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论文范例6篇

模具专业论文

模具专业论文范文1

由于模具中高职院校各自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彼此无沟通交流,这必然导致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现象。根据我校模具专业教师在中职和高职模具专业调研情况得出,我省中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重复率高达30%以上。专业理论课程的重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形势下,中高职有机衔接更是无法实现。3)文化基础课存在脱节现象。由于各模具中职学校大多着重于模具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毕业生文化知识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模具中职毕业生文化基础薄弱,进入高职后文化基础课程学习起来颇为吃力,这不但影响了学生在高职阶段的学业成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就业后的自我提升[2]。而高职的另一部分生源普高毕业生在进入高职之后,又会感觉文化基础课程太简单而且有重复,不能通过学习得到快速的提升。4)模具专业技能倒挂。由于我国模具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早,相对于高职来说有比较长的办学历史和更多的办学经验,虽然模具中职毕业生在文化基础课上稍显薄弱,但却有很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高职由于起步较晚,办学经验不足,虽然属于比中职高一级的职业教育类型,毕业生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比中职毕业生专业理论知识更广,实践操作技能更熟练。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有的高职反而会出现技能培养不如中职的“倒挂”现象。

2中高职模具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

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培养目标的衔接是前提。中高职模具专业培养目标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差别。中职模具教育其核心是强调培养实用性、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而高职模具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掌握模具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有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3]。2.1中职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任职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模具设计、制造与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与管理职业能力的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任职要求:毕业生可在机械、轻工、电子、塑料等企业从事模具制造与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数控机床加工操作等相关工作。2.2高职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任职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创新精神,掌握模具设计与加工制造技能和方法,具备模具设计、模具装配维修、数控机床加工操作、产品品质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任职要求:毕业生可在机械、轻工、电子、塑料等企业从事模具设计、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模具钳工以及现代装备制造业生产、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

3中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方式和结构

模具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模具制造专业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课程体系

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训教学相脱节,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生学非所需,学非所用,知识与能力不相配,无法适应生产一线的需要,因此,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十分必要。从2011年9月起,笔者所在学校在10级高技和中技模具制造专业班级中分别挑选一个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对模具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并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专业教学,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了明显提高。通过比较,高技班取得的教学效果比中技班好,因为高技班的学生知识面更广、理解能力更强、自觉性更高,而中技班挑选优秀的学生组班开展“一体化”教学,则效果会更好。

一、课程体系的建立

根据社会对模具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我们决定将模具制造专业(高技班)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即:基本素质模块、模具专业技术模块、模具专业实训模块。在教学课时安排上,理论与实训约为1:1。

1.基本素质模块

该素质模块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语言表达、公文写作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基本素养。

开设的课程有:数学、语文、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等。

2.模具专业技术模块

该模块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制图、AutoCAD、Pro/E、模具结构、材料、制造、工艺、夹具、安装、调试、维修、先进制造技术等知识,能胜任计算机绘图员、模具设计员、模具制造工艺员、模具调试工、机床夹具设计员等工作。

开设的相关课程有: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工学、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冷冲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床夹具、复杂模具安装调试与维修、先进制造技术等。

3.模具专业技能实训模块

该模块能让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各种设备、加工方法、工艺等相关知识,并完成一套冲压模和一套注塑模的完整加工,能胜任模具钳工、车工、铣工、磨工、模具调试工、数控机床操作工、冲压机操作工、注塑机操作工、检测仪器操作工、产品质量管理员等职位。

开设的相关课程有:金工实训、钳工实训、数车实训、数铣实训、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模具拆装和测绘实训等,教学过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二、课程体系的实施

模具专业实训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应紧密相连,冷冲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学习和冲压模、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相对应,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的学习和金工实训、钳工实训相对应。

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容和实训内容相对应。通过两套模具的完整加工,将计算机制图(AutoCAD)、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Pro/E)、线切割编程、机床夹具、复杂模具安装调试与维修、冷冲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课程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每门课程都有了相对应的项目(模具中的零件),而所有的项目又有了一个总体的目标(一套完整的模具)。例如计算机制图的教学可以用模具上的导柱、导套等零件的绘制作为项目,线切割编程的教学就可以用型芯、型腔的加工作为项目。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目的性强,理论和实训就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三、教学效果的总结

1.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学生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进行反复对照、理解,从而缩短了认知过程,加深了记忆,能更易理解、更快接受专业知识,能更迅速掌握技能。

2.学生的实操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个个由易到难的工作任务,最后制造出一副完整的模具,学生对学习充满了自信,对操作充满了热情,操作技能也在不断提高。

3.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大增加

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能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而学生也能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纠正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4.教学过程可融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按照企业要求管理和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文明生产观念、团结协作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最终培养出良好的职业习惯。

模具专业论文范文3

摘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实用型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模具专业的调研与实践,改革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对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模具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模具的精度、技术含量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必然对从事模具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分析,企业现有模具技术人才中,44.4%为高职或大专学历,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模具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但是传统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加上职校学生普遍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为能改变这种现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学院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确定课程体系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选必须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根据对多家企业的实地调研,按照“教、学、做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以服务衡阳市和湖南省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行业技术标准和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确定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在行业专家和企业的参与指导下,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群,通过岗位任务描述,总结出适合学校学生就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由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可以进行教学实施的学习领域,从而构建完整的合适的专业课程体系。

经过探索讨论,该专业课程体系由素质提升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定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五部分构成,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定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二、完善教学内容

新生入学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导致学习专业课时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为改变这种现象,学生刚进入学校,就安排专业老师给他们讲解模具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模具这个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告诉学生模具专业将要学习的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系统的安排;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等等,使学生对自己以后的职业有一定的期望。然后老师带着学生到企业参观,让学生现场了解模具,对模具有宏观上的认知;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讲解,知道模具设计、制造、生产和装配的整个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模具制造加工、模具制造工艺编制、模具质检员、模具绘图员、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和模具项目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要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这些方面的工作,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经过学院专家和专业教师的讨论,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审核和制定,专业基础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公差配合与测量、工程力学等;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主要有模具制造工艺学、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技术、模具 CAD/CAM(理实一体)、模具拆装与测绘、模具制造实训、模具安装调试与维修等。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求任课老师不能按照以前的内容进行教学,每门课要突出模具知识,拿笔者讲授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教学为例,以前在讲授配合的时候,讲得最多的例子是轴与轴套的配合,而现在讲述时结合模具主要零件的配合以及装配方面的知识,比如冲压过程中凸模、凸凹模与凹模的配合,导柱导套的配合公差;在讲授尺寸、形位公差时也是采用简单的模具来授课,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程和模具之间的联系,以后在从事专业方面的工作会用得上,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课程的学习目的。

三、改变教学方法

笔者在参加了省里组织的模具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后,结合教学经验,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按照工作过程中的行动导向与知识的关系来选择、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始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整合,突出工作过程在学习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背景和职业氛围中获得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使理论和实践最大程度地融合,专业课基本上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或在模具实训中心、实验室等实习实训场地进行教学,可以边讲边练,以实践巩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专业基础课在讲授时按照工作过程驱动、实训实施原则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安排教学,以项目驱动促进教学。学校有校办工厂,为强化实训与生产的结合,学生的相关实训是安排在校办工厂进行的,使学生在实训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工作的气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要点和技能的掌握。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各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也相应的有所改变,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结、综合评价;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设计、决策、实施和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强调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

实践证明,学院的模具专业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课程体系,完善工作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并且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教授课程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简单地教授理论知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最后解决问题。采用该种教学模式,学生能自觉实践、主动探索、勇于创新,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使学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课程的学习之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训练,使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应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经过考核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为就业增添一份把握。

四、小结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作为一个制造类专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实用型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模具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既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对专门人才的动态需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将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日增.高等职业教育模具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模具工业,2010(8).

[2]周兰菊.复合型模具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

[3]王仁志,温够萍,蒋景春.模具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就业的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1).

模具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模具专业 职业岗位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 一体化教学

随着模具工业的升级提速,模具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些既能看懂图纸、熟练使用AutoCAD、MasterCAM、UG等绘图软件,又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根据本地模具产业特点和生源素质实际情况,笔者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模具专业需要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进行重新定位,以优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嵊州市模具专业相关产业现状

浙江省嵊州市机械电机产业、电器厨具产业专业特色明显,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浙江省微特电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二都二基地”年需模具专业技能型人才500人以上。

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定义与确立

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即某一职业岗位中能完成该岗位中更多职业任务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关键技术的实践能力。根据笔者对模具设计制造专业学生学习和工作的跟踪调查,通过对10家模具企业的调研,分析总结得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是“零件测绘及计算机实体造型能力、模具CAD/CAM应用能力”。因此本文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主要定位在以下3个方面:模具设计能力、模具制造能力、模具软件应用能力。

三、“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

笔者建议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体系。

1.公共课程——专业文化课的构建

公共课程着眼于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应促进公共课和专业课、学生实习的有机融合。为了达到文化课与专业课协调配合,文化课可以为专业课服务,在课程设置时将模具专业课程划分为以下三类:专业文化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实训课。

专业课老师和文化课老师应联合起来,制定个性化的校本教材。如模具专业教师开发的模具专业英语校本教材,它介于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为专业进行服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有很多对英语一筹莫展的同学,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也能保证专业英语的顺利通过。

2.核心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构建

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专业基础理论课的知识不应追求多而深,因此必须打破教材章节条框的束缚,将连贯的知识做整合,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建立起新的学习领域。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来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具实用性。

为了达到浅化理论的目的,学校主要开设了以下理论课程:第一、二学期开设机械制图(I),第二学期开设机械制图(II)和计算机绘图(I),第三学期开设计算机绘图(II)、机械基础、模具技术基础(I),第四、五学期开设模具技术基础(II)、计算机辅助设计。

根据上述所说,整个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被相应地简化,而大大增加了应用课程,遵循“够用”这一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符合中职学校“浅化理论,突出技能”的教学原则。如此一来,需要深入的专业课程将被穿插设置在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中,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同样能提升学习效果。

3.教学项目——专业实训课一体化教学的优化构建

依据模具制造高技能人才对实践能力的实际要求,对实训教学环节进行重构,实现理论与实训的一体化,根本上实现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之间的“无缝对接”。在一体化的实训教学中,笔者觉得最好的方式是:一进入学校,就让学生从简单零件的常规测量开始学习,并在测量的一个“项目”中结合学习工程图、公差、机械零件结构等其他的专业课程,完成简单零件的常规测绘练习。

长期的综合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可以使中职生在专业实训中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模块进行:

(1)机械加工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块。在前二个学期的每个学期安排4~6周时间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依托模具制造,使学生一方面熟悉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技巧,一方面具备正确选择机床、刀具和切削用量的能力,明确钳工、焊接等各种普通机床和设备的实用技巧,尽可能达到中级技能水平的要求,并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

(2)模具制造一体化教学模块。整个模块教学注重模具制造的综合应用,促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将基本理论知识和过去所掌握的普通机械加工技能融会贯通。教学时,由小组(每组5人左右)合作完成一套模具的加工、装配与调试工作。这一模块可在第三学期安排6周时间展开。

(3)模具数控加工一体化教学模块。主要安排在第四学期的1~10周进行,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机床、电加工机床等教学为主,同时要求学生习惯相关常用的自动编程软件,熟练掌握多种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对模具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了然于胸。

(4)综合训练一体化教学模块。根据学习进度,在第四学期11-20周进行,要求学生深入模具企业的一线岗位,在熟知模具结构和各种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实战完成两套模具(一套五金模具和一套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整个流程包含模具的结构设计、磨具的材料选购、磨具的零件制造、整套模具的装配与调试、失效分析等多个环节,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应用。

(5)模具教学全真模块。利用学校与嵊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美亚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500平方米的教学工厂,着力培养学生模具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全真企业的情况下,接受企业文化熏陶、7S行为实践、产品仿真教学,实现由学生向员工角色的有效转变,推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骨干专业。这一模块安排在第五学期1~10周进行。

四、本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条件

1.师资条件

针对课改需求,应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超、专业方向明确且能够从事多方面实训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包括钳工、金加工(车、铣、磨)、数控加工(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及电加工实训教学等。

2.设备条件

如:电气控制实训室,钳工实训室,可从事数车、数铣仿真练习和CAD/CAM练习的机房,20工位车削实训车间以及具备数车、数铣等轮训条件的教学基地。

3.物质条件

如相应配套的模具模型最少不低于10套,学生实训所需的工、量器具,模具制造所需材料,包括钢材、铝材,以及足够的标准件。

模具专业的一体化实训教学体系是以模具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为依据,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到各种知识,体验真正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总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必须紧跟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不断更新,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职业技术研究,2012(8).

[2]张梅.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模具专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 专业人才 模式 构建

[作者简介]陈浩(1971- ),男,重庆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项目管理;魏成惠(1986- ),女,四川达州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助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重庆 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土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1325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27-02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大都采取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这是由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学目标决定的。教育的核心是课程的设置,因此,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便成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特点。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集群式课程体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培养模式,即课程由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公共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来设置课程;专业课程则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内容来设置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的培养。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都倾向于通过专业课教学来完成,因此,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典型特点。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式上,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它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必须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只有充分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专业人才,才能在不断发展的产业经济中取得优势,因此,必须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例如,英国“工读交替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毕业生首先在工作单位锻炼一年,然后根据实践中发现的理论及其他方面的不足,再回到学校通过学习查漏补缺,完善自身,这是一种典型的分阶段式教学体系。

3.“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新时期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教师除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双师型”教师就是针对这一要求出现的。“双师型”教师要求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后者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高专教师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特点,我国提出了高职教师“双师型”的概念。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指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可以来自高校,也可以来自企业,只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即可。这种“双师型”教师也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等院校的一大特点。

4.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走出校门后主要面向企业,因而企业将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地。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在毕业后适应社会、企业的能力,尽量缩短他们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大都采取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充分地接触企业、了解企业,从而在以后的就业中具备一定的优势。这种培养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例如德国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采取了“双元制”教育模式,学生拥有两个身份,即一个是企业中的工人,一个是学校的学生,这种模式体现出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特点。

二、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注意事项

1.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前提。纵观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发现,教学的开展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的。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应有明确的方向性,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设置专业课程,同时还要顺应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综合型人才。只有明确了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2.“能力岗位型”专业与课程体系是构建模式的基础。“能力岗位型”的专业与课程体系,就是首先对某一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明确为形成这种能力应设置的课程内容,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这些上岗能力,进而顺利就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能够针对某些岗位,分析出这些岗位的普遍要求和特殊要求,以此来完善自己的培养模式。例如目前高职课程中的英语和计算机课,就是根据企业大部分岗位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开设的一门课程。此外,根据专业的不同还开设了其他一些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升级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对产业工人的要求也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学校应时刻关注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能力岗位型”专业与课程体系,构建符合时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3.强化实践环节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有的院校通过建立“一线三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质。“一线三训练”中的“一线”指的是实际动手能力这条主线;“三训练”指的是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通过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使“三训练”能够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4.“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从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总体情况来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一种可靠的保障。专职教师大多是出身科班的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兼职教师一般是企业中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具有较强的实用技能,他们共同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三、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一方面,应结合国家的经济形势、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求职意向进行综合调研。高职高专院校应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对未来的经济走势、产业政策做出正确判断,并根据调研结果对教学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以保证人才培养工作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在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关注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调整教学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一致。另一方面,根据调研与评估的结果,按照有步骤、多层次的原则细化总目标,使教学目标层层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决定整个教学工作的实效性,高度概括了人才培养的规格,由此分解而来的小目标是总目标的有机构成部分。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完成这些小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能,才能实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总目标。

2.专业与课程体系的开发。首先,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评估来促进具体课程的制定和实施。其中,专业评估应注意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评估项目应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在评估时就要鼓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评估要以教育部出版的专业目录为依据,注意专业设置的规范性;三是评估要考虑学校自身的条件,对于自身条件达不到的项目,要尽量避免出现在评估标准中。其次,评估之后要对岗位群进行职业分析。职业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深刻剖析社会各种职业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结果能直接指导高职院校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设置不同的重点,突出对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提升人才的适用性。职位分析通常需要成立专门的专家小组,由各领域专家确定相关专业必须掌握的综合技能,对专业内所要进行的实践课程和设备需求、场地需求等详细罗列出来,为学校开发课程体系提供指导。最后,将职业分析的结果具体转化为学校课程。这一过程应在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师指导下,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课程设置,这是课程体系开发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与课程设置一一对应,确保学生现在所学即为将来所用。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二者既有区别也要相互照应。理论学习的任务是为实践提供指导,其教学目标应在实践教学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在传统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理论教学通常与实践教学结合得不紧密。理论教学在教学进度、测试等方面自成体系,而实践教学也按照自己的步骤单独进行,这样就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在实施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时,要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知识的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在课时分配上注意均衡,理论授课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这就要求在课时原则上坚持理论在前、实践在后。

4.“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第一,专职教师部分。专职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大都具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但在实践能力方面有所不足,因此,应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首先,应当组织这些教师参与生产,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师的知识背景决定了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的速度要比学生快得多,而且通过实践会对某项专业技术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其次,应该建立“双师型”教师评审制度,评审标准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进。再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认定。最后,关注相关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理论,并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第二,兼职教师部分。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一般负责教授实践课程。他们大多来自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但缺乏授课经验和理论知识,为此,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他们的理论素养。首先,在聘任教师前应严把进人关。兼职教师应当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资格,在该领域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领域取得行业内的一致认可。兼职教师经聘任后,在上岗前应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相关培训,例如教育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基础等,培训合格后获得兼职教师资质证书方可上岗。其次,兼职教师的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当与专职教师数量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数量占教师总数的30%为宜。最后,聘请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或专家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技能水平。

总之,新时期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决定我国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产业发展形势,提出构建新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炎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2]冯晋祥,宋旭红.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0(3).

模具专业论文范文6

1双导师制的含义

导师(Tutor)是学生所选择研究方向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具体表现在: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取得进步;学生在学习期间每周必须到导师那里进行一次谈话,即Tutorial(个人辅导)[1]。双导师制是针对专业学位教育提出的一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其字面意思是配备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校内导师主要是负责学生在其专业上理论知识的高度,而校外导师则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在该领域的运用。一般高校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1)在确定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后,负责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2)定期到企业了解研究生的实践进展状况,与企业导师充分沟通,及时解决工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3)负责研究生学术指导、组织教师听取研究生开题报告并提出修改意见;在企业导师的配合下,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审阅、主持研究生学术论文答辩。企业导师的主要职责:(1)负责研究生在本企业的科研和生活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开题报告和学术论文初审。(2)在不违反企业技术资料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培养计划与高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相关的学术研究。(3)保持和学校导师的沟通,共同商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双导师制度的设置是为了让研究生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够在专业实践中得到应有的实际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它既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发掘社会教育资源,开拓教育视野,同时也能为研究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其不利因素是实际运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责权利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

2双导师制模型

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实际的双导师制度基本可以分成三类模式:以学生为本的模式一,以校外导师为主的模式二,以校内导师为主的模式三。我国从1985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经过20余年的实施,我国研究生层次的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借鉴欧美体制,实行双导师制。这时双导师制模型是以学生为本的模式一,自己联系校外与校内导师。文献[2]对非全日制工硕实行几年来在双导师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指出双导师制未能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优势。2009年开始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双导师制以导师为本,文献[3]数据表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双导师制”均持高度认同,有两种模型,模型二是第一导师为校外导师,第二指导教师为校内导师,研究生在第一导师指导下选择第二导师。模型三是第一导师为校内导师,第二指导教师为校外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还要承担学生与校外导师联系的工作。在这两种模型中,模型二流行在医学[4]、教育学[5]等门类。在医学中,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和指导研究生经验的临床老师作为主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和整体培养指导工作;由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科研工作能力的校内老师作为合作导师,主要指导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科研理念和方法的指导。文献[4]指出主要是因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多以临床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展开的研究,在论文的整个实施完成过程中,两个导师与学生就课题研究如何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科研课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方面,能共同商讨和交流。模型三是教育部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倡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还要承担学生与校外导师联系的工作,这种模式意在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和学校导师理论较强的联合优势。在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方案中,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进行了明确要求,即“论文选题来自于企业实践,工程背景明确,应用性强”,这要求课题来源于企业导师,文献[3]也表明校内导师在学位论文指导作用大,对其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质量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说明工程硕士的双导师模型应为模型三。

3工程硕士双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一方面,依托高校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高水平科研基地(如部级、省部级、校级等各类科研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企事业单位的生产部门、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依托“双基地”、通过“双导师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关键就是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行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双导师制”能否得到很好的实施,双方能否充分发挥出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3]。

3.1完善培训机制,打造高水平的校内导师队伍模式二和模式三中的校内导师,绝大多数是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他们在高校从事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数年,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科研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有些理论研究还处于学科前沿。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将成为一支高质量的科研队伍。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所有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或者与之不同的方方面面,例如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规律学习;专业学位以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实践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等等。

3.2建立和完善聘任机制,强化企业导师社会责任感模式二和模式三中的校外导师,大多数是政府、科研院所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长期从事企业具体的技术、管理、市场问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现状不容乐观,文献[2]、[3]的数据表明,校外导师积极性不高,工作又繁忙,存在指导不及时和不到位的现象,调动校外导师积极性成为双导师制实现的研究热点。文献[3]数据也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半数还没有落实校外导师,只有丰富了校外导师人力资源,才能为进一步优化校外导师做准备。一般做法,一是采用高条件聘任校外导师,如分两类聘任:第一类是可以以第一导师的身份列入年度招生简章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第二类是协助第一类导师对研究生的专业和工程实践及学位论文等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的导师;二是将校外导师是否指导研究生作为高级职称评定条件之一,同时文献[3]数据表明校外导师愿意主讲研究生课程,加强交流,促进教育社会化。

3.3健全导师组制,发挥团队效应由于“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弊端导致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实行“导师组制”成为潮流。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所谓“导师组制”,是指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的指导教师组成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由该小组实施对某一专业(方向)研究生全面的、综合的、具体的指导。建立导师组制度,加强导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发挥全体导师的作用,并提高整个导师队伍的指导能力和水平。可以在招生时将政策倾向于导师团队,更倾向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有合作的研究项目的团队。