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及对策

【摘要】高等教育是衡量一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对科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教育供求矛盾的核心问题是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浅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发现:高等教育矛盾主要体现在数量方面庞大的教育人才供给社会的容量小,就业难问题显著;质量上,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小与市场需求量大的矛盾;结构上,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不公平问题突出,本文着眼数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解决上述矛盾要政府宏观调控与经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政府的能力,合理规划教育供给,增加经济市场活跃度,缓解矛盾,使我国高等教育矛盾供给与高等教育需求趋于平衡。

【关键词】教育供求矛盾;教育供给;教育需求;高等教育

一、我国的高等教育供给教育机会是指给

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需要新的学习机会的学生提供新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有效的教育资源,同时在学生具备一定层次的知识储备后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符合社会所需,实现自身的价值。教育人才,则是高等教育场所向社会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优良人才和研究成果及其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优秀成果。因而,高等教育的供给可分为两类,一是高等院校向社会提供的受教育机会,二是高等院校向社会各单位提供的各级各类的人力资源。

二、我国的高等教育需求

在经济学领域,教育需求是消费者支付教育费用,接受教育服务的愿望以及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为了满足某种精神或物质需要而接受的教育要求。反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需求具体内容。高等教育需求主要表现在社会教育需求与个人教育需求两方面。一是个人高等教育需求。个人高等教育的需要是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预期的教育福利创造支付教育的能力。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才能、个人的教育投资收益、就业的需求、教育成本、个人的消费偏好与价值观念等方面。二是社会高等教育需求。这是指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基于一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教育供给能力的需求。虽然受教育是个人行为,但从宏观来看,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社会高等教育需求也是对个人高等受教育行为的集中。教育能给社会带来收益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社会教育需求的因素是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社会人口状况等。

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存在的矛盾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失衡主要表现在数量、质量、结构三方面。具体表现为:

(一)人才总量的供过于求与高技能人才资源的供不应求

个人与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的。个人受教育的动机是主观的、多样的、利己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国家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各级专业人员的要求产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为提高个人生活水平,高等教育需求会选择易就业化,专业化。据2016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生产中的分工需要由从低附加价值的出口加工向高附加价值的现代化服务转型。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技能劳动者与全国总就业人员总量比例为19%,高技能人才仅占5%。目前,高技能人才对社会的影响增大,需求也日益增加。但实际中国的高技能人才数量少,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如果比例拉大,社会发展阻碍增加,困难加剧。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技能劳动者高达1.65亿人,与总就业量的比重为21.3%,但其中高质量人才仅4791万人,占就业总量的6.2%。同时我国高技能人才还存在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层等现象。高技能人才资源供不应求。个人高等教育需求考虑方向是个人利益,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存在出入,不统一,必然导致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和社会高等教育需求的冲突。从而导致高技能人才少与社会需求量大这一矛盾。

(二)高校毕业生输出和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

用人单位需求的是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为了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一方面,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重点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存在且日益加重。2013年全国大学生毕业生总数高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攀增至834万人。总量过大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逐年递增的庞大高校毕业生总量导致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承担不了。同时,我国高校扩招倾向于文科专业,大量增设文科专业,学科比例失调的现象逐年增加。“人才扎堆”、“行业扎堆”、“地域扎堆”现象导致某些领域人才结构性失业,供大于求。根据2016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报告发现我国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大量企业对人才需要与人才专业能力不匹配问题。我国2016有近1200万名高等教育院校毕业生求职,供给大但需求与供给不适配;二是高校毕业生职业需求变动大,企业对毕业生能力期望降低的问题。数据显示短期内的毕业生离职率达到33%,同时,70%的企业认为“毕业生专业知识的实践性较弱”。企业对合适人才的渴望,在提供职业培训前提下仍然存在大量的大学生能力不够现象。这就存在个人高等教育需求与企业高等教育需求的矛盾。矛盾双方都是利己主义,使得缺口没有趋向小的方向进展。从而这一矛盾越来越矛盾显著。

(三)区域配置不合理

我国地域广阔,并且受历史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影响,无论是经济、社会、人口还是教育都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问题,高等教育也同样存在不平衡。东部、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量相差甚远。同时,高等教育向经济和政治重地集中,教育资源多集中于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而少量分布在地级市。人才大部分流向于发达地区,落后地区和三线城市人才供给不足。从而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步伐。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高度衔接,经济发展决定了教育的供给,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集中,教育投入高,质量高,满足了该地区的教育需求,同时,高总量且不精确的投资容易造成资源过剩,资源浪费,从而出现供大于求现象。相反,经济落后地区教育资源跟不上需求,投入也低于需求,质量达不到要求,同时经济不发达无法吸引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虽然人口总量虽然不及发达地区庞大,但存在一定的基数,短缺的资源无法满足当地教育需求只会造成供小于求的局面。

四、缓和教育供求矛盾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再是单一的依靠政府调节或者只依靠市场来驱动。单一的政府调节,教育会缺乏灵敏性,供给灵活的接受和反应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缓解和改善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和市场运行机制的相结合。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高校应合理规划和扩展其专业课程

联系国内生产力布局与社会发展系,不能盲目的着眼于短期的利益。文科开设课程成本低,而理工科专业开设课程需要更多的设备和原料。更多高校为了缩减这部分开支,更加倾向于开设文科专业。产生文科专业多人才多。理工科专业少人才少。因此,要建立一个专业,高校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教育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反馈制定计划,并与上级部门进行审查。上级部门也要根据实际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各高校要定期在官方平台上做出公示,提高教育效率和公平。避免教育腐败现象发生。

(二)政府要针对人才的输出与社会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大力支持专业性人才的高等教育供给的发展

优胜劣汰,能够培养高质量,高产出,与劳动力市场相匹配的高校大力扶持,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培养人才能力差,严格审核不合格学校,予以淘汰。同时,企业也可以联合高校,培养专业性强,实践力强,拥有高技术高质量的人才,提供实习职位,合格者予以录用。在促进人才培养的同时也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难题。

(三)实现教育区域供求的平衡发展,必须把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相统一

合理规划教育规模,教育发展的规模要避免太大或太小,教育发展的速度不应太快或太慢。不能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发展。结合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积极的、有效的进行教育预测,灵敏的应对教育的滞后性。有效的预测可以对未来教育规模与速度制定有效的决策,从而促进教育发展。缓解教育供求的矛盾。

(四)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高校教育过剩,人才浪费,大学生失业问题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密切关注社会企业的提供的就业障碍。给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加准确的且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国家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高校要着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针对性的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国家鼓励创业,大学生创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活度。

五、结论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矛盾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显现,针对矛盾的显现,政府要有灵活的反应能力,长远的目光,科学的决策方法,及时的应对和解决矛盾;市场是具有包容性的,企业在接受人才的同时与时俱进,合理的安排培训,提供教育需求;高校作为人才资源的培养源头,科学的,公平的,严格的去培养人才。抓准重心,重点培养能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且实践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个人要明确自己的方向,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自己的需求相结合,提高个人的能力同时提高个人在社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张力.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供求关系及其调节[A].现代教育科学,2017:(2).

[2]李强,袁志刚.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调查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张雅婷,姚小玲.当前教育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A].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5).

[4]欧阳青.浅析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及其政策建议[A].高等教育,2015(6).

[5]王欣双.中国教育供给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6]王旭辉.我国高等教育若干典型供求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

[7]谷铂滢.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供求矛盾[J].文化视野,2015.

作者:祝玲琳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