找出装置的不足之处。问题呈现后,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各组学生积极配合,经过实验、讨论,再实验再讨论,选择出了最佳的药品组合和装置,成功地完成了探究性实验。在此实验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获得新知识,教师只起指导、组织、和协助作用,它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学生在改进的实验中完成了设计、创新,学会了竞赛,学会了合作。这种探究性实验方法激发了学生不断改进、完善实验的求异思维的欲望, 使学生不受书本限制,带着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去研究学习,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大胆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传统的实验教学,分组实验往往都是教师根据课本既定的实验步骤,由教师提供必须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后,教师先进行理论上的讲解和演示,确保把课本上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阐述清楚后,方才放心让学生去做。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大大避免了由于操作不当引发意外的发生。但是,长期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自己选择仪器、药品,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不强求一致,只要学生觉得有理有据,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放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在具体做法上,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化学兴趣小组,同一小组的学生在课前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设计出本组的实验方案,交由教师审核;教师负责审核实验的安全系数,至于实验方案的正确与否,将由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并及时作出反思。实验结束后演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等作适当的点评。这样,通过学生独立设计实验,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巩固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会到在“做中学”的乐趣。例如,在实验课上,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原理。在这里教师不再为学生框定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而是为学生准备了许多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挑选,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实验方案,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在讲授常见的酸的性质时,在明确本节课是探究酸的性质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铁钉、铜丝、锌粒、生锈铁钉、生石灰、氧化铜、氢氧化铜、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硝酸银、碳酸钙、氯化钡等药品和试管,让学生自由挑选,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总结出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延伸实验课堂教学

多媒体可以适时地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将复杂知识简单化,完成传统实验教学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了新的课堂模式。

1.展示实验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在实验教学中,有时需要借助一些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来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往往这些素材很多是课本没有呈现的,而这些素材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实验中的相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实验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教师在讲解“元素周期表”一节时,可以播放门捷列夫发现并制定出元素周期表的视频素材,解释元素周期表的由来,这样既有效的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排布规律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热爱科学、动手动脑的意识。

2.模拟微观过程,再现宏观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实验中,化学反应的宏观现象都比较明显,但是对于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学生既看不到,又摸不着,理解起来自然就比较抽象。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化学反应中微观过程,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例如,在讲解“水的分解”时,演示实验只能观察到在电解池的两极上有气泡产生,至于气体如何形成,是什么气体,学生只能是机械被动地接受,不好理解更不容易记忆。这时可通过Flash动画,生动形象地模拟水分子如何变化成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这一微观过程,从而弥补演示实验难以展现微观世界动态变化的不足。

总之,合理利用多媒体这种辅助化学实验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将化学实验具体化、直观化、又有利于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增强化学实验功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上是笔者在实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体现出更高的价值,为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理解并解决化学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开创了一个新的平台。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不断学习、反思、总结,实验教学一定更能体现出其无穷的生命力。

作者:戴云霞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临塘学校

第四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文章以“有机化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为例,探索应用化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等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三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实施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最后展望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关键词]

教学改革;有机化学;三性实验

1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学院较典型的专业必修课,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如兰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为适应相关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为本科学生提供《有机化学实验》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以有机化学实验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有机化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本课程涵盖面广,知识量丰富,而且国内外研究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但是,目前专业必修课教学多以单一传授课本基本操作知识为主,这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阻碍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十分有必要以本课程为基础,探索对专业必修课进行教学改革研究[1-5]。一直以来,高校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探索[6-11]。近年来,我校积极鼓励任课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改革研究。结合我校近期实施的关于“三性”实验举措,我们提出了以《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为典型,探索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高等理工研究学院以及医学院专业必修课的教学改革。本文以提升专业必修课程水平和增强课程实效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和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12],探索三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实施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2014-2015第一学期,本课程组主要教师初步探索了本课程的改革,学生在本课程实验操作中相当踊跃,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们掌握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动手操作能力。最后,通过总结前期研究探索,在积极听取学生意见的情况下,与多位专家教师讨论,提出教学改革方案。

2教学改革体会

本教学改革方案是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改革中总结出来的。本方案提出后得到应用化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等专业的欢迎,并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考核。通过教学方案改革,得到以下启示:

2.1实验规范制度

传统的二人一组一起做实验的方式,使部分懒惰的或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两个人采用相同实验结果,使老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比较困难.当实验结果不理想,两个同学之间会互相推卸责任.采用单独操作的实验方式,学生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在实验的各个阶段(预习、准备、实验和报告撰写)都会积极认真对待,实验态度和技能均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对于实验室经常有同学在实验室吃东西,玩手机,谈笑等不良实验习惯,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知识培训,严格规范学生的实验纪律;对不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实行严格的扣分制度,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好自己的台面,实验室对学生的台面实行严格的分数考核,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卫生习惯。通过以上的实验规范,使同学们在思想上端正实验态度,加强实验纪律。

2.2探索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

针对学生经常不做预习,实验步骤不熟悉,实验方法不清楚等问题,我们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报告,采取课前不定期测试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积极性。采取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主动提出问题,教师详细回答,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结合一系列大型仪器测试,包括有核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结构表征,确认产品的结构和纯度,从而进一步分析实验过程的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因素,总结经验教训,给下一次做实验的同学分享经验和教训。使学生了解大型仪器的使用,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程的进一步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认识高度。对原有的一些实验项目内容进行综合改造,使之成为三性实验;三性实验要重点体现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通过三性实验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兴趣。例如,两种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乙酰水杨酸的合成、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和提纯分离、阿斯匹林的制备等,既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展示了化学能为人类服务。采用生活中常见的实验原料,无疑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

2.3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以平时操作和实验报告为主,其中实验报告要强调实验的真实性,实验结果有实验数据也要有验证性照片以及仪器测试数据。验证性实验照片可以防止学生弄虚作假,能更真实的反应出学生的实验成绩。例如,在两种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中,最后同学们得到针状的咖啡因晶体拍的照片通过彩色打印出来效果较好。针对学生实验报告经常不画装置图以及不写实验相关试剂常数等相关的重要参数等问题,教师进一步强调其重要性以及实验报告相应的打分制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画好实验装置图,实验参数等。同时也可让实验能力强以及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参考的格式写作实验报告,为今后的毕业论文以及进一步学习深造打好基础。

3展望

针对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对三性实验的进一步加强,使同学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学生的良好的配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时代进步的要求更新实验内容,同时也可以借助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探索实验方法的改进工作。

作者:卓海涛 王海滔 胡惠媛 张雪利 单位: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伟,刘道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5):125-126.

[2]周景梅.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内蒙古统计,2009(6):60-61.

[3]徐海青,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9):76-78.

[4]解正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27-128,171.

[5]唐倩,龚成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3):165-167.

[6]耿涛,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3(23):18-18.

[7]钟伟强,梁向晖,毛秋平.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4):125-126.

[8]杨瑞云,等.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22):198-199.

[9]钟益宁,贾智若,李春玲.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118-120.

[10]林素英,等.新建本科院校应化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4.41(18):221-222.

[11]谭晓虹,等.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97-98.

[12]陈少军,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过程性考核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3.40(16):217-218

第五篇:应用型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

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通过近些年来对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这些措施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应用型高校

实验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进行验证和应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实验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兼具动手技能和创新精神,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的主要途径[1-2]。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常用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验过程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达到"理论-实践----再理论"的目的。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实验课程有所区别的是,物理化学实验是采用物理学的实验技术来验证探索和研究化学的基本规律,更侧重于理论方面,因此在实验设置上要求理论性比较强,在实验的讲解与准备上要求比较高,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时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数据的处理上要求有比较强的科学素养[3-4]。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传统物理化学课程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改进,相应的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培养模式同样已经不能适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进行改革[5-6]。为此,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物理化学实验的现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上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1实验内容的选择

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大多数都是验证性实验,虽然比较经典,但是也存在着内容比较陈旧,更新缓慢,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的现象[7]。学生对这些经典验证性实验的兴趣普遍不浓,通常都是照着实验教材的步骤照猫画虎的进行,数据处理也比较粗糙,难以得到比较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在这些物理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比较直观的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且对仪器药品依赖性比较小,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举个例子,在课堂上讲解接触角和润湿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当场用钢笔在不同的介质,比如说纸和塑料布上写字,发现在纸上出现清晰的线条,而在塑料袋上只能出现断续的线。另外在实验室做正式实验之前,可以携带一袋牛奶倒入烧杯中,然后用小型手电筒从侧面照射烧杯,可以很直观的显示光路的出现,也就演示了丁达尔现象。再用手电筒照射硫酸铜溶液作为对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将理论停留在纸面上。此外,也可以增加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及查阅文献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学校的已有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给学生布置题目进行自主的设计和构思。比如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实验“制备SiO2纳米粒子并表征”,并提供相应的实验药品和试剂。由于纳米SiO2的制备是比较成熟的方法,所以学生很容易查找到相应的文献并设计实验方案,得到的纳米粒子可以在学校的电子扫描电镜上进行形貌的表征(大型实验仪器不一定要让学生操作,可以把相应的表征结果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学生在查阅文献、设计实验、进行操作及表征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得到很大的培养。

2实验的讲解与准备

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的讲解,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实验之前指导教师花一些时间进行实验原理的介绍,实验步骤的讲解及演示,以及对于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的说明等[8]。为了不占用实验时间,实验讲解时间一般都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也会安排在实验前阅读实验教材的工作,撰写预习报告的工作,但是很多学生只是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撰写预习报告只是简单的抄写而没有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只是对照实验步骤进行按部就班的操作。这样很不利于学生通过物理化学实验进行知识的总结与提高。有鉴于此,本人通过使用CamtasiaStudio8,会声会影等软件,设计制作了一些时长在5-10分钟的微课,每个微课着重介绍了了一个物理化学实验的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思考题等。微课内容主要是以PPT播放及教师配音来组成,但是也包括一些视频,例如旋光仪,阿贝折光仪的操作。因为对于这类仪器的操作,如果教师在实验室当场讲解的话,由于仪器比较小,而且需要靠近观察,很难做到每位学生都能看清楚教师的操作,而将其制作成视频就会非常清晰明了。这些微课可以通过QQ群等方式进行下载,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而且短小精悍,会给学生一种"一对一"教学的感觉,起到良好的效果。

3实验的过程指导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操作的过程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观察与指导。而且不能是仅仅指出其操作的具体错误,还要将其错误与实验原理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对相应物理化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燃烧焓的测定实验中,在氧弹中加入蒸馏水时,蒸馏水的量要严格控制,如果有学生用烧杯称量要及时阻止,因为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在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中,抽真空的时间一定不能太长,否则会使乙醇的量太少不能继续实验。同时对于学生的实验数据也要检查,不合格的话要及时重做。例如在最大泡压法测表面张力的实验中,测得的压力差值数据的变化趋势要逐渐减少,否则就不正确;在吸附法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实验中,首先测得的亚甲基蓝工作曲线里的吸光度必须符合线性关系,其次吸附后的亚甲基蓝溶液的浓度必须在工作曲线上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就是不正确的。而且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随时记录实验数据,教师随时检查,不许实验结束后再填写实验数据。如果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行为,例如编造数据、篡改数据,必须严肃处理。

4实验的数据处理

在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的撰写中,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物理化学是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数据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进行影响到对物理化学理论的验证。而且数据处理的严谨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要在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就向学生强调严肃的实验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同时强调实验数据的误差是允许存在的,但一定要找到实验误差存在的原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编造和篡改实验数据。在数据处理时,要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有效数字的舍入规则和计算规则,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2)物理量的计算,要按照数值和单位都同时进行计算的规则进行;(3)在绘制表和曲线时,表格内部和曲线上的点用数值表示,表头和坐标轴上用物理量与其单位的比值表示。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作图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以前采用手工做图,不但费时而且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因此教师花了一些时间对学生进行Origin等绘图软件的培训,使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进行数据的作图、拟合及求斜率等。利用这些新型软件处理数据,不但可以使学生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的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原始数据与结论数据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

5结语

实验教学是一项掌握学生理论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本文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从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的讲解与准备、实验的过程指导和实验的数据处理四个方面,制备出一套比较完备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可以不断地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如何提高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和总结。

作者:张倩 何莉 于琼燕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学 河南工程学院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以力.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在独立院校教学中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2,33:649.

[2]李浩,张喜斌,金真,等.地方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14-116.

[3]郑燕升,莫倩.化工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08,35(9):154-156.

[4]贺德华,麻英.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13-15.

[5]张秋霞,王香.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2007(5):45-47.

[6]武克忠,马子川,王庆飞,等.物理化学实验教改的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8):67-69.

[7]闫怀义,赵二劳,石玉芳,等.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1,39(4):142-143.

[8]吴莉莉,周小菊,张嫦,等.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5):649-650.

本文文献格式:张倩,何莉,于琼燕.应用型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山东化工,2016,45(14):114-115.)

第六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通过构建实验教学体系、采用互动式与研究式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改革实验考核办法、贯彻绿色化学理念等措施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为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核心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3]。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当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时,教学方法也必然面临着改革以适应创新的时代要求[4-5]。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6-8]。文章以我校省级化学基础实验中心和校级有机化学实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为依托,通过构建实验教学体系、采用互动式与研究式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改革实验考核办法、贯彻绿色化学理念等措施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使我校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生物和食品类专业学生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基础课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以适应江苏苏南地区社会发展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设置和规划实验教学体系时,注意实验课与理论课进度的配合。使实验课内容覆盖理论课的重点,合理布局各类操作实验,侧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注重课程内容设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将从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中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方面构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1.1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到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求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项目的开设上,结合生物、食品类专业特点,我们安排了旋光度的测定、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的制备、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料、食品添加剂的合成等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采用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因此,我们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基本操作训练→合成实验→综合实验。在实验一开始先安排五个基本操作训练:蒸馏与沸点测定、重结晶及熔点测定、分馏、旋光度测定与萃取。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有了一定熟悉和了解之后,这时便转入合成实验,将所学基本操作运用到产品的合成实验中,如将重结晶操作运用到乙酰苯胺的制备和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中;将分馏、蒸馏与沸点、萃取、折光率的测定等操作运用到环己烯的制备实验中;将萃取、熔点测定等操作运用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中;将水蒸气蒸馏和萃取等操作运用到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料;将搅拌、回流、重结晶及熔点测定等操作运用到食品添加剂的合成中。综合实验是系列合成和相应中间体和产品的分析检验,包含着几个单元合成有机物性质及结构的分析,涉及分析仪器的使用等更复杂更有难度的操作。基于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难度和复杂程度先后开设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单元合成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1.2在实验中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

在熔点的测定实验中,除了通过测纯样品的熔点来学习毛细管法测熔点操作外,又要求测定混合物的样品和未知样品的熔点。而在实际研究中用的是各式各样的熔点测定仪器测定。“毛细管法”基本没有用武之地。对于过于基础,研究中已不再使用的方法和操作,我们通过教师演示或Flash课件介绍学生了解其原理和方法的办法。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使用接近当前科研条件的实验技能和方法。教学中采用电热套和磁力搅拌器配套做加热实验,采用微波、超声波完成部分合成试验新科技新技术,让学生领略到现代科学的奥妙与神奇。

1.3选用经典的有机合成实验,以“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发现,在紧张、忙碌的实验完成后,能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试验产品,学生都非常兴奋,而在这样的试验过程中学生往往更认真专注、更有耐心。为了得到高质量、高纯度的产品,学生往往会严格遵循实验条件,操作步骤。因此以学习巩固基本操作训练为原则,选择一些比较经典有机合成反应,尽量保证每个合成实验都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肥皂的制备”、“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阿斯匹林的制备”、“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料”等实验。学生做此类实验时很有兴趣,很有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很高,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2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2.1采用互动式、研究式教学模式

为克服学生依赖教师讲实验,依赖教材验证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将在每个实验的前一周,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下次实验的某些步骤提出改进要求,学生在一周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思考实验方案,并写出具有一定规格的预习报告。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启发、比较、讨论等方式与学生选择出最佳方案,并在实验中实施可行方案。如在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由于第一步反应生成溴化氢的速率远大于第二步反应消耗溴化氢的速率,造成该实验产率低。为此,实验的前一周,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如何控制两步的反应速率以提高产率,可能有的同学提出改变加料顺序,有的同学提出采用分步加料法,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对实验改进的实施,让学生品味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

2.2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

依托我校省级化学基础实验中心的开放管理平台,在我校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安全工程等工科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将根据各个工科专业的特点,安排尽可能多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实行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的全方位开放,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3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通过校级有机化学实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运行与完善,教师可以在网上进行网络化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实验预习和自学。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机化学实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的延伸,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满足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实践的渴望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4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把我校应用化学专业2012级作为改革试点班,我们首先将学生放到一个主动学习的位置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准备一个或几个实验,从资料搜集到多媒体课件制作,然后由一个成员主要负责讲解,其他成员负责补充,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来,鼓励他们以生动的语言将实验讲解得通俗易懂,既能锻炼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胆量?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5改革实验考核办法

对于实验成绩的评定,要求既能客观、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又可增加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并从根本上重视实验和掌握实验规律。学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由:(1)实验预习、网上预习测试、原始记录、实验报告(占平时成绩的25%);(2)项目操作过关考核(占平时成绩的60%);(3)出勤情况、实验态度、劳动态度(占平时成绩的10%);(4)网上交流讨论与答疑(占平时成绩的5%)等综合评定。期末成绩由操作考试(占期末成绩的70%)和实验理论考试(占期末成绩的30%)综合评定。在项目过关考核及期末操作考试过程中,学生一边操作,一边随时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实验的问题。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重视实验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学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素质。对考试方式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情况,引导学生知道并重视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2.6倡导绿色化学理念

2.6.1精选实验内容,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根据教学需求,并将毒害降低到最小的宗旨。合理选择实验内容,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在实验内容上,尽量根据低能耗、低毒原则进行筛选,如“环己烯的制备”实验,可以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替代浓硫酸或磷酸催化法,避免实验中使用浓硫酸或磷酸带来的强腐蚀性和废酸液的排放,而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还可以回收再利用。“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可以引进微波合成新技术,采用NaHCO3替代浓硫酸催化法,避免实验中使用浓硫酸带来的强腐蚀性和废酸液的排放,而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实验安全性,培养了学生重视环保的意识。

2.6.2改进实验方案,严格药品用量

要逐步实施常量、微量与半微量相结合方案。这样不仅体现绿色教育,同时也有利学生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提倡有机化学实验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如“甲基橙的制备”、“阿斯匹林的合成”中,药品用量比常量实验减少1/2,反应时间缩短,同时仍然保持较高的产率,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降低了实验费用。

2.6.3实验结束后废液、废渣、废瓶尽可能回收利用,实验始终贯彻绿色环保意识

有机化学实验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环保意识,特别是对于应用化学和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更要作严格要求。将生成的废液统一回收,然后在休息日鼓励学生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对废液、固废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既提高了学生环保意识,又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合成实验所得产品一律收回,留着给下一届学生做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这样基本上做到实验室无污染,产品链式利用的良性循环。对没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废液、固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分类收集,并根据苏州市废液、固废处理处置相关规定,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江苏康博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负责我院废液、固废的处理处置。使学生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受到了良好的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

3结束语

通过构建实验教学体系、采用互动式与研究式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改革实验考核办法、贯彻绿色化学理念等措施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对于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明显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均有较大提高,教学效果也有较大提高。从毕业学生的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很快熟悉工作环境,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很强。当然,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已难以完成应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加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地方化学化工、食品、安全等行业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安全环保意识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付任重 曾小君 杨高文 柴文 杨捷 汪权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玲玲,杜龙勋.推进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50-151.

[2]吴世华,杨光明,王秋长,等.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4-6.

[3]方东,杨锦明,王庆东.结合示范中心建设探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82-84.

[4]欧阳玉祝,肖竹平,王迎春.基于开放式教学环境下的综合化学实验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328-330,410.

[5]彭敬东,马学兵.综合性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59-263.

[6]张荣莉,沈凤翠.在工科高校有机化学实验中实现绿色化教学[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4):43-44,54.

[7]孙芹英,丁爱琴,吴缨.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4164-14165,14187.

[8]孙莉,王海滨,强根荣.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8):178-180.

本文文献格式:付任重,曾小君,杨高文,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11):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