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亲情作文范例6篇

感悟亲情作文

感悟亲情作文范文1

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最伟大的,不管你快乐,沮丧,痛苦,彷徨,它永远轻轻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着你的一生。

我的奶奶是个勤劳善良的老人,她对家里每个人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她年近七旬的时候,还经常在爸爸妈妈工作繁忙的阶段不远千里,从老家赶来照顾我们。

这是个星期二的下午,只有我和奶奶在家。我趴在桌上写作业,奶奶则一会收拾屋子,一会缝缝补补忙个不停。写着写着,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怎么也做不出来。我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唉声叹气,想来想去都毫无头绪。可能是细心的奶奶注意到了我的焦躁不安,端着一杯开水走过来。“遇到难题了?”她关切地问。“嗯。”我头也不抬地回答。奶奶心疼地拍了拍我,“别着急,别着急,先喝点水吧。”“我不渴。”我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奶奶似乎没有注意到我语气上的敷衍,接着说:“那就先歇一会儿,换换脑子。”我越发烦躁,声音不禁提高了:“奶奶你别管我了,你又不会做题,越帮越忙了。”话一出口我就有点后悔,偷眼看了一下奶奶,发现她楞了一下,苍老的脸上写满了落寞和失望。她不再说话,转过身慢慢走了出去。我心里泛起一丝内疚,但这内疚很快因为解题的烦躁又忘得无影无踪了。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吧,还在一筹莫展的我听到一阵敲门声。“咦,奶奶怎么不去开门呢。”我心想。“哎呀,奶奶大概是生我的气了,还是我自己去吧。”打开门,原来是我的同学兼邻居刘军。刘军是我们家的常客,我们总在一起玩。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功课没得说。把他让进房间,我说:“我还没写完作业呢,不能出去玩了。”“我不是来找你玩的,你是不是有题做不出来了?”刘军问。我不禁大吃一惊:“是呀,你怎么知道,你学习学得都能神机妙算了?”刘军笑答:“哪儿呀,你奶奶刚才找我了,她让我帮帮你呢。”啊,我心里一颤,被我抢白了一顿的奶奶,心里满是委屈的奶奶,不但没有生我的气,还……“你奶奶去买东西了,她说你学习挺累的,要给你补补呢,还让我也留下来一起吃饭。你奶奶可真好。”

感悟亲情作文范文2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都走进教室,端端正正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老师也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做个小测试。”我们听后非常高兴,只看见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地写了四个大大的字:“亲情测试。”

测试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叫我们写出世界上最爱的五个人。我思考了很久,动笔写了这几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

紧跟着老师又说:“请你们在这五个人当中划去一个。”其实刚才老师让我写出我最爱的五个人的时候是多么的难,现在有让我在其中划去一个对我来说是何等的痛苦。我想了很久,只有含泪划去了爷爷,当我划去爷爷的时候仿佛心都要碎了;当老师再让我划掉一个的时候,我忍不住大哭起来,昔日奶奶的爱护、爸爸的保护、外婆的照顾、妈妈的关怀,此时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只好边哭边划掉奶奶,那时候我心如刀绞;当老师让我再划掉一个的时候,我的泪水就像一串串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掉下来,于是我咬紧牙划掉了外婆,当我把外婆花去的时候,就仿佛把外婆多年来的关心划去了。接着老师又说:“世界上你们还有两个最爱的亲人了,请你们再在其中划去一个。”那时侯我已经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完全变成了一个泪人!妈妈:儿对不起您啦!当我把妈妈划去的时候,就像把妈妈多年来的关怀和爱划去了;当老师让我们把最后一个亲人划去的时候,我的精神几乎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我忍痛划去了爸爸,当我把爸爸划去的时候,我就像是天上的快乐天使,一下子就被抛下了寒冷的冰谷,不,是地狱。还仿佛是飘荡在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突然,巨浪滔天,把我这一叶孤舟也吞没了。

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亲情,是雨中的一把伞;亲情,是孤独中的快乐精灵;亲情,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亲情,是冬天里的一件棉衣;亲情,是生日中的美好祝福;亲情,是高高挂在天空中的太阳;亲情,是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亲情,是饥饿时的一块面!

通过这次测试,让我明白了要珍爱亲人、珍惜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感悟亲情作文范文3

一、 对话,激发学生在感知中进入情感参与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知也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学生面对文本(即阅读材料),必须完成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必须是学生情感参与的过程,如果阅读教学中只有认知,没有情感,就如同油绿的树叶榨干了水分,绚丽的鲜花抽调了色彩。因此,阅读教学要用响亮的朗读来刺激学生的语言直觉,以对话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阅读材料之后的对话,教师关注的不应仅仅是读准哪个字音,理解哪个词语,而更重要的是关注:读了这篇文章,学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学生因何而激动、悲戚、忧伤和喜悦。要让学生在对话中充分地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对人物情感的感受,对作者思想的体会,使学生进入乐作者之乐,悲人物之悲的阅读心境,并以积极的情感参与阅读的全过程。

如学习《我的战友》,在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之后,师生围绕“读了课文,想到了什么”这一话题进行对话,学生可能想到了被“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的危险处境,可能想到了“像千斤巨石,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惊人毅力,可能想到了“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的复杂心情等等。学生能够想到,就一定会围绕他们所“想到的”,以丰富的情感去阅读文章,去寻找自己独特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在“对话”中与大家一起交流。这种建立在学生大胆揣摩文本语言和积极的情感参与的对话,把学生带进了阅读的空天阔海,使学生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 对话,促使学生在感受中进行情感体验

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伴有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师因势利导,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殿堂去感受,或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种“揣摩”、“体会”、“领悟”都应引导学生去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对话、情感上的沟通,而不是简单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费尔巴哈说过:“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为感情只能为感情所理解”。如果没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独特感受,没有学生阅读文本后的情感体验,那么,即使学生有发展,可能发展的只是学生的语言,淡化的就是学生的精神培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就谈不上二者的统一,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就难以在语文教学之中实现“同构共生”。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要引导学生在弄清地震中父亲与儿子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基础上,师生围绕“父亲和儿子为什么这样想”的话题进行对话,学生联系自身的某些经历,进行换位体验,便能较好地揣摩父亲与儿子的内心活动,去领悟“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感受他们之间的无限亲情。

三、对话,帮助学生在感悟中实现情感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才会有所感悟。所谓感悟,即受到感动而醒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抓住能触动学生内心、引起学生情感共振的话题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去悟语言之妙,悟亲情之深,悟友情之真,悟自然之美,悟生命之贵等,使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情感得到升华,胸怀得到荡涤。

感悟亲情作文范文4

通过各种形式的名师观摩课、对外公开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仔细倾听,用心感悟专家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并将之作为我们自身教学反思的标尺。此时,再想想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做法,悟出经验和差距。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找机会把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和专家探讨,通过对话,激发起自身更深入的思考,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回过头来再看自己,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例如,在听完一次区教研员唐晓芳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课后,进行了如下反思:

唐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感人至深,平淡中演绎真情、真爱,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醇香和作者的无限孝意,精细雕琢却不留痕迹,时时涌动真情,处处闪现智慧!唐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品味了倾注在身上的母爱,认识身边平凡如水的母爱。这是一堂有思想的课,在文本中流淌着爱,在语言训练中始终以学生为本,紧扣文本,自然而富有实效。

唐老师的这“四抓”呈螺旋型上升之势,既有层层递进的情节与情感推进,又有环环相扣的对话与互动交融,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神形兼备、点面结合,抓住各个训练点(三个“没想到”,“难过”、“愧疚”两种心情,一次真情拥抱),沿着作者的心路轨迹,延伸情感之路面,学生在质朴的语言中和激情的交流中真切感悟到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并由此引发炽热而强烈的感恩之情,真正使学生走进文本并融入角色,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陶醉于浓浓的母子亲情之中……

而本文执教过程更像是一首耐人寻味、意蕴绵长的诗,讲究“起承转合”。“起”即开端,导入扣住文眼,简明扼要,营造了与课文情境一致的真情实感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展开,抓住三处没想到,体会作者难过、愧疚的心情,呈现出轻重分明的对比,呈现出阅读主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悟,从而丰富突显母亲的形象。

“承”承上,批文入境,渐入佳境,扣住母亲形象,来探究愧疚的原因,抓住重点语词,以读感悟,以读见悟,深切感受母亲的伟大,千言万语都凝聚在一个刻骨铭心的“爱”字中。母亲身轻,却担重,而这力大无穷的源泉就是“爱”,唐老师巧妙地在板书上突显主题,巧妙而自然。

“转”高潮突兀,情理之中,母爱从不要求回报,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多么温馨的一幕,“第一次”、“无数次”两个数字的反差对比,我们对母亲的关心太少了,而母亲对我们却无私地奉献着……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当我们一次次被这种爱所震撼,一次次享受母爱所创造的奇迹时,不要忘了感恩母亲。通过抓“读写结合点”,来感受母爱亲情,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浸润在充满爱的课堂中,情感得到升华,感情基调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此时此刻,联系自己,爱意在笔端流淌,片段练笔抒发真情实感,从语言文字中走出来,触景生情,体会自己母亲的爱。

“合”即收合,余音绕梁。末了,让学生全体起立为自己的母亲深情地朗诵《母亲的爱》,可谓是画龙点睛,对文本的延伸拓展,激发感恩之情,结语凝练主题。板书更是精致巧妙,一目了然,母亲的身轻担重让我感到难过愧疚,我的第一次抱母亲和母亲的无数次抱我,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爱)力大无穷,让我懂得要感恩回报。

本堂课,唐老师声情并茂地为我们演绎了真爱,学生在唐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在浓情中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受到爱的思想教育。在这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场所,如母爱创造奇迹般,唐老师让充满灵性的人与静态的文本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联系自身的课,感觉缺乏教学的艺术,往往注意要设计精彩的“起”,但有时过于冗长,不干练,未能很好地切入文章主题;往往能“承”接上文,但总会过渡不自然,考虑不够周到,没有起到举纲张目,带出下一个环节的作用;会抓住高潮“转”,但却达不到感动人心,催人泪下,引人入胜的状态;能够有“合”,但没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笔者想,作为一节优秀的课,要凭借教师“起承转合”的功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通体皆活,只有我们设计得合理、巧妙,才能实现教学精益求精。

感悟亲情作文范文5

【关键词】阅读教学;还原;体验;感悟

阅读教学,就是透过语言文字,把阅读文本还原成自然的、社会的、生活的、情感的、方法的等方面的内容,还原的实质就是想象语言文字后面的内容,凭借阅读文本,通过举象、造境,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还原的过程中,学生把文字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用另一只眼睛透过语言文字看到后面立体的东西,形成自己的体验,并进而得到自己的感悟,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1. 立足文本,理解还原 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在文本言语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阅读的过程是文本的言语形式与阅读主体的生活直接经验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的过程,文本中蕴含着的生活底蕴往往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文本所反映的生活是间接的,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这就需要学生借助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的直觉经验去解读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一个文本是无法脱离学生的接受而独立存在的,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与学生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产生联系,起到感染人、影响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是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文本的,他怎样具体地感受和体验这个文本,是任何一个其他人都无法完全替代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以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感受和体验,感悟和理解文本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不只是把白纸黑字输入学生的头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透过白纸黑字去感觉,去想象,去感悟,使他们能够顺利通达文本背后的世界,开出情感之花,结出意义之果。要让学生自由地漫游于文本世界,并不是只要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就可以了,而需要千方百计打开学生的心扉,敞开他们的心灵,静下心来,真正进入文本世界,在阅读中发现更多意义,聆听更多来自内心的声音,捕捉与文本对话的每一个声息。当学生的心灵缓缓进入文本之后,教师指导的着眼点不在于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多少意义,而在于促进学生情随文涌,思随文舞。例如教学《搭石》一课时,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课文为什么要把这种石头叫“搭石”,而不叫“踏石”,这就触及了阅读文本的核心意义,还原出正是“搭”这个普通的动作,联结了故乡的小路,表达了乡亲的感情。

2. 设身体验,文中有我 体验,指阅读主体设身处地、身体力行地经受和体味文本中的表现对象,从而达到视文本中的人物为己身,引文本中的山川日月为知己的人我不分、物我两忘的心理境界。亲身体验是阅读主体通过实践层面上的亲历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看到,由于亲身体验是主体在实践层面上亲历,而实际上一些不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方面,有时可以让学生借助自己己有的相似或相关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进行设身体验。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设身体验可以包括文本中反映的生活的设身体验、文本表达的情感的设身体验、文本表达的思想的设身体验,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设身体验。

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发挥他们的想象,如学习《荷花》一课时,描写池中荷花的美丽及作者在看荷花时的联想,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让一池的荷花宛在眼前,似乎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而陶醉。也可以借助移情,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带着感情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情感,如学习《游子吟》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母亲的爱与课文中诗人对母亲的爱融合起来,从而体验母爱的平凡与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些课文中描述的生活场景是学生熟悉的,或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曾经亲身体验过,在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引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再次体验,如学习《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来体验“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的主旨,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自己的影子――文中有我。

3. 处地感悟,我在文中 阅读不象有人所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一个由刺激而到反应的机械、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阅读的主体与文本相互作用的有机、能动的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接受美学的某些观点为我们理解这一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认为,在人的认识发生的过程中,“一个刺激要引起某一特定的反应,主体及其机体就必需在反应刺激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当阅读的主体受到文本的刺激时,并非文本发出的一切信息都直接地毫无保留地呈现在阅读主体的头脑之中,而是文本发出的信息被阅读主体“同化”。所谓“同化”,即阅读主体对文本刺激的积极的选择与改变,以纳入自己的“结构”之中。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必然有些文本因素未被同化,阅读主体只能吸收那些适合于其原有审美格局的那些文本因素,从而将这些文本因素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

感悟即感受领悟,它是人们对某一事物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应是语言文字理解上的一种心智活动,敏锐的感悟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标志,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无疑是抓住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害。感悟应该是一个吸收和建构的过程,是达成语言积累的桥梁和前提,是丰富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和提升他们精神内涵的直接动力,它将文本中点点滴滴的知情意趣化为血液,流进学生的血脉之中,以文本中的美去感染学生,用文本中的情来温暖他们的心灵,让文本中感人的精神去熏陶学生的美丽的人生。文本是阅读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必须由阅读来完成,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通过朗读、速读、默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去体味文本的智情意,体味文本无处不在的美。文本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动具体的社会生活永远是阅读主体感悟文本语言的渊薮,从生活出发,能让文本与学生近乎零距离的接触,紧密联系生活,可以创设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受语文的美,学会应用语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你还原了吗?阅读教学关键之突破》 詹昌平

[2]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3] 《文学概论》童庆炳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年11月第1版

感悟亲情作文范文6

在新课改的精神指引下,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了培养,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发挥和展示。感悟能力包括很多,下面笔者想重点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下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的。

一、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阅读分析的重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阅读是感悟的基础。阅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通过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课堂上多读少讲,把讲析的时间省出来供学生读课文 ,使其在多读中悟情,在多读中明理,从而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上课伊始,总是让学生面对课文,一遍又一遍地读书,从不向学生提任何问题,而是请学生自由地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心得,甚至感觉、感受和疑问。这种自悟自得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学习《怡红院端阳嬉闹》一文时,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而且人物情节受原著前后文的限制,学生理解起文章来有些困难,我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研读、揣摸,从而解决了本文的一个重点问题:宝玉怂恿晴雯撕扇的原因。如果没有前面所作的整体阅读铺垫,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得到解决。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而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思路由课文的内容浓缩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文章的思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提炼文章的主线,确实犹如抓住了全文布局谋篇的战略框架,此处感悟,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领会文章的主要信息,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在学习《谈骨气》一文时,我引导学生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骨气富贵不淫(文天祥)贫贱不移(穷者)威武不屈(闻一多)社会主义骨气,进一步的分析课文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二、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语言值得你细细品味,或言简意赅、哲理性强,或蕴涵丰富、含义深刻,或构思巧妙、匠心独具。教师应该恰到好处的在这些精彩处、空白处、关键处、传神处用魔棒点一点、拨一拨、挑一挑,让学生或茅塞顿开,或恍然大悟,或心领神会,或若有所思。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两次写到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的蹒跚的背影,在平凡的行文中,自由其意味。我引发学生重点研读,并回忆关于自己父亲的种种,加以体验,这样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出了各具个性的阐释:突出父亲背影留给我记忆的深刻;表现父亲背影的朴素;棉布质地的衣裳与铺在座位上的紫毛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感受到父亲背影的仁慈厚爱;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悲哀伤感的,它突现了家道中落及父亲老境的颓唐,在沉重中更觉得父亲关爱的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精彩语句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朗读中交流,在交流中阅读,让学生读出积极的思维活动,读出丰富的信息含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熏陶了学生的情感。如在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书堂站战役时,我让学生画出烈士遗体姿势的动词句子,认真研读,用心思考,仔细体味感悟,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文字的内涵,而且把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经验,那么中心意思与写作背景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感悟文道(中心)的能力

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感悟是教学中的难点,课堂上,常有到了课末学生还是说不完整或说不到点子上的时候,教师便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答案给予学生。我觉得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中渗透,从字里行间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主旨。我在教学实践中便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给学生提供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主体感悟的时间,给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用自己的话表达中心思想,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亮出阅读教学的个性风采,生命的活力。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结尾在大家清楚了于勒的身份后,文中说“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了”,我抓住这句表面平淡的话,深入挖掘,要求同学写出几人的心理活动,表面不说但内心是不平静的,这一安排,不仅使学生对几位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入扎实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中心意思深入的理解了。

另外,对于文章中的“潜”信息还要通过有重点的地反复诵读,逐渐感悟到潜藏在文字背后的哲理或情感。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这里的秀,就是指显信息,其意义是直接地、鲜明地表现出来的,读之必察,并不难解;而所谓隐,往往语在此而意在彼,或言在此而意在外的潜信息,其意义是间接的、模糊的,需要点悟方能化解。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我向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他的长衫?(2)孔乙己的“长衫”后来为什么丢失了?与他被打有什么联系?(3)在“长衫”和“夹袄”的转换中,孔乙己的情感和心灵受到了怎样双重的摧残?(生有感悟但无法表达。)最后我启发学生:“长衫”在孔乙己潦倒与失意的人生中,是唯一的精神支柱。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功名而不得的全部辛酸、悲凉与无奈,都在“长衫”中表现出来。后来,身材高大的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矮了半截。没有了双腿,便没有了支撑;没有了双腿,就不能穿长衫;没有了长衫,便失去了尚存一息的生活信念。对孔乙己来说,他完全成了匍匐而行的求生动物了……。在对潜信息的化解中把更多个性化的感悟,放飞心灵的联想带入其中而创意迭出,把书读活,感悟文道。

感悟能力还包括对文章内涵、艺术特色以及结构技巧的感悟等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可以使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创新。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的畅想,多姿多彩的答案,精彩纷呈的生命活力的体现,必然会使阅读教学走出教师烦琐提问、学生亦步亦趋被动应答、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我相信,阅读一定会成为学生走向作品深处、走向心灵深处、在学文中学习做人的过程。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将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将得以充分张扬,创造性将得以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