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科研诚信教育解析

新时代高校科研诚信教育解析

[摘要]新时代下,科研诚信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及学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是引领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标杆,尤其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高校加强科研诚信教育需要在队伍建设,其次要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强化等方面发力。同时,要改进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重点是加强科研诚信的体制机制建设。

[关键词]高校;科研诚信;教育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目的,以推动科技诚信建设制度化为重点,以科研诚信建设的体制机制来保障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科研诚信成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热门话题。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任,在当前科研造假、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下,高校有责任根据《意见》,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加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一方面大力加强对广大师生的科研诚信教育。

一、全面深入开展高校科研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1.高校科研诚信教育是我国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可靠保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一流的人才,就谈不上一流的大学。科研人员作为我国的创新人才,在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高校科研诚信教育,做实科研人员素质的提升,培养最强科技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密切相关。

2.高校科研诚信教育是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标杆。诚实守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发展史是一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历史。无数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大实验中都涌动着求真的科学精神,这是文化传承的见证者、是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标杆。科研工作者拥有大量的知识,普通群众以他们为导向,他们学术行为的好坏直接对社会风气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更应承担责任,高度自律,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中作出表率。

3.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潜心研究和探索,而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诚实守信。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诚信环境,这不仅需要有科研诚信体制机制作保障,更与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道德修养紧密关联。因此,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二、高校科研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科研人员接受科研诚信教育的主阵地,但是目前高校科研诚信教育缺失。具体表现在科研诚信教育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教育主体对诚信教育认知的偏差。

1.在管理方面,高校科研诚信教育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一方面《意见》许多高校科研诚信教育没有具体统一的规范,也未按《意见》建立科研诚信教育的保障机制,更缺乏系统的引导,以至于科研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科研诚信的重视度不够,学术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即使建立了科研诚信教育体制机制,但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模式,使之得不到有效执行贯彻,高校科研诚信教育体系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同时,高校科研诚信教育环境不理想。据调查统计,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大多处在一个紧张的科研环境中,为了赶科研进度而焦虑着急,从而做出失信行为。科研诚信教育管理松散,以至于科研成果检验的标准高低不齐,质量良莠不一,认定标准也不一样。教育部曾多次提出要建立科研诚信档案,但高校管理层没有结合自身情况作出具体的、相应的实施细则,使科研诚信教育制度涉及的方面杂乱无序,各部分之间缺乏系统性,导致大家对科研诚信教育的认知、理解和执行的难度比较大。

2.在科研诚信引导方面,科研诚信教育内容不全面。据调查,现在许多高校,很少有关于科研诚信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有些教师守成意识严重,危机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不够,对现实生活中的诚信教育缺乏系统研究,在授课过程中,很少涉及科研诚信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缺乏明确引导,未能提高学生对科研诚信的正确认识。在实践中,也缺乏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对科研诚信的教育。不重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的认知与行为相脱节,使科研诚信教育收不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3.在科研诚信教育的受众方面,科研人员对科研诚信的认知态度有偏颇。目前在高校中存在着科研失信行为,如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有学者将他人的文章拼凑成自己的文章,不展开实际调研的偷懒行为;不尊重他人成果,在写论文的时候引用他人资料而未标注来源;为了现实利益,伪造或者篡改实验数据、代替他人撰写论文;一稿多投以追求高效率;在自己没有参与的科研项目上署名,搭别人的便车等等。他们虽然知道这是学术不端行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明知故犯。再者,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主体意识不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面临来自学业、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人们普遍比较浮躁,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许多精力没有放在科研上,缺乏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了而应付,在实际科研中,很难做到为了科研诚信这一道德目的而抵制不良行为。

三、新时代高校科研诚信教育创新途径

《意见》对科研诚信教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部署安排。从长远来看,要促进整个社会科研诚信教育的良好运行和健康发展,学校、教师及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双管齐下的局面。

1.加强教育者队伍的建设。科研诚信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弘扬科学精神,遵守科研纪律,开展负责任科研行为的教育。要组织系列活动加强师德文化建设,如把定时定期的培训、将专家的引领与老师的榜样示范结合起来,新上岗的导师都应接受科研诚信教育培训,高校需将这一培训纳入常规化工作。老教师要带动新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科研诚信教育氛围,以此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将科研诚信教育与大学文化活动融合,达到最佳效果。要鼓励教师传播正能量,加强与学生的导学互动,以身作则,用科研精神和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营造实事求是、严谨向上的科研氛围。

2.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科研诚信教育不仅针对学生,而且涉及高校的其他人员,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及科研管理人员等,应切实做到受教育者全覆盖。高校领导需要有科研诚信意识,适应形势,对科研诚信教育作出具体目标和要求的顶层设计。本科生也有科研项目、毕业论文等学术要求,也需要加强科研诚信教育,为整个社会的诚信教育打下基础。不管是后起之秀的年轻教师、还是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亦或是科研管理教师,都应重视科研诚信教育。在此基础上,应突出对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在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诚信认知水平的同时,还应重视其科研诚信情感、行为习惯和意志的培育,促使研究生科研诚信品质健康协调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促进科研诚信教育主体性、终身性理念的渗透。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体能动性,提高自我学习、自我修养及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终身性诚信理念,使其在科研生涯中能做到独立自省、诚信。

3.丰富科研诚信教育内容。首先,教育内容要全面、系统、有重点。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诚信教育内容主要应包括:科学精神与道德、国内外科研诚信教育、我国的科研规范、科研成果奖励、科研不端惩戒、我国科研诚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如对于教师,高校应将科研诚信纳入教师的考核评定当中;对于学生,研究生会面临比本科生更大的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需要教育者对症下药,特别要有重点地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根据研究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规律,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及科研活动,既重视书本知识,也要突出重点,使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不仅充满热情而且学术行为更加规范。其次,教育内容要贴近高校实际发展需要。科研诚信教育内容要与本学科的研究特点相对应,即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不同,科研诚信的教育内容不同,需要科学设计。再次,科研诚信教育内容应为研究服务。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收集科研人员在实际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包括科研诚信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做好反馈工作,让问题得到实际解决。最后,科研诚信教育内容应具有开放性,即在学生入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情感、信念、意志;随着学生科研的深入,就需要对之进行相应的行为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独立、理智的科研道德行为。

4.改进科研诚信教育方式。首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科研诚信教育方式应重视体验,高校可以采取座谈会、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吸引科研人员参与到科研诚信教育中,还可以通过策划科研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引发科研人员的情感体验,使大家在情感上认同和接纳科研诚信价值观。同时,加强日常学习中的科研诚信行为训练,组织科研人员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让大家在践行科研诚信的过程中,加深对科研诚信的理解、增强科研情感体验和培养科研诚信意志,在实际行动中促进师生科研诚信品质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遵守科研诚信准则。其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高校开展科研诚信教育,不仅要引导高校科研人员通过自查书籍和科研期刊等途径获取科研诚信的相关信息,学会科学的自我分析,正确的认识科研诚信的重要性;高校还应该利用好新媒体,探索“互联网+”科研诚信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网络的开放性、实时性特点,弹性组织科研活动;同时,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组成诚信教育知识网络,进行跨越时空的无障碍沟通交流,让互联网这一平台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为科研诚信教育服务。除了搭建平台,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快捷性、方便性对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做好正面宣传与典型宣传,并不断尝试其他新方式来营造科研学术氛围。

5.完善高校科研诚信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首先,在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时,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为高校科研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打下扎实的基础。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诚信教育方面都应协同发展。高校应明确规定科研诚信涉及的诸多问题,如科研评价标准、奖惩制度、管理体系等,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并将之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经费开支的透明度。其次,要保障科研诚信教育制度顺利实施。高校科研诚信教育制度需要维护与保障,应建立专门的科研诚信监督机构和问责机构,对每一位科研人员建立科研诚信档案。最后,要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打击惩处力度,以“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围”为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作者:王金平 闫青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