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年度总结范例6篇

贷款年度总结

贷款年度总结范文1

截至2012年7月末,根据支行上报及A银行广州市分行对外报表数据显示,全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共240.94亿元,占比17.8%。A银行广州分行2008年至2011年对公房地产类贷款迅速增长,贷款余额从95.45亿元增至310.39亿元,增幅约225%,远超总贷款增长速度(65%)。房地产贷款占比也一路攀升,从13.3%增至26.1%,直至本年度才开始回落。根据统计及普查结果,截至2012年7月末,全辖贷款余额1,349.9亿元,对公房地产投向贷款余额为261.27亿元,占比19.4%,较年初减少约47亿元,主要原因是统计校准、到期收回、延期放款等原因。如图1所示。A银行广州分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61.27亿元,远超同业平均值,事实上,银行隐性房地产在房地产企业改头换面各出其谋承贷后,实际数据远远不止20.33亿元。若再考虑50亿房地产信托投资,以及代销的13亿房地产企业理财产品,以及隐性的房地产企业用款的信托或理财投资,则A银行广州市分行房地产行业授信集中度占比严重超标,行业集中度风险非常突出,亟须通过考核导向等一系列措施控制房地产贷款总量的增长,化解系统性风险。

二、A银行广州市分行贷款结构分析

截至7月末,全辖对公房地产投向贷款总额实际约为261.27亿元(不含信托投资)。总体而言,A银行广州市分行房地产贷款存在以下总体特征:一是房地产贷款总量大、占比高,行业集中度风险突出;二是综合客户群体、担保方式、项目地段等因素进行个案分析,大部分贷款风险可控,但因有约42%的贷款期限超过3年,风险仍可能滞后反映;三是部分优质客户授信金额大,且存在未封闭运作或未按销售进度还款等风险,需重点关注。A银行广州市分行超过90%的房地产贷款为抵押担保方式,总体风险可控。但因单户大额贷款占比较高,单户贷款余额超过3亿的共有28户,金额达105亿,约占40%,即使一户出险也将给A银行广州市分行不良指标及经营责任带来巨大压力。从贷款期限角度看,A银行广州市分行房地产贷款期限结构以中长期为主,风险可能滞后反映。其中,贷款年限为三年内的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53亿元,占比58.6%;贷款期限超过3年,约占42%。按到期时段情况,2012年下半年到期的房地产贷款共计22.52亿元,占比8.6%;2013年上半年到期的房地产贷款共计45.49亿元,占比17.4%。其中,2012年及2013年上半年到期贷款约68亿。2012年到期的房地产贷款主要集中在花都、白云、番禺等支行,其中上半年到期的贷款大部分已申请展期续贷。本年大额到期客户主要为天建房地产3亿元、瑞华集团2.75亿元、珠江侨都房地产2.4亿元、置业南雅房地产1.92亿元等,如考虑按月/季定期供款的到期情况,则本年及2013年上半年到期房地产贷款远不止68亿,需引起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项目销售进度和到期还款能力。按项目地段,销售地段总体比较良好,投向广州市区的贷款规模为151.63亿元,占比58%;投向广州郊区的84.24亿元贷款项目主要分布于番禺、增城、花都、从化,其中投向市郊非中心城区的偏远地段(主要是度假性房产)的贷款约为35亿元,总体占比约13.4%;投向异地的25.4亿元贷款项目主要分布于清远、广西、中山等地。按项目类型,主要为商品房,市场需求相对旺盛,别墅占比仅0.6%。按项目运作,非封闭运作房地产贷款占比48.6%,不利于对项目整体的风险管控。2014年第1期下旬刊(总第541期)Times

三、A银行广州分行防范和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建议

(一)建立流程银行对房地产信贷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商业银行都选择了以业务条线垂直运作和管理为主的模式。而我国商业银行几乎都采用总、分、支行的“部门银行”机制,管理层级繁杂,服务效率低。而客户对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加重视其环节多少、耗时长短和金融产品是否能满足自身需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探索流程银行建设,对于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比较重的房地产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应学习国际先进银行经验,结合我国现实,进行房地产信贷业务流程再造,将房地产信贷业务集中整合经营,细分市场,重组客户群,提高房地产信贷业务客户经理的专业性,增强营销深度,改善客户体验。同时对商业银行总行和下属的所有分支行在其分布的地理区域内的房地产信贷业务统一规划和配置资源,提高银行对有限资源的配置和经营管理效率,强化对细分市场后的房地产信贷业务的管理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

(二)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银监会于2010年2月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银行要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这种制度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从根源上提高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质量。银行工作人员在与贷款申请人面谈的过程中,能够更直接、更有效的鉴别客户身份,了解申请人的收入水平、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详细询问贷款的真实用途。

(三)采用独立评审制度独立评审制度,是指总行授信评审部直接向分支机构派驻信贷审查官,通过其所领导的分行授信评审部对贷款申请进行审核,同时实行贷款审批权与贷款发放权分离。独立评审制度可以使商业银行减少审批环节,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提高贷款效率,降低不良贷款率。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结合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尝试推行与独立评审制度相似的改革措施,优化信贷业务。

(四)强化贷后管理,防范和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使用的全过程监控,对房地产信贷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连续跟踪,防止发生违规使用房地产信贷资金的情况;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款要分阶段发放,对于阶段性开发任务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检验,以保证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进度和质量;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对于企业发生的重大财务事项,应及时分析其对企业现金流量和还款能力的影响,建立风险预警体系,防止风险扩大;加强对贷款抵押物的管理及抵押物价值变化的监测与评估,对抵押手续不完善及抵押物不足额的部分及时追加有关担保。对于个人,由于其贷款时限长,随着时间推移,其违约风险会加大,因此,应及时关注借款人的经济状况,一旦发现借款人出现失业、固定收入下降、意外事故等造成还款能力下降的可能性,要对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做好应对措施,并与保险公司联络,启动保险程序。

贷款年度总结范文2

现将我行今年以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工作安排和具体举措汇报如下:

一、我行开办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基本情况

1.中小企业贷款基本情况

20****年4月末,我行各项贷款(本外和)余额为252亿元,比年初增长11亿元。法人贷款客户3202户,贷款余额233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2928户,占法人贷款客户数量的91%,贷款余额172亿元,占我行法人客户贷款余额的74%,占各项贷款总额的68%。比年初增加8亿元。法人客户次级以下不良贷款余额78亿元,比年初下降1.4亿元;其中中小企业次级以下不良贷款余额72亿元,占法人客户不良贷款额92%,比年初减少1.3亿元。

2.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执行情况

截止到20****年4月末,我行新增贷款(不含贴现、扶贫贴息、助学贷款)利率平均上浮14.13%。其中,大型企业新增贷款发利率平均上浮6.67%;中型企业新增贷款利率平均上浮14.67%;小型企业新增贷款利率平均上浮23.2%。我行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浮动幅度与企业大小成反比。大企业具有明显获取资金资源的优势,能够以较低的贷款利率获得贷款。由于小型客户风险较高,谈判能力差,对其贷款利率执行了相对较高的浮动水平。

二是浮动幅度与竞争状况成反比。在金融资源相对短缺、市场竞争不很激烈的庄河、瓦房店、普兰店等农村行和甘井子等郊区行利用主动定价优势,充分发挥定价的创效功能,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均在20%-30%。而在金融资源丰富、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区,则充分发挥定价的竞争功能,争夺有效市场份额,上浮幅度相对要低,一般控制在20%以下。

三是浮动幅度与企业所属行业相关。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垄断行业如电力、交通等,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信贷营销的主要目标,贷款利率水平较低,一般执行基准利率,或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5%-10%;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行业和国家宏观调控受限制的行业,成为压缩贷款的对象,贷款利率水平相对较高。

四是浮动幅度与信用等级成反比。信用等级是贷款风险的综合反映,客户信用等级越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越低,反之,则高。我行2004年制定的《中国农业银行××市分行人民币贷款定价实施细则》,对法人客户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制定了不同的指导利率。如AAA级上浮15%以上、AA级上浮30%以上、A级上浮35%以上等,资产负债率在30-50%的企业上浮20%以上、资产负债率在50-60%的企业上浮25%以上等。

五是浮动幅度与期限呈凸性关系。在累放法人客户贷款中,贷款利率以1年期为分水岭,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特点,截止10月末1年期贷款平均上浮为15%。而6个月以下和1年以上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相对较低。短期贷款中,投放的存单质押、贴现等上浮难度较大的贷款,加上高等客户短期流动资金需求旺盛,因而浮动水平相对较低。在中长期贷款中,一是审批层次高,多为总行审批项目,客户基本面较好,信用等级较高,对利率有比较苛刻的要求;二是多为竞争型或大型优良客户,执行了低于基准利率的浮动利率。

二、中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的进展情况

1.制订了完善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

为了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全行经营管理需要,通过面向市场、细分产品,区别贷款风险程度,实施有针对性地差别定价,我行制订了完善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即全面落实总行《中国农业银行人民币贷款风险定价管理办法》,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市行将以指导利率作为支行的利率授权管理最低标准,由市行年初通过《利率管理授权书》下达各行。同时对单笔贷款定价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和市行指导利率的基础上实行定价测算和定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即对法人客户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必须在市行指导利率的基础上进行逐笔严格定价测算。贷款定价测算是为确保贷款定价充分弥补资金成本、操作成本、税负成本、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及利率风险。原则上贷款定价测算结果是贷款执行利率的底限,各行应在此基础上提高贷款定价谈判能力和谈判水平,尽量提高贷款收益。

2.逐步建立高效的贷款审批和激励约束机制

我行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在授权授信上,坚持“分类指导、有收有放”。在抵押方式上,对于采用房地产抵押的,权限适当扩大,可由县行授信和审批,授信额度即为抵押值;用其他方式的,权限上收。同时简化部分小企业信贷运作程序。对年初及年中市行已核定授信小企业且落实房地产抵押的,经营行权限内可不经贷审会审议,超经营行权限的可不经经营行审查及贷审会审议,直接报市行信贷处审查、贷审会审议。

同时要求经营行建立、健全小企业客户经理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小企业客户经理收入与其业务量、效益和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

3.建立了违约信息通报机制

一是我行已研究制定了《××市分行信贷风险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信贷风险责任追究的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按贷款所显现的欠息、逾期、不良等不同风险信号,分别确定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风险经理等环节责任,分别设置经济、行政等不同的处罚条款,将风险防范和责任追究的环节前移,将责任追究机制贯穿信贷业务的全过程,做到对违约行为事前预防。

二是按月通报到期贷款逾期情况。针对我行到期贷款逾期率低,系统内排名靠后的不利局面。我们着重加强资金用途监管,防止流动资金贷款“短贷长用”,逐步缓解存贷款实际期限严重错配的状况。对逾期贷款逐户分析原因,前后动共同采取措施,严格执行加罚息制度,有利遏止逾期贷款上升的势头。同时加大到期贷款回收率的考核力度,建立贷款到期回收考核制度,将到期贷款回收率、关注类贷款退出率纳入我行20****年度综合考评体系,按月考核兑现。同时按月下达未到期贷款预警和到期贷款回收情况通报,做到同步监测、预警。

三是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按照市银监局关于建立“客户大额授信统计制度”和“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制度”的要求,在CMS系统现有功能的基础上,经过测试,建立了“大额授信系统”。

四是充分发挥在线监测功能,进一步提高信贷非现场监管违约信息水平。每日通过信贷管理系统提取前一日新发生逾期贷款明细,根据每笔贷款的担保情况,检查信贷管理系统中的担保合同、档案、决策流程、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贷后管理情况,结合人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判断业务的合法合规性,担保风险、财务风险和其他风险。并于每周汇总每日预警逾期情况及反馈情况向贷审会通报,按季下发通报。

我行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但对中小企业未建立独立核算机制,下一步我行将逐步完善该项机制。

三、中小企业贷款的制度建设情况

农总行为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健康发展,规范操作,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根据信贷基本制度,制定了《小企业信贷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客户对象、基本条件、信用评级、统一授信、办理程序、风险监控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办法》是农行首次制定的用于规范管理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综合制度。

我行在近几年小企业发展过程遇到了较多风险,积累部分经验,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结合市政府《实施意见》、银监会《指导意见》及总行《管理办法》,我行于4月初及时制定了《××分行小企业信贷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细则》主要特点:

1.根据不同行信贷管理水平的差异,实行分类指导。

按照总行规定,在授信管理方面,C类行小企业授信额度一般不超过人民币800万元,单户授信最高不超过1600万元。

2.按照现行评级办法的基本结构,专门针对小企业特点,设计了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指标体系。主要特点是舍弃了部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资质的财务指标,相应地采用了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若干指标,如:水、电、税费缴纳情况,销售归行情况等;此外,将可提供的抵(质)押物情况也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3.简化部分小企业信贷运作程序。对年初及年中市行已核定授信小企业且落实房地产抵押的,经营行权限内可不经贷审会审议,超经营行权限的可不经经营行审查及贷审会审议,直接报市行信贷处审查、贷审会审议。

4.对小企业的管理前后台分工明确,客户部门应设专职的客户经理,并实行双人调查和核保制;后台部门设专职的风险经理负责小企业风险监测。

5.按照担保并结合销售收入核定授信额度。考虑到小企业财务数据可信度较低,因而不宜按照现行公式法核定授信额度。小企业授信额度主要依据客户提供的有效担保,同时结合销售收入归行额核定。

6.明确了小企业信贷业务主要用于解决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性、季节性、临时性的资金需要,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最长不超过3年。这样规定的原因在于,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为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小企业建设厂房、购买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应主要由企业自有资金解决,银行贷款主要用于解决流动资金需求。

7.根据小企业现金流量特点和贷款行风险控制要求确定还款方式。期限不超过半年的,可采用按月结息、到期一次还本方式;期限超过半年的,仍实行按月结息,按季(每半年)还本的办法,以减轻到期集中还款的压力。分期还款额度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但在此期间还款额度应不低于借款金额的50%,贷款到期后全部还清。这样规定的原因在于缓解小企业到期一次性还款的压力。

8.对单户融资总额在200万元以内且落实有效抵(质)押担保的微型企业,进一步简化操作,可不评级、统一授信,根据提供的担保办理信贷业务,单笔业务审批通过后视同核定等额授信额度,信贷业务结束时等额减少授信额度。

贷款年度总结范文3

经济决定金融,欠发达的文成县决定了其辖区金融机构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经营状况一般等。全县有农发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寿险公司、太平洋财险、寿险公司、中华联合五家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一家证券公司分理处等金融机构。论文百事通2003年,全县存款余额26.8亿元,贷款余额12.3亿元;保险收入0.4亿元,理赔支出0.1亿元;证券交易额2.02亿元。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所弱化

1、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弱化的主要表现

从经济结构和贷款结构分析(列表一):1999-2003年,文成县工业总产值每年稳定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为13.2%,而同期文成县金融机构工业贷款从1999年末的7533万元下跌至2003年末的2560万元,呈逐年递减趋势,年均减少速度高达22.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2.3%,同期农业贷款的年均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幅度,但波动幅度也大,农业贷款大幅减少或相对增加少的年份里,农业总产值就相应降低。

从经济总量发展趋势和贷款总量增长趋势分析:1999--2003年,文成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9%,而同期文成县金融机构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12.6%,略高于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但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比较,我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数,而贷款年平均增长率则低于全国平均数,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支持明显不足。

2、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弱化的主要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过分强调集约经营的统一性,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没有找到集约经营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结合点。在机构网点设置上实行收缩战略,撤并在偏远山区或经营效益差的金融网点,据统计,从1999年末到2003年末,文成县金融机构网点由86个减少至41个,减幅高达52.3%,使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网点不足;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尤其是镇级金融机构没有审批贷款的权力,只负责实地调查、组织材料申报;在信贷考核上实行"零风险"和"信贷人员第一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即便是由上级行履行审批手续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也要基层行承担主要责任,信贷员本身也将背负上重大责任,造成信贷人员的"惜贷"、"惧贷",削弱了信贷支持的力度。

(2)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经营机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等因素,邮政储蓄部门上缴全额存款、各国有商业银行将剩余资金上划等,使资金流出县外。从1999年以来,文成县金融机构存差不断增加,由1999年的1.9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4.5亿元。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各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50%以上流向了城市,进一步削弱了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3)信贷投向政策发生很大变化。县金融机构在一如既往地支持农业经济等国家产业政策的信贷投入时,逐步从一些高风险行业退出,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等新兴贷款。如住房消费贷款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个别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中已占1/3以上,一方面减少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县域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此类贷款对地方经济发展无丝毫作用。

(4)信用环境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由于历史等原因,全县信用观念仍然较差,2004年文成县国有商业银行在剥离了4017余万元不良贷款和核销了637.4万元不良贷款后,不良贷款依然出现反弹,导致金融机构贷款大量沉淀和流失,严重威胁金融资产安全,并使对好的经济个体产生"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信用环境更趋于恶劣,使金融机构惧而却步,贷款发放慎之又慎,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贷款的逐年下降。

(二)贷款使用效率降低影响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贷款使用效率降低的现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货币信贷处所做的以上海市为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衡量贷款使用效率的指标主要有两组,一组是相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即GDP实际增长率与贷款增长率之比;另一组是绝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即GDP总量与贷款余额之比;当期贷款增长率对当期GDP实际增长率影响不明显,而当期贷款余额对当期GDP问题影响非常明显。

1999年-2003年,从全国范围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科学技术的进步、信贷管理制度的健全,贷款使用效率逐步提高。而对文成县GDP总量与贷款余额之比着项绝对指标的分析,1999年文成县域GDP/县域贷款余额=1.44,2003年文成县域GDP/县域贷款余额=1.40。这说明文成县域贷款的使用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现象。

2、贷款使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1)信贷长期化趋势降低了贷款的周转速度,直接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近几年以来,中长期贷款增长很快,在贷款中占据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2003年末,县域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32.7%,同比上升近3个百分点。这表明贷款结构出现了由以前的"借短用长"向"借长用短"的趋势,信贷长期化必然降低贷款的周转速度,从而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

(2)县域投资结构的一些不甚合理面弱化了贷款的使用效率。2003年文成县域房地产开发共完成7000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2.6%,县域信贷投入房地产开发的量亦增长明显。房地产开发具有直接进入最终消费的性质,而文成县工业不发达的特性使得钢筋、水泥等生产建设资料绝大部分在外购买,因此,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对文成县GDP的贡献相对较弱。此外县域中的一些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对有限的信贷资源造成浪费。

(3)银行经营体制变化,银行之间的竞争激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的使用效率。某些商业银行支行为了既完成上级行的贷款投放任务又完成存款考核任务,采用虚增贷款方式,信贷资金仍然流在银行,并没有进入经济活动当中,从而降低贷款效率。

(三)政府越位和市场缺位现象使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乏力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的金融意识增强,政府越位现象在淡化,但由于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还没有真正完成,市场缺位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1)金融机构的贷款直接或间接受到行政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自或多或少地受到政府管制,甚至于出现地方产业与国家产业政策矛盾的现象。

(2)金融机构的业绩考核由行政做出,而非市场做出。近些年强调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时,则干脆不发放有风险的贷款,浪费了有限的资金,而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3)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免由行政决定,没有建立银行家制度。金融机构内部的任免奖惩和工资制度,类似于行政机构而非企业机构,导致金融部门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和机会,难以留住优秀人才,面临竞争时,人才流失更为严重。

二、措施、建议

(一)改善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弱化的建议

1、整合金融资源,建立有利于减少县域资金流失的机制,确保县域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人民银行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有效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际,适时信贷政策指引,确保县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提高存贷比率(最好确定一个最低存贷比),将上存资金降到最低水平。三是要求邮政储蓄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改变当前邮政储蓄全额转存的情况,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资金须全额委托县级法人金融机构使用,风险由县级法人金融机构承担,这部分资金用途和对象不受限制,只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2、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的力度。商业银行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争取最大限度的信贷审批权限、指标和较宽松的信贷政策,增加经营自。县域经济特色各异,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调查研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加强和改进信贷工作,避免信贷资金运用上的"一刀切"。建立完善信贷考核制度,发挥信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用好用活每一分信贷资金。

3、加快县域信用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金融意识,加快信用村、信用镇的创建,协助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营造和维护好镇域的信用环境,使金融部门能够放心地增加对镇域经济的贷款支持。人民银行要积极发挥现有信贷咨询系统的作用,加大推进金融业征信体系建设,为"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创造条件。县域企业、个人应珍视信用,诚实守信,贷款有借有还,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

(二)提高贷款使用效率的措施、建议

1、商业银行要切实以市场为导向,贯彻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应注重结构上的优化和调整。要围绕文成县政府确定的"五大基地"建设,寻找信贷工作新的切入点,以此统领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建议建立担保公司,引导资金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当前,银行资金之所以趋向于基础设施、消费领域和少数优势企业,其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信贷投入环境。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改善环境,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展担保与提高诚信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建立,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因找不到担保企业而无法贷款的问题。从而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晨

3、贯彻落实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实现投资资源优化配置。要以"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引导企业、民间资本投向。民间资本相对于银行间接融资更具有单纯的趋利性,其流向和流量完全以市场为准则。市场化的民间融资行为必须与信贷资金的投放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也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更为合理,使信贷投向更贴近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实际需求,从而更高效地发挥效用。

(三)政府归位和市场到位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1、减少行政干预,转移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目标。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和监管者的监管必须要制度化,要严格依照现有制度进行监管并及时披露。政府要从汲取金融,转向建设金融。要建设金融,必须赋予金融机构以独立决策权,强化银行独立审贷和风险控制,变金融机构"钱袋子"的角色为"资源配置者"的角色。

贷款年度总结范文4

一、低成本筹资是公路发展形势的要求

发展公路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陕西省经济落后的形势下,公路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更具紧迫感。陕西省2005年高速公路已达到1500公里:到2010年,高速公路要达到2890公里;远期到2020年,高速公路要达到3800公里,各类公路建设的资金总需求量约2480亿元。高速集团作为陕西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的主力军,任务艰巨而光荣。要实现以上公路发展目标,达到多快好省地建设公路的目的,必须解决好建设资金筹集和合理调配使用的问题。既要以足够的资金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又要充分发挥资金投资效果,节约资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政策调整也正在深化。金融机构逐步增多,资金量充裕,金融业的商业化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局面已经形成。各金融机构看好了收费的高速公路项目,竞相为公路项目提供资金,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这种状况,不仅改变了以往公路项目贷款难的现象,而且对公路项目而言,金融市场形成了一种买方市场,对公路建设融资极为有利。

因此,目前保证公路建设资金需求量不存在问题。认真筹划融资方案,合理安排用款计划,避免资金沉淀,用活资金、节约筹资成本,才是财务工作的主题。在争取公路建设项目资本金的同时,要根据金融市场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在尽量利用目前金融市场利率、贷款期等有利因素,争取理想优惠条件的同时,开拓创新,采用不同金融品种、短期贷款、长期贷款,票据结算相结合,拼盘组合借贷的模式,以取得节约利息开支、降低公路工程成本的良好效果。在公路建设投资结构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大的项目,此融资模式节约投资的效果更为明显。

二、合理科学的融资模式是节约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

以某公路工程项目为例,其建设期45年,信贷资金需求100亿元。采用上述融资模式,比常规的融资方法节约成本效果非常明显。如果100亿元全面按长期建设贷款,全部贷款在建设期4年6个月内,按年分月均衡提款。以目前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年利率5.76%计算利息,与争取到利率平均优惠5%计算的利息比较,后者则可节约利息开支6623万元。考虑到工程建设初期征地拆迁款,工程预付款数额较大,而工程价款结算支付量小,并且工程,材料款付款以后逐步扣回等因素,可在建设期头两年采用买方付息票据、银行承兑票等票据结算方式和短期贷款,长期贷款三种方式各占三分之一的数额融资。第三年起逐步增加长期贷款比重,第三年按票据结算和短期贷款各占四分之一,长期贷款占四分之二的比例融资。第四年全部为长期贷款。在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利率仍然优惠5%情况下,计算利息的结构是:比全部按长期贷款并优惠5%的利息额,节约利息开支1.02亿元;比全部按长期贷款,以国家规定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节约利息开支1.68亿元。这只是按贷款总额的不同贷款方式比较,直接减少的筹资费用。在工程投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减少利息开支,降低成本,相应减少贷款额,减少的贷款又能节约利息开支4000多万元,实际节约利息开支可达2亿元以上。以上贷款组合比例,银行优惠条件和计算方法是较为保守的考虑了各种因素,实际仍有节约利息开支的空间。以上测算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上述分析比较,仅为工程建设期4年6个月内测算开支利息的情况。在建成运营后若干年的还款期,由于不同贷款期限、利率、金融品种和贷款模式所应承担的利息开支差别较大,所以将影响运营成本升降程度更大。

由于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其投资需要量越来越大,信贷资金所占公路建设投资比重更大。以陕西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正在建设和已建设成运营的几条公路为例:1997年以前建成的5条公路,国内外银行和外国政府贷款占总投资的31%;1998年到2001年建成的4条公路,贷款占总投资的70%;2001年以来开始建设的4条公路,贷款占总投资的76%以上,个别项目贷款为百分之百。如果在建的三个大型工程项目计划投入的资金得不到保证,贷款所占总投资的比重还要增大,使建设成本上升。这些工程项目基金都在陕南、陕北山区,建设任务艰巨,投资大,预计车流量较小,收益差,负债重。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款源,目前尚有很多不定因素。对有关公路项目投资构成粗略计算如表2所示。

公路工程建设投资巨大,建设期和投资回收期长。目前仅有部分公路实行车辆通行收费制度,或是特许经营公司收费经营,而不收费的普通公路建设投资又在逐年增加。公路交通具有公益性,充分体现着社会效益。但是,财政又无力投入资金,势必形成公路建设投资主要靠贷款的趋势。公司在建三个工程项目,按计划投资来源计算,概算所列建设期贷款利息22亿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8.5%。由于实施过程中,建设资金结构与工科研报告批复的资金结构会有出入,预计实际贷款利息支出将突破概算数,占到总投资的月10%。按预计贷款额测算,到工程完工,贷款全部使用后,公司每年支付贷款利息约在12亿元左右。根据上述情况,贷款利息支出是公路工程成本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公路运营成本的重大因素。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结构和期限,认真筹划融资方式和重视资金调配使用,努力降低筹资费用,是财务工作的重要方面,是降低工程造价和公路运营成本的有效途径。

贷款年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美国 大学生 联邦贷款 非联邦贷款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93-05

[作者简介]崔来廷,郑州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河南郑州450001)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发达的高等教育获益于其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这一体系建立在1965年美国国会所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基础之上,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并经过多次修订,目前已经趋于完善。作为美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贷款,主要由美国联邦贷款和非联邦贷款(即私人贷款,由州学生贷款和高校学生贷款所组成)所构成。美国联邦贷款由联邦直接斯塔福德贷款和联邦珀金斯贷款组成,前者包括联邦直接补贴斯塔福德贷款(由联邦政府贴息,利息为3.4%,年贷款最高限额为5500美元)、联邦直接无补贴斯塔福德贷款(利息为6.8%,年贷款金额在5500至20500美元之间)以及联邦直接学生家长贷款(PLUS,利息为7.9%,年贷款最高上限为大学生年消费减去其所获得的全部金融资助)等,后者则为校园贷款,这些贷款的最长期限一般为25至30年。笔者在此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对2007-2008学年度美国大学生贷款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

一、联邦斯塔福德贷款

在美国联邦大学生贷款中,联邦斯塔福德贷款是最重要的大学生贷款资助项目,它占据了大学生贷款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联邦斯塔福德贷款由补贴贷款和无补贴贷款所构成。

在2007-2008学年度,美国大学生获得任何一种(简称“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大学生共计有722.02万人,占全美大学生总人数2092.8万人的34.5%,年人均贷款为5000美元。其中,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的大学生为621.56万人,占总人数的29.7%,人均获得34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大学生有460.42万人,占全美大学生总人数的22%,人均贷款3200美元。

1.性别差异

从贷款大学生性别来看,男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人有276.7万人,占全美男大学生总人数901.3万人的30.7%,年人均贷款49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的男生为233.44万人,占男生总人数的25.9%,年人均获得贷款34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男生共计168.54万人,占男生总人数的18.7%,年人均贷款3300美元。女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人为444.43万人,占全美女大学生总人数1191.5万人的37.3%,年人均贷款总额为5000美元,女生与男生相比,无论是贷款比重及贷款金额都高于男生。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的女生为388.43万人,占全美女生总人数的32.6%,年人均贷款为34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女生计290.73万人,占女生总人数的24.4%,年人均贷款为3200美元。

2.种族差异

根据贷款大学生的种族分析,白人大学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人数为440.71万人,占白人大学生总人数1292.4万人的34.1%,年人均贷款为49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的白人大学生有363.16万人,占白人大学生总数的28.1%,年人均贷款为34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白人大学生有276.57万人,占白人大学生总数的21.4%,年人均贷款为3300美元。

黑人大学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人有134.26万人,占黑人大学生总人数292.5万人的45.9%,年人均贷款金额为5300美元,无论是贷款人比重还是贷款金额都远高于白人大学生,这说明美国黑人的经济条件不如白人。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的黑人大学生为124.9万人,占黑人大学生总数的42.7%,年人均贷款为32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黑人大学生有96.82万人,占黑人大学生总数的33.1%,年人均贷款为3100美元,黑人大学生的后两项贷款总额均低于白人大学生。

西班牙裔(简称“西裔”)大学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人为88.8万人,占西裔大学生总人数的296万人的30%,年人均贷款50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的西裔大学生有81.99万人,占西裔大学生总人数的27.7%,年人均贷款33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西裔大学生为53.28万人,占西裔大学生总人数的18%,年人均贷款3200美元。

亚裔大学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人为26.94万人,占亚裔大学生总人数123.6万人的21.8%,年人均获得贷款48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的亚裔大学生有24.23万人,占亚裔大学生总人数的19.6%,年人均贷款35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亚裔大学生有13.1万人,占亚裔大学生总数的10.6%,年人均贷款3300美元。

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及太平洋岛屿裔大学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人有9,35万人,占总人数32,7万人的28,58%,年人均贷款额约4 7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者有8。74万人,占总人数的26。7%,人均贷款3 0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人有6,7万人,占总人数的20,5%,年人均贷款3 000美元。

两种以上混血种族(混血种族)的大学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人为18,71万人,占混血种族大学生总人数49,5万人的37,8 9,6,年人均贷款总额5 2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补贴的人有16,34万人,占混血种族大学生总人数的33%,年人均贷款3 5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有12。08万人,占混血种族大学生总人数的24,4%,年人均获得贷款3 400美元。

3。住宿类别

从住宿类别情况来看,住在高校公寓内的大学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者有155,02万人,占住校生总人数296,4万人的52,3 9,6,年人均获得贷款4 4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的住宿生有122,41万人,占住宿生总人数的41,3%,年人均贷款3 6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住宿生人数为71,73万人,占住宿生总人数的24,2%,年人均贷款为3 400美元。住在高校外的大学生有389,71万人,占住校外大学生总人数l 129。6万人的34,5 9,6,年人均贷款总额5 300美元,高于住宿生9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的校外住宿大学生有352,44万人,占住校外大学生总人数的31,2%,年人均贷款金额为3 3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的住校外大学生有280,14万人,占住校外大学生总人数的24,8%,年人均贷款3 200美元。与父母亲住在一起的大学生,获得任一斯塔福德贷款的人总计为109,04万人,占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大学生总人数500,2万人的21,8%,年人均贷款4 4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补贴贷款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大学生有90,04万人,占这一大学生群体总人数的18%,年人均获得贷款3100美元。获得斯塔福德无补贴贷款与父母亲住在一起的大学生有65,53万人,占总人数的13,1 9,6,年人均贷款为3 000美元①。

二、联邦珀金斯贷款和联邦直接学生家长贷款

1,联邦珀金斯贷款

联邦珀金斯贷款是一种由联邦政府资助的校园贷款,其贷款最高上限为5 500美元,利息为5 9,6。与斯塔福德贷款相比,珀金斯贷款的资助对象所占的比重及资助力度均有所不及,其具体资助情况如下:

在2007-2008学年度,获得珀金斯贷款的大学生总计为58.6万人,占当年全美大学生总人数2092.8万人的2.8%,年人均贷款为2000美元。其中,公立高校2年制大学生贷款人数为9112人,占公立高校2年制在校生总人数911.2万人的0.1%,年人均贷款1300美元。公立4年制高校大学生获得珀金斯贷款的人有26.76万人,占公立高校4年制大学生总人数669万人的4%,年人均贷款为2000美元。在美国4年制高校中,有无博士学位授予权,其学杂费收费标准及学生贷款额度也有所不同。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公立4年制高校,4年制大学生获得珀金斯贷款的人总计为13.04万人,占此类公立高校在校生总人数434.6万人的3%,年人均贷款2100美元。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的4年制公立高校,获得珀金斯贷款的人为10.55万人,占此类公立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34.4万人的4.5%,年人均贷款为2000美元。

2007-2008学年度,美国私立非营利性高校在校生总人数为303.8万人。其中,4年制私立非营利高校在校生有294.8万人,获得珀金斯贷款的大学生为27.71万人,占4年制非营利性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9.4%,年人均贷款为2100美元。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的4年制非营利性高校,获得珀金斯贷款的大学生有10.91万人,占此类高校在校生总人数155.4万人的7.5%,年人均贷款为2000美元。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4年制私立非营利性高校,获得珀金斯贷款的大学生为16.03万人,占此类高校在校生总人数139.4万人的11.5%,年人均获得贷款2100美元。

美国私立营利性高校在校生总人数为199.6万人,获得珀金斯贷款的大学生为2.4万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2%,年人均贷款1800美元。

2.联邦直接学生家长贷款

联邦直接学生家长贷款是一种商业性质的学生贷款,贷款人是美国教育部,作为借款人的学生家长支付包括大学生上学期间所产生的全部利息及本金。学生家长贷款的资助对象所占比重不高,但是资助力度远远超过了上述各种贷款。

在2007-2008学年度,获得学生家长贷款的人数为104.64万人,占当年美国高校大学生总人数的5%,年人均贷款2200美元。

从种族来看,获得学生家长贷款的白人大学生有55.57万人,占白人大学生总人数1292.4万人的4.3%,年人均贷款11000美元。获得该项贷款的黑人大学生有8.19万人,占黑人大学生总人数292.5万人的2.8%,年人均贷款9900美元,贷款数额低于白人大学生。西裔大学生获得这项贷款的人有8.58万人,占西裔大学生总人数296万人的2.9%,年人均贷款10200美元。亚裔大学生获得此项贷款的人有3.34万人,占亚裔大学生总数123.6万人的2.7%,年人均贷款为11000美元。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土著及太平洋岛屿裔大学生获得该项贷款的人有0.56万人,占总人数32.7万人的1.7%,年人均贷款数额10000美元。两种以上混血种族的大学生获得这项贷款的人1.73万人,占总人数49.5万人的3.5%,年人均获得贷款为10500美元。

根据美国大学生自立与否的家庭年收入情况来分析,有家庭依靠及年家庭收入在20000美元以下的大学生获得学生家长贷款的人有4.04万人,占此类家庭出身大学生总人数126.3万人的3.2%,年人均获得学生贷款74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20000~39999美元的大学生获得这项贷款的有9.82万人,占此类大学总人数185.3万人的5.3%,年人均获得贷款81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40000-59999美元的大学生获得此项贷款者为11.67万人,占此类大学生总人数185.2万人的6.3%,年人均获得贷款92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60000-79999美元的大学生获得学生家长贷款的人为13.81万人,占这类大学生总人数164.4万人的8.4%,年人均获得贷款金额97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80000-99999美元的大学生获得学生家长贷款的人为13.28万人,占此类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总人数139.8万人的9.5%,年人均贷款为107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100000美元以上的大学生获得学生家长贷款的人为26.4万人,占此类家庭出身大学生总人数307万人的8.6%,年人均贷款13500美元。可见,家庭年收入越高,获得联邦学生家长贷款的金额也就越高。

三、非联邦贷款

非联邦贷款主要由州学生贷款和高校学生贷款构成。

1.州学生贷款

州学生贷款是美国各州向本州大学生所提供的一种商业性贷款,这种贷款属于私人商业贷款性质,其资助对象所占比重不高,但其资助力度比较大,最高贷款上限可达8000美元以上,具体资助情况如下:

从贷款大学生的种族情况分析,白人大学生获得这项贷款的人为5.17万人,占白人大学生总人数的0.4%,年人均获得贷款6700美元。黑人大学生获得州学生贷款的人数为0.59万人,占黑人大学生总人数的0.2%,年人均获得4000美元。西裔大学生获得此项贷款的人为2.07万人,占西裔大学生总数的0.7%,年人均获得贷款5000美元。其他族裔获得的贷款数据不详。

从年龄组分析来看,不同年龄组的大学生获得的贷款数额迥然各异。24岁以下年龄组获得州学生贷款的人数大约为6.25万人,占同年龄组总人数1249万人的0.5%,年人均贷款8000美元。24-29岁年龄组的大学生获得州学生贷款的人为1.09万人,占这一年来组大学生总人数362.1万人的0.3%,年人均获得贷款4000美元。30岁以上年龄组的大学生获得州学生贷款的人大约有1.45万人,占这一年龄组总人数481.7万人的0.3%,年人均贷款2800美元。可见,年龄越大,贷款人数及金额也就越少,这主要是因为不少大学生特别是非全日制大学生是半工半读的缘故。

2.高校学生贷款

高校学生贷款作为联邦及州贷款的一种补充形式是美国各高校自己推出的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一种商业贷款,这种贷款同州学生贷款一样,也属于私人贷款性质,其资助对象所占比例不高,资助的力度也不大。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从获得高校贷款的大学生种族情况分析,白人大学生获得高校贷款者有5.17万人,占白人大学生总人数的0.4%,年人均获得高校生贷款3100美元。黑人大学生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有1.17万人,占黑人大学生总人数的0.4%,年人均贷款2900美元。西裔大学生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有2.37万人,占西裔大学生总人数的0.8%,年人均贷款3100美元。亚裔大学生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为1.11万人,年人均获贷3000美元。

根据贷款大学生的年龄组分析,18岁以下年龄组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大学生占同年龄组总人数的0.8%,年人均贷款2500美元。19岁至23岁年龄组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大学生占同年龄组总人数的0.6%,年人均贷款3100美元。24岁至29岁年龄组获得此项贷款的大学生占同年龄组总人数0.5%,年人均获得贷款3800美元。30岁至39岁年龄组获得该项贷款的大学生占同年龄组总人数的0.4%,年人均贷款3100美元。40岁以上年龄组获得这项贷款的大学生占同年龄组大学生总人数的0.2%,年人均贷款3400美元。

从美国大学生自立与否及婚姻状况进行分析,有家庭依靠的大学生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共有6.65万人,占此类大学生总人数1108.1万人的0.6%,年人均贷款为2800美元。自立大学生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有3.94万人,占这类大学生总人数984.7万人的0.4%,年人均贷款为3700美元,贷款额度高于有家庭依靠的大学生。未婚大学生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有8.38万人,占未婚大学生总人数1676.1万人的0.5%,年人均贷款为3200美元。已婚大学生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有1.51万人,占此类大学生总人数376.3万人的0.4%,年人均贷款为3800美元。此外,与配偶分居的大学生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有0.16万人,占分居大学生总人数40.4万人的0.4%,年人均贷款为4100美元。

根据年家庭收入情况分析,有家庭依靠及年家庭收入在20000美元以下的大学生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计0.76万人,占这类大学生总人数126.3万人的0.6%,年人均贷款38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20000-39999美元之间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有依靠大学生有1.3万人,占此类大学生总人数185.3万人的0.7%,年人均贷款24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40000-59999美元之间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有依靠大学生有1.3万人,占这类大学生总人数185.2万人的0.7%,年人均贷款29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60000-79999美元之间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有依靠大学生为0.99万人,占此类大学生总人数164.6万人的0.6%,年人均贷款2600美元。家庭年收入在80000-99999美元之间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有依靠大学生计有0.7万人,占这类大学生总人数139.8万人的0.5%,年人均贷款29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100000美元以上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有依靠大学生为1.84万人,占此类大学生总人数307万人的0.6%,年人均贷款2800美元。

年家庭收入少于10000美元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自立大学生为1.13万人,占这类自立大学生总人数226.8万人的0.5%,年人均贷款32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10000-19999美元之间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自立大学生有0.86万人,占此类大学生总人数171.4万人的0.5%,年人均贷款4200美元。年家庭收入为20000-29999美元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自立大学生计0.6万人,占同类大学生总人数150.2万人的0.4%,年人均贷款为30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30000~49999美元之间的自立大学生共计200.1万人,但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人数及比例不详,年人均贷款为4300美元。年家庭收入在50000美元以上获得高校学生贷款的自立大学生有0.47万人,占这类大学生总人数236.2万人的0.2%,但年人均贷款数目不详。

贷款年度总结范文6

一、贷款分级管理的定义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贷款发放之日起到贷款本息全部收回之日期间对贷款各个环节的管理,是信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阶段,包括信贷资金监控、贷后检查、担保管理、风险分类、到期管理等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风险信号,变事后管理为主动管理,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及时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按照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规定,贷款风险分类时的参考因素仅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偿还记录、还款意愿、项目盈利能力、担保措施等,划分依据较笼统且未充分结合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主营业务性质及行业、贷款总额、信用评级等因素。贷款分类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实施差异化管理,集中力量针对高风险客户、高风险环节、高风险时期采取贷后管理措施,提高贷后管理效率,有效防范贷款风险。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贷款分级管理概念。

贷款分级管理,是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综合所获得的各种信息,以贷款风险分类为基础,结合企业集团经营特点等因素对存量贷款进行划分,并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措施,以确保按时收回贷款本息。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贷款分级管理的原则

按照贷款风险程度的不同,对客户实施有差别的贷后检查频率和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程度越高,贷后检查频率应当越高,风险控制措施应当越严格。客户风险状况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贷后检查频率和风险控制措施。对于风险分类相同的贷款,根据具体风险因素的不同,采用不同频率、不同方式的差别化监控管理,实现贷款管理的规范化,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贷款分级管理是对贷后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是建立在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划分为不同风险类别的存量贷款,相应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方式。尤其是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一般在存量贷款总额中占比最大,但贷后管理方式却较单一和趋同,不利于及时准确的抓住关键风险点,影响贷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因此,本文侧重于对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进一步细分管理,而不良贷款因借款人还款能力已经出现问题,对财务公司按时收回贷款已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应按照财务公司对不良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书面催收方案,同时做好贷款清收、执行担保以及预备诉讼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贷款分级管理的参考因素

按照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规定,贷款风险分类时的参考因素仅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偿还记录、还款意愿、项目盈利能力、担保措施等,划分依据较笼统且未充分结合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经营特点。因此,本文建议在对贷款风险进行分类后,根据企业集团的经营特点,结合以下五方面因素进一步细化贷后管理,并相应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方法。主要参考因素包括:

1. 借款人主营业务性质及行业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国家预算内单位贷款、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非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国家预算内单位有国家资金保证,还款来源可靠,信用风险最低;市场竞争类单位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周期等因素影响,经营风险较大,尤其是处于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的借款人,行业前景不乐观,企业自身经营较为困难,按时偿还贷款的风险较大。

2. 业务品种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及房地产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较短,主要用于经营周转,以经营收入偿还贷款风险较低;而固定资产及房地产开发贷款一般贷款期限较长、投资总额较大,贷款的偿还受到项目进度、房地产行业监管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偿还风险较大。

3. 企业集团对借款人的控制力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企业集团对借款人控股、企业集团对借款人参股。企业集团对控股企业从行政管理到资金计划、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控制力更强,尤其当借款人还款出现问题时,企业集团可凭借其控制力协调还款事宜或执行担保,避免财务公司出现不良贷款。

4. 贷款总额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借款人贷款总额未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借款人贷款总额已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一股东贷款余额如超过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50%或者该股东对财务公司出资额的,应及时向银监会报告。因此,财务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年初信贷政策中核定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作为信贷风险监控指标之一。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过大,则贷款集中度升高,借款人偿还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对财务公司贷款质量的整体水平以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等方面影响较大,进而对财务公司预期利润目标的实现造成较大影响。

5. 客户信用评级

按照贷款偿还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借款人信用评级“A”级(含)以上、借款人信用评级“BBB”级(含)以下。信用评级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借款人违约风险的大小,即借款人按合同约定如期履行债务或其他义务的能力和意愿。借款人信用评级等级越低,则违约风险越大。

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贷款分级管理的措施

结合以上五个因素综合考虑,在贷款风险分类基础上划分为常规级和重点级,相应贷后管理方式分为常规管理和重点管理两种方式。(见附件:《贷款分级管理方式明细表》)

当贷款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时,采取常规管理方式:国家预算内单位贷款或非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的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业务品种为流动资金贷款、企业集团对借款人控股、贷款总额未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信用评级为“A”级(含)以上。

当贷款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之一时,即采取重点管理方式:重点关注高风险行业的市场竞争类单位贷款、业务品种为固定资产贷款或房地产开发贷款、企业集团对借款人参股、贷款总额已超过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上限、信用评级为“BBB”级(含)以下。

1. 正常类贷款管理措施

正常类贷款属于财务公司最优质且总额最大的贷款,虽然没有发生需特别关注的影响贷款按时收回的情况,但贷款质量仍然参差不齐,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正常类贷款的贷后检查参与人员主要为客户经理。

a) 常规管理方式

客户经理每年至少完成1次非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重点关注借款人行业信息、市场环境、经营管理、财务状况、贷款担保等情况,判断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是否可靠,第二还款来源是否有保障,确保按时收回贷款本息。

b) 重点管理方式

客户经理每半年至少完成1次非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重点关注贷款集中度风险;密切跟踪、详细分析借款人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关注项目进度是否与计划一致;重视对担保的检查,除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及二级单位作为担保人的可不必检查,其余担保人及抵、质押物需按照对借款人检查的频率和方式同时进行检查;信用评级结果是否出现下降,并分析导致信用评级结果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及该因素对贷款按时收回是否产生影响。

2. 关注类贷款管理措施

关注类贷款指已发现存在一些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因此,贷后检查的检查力度应更加深入,关注风险点应更有针对性。

a) 常规管理方式

①客户经理每半年至少完成1次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②风险管理部设置贷后管理专员,负责跟踪监督客户经理的贷后检查进度,密切关注借款人经营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等;③审慎对待该借款人提交的新贷款申请,适度控制其贷款总额;④检查担保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抵押、质押物的检查,必要时可要求更换担保人或提供更优质的抵质押物。

b) 重点管理方式

①客户经理每季度至少完成1次现场检查,并填写《贷后检查报告》。

②风险管理部贷后管理专员,针对发现的不利影响因素进行专项调查,必要时参与实地现场检查,完成专项调研报告。现场检查要结合财务报表和资金账户变动,详细了解企业订单情况,实地查看生产线开工、仓库存货和项目建设情况,核查生产经营、用水用电及担保等情况,必要时可走访上下游企业和工商税务等部门进行核实。要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面谈,深入了解企业动态,分析存在的风险隐患。

③审慎对待该借款人提交的新贷款申请,适度控制其贷款总额。

④检查担保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抵押、质押物的检查,必要时可要求更换担保人或提供更优质的抵质押物。

⑤建立月度信贷风险例会机制,每月定期召开风险例会,由客户经理与风险管理部贷后管理专员共同参加,将关注类贷款最新情况及时沟通讨论,商议有针对性的贷后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